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小龍電影有哪幾部
姓名:李小龍 原名:李振藩 乳名:細鳳 英文名:Bruce Lee 藉貫:中國廣東順德 出生地點:美國舊金山(舊金山) 出生:1940年11月27日 終於:1973年 7月20日 (享年32歲) 父親:李海泉 (粵劇名伶) 母親:何金棠 (歐亞混血兒) 李小龍有一兄、一弟、兩姊 一九六四年八月十七日結婚 育有一子,一女。 妻子:蓮達·愛美莉 (英國、瑞士血統的美籍) 子:李國豪1965年2月出生(因拍攝電影"烏鴉",1993年意外身亡) 女:李香凝1969年4月出生(曾拍電影"渾身是(膽)") 李小龍年表: ◎1940年 11月27日十月二十七日生於美國,取名振藩(洋名Bruce)乳名(細鳳),族名源鑫,共五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二。父為粵劇四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母為何東爵士之弟何甘堂之女何愛瑜。 ◎1946年 參與演出第一部電影《富貴浮雲》,正式在電影中擔任重要角色,更與父親李海泉合演。 ◎1948年 首用藝名「李小龍」在《細路祥》片中演出,自該年起在香港參演二十二出粵語片,除《細路祥》外還有《雷雨》、《人海孤鴻》等的表現最為突出。曾用過的藝名有「李龍」、「小李海泉」、「李小龍」。 ◎1955年 該年夏天拜詠春宗師葉問門下習武。 ◎1957年 奪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 ◎1958年 進入聖芳濟書院讀高中,同年奪得「全港恰恰舞公開大賽」冠軍,並參與電影《人海孤鴻》演出。 ◎1959年 5月定居美國。9月入讀愛迪生技術學校,白天上課,晚上於周路比餐當侍應換取食宿,開始半工讀生涯。 ◎1960年 12月畢業於愛迪生技術學校。 ◎1961年 5月以優異成績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 ◎1962年 4月在西雅圖唐人街開設第一間「振藩國術館」。 ◎1963年 出版《基本中國拳法》及創立截拳道拳法。 ◎1964年 8月參加加州的『國際空手道錦標賽』作表演嘉賓,同月12日與蓮達(Linda Emery)在西雅圖結婚。 ◎1965年 兒子李國豪(Brandon Lee)於2月1日出世,七日後(即2月8日)父親李海泉病逝。 ◎1966年 6月參演福斯公司的電視劇《青峰俠》助手加藤一角,一舉成名,開始私人教授好來塢名人如史提夫,麥昆及羅曼-波蘭斯基。在洛杉磯唐人街開設第四間「振藩國術館」。 5月出席華盛頓的「全國空手道錦標賽」作表演嘉賓。 6月出紐約的「全美空手道公開賽」作表演嘉賓。 ◎1967年 8月把自己的武術定名為「截拳道」(Jeet Kuen Do簡稱:JKD)。 ◎1969年 4月19日女兒李香凝(Shannon Lee)出世。 4月接受香港無線電視《歡樂今宵》及麗的電視《金玉滿堂》的采訪並表演。 ◎1970年 因脊背受重傷,卧床四個月,傷愈後仍須服用止痛葯。 ◎1971年 為香港嘉禾主演《唐山大兄》,票房收310萬港幣破香港紀錄。 主演《精武門》,以及自編、自導、自演《猛龍過江》,均刷新香港票房紀錄。 9月開拍《死亡游戲》 11月獲國際武術權威雜志《黑帶》列為「世界七大武術名家之一」。 ◎1972年 憑《精武門》一片獲金馬獎「最佳技藝獎」;該片同時獲劇情片殊榮。 2月停拍《死亡游戲》,接拍嘉禾與華納公司合資的《龍爭虎門》。 ◎1973年 7月20日晚在影星丁佩家中暈倒送院不治身亡,享年32歲零8個月。 ◎1979年 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死亡游戲》的開映日,即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80年 獲日本《朝日新聞》選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 ◎1986年 獲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 ◎1993年 美國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 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7年 在李小龍遺孀蓮達及女兒李香凝主催下,振藩截拳道總會於美國成立。 ◎1998年 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獲《時代雜志》評為「二十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是唯一入選的華人。 獲美國演藝同業公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9年 美國政府計劃於2000年發行李小龍紀念郵票。
2. 李小龍截拳道留下無數神話,為何他經常輕描淡寫就能擊倒對手
李小龍的截拳道是世界上最好的武術,也可以說是一種體育武術,它結合了泰拳,散打,跆拳道,柔術,南拳和北腿的精髓,以及中國傳統武術,雙節棍是必不可少的,他結合了中國矛,長棍,日本長短刀,菲律賓短棍等,截拳道主要是關於實戰,他沒有所謂的表演行為,這與小龍提出的截拳道的目的相同。
3. 小時候八幾年在電影院看了一部關於李小龍的電影 從學藝到死 找了很久一直沒找到 求此片!!
