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斯卡電影觀後感
奧斯卡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下面就隨我一起去閱讀奧斯卡電影觀後感,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在激動和驚喜的看完這部電影後,這部充滿的很多的小驚喜的電影讓我感覺很溫馨。整部電影的每個畫面都像一張精緻完美的油畫,演員的服裝和造型也非常的精緻和華麗,電影里的任何一個細節都非常的完美,伴著歐洲的地方名族特色的音樂的伴奏,可以說,整部電影除了向大師致敬就是在隱喻。如果說簡單的把它歸類為喜劇、懸疑、冒險、劇情,就太膚淺了。其實這更像是紀錄片、歷史片、文藝片。紀錄片記錄的是劉別謙、希區柯克(存在爭議)、羅西里尼、卓柏林等人留下的經典電影手法,歷史片記錄的是歐洲文明衰落這一精神內涵,文藝片文藝的是色調和風格。 所有的演員的表演力度也非常的到位。但是要真正看懂這部電影的所有內涵的話那還是要對當時的歐洲的文化和歐洲歷史要有一定的了解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其實講的是歐洲傳統文明的衰亡史,具體一點講,其實講的是猶太人的流亡史,更細化一點,講的是茨威格離開逐漸衰亡的精神家園,心碎而死的自傳。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電影當中的惡勢力,貴族家為了爭奪遺產的長子和打手,都是隱喻著當時肆虐歐洲的納粹德國的惡行。而電影當中為了獲得自己應該得到的油畫的古斯塔夫則隱喻著不斷受迫害的猶太人,這幅畫的隱喻是要表達整個猶太民族精打細算,左右逢源,從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漸繼承了歐洲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這是他們應得的。而此時此刻,死者的兒子,家人站出來了,一個只關心財富,整理遺產很多天才發現畫已經丟失了的實用主義者,他暴虐,瘋狂,粗魯,無視法律和契約,修改遺囑,謀殺律師,追殺證人,但是對遺產卻又有著變態的依戀,這像不像希特勒呢?作為同一文化的繼承人,他想佔有祖先的所有遺產,但是卻完全沒有繼承到其精髓,同時撕毀停戰條約,窮兵黷武,屠殺猶太人......
理想世界中的茨威格化作古斯塔夫,已經為理想殉難,繼承者Zero,留在小說敘事里,守住大飯店這個精神家園,並且把這份人文情懷傳遞給文學世界中的作家,作家即是現實世界中的茨威格,遠赴南美療養,再也沒返回祖國,作家通過小說作為載體,繼續傳承思想給讀書的女孩,也就是那個時代的綠茶表姐們,綠茶表姐們的推動下,導演讀到了小說,把它轉化為電影,再傳遞給今天吃慣了快餐的觀眾。
導演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即使是用鏡頭語言,他也可以帶給我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懷舊快感,在今天,很多人除了秀事業線,秀高科技,秀呆萌,已經做不到這么好了。
我們見多識廣,有靈氣,有腦子的觀眾之所以會跨越時代和文化體驗到一種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美感,就是因為文化的本質和人性都是一樣的,只能用靈魂去感知。
《勇敢的心》這部影片講訴的是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影片場面宏大,愛情和反抗暴力結合在一起呈現出美國式英雄的主旋律.
這部影片從觀賞角度來說,製作精良,演員的表演可圈的點,吉普森將華萊士那種骨子的對自由的渴望詮釋得很完美.特別是最後華萊士在斷頭台上大喊」自由」....時 ,無不觀者悲,聽者淚.
但如果對當時蘇格蘭的史料進行查閱的話,你就會失望了.敢的心,並不是指威廉.華萊士,倒是恰恰指的是影片中數次出賣過威廉. 華萊士的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出賣威廉.華萊士的情節自然是影片虛構的,歷史上的羅伯特.布魯斯是蘇格蘭真正意義上的民族英雄,蘇格蘭在英王愛德華一世時代,面對的是被同化 和吞並的命運,正是羅伯特.布魯斯領導蘇格蘭人不斷與英格蘭進行著小規模的'沖突,並在班諾克本之戰中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最終將英格蘭人趕出蘇格蘭。
他作戰時十分勇敢,經常匹馬與敵決斗,在班諾克本之戰中他 就是沖到陣前,一斧頭劈死敵將。曾經有一個傳說是講,在羅伯特.布魯斯死後,一名追隨他多年的騎士,准備將他的心臟帶到聖地耶路撒冷埋葬,走到西班牙的時候,正好趕上異族入侵當地天主教徒,他就英勇地加入了戰斗,懷揣羅伯特.布魯斯的那顆勇敢的心啊,帶著我沖吧,將異教徒趕走。就沖在了戰斗搏殺的第一線,在戰斗即將勝利的時候,他懷揣著那顆心還是倒下了。後來有很多詩人吟頌這個傳說,詩名就叫「勇敢的心」。
好萊塢的同志把英雄變成了狗熊,下面看看他們怎麼把一個無恥之人變成聖女。
大家都記得那位美麗善良天使般的法國公主,無數人的夢中情人。
歷史上的法國公主伊莎貝爾是法王斐利四世之女,外號「法國母狼」,從這個名字大家知道是什麼貨色了吧?
