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狗十三》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傾情,很高興在這里回答這個問題。
表面上這部電影講了小女孩李玩與自己的兩只寵物狗的故事,但其實透過這些故事講了成長、家庭、家庭危機等等問題。主人公李玩是一個初中小女生,電影就像一個剝洋蔥的過程,將她的生活一層層剝開,讓觀眾看到了成長的殘酷。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⑵ 電影《狗十三》的結尾有什麼寓意
《狗十三》結局中,李玩見到了丟失的愛因斯坦,但是卻害怕愛因斯坦認出她,因為她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之後她看見弟弟練習滑冰不斷摔倒,她露出了一個微笑,似乎在嘲笑這個被大人們操控的世界。
影片借少女李玩的成長,反映了現代社會的一些規則,孩子們在大人的操控下,逐漸成長為他們希望看到的樣子,然而孩子卻再也找不回最開始時的自己。
⑶ 電影《狗十三》結尾的「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真的愛因斯坦
電影《狗十三》中李玩結局見到了真正的愛因斯坦,可是當表姐帶著李玩走到愛因斯坦跟前的時候,李玩並沒有和愛因斯坦相認,她不願意讓愛因斯言看到現在這樣沒有真實的自己,並且慶幸愛因斯坦沒有認出自己。
在影片中李玩就像是一個孤孤單單沒有依靠的女孩,在一個家庭中只要夫妻離婚了,不管給孩子多少愛,對於孩子來說自己依舊是被拋棄的人,何況李玩並沒有感受到父親對自己的愛,在李玩的心中自己早就是父親不要的孩子了。
⑷ 電影《狗十三》中愛因斯坦為什麼會走丟
我感覺,女主角李玩是現在很多孩子的縮影,父母離婚之後只能跟著其中一方生活,他們也有表達想法的權力,可是身為孩子的他們說出的話並不被大人認可,這也是李玩叛逆的原因,她想要引起家人對自己的注意。李玩的父親為了哄女兒開心,買了一隻小狗送給了李玩,這讓李玩在生活中有了知心的夥伴,李玩給小狗起名為愛因斯坦,非常的照顧它,可是愛因斯坦並沒有陪伴李玩太長時間,因為一次意外,愛因斯坦走丟了。
因為自己長大了,只能說,沒事,謝謝,對不起。沒有人想知道你在想什麼,你要做的是,迎合這個世界,假裝做一個走丟的愛因斯坦。原來,我們都是愛因斯坦。
⑸ 電影狗十三里的第「第二隻狗」被送到哪了
電影《狗十三》李玩以為父親真的將第二隻狗送給飯館了,但在李玩獲得物理獎後向她向父親詢問那隻狗的去向後,李玩父親便帶著她來到了流浪狗之家,該片段出現在點電影第106分鍾。
請採納,謝謝!
⑹ 電影《狗十三》中的單親家庭,備受寵愛的小孫子結局如何
電影情節圍繞著狗、升學和喝酒。
李玩與爸爸的關系不好,對爸爸送來的狗是反感的,漸漸相處後才接受了狗,給取名「愛因斯坦」。
影片最後李玩的弟弟也不喜歡喝牛奶,學不會滑冰一直說要休息,教練卻在不停鼓勵小男孩去滑,鏡頭不時給向在旁觀看的李玩,她弟弟會成為下一個她嗎?經歷她經歷的這些。
慶祝競賽得獎的聚餐,有位叔叔點了道狗肉,給李玩夾了塊,李玩沒拒絕吃了,如果不吃場面想來會很尷尬,李玩妥協了,懂得了所謂的世俗,這幕簡直「殺人誅心」。
⑺ 被禁五年的電影一上映卻口碑炸裂,《狗十三》到底講述了什麼
