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與歷史有關的電影觀後感600字

與歷史有關的電影觀後感600字

發布時間:2022-09-01 22:43:34

A. 《建黨偉業》5篇初中生觀後感600字

《建黨偉業》是一部誠意之作, 這部影片是三段式劇情,分為辛亥革命失敗後的軍閥混戰,五四運動後的知識精英崛起,然後才是點題劇情「建黨偉業」。 以下是我整理的《建黨偉業》5篇初中生 觀後感 600字,歡迎閱讀分享。

更多「建黨偉業」的相關 文章 推薦【↓ ↓ ↓ 】

★★建黨偉業觀後感1000字★★

★大學生建黨偉業觀後感5篇★

★ 《建黨偉業》800字觀後感5篇★

★看《建黨偉業》有感5篇觀後感黨員★

《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字1

早就聽說巨星雲集的獻禮大片《建黨偉業》公映的消息,一直沒能看到。暑假裡,我迫不及待地走進電影院去一看究竟。

電影講述了進入十九世紀中葉,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袁世凱一面組織人與南方革命軍進行和談,提出必須要自己做大總統;一面逼宣統皇帝退位,自己想做皇帝。孫中山先生以大局為重,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沒想到袁世凱野心勃勃,成為大總統不久便加冕為中華帝國大皇帝。之後,他又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中國作為戰勝國,有權參加巴黎和談並收回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但列強們完全不考慮中國利益,竟然要日本接管山東,在列強們眼裡,中國不過是個溫順的綿羊罷了,中國代表顧維鈞拒絕簽字,他說:「尊敬的各位代表,你們憑什麼將山東交給日本人,我很憤怒!」說完,他憤然離席。

巴黎和談的失敗,積壓了近百年的民族主義情懷在這一刻爆發出來, 1919 年 5 月 4 日下午 1 時,北京學生 3000 多人高舉北大學生 「 還我青島 」 血書, 高喊:「還我主權!」「拒絕簽字!」「嚴懲賣國罪!」進行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學生們 結隊前往東交民巷各國使館交涉,遭到拒絕後激憤的學生們來到位於趙家樓胡同的曹汝霖府邸,痛打了正在曹府做客的章宗祥,火燒了曹家書房。當時北京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

可是,這樣的運動改變不了中國內憂外患、軍閥混戰的局面。在中華民族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是李大釗先生將馬克思主義帶到了中國,救四萬萬同胞與水火。進步青年們看到馬克斯主義著作,深受感觸,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們立志投身革命事業。 1921 年,這些進步青年創立了事關中國之命運的大黨——共產黨。在之後的幾十年中,他帶領人民推翻了舊世界,建立了新中國,把新中國建設得繁榮富強。

電影結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能忘記那段恥辱的歷史,也忘不了黨為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把自己的一切獻給祖國、獻給我們偉大的黨。

《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字2

1914年的夏天,轟隆隆的戰火聲,響徹雲霄,寬敞的大路,窄小的道路,鮮血滴滴,包著綳帶的中國人們,有的哭泣,有的呻吟,有的擦著眼淚……而一旁,穿著藍黑色的大學生們,手舉用血字染成的大字,一邊呼喊著:「還我青島!」簡短有力的話語,紅淌淌的血字,夾雜著對中華民族的期望與自由的嚮往。

當看完《建黨偉業》時,閉上眼睛,看到的就是滿地遍體鱗傷的人們,點點的血漬含著一股強烈而又火熱的報國心,「中華民族不會倒,致死也要保衛國家」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帶著愛國人士的心聲、沖勁回盪在天地之間。1915年袁世凱同日本定下密約二十一條並且更改國體,自封為中華帝國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為了自己的私利,剝奪了全國人民的自由與愛國的情感,孫中山與蔡鍔成立護國軍,出師討伐袁世凱,一次次的戰火聲,一個個犧牲的烈士,換來自由。

但厄運並沒有結束。戰火繼續著,人們一次次的呼喊,戰士們一次次的犧牲,堅定的吶喊,拋頭顱掃熱血的精神永遠持續。直到共產黨的成立,中國才站了起來,走上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富民強的光輝道路,中華民族開啟了偉大復興歷史征程。

在片尾,黨員們齊唱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一句句宣言,表達了人們此刻激動無比的心情,一滴滴汗水,表現出人們努力過後的彩虹,從此,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如初升的太陽,愈來愈強大。我想說:「黨員,人民的努力沒有白費,」千錘萬擊「」烈火焚燒「換來了」清白「。」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嘗過苦才知道甜的滋味,感謝所有為祖國努力奮斗的人民,風雨過後的彩虹就是如今的祖國,既美又富強。

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感謝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字3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每當我唱起這首歌,就想到了那紅黃色的《建黨大業》。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現在,已經走過90年的光輝歷程,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