愛德華二世是個同性戀,(電影中一樣),但是,作為國王,他必須結婚。1308年,愛德華二世和法國公主伊莎貝爾結婚.
雖然娶了個高貴的法國公主,但是,愛德華二世對女人實在沒興趣,他的興趣是男人,其結果,自然是冷落了法國公主。愛德華二世實在小瞧了這位新王後,這位法國公主可不是好惹的。
愛德華二世與老愛德華,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對外被羅伯特一世(真實的勇敢的心)打得一敗塗地,對內寵愛同志,花天酒地。
1325年,伊莎貝爾趁著出使法國之機,逃回了法國,與流亡在法國的英國貴族莫地默搞在一起,成了莫地默的情婦。兩人勾結在一起,反對愛德華二世。
1326年九月,這倆人率領法國士兵,回到倫敦。此時,國王愛德華二世與貴族們的關系早就崩潰了。伊莎貝爾回來,受到倫敦人的熱烈歡迎。愛德華二世眾叛親離,連他的家臣也離他而去。
伊莎貝爾處死了得斯彭瑟父子。1327年,愛德華二世在議會的脅迫下,被迫遜位,他和伊莎貝爾的兒子小愛德華即位為英國國王,是為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在位)。
伊莎貝爾將愛德華二世囚禁在伯克利城堡中,讓他在陰暗的城堡里挨凍受餓。這一年的九月,在法國母狼的命令下,殺手降臨愛德華二世的面前,將燒紅的鐵條插入愛德華二世的肛門,愛德華二世的慘叫聲傳出數里之外,一代昏君就此完結。
所以電影是電影,歷史是歷史,千萬不可將電影當歷史.
奧斯卡最佳影片《不可饒恕》是一部驚心動魄且顛覆傳統的電影。
影片以文字敘述富家之女下嫁罪犯(威廉)的故事為開始,勾起了觀影人的好奇心。文字中闡述了這個女人並不是因為無惡不作的丈夫而死,這更加引人注意,使人開始最被鎖定在了劇情里。
主要故事從女被毀容後,僱傭殺手報仇開始。下面來講下主要人物和精彩劇情。
英格蘭鮑勃,從他用槍的精準度就看出是一個身手不俗的人。
小比爾,這個頗有些專橫無理的警探,片中用不少篇幅刻畫了他下手狠毒的作風,他把身手不俗的英格蘭鮑勃狠狠的修理了一頓,毆打的場景太真實了,凸顯了小比爾的暴力傾向。並且男主角威廉莫尼也吃了他不少的苦頭。
奈德,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忠於朋友的人。
威廉,男一號。片中:當有人跑來告訴威廉,他的朋友奈德被小比爾殺死的時候,威廉很驚訝。她把情況一一告訴威廉,並且著重敘述了奈德所說的威廉以前干過的一些事情,這起到了伏筆與烘托的作用,從中不難看出,威廉一定會返回去為奈德報仇。當威廉把槍指著小比爾的那一刻,一直到威廉殺死一些警探,再到片尾威廉說的一些話,可以看出,威廉是一個頂天立地、渾身是膽的牛仔。尤其是威廉補射小比爾那一槍,足以看出他作風的硬朗,而小比爾最後也坦然的說出,「威廉莫尼,我們地獄見吧。」不可一世的小比爾最終還是死在了他的手裡。英格蘭鮑勃——小比爾——威廉,這三者一個比一個強,見證人就是那個作家,起初他為鮑勃創作,後又被小比爾留下,最後對威廉的能力感到驚訝,可以說他是三者實力(或者說是暴力程度)的見證人。
此影片與以往西部片不同之處在於片中沒有善與惡的強烈對比,沒有牛仔們擺好姿勢用槍對決的場景,取而代之的是槍戰的現實,劇情的明了。片中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沒有把威廉弄成從頭到尾都無所不能的英雄,那樣就太沒意思了。
看完此片,不得不佩服伊斯特伍德的演技和吸引力,這個西部片大師真可謂淋漓盡致!
