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徐靜蕾電影 我愛你 說的是什麼
本片是根據王朔的小說《過把癮就死》改編的電影,片子描述了一對由相識、相戀到結婚的男女。女主人公--杜小桔,對感情極度敏感,對理想、愛情有著近乎偏執的執著與渴望……蜜月之後,他們挎著籃子到農貿集市買菜。平淡的日子裡,吃醋、找茬、爭吵是有滋有味的調料,反目、出走、癲狂是死水泛起的微瀾……
《我愛你》這部影片是張元導演對王朔小說的新的詮釋,但又不同於王朔的表達。他們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精神背景之中,述說的時間相隔著十多年。其中有一段對白是這部影片的點睛之筆,那是杜小桔和王毅見面不久的一次對話:你愛我嗎?那還用說?真的,那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你說呢?我不知道所以才問你呢。嗯,嗯,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當然是啊。不然的話,我怎麼會和你好啊。那我也是。是什麼?是--說出來。是我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真的?咱們結婚吧。
② 電影《我愛你》-徐靜蕾佟大為演 影評
聽了王菲的《我愛你》才發現這部影片,原著是王朔的《過把癮就死》。
女主角(徐靜蕾)歇斯底里,總是找事,男主角(佟大為)也沒閑著,兩人一不小心的就鬧得不可開交。從頭到尾,這個女主角所要表達得不過就是三個字「我愛你」,她吵來吵去想要得到的也就是聽到男主角告訴她「我愛你」。可能跟女主角的成長歷程有關系,她的性格里夾雜了很多的不安感,她對於自己得到的東西都有很不確定的感覺,所以她要去證明。於是她就拚命的表達出自己的佔有欲,但是自尊心很強的她又不能表現得過於明顯,在感情的糾葛上,一開始她就是一個弱者,一個需要別人愛,而且積極渴求著別人愛的女人。可惜,男主角並不明白這一點,他大概不知道這個女人在面對他是內心有多麼的不安,其實他只要表露出那麼一點點在乎,這個女人就會得意起來。可惜,他不知道。
小桔的這種病態心理的突出表現是自我安全感的缺乏。這是一種只有憑借愛的庇護才能獲得的安全感。因為缺乏安全感小桔才會瞎猜胡鬧,歇斯底里;因為缺乏安全感小桔才會在王毅第一次提出離婚的時候痛不欲生,苦苦挽留。在影片的最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小桔成長於破碎的家庭,父親親手殺死了母親。所以她比平常人更渴望被愛,哪怕僅僅是口頭上的被愛,所以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她發作的也會更猛烈。而王毅在一次次被小桔問及「你愛我嗎?」都無言以對。他對婚姻的期望來源於小說中玫瑰色的描寫,現實與期望相悖,他只能說「不知道愛誰,誰也不愛,連自己也不愛。」
「你愛我嗎?那還用說?真的,那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你說呢?我不知道所以才問你呢。嗯,嗯,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當然是啊。不然的話,我怎麼會和你好啊。那我也是。是什麼?是——說出來。是我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真的?咱們結婚吧。」這段台詞在電影中重復出現兩次。於是,愛成為冠冕堂皇的結婚的理由。以「愛」之名步入婚姻殿堂的小桔和王毅顯然並沒有能力經營他們的愛。他們的婚姻硝煙不止,頻頻告急,他們始終找不到化解危機的辦法。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沉默了很久,哭得滿臉淚花,突然審視自己的愛情,也許電影裡面有自己的影子,沒有安全感的愛,和極力爭取愛的勇氣。但是,可能是表達方式不夠好,最後弄的兩敗俱傷。兩個相愛的人為什麼一定要以彼此傷害的方式表達感情呢? 我不禁要問愛情與現實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如果,你正處在熱戀中,如果,你可能即將有一個愛人;如果,你也是一個渴望愛的人;如果,你希望懂得怎樣去愛別人,我建議,看看這個片子,有的時候,也許我們不是愛錯,而是表達錯了愛。
「你愛我嗎?
那還用說?
真的,那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
你說呢?
我不知道所以才問你呢。
嗯,嗯,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
當然是啊。不然的話,我怎麼會和你好啊。
那我也是。
是什麼?
是——
說出來。
是我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
真的? 那,咱們結婚吧。 」
電影的開頭,便是這段對白,兩個陰影。十幾分鍾之後,還是這段對白,依舊兩個陰影。只是,男主角有著不同的側面。
莫名其妙的被這段話感動。
原來女人要的不是男人,而是愛情。
被一個男人深深愛著的,愛情。
這個男人,可以是王學兵,也可以是佟大為。
現在才明白,那年的我,不是愛上他,而是愛上愛情!
漆黑的夜晚,鏡頭只有王學兵急促而沉重的步伐跑上跳台。我知道,他會死!
果然,他跳下的,是乾涸的游泳池。那意味深長的一灘鮮血,同時,印證了佟大為閃爍的眼神。
你愛我嗎?
也許每個女人都曾問過同樣的問題。而男人們究竟認真回答過嗎?也許敷衍,也許厭煩,也許不在乎。究竟有多少女人一生都在尋找那個虛無的答案啊?
媽媽常對我抱怨,說爸爸在家什麼事都不做,也沒有從前那麼關心她。她說,其實並不是真想讓他做什麼家務,只是想聽他說一句:「放那兒吧,呆會兒我來!」多麼簡單的滿足啊,爸爸卻始終不明白。
徐靜蕾不厭其煩的問著「你愛我嗎?」本想撒撒嬌,換來的卻是傷害。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才聽到了那三個無力的字,而那一刻,又有誰會相信那是真話!
