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價電影《翻滾吧,阿信》
《翻滾吧!阿信》在拍攝中作出與其他台灣電影不一樣嘗試,貫穿全片,觀眾可以感受到主創們為觀眾服務的強烈願望。
《翻滾吧!阿信》中體育類型片的部分是一個亮點。體操原本是種對抗性不強的運動,除了彭於晏健碩的胸肌腹肌,觀眾的興奮需要更多技巧維持。本片的聰明之處在於,它把體操融入到了打鬥、街舞等流行元素里。甚至還有挺多非常不錯的跑酷動作。以上創意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彭於晏功不可沒。當然它肯定是沒法跟《憤怒的公牛》、《百萬寶貝》之類的電影比了,好在它也沒想和那些片比縱深,只要足夠熱血,就已經完成任務了 。
B. 《翻滾吧,阿信》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翻滾吧,阿信》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和我約會吧!我是阿信。當阿信站在樓下,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摩托車上響起王傑的歌聲:那隻是一場游戲一場夢……所有人都在這一刻喜歡上了阿信……
台灣電影的青春題材、小清新風格、偶像表演和溫情流露的特點由來已久,當年侯孝賢也是憑借《童年往事》《戀戀風塵》這樣的清新之作積累起聲譽的。而近年來,台灣電影的文藝范兒更加突出,並形成它固定的模式。表現小人物的生活,重視生活細節,家庭味兒濃厚,純真的愛情,鏡頭多展現台灣的美景和夜市,故事結尾圓滿。
林育賢的《翻滾吧,阿信》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之前已經有紀錄片的版本,所以他在體現台灣文藝風格的時候要更加接近生活和真實。但是從電影本身來看,它仍然進行了很大的戲劇化,對人物的遭遇有誇張化的表現,尤其是在展現配角人物性格時,明顯有演繹傾向。但是這些並不影響電影本身的精彩,作為勵志片,需要的也許就是這種傳奇性。
和我約會吧!我是阿信。當阿信站在樓下,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摩托車上響起王傑的歌聲:那隻是一場游戲一場夢……所有人都在這一刻喜歡上了阿信,一個多麼可愛俊朗的小夥子呀。但是故事的情節急轉直下,電影的風格也從青春勵志變為古惑仔式的血腥。阿信和朋友菜脯傷了黑道大哥的兒子,他們逃亡到台北,做了別人的馬仔,干起了打手的行當。
如果不是菜脯自殺式的赴死,他們的生活還不知走向何方,也許阿信會像《教父》中的艾爾·帕西諾一樣當上老大。但事實並不是這樣,觀眾也不相信他們會這樣,因為阿信心中有夢想,不管他多麼暴戾狠毒,還是割捨不掉對體操的那份情懷。所以,他回來了,重新披掛上陣。
菜脯是這個故事中最悲劇的人物。我們從他留給阿信的信中得知,他的童年並不快樂,他是在父親的打罵中長大的,所以他過早的成熟,並不可避免的成為街頭的混混。但他也只能成為一般般的混混,他的打架能力一般,毅力一般,見識也一般。所以,他很容易被毒品迷惑,也很容易向敵人臣服。而當初,正是菜脯將阿信帶上了這條路,阿信的強勢助長了菜脯的尊嚴,現在,阿信要想回到故鄉,回到過去,菜脯只能死。
電影通過菜脯這個人物,宣揚了情義的高貴和美好,而對男人來說,朋友是青春必不可少的元素。當阿信離開體操隊後,也正是有了菜脯這樣的哥們兒,他才能很快走出陰霾,去盡情享受生活的多彩,盡情釋放青春的能量。這份經歷對他之後重新回到體操生涯中是有幫助的,讓他變得成熟。
電影用三段論的形式結構了這個青春勵志故事,並通過配角人物將友情、愛情和親情灌注其中。友情是電影要顯著表達的,是張揚的,生機勃勃的,也是殘酷的,中間菜脯受毒癮迷惑,曾出賣過阿信,但最後自己隻身赴死,也同樣是為了阿信能夠回到故鄉完成夢想。這種友情的偉大就在於他的犧牲,在於繁華過後的毀滅。悲劇的力量常常會讓人銘記很多東西,友情就是這樣的`。