應該是何宗道主演的《李小龍傳奇》,
影片《李小龍傳奇》,由香港恆生影業公司1982年出品,是為紀念李小龍辭世十周年而投拍的追憶性作品。影片由香港著功夫片編導吳思遠導演,主演何宗道(曾用藝名黎小龍),是當時最出色的李小龍扮演者。
該片為了加強真實感,不但追隨李小龍的足跡,到香港、三藩市(舊金山)、西雅圖、洛杉磯、泰國曼谷以及義大利羅馬等城市實地拍攝,更難能可貴的是,影片還請來了李小龍師父葉問的長子、詠春拳大師葉准扮演葉問宗師,請來李小龍生平摯友小麒麟自己扮演自己。影片構思巧妙、情節動人、武打精彩。對李小龍的練武秘聞、內心世界、死因之謎等也都有比較全面的反映。
這部影片的錄像帶1985年由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進口,1986年初在中國大陸地區發行放映。《李小龍傳奇》錄像帶影響、造就了80年代中期內地一大批李小龍迷。在中國李小龍與截拳道熱潮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正是通過這部影片,很多內地龍迷了解了李小龍的生平與傳奇,了解了李小龍的武道哲學,了解了李小龍有一個英文名——叫布魯斯·李(bruce lee)。
1988年秋,《李小龍傳奇》電影正式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進口,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不少熱情的龍迷在看過錄像之後,又擠進電影院,感受寬銀幕大電影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
在這一時期,內地進口的香港以李小龍為題材的故事征錄像帶還有《唐山截拳道》、《一代猛龍》、《天皇巨星》等,但都不如前者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http://so.youku.com/search_video/q_%E4%BD%95%E5%AE%97%E9%81%93
4. 李小龍總共演了幾部電影有哪些
李小龍共出演過以下幾部電影:
1971年電影《唐山大兄》 :《唐山大兄》(The Big Boss)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羅維、吳家驤聯合導演,李小龍、羅維聯合編劇,李小龍、衣依、田俊、苗可秀主演,該影片於1971年10月31日在香港首映。影片中講述了在曼谷一家製冰廠工作的華人青年鄭潮安,經歷過多年的冤冤相報之後,領悟了人生,誓言不再與人打鬥,對別人的多次羞辱都忍耐下來,但當他發現這個製冰廠實質上是掩護壞人進行非法勾當的處所,且他人的逼迫到了無可忍受的地步,於是重施拳腳,與壞人展開大戰的故事。
5. 李小龍10部經典電影介紹,你最喜歡哪一部
