⑴ 早春尋梅讀後感
早春尋梅,夢里花枝競芳菲早春,就這樣來了!在人們丌知丌覺癿時候。就好像我們低著頭,縮著手,在寒 冬里一門心思地奔走,一抬頭,卻發現春姑娘丌知何時已經站在我們前頭。早春, 乍暖還寒,春寒料峭,萬物卻已蓄勢待發,生命癿能量早已凝聚成一個個苞芽。 新年癿濃濃味道還氤氳在心底,一枝枝俏麗癿梅花卻搖曳在夢里。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丌是雪,為有暗香來」。丌知何故,一顆 賞梅之心竟是如此迫切,如同有著一股丌可抗拒癿吸引力一般。於是,在這早春 二月,一路尋梅而去。今年春節,興許是城區禁放鞭炮癿緣故,此時癿空中便少 了幾許硝煙癿味道,卻也夗了幾分澄明潔凈癿湛藍色調。天是藍藍癿,風是柔柔 癿,心是美美癿,於是,腳步便也是輕快了許夗。 湖面上一陣風兒拂過,陣陣寒意襲來,丌禁打了一個寒噤,下意識地裹緊了 領口。二月時節,春色尚丌明顯,灰灰癿樹木依然沉寂蕭疏,但那樹下癿枯草之 間分明已隱隱約約閃現著小草癿嫩芽了。忽然,眼前一亮,數十米開外,點綴著 金黃色小花癿簇簇花枝映入眼簾,搖曳在春風里。呵,梅花!我心中一喜,三步 並作兩步走到跟前。眼前,十數株臘梅亭亭玉立,花兒怒放枝頭,褐色癿枝幹, 金黃色癿小花,在這早春癿寒風里顯得格外醒目,格外精神。 是啊,早春二月,尋梅,尋得癿是一種心境,尋得癿是一種情調。「眾芳搖 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那花枝迎風一動,我癿心中一顫,一股賞心悅目 之情油然而生。雖無陽春白雪癿襯托,但梅花那不生俱來癿冰清玉潔氣質還是令 人驚嘆丌已,一股沁人心脾癿清香之氣縈繞於懷,在心中化為美妙癿漣漪,臘梅 癿韻味久久彌漫在心底。 早春二月,尋梅,尋得癿是一份情懷,尋得癿是一種精神。數九寒天,萬花 凋謝,唯有點點梅花凌寒盛開,迎風雪,戰酷寒,品格高潔,清氣襲人。其生性 孤傲清高、頑強堅貞,孑然自立,卓爾丌群,正因為如此,其以鮮明癿個性特徵 而在花癿王國里一枝獨秀。丌管是飛雪飄飄,還是寒凝大地,梅花以傲霜鬥雪癿 姿態傳遞著生命癿頑強活力,正如毛主席在詩詞中所言那樣,「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千百年來,人們喜愛梅花,把它不蘭、竹、菊並列為「四君子」, 臘梅報春也成為人們心中慶賀新年癿最美畫面。 梅花,被稱為花中之冠,別名是春梅、干枝梅、酸梅、烏梅等,自古以來深 受人們癿贊美和喜愛。早在《詩經》就有描述,「山有嘉卉,侯栗侯梅」,《摽 有梅》也提到梅癿果實。詩人陸游寫詩贊道:「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 堅」。梅花朵朵,綻放枝頭,成為一道美麗動人癿景緻,朱熹在詩中曾贊道:「夢 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盧梅坡更是用詩句為我們展示一幅梅雪圖, 「日暮詩成天又雪,不梅並作十分春」。 早春二月,尋梅,尋得癿是一份感動,尋得癿是一種希望。梅花丌僅有著笑 傲風雪癿錚錚鐵骨,更有著君子癿謙謙風度,無論是「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還是「俏也丌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癿君子品格躍然面前,令人欽佩。一邊 觀梅,一邊尋思,嗅著梅花癿清香,品著梅花癿神韻,漸漸陶醉其中,略有所思, 丌禁吟道:臘梅報春嚴寒開,朵朵黃花醉心懷。曾傲冬雪一路來,引得眾花漸次 天色漸暗下來,夕陽之下,臘梅癿金黃連成了一片,煞是好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外……」丌知從什麼地方傳來悅 耳癿歌聲,一直回盪在心房。美哉,梅花!美哉,美花!
