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武松沒有殺掉潘金蓮,潘金蓮最後會如何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不是《金瓶梅》中的潘金蓮,《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毒死武大郎之後,嫁給了西門慶,但《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如果武松不殺她,她的結局也不會嫁給西門慶,而是會生不如死。
所以,如果武松不殺潘金蓮,最後的最後,潘金蓮不是被社會逼瘋,就會自盡而死。這種結局還不如被武松割了腦袋的好。
② 潘金蓮的結局如何
潘金蓮,是《水滸傳》中出現的虛構人物,《金瓶梅》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化。幾百年來,她一直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堪稱妖艷、淫盪、狠毒的典型。潘金蓮是西門慶的第五房妾,最後死於武松之手。
在中國傳統道德觀念中,很少有人同情她的遭遇,這就是潘金蓮。至後,極度演繹而活在戲劇舞台文學作品中,成為茶餘飯後的壞女人樣板。
(2)電影金瓶梅結局擴展閱讀:
關於潘金蓮的身世,根本不是《水滸傳》描寫的那樣,也根本不是宋朝人,而是明朝人。潘金蓮,原本是河北清河縣一個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有傳聞是知州家的姑娘),所住的村子叫黃金庄,聽著名字都很硬氣。
潘金蓮娘家姓潘,小名喚做金蓮,長到二十歲時,頗有姿色,在十里八鄉很出名。潘金蓮小時候就喜歡同鄉鄰村的武植(也就是武大郎),她父親經常接濟他,等到武大郎中進士後,她父親決定將女兒許配於他。兩人婚後和睦恩愛,前後育有四個子女。
據考證,大郎武植系山東清河縣武家那村人。他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進士,在山東陽谷做了知縣。
武大郎小時候雖然出身貧苦,但從未「賣炊餅為生」,而是從小刻苦讀書,並學業有成。另據1996發現的武植小腿骨測算,武植身高應該超過1.8米,也絕非「三寸丁谷樹皮」,更不是「五短身材」。
③ 武大郎和潘金蓮是怎麼死的
因為潘金蓮本是一個員外家的丫鬟,員外非常喜歡,但潘金蓮不從,員外就心聲了惡恨,要把她嫁給世界上最丑最窮的男人,就是武大郎。
潘金蓮武大郎是出自施耐庵的《水滸傳》中的人物。
潘金蓮是出自《水滸傳》中的人物,為賣炊餅的武大郎妻子,與西門慶私通,姘淫為惡,毒殺親夫武大郎,最後兩人惡行曝光,均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殺死。但後來《金瓶梅》一書擷取此段故事加以創作,以潘金蓮為女主角,並將其塑造為漂亮美艷卻歹毒殘忍的荒淫盪婦。
生動描寫她嫉妒、潑辣、陰險、狠毒的個性,殘忍毒辣,放浪形骸,「慾火燒身,淫心盪漾」,「青春未及三十歲,慾火難禁一丈高」,結果西門慶被潘金蓮多灌春葯,在性交後精盡人亡。潘金蓮在水滸傳與金瓶梅的結局都是死於武松之手。
魏明倫的川劇《潘金蓮》,張宇的《潘金蓮》、何小竹的《潘金蓮回憶》和閻連科的《金蓮,你好》皆屬此類。都不產生多大影響。成為反對封建制度的勇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潘金蓮
④ 武松有幾個扮演者
衍生影視
1955電影《金瓶梅》
楊志卿
1959粵劇電影《武松打虎》
鄧永祥
1964邵氏電影《潘金蓮》
張沖
取材於《水滸傳》部分
1972邵氏《水滸傳》、《快活林》、1975《盪寇志》、1982《武松》
狄龍
此版武松結局改為單臂擒方臘後累死
1973日本NTV《水滸傳》
鼻肇
此版武松無「武十回」主線劇情
1976TVB《逼上樑山》
石修
1983山東版《水滸傳》
祝延平
1984電影《浪子燕青》
馬中軒
1989電影《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林俊賢
此版是前世今生型電影,劇情與《 水滸》、《金瓶梅》關聯不大
1992TVB《水滸英雄傳》
劉家輝
此版武松最後在五台山出家
1993電影《水滸笑傳》
許冠傑
此版武松性格被改動
1994電視劇《恨鎖金瓶》
曾偉權
取材於《金瓶梅》,但此版西門慶最後為武松所殺
1994電影《少女潘金蓮》
單立文
一人分飾武松、西門慶兩角
1996電影《金瓶梅》
顧冠忠
此版武松和潘金蓮真心相愛
1998央視《水滸傳》
丁海峰
1998《拭血問劍》
一劍
2000《情義英雄武二郎》
王韋智
2003電影《水滸笑傳之黑店尋寶》
李麗珍
