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看完《驢得水》,你有什麼啟示
太輕松的電影雖然看起來爽快,卻難免流於輕浮;而思想性太深刻的電影,雖發人深思省,但看完了心情卻過於壓抑。電影《驢得水》是我剛好喜歡的那一類黑色幽默,情節新穎,對白幽默,又不乏思想性。一曼的結局,分外悲慘。她先是瘋了,後又自殺了。這個結局,也很有諷刺意味,或許編劇想說的是,在中國,一個女人不論再美好,只要她觸犯了傳統貞潔觀,那麼等待她的只有一個結局,要麼瘋,要麼死,或者像一曼這樣先瘋再死。
佳佳:孩子比成人更懂得堅守原則
佳佳是老校長的女兒,一個純真倔強的少女。
她是唯一一個未成年人,她卻比所有的成年人都清醒理智,懂得堅守底線。從頭到尾,她一直要大家坦白錯誤,可是沒有人理會她的話。所有人都把她當做一個無知的孩子。
成人被社會所同化,變得利己、不講原則,唯有少女還保有善良、底線,這不能不說是編劇的又一個絕妙的諷刺。
鐵男:面對強權的脆弱
鐵男是全劇里個子最高的,脾氣最大的,性情最耿直的。他不畏強權,敢說敢做。
為了保護佳佳和一曼,他是唯一敢和特派員叫板的男性。
可是,當特派員的保鏢沖他開了一槍,槍從他耳邊滑過。他應聲倒地,以為自己死了,爬起來發現自己沒有死,「死而復生」的他抱住特派員的腳跪倒在地,一邊磕頭一面鼻涕眼淚橫流地懇求:「特派員,別殺我啊!我不敢了,不敢了,你讓我幹嘛我就幹嘛!」
他似乎被這一槍嚇破了膽,以致特派員保鏢當著他的面要強奸一曼,他都把臉別向一邊,裝作沒有看見。
一個錚錚鐵骨的漢子,因為暴力和強權,竟扭曲成如此面目,實在讓人心寒。
佳佳罵他:「一曼被強奸你也不管嗎?」他說:「佳佳,他們有槍,我能怎麼辦?我反抗,他們一槍崩了我,還可以繼續強奸一曼。你試過槍子擦著耳邊而過的滋味嗎?我在他們面前什麼都不是,我就是一條只會汪汪叫的狗!」
人在面對暴力和強權的時候,只有兩種結局,要麼寧死不屈,要麼認慫。鐵男認慫了,可是我不忍譴責,只覺得心疼,他的脆弱其實是一種特別真實的反應。試問,槍頂在頭頂的時候,有幾個人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呢?
該譴責的不是那些在強權面前嚇破了膽子的弱小者,而是那些恃強凌弱的施暴者。
女性都是美好的,男性都是醜陋的
這部劇里的女性都是美好的,哪怕是銅匠的面黑牙黑的潑婦媳婦,也有可愛的一面。她敢愛敢恨,誓死捍衛自己的婚姻。她恨鐵匠背叛自己和一曼睡覺,可是當她聽到一曼罵銅匠是「牲口」,看到銅匠失落痛苦的眼神,我竟從她眼裡讀出了一閃而過的心疼,她替銅匠罵了一句:「你們才是牲口!」
電影最後,佳佳成為謊言的犧牲者,不得不嫁給銅匠為妻,也多虧這個潑婦的女人不管不顧地來攪了局!
特派員怎麼樣,有槍怎麼樣?敢搶老子的男人,老子豁出這條命跟你們拼了!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你敢豁出去,你就贏了!最後唯一的勝利者,竟是這個目不識丁的莊家女人。
看到她一把搶過保鏢的槍,把男人們嚇尿的場景,真心覺得太爽了!
還有一曼,即使在性上她是那麼一種放盪不羈的態度,可是一旦關乎原則問題,她卻比那些道貌岸然的男人們更有底線。
電影結局,佳佳去了延安,投身革命事業。也暗喻了她不與這些愚蠢的男人們同流合污。
慾望卻讓劇里的男人們變得邪惡。災禍往往和利益並存。在慾望誘惑下,連最單純的銅匠都變得不再單純,他見識過更精彩的生活,便不想過原來的生活,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不惜踩著眾人的頭往上爬。
強權之下,鐵男也從錚錚鐵骨變成了毫無原則的軟骨頭。
看似善良的老校長,卻是引導眾人走上彎路的罪魁禍首。
老裴的醜陋自私更不必說。
要說電影的缺點,就是劇情太緊湊,矛盾沖突太多太尖銳,現實事件中似乎不會有這么密集尖銳的矛盾沖突。
不過,這缺點寫完了,怎麼感覺有吹毛求疵之嫌呢?