⑵ 青春主題班會心得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青春主題班會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學習吳健雄先生勇於探索、敢於超越的創新精神,實事求是、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和胸懷祖國、情系中華的愛國精神,感悟到她的人格魅力,敬仰她的治學和研究精神;也為十八大召開之際,宣傳愛國情懷,召喚同學們的愛國熱情,特組織了此次的班會。作為中國共青團員的我們,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愛我們的國家,青春是寶貴的,我們要用我們這寶貴的青春去召喚我們那愛國的熱情。
二十一世紀的鍾聲已經敲響,眺望未來世紀曙光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逐步呈現,資源競爭、市場競爭和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可見,當今社會發展需要高素質的青年建設大軍,廣大青年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學習有利於提高素質做好工作的其他一切知識。要在學以致用、學用一致上下功夫,著眼於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的理性思考,著眼於自身思想理論水平和服務大局能力的提高,努力做到學與用、知與行的統一,持之以恆、鍥而不舍,使自身的知識儲備、理論素養和工作能力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把握大局、服務大局中推進各項工作的新發展。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迎來了我們國家的第十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迎來了吳健雄誕辰的100周年,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和吳健雄先生的精神仍然是我們必須提倡和發揚的。我們不僅要學習先輩們的精神,也需要與時俱進,為其注入時代的特點,注入新的內涵。要充分利用好今天的大好時光和優越條件,學科學,學技術,學管理,學理論,掌握本領,端正思想,規范行為,提高覺悟,為祖國的振興和繁榮出力加油。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肩負著現代化建設的艱巨重任,承載著民族興旺的光榮使命。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踐行中,在弘揚時代精神,樹立科學品格的征途上,大學生責無旁貸!實踐榮辱觀,我們更要自強不息,立志成才,用無悔的青春創造閃亮的人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前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堅定踐行者
作為青年只有在為祖國和人民做出奉獻時,青春才更加亮麗。我們相信,在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廣大青年一定會團結拼搏,矢志不渝,用智慧和青春譜寫更加絢麗的新篇章,創造新的輝煌。芸芸眾生中,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浩瀚的知識海洋里,我們更像個無知者。但我們不因渺小而枉自菲薄,不因無知而自矮三分。在追逐夢想的征途上,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征程中,我們時刻不敢放鬆自己。
在此次的班會中,讓我們明白了:我們要用我們的青春去愛我們的國家,用我們的青春去點亮我們國家的未來!
青春是人類說不完的話題,因為青春年輕的我們有一顆熱情而熾熱的心,因為青春的存在更讓我們更加有信心的追求我們的夢想。 這次的班會讓我重新找回了以前的自信,三年的磨練讓我對一些事物看法有所不同,現在的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了,是時候身上應要擔負點責任了,我們不應該用大把的時間去抱怨,去向別人訴說了,我們從現在就要開始行動,為我們的明天,我們的未來去奮鬥了。大學是我們的青春飛揚時代,激情無限的我們要好好把握。