親愛的祖國,五千年的蘊涵和積淀,五十三年的揚棄和繼承,一個東方巨人到了可以說「不!」可以發言的時候。您聚集當今世界上最多最廣最大的人氣和景氣,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和平與發展是您熱切表達的心聲!您不卑不亢不躁不驚,以坦盪豁達和深邃、閑靜,闊步在新世紀的黎明!在「十六大」的東風勁吹中,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正繼往開來帶領著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

是啊,當祖國貧窮的時候,她的人民就挨餓受凍;當祖國弱小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備受凌辱;當祖國強大富裕的時候,她的人民就昂首挺胸!歷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當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祖國身軀之時,上海公園的門口就豎起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招牌;當帝國主義的大炮轟開了祖國的大門,無數人民群眾就慘遭殺戮;而當新中國的旗幟高高升起的時候,中華兒女就站起來了;當祖國女排登上世界冠軍寶座的時候,海外僑胞也就揚眉吐氣。因為,祖國與人民,正如母親和子女,是命運與命運連在一起,恥辱與恥辱連在一起,痛苦與痛苦連在一起,幸福與幸福連在一起!

從古至今,中國出現了無數愛國者,他們把祖國、民族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的聯系在一起。收復台灣的鄭成功、品德楷模雷鋒、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無數仁人志士以鐵的事實敘述了一首又一首的愛國長歌,他們甚至用生命來呼籲人們心中的愛國精神。愛國,就是對養育和哺育自己成長的祖國和人民無比熱愛的情懷和忠誠。這樣的愛國情懷和忠誠是為國分憂,為國奉獻和報效祖國的力量源泉。弘揚愛國精神就是要進一步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鬥志。

紅軍,走了二萬五千里,他們一邊走,還一邊打鬼子,還吃不飽,穿不暖,這是何等的苦啊?可紅軍一句怨言也沒有。我呢?有一次我去嬸嬸家,媽媽說讓我走過去,我以為不遠,哪知那麼「遠」回來後對媽媽抱怨個沒完,想想紅,再想想自己,真是慚愧啊!

《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字4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講述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夜這段時間內的 歷史 故事 與風雲人物。民國六年,朝廷腐敗,大臣無能,敵奴趁機騷擾,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光復會的同志們好不容易才保下了這片江山,但一個七歲皇帝如何掌握這大權?只好托任給袁世凱。

袁世凱嘴巴上雖說要使中國富強,但卻是個糊塗官,給日本人咋呼幾下就簽下了密21條並更改國體。北京大學的同學們坐不住了,組織起來抗義。孫文和蔡鍔也商義要出師討袁,很快袁世凱就在討伐聲中死去了。之後又隨著張勛復辟的失敗,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可奸臣賊子趁國家無人可用之時出賣我國的山東。青年們忍無可忍,全國爆發了五四運動。

經歷了眾多波折後,中國進步青年終於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才適合中國國情。1921年3月,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彼此來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無產階級的政黨。1921年7月23日,一艘小小遊船上的十幾個年輕人,在碧波盪漾的嘉興南湖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神州大地有了一群引路人,中華民族有了堅韌挺拔的鐵骨脊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斗爭,最終終於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勞動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中國共產黨已走過了90年的歲月。我們不會忘記那些把牢底坐穿的先驅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共產黨員、那些為新中國建設而奉獻了青春和熱血的共產黨員。

如今,全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就連我們海門這樣一個普通的縣市也已達到了小康水平。奧運會、世博會等的成功舉辦,提升了中國在世界的形象,中國在國際重大問題上越來越有發言權。中國科技突飛猛進,今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的發射被人視為中國在國際間崛起的又一象徵。

作為一個21世紀的小學生,我倍感自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從小立下遠大志向,長大後報效偉大的祖國!

《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字5

最近有一部電影讓我特別的感興趣,前前後後看了四遍,它就是《建黨偉業》,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特別拍攝的一部影片。

影片講述的是從清朝滅亡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這段歷史,它讓我很清楚地了解了中國國體是如何從封建帝制轉型到了現在的民主共和制。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人有:孫文、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因為他們的出現拯救了中國、改變了歷史,成就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給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一場 辯論 賽,以陳獨秀、胡適和李大釗為首的一方,堅持認為 文化 應跟著時代發展的前行而革新;而以辜鴻銘為主的一方則認為舊文化無錯,我們應該尊重中華五千年的 傳統文化 。從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新舊兩種文化在革新時期激烈的對峙與沖突。

還 有一個片段讓我看後久久不能平靜,那就是中國在巴黎和談上失敗,充分驗證了「弱國無外交」的說法,也真實地表現了中國當時在世界上是沒有任何發言權和地位的,是不被各國列強所重視的。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些愛國志士的失落,我能深深地理解他們當時的那種愛國熱情和對不平等對待的委屈和憤懣。

