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綠皮書的觀後感

電影綠皮書的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8-30 09:26:08

Ⅰ 綠皮書觀後感100字

很棒的一部片子。看似雲淡風輕,實則暗潮洶涌。
整個故事給人的感覺是溫暖輕松的,但講的卻是種族歧視的問題。兩個完全不同的人,膚色,階層,生活環境,文化背景,甚至性取向(這是我看完電影看評論才明白過來的,可能國內上映刪剪了,只有一處在公共浴室一個場景提示過吧)從最初的格格不入,一路走來,到最後彼此真正的了解包容和自我救贖,建立深厚的友情。沒有很激烈的劇情,沒有沉重,黑暗,卻能在小細節中感受到現實的殘酷,但是編劇用小幽默溫和的化解了。敘事流暢,一氣呵成,幽默輕快,細節豐富飽滿。
故事設置了兩個沖突,一個是表面就可以看到的黑人和白人的種族歧視,還有一個是底層社會的義大利裔白人司機與高高在上的黑人博士藝術家。某種程度上這種相反的設定,起到了很好的戲劇沖突。還有很多小細節也是如此。不劇透了。
觀影體驗很舒服,笑點不斷,全程無尿點。還有一點,我是真的沒認出阿拉貢……

Ⅱ 電影《綠皮書》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看完後你有什麼感受

綠皮書是關於一個黑人鋼琴家謝利僱傭了一個強硬的白色暴徒作為司機巡迴南方種族充滿。在一路南下的過程中,兩人完全不同的矛盾不斷,引起了很多的爭吵和笑話。而是在彼此最需要的時候,一起渡過難關。行程接近尾聲時,兩人也慢慢放下了成見,成為好友的故事。

這樣的旅程,對於彼此來說改變很多,就是看看世界,看看生活。我們給予自己的是這個世界的殘酷和現實,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路上的生活,生活中的環境。如果有什麼經歷可以改變我們的偏見和成見,為什麼不在路上呢。所謂的綠皮書既諷刺又嘲弄。所謂的治療之間的區別只是無意義的堅持和固執。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沒有什麼不同。差別帶來的,是內心的自卑和故意壓抑的結果,這不應該是這樣的。真不該這么做。

Ⅲ 《綠皮書》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綠皮書》的深層意義是,我通過不斷的努力,去學習那些白人所喜歡的東西,去取悅他們,然而最終,卻因為膚色,而不被接受,從台上下來,我仍然是一個黑鬼。這讓我想到了美國的精英教育,我們都覺得美國是一種素質教育,事實上,只是評價的體系不同。
這些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所處的地位為下層的人設置了各種門檻,這些門檻雖然不僅是學習成績,但依然是可稱之為標準的事物,比如高爾夫球,演講辯論,音樂等等。
主人公的境遇十分之孤獨,為了進入精英階層,被其接受,他接受了白人的文化,而拋棄了自己的文化,他與自己的同胞難以相處,而卻又被白人們拒之門外。這一點,湯尼司機也不斷的向主人公提及。

綠皮書觀後感
主人公的境遇十分之孤獨,為了進入精英階層,被其接受,他接受了白人的文化,而拋棄了自己的文化,他與自己的同胞難以相處,而卻又被白人們拒之門外。這一點,湯尼司機也不斷的向主人公提及。
湯尼作為一個義大利裔的美國人,雖然也不是正統的安格魯薩克遜人,但是他受到的歧視當然不如黑人所受到的歧視多,然而,他的選擇是擁抱自己的底層階級,而將上層的階級拒之門外。這看起來,是一種聰明的策略,發展自己的文化,通過其文化影響力的擴大使上層階級接受自己。
然而,我認為這對主人公來說,並不是有效的策略,黑人的地位太低,地位之低來自於對其種族的偏見。黑人的地位要遠遠比義大利人低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用雞蛋碰石頭的方式,不斷的撞擊白人的觀念,讓他們知道黑人也能做得一樣好,通過時間的積累才能改變別人的觀念。

Ⅳ 《綠皮書》的影評是什麼

《綠皮書》根據60年代的一本旅行雜志獲得的創作靈感,當時是一個充斥嚴重的種族歧視的年代,這本旅行雜志上標注了各個城市中允許給黑人進入的旅店和餐館,甚至還有「日落城鎮」在夜幕降臨時這些城鎮就不允許黑人進入;

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兩個截然不同的主人公機緣巧合下有了一場奇妙的旅行。兩個人在旅行中有過分歧爭吵,也有過歡笑感動;最後兩人在這次的旅行中都收獲了各自的友情,每個人都往前邁出了一步,這一步是收獲也是接納。

從兩個人在經歷重重考驗,到打開各自的心防,其中是潛移默化的滲透。我們看故事來講是兩個男人的故事,最後兩人成了好朋友;但是這個故事更是映射了當時的社會環境,這更是對當時社會上民族歧視問題有所好轉的一種暗示,民族主義的進步更是世界文明進步的標志。

(4)電影綠皮書的觀後感擴展閱讀:

《綠皮書》它能獲得多個獎項的原因就是基於它獨有的情懷,富有的精神;更是以小見大的典範。電影結尾在橘鳥酒館里一曲肖邦練習曲《冬風》給人極致的體驗。

《綠皮書》這部片子受到了極大的好評;這其中離不開演員的精心塑造,以及拍攝的節奏把握,急緩的情緒控制和良好的邏輯推進,綠皮書想表現的是一種精神,其中內在涵義的表達是受到各方好評重要因素。

