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篇電影觀後感300字 電影隨便 給完50分
貝拉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她不熱愛虛榮,不會像其他女孩一樣追求時髦,也不願偽裝自己刻意去和合不來的同學搞好關系。因為母親再婚的緣故,貝拉搬去和父親同住。在新學校里,貝拉遇到了一個名叫愛德華的男孩,他跟貝拉遇見過的所有人都不一樣,不僅英俊、聰明、幽默,而且跟貝拉非常有共同點——同樣孤獨。兩人很快就陷入了愛河。然而愛德華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個吸血鬼,自從1918年後他就沒有變老過,他可以空手制止一輛飛馳的汽車,跑起來快過獅子,但和其他吸血鬼不一樣的是,愛德華本人和他的家族選擇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並不喝人血……
2. 我要300字電影觀後感 300字~!!!!
《不能沒有你》觀後感
97年,由黎明、吳倩蓮、梅艷芳、葛優、王志文等一批紅星壓陣的《半生緣》委實出了一陣風頭。這是導演許鞍華兩年來市場成績最好的一部影片,並且各個層面的評價均為不俗。先來介紹一下這位香港大師級的導演,許鞍華很有自己的風格,經常以提示人生的蒼涼為主題,他不太喜歡纏纏綿綿、萎靡不振的情調,即使是名著,消極的東西也是他所不屑的。好在原著張愛玲的《十八春》故事夠曲折,為許鞍華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婉約情愛到悲壯人生,電影的展述很有一番深沉的味道。《半生緣》的故事中心是曼貞和曼璐兩姐妹的命運。曼璐早年是上海舞女,為維持一家人生活嫁給了小混混祝洪才。曼貞經好友叔惠介紹認識了富家子弟世鈞,但世鈞家嫌曼貞的姐姐作過舞女有辱門風,力阻兩人結合。同時,曼璐為籠絡丈夫,居然設下圈套,讓妹妹代替自己給祝家生兒子。每個人的經歷雖然不是轟轟烈烈,也算是波瀾跌宕。主人公的愛情是否被命運之神牽在了一起?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這一切的一切,答案都在這部寫盡世事人生的《半生緣》里,還是讓我們一同走入許鞍華和張愛玲營造的世界裡去吧。
這部影片總長度有近120分鍾,不知怎麼的,我感覺看完後心裡總有點沉甸甸。對於用小說名著改編的電影,很多人都有一種偏見。認為無論導演功底再好,也無法體現小說的原滋原味。因為文字可以給予讀者無窮無盡遐想的空間,而電影則不然,它的人物、空間都是相對固定的,是靠鏡頭、燈光和演員演技來營造人為的意境。《半生緣》是個例外,許鞍華對張愛玲的作品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經過了自己的分析和創造。其實,原著《十八春》的結局還有一道光明的尾巴。男女主人公走過18年曲折的情路後,雖然各有家庭,但還是一同去參加國家剛解放時東北的建設,化哀怨為淡泊。小說變成了電影後,許鞍華毫不留情的將之一刀斬斷,讓這個悲傷的故事徹底以宿命的結局完成蒼涼的主題。某些評論家認為,這種處理方法反而遵從了張愛玲一貫的寫作風格。
《半生緣》講述的是一個復雜的感情故事,作者寫的本不是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千千萬萬滾滾紅塵中的兒女們都可能遭遇的故事。世鈞與曼楨相愛得平淡無奇,即使不是屢遭變故,日後也不會有激越的火花。這種相愛其實很大部分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但是在一個黯淡的缺乏鼓舞的年代裡,愛情又是唯一可以體味可以珍藏的東西。曾經是最好的,曾經有過真愛,但終歸於平淡,只有在重逢的瞬間,才悔恨起錯過一生的最愛。人生的蒼涼不在於過程,而在於回首的剎那。愛情就象水晶瓶里的名貴香水,完美而易逝。假使十幾年後,世鈞離開他並不愛的太太去和剛剛掙脫了一場悲劇婚姻的曼楨結合,在情節上是圓滿了,但當殘缺的完美變成圓滿的缺憾時,正如斷臂的維納斯被裝上蹩腳的假肢,虛假的完整實際上是對其本質的損害。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能回到過去的時光,只能追憶逝水年華。
談完了愛情,我們換個角度,就影片本身來說,從頭至尾都是採用暖色調,所以在視覺上首先建立了一種朦朧的美感。其次,導演很少採用寬闊的取景空間,閣樓、車廂、走道等,狹小的取景造就了自始至終的被困壓的感覺。這一點正包容了故事中人物的所有特徵:紛亂中的平靜,沒有準確目標的循規蹈矩,沒有大悲也沒有大喜的灰色心緒。在這樣的環境里,所有的喜怒哀樂也都被克制在很小的限度里,絕對無法張揚。除此以外,現場原聲錄音產生的真實感,回憶引出陳年往事時營造的遙遠的陳舊感也是很有味道的。同時,女主角吳倩蓮的表演天分在《半生緣》里發揮得淋漓盡致,朴實無華,卻蘊涵著一種素凈含蓄的本質,一種脫去誇張和矯飾的美麗。
你刪改一下,僅供參考!!