同時通過這部影片,也讓我對我銘家現在的強大感到由衷地自豪,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改變了很多,經濟強大了、國家富強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富足了,就連外國人也對中國越來越刮目相看。我們應該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建黨偉業》5篇初中生觀後感600字相關文章:

★ 《建黨偉業》5篇初中生觀後感600字範文

★ 《建黨偉業》初中生觀後感5篇範文

★ 5篇《建黨偉業》初中600字讀後感精選

★ 關於《建黨偉業》5篇觀後感高中生作文

★ 《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字優秀作文

★ 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字心得體會

★ 建黨偉業的觀後感5篇

★ 建黨偉業的觀後感600字作文

★ 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字

★ 建黨偉業的觀後感800字作文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B. 歷史電影觀後感

《火燒圓明園》觀後感

1860年10月18日——我們應該銘記於心的日子,因為在歷史的篇章上,這是帝國主義火燒圓明園的日子。圓明園的毀滅,即見證了帝國主義的傷天害理,令人發指的罪證,也證明了那時清朝的腐敗和「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學校的《火燒圓明園》的記錄片後,我感受頗受。

閉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也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的犯著罪惡。我可以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

其實,這段歷史是我最不願意麵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這不是我在誇大其詞,而是他們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讓中國人氣憤,不能不讓全世界所苟同.

對於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搶劫圓明園的時候,隨軍的神職人員在圓明園被焚毀前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這是令中國人所憤怒的,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么的自圓其說。

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於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於二戰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度:對於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後重演。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於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它將永遠記錄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變以後,改變將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後中國美好的將來奮斗。從現在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我們應該有奮斗的決心。來!為了中國的以後,我們努力奮進吧!

C. 求一部歷史紀錄片的觀後感,只要600字就行啦,紀錄片可以是《中國通史》、《中華上下五千年》等任意一部

行法如山——《大秦帝國》讀後感
起初看《大秦帝國》只是源於自己對於歷史由來已久的興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圖;只是覺得這不過是對於又一個盛世的全景式展現罷了.但是,當我把《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看完之後,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感覺到,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時代理論很有意義.一個文明的創生期往往是最有活力的,最富創造力的,大秦帝國也不例外.處在「大爭之世」的秦帝國,有著與後世很多同樣強盛的帝國所全然不同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才是秦帝國得以強盛的依靠,也是被後人所忽視的,在後來的歷史中缺失的.而只有這些東西,才是需要我們重新開掘出來的.因為,正是這些缺失,使得華夏的原生文明在創造奇跡的同時蘊含了衰落和失敗的可能.而《大秦帝國》正是通過將這些東西開掘出來,從而使得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所熟悉的那部分歷史,讓我們更加看清今天所要走的路.
這種與眾不同的東西,在我看來至少有兩個方面:法治與商業精深.這兩點在《大秦帝國》中都有表現.
看了《大秦帝國》的人都知道,秦法是秦國崛起的制度保障,是秦國崛起的基石.整個《黑色裂變》都在展現商鞅變法的全過程.為什麼孫皓暉先生的起點在這里?很顯然,商鞅變法是秦國歷史的分水嶺和轉折點,是秦國強大的第一塊基石,更是華夏文明史中第一次將法治的理念變為現實,第一次建立法律完備的法治國家,特別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華夏民族的一個族群當中確立起堅定的法治信念和守法精神.所有這一切,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

D. 歷史影片觀後感

看了《甲午風雲》這部電影,我為鄧世昌濃弄的愛國情意所感動。

電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北洋大臣李鴻章極力主張求和。致遠號」管帶鄧世昌主動請纓,海戰中,鄧世昌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斗,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後來因為炮彈已經打完了,鄧世昌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做出了這個決定後,全艦無一人退縮。但是在追趕「吉野」號時,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壯烈犧牲。到現在這部展現以失敗告終的中日甲午戰爭的悲壯史詩
還時時刻刻震撼著我的心靈!