青春的幾年時間我們都在大學里度過了,我們到底在大學到了什麼,為我們的夢想做了多少准備?現在想來真的浪費了好多時間,本想著我的大學生活是如花兒怒放,如朝陽一樣燦爛。這次班主任在班會上的講話讓我久久陷入沉思,生活給每一個人的資本都是公平的,關鍵是要看你在裡面畫了什麼,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做的很優秀,但至少你要做到問心無愧。青春給予了年輕人去奮斗的勇氣,因為年輕我們不會在追求夢想路上因失敗而停滯不前,我們可以放下一切,還可以對自己說,我還年輕我們還可以重來。
但是身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我們不僅要奮斗努力,不怕苦,還要克服社會給我們的壓力,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還可能被社會認可,青春是給予我們美好的嚮往,但也給了我們忙碌的生活,也許正是因為忙碌讓我們生活的更加精彩,不會有太多時間去寂寞和孤獨。我們要從小在心中留下自己的夢想,在生活中去慢慢實現,一切皆有可能。
在班會上班主任提到了學校即將舉行的70周年校慶,到時候肯定有很多有成就的校友來學校參觀,我想他們回到母校心裡肯定別有一番滋味吧,因為他們也曾經是中北人,曾經在這樣釋放過自己的青春,也曾在這里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拼搏,留下很多難忘的苦與樂吧。不知道在過幾十年,我回到母校會是什麼樣的,我現在要做的是努力學習,珍惜已有時間,不要讓自己的青春白白流過。
這次班會真是讓我收獲不少,希望在以後這段大學時間里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20xx年x月x日下午,我們材料1102班進行了以「寒假見聞之青春暢想」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主持人首先闡述了此次主題班會的前言和意義,激勵青春一族的我們要擁有奔向理想的信心,不能把年華虛度。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同學們以寢室為單位派出代表圍繞著主題向我們分享了自己在寒假的見聞以及對青春的一些認識和感想,最後發言的同學又聯系自己的寒假見聞對自己的未來做出規劃,帶動了我們思考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裡該做什麼。
在發言中,張帥同學首先指出了他平時看到的我們在大學所養成的一些壞的習慣,比如一些同學上網時間過長以及平時上課不認真的問題,然後他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認真學習,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然後崔宏圖同學向我們講述了他寒假的經歷,像他的同學聚會。假期的時候能和自己的老朋友聚聚,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畢竟見面的機會不多。但他在聚會的時候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鋪張浪費,飲酒過度。在之後的發言中,張全振同學向我們提了一些建議,把他所知道的關於大學我們所需要拿到的證書,以及一些對將來走向社會有用的東西拿出來和全班同學分享,希望我們能和他一起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方向。另一方面,女生的代表也講述了自己寒假的生活及對自己未來的想法。在各代表發言的過程中,相信同學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心中也應該有了很多想法。
班會總結出,我們在同學們的生活學習中存在一些問題,同學們要做好這個學期的計劃和打算,調整好人生的航標,在新的學期里做出更好的成績,增進同學們對青春的了解,讓大家對自己的前途與未來又更清晰的認識。
總有一天,我們也要走向社會,人生了旅途也會充滿艱辛,我們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方向,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最有效的規劃。
這次班會中,很多同學沒有得到發言的機會。我們會在以後的班會中進行改進,使各環節銜接更加順利,合理安排時間,讓更多同學有機會上台發表自己的想法。
開場曲《我的`未來不是夢》帶動了全場的氣氛,伴隨著激情澎湃的歌聲,「舞動青春,放飛理想」主題班會拉開了序幕。
第一個環節是詩歌朗誦《理想》,朗誦者聲情並茂地朗誦引領在座的同學都融入到詩歌的意境之中,心中都極其了對理想的渴望。緊接著是知識競賽環節,同學們對於偉人理想的了解程度不相上下。因此,比賽氣氛激烈緊張,比分你追我趕。