李小龍是一個經久不衰的人物,他雖然去世很早,拍的作品也不是很多,但是他的作品都是經典中的精品,他不斷刷新票房新紀錄,開創中國功夫電影的豐碑,他是功夫電影開山祖師,所以他去世後,很多人想模仿他李小龍,如唐龍、梁小龍、成龍、洪金寶等人都拍了有關李小龍題材的電影,雖然成績不錯,但是李小龍是無法復製成功,李小龍就是李小龍,沒有人能夠代替他,這些模仿李小龍的作品中有良心之作,為了紀念李小龍專門拍攝,還有的是為了借李小龍的名氣炒作,下面我們來盤點與李小龍相關的電影。
1.何宗道 李小龍傳奇
李小龍傳奇影片取景中國香港、美國舊金山、西雅圖、洛杉磯、泰國曼谷以及義大利羅馬等地,請來李小龍師父葉問的長子葉准扮演葉問,邀李小龍摯友小麒麟扮演自己,該片在中國大陸影響極為廣泛,帶動、造就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一大批李小龍迷。
點評:何宗道1976版《李小龍傳奇》何宗道在當年也是公認的最像李小龍,是當年最好的李小龍傳記片,虛構成分最少,專門去美國取景,不僅請來了葉問兒子葉准出演李小龍師父,還請了李小龍的好友小麒麟,而且琳達也弄的特別像,誠意十足,值得一看。
2.《影城大亨》香港龍迷歐錦棠
劇情介紹:《影城大亨》是鄭偉文、溫偉基、李慧珠、譚友業等執導,陶大宇、劉嘉玲等主演的電視劇。該劇以香港電影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溫月庭(陶大宇)為藍本,道出他白手興家,由星馬來港發展所遭遇的種種困難,陳述庭如何建立他的電影王國的故事。
點評:這部有超級龍迷迷歐錦棠的經典作品,裡面也有李小龍的影子,特別是他模仿李小龍很成功,他還主演有關李小龍相關的電影作品《1959某日》,他外形像李小龍,所以說很多龍迷喜歡他的電影作品。
3.天皇巨星
《天皇巨星》是由李作楠執導,葛小寶、金剛主演的動作電影。影片講述雖其貌不揚但自強自立馬自樂成為天皇巨星的故事。
點評:《天皇巨星》何宗道在片中扮演兩個角色,一個是李小龍,一個是李小龍的崇拜者和徒弟唐龍,「李小龍」在開頭就去世了,而李小龍的崇拜者唐龍,回香港去調查「李小龍」的死因,台詞模仿精武門:「師父身體這么好,他怎麼會死」!
4.《蠟筆小小生》又名《臭屁王》
這部是由朱延平執導,郝邵文、朱茵、吳孟達、金城武等參演的喜劇電影。於1995年4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鬼靈精怪的小生因不滿父親迎娶新妻,冷落自己而離家出走。流浪途中認識了校工達叔,多番糾纏之下終獲達叔收留。達叔暗戀一名賣花的盲女,希望幫她治好眼疾,卻有心無力,最終通過小生的協助,成功籌齊為盲女治療眼睛的50萬元,但最後仍未獲芳心的故事。
點評:《蠟筆小小生》的金城武本是膽小怕事的高中生,常被校園惡少毒打兼手持「東亞病夫」牌匾示眾,但當得吳孟達催眠回到前世,卻變成活脫脫的李小龍,不斷把惡少打成豬頭,更凌空一腳將牌匾踢碎,問你怕未?