電影對親情的著墨不多,但卻是故事的轉折點。當初,媽媽考慮到阿信的腿傷,執意讓他放棄體操,回家賣水果。這促使阿信遇到菜脯,過上了一段快意恩仇、刺激歡樂的江湖生活,也差點讓他們走上不歸路。後來,又是阿媽的一雙鞋讓阿信明白了母親的苦衷,懂得了媽媽對自己的愛。這給予了他奮斗的力量,並讓他最終實現了夢想。(勵志電影 )電影前後兩次展示一家三口吃飯的情景,一次是阿信小時候奪得金牌時,一次是阿信即將要去比賽的時候,兩者呼應,也暗示了阿信必將取得成功。
愛情在電影里是清淡的,這與台灣電影一貫小清新的風格是一致的。愛情在阿信心中是聖潔的信仰,或者說是他靈魂棲息的港灣。在他不能去實現體操夢想,並且生命漂浮的時候,他唯有將活著的信念寄託在這個不認識的但是聲音甜美的女孩身上。因為,這位女孩真正關心他的生活。電影直到最後才讓阿信和女孩擦肩而過,他們的未來在哪裡,沒有人知道。也許,沒有結果的感情才是最讓人回味的。
為了襯托勵志主題,展現阿信體操夢的偉大,影片還展現了其他人物身上的夢想,並且這些夢想也都與體育有關。
一是社會大哥黑松,他正義寬容,放過了前來認罪的阿信,讓我們對他徒增好感,這樣的黑大哥還真是少見。但最後我們明白了,他年輕時也是體操小子,和阿信的教練是隊友,而且是隊中最好的。他怎麼從一個運動員變成社會大哥,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從阿信身上看到了黑松的影子。如果菜脯不死,阿信不回到故鄉,也許有一天,他也會成為和黑松一樣的老大。這就是命運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交織。
另一個人就是在電信公司上班的代號為599的女孩,她怎麼會對阿信這個壞小子產生好感,還把他打架的勝負場次記錄在牆上,開始我很糊塗,但最後也明白了。原來她曾是游泳運動員,也得過金牌,後來因為意外事故受傷,坐在了輪椅上,不得不放棄夢想,在電信公司做一名接線員。所以,他一直鼓勵阿信:你不只是為了自己奮斗,也是為了那些曾經有夢想的人奮斗。而她的辭職也是因為阿信的一句話你這樣的生活就有意思嗎?。她辭職之後會去干什麼,影片沒有交代,但是我們從她牆上畫的漫畫可以想像到: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畫畫和寫作也許就是最好的工作。
還有一個人是阿信的隊友小樹,小樹本來是教練眼中的尖子,卻在一次訓練中扭傷了腳,阿信作為替補頂替他上場,沒想到還拿了金牌。這件事對小樹打擊很大,也使他對阿信一直抱有成見。後來,他們都離開了體操隊,小樹幫助爸爸擺面攤。一次,作為混混的阿信替小樹出頭,改變了小樹對阿信的看法,當恢復比賽後,他主動邀請阿信一起回體操隊。雖然阿信沒有答應,心中卻起了波瀾。最後的比賽,小樹雖然沒有戰勝阿信,但是他戰勝了自己。
人人都有夢想,阿信的夢只是一個代表,他對夢想的執著,也意味其他人對夢想的執著。我們會從阿信身上看到自己青春的影子,當這個影子越來越清晰的時候,就是我們開始行動的時候。
影片在情節設置上往往是先告訴結果,然後再在之後的敘事中進行解釋,達到一種原來如此的效果。阿信為什麼喜歡體操,因為小時候爸爸曾告訴他,一個人想要哭的時候就倒立起來,這樣眼淚就不會留下來。而正是阿信在體操館的倒立,讓教練發現了他,也讓他從此和體操結緣。
在看《翻滾吧,阿信》之前不久,我剛剛看了張暖忻的《沙鷗》,同樣也是體育勵志片,同樣的讓人精神震撼,《沙鷗》主要體現了人物命運的悲劇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崇高,而《翻滾吧,阿信》更注重人文關懷,強調自身夢想和價值的實現。所以,在電影中沒有真正的壞人,導演力求將夢想的感染力徹底的釋放出來,這個夢不僅僅是指事業的成功,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本來是阿信對頭的黑松的兒子,最後浪子回頭,反而成了阿信的朋友,便是這種理想的體現。