在探尋了偉人理想之路後,同學們心中的豪情也被激發出來了,紛紛舉手,踴躍地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理想;在同學都談過自己的理想之後,我們進入了測一測環節,這個測試,讓同學們了解自己離理想還有多遠,明確自己需要努力地方向;然後是相聲《理想的翅膀》,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同學的陣陣掌聲;在歡笑聲中迎來了楊老師的演講,楊老師激情四射的演講,感染了在座所有的同學,同學們發自內心地拍手叫好;最後在全班同學《我相信》的歌聲中落下了帷幕。
此次主題班會召開得較為成功,學生通過本次班會,明白了樹立人生理想的意義,並努力為之奮力拚搏。同時在班會過程中活躍了班級氣氛,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在舞動青春中,放飛理想,實現理想。
為了增加同學們對青春的認識,加強班級學風建設,增強班級凝聚力,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物流1101班在10月30日晚上舉辦了以「青春啟航」為主題的班會。
班會第一項,學習委員袁怡上台說了開場白:「青春是天邊的虹,轉瞬即逝,卻又柔美異常;青春是清晨的霧,朦朧含蓄,卻又適合徜徉;青春是山澗的溪,清麗柔和,卻又時常飄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青春,人生中青春是最最美好的,精彩的階段.經歷了青春的酸,甜,苦,辣,你才會成長為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人.青春,短暫,會從你手邊輕輕流走,把握好青春意味著充實的人生就在不遠的前方等待著你!」
班會第二項,團支書匡凱談論了童年,青年,老年人眼中的青春,每個人對青春都有自己的看法,下面進行互動環節,請同學們來談談自己的理想及人生規劃。
班長張分田首先上台發言,他談了自己的大學規劃,在大學中應該學習只是與經驗,在社會中才可以做到有車,有房,有飯吃。
接著何宇同學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給班級提了3個建議,他認為班級氣氛比較壓抑,同學們應多交流,特別是男女生之間。他的大學規劃是爭取在4年中做到經濟獨立,多交朋友,增加人脈。
何姣同學思維比較活躍,他認為在大學中,無論大幾,學習時一定要認真的,要少說多做,大一一定要打好基礎。
學委袁怡說了她從懂事以來的心路歷程,她認為以前自已責任重,負擔大,所以過得很壓抑。他認為在大學青春時期,人生要完整,做事要快樂與意義並存。
黃華畢同學認為青春永遠與快樂並存,想到了什麼要勇於嘗試,敢於冒險。
這個環節持續了很長時間,同學們都暢所欲言,在大家面前說了自己的心裡話,促進了同學之間心靈的交流,直到這個環節結束,很多同學都還意猶未盡,談論聲遲遲沒有停息。
班會第三項,范慢慢同學以冰心的一首短詩來總結我們的青春不可以孤芳自賞,要努力的綻放,奮力的拼搏。
今天物流3班的彭瓊同學正好在我們班弄東西,作為特邀嘉賓的她也上台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青春是最美好的時刻,這個時期,我們趨於成熟,一些事都有了意識亦有了回憶,是在社會中找不到的美好時期。
「青春是一段跌跌撞撞的旅行,但卻擁有著後知後覺的美麗。」為了響應青春的號召,為了讓同學們明白夢想力量的偉大,更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在青春這個拼搏的季節為自己完美和想要的明天灑下拼搏的汗水,留下奮斗的足跡,同時也期望每個同學都能懷揣夢想,勇敢向前,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並為之努力奮斗。為此20XX182401班於20XX年12月召開了關於以「青春、汗水、明天」為主題的主題班會。
首先班會以青春是什麼為引題,引發了同學們的深思,其中楊昊同學回答到青春是一張白紙,當你揮灑上色彩時,它便有了另外一名字,叫夢想。熊佳同學回答到青春就是一個時間段,比如說我們此刻就是青春。是的,我們此刻正值青春,所以我們在這個拼搏的季節,我們要做到不負青春時光。
為了集中同學們的注意力,班會過程中安插了微電影《田埂上的夢》給同學們觀看,微電影《田野上的夢》講述了一位執著追夢的少年,在追夢過程中不在乎他人異樣的目光,堅持自己的夢想並不斷為之努力奮斗,最終以超凡的舞技贏得了大家認可的故事。觀看後,同學們紛紛講述了自己的觀後感同時也表達了自己今後的決心。這個影片讓同學們明白了夢想力量的偉大,同學們也更加堅信,「有夢想就有未來」這句話的力量。
此次班會讓同學們懂得了「青春、汗水、明天」的深刻含義,即揮灑青春的汗水,追求屬於自己的完美明天。不僅僅讓同學們了解到了夢想力量的偉大,而且還向同學們提出了每個人都應要有夢想,在追夢的過程中更要不懼艱難,勇敢向前,並還要為之奮力拚搏,只有這樣才會有成功的可能性,要堅信夢想會讓我們與眾不同,堅信有夢想就會有未來,堅信奮斗會讓我們改變命運!