5.李連傑版精武英雄
劇情介紹:《精武英雄》翻拍自李小龍主演的電影《精武門》。由正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動作電影。由陳嘉上執導,陳嘉上、葉廣儉、林紀陶合作編劇,李連傑、錢小豪、中山忍、蔡少芬、倉田保昭、周比利、秦沛聯袂主演。該片講述的是陳真追查師父死因,他請醫生驗屍,證實師父霍元甲確系藤田剛下毒致死。與其展開了連場惡斗之後藤田剛挑戰精武門,藤田剛誘使日本黑龍會總教頭船越文夫向精武館挑戰。比武之日,雙方展開決戰,最終陳真獲勝為師父報仇的故事。《精武英雄》於1994年12月22日在中國香港公映。
點評:《精武英雄》本片對李小龍隻字未提,卻用的是真正的截拳道精神,在視覺效果和影響力上已經超越了李小龍的精武門,李連傑也拍出了自己的風格,片中倉田保昭和李連傑的大段對話皆是出自李小龍之口。
6.非洲和尚
劇情介紹:《非洲和尚》是由陳會毅導演,林正英、陳龍、周星馳、吳孟達主演的一部香港僵屍系列電影。該片講述的是華僑阿森(陳山河 飾)請來林道士(林正英 飾)參加遠在英國的拍賣會,二人將阿森家族祖先的僵屍買下,准備運回國內安葬,豈料飛機半路遭遇濃霧天氣,他們失去了方向飛到了非洲,並在跳傘時和僵屍分散。
點評:《非洲和尚》 林正英第一次在電影里請李小龍上身,噱頭十足,「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小龍上身!」
7.陳天星版截拳道
劇情介紹:《截拳道》是北京天星兄弟影視文化公司、天星影視藝術學院聯合出品的動作片。該片由周振榮、陳天星執導,梁小龍、陳天星等主演,於2010年11月27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武術青年陳星,不顧父親的反對放棄陳家拳,自學苦練李小龍截拳道功夫的故事。
《截拳道》由一個李小龍的粉絲崇拜者自導自演,他叫陳天星。這部電影講李小龍的生平,也有李小龍崇拜者的的故事,由於電影投資並不高,製作上比較粗糙,不過作為李小龍崇拜者的熱情也值得一提。
8.最佳損友
劇情介紹:《最佳損友》是香港80年代追女系列電影中頗具代表性的一部王晶的喜劇經典,也是劉德華早期的喜劇影片。
點評:《最佳損友》劉德華模仿李小龍惟妙惟肖,娛樂圈眾星皆有李小龍情節。
9.洪金寶《猛龍過江》
劇情介紹:《肥龍過江》是洪金寶執導的一部動作片,洪金寶、陸柱石主演。影片講述了阿龍(三毛)與老爸在鄉下養豬為生,他可是李小龍的鐵桿粉絲。從穿戴到舉止阿龍都無處不以龍哥為榜樣,就連家裡圈養的豬仔也不幸淪為他習練截拳道的活靶的故事。
點評:《肥龍過江》龍迷必看洪金寶1973年在李小龍的電影《龍爭虎鬥》中跑龍套,1978年擔任李小龍遺作《死亡游戲》武術指導,作為李小龍生前好友及粉絲,洪金寶傾盡全力補拍《死亡游戲》雖然片中鏡頭都是李小龍生前影像剪輯及替身背影完成,但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10.《渾身是膽》龍女李香凝出演,眼神特別霸氣
劇情介紹:《渾身是膽》是由元奎導演,王敏德、李香凝(李小龍之女)、袁詠儀等主演的一部國產武術電影。該片講述了一位職業大盜的故事。
點評:這部是李小龍之女李香凝的經典作品,真有的龍女的味道,特別是那犀利的眼神讓人看到望而生畏。
這十部電影是李小龍相關電影,作為龍迷你們必須看啥!雖然沒有李小龍的經典,但是作龍迷不看會後悔一輩子,李小龍相關的電影還有很多,以後會慢慢介紹。
6. 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名字忘了,是李小龍去國外開武館被很多人挑戰 創立截拳道的電影
你好,這是電影版李小龍傳奇
英名:The Bruce Lee Story
上映:1993年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編劇:愛德華·卡赫馬拉、約翰·拉夫歐
導演:羅布·克恩
主演:賈森·斯科特·李(中文名李截)、勞倫·赫利、楠西·柯萬、麥克爾·蘭德、羅德·威爾森、王洛勇
還有一個是中國的
片名:李小龍傳奇
上映:1976年
故事梗概:
該片對李小龍的練武秘聞、內心世界、死因之謎等都有全面反映。影片請來李小龍師父葉問的長子葉准扮演葉問,邀李小龍摯友小麒麟扮演自己,該片在中國大陸影響極為廣泛,帶動、造就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一大批李小龍迷。
7. 李小龍的全部電影!