2004TVB《水滸無間道》
張智霖
此版是前世今生型電視劇,與《 水滸》原著關聯不大
2008《水滸傳之龍虎山客棧》
胡東
2008電影《金瓶梅》
吳卓翰
2011新版《水滸傳》
陳龍
此版劇情原著,惜戰鬥力弱化,外形不佳
2013長城影視《武松》
游大慶
⑤ 西門慶死後怎麼還能投胎到富貴人家是閻王爺不公正嗎
基本上中國所有的文學,秉持的都是文以載道的傳統,不管你些什麼,總要有勸人向善的意味在,哪怕是最後一場空,很多人都能找出來賈府衰敗的各種原因。
但金瓶梅的結局實在讓人有點懵,西門慶一生揮霍無度,有20多個女人和他發生過關系,不敬鬼神,認為有錢什麼事都能辦成,他有句經典的名言:
「咱聞那西天佛祖,也不過要黃金鋪地;陰司十殿,也要些楮鏹營求。咱只消盡這家私廣為善事,就使強奸了嫦娥,和姦了織女,拐了許飛瓊,盜了西王母的女兒,也不減我潑天富貴!」
看看這種囂張跋扈的氣焰,這樣的人,怎麼不落得個橫死的下場呢,但基本上西門慶這一生是突然暴斃,在人生的巔峰中死去,完全沒有受到一點苦。
這種因果輪回報應不爽在民間很是流行,起碼保留著人們對於善有善報的最後一絲希望,但《金瓶梅》的作者,徹底粉碎了這最後的希望。
原本因為《金瓶梅》會落入俗套,來了個最終的審判,以普靜禪師念經超度鬼魂為大結局,很多人都去投胎轉世了,本以為的俗套結局,卻驚呆了所有人。
命好的,比如西門慶,托生為富戶沈通的次子沈鉞。你看他一生為惡多端,可是下輩子照樣當有錢人家的孩子。李瓶兒,托生為袁指揮家的女兒,是官員千金。
而可憐的人下輩子還是可憐。孫雪娥,托生到貧民姚家,搞不好沒幾歲又要被賣了;西門大姐,托生為東京城外藩役鍾貴女兒,也是底層人家。潘金蓮托生於「東京城內」的普通人家,這樣看潘金蓮下輩子可能還是會被賣掉。
⑥ 潘金蓮從突破道德的底線到最後謀殺親夫,究其原因是悲劇還是罪有應得
關於潘金蓮的故事,大多數人都是從《水滸傳》這部長篇小說中所得知,但事實上,關於潘金蓮最早的起源,其實是從《金瓶梅》這部小說中演繹而來的,因為《水滸傳》的知名度更為廣泛,所以被很多人誤以為潘金蓮的故事起源於《水滸傳》,其實不然!潘金蓮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無非就是潘金蓮劈腿西門慶,下毒毒死武大,最後命喪武松!說實話,潘金蓮的一生就是一個悲劇,而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有三!
原因三,勇敢追求愛情,最終成為了愛情的犧牲品,造就了悲劇的一生!其實,在我看來,潘金蓮是一個敢於追求愛情的人,在嫁給武大之後,潘金蓮完全感受不到婚姻的幸福,一段婚姻如果沒有甜蜜,那剩下的可能就是折磨了!當潘金蓮遇到了西門慶之後,潘金蓮覺得生命當中透入了一縷光,雖然西門慶風流成性,但兩人有了共同語言,我相信,潘金蓮對西門慶的感情中,是有愛情的,而對武大的感情中,可能就只是感恩吧!最終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潘金蓮走上了錯誤的道路,造成了自己悲劇的一生!
⑦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武大郎,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中毒而死
武大郎,又稱武大,原名武植,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和《金瓶梅》中的人物。他是武松的哥哥,潘金蓮的丈夫。《金瓶梅》並稱他和亡妻生有一女名迎兒。武大外貌不揚,身材短矮,常被人欺負,並得了「三寸丁谷樹皮」的外號。他娶了清河縣大戶人家的使女(《金瓶梅》中為妾)潘金蓮為妻後,因為妻子漂亮風流,本人又懦弱,不勝騷擾而搬家到陽谷縣紫石街,賣炊餅為生。後來潘金蓮和西門慶通姦,武大得到鄆哥報信後前去捉姦,反被西門慶踢傷。西門慶、潘金蓮以及撮合他們的王婆見武大已知道姦情,怕武松回來報復,於是用砒霜將他毒死滅口。
⑧ 去修車把修車的殺了什麼電影
聽你的描述是《追凶者也》
《追凶者也》有一個片段就是張譯扮演的殺手,去汽車修理店以修車的名義把摩的司機(張譯以為他是修車店主)引到郊外殺害了
⑨ 潘金蓮應該如何避免被殺的結局呢
潘金蓮也是封建社會一個縮影,男人能妻妾成群,可以朝三暮四,而女人必須從一而終,必須三從四德。這是何等的荒謬?壓在婦女頭上的三座大山何時能推翻?這是何等的悲哀?也是社會婦女心靈的吶喊。當然,殺人者,必須得到應有的懲罰。
再從《金瓶梅》版本分析,作者對潘金蓮更是說成一個盪婦,《金瓶梅》至所以成為禁書,作者對兒女私情,寫得太讓人出呼意料,為了吸引眾人眼球,對情色更是入木三分。所以,潘金蓮死有餘辜,是放盪不羈而造成的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