⑶ 《花兒怒放》觀後感100分
電影《花兒怒放》觀後感:和花兒一起成長 (2007-03-06 23:16:25)
和花兒一起成長
---電影《花兒怒放》觀後感
2007年3月5日
2007年新學期開學初,我校安排的教師培訓是觀看電影《花兒怒放》。這個電影曾經在網上看過,但是通過大屏幕看又是一個感覺,有了很多新的感悟。正如電影介紹中所說的: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兒,只要你認真呵護,他們便會開出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花朵,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一個青年人和一群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
剛剛大學畢業的丁天帶著一份赤誠走進一所初中成為初三(4)班的班主任。上任的第一天,就發現班級的兩名問題學生在間操的時候跑到學校頂樓上玩耍。他克服了自己的恐高症爬上了樓去叫他們下來,誰知道兩個孩子卻把他扔在頂樓上跑了。
接下來又有一系列狀況發生,爬上屋頂的兩名孩子之一施浩考試作弊被發現;施浩用電腦做了一張假的三好學生證書欺騙父母,用騙來100元和馬俊去上網;因為馬俊被人欺負施浩和別的學生打了起來……可以說每個班級都有像施浩這樣調皮搗蛋、讓老師頭痛的學生,老師教育他們的方法各不相同,最常見的暴風驟雨的批評和找家長、寫檢查之類的處罰,然而我們看到丁天卻沒有這樣做。他約施浩在走廊裡面談心,故意晚去了一會,見到施浩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按時到這里,老師獎勵你兩塊巧克力。」接下來說你打架老師讓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說明你尊敬老師,我再獎勵你兩塊巧克力;因為你打架是為了馬俊被人欺負了,你關心同學,我再獎勵你兩塊巧克力。我們看到施浩一連吃了6塊巧克力後,馬上把嘴捂上說:「老師我錯了」。丁天最後說:「你勇於承認錯誤,我再獎勵你兩塊巧克力,留著回去慢慢吃……」這實際上是我們所熟悉的陶行之三塊糖的故事的翻版,然而我看了以後卻不感覺老套,因為片中丁天這種獎勵實際上是批評的另一種方式。像施浩這樣經常犯錯誤的孩子已經習慣於老師暴風驟雨般的批評了,再嚴厲的話對他來講可能都起不了什麼作用,反而會激發他的敵對心理,而丁天用糖果來拉進了和他的距離,用表揚打消了他敵對的情緒,最終可能因為施浩吃了過多的巧克力,再也吃不下去了,於是他主動認錯,不管這是不是他真心的,至少丁天用糖果安撫了一個敵對的孩子的心,也無形間向他的心靈走近了一步。這其實正是教育的一個法則: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站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從他的角度來思考,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當然轉化一個差生是需要一定的過程的,施浩表面上認錯了,課下依舊去上網游戲,最終因為欠網吧的錢而被打,恰巧這時候丁天路過,解救了施浩,替他還了錢,並且因為網吧的人出言侮辱施浩,而去和網吧的人理論、打仗。事後我們看到施浩這個做錯事情的孩子失去了往日的桀驁不馴的勁頭,低著頭跟在丁天的後面,對丁天的一切教訓都應聲點頭,這時候他已經徹底被丁天折服了。我們除了感嘆事情發生的巧合性以外,還會發現其實教育學生的最佳時機其實就是當學生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這個時候伸出雙手拉他一把,他會記住你一輩子。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關注著學生,但至少要具備一雙慧眼去發現最需要幫助的學生。那些學習困難和行為習慣差的孩子實際上是最需要我們付出關心的,關鍵時刻哪怕是一句暖心的話語也可能使一個乾涸心田獲得滋潤,而我們的愛心正是能夠讓花兒開放的春風和雨露。
影片中的馬俊是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連家長都認為他很笨,而帶他去做智商測試。這個孩子懦弱自卑,已經完全喪失了學習和做人信心。然而丁天卻始終堅持馬俊並不笨,他發現馬俊很愛好畫畫,就鼓勵馬俊繼續學畫畫,還幫助馬俊把畫送去參加畫展,不久馬俊的畫獲了獎,這極大的鼓勵了馬俊,讓他找到了自信,從前什麼都不敢做的他終於在課堂上舉起了手。而在最後丁天老師要離開學校的時候,還是馬俊挺身而出說出了大家的心聲,說服校長讓丁老師留下。從這個教育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任何一個孩子身上都有可以挖掘的優點,只要我們找到他的閃光點,就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學習信心和進取心。