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是一部飽受帝國主義列強凌辱瓜分的劇辱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前仆後繼英勇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史。爆發於十九世紀末的中日甲午戰爭,雖然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但影片在表現這一歷史悲劇時,則突出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氣勢磅礴地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頌歌,把一段本是"灰溜溜"的歷史,塑造成了一件"亮晶晶"的傑出藝術經典。發生在一個世紀前的甲午海戰,一直是我中華民族的恥辱。日本自從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他看到歐美殖民者紛紛侵佔中國領土,也對中國虎視眈眈,1894年,日軍挑起了侵略朝鮮和中國的中日甲午海戰。
甲午海戰這一個歷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中國廣大愛國官兵在黃海海戰中頑強的戰斗精神和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體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我國反侵略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同時也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敗,暴露了慈禧、李鴻章、方伯謙等民族敗類賣國求榮的丑惡嘴臉。
關於中國的慘敗,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制度的差異。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資本主義道路,不但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成為世界強國,而中國正處在晚清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列強瓜分的目標。
2、清朝統治的腐敗。慈禧、李鴻章等人寄希望於外國調停,沒有把 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據說日本為了備戰,天皇帶頭捐了4萬元,日本各界更是競相傾囊,而慈禧太後為了舉辦萬壽慶典,挪用了1500萬兩海軍軍費,以致於北洋水師缺銀少餉。
3、直接原因是指揮不當,貽誤戰機。李鴻章避敵保船,不準海軍出戰,最終喪失了制海權。本來中國國力和軍事實力並不比日本差,中國經過洋務運動,重工業和軍事都取得不少發展,日本由於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重工業比較薄弱,其實力於中國不相上下,本來可以一戰,但由於指揮者缺乏預見,准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
經過甲午海戰,對中國對日本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於中國,被迫簽訂了又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經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甲午海戰的失敗,使洋務派「自強求富」的夢想最終化為泡影。自此,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而勇敢先進的中國人,也在血與火的交織中奮勇抗擊,和爭取民族獨立,拉開了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對於日本,不但擴大了殖民地范圍,戰爭賠款也使日本的經濟飛速發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在全世界的范圍內與列強爭奪殖民地的斗爭也日趨激烈,為發動新的戰爭作了准備,最終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為其上世紀30年代大舉侵華埋下了伏筆。
110年前,在我國黃、渤海水域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甲午海戰,那是場刻骨銘心的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創傷,至今仍隱隱作痛。110年的國恥,提醒我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00年的屈辱,我們將永不忘記。
今天,我們要學習鄧世昌那種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和堅強不屈偉大精神,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她的強大靠的不是別人,靠的正是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奮與努力。當然還有那在戰場上付出了生命與鮮血的英雄人物。我們將高喊著「振興中華」來祭奠那些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民族脊樑!!!

E.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00字範文5篇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00字範文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1】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這70年間,中國一次又一次地在世界各個領域突破前塵、矗立頂峰,現已踏入世界強國之列。我們都為我們是中國人而自豪,我們都為我們生活在中國而慶幸,我們都越來越愛祖國,越來越有愛國的心。然而,在我們國家變大變強的背後「隱藏」著多少的血汗和奉獻,經歷了多少磨煉和沉寂,對於那些「國事」我們可能從未關心,我們可能稍作究竟,我們可能甚至不以為然。事實上,這70年間大大小小的國內外事件與我們這些平民之間註定是息息相關。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中國七位華語導演聯手打造,國內老中青實力演員悉數助陣,通過真實還原七件歷史性事件,向全國人民重演歷史,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中國人。

故事1:前夜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無數革命先烈英勇就義,終於為我們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而開國大典就是正是億萬中華兒女翹首以盼的歷史時刻,故事《前夜》就講述了為籌備開國大典,無名英雄們的克服一個個困難的動人故事。

故事2:相遇

1964年10月16日,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落後挨打,新中國仍然處在最艱難的時期。而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為祖國後來的繁榮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成功的喜悅背後,卻也都飽含著無名英雄的壯烈!當然,也還有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

故事3:奪冠

1984年8月8日,女排三連冠。可能很多00後沒有這樣的經歷,一家人、甚至是幾家人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看著電視里的比賽,跟隨著運動健兒的每一次得分,每一次發力,甚至每一次呼吸一起歡呼、吶喊……

故事4:回歸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風雨飄零百多年,香港歷經風霜。從1839年鴉片戰爭戰敗開始,侵略者迫使中國簽訂《穿鼻草約》《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香港被迫割讓成為殖民地,致使相同血脈的同胞兄弟被迫分離。隔海相望,但未曾有一刻我們不想念著彼此,感受著那份血脈相連、同仇敵愾。97年香港回歸,這是歷史的進步,這是家人的團圓,也是幾代人的努力,終於在這一刻有了綻放!

故事5:《北京你好》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像故事《奪冠》中描寫的一樣,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更能體會奧運的喜悅,而這一天,我們把奧運迎回了家!國家的發展,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在這一天藉由著各種電視渠道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中國,不再貧窮落後;中國,正在改變!

故事6:《護航》

2015年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中華民族是有著幾千年文化傳承的民族,創造過無數璀璨的歷史。而讓人們不願意看到的是:戰爭、侵略幾乎隔斷了寶貴的文化傳承!面對侵略者的貪婪和殺戮,中華兒女勇敢的站了出來,哪怕留下最後一滴血,也要誓死捍衛祖國,最終趕走了無恥的侵略者。15年9月3日正是抗戰勝利的70周年。秀、最親愛的軍人們正認真的准備這一天的到來……