讓我們且不論電影中的這種好萊塢式的圓滿是否合理,但是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精神的確得到了振奮,情緒的冷漠得到了融化,放置很久的夢想也重新湧向了回憶的閘門。所以,一定程度上說,《翻滾吧,阿信》也算是主旋律電影,它給了人力量,給了人純真。
電影《翻滾吧!阿信》是一部追求夢想的勵志熱血電影,故事描述從小擁有優異的運動天份的阿信,在偶然的機緣下深深地被體操吸引,逐步踏進了體操的世界,不過在母親的反對下,阿信黯然退出。現實的殘酷讓他不幸誤入歧途,在充滿暴力的荒唐歲月中迷失自我,直到他決心重新追尋夢想,在朋友與家人的鼓勵之下,阿信抓緊人生最後一次翻身的機會,朝跳馬台飛奔而去,翻上天際…。阿信自出生便有驚人的天賦,但他患有輕微的小兒麻痹症,他的一隻腳短於另一隻腳。學校教練發現阿信在跳馬的才能,將他帶入體操隊,但兩年來,他卻只能坐在板凳上,沒有上場的機會。
終於有一天,機會終於敲門,他代替受傷的隊友出賽,在令人驚嘆聲下,拿下了跳馬冠軍,阿信的未來似乎充滿著光明。但隨著高中畢業,阿信的腳卻一天天惡化,他開始害怕未來的挫敗,他媽媽也阻止他再去體操。阿信心裡充滿了無法控制的憤怒,他逃離家中與他的好友阿山,開始自我毀滅的生活。某天,阿信與阿山傷了的兒子,事情變得不可收拾,於是,他們開始四處躲藏。
《翻滾吧!阿信》有著小文藝情節卻不是一部《海角七號》類的文藝片,它演繹的是一個體操運動員的故事但也不能歸類於體育片,有 故事和打鬥穿插其中又不是一部《艋岬》那樣的黑道片,很勵志很鼓舞卻又不是一部單純的勵志片……你覺得它四不像,我卻覺得,電影就該是這樣,靠故事情節帶你走進那個年代,走近影片中的人物,體會他們的經歷,他們不同階段的遭遇和故事,他們的選擇,他們內心的各種情感掙扎……電影院那麼大,裡面的每個觀眾,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經歷和故事,不同的個性和喜好,卻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賞這部影片,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觀點,最喜歡最深刻的部分也各有不同。難道不該是這樣嗎……有誰喜歡那種進去看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是一部怎樣的影片,比如變形金剛那樣的科幻片(雖然看起來我也覺得不錯),每個人進去看完影片出來,對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橋段全都一樣,對影片的感受也都大同小異……這樣的影片我們也愛看,但真的喜歡嗎?沒錯那是大片,大製作,沒理由不喜歡,可我更相信,很多人,已經厭倦了這樣的觀影感受。
夢想?!可能是這部影片的關鍵詞,莫名地自小會喜歡一樣東西,會和其他同齡人有不同的感受,會有專心致志想要學會或折騰的事情,你有過嗎?我有過,是唱歌,可惜我沒有用心地認真地對父母說出心裡的那句話:「媽,讓我去學唱歌吧?」於是這個曾經莫名其妙就喜歡的事情慢慢淡出了我的生活。而劇中的阿信,正是在莫名其妙地躲在窗外偷學了體操後對媽媽提出的要去學體操的要求,而正式和體操結緣……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可能會出各種各樣的狀況,或許會迷茫,或許會不小心弄丟了夢想,或許被障礙絆倒……就如阿信一樣,因為某些經歷而誤入歧途,變得離夢想很遠很遠……可是只要你想抓住它,只要你勇敢站起來,繼續奔跑,就一定會有重新抓住它的時候。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當有機會輕觸夢想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用力抓住它!