1940年電影《金門女》 1948年電影《富貴浮雲》 1949年電影《夢里西施》 1950年電影《李小龍細路祥》影視海報(6張) 1950年電影《凌霄孤雁》 1951年電影《人之初》 1953年電影《苦海明燈》 1953年電影《母淚》 1953年電影《父之過》 1953年電影《千萬人家》 1953年電影《危樓春曉》 1955年電影《愛》(上、下集) 1955年電影《孤星血淚》 1955年電影《守得雲開見月明》 1955年電影《孤兒行苦命女》 1955年電影《兒女債》 1955年電影《許癲納福》 1956年電影《早知當初我唔嫁》 1957年電影《雷雨》 1957年電影《甜姐兒》 1959年電影《人海孤鴻 1966年電視劇《青蜂俠》 1967年電視劇《蝙蝠俠》——客串 1967年電視劇《無敵鐵探長》——客串 1968年電視劇《破壞部隊》——武術指導 1968年電視劇《丑聞喋血》 1968年電視劇《可愛的女人》——客串 勇士的旅程
1968年電視劇《新娘駕到》——客串 1969年電視劇《春雨中的漫步》——武術指導 1971年電視劇《盲人追凶》——武師 1971年電影《唐山大兄》 1972年電影《精武門》 1972年電影《猛龍過江》 1973年電影《麒麟掌》(又名《獨霸拳王》)》——武術指導 1973年電影《龍爭虎鬥》 1973年電影《死亡游戲》——原《死亡的游戲》未完成,只有李小龍的片段剪輯,其他的是唐龍(原名金泰中)替身演出 1973年電影《死亡塔》——由於李小龍的突然辭世,嘉禾只能用李小龍在《死亡的游戲》中的一些剪輯片段加上韓國演員唐龍的演出拼湊而成。 2000年電影記錄劇《勇士的旅程》收錄李小龍真正的遺作 2002年美國上映李小龍紀錄片電影:《李小龍-不死的龍》,講李小龍去世之後還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電影......) 李小龍主演的電視劇:ABC電視台(美國)播出的電視劇《青蜂俠》,該劇也是李小龍在美國的成名之作。
人物著作
1《基本中國拳法》(Chinese Gung—Fu) 2《詠春拳》(Wing Chun Kung—Fu) 3《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 4《李小龍技擊法.自衛術》(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elf Defence Techniques) 5《李小龍技擊法.基礎訓練》(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Basic Training) 6《李小龍技擊法.技法訓練》(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kill spin Techniques) 7《李小龍技擊法.高級訓練》(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Advanced Techniques) 8《李小龍:猛龍語錄》(Bruce Lee:Words of the Dragon) 9《李小龍:功夫之道》(Bruce Lee:Tao of Gung—Fu) 10《李小龍:截拳道》(Bruce Lee:Jeet Kune Do)
8. 求跟李小龍有關的電影大全,謝謝
李小龍去世之後,有關他的電影也很多,特別有很多功夫明星想模仿李小龍,拍李小龍相關的電影,以下幾部最有代表性,這些電影雖然無法與李小龍拍的電影相提並論,但還是很有特點
其實還有很多有關李小龍的電影,只不過以上幾部十分有特點,這些電影可以從側面了解李小龍
9. 截拳道之道的背景簡介
最具影響力的李小龍武學名著 永不過時的截拳道理論經典