或許,這不能算缺點,只能說編劇太會編故事了。
電影台詞里的包袱多得像在看小品,真正做到了讓人笑中帶淚,寓教於樂。實在太喜歡了,忍不住摘錄幾個,讓大家一睹為快。
01
考察團明天就到了,老校長鼓勵大家:「我相信,只要我們在天黑之前能找到頂替的人,經過一晚上的培訓,一定能應付住考察團!好!大家有沒有問題?」
眾人:「有!」
校長:「大聲點回答我!有沒有問題?」
眾人:「有!」
校長:「好!出發!」
02
任眾人如何勸說,銅匠就是不肯假扮呂得水老師。早就對銅匠有點意思的一曼輕輕一笑說:「你們都別管了,我來睡服他!」
鐵男不解地問:「校長,一曼說的說服是啥意思?她想幹啥,你就不管管?」
校長說:「這事咋管?做大事就得不拘小節!」
03
假模假式的特派員來參觀學校,發現學校竟然建在一個神廟里,他說:「學校建在這里,有點過於「堂而皇之」了吧!」
一曼笑了,偷偷跟鐵男咬耳朵:「他是想說「富麗堂皇」吧!」
04
為了應付特派員檢查,一曼連夜教了銅匠幾句英語:「Nicetomeetyou」「Thankyouverymuch!」「Youarewelcome!」
可銅匠見了特派員一緊張,這三句話成了:「Nicetomeetyou!」「Youareverymuch!」「Thankyouwelcome!」
眾人不禁捏一把汗。
可那位自稱英國留學回來的特派員竟然沒有聽出錯誤。
一曼又試探著對特派員說:「特派員,Goodbye!」
特派員一怔,回復到:「Good morning! 」
一曼對老校長肯定地說:「校長,我敢肯定特派員根本就不懂英語!」
05
一曼讓銅匠用藏語讀詩(銅匠是藏族人)。一曼哄騙特派員說,呂得水老師讀得是莎士比亞的詩,我來翻譯!
銅匠讀完了。
特派員站起來嚴肅地說:「呂得水老師,你果然是原形畢露啊!」
老校長嚇壞了,懇求道:「特派員,這事我來扛……」
特派員說:「這事你們扛得了嗎?這頂振興中國農村教育的大旗只有呂得水老師扛得起來!」
眾人汗!
06
銅匠假扮完「呂得水」之後,老校長送銅匠走,他送給銅匠一本書,說:「這本書拿回去看看吧!學點知識,有教無類!」
銅匠認真地說:「沒事校長,我不累!」
07
銅匠媳婦氣勢洶洶地來學校抓破鞋。
她虎著臉大罵:「你們哪個女老師睡我爺們了?」
鐵男不幹示弱回嘴:「你干哈的啊?!」
銅匠媳婦怒吼:「你干哈的啊?!」
鐵男上前抓住銅匠媳婦地手,欣喜地說:「唉呀媽呀!老鄉啊!我是奉天的啊!」
銅匠媳婦欣喜地說:「哎呀,我也是啊!」頓一秒鍾,繼而又怒吼:「說,到底誰跟我爺們兒搞破鞋了?!」
有哲理的台詞:
老裴對鐵男說:「或許,中國最缺乏教育的不少農民!」
特派員說:「我看過你們幾個人的檔案,你們幾個人都有污點!只有呂得水老師是完美無瑕的!」(莫須有的假人當然無暇)
PS:這部電影,要溫情有溫情,要浪漫有浪漫,要殘酷有殘酷,最重要全程笑點不斷。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小成本大製作電影。
寫火熱的人生,講震撼的故事。微信公眾號:奇奇漫悅讀(ID:qiqimanyue)
❷ 《驢得水》影評怎麼寫
1、情境設置先聲奪人,高山滾鼓愈演愈神,演員爆發很准確,電影真的好看。
2、從話劇舞台到大銀幕,《驢得水》經過五年劇本打磨、上百場表演磨礪,品質扎實,精彩巧妙的故事、不落俗套的笑點、無可挑剔的表演,令觀眾交口稱贊 。
3、這部電影難能可貴之處在於,讓我們看到國產喜劇電影更多的可能性,喜劇電影並非只能是一路哈哈哈,也可以做到有態度、有思考,看得笑聲之後,心口好像被打了一拳。
劇情簡介
一群「品行不端」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鄉村開辦了一所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老師們都自得其樂,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