3. 好萊塢經典電影觀後感300字
lqmnsrau35lye47dmv
4. 電影觀後感300字左右,要7個,急需!!!!!!!!!!!!
前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去觀看3D版電影-——《藍精靈》。戴好3D眼睛,我迫不及待地坐到了位子上。
故事是這樣開頭的。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個美麗的村子,村子裡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九十九個精靈男孩和一個精靈女孩,對了,還有一個精靈爸爸。突然有一天,禍從天降,壞蛋巫師格格巫為了收取藍色精華,要抓精靈孩子們。而我們的主人公笨笨,因為走錯了路,掉下了懸崖,幸虧,他的朋友們一個接一個,像猴子撈月似地拉住了笨笨。本來精靈、格格巫與笨笨之間沒有什麼關系,卻因為一個漩渦,把他們都吸進去,卷到了紐約,一個個精彩的、讓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就此展開……看著看著,我彷彿成了藍精靈中的一員,和笨笨他們一起想辦法,一起進攻,用雞蛋、刺球、乒乓球打倒格格巫,平安回到精靈村。直到影片結束,我還沉浸在故事當中。
看完影片後,我從心底里佩服笨笨。他雖然很頑皮,做下許多錯事,但他知錯能改,為了彌補自已的過錯,鼓起勇氣,和強大的格格巫作斗爭,設法偷取格格巫的魔法戒指,讓他失去法力,為最後戰勝格格巫出了一份力。另外,我也看到,一切的邪惡,貌似強大無比、不可戰勝,但只要我們不屈不饒、團結一心、堅持戰斗,終將被我們征服。因為,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5. 電影觀後感300字
今天下午,全班同學看了一部名叫《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的電影。我覺得好看極了!恨不得鑽進投影布里看。
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幾位主角吧!喜羊羊愛動腦筋,聰明伶俐;美羊羊愛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沸羊羊自稱羊村大力士,喜歡保護美羊羊;懶羊羊特別懶,上課也愛睡覺,還喜歡吃零食;暖羊羊是羊村班長,力氣比沸羊羊大三倍;灰太狼和紅太狼脾氣倔犟,想吃羊村大肥羊。
我覺得灰太狼笨得可愛,而喜羊羊卻很聰明。有一次,灰太狼把喜羊羊它們都抓了回去。可喜羊羊它們用聰慧的頭腦想出了妙計逃出了狼堡。看完這部電影:我認為不管遇到什麼天大的事都不要慌張,要冷靜的處理一切,才能獲得成功。
我決心向喜羊羊它們學習。
6.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300字
為了新中國,前進!
—《董存瑞》觀後感
潤新小學五年級十班 王婧譽
自從看了電影《董存瑞》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董存瑞不怕敵人、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不屈的精神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當電影演到董存瑞手拿炸葯包,高聲的喊道:「為了新中國,前進!」時,我的眼睛濕潤了,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壯舉呀!從此,董存瑞那英雄光輝的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壯士呀!他們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來換取今天的美好生活,但是,今天的人們有時怎樣做的呢?