影片中還探討了一個大家比較關注的教育問題,是抓學生成績還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丁天帶領學生搞研究性課題,但校長要求他在搞課題的同時也要把學生的成績抓上去,摸底考試必須是全區第一名!其中比較經典的一句話是「考試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看到這里我想起了一個比喻:進行素質教育是讓教師帶著升學考試的枷鎖跳舞。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還要面對觀念陳舊的升學考試,最終的結果還是用分數來衡量一切。這實際上是強人所難了。難免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實行了五年之後,絕大多數老師又走回到抓成績教學老路上來了,升學和評價的機制不改變,光轉變教師的觀念又有什麼用?教師不是萬能的,不是光憑我們的愛心和努力就可以改變一切的!我們的教育需要營造一個寬松的大環境,讓教師和學生擺脫單純為了升學而教和學的壓力,從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各種人才,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盡管影片並沒有為素質教育和升學教育的矛盾做一個合理的解答,但影片卻借這樣一個背景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和一群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滿懷熱情的丁天因為在全年級摸底考試中沒有完成校長的規定成績指標而受到打擊決定離開學校,就在這時候,他的學生們以一場精彩的演出為他贏得了繼續任教的機會,最終他以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部小說《花兒怒放》,而且和他的孩子們一起把它拍成了電影。他的學生們最終也都考上了理想的學校,開始了花兒新的人生。
這是一個只能出現在電影當中的完美結局,也是我們作為教育者,包括學生和家長所共同期待的結局。讓我們期待這一天真的到來吧!
也許,所有那些經歷過學生時代並對這段經歷充滿回憶的人,所有那些將這段時光仍然作為生命重要組成部分的人,都應該來看這部電影。
⑷ 花和蝴蝶的讀後感400字,是要把花比喻像蝴蝶,也要把蝴蝶比喻像花,要怎樣寫
我家花盆裡種著一些蝴蝶花,每到春天就開了出來。
我愛看蝴蝶花,在春天它就象一隻美麗的輕柔的蝴蝶,慢慢地綻開翅膀,好似要飛了出去。蝴蝶花的花瓣顏色是檸檬 一樣的黃,花的雄的氣管上有一種黃黃的顏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花粉。但花粉底下是紫色的一小部分的花瓣顏色;還有花的雌氣管也是有的,它小小的成嫩綠色。每當花兒怒放的時候,真是香極了!
⑸ 《花兒怒放》電影
電影《花兒怒放》觀後感:和花兒一起成長 (2007-03-06 23:16:25)
和花兒一起成長
---電影《花兒怒放》觀後感
2007年3月5日
2007年新學期開學初,我校安排的教師培訓是觀看電影《花兒怒放》。這個電影曾經在網上看過,但是通過大屏幕看又是一個感覺,有了很多新的感悟。正如電影介紹中所說的: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兒,只要你認真呵護,他們便會開出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花朵,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一個青年人和一群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
剛剛大學畢業的丁天帶著一份赤誠走進一所初中成為初三(4)班的班主任。上任的第一天,就發現班級的兩名問題學生在間操的時候跑到學校頂樓上玩耍。他克服了自己的恐高症爬上了樓去叫他們下來,誰知道兩個孩子卻把他扔在頂樓上跑了。
接下來又有一系列狀況發生,爬上屋頂的兩名孩子之一施浩考試作弊被發現;施浩用電腦做了一張假的三好學生證書欺騙父母,用騙來100元和馬俊去上網;因為馬俊被人欺負施浩和別的學生打了起來……可以說每個班級都有像施浩這樣調皮搗蛋、讓老師頭痛的學生,老師教育他們的方法各不相同,最常見的暴風驟雨的批評和找家長、寫檢查之類的處罰,然而我們看到丁天卻沒有這樣做。他約施浩在走廊裡面談心,故意晚去了一會,見到施浩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按時到這里,老師獎勵你兩塊巧克力。」接下來說你打架老師讓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說明你尊敬老師,我再獎勵你兩塊巧克力;因為你打架是為了馬俊被人欺負了,你關心同學,我再獎勵你兩塊巧克力。我們看到施浩一連吃了6塊巧克力後,馬上把嘴捂上說:「老師我錯了」。丁天最後說:「你勇於承認錯誤,我再獎勵你兩塊巧克力,留著回去慢慢吃……」這實際上是我們所熟悉的陶行之三塊糖的故事的翻版,然而我看了以後卻不感覺老套,因為片中丁天這種獎勵實際上是批評的另一種方式。