然而教育部特派員要來突擊檢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寧,因為學校有一位「驢得水老師」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擔心醜事即將敗露的時候,一個神奇天才的出現拯救了大家,然而誰能料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❸ 電影《驢得水》觀後感 看完電影《驢得水》有哪些感悟
借驢諷今
文/夢里詩書
嬉笑怒罵間用荒誕的喜劇色彩所醞釀的悲情,使《驢得水》既能逗人捧腹,更在針砭時弊的同時拷問已人性的盲點,固然電影在形式上有著過重的話劇痕跡,但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劇本夯實,耐人尋味懇切的黑色喜劇。
電影伊始將時代背景定位於民國一個偏遠山村的學校中,校長和三個老師共同合謀了用一頭拉水的驢虛構了老師「呂得水」。以此向教育局多領取一份薪水,但怎料教育局特派員來校視察,於是一場用目不識丁的銅匠冒充呂老師的荒誕事由此展開,而為了圓謊而繼續編制的謊言,既成為了電影推動劇情的動力,也為其悲劇性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隨著這一謊言的持續發酵,這個在特定環境中對知識分子的顛覆和教育腐敗的抨擊,通過本就並不牢靠的教師與銅匠的同盟關系,使故事變的越發幽默且賦有深度,看似道貌岸然者的愚昧,為了實現所謂夢想的不擇手段,最終令電影中每個人本自美好的預期被逐個打破,人性也在貪婪面前徹底淪喪了底線,其丑惡淋漓盡致的展現,構築了電影極為出色的內在縱深。
談及這部作品,不可不提的人物便是任素汐飾演的女老師張一曼,她在電影中既擔負了諸多的「有料」笑點,也成功塑造了了電影最為矛盾的一個人物形象,張一曼看似放盪的背後,卻有著一顆純真之心,但也正是這樣的一份純真,讓她成為了這場用喜劇粉飾的悲劇中最為悲情的人物,這實則甚令我感覺電影中的張一曼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瑪蓮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則是前者憑借於美貌,而後者則是幽默與性格的使然。
如同一場話劇般的表現形式,其實並不是電影的缺陷,這正如《狗鎮》這般另類的作品一樣都為人拍案叫絕,《驢得水》的問題其實是在於並沒有處理好將話劇演變為電影的過程,在電影時長過半後,很明顯的能令人感覺到劇情開始了強硬的大幅跳躍,以此引發的人物轉變突兀,使人性經不起細致的推敲,最終命題的著點也變的稍顯生硬。
無論如何,這部電影或許存在著微瑕,可仍舊瑕不掩瑜,魯迅曾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而借驢諷今的《驢得水》顯然正深諳此道。
❹ 剛剛看完《驢得水》,大家都有什麼觀後感
剛剛觀看了翔宇劇社的《驢得水》,哭了笑了,放棄回宿舍洗衣服的時間跑到辦公室開電腦打字,就是為了腦中閃現的想法能夠及時得到記錄。
在路上聽到兩人討論,說沒想到這個劇這么負能量,鐵匠一黑到底,沒有起伏,有些失望。但我卻覺得這部戲的編劇著實反應了現實。既然是荒誕的故事,就要荒誕到底,也現實到底,沒有魯迅似的批判精神,只為了迎合"正能量"的社會要求而寫成happyending,最後只能是讓人心中缺了一些回味。喜劇一般給人的印象很短暫,因為那種理想中的事情分分秒秒都發生在我們的腦海中,所以么有任何新鮮感覺。反而悲劇能夠震顫人心,因為人們從內心深處拒絕這種情況的發生,避之唯恐不及,卻要看到它血淋淋的出現在眼前,那種觸動禁忌的感覺更能長久的保持。
先說說孫佳佳,她應該是該劇中唯一自始至終保持著理智的人。她的單純與理智的保持,是建立在父親與其他教師的保護之下的。她雖然身處在艱苦的環境中,但父兄的照顧與關愛,以及年紀小的理由,讓她能夠生活的無知無罪,因此她能夠在其他人迷失的時候保持著清醒的理智進行勸阻,並且最終得以遠離是非。但她能夠躲多久?沒了親人的關愛,她將更加直接的暴露於現實社會的陰影之下,那種單純善良的心性能夠躲過四處潛伏於暗處的惡之爪牙么?