是和媽媽一起看這部片的,從頭到尾我都流著淚,媽媽沒跟我說一句話,我知道,她也在哭。
爭吵,無休止的爭吵,直到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為一句話,為一個動作,甚至為一個眼神。看起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生活中又有誰敢說沒遇到過!
著實為片中那個倔強的小女人心疼。她像一把刀子,鋒利,卻又單薄得要命。吵鬧、撒潑、哭泣、出走、委屈、憤怒……愛吃醋、愛找茬兒、愛撒嬌、蠻橫無理又極度缺乏安全感,時時刻刻感到威脅和恐懼的存在……
在她身上,我漸漸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又一次的爭吵後,佟大為說,你在外面不是挺能忍的嘛,在單位上人緣兒那麼好,怎麼在我這兒就不能忍了呢?
說這句話的男人真的是大笨蛋!
不能在你面前忍,那還不是因為愛你嗎?那還不是你也愛她嗎?那還不是相愛的人之間的特權嗎?
③ 誰可以解釋電影巴黎我愛你的結局,很多人互相認識的
沒什麼具體的關系,只是想說明這些事都發生在我們的周圍,都發生在巴黎這個城市。巴黎很小,同時也很大。這些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是在巴黎這座城市每天都在發生這樣一個個的小故事,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的那些人身上。拿電影里來說,他們並不是孤立的,假如是孤立的,那麼它也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城市裡,他們彼此也互不相識,這樣就沒有了意義。結局其實是畫了一個圓,從巴黎出發,又在巴黎結尾。他們都生活正在巴黎這個美麗的城市,所以巴黎我愛你。其實也是點睛之筆,好像一條線,把原本互相獨立的小故事竄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使他們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因為最後他們互相認識,所以你不能把任何一個分割出來。假如沒有最後這一筆,你隨便把幾個故事單獨拿出來不看也不影響影片的完整性。
④ 韓國電影《我愛你》中的老人最後為了保護對方而沒有選擇在一起,最深刻的愛真的是放手嗎
韓國電影《我愛你》中的老人最後為了保護對方而沒有選擇在一起,最深刻的愛真的是放手嗎?
還有就是一種愛情就是精神戀愛,一個就柏拉圖的愛情,這樣的愛情難道不是愛情嗎?難道不是彼此成全的嗎?這樣的愛情你不覺得也是很偉大的嗎?很多人的愛情觀就是擁有彼此,是不是就有點小小的狹隘化的理解呢?難道愛情就是這樣嗎?電影里給了另一種方式,就是真愛彼此,放手就好!我覺得只要是心中有我所愛,就好了。
你覺得愛情的方式有幾種?你喜歡的是哪種愛情方式呢?你的愛情是上面的哪一種?你喜歡上面哪一種愛情?
⑤ 徐靜蕾和佟大為演的《我愛你》結局是什麼
離婚後,兩人還有聯系,
女主角還懷了孕.
⑥ 徐靜蕾佟大為的《我愛你》到底講述了什麼主題
首先我要告訴你,這部電影原來是王朔的一部小說。當時王朔還算是一個不錯的作家,在圈裡的地位相當於今天的海岩。
這部小說是他的自述和朋友結合的一部小說,說的其實就是男女之間那點兒事兒。
一個現實有點保守的男人,和一個浪漫不切實際的女人碰撞的磕磕絆絆。
他們是否彼此相愛?這個毋庸置疑,但是男人是一個挺一般挺普通的男人,而女人卻有各種不能說的過去(關於父母家庭)所以精神脆弱過去。
當這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彼此爭吵,打架,甚至生離死別都變得正常了。
我還記得王朔小說裡面一句話體現在電影里最為經典。
那就是,我們彼此攻擊就如同用刺刀近距離相互捅,刀刀見血,因為彼此實在太熟悉了。
愛情這玩意,真的說不好,我當時花了手裡僅有的一點兒錢買電影票看的首場。
結果看完的時候最後鏡頭不是桔子懷孕了么,全場嘩嘩的鼓掌,我也鼓掌。
有過愛情經歷的人看這個最深有感觸。
⑦ 倪大紅、惠英紅主演《我愛你!》,表達了什麼劇情
主要是圍繞4位老人的人生故事,還有他們晚年的際遇展開的,主要就是講述了兩對老人在人生盡頭純粹但是又熱烈的愛情故事,延伸了前兩部電影當中對於生命意義的討論,豐富了在國內銀幕當中十分稀缺的老年形象。
⑧ 徐靜蕾 佟大偉電影《我愛你》說的是什麼
電影《我愛你》是根據王朔的小說《過把癮就死》改編,講述了一對青年男女——王毅和小桔之間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過把癮》曾在當年創下了收視狂潮。此次執導《我愛你》的導演張元表示,會和電視劇《過把癮》有很大不同,將在故事和人物的把握上注入自己新的想法。
⑨ 電影<親愛的>結局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就是兩個人繼續互相欺騙~~那女的知道那男就是他男朋友,她也想起了以前的事情,也知道那男的騙了他·就是最後要表達大家都是在互相欺騙·~
⑩ 電影我愛你莫里斯的結局是什麼
結局是刑滿釋放的莫里斯最後離開了被判144年監禁的史蒂夫,不管史蒂夫如何辛苦的越獄來到他的面前。因為莫里斯也不無法確定史蒂夫是不是真的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