《狗十三》(原名狗13)這部曹保平導演的作品,沉寂五年終於上映。
電影講述了少女李玩在成長過程中被父親、家庭和社會的聯手「暴政」下修剪,從黑白分明的天真少女,經過一次次的沖突和打壓,從橫沖直撞到麻木淡漠,最後適應了灰色的成人社會,同時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堅持和倔強。
就如同海報所描繪的一樣↓
這些大人出於一種難以言說的惡意和揶揄,玩味的看著少女會不會吃下去。
她面無表情的吃了。
第三次沒有沖突。
很多人認為李玩的妥協是一種服從,我想不是。
最後她認出了丟的小狗,卻沒有主動上前,她意識到了自己現在的處境連一個寵物都無法保護,而父母用「為你好」的名義就能抹殺自己所有的粗暴行徑。
在多年以後,李玩會長大離家,她會給自己撐起一片成長的空間,在過年回家的飯桌上,面帶職業性的笑容,心裡冷笑著。
⑻ 《狗13》影評,主角之外解讀及主角的悲劇所在
這部電影相對復雜。
李玩是主角,是沒錯,但其他人也很有必要講一講。
比如李玩的姐姐,棠,及她曾經的男朋友。還有那個無法無天的昏君小弟弟。他們是李玩的同代和下一代人,總之都是成長中的小孩。
棠,作為李玩的姐姐,雖然學習成績,主要是英語這塊不錯,但是呢, 面對成長,她其實是個無腦的追隨跟風人。她以胸前那兩塊發達的饅頭為驕傲,對於愛情,流於表層而不明曉內核所在,因此,她最沒有安全感。
所以,她讓他的男朋友在胳膊上紋身一個棠字,還傻逼的問候男友,疼么?簡直不動腦子,能不疼么?男友出於男子漢的形象需要吧,只好說一聲不疼。能不疼么?只能忍著唄。
其實,棠和他的男朋友可以說是李玩被教育出來懂事孩子的前輩,所以,明明棠帶給他男朋友的只有強迫的傷害,但他卻只好接受著這樣一種不愛的表層愛情關系。直到棠帶李玩出來玩,他跟李玩慢慢有了接觸,他慢慢被李玩的獨特性吸引,這不是說胸器的大小,而是思想觀念層面,李玩有自己的單純,善良,堅持,反抗。
而 棠,因為隨波逐流,反而失掉了特點,她顯得可有可無,可替代性太強 了。所以,後面他與她就分手了,雖然分手是棠發現他開始喜歡李玩了。
而他受到李玩影響,漸漸脫離懂事教育的遮蔽,大膽追求李玩,跟她表白的時候,此時的李玩,已經由尋狗的單純,善良,堅持,反抗墮落為妥協,偽善,現實的「大人」。
而後媽帶來的弟弟, 男尊女卑的思想作祟下,一直享受著皇帝般的待遇。 以至於一次弟弟胡鬧拿桿子打奶奶不注意打傷頭的時候,爸爸只是好言安慰,氣的李玩抗議,弟弟應該給奶奶道歉。
氣歸氣,可李玩也有點氣糊塗了,當時弟弟才多大?怎麼能這般計較呢?只是,弟弟一開始拿桿子玩鬧時候, 爸爸跟後媽都不合格,都縱著小子,不去設想可能的危險。 後來弟弟拿桿子戳狗,狗可不是爸爸媽媽,可不縱你欺負,於是狗反抗,狂叫,這後媽一看,這了得?趕緊把這狗轟走。
李玩出來救了狗一次,可是弟弟跟狗的矛盾壓根沒化解啊,終於一天,弟弟還是把狗惹了,狗可不把你當皇帝供奉,就把小子咬了,咬的好啊。只是可惜了狗子,被送到狗肉店去了。
影片最後面,是李玩看弟弟學滑冰,人家教練可不把你當皇帝供奉,讓他學著自己起來,他這昏君了這些時日,早就習慣了爸媽的伺候,哪裡還站的起來?
李玩的笑,一則是看笑話,所謂報應不爽,你不是在家挺牛么,還間接把狗子給弄走了,還間接讓我吃了狗子的肉,你也有今天?!二是嘲笑父母的教育,今後弟弟一定不會成才的,他 爸媽早晚要為他們看似聰明,實則愚蠢的教育行徑買單!