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在父母的嬌生慣養下養成了許多的不良習慣。比如:亂花錢、缺少生活的獨立性、懶惰等等。我想,如果那些先烈們還活在世上的活,他們一定會為我們嘆息。所以,我們要努力的學習,以良好的社會風氣打造我們的新社會。
但是,事實又是怎樣的呢?現在有一些人非但不悼念革命先烈,還在說動催瑞等人的故事是有人故意編造糊弄人的。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這樣想,他們為什麼不想一想是誰打出了我們的新中國?是誰不惜自己的生命迎來了這美好的今天,這不正是那些革命烈士嗎?我真不明白他們的想法。這也正體現出現在某些人的狂妄。
總之,董存瑞一生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無愧於國家。他是人民的英雄!從此我們也要明白: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是祖輩們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刻苦學習。將來為建設偉大祖國,保衛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7. 電影觀後感大全300字
舞動人生是一部有關夢想的電影,訴說著一個男孩,比利,實現他的夢想──當一個芭蕾舞者,中間經歷了許多波折與努力,最後終究實現了夢想。
比利生活在一個礦業的市鎮。他原本是學拳擊的,但是,在一次巧合中,他看到了芭蕾舞團的練習之後,就開始學跳芭蕾舞,他爸爸知道以後,堅決的反對,比利的
堅持和爸爸的反對,互相抗衡了些許時間。但是,就在一次的聖誕夜中,他和他的朋友──麥可,到拳擊場跳舞,在偶然之中,被他爸爸看到了,而他(電影觀後感
300字)這一次決心勇敢的表現他精湛的舞藝。這讓他爸爸心動了,答應他去參加舞蹈學校入學甄試,最後,他通過考試了,他成功了!他漸漸的實現他的夢想
了!
這是一部很感人的電影,他顛覆了一般人心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也勇於實現他的夢想。在他實現夢想的期間,有許多人對他幫助甚大:有爸爸、哥哥等。這些人對他
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人。他的老師嘴上總是說著錢,但卻很關心他,他爸爸老是堅決反對,其實內心很柔軟,他哥哥表面上對他很兇,可是還是捨不得他離開。所
以,比利身旁有很多關心他的人,所以他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8. 一部電影的觀後感300字(變臉)
電影《變臉》的觀後感
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相較於川劇藝術本身的淵源和博大,變臉的技藝成形則還要歸屬於二十世紀。在這期間,變臉在戲班的對台戲中不斷摸索、演變、精化,漸漸成為川劇的一大特色。川劇的悲劇極有特色,喜劇獨樹一幟,凡是情感波折、內心激變之處,變臉皆有用武之地,它以其怪誕猙獰的面相變化表現出人物內心不可名狀之律動,作為一種對人物內心非常獨特的表現手法,無疑大大增加了川劇本身的表現力,每及名角表演變臉,就常常釀成爆棚之患。可見,老百姓對這種極端好看的耍活兒是打心眼地認可的。
中國戲曲的情緒化妝。變臉最先用於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雜劇《灌口二郎斬健蛟》中就有「變化青臉」的記載。當時的變臉是演員進入後台改扮。後世則衍變為當場變臉,成為一項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劇種都有,以川劇最為著名。變臉有大變臉、小變臉之分。大變臉系全臉都變,有3變、5變乃至9變;小變臉則為局部變臉。變臉要求動作敏捷,不露痕跡。主要用於劇中人物驚恐、絕望、憤怒等情緒的突然變化。
在川劇表演中,變臉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由於臉譜有它顯著的典型的特質,來說明人物的忠姦邪正,演員於觀眾不注意間改變他的臉像,強調了人物的個性和感情的變化發展,它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東西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的東西,是一種驚人的技術。
9. 勵志電影觀後感300字左右,不要太多300字就行了
《肖申克的救贖》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沒有動作,沒有特技,甚至沒有美人,卻依然能深深打動觀眾,並且歷經十幾年而魅力不減。它靠什麼吸引我們?
有人說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韌」。確實,用一把小榔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法西斯式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隧道(或許叫敲鑿出了一條小隧道更合適,那個榔頭實在太小了)。這難道不是體現了人的韌勁嗎?