深度揭示《李小龍技擊法》的精神內核
全球首次授權中文版
《截拳道之道》是一本非常獨特的書,因為它是傳達李小龍截拳道武術精髓的文章的有機匯集。它不是一本關於「如何練成」的書。此書是一個異數。
——李香凝,李小龍之女
每次翻開《截拳道之道》,我會在腦海中浮現李小龍捲曲書籍、手執筆桿的畫面。我對於他在人類身、心、靈方面的探索所下的工夫感到驚訝。
——琳達·李·卡德韋爾,李小龍遺孀
《截拳道之道》事實上是永無止境的。這本書也只能作為讀者的一個開端,它是無形、沒有層級的。……你會發覺,截拳道並沒有任何明確的界線或界限,除非你劃地自限。
——吉爾伯特·約翰遜,《截拳道之道》編者
許多《截拳道之道》的思想和概念,都可以應用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我發現《截拳道之道》在我的整個人生都非常有用。
——賈里·尼曼
《截拳道之道》中的內容是李小龍靈魂的指紋,我深信它會繼續流芳百世。
——黛安娜·李·伊魯山度
《截拳道之道》為你提供一把鑰匙,你可以利用這些洞見來提高你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我曾嘗試把這些知識運用到事業、家庭和社交上。令人驚奇的事情在生活中發生,是連做夢也想不到的。
——奧克塔維奧·金特羅
1975 年原版序一
我丈夫李小龍主要視自己為武術家,其次才是演員。從他13 歲起,為了自衛防身,開始學習詠春拳。19 年來,他把所得的知識轉化成為一種科學、藝術、哲理和人生之道。他通過不斷的鍛煉和訓練身體,通過閱讀與反省培育其心智,一直不斷記錄自己的感悟與意念。本書每一頁的內容都代表他畢生的心血。
在李小龍一生無止境的自我了解與自我表達之中,他從未嘗中止過探索、分析與修正其所學之一切。他主要的資料來源是其私人的圖書室,藏書超過2,000 冊,題材包括各式各樣的身體鍛煉、各類武術、搏擊技術、自衛術及其他相關領域的資料。1970 年,李小龍的背部受了重傷。醫生囑咐他停止練武,並要乖乖卧床治理背傷。這段時間也許是他一生中最難熬與最沮喪的時刻了,他平躺在床上足足有6 個月之久,可
是他的腦子一刻也閑不下來──結果就寫成了這本書。這本著作大都是那時所寫的,但也有些零散的筆記,是較早或稍後時候所記錄下來的。從李小龍個人的讀書筆記中,可發覺他特別對Edwin L. Haislet、Julio Martinez Castello、Hugo 和James Castello,及Roger Crosnier ①的著作感興趣,李小龍不少的理論均直接受到這些作家的影響。李小龍決定1971 年完成這本書,但他的電影工作使他無法脫稿。同時,他亦為這本書的出版可能被人誤用而感到躊躇。他不想這本書成為《如何練成》或《輕松習武十堂課》之類的書。他只希望這本書能作為一個思想的方法,作為一種指引,而絕非一套牢不可破的教導。倘若你能以這種觀點來讀這本書的話,你將會發覺它頗有可讀之處。也許你會產生一大堆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要由你親自來解答。當你閱畢整本書,相信你會更加了解李小龍,同時希望你也能因此更加了解你自己。
現在,敞開你的心扉,閱讀,理解,體會。一旦你到了某種理解程度,不妨把這本書拋開。
你將會發覺這本書是用來清除紛擾思想之最佳讀本。
琳達·李(Linda Lee)
1975 年原版序二
在超凡的人手中,即使是簡單的事他亦能化腐朽為神奇,尤其是李小龍在搏擊時動作的美妙與和諧更是如此。幾個月的背傷使他無法動彈,於是他提起筆桿,寫下如他所言,也如他所作的——直接而真誠的文字。
正如聆聽音樂作品般,能夠了解樂曲的內在元素,可增加聲音的獨特性。為了這個原因,琳達·李與我便毫不吝嗇地將李小龍的書介紹給讀者,並在此提供個人見解,以解釋一下這本書的誕生。