像施浩這樣經常犯錯誤的孩子已經習慣於老師暴風驟雨般的批評了,再嚴厲的話對他來講可能都起不了什麼作用,反而會激發他的敵對心理,而丁天用糖果來拉進了和他的距離,用表揚打消了他敵對的情緒,最終可能因為施浩吃了過多的巧克力,再也吃不下去了,於是他主動認錯,不管這是不是他真心的,至少丁天用糖果安撫了一個敵對的孩子的心,也無形間向他的心靈走近了一步。這其實正是教育的一個法則: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站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從他的角度來思考,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當然轉化一個差生是需要一定的過程的,施浩表面上認錯了,課下依舊去上網游戲,最終因為欠網吧的錢而被打,恰巧這時候丁天路過,解救了施浩,替他還了錢,並且因為網吧的人出言侮辱施浩,而去和網吧的人理論、打仗。事後我們看到施浩這個做錯事情的孩子失去了往日的桀驁不馴的勁頭,低著頭跟在丁天的後面,對丁天的一切教訓都應聲點頭,這時候他已經徹底被丁天折服了。我們除了感嘆事情發生的巧合性以外,還會發現其實教育學生的最佳時機其實就是當學生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這個時候伸出雙手拉他一把,他會記住你一輩子。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關注著學生,但至少要具備一雙慧眼去發現最需要幫助的學生。那些學習困難和行為習慣差的孩子實際上是最需要我們付出關心的,關鍵時刻哪怕是一句暖心的話語也可能使一個乾涸心田獲得滋潤,而我們的愛心正是能夠讓花兒開放的春風和雨露。
影片中的馬俊是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連家長都認為他很笨,而帶他去做智商測試。這個孩子懦弱自卑,已經完全喪失了學習和做人信心。然而丁天卻始終堅持馬俊並不笨,他發現馬俊很愛好畫畫,就鼓勵馬俊繼續學畫畫,還幫助馬俊把畫送去參加畫展,不久馬俊的畫獲了獎,這極大的鼓勵了馬俊,讓他找到了自信,從前什麼都不敢做的他終於在課堂上舉起了手。而在最後丁天老師要離開學校的時候,還是馬俊挺身而出說出了大家的心聲,說服校長讓丁老師留下。從這個教育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任何一個孩子身上都有可以挖掘的優點,只要我們找到他的閃光點,就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學習信心和進取心。
影片中還探討了一個大家比較關注的教育問題,是抓學生成績還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丁天帶領學生搞研究性課題,但校長要求他在搞課題的同時也要把學生的成績抓上去,摸底考試必須是全區第一名!其中比較經典的一句話是「考試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看到這里我想起了一個比喻:進行素質教育是讓教師帶著升學考試的枷鎖跳舞。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還要面對觀念陳舊的升學考試,最終的結果還是用分數來衡量一切。這實際上是強人所難了。難免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實行了五年之後,絕大多數老師又走回到抓成績教學老路上來了,升學和評價的機制不改變,光轉變教師的觀念又有什麼用?教師不是萬能的,不是光憑我們的愛心和努力就可以改變一切的!我們的教育需要營造一個寬松的大環境,讓教師和學生擺脫單純為了升學而教和學的壓力,從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各種人才,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盡管影片並沒有為素質教育和升學教育的矛盾做一個合理的解答,但影片卻借這樣一個背景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和一群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滿懷熱情的丁天因為在全年級摸底考試中沒有完成校長的規定成績指標而受到打擊決定離開學校,就在這時候,他的學生們以一場精彩的演出為他贏得了繼續任教的機會,最終他以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部小說《花兒怒放》,而且和他的孩子們一起把它拍成了電影。他的學生們最終也都考上了理想的學校,開始了花兒新的人生。
這是一個只能出現在電影當中的完美結局,也是我們作為教育者,包括學生和家長所共同期待的結局。讓我們期待這一天真的到來吧!
也許,所有那些經歷過學生時代並對這段經歷充滿回憶的人,所有那些將這段時光仍然作為生命重要組成部分的人,都應該來看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