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草原上的人們電影大結局

草原上的人們電影大結局

發布時間:2022-09-05 16:13:27

『壹』 草原上的人們的導演與編劇

《草原上的人們》導演是徐韜,編劇是海默,後來卻經歷了悲慘的人生。
徐韜(1910—1966年),1910年生於江蘇邳州,1930年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業余劇人協會、抗敵演劇宣傳隊導演,還參與過電影劇本《烏鴉與麻雀》的創作。新中國成立後,徐韜先後導演了《草原上的人們》《海魂》《關漢卿》等多部影片。1966年文化大革命剛開始,徐韜經受不住造反派無中生有的誣陷,縱身跳入錢塘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56歲。
海默(1923—1968年),1923年生於山東一個貧民家庭,少年喪母,隨父進京,1941年來到晉察冀解放區參加抗日斗爭,1944年進入延安魯迅藝術學校學習,曾經參與了《白毛女》等許多話劇的創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海默被造反派打成「黑幫分子」「黑編劇」,他鐵骨錚錚,曾經拿著一本30年代刊載江青照片的畫說:「讓她奪了黨的權,會把黨帶到哪裡去?反正我鐵了心,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會給她低頭!」1968年,海默被造反派裝進麻袋,亂棒打死,年僅45歲,10年後的197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為他平反昭雪。

『貳』 《草原牧歌》的原唱是誰

《草原牧歌》最早的原唱是程琳。

作詞:海默;

作曲:向異。

其歌詞為:

百靈鳥雙雙的飛,是為了愛情來歌唱。

大雁在草原上降落,是為了尋找安樂。

啊嗬咿我們努力的工作,是為了幸福的生活。

啊嗬咿我們努力的工作,是為了幸福的生活。

我們打死野狼,是為了牛羊興旺。

我們趕走敵人,是為了草原解放。

啊嗬咿我們馳騁在草原上,建設著祖國的邊疆。

啊嗬咿我們馳騁在草原上,建設著祖國的邊疆。

百靈鳥雙雙的飛,是為了愛情來歌唱。

大雁在草原上降落,是為了尋找安樂。

啊嗬咿我們努力的工作,是為了幸福的生活。

啊嗬咿我們努力的工作,是為了幸福的生活。

(2)草原上的人們電影大結局擴展閱讀:

《草原牧歌》是1953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故事片《草原上的人們》的主題歌,海默作詞,向異作曲。《草原牧歌》主要演唱的歌詞,也深刻反映了《草原上的人們》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草原上的人們》講述了內蒙古草原牧民與潛藏的敵特分子展開殊死斗爭的故事。

在本片的最後,公安人員在薩仁格娃、桑布的幫助下將寶魯、呂綬卿等一小撮潛伏特務一網打盡。當大家知道薩仁格娃小組的死羊是特務投毒所致時,對於勇敢的薩仁格娃更加敬佩。在慶功會上,盟長稱贊薩仁格娃不僅是勞動上的模範,而且在防風暴、防火災、與特務作斗爭上,也表現出奮不顧身的勇敢,為草原上的人們立了一大功。


『叄』 電影《草原上的人們》的插曲有幾首

只知道下面這些,草原晨曲很久以前就有了,非常好聽,但是都是馬頭琴曲,不知道唱出來怎麼樣,《敖包相會》蔡琴版的更好聽,你可以下載聽聽,她的聲音很空曠
主題曲《草原晨曲》
插曲《敖包相會》
插曲《草原牧歌》

『肆』 敖包相會原唱

瑪拉沁夫

1952年,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的電影劇本《草原上的人們》,在長春電影製片廠開拍,而歌曲《敖包相會》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據影片編劇之一的瑪拉沁夫介紹,他將《敖包相會》的歌詞寫好後,交給了另一位編劇海默修飾潤色,兩人幾經切磋後,又拿給影片作曲——著名的達斡爾族作曲家通福看。

隨後,通福來到了他的故鄉呼倫貝爾大草原,根據海拉爾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創作而成。1953年,由東北電源製片廠(現長影)拍攝的電影《草原上的人們》上映,由王樹理、吳秀雲首唱的這首《敖包相會》也隨之飄向了祖國的五湖四海。

《敖包相會》是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插曲。《草原上的人們》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而成。這首歌流傳甚廣,電影中的原唱是長影樂團的王樹理和吳秀雲。因該歌詞情真意切旋律朗朗上口,傳唱多年。翻唱版本非常的多,王潔實謝莉斯合唱版、刀郎版、卓依婷版,甚至於布仁巴雅爾與娜吉勒合唱的原汁原味的蒙語版等。

『伍』 《草原上的人們》讀後感

寫作思路:首先熟讀文章,然後將文章的主要內容詳細地描述出來,比如科爾沁草原位於內蒙東部,哲里木盟坐落在科爾沁草原中部,俯視哲里木盟,奇景映入眼簾。那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尤其是生長在水泥森林的國人。

正文:

大草原對生長在熱帶的人來說,那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尤其是生長在水泥森林的國人,那更是遙不可及的。如今科技發達,使距離縮短了。

科爾沁草原位於內蒙東部,哲里木盟坐落在科爾沁草原中部,俯視哲里木盟,奇景映入眼簾。

幽深的大青溝里綠樹成蔭,一年四季小溪湍流不息。夏日你可以坐上皮筏子上在小溪上悠閑的漂流;還可以在溝內過一個塞北的「潑水節」。溝內盛開的鮮花五顏六色,給大青溝增添了色彩。