故事7:《白晝流星》

2016年11月18日,神舟返航。人類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地球上,但地球外還有著無限的空間等待著我們。對於太空的探索,更可能決定著人類的未來……故事中,外太空的高科技、偏遠地區的貧困青年,兩個不太有聯系的兩個事情有了奇妙的交集。中國在很多科技方向的發展看似距離普通人還很遙遠,但又有著絲絲的交集。國力的強盛,正在點點滴滴地融入並改善著我們的生活……

7位導演,7個故事,匯聚中華兒女的感動瞬間!希望無論我們身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心中都可以一起唱響這動人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2】

看完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有一種莫名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我和我的祖國》是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一部影片,電影通過七個不同的故事回溯普通人與祖國的歷程。七個故事分別為:《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護航》、《白晝流星》。

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回歸》,《回歸》由薛曉路執導,杜江領銜主演,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故事。在分離了154年後,為了保證香港分秒不差回歸祖國懷抱,無論軍人、警察,還是普通香港市民,陸港兩地同胞勠力同心。最終,1997年7月1日0點0分,香港准時回歸祖國懷抱。

香港,從百年的苦難向我們走來。異邦的鐵蹄,飄洋過海,驚飛了沙灘漫步的海鷗,驚散了香港的美夢,2040年,屈辱的南京條約使香港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鎖,使香港失去了自由,祖國母親期盼的目光穿過了一個世紀,送走了多少春風秋雨,終於盼來了重聚的春天。

從1842年被割讓到1997年回歸,155年,我們又重新擁抱了香港,離家許久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五星紅旗重新飄揚於香港上空,彼時無數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那夜無人入眠。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中國近代史是中華兒女不屈抗爭的血淚史,我們知道,為了收回故土,我們等了太久太久,這其中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回家,這是多少香港同胞日日夜夜心心念念的祈願,仿若漂泊已久的遊子,總會難忘家鄉的那輪皎潔的明月,而與祖國隔江相望的香港,雖近在咫尺,卻只能在遠方眺望祖國的土地而難以觸及,這種骨肉分離的苦楚不知能有多少人能夠體會。時至今日我們有理由宣告今天的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去捍衛祖國的主權領土完整,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去捍衛香港同胞幸福生活的權利。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3】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用七個感人的故事,講述了這70年間在邁入世界強國之列所做出的努力,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說起中國女排,讓我想起了最近一次郎平指導接受采訪時表示:「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為國爭光是我們的義務和我們的使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

「升國旗,奏國歌」是中國女排的追求,是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的「強心劑」。從1981年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盃女子排球賽冠軍那刻起,代代相傳的「女排精神」代表著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盡管其間幾經挫折、磨難、沉浮,但中國女排精神一直洋溢於國際賽場。在中國女排奪冠後,五星紅旗的一次次升起、國歌的一次次奏響,讓中華兒女熱血沸騰。「女排精神」所蘊含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體育的范疇,已融入各項事業中,化為了濃濃的解不開的情緒,引領著全體中國人民銳意進取、艱苦奮斗、不畏艱險、埋頭苦幹,激勵著中華各族兒女不斷奮發向上,追求卓越。

「升國旗,奏國歌」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是「為國爭光」的義務和使命。排球運動員朱婷曾說,「每次比賽奏響國歌的時候,就有一種要為國爭光的感覺。那時候,自己就像是一個戰士,而國歌代表著中國力量。」體育的本質即是鍛煉身體、保持健康,但這是大眾體育,是普通人對健身鍛煉的理解。然而,體育的含義有著更大的外延,如專業運動員,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運動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全力「為國爭光」、「為國旗奮斗」是所有專業運動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拿到世界冠軍,在國際大舞台上「升國旗,奏國歌」,為國爭光,激盪著中國力量堅定前進。

「升國旗,奏國歌」是每個中國人的目標,是新長征路上的「力量所在」。時光流轉,世事滄桑。30多年來,女排姑娘有過成功登頂的榮耀與輝煌,也有過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得有多深,反彈就有多強」,女排始終堅守為國爭光的夢想,永葆求新求變的精氣神,用專業素養提升實力,以開放包容博採眾長,靠苦幹巧幹贏得競爭,這是新時代女排精神的豐富所在。郎平說,她們的目標是升國旗,奏國歌。「升國旗,奏國歌」不只是女排的目標,更是每個中國人的目標,是新長征路上的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力追上時代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年,在祖國的守護下,我們享受著歲月靜好、闔家團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升國旗,奏國歌」是我們的共同目標,讓我們把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互動交融,奏響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的交響樂章。

我和我的祖國大學生觀後感【4】

站在2019,回首過往,泱泱華夏,可謂飽經滄桑,閱盡坎坷,然力積七十載韜光養晦,篳路藍縷之功,神州大地如今已地覆天翻,慨當以慷。從「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到港珠澳大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面壁十年圖破壁」,到一帶一路,美美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風雨如晦,百廢待興,到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今日中華,成績斐然,舉世矚目,中華文明正在強勢歸來。