女教師一曼是戲中為二的女性。我想她曾經也單純善良過。如孫校長教導鐵匠時誦讀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大都市生活容不得底層小人物的天真無邪,為了生存她成為了交際?連草都不長"的山村躲避閑言碎語。她也有自己的追求,當孫校長提出捐出自己的5000元錢用來建校舍時,是她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的。大家將最初騙得的3000元經費挪作私用時,她的花銷用在了衣服上。試問哪個女人不愛粉黛華服?在這個充滿了男人氣息的鄉村小學,她也只能靠這種魅力來穩固自己的地位。說她玩弄男人沒有感情?若真如此她不會因為鐵匠的離去而戀戀不舍,也不會在收回鋼筆後對著遠去的背影說"鐵匠,對不起",更不會在被侮辱後成為了一個瘋子。其實我覺得一曼只是裝瘋,因為她已經無法正常的面對這群人。唯一正常的佳佳在聽到"今晚的驢肉"後用深惡痛絕的眼光看她,曾經交付感情的鐵匠道貌岸然的回來羞辱她,相伴最久的同事因為各種或冠冕堂皇或自私自利的想法背棄她。她不像佳佳有父親的支撐,也失去了有過床笫之歡的男人的撫慰,除了痴狂瘋癲,她已經找不到方式來挽回可憐的自尊。有時候死亡是最好的結局,如同《致青春》里的阮阮,悲傷失望什麼的,從此無須在意。同時我要對一曼的扮演者致敬,舞台劇需要付出與奉獻,她將一曼的心路與行動一絲不苟的表現,將角色塑造的十分豐滿。觀劇者有些不能接受其中的情節,我要說,不出演舞台劇,你不會知道什麼叫做"放得開",什麼叫做"犧牲"。真正會品味劇情的人,不是用笑場和噓聲來表達對演員的蔑視,二是從動作和表情中,體會一曼這個角色的在放盪中的掙扎和渴望。
再說魁山,他從開始對一曼的追求、發出具有獨占欲的宣言,到心死如灰後性格粗暴,買貂裘費公款,不肯放棄到手的錢款,為升職而對特派員為首是瞻,一系列的活動充分體現出了一個投機鑽營的小人物的成長歷程。他是劇裡面從一開始就展現出消極悲觀的人物,是漢奸的典型。但這樣的人物不是憑空產生的,他和特派員是同樣的人。雖然一個貌似深處高位,一個好像紮根農村。他們都抱有自己的目的。魁山能夠跟隨孫校長來到農村,說明他還是有一番理想抱負或者說善心。然而生活條件的艱苦、社會環境的殘酷逐漸消磨了他的心性。他還能堅持初衷的原因,可能就是一曼的陪伴。能夠說出"結婚"這個詞,說明他真的動了情,也下定了決心。所以遭到背叛讓他崩潰,枷鎖除去後釋放出的惡劣因子充斥了他的靈魂,於是變成了傳統意義上的壞、損、陰、惡。他狗血淋頭地對著一曼破口大罵,粗話臟話假話實話毫不遮掩,正說明他仍然放不下曾經的情和戀。所謂愛的深所以痛的真,是十分有道理的。
至於特派員,正如我先前所說,他和魁山沒有本質的不同。現在的他,身份在這個小山村中的校園里顯赫非常,但在教育廳中不過是個一抓一大把的跑腿小弟,不然也不會被派遣到山野中公幹。他也會投機,背負巨大的任務卻只選取了一個地點作為目的地,只因為這里符合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務的要求:窮鄉僻壤,基礎教育。隨手找個人濫竽充數應付交差就好,回頭就有大把的鈔票領取;或許連鈔票都沒有,只有頂頭上司的口頭嘉獎而已。作為底層小人物,能夠生存就是最大的福利了,當然能夠找到機會耀武揚威、發泄郁積的怨氣更好。只是他沒有想到故事還有後續,美國教育家羅斯來了,這讓曾留洋英國、熱愛莎士比亞文學的高材生也頭痛不已。騙騙騙,編編編,這些都是他生存的必備技能,臉不紅心不跳的就能把這出戲繼續演下去。只是參與者太不給力,導致困難重重。被驢踢、遇詐屍,最後連錢的皮毛都沒有看到,還被調查,只能說"這個氣氛很讓人氣憤"了。說起來被調查只是走個形式罷了,這樣的小角色在大人物眼中如同螻蟻,不僅搞砸了掙錢的途徑,還丟人現眼到國外了,一腳踢開,毋庸置疑,反正一個特派員倒下去,千千萬萬個特派員站起來。社會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想洗白千千萬萬無窮盡的特派員們,任重道遠又勢在必行。