不過我覺得這個情節明顯是戲劇化的,這只是導演在情節安排上的需要,這樣的結尾只是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贖」最終成功了,否則整個情節和主題難以為繼。所以有人認為,《肖申克的救贖》反映的其實是「希望」對於人是多麼寶貴。是的,片中直接講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比如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所說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許這正是作品和導演想告訴我們的。「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free。」這句話已成名言。
對我來說,《肖申克的救贖》打動我的地方不僅於此。
先說說我對影片中人物的看法。一個鯊堡監獄,裡面的囚犯和官員,似乎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眾生相。
典獄長諾頓高高在上,平時道貌岸然,對聖經倒背如流,實際上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貪婪。獄警長海利和其他警員,兇狠殘暴,充當諾頓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他們是不是象極了我們現實中的掌權階層?我稱之為鯊堡這個「小社會」的統治者。
囚犯中也有不同。除了主人公安迪之外,瑞德(Morgan·Freeman)當然是關鍵人物,我認為他是整部影片的線索:其實,整部電影中對白不多,影片很多想展現的東西都是通過瑞德的獨白說出來的,其中多半都是瑞德對鯊堡生活的反思總結和他對安迪的解讀。
瑞德是一個睿智的人,他在鯊堡混得非常好,犯人們的需求「沒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鯊堡生活的本質,他對安迪說:「在鯊堡,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這是智者之言。放在我所處的環境中,人們一定會說「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練」雲雲。但是,和現實中的那些所謂「智者」一樣,盡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鯊堡的本質,但他沒想過去抗爭,更不用說是影響和改變別人,他只是順應鯊堡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現,改變了他,並最終引導他走向了自由彼岸。
湯米,影片主要人物中最晚到鯊堡的,他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為之努力,可是他年輕幼稚不懂自保,結果在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候,因為知道了安迪被冤的真相而被諾頓和海利謀殺。
博格斯三姐妹,瑞德說他們是「禽獸」,是鯊堡這樣一個環境中「培養」出來的雞奸狂,我們可憐的主人公安迪數次慘遭其毒手。博格斯他們雖然不是鯊堡統治者的一分子,但他們是統治者威脅其他囚犯的工具。在湯米被諾頓和海利謀殺之後,安迪拒絕為諾頓洗黑錢,諾頓就曾以此威脅。但博格斯最終也是因為欺負安迪,影響了諾頓和海利們的貪污而被打成廢人。
當然還有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我震撼的一個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鯊堡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可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鯊堡扼殺,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為什麼要安排老布這樣一個人物呢?我覺得導演是想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安迪出現,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絕大多數囚犯們的未來。他是不是也象我們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人的未來呢?
而安迪(Tim·Robbins),我們的主人公,他是一個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說是一個「Strong man」,而安迪則是一個「Great man」,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拯救囚犯們的靈魂。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為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盡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准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裡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長為諾頓們洗錢,為囚徒們爭取著不多的權益和精神空間,比如當安迪頭一次利用理財特長為海利做事時,所要求的只是讓海利請難友們喝酒,他自己不喝,微笑著看著瑞德和赫伍他們喝,別人都不懂安迪為什麼這樣做,瑞德明白,因為那一刻安迪讓他自己和別人都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再比如建設監獄圖書館、教湯米識字和幫助他考試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利用監獄廣播為眾人播放《費加羅的婚禮》那一幕,那個情節非常恰當地體現出,安迪的救贖確實對鯊堡眾囚頗有意義,而安迪也是一個真正的救贖者。特別是,當諾頓和海利們站在門外向安迪發出警告的時候,安迪卻面帶微笑地把留聲機的音量調到了最高——可怕的懲罰就在門外,但是安迪沒有退縮。這是真正的勇者!一個偉大的人!以至於我有這種感覺,安迪來到鯊堡壓根就不是作為囚犯去的,而是作為救贖者去的。