然而,時代往往具有雙刃劍之特徵,既可能醞釀風雲際會,又難以避免挑戰與危機。正如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一書中所預言的:「新世界沖突的主要根源,既不是意識形態也不是經濟,而文化將是截然分隔人類和引起沖突的主要根源。」文明沖突或是未來世界和平的威脅。揆諸當下,愈演愈烈的中美沖突似被一語成讖。未來世界,光影相伴,否泰共存;中華之崛起,既逢難得機遇,更臨各種艱巨挑戰。

山雨欲來風滿樓。面對國際風雲變幻,面對世界百年難遇之變局,作為炎黃子孫,作為強國一代,作為五四薪火的百載傳人,我們必須冷眼看世界,熱心強祖國。

《周易》雲:「君子終日乾乾,夕若惕,厲無咎。」所謂冷眼看世界,即「終日乾乾,夕若惕」,既不能妄自菲薄,無視我中華當今之迅猛發展;更不可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迷失於一片叫好和贊美聲中。當下,冷眼看世界,是要求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冷靜的判斷,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熱心強國,就是要以深沉的愛、滾燙的赤子之心投入到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一代代的愛國者,如鄧稼軒、錢學森、袁隆平、南仁東等,為中華之崛起夙興夜寐,披荊斬棘,嘔心瀝血,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宅、喪、麻木、佛系,乃至精緻利己主義呢!當下,熱心強國,尤需要我們刻苦拼搏,攻克核心科技,沉著應對數字、網路、智能及基因時代的挑戰。

冷眼看世界,讓我們看清腳下的路;熱心強祖國,使我們迎頭趕上發展的速度!如此,中華崛起,中國夢圓,指日可待!

強國路上,我和我的祖國一起出發!

我和我的祖國大學生觀後感【5】

崢嶸歲月,沒能消磨您的意志,卻使您脫離了貧窮,遠離了落後,越發變得年輕有活力,如同少年般越來越茁壯。

科學技術的發展則決定了國家的強弱。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歷經70年的發展,我們偉大的祖國在眾多的科技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2016年,「中國天眼」的開啟,讓世界強國對我們刮目相看。它的直徑超過500米,是世界上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綜合性能是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如此巨大,如此靈敏的望遠鏡,令美國、歐洲、日本等科技大國羨慕不已。它如同在群山中的一顆明珠,異常「閃耀」,不僅能夠傾聽宇宙深處的聲音,而且還能觀測宇宙的奧秘。

2017年,我國自主研製的001A航母成功入海,更是自豪了國人,震驚了世界。其排水量則達到了驚人的6.5萬噸,遠超過被視為「法國海軍的驕傲」的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其出色的攻擊力更是讓「法蘭西的驕傲」望而卻步。它可攜帶大約36駕殲-20、數駕武直-10/9、和2艘攻擊型潛艇、一艘護衛級遠洋護衛艦以及世界上最先進的補給艦之一——901級補給艦組成聯合艦隊。001A航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翼」號水下滑翔機創造了中國三大海洋記錄。

除了在宇宙探秘、海洋探索方面,在信息領域也取得了眾多突破。以中國古代偉大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墨子號量子衛星就是其中之一。它既讓我國走在了世界通信的前沿,又推動了世界前進的步伐,意味著中國將歐美獲得量子通信覆蓋全球的能力。

港珠澳大橋,連接港珠澳三地,為全球已建最長跨海大橋。它的建成通車將充分發揮港澳優勢,為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便利。

「蛟龍入海,威龍沖天」,歷經幾代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和奮斗,中國的科技已邁入世界前列,振奮國人、震驚世界。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F. 電影長城觀後感5篇600字

《長城》是標準的雞頭蛇尾,匆匆開始,又戛然結束,然後中間拼湊出一場極具中國特色的大型歷史舞台劇。看得出張藝謀是在想法設法地推(堆)中國元素,在長城進入觀眾眼簾後,他就變得像一個急不可待的孩子,拚命的向大家掏出自己兜里的各色玩具。最可笑的當屬兩次大規模的長城防禦戰,最後徹底淪為大型秀場,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電影長城 觀後感 ,希望你喜歡。

電影長城觀後感1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高。」這是唐朝詩人王遵的《長城》。而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部電影則是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長城》。

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外國人威廉、佩羅想要一起盜取一個強大的武器——黑火葯。可誤打誤撞殺了一隻饕餮, 傳說 饕餮是中國古代四大凶獸之一。隨後他們又被駐守長城的將士給抓了起來,依靠過人的技術成功留在皇宮,並從一位老者口中得知黑火葯就藏在這城中,於是他們就趁機偷走了黑火葯,可威廉被駐守長城的林將軍感動了,他下定決心要留下來幫助林將軍他們一起對付饕餮,饕餮極為兇猛,而且特別貪婪,殺人無數。同時還結識了一位熊兵彭勇,還參與了與饕餮的戰爭。最終在林將軍的帶領下,成功消滅了饕餮。而威廉卻離開了長城,繼續他與佩羅的冒險之路。