接下來講講這些大人,主要就是李玩的親爸爸,後媽,及爺爺奶奶。
首先,從大頭講起, 爺爺呢,應該是有點文化的人 ,李玩給爸爸帶來的小狗起名字叫愛因斯坦,奶奶就一臉懵逼,聽不懂,爺爺呢至少知道愛因斯坦是誰,是哪個國家的。給弟弟起名字的時候呢,也是從古文里取的。
可這么個文化人,依然老來不灑脫,沒有解脫寂寥的門路。李玩這也長大,上初中了,陪伴時間也在慢慢縮短,所以,後面爺爺主動提出遛狗,可見,老人是多麼孤獨。也正因為老人遛狗,菜市場買東西,不小心就來不及看顧小狗,狗走丟了。
其實狗也是生靈啊,也有情竇初開時候不是 ,李玩的狗估計就是迷上了過路的一姑娘了,然後就愛情的力量激發下,追人家去了,結果,可能被賣狗販子捕獲,轉手售賣給了別人。狗的嗅覺是很靈敏的,是認識回家的路的。
若不是出現了意外情況,天多半會回家。影片里的狗,多半是出意外,被人逮去賣了。爺爺也好心安慰李玩,只是當時情況,李玩是無法安定下來的。結果一個不注意,爺爺被李玩誤摔,把腳扭傷了。
後面後媽出主意,又買了一隻看上去好像一模一樣的狗,假意說找回了。 這戲啊做到位了,那善意謊言未嘗不是一出好計策 。只是,這幫不把狗當人看的傢伙,壓根就不大了解原來那隻狗的特點,李玩一回來就發覺這不是愛因斯坦。
此時,這場善意大戲演不下去了, 按理,大人們順勢下坡,承認是又買的一隻,那女孩還能咋滴?可是呢,這幫大人啊,超愛麵皮,死不認錯,硬是來了一出指鹿為馬 。而爺爺,更是站到了潑婦的一邊,大言不慚的說愛因斯坦找到了。
奶奶呢,表現的不多,更多的是對李玩的慈愛。
李玩的親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應該說是能力一般,不能獨當一面,所以,李玩的母親離開他,估計也是嫌棄他的「無能」。所以,他一直在尋找事業上的有力的靠山,而李玩家裡這個後媽,估計不簡單,估計她手裡有些人脈什麼的。
外加這個後媽「很爭氣」,生了一個男孩,這在傳統觀念里,那就代表有後了。所以後面這後媽擠進這個家的時候,李玩的親爸對她那是惟命是從。不僅如此,親爸還把他這一套懂事哲學教育給了李玩。
這個親爸,由於歷經壓迫吧,所以當李玩因為狗丟的事情計較的時候,他不關心女兒想要的是什麼,而是 通過家暴發泄外界帶來的怒火。沒膽量沒力氣抗衡外界的不公,卻有氣力家暴自己的女兒。這是什麼?真懦夫。
影片後面親爸不願提起當年李玩的親媽的事情,為什麼?因為懦弱, 因為他覺得當年的自己很失敗,車里的音樂放的是《再回首》 ,裡面有這么幾句歌詞:不管明天要面對多少傷痛和迷惑,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復復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我心依舊,只有那無盡的長路伴著我。
這 簡直就是對夢想的唾棄,對妥協的擁抱啊 。
再說一下那個蛇蠍後媽,這後媽蛇蠍在哪呢,一, 見縫插針 。藉助李玩丟狗的事情,出主意,套得李玩爺爺奶奶的心。原本前面分析了,弄的好呢,確實不錯。然,新狗是她買的,她不熟悉狗的特點,被李玩一下識破騙局。
蛇蠍就蛇蠍在騙局已破之後,硬是不認,還逼迫李玩認新狗就是之前的愛因斯坦 。原本棠是講真話,站在李玩的一方,後媽則威脅棠,棠只好服輸,幫著它們欺負李玩。
蛇蠍二,母憑子貴,所以,對她的兒子偏袒包庇。 一次,明明是她兒子要求轉座椅,後面座椅倒了,那也不是李玩有意摔他啊,就這,這潑婦記仇了。在公園玩時候,李玩爸爸接電話呢,李玩想陪弟弟玩會,弟弟都同意了,結果潑婦出來阻止。