寫到這,可以回答以下問題了:《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是什麼如此打動我?又為什麼如此打動我?
首先,是「institutionalizing」對人性的摧殘。片中多處對此有篇幅或長或短的提示。長的如老布這個角色,短的如瑞德的只言片語,他在假釋後,不用向誰報告請示就能WC了,但他甚至因此而不習慣,「一滴尿都擠不出來」。再有象其他犯人,對於安迪所做的事,比如讓海利甘心請犯人喝啤酒,放歌劇給犯人聽,甚至每一個和獄方對話的情景,都是其他犯人津津樂道的談資,他們覺得安迪的所作所為真是難以想像的。這樣的情節,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作品。
其次,我認為這部電影主要就是在回答「面對『institutionalizing』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而作者把所有我認為正確的答案集中在了安迪身上。有四點:
首先,對人生要保有希望,永遠不棄。前面說到了,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說:「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還有一個情節我也覺得說明了這一點,再進鯊堡的前幾年,安迪遭到莫格斯三姐妹的十幾次毒打和輪奸,但是在這樣的黑暗生活下安迪並沒有沉淪,他能做到,唯一的解釋就是,安迪心中獲得救贖嚮往自由的信念在不斷的給予著他希望。(連理想和希望都沒有的人,只是一堆行屍走肉,不管他富可敵國還是貧無立錐。)
其次,要有足夠的勇氣。安迪首次面對海利時;面對莫格斯們的侮辱時;特別是為犯人們播放歌劇時,做這些事中的每一件都面對著生死考驗,但他毫無懼色,沒有勇氣怎能做到!(有理想而無勇氣,那這理想幾乎等同於無。)
第三,要有堅持行動的毅力。用一把可以藏在書中的小榔頭,用近20年時間鑿出一個逃向自由的隧道,沒有毅力是絕對不行的。此外,堅持六年如一日的寫信給州議會爭取拔款,為犯人們建圖書館也是片中著墨較多的反映這一點的情節。(沒有毅力和恆心的人,最高的成就只能是夢想家。)
第四,就是要有行動的智慧。這一點不必多說,相信看完全片,你會在心裡贊一聲安迪的才華和智慧。他的計劃宏大而完美,安迪之所以能完成救贖並處罰諾頓與海利們,靠的正是他的智慧。(有勇氣、有毅力,卻沒有智慧,那最終的結果往往並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敗。理想仍然可望不可及)
短片結束的時候,我清晰的記得片尾有一行字幕「In memory of Allen Greene」(紀念艾倫格林)他是《肖申克的救贖》編導弗蘭克.德拉邦特的經紀人,在影片完成的前夕死於AIDS的並發症。生前的他和無數的女人在一起過,也有過子女,但是他一輩子都沒有結婚,據說他的慾望強到離開伊藤猛鬼就沒法活的地步,我想這也是他過於混亂的的生活才會死於艾滋吧。
1994年的奧斯卡太強了,《低俗小說》、《四個婚禮一個葬禮》、《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如此之多的強片。《阿甘正傳》最終成為最佳影片,但如果讓我選擇得獎者,我更鍾意《肖》片。因為,我認為《阿》片固然好,但更多是體現了美國的社會特點和美國人的價值理念,換句話說,它更像一部美國的「主旋律」影片。而《肖》片,它所反映的「體制化」(institutionalizing)問題,對於中國社會更有意義。我對影片中的那段話,「These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institutionalizing。」,極有共鳴——這個可怕的過程正是我一直以來極力避免的。我不是生活在監獄中的囚犯,但我是不是其他某種形式的囚犯呢?救贖對我而言,恐怕也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10. 電影影評300字
《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電影前前後後看了7遍,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吸引力。
我喜歡ANDY的深沉而有點憂郁的眼神以及慢條斯理溫文爾雅的講話風格,更喜歡那個RED,他富有磁性的聲音以及歷經滄桑後對人生深刻的洞悉。當然,讓我愛不釋手的這部95年和《阿甘正傳》一起獲得多向奧斯卡提名的經典影片不僅僅是這些。
主角ANDY和RED,一個曾經是社會上的精英,曾經過著燈紅酒綠的奢華生活的銀行天之驕子;一個是在監獄裡面自稱唯一有罪、投機倒把的下流社會的黑人;一個是人格高尚喜歡歌劇,一個喜歡GANMBLE看舞女並在監獄搞營生;一個學士淵博另典獄長也甘願他做自己的「左膀右臂」,一個不知義大利娘們唱的是什麼需要ANDY給他講一些趣事來打發時光。兩個人相差如此之懸殊,但最終卻譜寫了一首友誼華美的贊歌,只證明一句話:友誼不分界限。
這部電影的懸疑設置的很好,總是在人意想不到的時候轉折然後給出另一個事情發生的方向,但細想之後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很喜歡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RED以一個身處局中的旁觀者敘述這發生的一切,有對ANDY的解讀也有RED自己對人生的感悟,有對正在發生事件的描述也有對事件將要發生的進行鋪墊。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更為客觀、靈活,像以往許多經典的文藝片、勵志片都是以這種方式來展開的,比如《海上鋼琴師》、《阿甘正傳》。
每部好的電影都是承載著一定的理念的。在這部電影里,我們可以看到導演一方面在極力刻畫隱藏在權、錢、物質下人們的丑惡嘴臉,另一方面導演也在表達他的理念:在這個物慾橫流、顛倒是非的社會中,總會有那麼一片心靈的凈土——自由、純凈,而人們正要為了這片心靈的凈土不斷的前進、奮斗。有一句俗語:不成熟的男人會為了理想而犧牲自我,成熟的男人會為了理想而卑微的活著。或許在我們為自己的夢想——或自由或自己覺得有意義有價值東西堅持而屢屢被風暴沖昏了頭腦的時候,意外和希望就這樣不經意的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