故事 到這里就結束了,但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令我難忘:熱愛祖國、堅持不懈的林將軍;堅強勇敢的彭勇;知錯就改、迷途知返的威廉;舍己為人的軍師以及最後醒悟的佩羅……

古時的人們雖然科技不是很發達,但是卻十分的愛國,願意為了祖國而不惜一切代價。說到這里,我們是不是也要好好 反思 一下呢?到底自己有沒有在學會奉獻呢?那我們是不是也要更加的愛國呢?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家長以及祖國的希望,爭取為國家多奉獻一份力吧

電影長城觀後感2

張藝謀的電影《長城》四天票房破2億,據說是不錯。就去看了,看完了,就後悔去看了。《長城》講的是中國古代某朝代,按照推算,大抵是宋代。故事簡單:宋代的一支軍隊,張藝謀稱之無影禁軍。利用長城作為天然屏障,同兇殘的猛獸饕餮鬥智斗勇,在國際主義戰士的幫助下,消滅入侵者,拯救全人類。影片立意宏遠,主題鮮明,政治正確。未曾上映,水軍們斷言:這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好電影,國際元素和中國傳統相結合,代表了中國電影一個新的水平。餘生也晚,余智亦低,但人到中年,評價電影優劣自有一套標准。對電影《長城》,我總體感覺是2008年奧運開幕式的電影版、故事版! 傳統 文化 和好萊塢製作苟合,媚上,媚下,向審查者獻媚,向觀眾討好。電影《長城》是自命「國師」的張藝謀在江郎才盡之際,給自己蓋棺定論的作品,是一個老男人在藝術道路上苦尋無果的哀鳴!

電影《長城》的反智主義。電影是光和影的藝術。好的電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無處不閃現人性的光輝,無處不顯現智慧的光華。《長城》一片,以人和獸的對立為開篇,以人最終戰勝獸為結局。通篇刻畫人的勇猛,同時,又處處以獸的智慧反襯人的愚鈍。宋代,是中國科技文化高度發達的時代,宋代的科學技術成就是古代中國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我們說《長城》是反智主義的,正是基於時代背景、歷史文化發展水平所作出的判斷。誠然,電影不是科教片,不是紀錄片,但電影反映的東西必須有依據,必須要有歷史的事實,可以講故事,但不可臆想。女兵蹦極殺饕餮的橋段,就是典型的反智主義戰術。張藝謀想表現的是戰士的英勇無畏,是面對強敵的捨身取義,而我,看到的卻僅僅是人的無能,以身飼饕餮的無奈。

電影長城觀後感3

我覺得《長城》就是一部背景在中國的好萊塢大片。特效炫,場面壯觀,畫面好看,製作精良。片尾曲選得也好聽。片中的孔明燈,秦腔以及介紹饕餮來源的畫面都很中國很出彩,特別是秦腔和孔明燈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角色方面,我覺得基本都有點單薄。除了三位外國演員、景甜、劉德華、鹿晗和張涵予,其他演員都有種打醬油、可有可無的感覺,甚至感覺有的演員就是特意露個臉而已。佩德羅·帕斯卡演的角色和鹿晗飾演的小兵彭勇最讓我印象深刻,兩個人物性格和後來的轉變都很完整,人物鮮活,演員也都演得很好。感覺佩德羅·帕斯卡承擔了整片的所有笑點。鹿晗把小兵的青澀演得恰到好處,每次出場都讓人眼前一亮,我個人最喜歡他在廚房洗碗圍著圍裙的一幕,最後小兵的一回眸也很讓人動容。馬特·達蒙的演技沒的說,但角色的立場變換得略突兀了些。景甜演的林將軍,我剛開始覺得,特別是在旁邊馬特·達蒙的對比下,這姑娘演技一般。但後來想想她是不到五歲就來到無影禁軍,後來又是身負重任的軍中領袖,雖然年輕,但性格必然成熟又隱忍,不是喜形於色,所以景甜演的還是到位的,用我麻麻的話說林將軍「英姿颯爽」。演技方面除了三位外國演員,和那個樞密院的老爺爺,其他演員都要再接再厲!加油!不過,像王俊凱演的小皇帝挺到位,劉德華演的軍師也可以,張涵予也不用說了,所有演員演技方面都沒啥問題,沒有給電影拖後腿的情況出現。

這部電影確實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水準,但不知是不是因為編劇是外國人,影片劇情深度挖得不夠。還有無影禁軍應該是這部影片的重要部分,但我個人覺得整個禁軍不如馬特·達蒙的身手給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還有一個小槽點--饕餮長得太像恐龍了…