不過,《翻滾吧,阿信》真正動人的是情感力量,阿信和死黨菜脯那種單純的信任,弟弟對阿信的熱愛,媽媽對阿信的過度保護,還有教練的暗中呵護,都令這部影片境界遠在很多小清新之上。而影片最動人的地方莫過於,阿信從沒有放棄夢想,這個大男孩對體操的熱愛是如此的具有感染力,不但把他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也從我們心底激發出一種美好的情緒。
C. 《阿信》的讀後感
第一次讀《阿信》,大約是四年前的時候。而且也只是草草的讀完第一部便沒再繼續下去了。當時我第一眼在書架上看到書名時還以為是「五月天」主唱阿信的自傳,走近才知道其實不是,我想這也是我沒再讀剩餘三部的部分原因吧。
那時我剛剛進入高二,仍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幼稚得可悲的少年。對世界的一切都不屑一顧,根本沒有嘗過苦難的味道,也沒體會過人生真正的失敗,過著隨心所欲又心不在焉的日子。當時對寫作也有半年的熱情了,寫過很多字。不過,寫的不是情書情詩,煽情庸俗到了極致,當初卻自負得忘乎所以,並自封當代文壇第一落寞詩人,其實我什麼書都沒讀過,不過在自己的狹窄的想像里坐井觀天的主觀看世界而已。每每回憶起那些單純無知的歲月,心裡既有後悔也有懷念,所以偶爾會希望人世間真的有時光機器這個東西,如果早一些了解人情世故,然後用時光機器重新去青春一次,我的人生又將會是怎樣一翻光景,也許就不會有這么迂迴曲折的成長了吧。
這一次重讀《阿信》,沒想到竟是在大學時光中。人生真的是變化莫測,曾經以為永遠不會走的路,就這樣跌跌撞撞的來到,而那一些未實現的夢就這樣破碎在另一條沒走完的路上,成了不忍打開的回憶了。這本書總共四部,認認真真讀完之後真的是感慨萬千、受益匪淺。我的淚腺不止一次的想要決堤,但也只是偷偷潤紅眼睛。但是內心的動盪不安卻那麼難以自控,在閱讀中從沒平靜過的。阿信的堅強、善良、堅持、愛人,深深的刻在了證明我還在活著的地方。她成了我的另一個偶像。
這部結合了巨大時代背景的長篇巨著,述說了一個平凡的日本女子傳奇的一生,她的名字就是阿信。阿信由於出身於佃農世家,受殘酷的佃農制度的剝削。在她七歲的時候,小小年紀就不得不離開爸爸媽媽的呵護,去有錢人家做苦工。那時做苦工的孩子,拚命辛苦的熬過一年,換來的僅僅是一袋大米。而這袋大米對改變貧困潦倒的佃農家庭的命運來說,太過微不足道了。倘若遇上自然災害風行的年月,佃農們連吃飽難吃的蘿卜飯也成了一種奢望。貧窮與飢餓已經把佃農們的理想摧殘得面目全非了,麻木與屈服就是那個時代農民的標志。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仍是一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國家。男女平等的觀念還是遙不可及的童話,而且長子主家的地位天經地義,那些身處次子地位的人們從生下來就註定了和長子天壤之別的待遇,這些待遇在那個時代彷彿理所當然,阿信正是在這種壞境下長大。七歲的時候,她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而不讓一無能力幹活的奶奶挨餓受罵,答應了父親去做工的要求,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小阿信居然是面帶微笑的離開,這麽小的她要好大的勇氣才能壓下內心的恐慌與不舍,我是無法想像的,也許那就是一個叫人早熟的殘忍時代吧。其實她內心有十萬個不舍與害怕,但就為了疼愛她的奶奶,她能把在一切的不舍與害怕像一個大人一樣深藏不露的埋在心底,我想小孩子表達最偉大的愛也就是如此了吧。而在這個物質富裕社會還算和諧的世界,這些淺顯易懂的愛卻不知不覺的被人們遺忘了,人們都在追名逐利的浪潮中忘記了給他們追名逐利的權利的人。我想起了那些長年來一直毫無怨言的深愛著我的親人們,讀了《阿信》以後,總是會有淚如雨下的自責感紛擾。越來越嚴重的寢食不安,絞痛著我的呼吸。