音樂、錄影…這些彩色絢麗的的MTV背景,彩色畫面就這樣踏著時尚的節拍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七彩特效背景的出現,意味著幸福的的來臨,好好感受大草原的生活樂趣。您沒想到一台影音設備也會 出「彩」吧。

北京飛歌錄影專家是飛歌電子科技公司歷經十年研發的全新特色影音設備,是將數字音視頻及控制技術和經驗應用於個人MTV製作的影音產品。 北京飛歌錄影專家 飛歌錄影專家。

夏日的草原,黃色的野花漫山遍野,馬群、羊群、牛群「飄來飄去」盡情地吃著草。高吭的牧歌、蒼勁的馬頭琴聲渲染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秀美景色。

『陸』 一部很久以前的國產電影,發生在大草原上,結局是男主被人抬回來時身中數槍已死,女主好像最後點燃蒙古包

《悲情布魯克》
類型 劇情 歷史 戰爭
蒙古族導演塞夫、麥麗斯夫婦執導的作品
一貫表現了他們難以割捨的草原情結。影片由兩條線索構成,一條是以草原英雄車凌為首的蒙族人反抗侵略者和封建王爺的斗爭經歷,一條是王府衛隊長之妻卓拉與車凌等四個男人的情感糾葛,兩條線索互相交織,情節曲折動人,場面恢宏美觀,充滿陽剛之氣,猶如一幅悲壯的詩篇。
劇情

……中了王爺之計,車凌死於日軍亂槍之中,扎那悔恨不已…… 等待與車凌而去的卓拉麵對坐棺中的車凌悲痛欲絕,怒斥蒙面人扎那,扎那以卓拉的起誓相要脅,欲娶卓拉為妻,婚慶宴上,面對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卓拉,扎那自慚形穢,蒙面而去,卓拉在大火中潔身走向車凌。蒙古包熊熊燃燒,帶著兩個純潔的靈魂升上藍天。

『柒』 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演職人員

草原上的人們 (1953)

導演: 徐韜
編劇: 海默 / 瑪拉沁夫 / 達木林
主演: 烏日娜 / 恩和森 / 朝魯 / 樹海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53-11

『捌』 《敖包相會》這首歌的中文原唱是誰

原唱是張振富、耿蓮鳳,作詞是海默和通福,曲是改編自曲調悠揚的蒙古族民歌。以下是詳細介紹(在新浪的影音娛樂中搜到的)

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插曲《敖包相會》是改編自曲調悠揚的蒙古族民歌,由海默和通福填詞,當年做了電影《草原上的人們》中的插曲。

《草原上的人們》這部電影是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的,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十五的月亮升上天空喲,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隨著影片的上映,這首草原風情濃郁的歌曲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整首曲子在原民歌的基礎上增加了旋律的抒情和美感,使曲調感情飽滿,旋律起伏跌宕,歌詞樸素自然、意境優美,數十年來一直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我們現在聽到的是張振富、耿蓮鳳的電影原唱,聽著這首歌彷彿感受到了草原上的人們豪邁又英武的氣概,看到了茫茫曠野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風光。夕陽朔漠、碧草接天、平野萬里,策馬飛馳、這就是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敖包相會》既有長調的悠揚開闊,又有短調的歡快齊整。藍天白雲,一曲高歌,聲傳十里;夜風薄霧,馬頭琴哀婉低回,細草無言。無論激揚豪放還是抒情委婉,無不帶著草原的自由和舒展。

攤開四肢,仰天躺在廣袤無際的草原上,你會想起《敖包相會》,音樂優美流暢讓你即使不能奮身而去、回歸自然,也能夠神遊忘形,享受草原的綠色無邊、空氣清甜。當嘹亮原始的歌聲在我耳邊回響,靈魂彷彿在遼闊的草原上四處飄盪,又彷彿來到了那片清澈的藍天下,看到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聽到一曲曲優美的情歌。啊!那是怎樣一個天堂般的地方!

『玖』 求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歌詞,電影里,有一插曲:走上了高山,極目眺望,無邊的草原,天連著地,(後面不清)

登上了高山,舉目瞭望,無邊的草原喲咦。我要像你一樣的奔騰向前,像個一線喲

閱讀全文

與草原上的人們電影大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郝劭文釋小龍小時候電影大全 瀏覽:567
燃情歲月電影英文名字 瀏覽:36
播放電影音樂忽然沒聲音 瀏覽:838
印度電影守護愛情下載 瀏覽:822
副本電影完整 瀏覽:182
一部塞爾維亞的戰爭電影下載 瀏覽:430
印度電影在線觀看網站推薦 瀏覽:494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電影演員表 瀏覽:498
獵謊者電影結局 瀏覽:198
moviedb電影院 瀏覽:906
一仆二主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64
父親報仇電影成龍 瀏覽:857
英語電影常用句式 瀏覽:393
適合初中學生看的電影的英文名字有哪些 瀏覽:634
成龍全部電影老片 瀏覽:139
西瓜電影大全破冰行動 瀏覽:939
泰國恐怖片男主角有陰陽眼的電影 瀏覽:939
花木蘭英文電影里的10句經典台詞 瀏覽:61
電影低俗小說講的什麼 瀏覽:671
泰國關於蛇的電影名字 瀏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