蛇蠍三,李玩急於看天文展, 這潑婦不幫忙就罷了,還潑涼水 ,說聽你啥叔叔講話比看天文展強多了。特么的什麼有用處,用得著你潑婦指點?後面那大吹問李玩看的是什麼書,推薦李玩多讀讀先賢經典,那潑婦抓著機會了, 趁機顯擺她兒子會背《三字經》 。
蛇蠍4,沒成想,這李玩物理得獎了,一家喜好功名的傢伙們樂呵呵的,要慶賀。於是聚餐就不可避免了。此前,爸爸要獎勵李玩,問她要什麼,她想知道的卻是後面第二隻愛因斯坦到底去哪裡了。
結果寵物收容站沒有,是真沒有么? 據我大膽推測,是被後媽收買然後送去聚餐的門店,暗中送一道招牌大菜:狗肉。 結果當狗肉上來時候,李玩很吃驚,驚駭了好幾秒吧,而後媽的表情則顯得比較好玩,有點驚慌,摻雜一些僵硬的鎮定。
為啥? 因為她心裡有鬼啊,想把這場慶祝搞砸,再給李玩安一個不懂事的帽子。 李玩或許意識到了潛在的敵意,強忍著開吃起狗肉來。然後,後媽的毒計失敗了唄。
後來有一天,李玩跟棠走在大街上,偶遇真正走丟了的那隻愛因斯坦,棠想讓她認出來,領回家。而李玩,明白的很,就這么一個殘破無愛的所謂家,自身勉強活得還行,哪有那真正的呼吸給予愛因斯坦?
領回家,就那昏君小皇帝的存在,愛因斯坦早晚又得悲劇掉,而李玩的心能經受住幾刀割呢?
可是,不認出來就狗子幸福了么?未必。在李玩沒有擺脫原來家庭掌控,沒有能力自己說了算的時候,她的任何選擇,都是無益於狗子的。但她選擇不認,至少可以不直接面對接下來可能的悲催結果,對她自己是有益處的。
只有掩藏好不屈的心,蓄積力量,強大自己。當有一日自己掌控主權時候,才能庇護狗子,才能推倒之前的不合理的規矩,觀念。而一旦妥協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那麼 希望被吹滅,李玩終將失去自己,淪落成一條世俗的哈巴狗 。
影片一開頭, 李玩張開嘴,半壁假牙?,然後狗舔舌頭般,然後開始講了一通話 。其實就算平行宇宙存在,按照坍塌理論,你只能在一個宇宙中存活,那麼那一個所謂可能美好的選擇,我們怎麼可能夠得到?
未選擇前是無所謂好與壞的,當選擇過後,後悔來了,想像另一個選擇可能更好。然,事實無曾驗證,就算可以穿越回來重選一次,那麼其他因素難道就一成不變的么?所以,什麼後悔不後悔,過去的就過去了, 只是將來,我們需要仔細些 。
⑼ 《狗十三》這部電影主要講的什麼事情
《狗十三》恰恰就是這么一個例子,李玩離家出走,出去跟男孩子喝酒等叛逆行為不過是因為自己的狗丟了覺得家裡人不夠重視她的想法和感受,只要雙方溝通到位,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和愛,這些問題都很容易化解。這部電影沒有選擇太過激烈的沖突情節,對女孩的感情鋪墊也不是很到位,只是用了好幾個不同的少女痛哭的鏡頭來表達青春期壓抑和難以取得父母長輩認同的個性訴求,非常難得的讓人看出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不要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塑造孩子,讓孩子走自己的路,不是走你設定的路。爸媽可以從旁呵護給建議,讓孩子少走彎路,但不是霸權主導。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內心,反對暴力,和諧溝通。李玩並非單親,她媽媽給她打過電話。單親不是問題所在,如果孩子受到的關愛足夠,應也能健康成長。
⑽ 電影狗十三,結局愛因斯坦找到了嗎
死了
李玩以為父親會將它送到狗肉館,實際上並沒有,但是愛因斯坦到了「狗狗流浪中心」之後不吃不喝,還是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