小時候用無理取鬧的眼淚花去爸爸媽媽美好的青春,長大後再用自己寶貴的青春花去爸爸媽媽漸漸蒼老的眼淚。我一直只顧著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幸福,卻忘了應該不時回頭看看他們的世界的樣子。當幡然醒悟回頭後,卻看見的是他們已在脆弱的心還要已在消瘦的背影。我恨這些後知後覺來得太晚,因為好多感情已經於事無補了。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做一個積極聽話讓他們放心的青年,可是連這么簡單的期盼,我也一直做得力不從心,總是重蹈覆轍一些事以此消耗著暗無天日的青春,並一再得到他們付出巨大的原諒。
無論是什麼年代,無論活在什麼地方,人們要做到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都是需要經歷千辛萬苦重重挫折才有可能看到柳暗花明的。在這個過程中,對意志的考量,對靈魂的追問,對時間的懷疑,不言而喻,那會伴隨著多少的痛苦於絕望,特別是在這個意願以遙遙無期的時間開始的時候。在阿信曲折的一生中,她總是在困境中不停的掙扎,在絕望中不停的希望,在她的腦海里從來都不曾有過放棄這個念頭,就算在那個怎麼努力都得不到回報的時代。書里有一句關於生存的話非常的耀眼,是這么寫的:一個人連自殺的勇氣都有,還要什麼做不到呢!每當我自己身處的世界心灰意冷時,就會想起這句話,很多事也就覺得無所謂了。還有一句關於愛情的話也如此動人心弦,是阿信的養子希望為了讓阿信答應他取百合為妻時說的。他說:我相信百合過去的生活,就是為了等待和我的相遇。這是我在讀到過的愛情故事中,最動人的情話。因為百合阿信的親生兒子阿仁產生過感情,並且還差一點結婚,希望還是這故事裡最佳目擊者。但是希望卻能夠把它說得如此詩情畫意,彷彿百合的過去是本該如此的事,這樣的愛的誓言,幾欲讓人想要體會。而阿信和她的丈夫田蒼龍三的相守,也是經過多次的考驗和離別才心心相印的。白頭到老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如果愛情里沒有海誓山盟的執著,彼此恩愛的決心,那麼不管多麼纏綿悱惻的相守都難以永恆的。所以我們看到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摩登時代,分手離婚如同吃家常便飯一樣頻繁自然。
這本書還有一條貫穿故事始終的主題,就是反戰。的確,戰爭是討厭而無情的。就算滾滾歷史潮流中的迫不得已進行的所謂的正義與邪惡的戰爭,又怎樣呢?就為了這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使數以萬計的無辜的人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且戰爭的結果,不管是所謂的正義勝利也好,還是所謂的邪惡失敗也好,都是殘忍的。大而言之都是在自欺欺人的毀壞共同的家園,小而言之都是在製造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戰爭在促使文明進步的腳本里不過扮演著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有什麼事是非得用戰爭才能解決的,沒有吧。戰爭只會使國與國之間仇恨更深,人與人之間更加冷漠。從古至今人們都在遙想的和諧世界也許等到人類文明毀滅時也還只是遙想吧。