不得不說的人是鐵男。他曾經的意氣風華嫉惡如仇是年輕氣盛的青少年的代表。他鄙視魁山的消極,守護佳佳的純潔,支持校長的夢想,是個徹頭徹尾的"知識分子脾氣",最終卻敗在一枚子彈上,順應形勢認了乾爹找了靠山。說他不堅定么?艱苦的環境里他也抱怨,卻始終抵抗著侵襲;他和佳佳在一起,就像兩個校園中普普通通的情侶,內斂著相愛,為著未來而努力。只是生死抉擇的時候,作為一個並沒有經受過大風大浪考驗的年輕人,乞求"活著",並不過分。他還有長久的歲月需要度過,美好的生活還沒體驗,要麼死去,什麼都不帶走,要麼活著,借用靠山的力量讓自己強大。肉體凡胎抵不過槍炮的攻擊,在特派員已經毫不猶豫開槍,並且有再次斃掉他的趨勢時,什麼嫉惡如仇什麼年輕氣盛,都抵不過對生的渴望。
時間有限,先分享這點兒體會。有時間再繼續。感謝翔宇劇社和劇組成員的精心編排與努力付出,為大家呈現了一場挖掘人性的饕餮盛宴。向你們致敬!
❺ 《驢得水》影評深度解析內容是什麼
1、情境設置先聲奪人,高山滾鼓愈演愈神,演員爆發很准確,電影真的好看。
2、從話劇舞台到大銀幕,《驢得水》經過五年劇本打磨、上百場表演磨礪,品質扎實,精彩巧妙的故事、不落俗套的笑點、無可挑剔的表演,令觀眾交口稱贊 。
3、這部電影難能可貴之處在於,讓我們看到國產喜劇電影更多的可能性,喜劇電影並非只能是一路哈哈哈,也可以做到有態度、有思考,看得笑聲之後,心口好像被打了一拳。
劇情簡介
一群「品行不端」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鄉村開辦了一所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老師們都自得其樂,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
然而教育部特派員要來突擊檢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寧,因為學校有一位「驢得水老師」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擔心醜事即將敗露的時候,一個神奇天才的出現拯救了大家,然而誰能料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❻ 驢得水影評深度解析
《驢得水》講述的其實就是一個「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的故事。
《驢得水》由舞台劇改編而成,其中很多成分還是擺脫不了戲劇的影子,但正因為其脫胎於一部成熟的戲劇作品,其戲劇沖突以及人物設計都十分巧妙。
在電影的一開始用空鏡介紹環境是電影的慣用手法,第一場的戲的開始就拋出了已經困擾這個小學很多年的問題,錢永遠是人類社會爭執的焦點,生活進行下去離不開的就是錢,學校繼續開下去離不開的也只有錢,因為謊報他們不得不用另一個謊言來填補這個謊言,無休止的填補漏洞成了他們生活的中心,而無論那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引起一連串的爆炸。
關於人物的設置,編劇用各種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來造成各種發自人物的內心沖突,一曼不羈吸引了裴魁山,裴魁山愛錢一直沒選擇離開,校長只想守住學校不管他人生死,周鐵男看到死神選擇了放棄抵抗。高貴的人一旦低下頭顱,那麼他會比卑賤的人更加卑賤。
周鐵男性格中的大男子主義和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像極了剛剛踏入社會的我們,他維護所有人,特別是校長和一曼,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對孫佳更是關懷備至,他像是替所有人擋槍子的盾牌。
但是,他的摧毀只有一瞬間——子彈擦著耳朵過去的那一下,再醒過來的周鐵男興奮而又可笑的成為了特派員的一隻忠犬,他對生命的渴望在那一刻超越了在場的所有人,所有的東西都在失去的那一刻才能體會,所以他選擇了珍惜生命,在一曼差點被強奸的時候繼續啃著黃瓜,勸說佳佳和銅匠假結婚。
周鐵男在劇中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轉變,在沖突的爆發中適時的增加了重量,而人物的轉變是外界所給的力量刺激而成,由在人物內心進行合理的轉化。如果周鐵男不是一個那麼逞強的人那麼也不會在最後那麼落魄。校長最可悲與可笑的一點是,是他把所有人都聚在一起,為了一個農村教育實驗,他縱容著一曼與銅匠,縱容著裴魁山和周鐵男,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和事佬。