其實,《截拳道之道》早在李小龍出生之前便已經開始了。他入門所學的傳統詠春拳在當時已有400 年歷史。他所擁有的2,000 余冊藏書,以及他所讀過無數的書籍,更是數以千計前賢的發現成果。本書並沒有什麼新穎的事物,也沒有任何秘技。李小龍常說:「這沒有什麼特別的。」是的,的確如此。
李小龍超乎常人的一點是,他深深地了解他自己,也了解他自己的能力,以正確地選擇一些適合他的事物,並善加運用,融會於其言行中。他以孔子、斯賓諾莎(Spinoza)、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與其他哲人的思想,構成他的概念,而且憑借這些,開始為他的武道撰寫本書。
可惜,這本書在他去世時只完成了一部分,在他的原稿中有七大冊,但完全寫滿的卻只有一冊。在主要的部分里,常有無數的空白稿紙上面只寫了個簡單的標題。有時,他也會寫些自省的話,自己提出疑難來質問自己。最常見的是,他向無形的學生──讀者提出問題。在他書寫得快捷的時候,往往犧牲了文法上的規范,但在他從容下筆時,他卻是條理分明的。
在他的原稿中,有些資料往往是極有條理,而且是井然有序地寫下來的。而其他的部分,則是在他突然有靈感,或是思想還未成熟時,迅速記錄下來的。這些皆可散見於他的原稿中。除了這七大冊裝訂好的原稿外,李小龍在發展截拳道的過程中,還留下了大量筆記,並將之收藏在書堆中和抽屜里。其中許多已經不合時宜,但也有部分是較近期的,且仍有極高之價值。
得到李小龍遺孀琳達·李的幫助,我將所有的資料收集、細看和分門別類,做了極完備的索引。然後,我嘗試抽出他零散的意念,有凝聚力地匯集在一起。本書大多數的原稿均未曾被改動過,而其中的插畫和草圖皆出自李小龍之手筆。然而,這本書如果沒有李小龍的助教伊魯山度(Danny Inosanto)的耐心校閱,和他資深弟子的幫助,是絕對無法完成的。他們正是過去八年來為我提供訓練的人,把它放在地板上,並以他們的知識,把理論轉化為動作。如今,我不僅作為這本書的編輯,也是以一個武術家的身份向他們表達我的感激。
必須一提,這本《截拳道之道》尚未最終完成。李小龍的武藝是每天都在變化的。舉個例子,在「攻擊五法」一節中,最初李小龍曾寫了「封手」一個類別,但後來他又覺得不妥,因為「封固」也能同樣施用於對手的腳、臂,甚至頭部。由此可見,對任何概念冠上「標簽」,都會帶來限制。
《截拳道之道》事實上是永無止境的。這本書也只能作為讀者的一個開端。它是無形、沒有層級的——雖然訓練有素的武術家可能覺得很容易閱讀。也許書中每一個論點都可能存在例外,因為沒有一本書可以描述搏擊的全貌。這本書只能概略地介紹李小龍的研究方向。在書中有些部分並未作更深入的探討,也有一些基本或復雜的問題,要留待讀者自行探索解答。同樣的,一些繪圖並未作出解釋,或只提供一些模糊的印象,但若其引發了問題、激發了你的靈感,也算是達到了目的。
但願這本書不僅成為所有武術家的意念源頭,更盼能將其進一步發揚光大。不過,無可避免和遺憾的是,這本書也會對那些假借李小龍名聲,「攀龍附鳳」的所謂「截拳道武館」主持人造成極大的不安。要當心這些武館!如果這些教練錯過了這本書的最後、最重要的方向,他們可能並未真正理解這本書。
即使是這本書的編排也絕不具任何意義。也許在速度與勁道,准確性與腿擊、拳打與距離之間並無真正的界限,搏擊的各項因素都是互為影響的。而這本書的編排完全是為了方便閱讀──切勿過於執著。你閱讀時可以拿起鉛筆,在你發現各部分內容的關聯時寫下注釋。你會發覺,截拳道並沒有任何明確的界線或界限,除非你劃地自限。
吉爾伯特·L·約翰遜(Gilbert L. Johnson)
10. 李小龍開武館傳截拳道,裡面還有一個小孩子學藝,是哪部電影
你的答案是龍爭虎鬥還有幾部是 唐山大兄 精武門 死亡游戲 死亡塔 猛龍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