阿信經歷關東大地震,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些災難使她一次又一次變得一無所有,但她灰心了嗎?是的,她沒有,她怎麼可能灰心,她勇敢的選擇從零開始,用盡青春去實現自己開店經商的夢想。他把她那些死去的親人朋友們沒完成的那一份也擔當下來,她知道她不是只為自己在活著,所以她的勇敢更堅不可摧。當屬於她的第一家田蒼超市開業的時候,阿信已經五十歲了,生命已耗盡了二分之一。她終於告別了那個不管怎麼拚命都得不到回報的時代,在她的幸福有了輪廓之前,這一切都像一個無法醒來的惡夢。
書寫到這時,阿信苦難的日子基本上走到了盡頭,再下來就是阿信為了讓家庭和諧和將事業發揚光大付出的努力和忍耐。阿信做生意推崇信譽至上,以信譽贏得顧客。就算當她的生意已經根本不再需要繼續經營利潤又少又累人的賣魚和蔬菜的老本行。但她懂得感恩,還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為她的顧客們帶來物美價廉的魚和蔬菜。正因為這樣在短短三十年裡,她就連開了十六家田蒼連鎖超市。但在繁榮的背後卻隱藏著嚴重的危機。在這期間,阿信的兒子為了擴大生意,用了很多不人道的競爭手段,這一日積月累的危機終於在開十七家分店的時候全面暴露,十七家分店遇到了來自實力強大的大集團的競爭,破產的日子近在眼前。就在這困難危險的時期,阿仁的家庭危機也全面暴露,面對即將破產關門的田蒼超市,阿仁的妻子絕望的准備全身而退,她要同阿仁離婚。在這時,沉默忍耐的啊信站了出來,說出了溫暖如春的話語來挽救這個家庭,而她的養子養女們也表現出了平常未曾表露感人的情誼,愛在這時得到最美的升華。
為什麼現在的愛總摻雜了這么多得功利成分呢?表面的家庭團結,背後的斤斤計較,就是閉著眼睛也能看見。原來有這么多神聖的信仰經不起時代的變遷、人世的流離。我突然發現了他的孤獨,但是已經為時太晚了。除了一個有點羞愧局促的問候,什麼也不能幫助。合家歡樂,像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一樣遙遠。
因為阿信的一生感恩善良,她的超市終於得救了。這是一個圓滿的結局。全書完時,阿信已經八十五歲,我還沒出生的。我只知道,從這以後,我的精神世界又多了一個偶像。
再給您一篇;
前幾天,媽媽給我推薦了一本書,名叫《阿信》。我好奇地問:「什麼叫阿信啊?」媽媽說:「阿信是一個日本小女孩的名字,這本書里寫的是阿信小時候的經歷。」我聽了,便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書里寫道:小阿信生在一個窮苦的人家裡,爸爸是個佃農,奶奶為家操勞了一輩子,得了風濕病,阿信的姐姐阿春和阿密出去給別人當傭人了,阿信還有個哥哥叫庄治,他是個冷酷無情的人,阿信的媽媽叫阿藤,她非常疼愛阿信,阿信還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阿藤和庄治每天都要出去干農活兒,阿信就一個人在家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
她每天都吃蘿卜飯,有的時候就連蘿卜飯也吃不飽,奶奶為了省些錢,每天只吃一頓飯。阿信七歲那年就去東家做工了,可是在東家比在家裡還要苦,每天都要起早貪黑的,冬天還要在冰冷刺骨的河水裡洗尿布,但是,每天只能吃一小碗蘿卜飯和幾滴冰冷的大醬湯,可一年的工錢才一袋大米。
我覺得小阿信是一個懂事又堅強的孩子,她那時候雖然比我小,可是她卻能去關心奶奶,幫著家裡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她就為了一袋米,小小年紀就出去做工了,她還以強烈的求知精神得到了上學的機會,後來為了不讓東家的小少爺被同學們欺負,只好含著眼淚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學校。還有一次,她為了讓奶奶吃上魚,掉進了河裡差點被淹死,阿信在東家受了不少委屈,可她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在信中說自己過得很好。