一曼作為這場戰爭的犧牲品一個人踏上生命的歸途,她不羈而又放縱,像最絢爛的花開放著,年輕的女人生命中總歸是有一份躁動,她只是說了出來,做了出來。對銅匠,她喜歡,對裴魁山她也喜歡,沒有三從四德的山村讓人最開心的不過是過著知足的生活,縫補衣服,教教學生,她不考慮未來,也不考慮其他人。
銅匠更好像是一個得到點化的潘多拉盒子,他從一個無知的人無害的生靈而變成最恐怖的噩夢,他的出現拯救學校於水火又毀滅了所有人的前途,但他是一個單純的人,追求幸福,知識,也追求愛情,他洗干凈比劇中所有人都干凈,因為他只是臟,而不是惡,只是他也完成了轉變,從追求變成了慾望的人。
劇中的人物設計十分出彩,人物不能簡單的用好與壞來區分,在劇中每一個人都是活著的,在《驢得水》中每一個人都沒有得到好的歸宿,因為,謊言把這個世界變得奇幻,不管是劇中人,還是觀眾,生活中都不可能沒有謊言,但是謊言的彌補最後很可能會超出掌控,就像孫佳所說的:過去的如果就這么過去了,以後只會更糟。
❼ 《驢得水》影評深度解析是
情境設置先聲奪人,高山滾鼓愈演愈神,演員爆發很准確。
從話劇舞台到大銀幕,《驢得水》經過五年劇本打磨、上百場表演磨礪,品質扎實,精彩巧妙的故事、不落俗套的笑點、無可挑剔的表演,令觀眾交口稱贊。
劇情介紹:
一群「品行不端」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鄉村開辦了一所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老師們都自得其樂,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
然而教育部特派員要來突擊檢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寧,因為學校有一位「驢得水老師」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擔心醜事即將敗露的時候,一個神奇天才的出現拯救了大家,然而誰能料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❽ 電影《驢得水》主要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影片講述了一頭驢子的荒誕故事,一群「行為不端」的大學教師懷揣著教育的夢想,從大城市到偏遠的農村開辦了一所小學校。學校的工資很低,生活很艱苦,但是老師們玩得很開心,每天都互相取笑。然而,教育部出人意料的視察消息打破了和平,因為學校里有一個「驢得水老師」隱藏著一個骯臟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擔心丑聞即將發生的時候,一位奇跡般的天才出現了,拯救了世界,但誰能想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最後,村裡的教師、銅匠、特委員和外國人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在沖突的過程中,我們人性中的缺陷開始顯露出來。為了生存,為了得到利益,不擇手段,沒有原則。整個故事變成了一場鬧劇。這個電影讓我們重新對人性進行審視,對所謂的「人之初」進行思考。
❾ 怎麼評價電影《驢得水》
當我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是《驢得水》的時候,我並沒有想過我會認真把它看完。不過,人總是矛盾的,我又偏偏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名字決定進來看一看。
電影一開頭的音樂,瞬間吸引了我。不僅如此,碧藍的天空,優美的草原,幾頭牛羊懶散的站在那裡曬太陽。我頓時有了非常舒適的感覺。這樣的場景和音樂與當時那個年代非常符合。而且聽音樂好像是一部喜劇,心想這應該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於是我瞬間進入了認真看戲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