㈡ 《不可饒恕》到底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不可饒恕》被譽為最後一部西部片,其實更像一部關於最後西部的影片,它是用來反映一個時代的終結,西部牛仔時代的終結,就像開頭和結尾相呼應的字幕,用一個牛仔半生的傳奇來表現這一整個帶有傳奇色彩的短暫歷史現象。
十九世紀初,美國展開一場向西部擴張的西進運動,淘金熱就是西進運動的一個產物,60年代盛起的牛仔也是,但是隨著開拓的蠻荒時代向有序文明時代的漸進,到了80年代,代表了典型個人主義和自由精神的牛仔就已然窮途末路。
片中伊斯特伍德飾演的主角威廉芒尼恰好經歷了這個時代並代言了這個時代,牛仔盛起時,他就像虎豹小霸王一樣作惡多端,殺人越貨,惡名遠播,甚至凶暴冷血、殺人不眨眼。但是就像開篇就展開的夕陽景色,故事開始時的1880年,牛仔日趨式微,他也步入老年,被亡妻感化,有兩個小孩,過起了平淡而卑微的生活。
芒尼第一次出鏡就是養豬,當一個一心想當牛仔槍手、外號「斯科菲爾德小子」的年輕人跑來找他一起去干一樁賞金買賣,威廉芒尼拒絕了,但隨後趕豬就尷尬的摔倒在了爛污泥里,他爬起來望著遠去的斯科菲爾德小子,百感交集。後面更尷尬的是,芒尼決定去追斯科菲爾德小子,幾次上馬卻都上不去,頗有牛仔時代落馬沒落的暗示。
㈢ 《不可饒恕》好看嗎,
好像有兩部,剛看完韓國的,太震撼了,題材也許有點老,都是講復仇的,但具體的劇情很有得一看,不得不說,無論是編劇還是演員都太強大了,推薦一看,不過劇中解剖場景有點受不了,心理素質得好……
㈣ 《不可饒恕》電影說的是什麼內容
不知道你問的《不可饒恕》是韓國的還是中國的?韓國的《不可饒恕》是2010年1月7日上映,由金亨俊執導的第一部長篇電影,薛景求、韓惠珍、柳承范參與演出。影片講述了法醫姜民浩為救女兒出險境與罪犯鬥智斗勇的故事。中國的《不可饒恕》是2014年由新銳導演謝宜執導,上海戎博文化傳播公司(簡稱:戎博娛樂傳媒)投資出品的懸疑動作類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發生的殺人劫案以及在錯綜復雜的政治背景下,需要做出國家權威還是天理民心的抉擇,背後發人深省的故事。
㈤ 大家認為《不可饒恕》怎麼樣
比較適合女生玩,裡面的推理都不用腦子,可惜PSP文字類冒險游戲很多都不是漢化的,否則我絕對不會玩這款游戲
㈥ 苦心謀劃13年,驚悚懸疑片《不可饒恕》為何觀眾褒貶不一
因為每個人對於這部劇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我談談我個人對這個劇的理解吧,一開始姜教授未能在機場接他的女兒,但等待一個陌生人的來信,其中包含他女兒被綁架的照片,綁架者是剛被警察逮捕的,姜教授在派出所找到了這個男人,他要求這個人釋放女兒,但對方說他已承認謀殺,他請姜教授在三天內幫助他消除懷疑,否則他的女兒會死。
為了救女兒的姜教授只能同意那時復仇的種子已經種在男人的心中,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相繼殺死了三位富二代,然後殺死了做偽證的人,姜教授是該案的最後一名參加者,所以一切都在男人的計劃下完成了,他先將女人和姜教授的女兒的屍體肢解,然後將姜教授的女兒的屍體縫在女人的身上,這樣對姜教授的女兒進行了偽證,姜教授在盛滿玫瑰的浴缸里看到他的女兒,他想抱著女兒的屍體回家,但發現屍體是空的。他突然明白了一切,他親自破壞了女兒的純真,姜教授帶著懺悔和憤怒,殺了男人,但他也無法原諒自己所做的一切,最終將槍對准自己的頭。
㈦ 不可饒恕的罪錯觀後感
能讓我反反復復看上幾遍的電影,真是不多。《不可饒恕》便是其中的一部,號稱是美國西部片的終結篇,男主即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我比較欣賞的一位演員。
他在拿到劇本後的十年之後才拍這部電影,十年精心准備,更使電影加了滄桑。斷斷續續看過幾遍,為音樂,為情節,也為對白……
在這部電影中,沒有人是正義的,沒有明顯的善惡之分。他們,不是一個受苦的群體,只是一個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存在的真實的人。
人性有許多可能電影向我們呈現了這樣的一些人。殺人犯,妓女,警長,牛仔,英國紳士……他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每個人都可以饒恕,卻都不可饒恕。
男主曾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專業殺手,連婦孺也絕不放過,可是,他卻被感化了,有此能量的是男主的老婆,我認為這部電影的女主克勞迪婭,那個長眠在地下已經三年的人。魅力就在此,她不在,卻無處不在。整個電影被她溫柔的氣息所彌漫著。
我們不得而知,他們之間有怎樣的愛情故事,她怎麼會愛上了他,定是能窺見他的不同之處吧。或許愛是不需要理由的,愛啊,這微妙的東西。我愛上你不是你的責任,同樣,不愛了,也不是你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