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物質條件雖然比阿信那個時候好,可是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卻遠遠不如他們。
前一篇層次和字數都高一些,後一篇適合初中生或小學生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
D. 電影《翻滾吧!阿信》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呢
這部電影給大家的感覺既開心又難過,總之是有著很大的變化,但劇情還是非常好的。
E. 日本電視劇阿信讀後感
相貌樸素,堅忍善良的阿信征服了最廣泛觀眾的心。據說這部電視劇在日本播出的時候,甚至達到了萬人空巷的程度。這部電視劇里沒有驚心動魄的劇情,沒有盪氣回腸的愛情,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只是講述了一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滄桑老婦的平凡一生。可是就是這部平凡無奇的作品,卻吸引了那麼多觀眾的關注,賺取了那麼多的眼淚。
阿信是貧苦佃戶的女兒,一家九口人就靠種地為生。奶奶得了風濕,不能幹活,父母和哥哥整天起早貪黑的幹活,到收獲的時候,糧食還要交給地主一半,剩下的糧食總是不夠吃。遇上災害時,全家人都要挨餓。在這個家庭里,能幹活的人才有資格吃飽,只吃白飯而不能勞動的奶奶和阿信總是受到哥哥和父親的責難。媽媽阿藤為了不讓7歲的阿信過早離開家去幫佣,站在殘冬冰冷的河水裡想打掉已經懷上的胎兒。小阿信自此過早的明白了生活的艱辛,為了能給家裡省些糧食,讓奶奶吃飽,媽媽生下小寶寶,以一年一袋米的工錢開始離家幫人家帶孩子。她每天不停的幹活,每頓連剩飯冷湯都吃不飽,還要在冰冷的河水裡洗尿布。。。為了能上學,寧可忍受僕人阿常的非難,每天不吃午飯,最後還是被其他孩子所恐嚇而不能去上課了。這些她都能忍耐,卻不能忍耐奶奶給她的5毛錢被阿常不分青紅皂白的奪走,還被誣賴為小偷,最終於大雪中出走。。。。
活著是多麼不容易啊,不論我現在正在經歷怎樣的病痛和挫折,和那些與阿信有著相似經歷的人相比,都要幸福多了,至少我還能吃得上飽飯,穿得上暖衣,而且上了學。與阿信相比,之前我所謂的不幸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F. 演了50分鍾,全智賢才出現,你覺得《阿信》這部電影如何
演了50分鍾全智賢才出現《王國:北方的阿信》是喪屍韓劇《王國》的外傳電影,由魅力女神全智賢主演,在《王國》第三季到來前,率先上映。故事主題深刻,節奏緊湊,夠狠、夠毒、夠火爆,92分鍾的電影讓人看完還意猶未盡。
值得一提的是,全智賢的表演一點都沒有偶像包袱,無論是情感戲還是動作戲都沒有讓人失望。
G. 全智賢攜帶新作品《王國:北方的阿信》歸來,你怎麼評價這部電影
給我父母看了《王國》第一二季,昨晚又給他們看了《北方的阿信》,都說很精彩,現在在蹲第三季。我不得不再吐槽一句國內連續劇,唐嫣的《燕雲台》也是游牧民族,他們的服裝真是精緻,皮膚真是水靈!現在國內連續劇就是一味追求絢麗的場景,主角各個面妝精緻,一塵不染,街道整整齊齊,歌舞昇平,真是惡心。看《王國》第一季世子出宮,到集市問路時看到滿地泥濘,水溝里都是屎尿,這才是封建王朝城鎮的真實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