電影長城觀後感4

電影《長城》講述了由馬特·達蒙飾演的歐洲雇傭兵威廉在被囚禁長城期間,發現了這一世間最大奇跡之一背後的驚人秘密。當一波又一波可怕的掠食生物將這座巨型城牆重重圍困之時,威廉對財富的追尋演變為一段通往英雄主義的旅程——他加入了一支由精英勇士們組成的大軍,共同對抗令人無法想像的強大力量。

首支預告以快速閃現的幾個鏡頭開啟,分別展現了這個故事中數項重要元素:經歷沙場的戰士,煙火彌漫的戰場,前赴後繼的士兵,如水墨畫般靜矗千年的長城。整支預告片由靜到動,巍峨的高山延伸出「萬里長城關城數千」,當中卻有一支不為人知的神秘軍隊,多年以來都戍守一座無名關:「虎軍」將領彭於晏、「鷹軍」將領林更新和「鹿軍」將領黃軒以及成千上萬的戰士,在「殿帥」張涵予的領導下,列陣整齊地布陣於此,然而,平靜卻被「一種人類前所未見的力量」瞬間打破,上至五軍統領下至年輕「熊軍」士兵鹿晗,都擺出戒備姿勢如臨大敵,「軍師」劉德華震驚的眼神,與「皇帝」王俊凱在恢弘大殿中的身影交錯出現,他們面對的竟然是瞬間可以吞噬人類的怪獸。除了可以看出影片的大戰場面一定相當浩大,《長城》中的故事也相當曲折,扣人心弦,每一個人物的行為和抉擇都左右著人類的生死和未來,像是鄭愷所飾演的樞密院特使「沈大人」和陳學冬飾演的「御林軍軍官」,都在命懸一線的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預告片過半之後,在偶然間闖入這座神秘建築的「異域勇士」馬特·達蒙低沉的獨白聲中,一場人類與大自然惡魔的生死決斗揭開冰山一角……

電影長城觀後感5

跨越文藝和商業,類型多變以及風格化的畫面都是導演張藝謀作品裡最常被人們提起的特點。作為當年以《英雄》一片打開中國商業大片之門的導演,張藝謀一直保持著探索求變的姿態,此番首次操刀奇幻題材,就選擇了怪獸元素,而與東方文化的結合也著實讓人眼前一亮。掌控好萊塢的技術班底、奇幻風格的故事 想像力 、大場面的掌控能力,「顛覆」兩字可以描述張藝謀執導《長城》的經歷,這個國內首屈一指的導演接軌世界流行文化,開啟「老頑童」冒險之旅,展露出瞄準好萊塢一線導演的位置的野心,讓全世界都矚目以待。

此次電影好萊塢製作班底可謂業內頂尖水平,其中,視效團隊工業光魔是全球視覺效果製作的行業領先者,作品包括著名電影《侏羅紀公園》、《阿凡達》、《星球大戰》系列等等。怪獸設計和武器道具設計團隊維塔工作室,曾榮獲多項奧斯卡金像獎,作品有《指環王》三部曲以及《霍比特人》三部曲等,其在設計風格化和尊重史實的兵器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造詣。正是因為如此,《長城》毫無疑問兼具國際化巨制標准和品質,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電影定檔12月16日早於北美足足2個月率先上映,跟以往好萊塢大片檔期比較,屬於破例之舉,開創先河的同時也顯示出中國電影市場在全球的超強影響力



電影長城觀後感5篇600字相關 文章 :

★ 看《英雄之城》紀錄片觀後感心得600字5篇2020最新精選

★ 電影《八佰》觀後感600字範文10篇

★ 2020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後感作文600字5篇精選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5篇

★ 2019《我和我的祖國》學生電影觀後感600字範文5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800字5篇

★ 《中國機長》電影觀後感5篇

★ 小學《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600字作文5篇

★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作文600字5篇

★ 2020紀錄片中國戰疫錄觀後感600字範文5篇

閱讀全文

與與歷史有關的電影觀後感6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難兄難弟改編電影 瀏覽:739
尋龍訣鬼吹燈愛情電影網 瀏覽:528
看中主角說實話賣房子電影 瀏覽:505
微電影輕音樂 瀏覽:724
十大絕版老電影免費 瀏覽:271
主角變丑的電影 瀏覽:537
電影院椅模型 瀏覽:485
dj電影完整版 瀏覽:767
電影女演員叫毛什麼的 瀏覽:279
台灣電影啟航 瀏覽:765
電影演員余浩明 瀏覽:656
催人淚下的電影愛情 瀏覽:388
關於出馬仙的電影名字 瀏覽:336
中國演的鯊魚電影大全 瀏覽:835
德陽電影院買票 瀏覽:357
電影勇敢的心女主角照片 瀏覽:248
大胸寡婦電影 瀏覽:786
樂高幻影忍者大電影中英 瀏覽:573
布魯克林電影經典圖片 瀏覽:650
查理九世電影為什麼不上暎 瀏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