Ⅳ 看完《綠皮書》,你有什麼感受

一個極具天賦的黑人鋼琴家,被稱為醫生,為了改變「世人對黑人的固有印象」的理想(because genius is not enought,it takes courage to change people's hearts)毅然決然地前往種族歧視非常嚴重的南方進行巡迴演出,為了使巡迴演出順利進行,找了一個常年在夜總會工作的白人混混作為司機兼助理,該混混很能扯淡,能讓底層階層(如基層警察、混混等)願意聽他的話。在前往南方的巡迴演出過程中遇到各種歧視黑人的刁難和非禮、行為和習慣,在極具社會底層混混經驗(也稱之為人民群眾呼聲)司機的幫助下一一化險為夷,而常人眼中「粗鄙」的黑人鋼琴家卻不斷影響和教育這位混混司機,使他的思想和覺悟有了質的提升,贏得了家人和朋友的尊重和喜愛。在不斷演出的過程中,不斷發生的事情讓他們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相互改變,友情不斷升級。

影片中有不少能觸及我們社會和內心深處的地方:例如襲擊警察那一節,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只能通過贏得尊重,保持自尊,才能獲勝(dignity always prevails)。例如面對誤會和成見,(this world full of lonely people who afraid to make the first move),直擊心靈,不愧為很好的影片。

Ⅵ 綠皮書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綠皮書告訴我們的道理:

《綠皮書》雖然有著人性的歧視,可是它更好地刻畫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善良、包容、責任、友情和愛情等等,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

雖然到現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中還存在著一些偏見,但是我們應該要學會去接受被人與自己的不同。

《綠皮書》簡介: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雷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保鏢托尼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古典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Ⅶ 種族、階層社會之傷—電影《綠皮書》的觀後感是什麼

影片《綠皮書》是第91屆奧斯卡作品,我已經看了很多遍,每次都很投入,每次都有所收獲。

在這種情況下,雪利實際上是沒有被任何一方認同,而是游離在這兩種文化之外的孤獨體,他的文化身份是具有極其復雜混合性和不確定性,他在兩種文化的夾縫中掙扎找尋,可實際上是沒有結果的。黑人地位的荒誕性在影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表面上看,美國是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的,並不斷呼籲社會接納黑人,實現種族平等。唐.雪利是比較高社會階層的一員,可惜他也沒有獲得他所在階層的認可和尊重,上層社會的他也依舊如此,底層的黑人的待遇和經歷也同樣如此,有的甚至更加悲慘。這部影片充分的體現了文化的錯置性,讓人明白種族的差異。

Ⅷ 綠皮書 觀後感

電影的背景設定在1962年,次年馬丁·路德·金做出了那個著名的演講「I have a dream」。不太了解美國歷史的觀眾,也能了解到當時黑人被白人隔離、歧視的情況。作為黑人,要依靠旅遊指南《綠皮書》,才能在旅程中准確地找到接納黑人的餐館和旅店。
電影的主角,一個是著名黑人鋼琴家唐·雪利,他需要往南部巡演,而越到南部人們對黑人的歧視就越嚴重,為了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他需要一個活泛的人做他的司機;另一個主角是白人混混托尼·利普,失業在家的他需要一份工作養家糊口,於是他來應聘這個司機的職位。在一番糾結後,托尼·利普接受了這個工作,於是這段向南巡演的「冒險」開始了。
唐·雪利有兩個身份,一個是被當時白種人不恥的黑人身份,一個是被當時上流階層引以為貴賓的藝術家鋼琴家身份。這兩個身份,使得他的遭遇是分裂開來的,一方面他能在演出台上獲得熱烈的掌聲與恭維,另一方面在台下,他又是被歧視、被隔離、被侮辱,甚至是被毆打的對象。黑人身份,使得他被白人隔離,這也使得他對黑人身份下意識地排斥,拒絕聽黑人音樂,拒絕吃黑人喜歡的食物炸雞,拒絕玩黑人喜歡玩的游戲,這導致了黑人群體也把他當成異類。這使得唐·雪利非常孤獨,既不屬於白人,也不屬於黑人,同時造成他對自我認知的偏離。

Ⅸ 《綠皮書》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綠皮書》告訴我們人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影片整體還是公路片的方式,借旅途,將這兩個不同膚色、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聯繫到一起,從固有的印象到逐漸和解。我們願意相信這樣的故事,是因為,我們希望人和人之間真的能保有起碼的善良、理解和平等,這是種美好願望。

電影的兩位主角的形象塑造都非常的成功,互動也很有火花,兩人更是雙雙的入圍了本屆奧斯卡的最佳男主角與男配角,而他們之所以讓我們這么喜歡,除了演員詮釋的到位之外,更是因為他們的都很有層次。

影片評價

《綠皮書》成功刻畫了有色人種所面對的那些困境,這不僅會發生在南部腹地,也會出現在像紐約市這種地方。維果·莫特森的撇嘴微笑似乎很適合這個角色。這讓人無法不去喜歡這個角色。

Ⅹ 《綠皮書》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綠皮書》告訴我們一個人若是自大,會害怕別人都不知道;一個人若是自信,根本不在乎別人知不知道。

《綠皮書》中的黑人鋼琴師唐雪莉,從一開始出場的高傲、冷漠就是保護自己的鎧甲,他沒有按照「黑人既定成長路線」成長,因此受到了黑人同胞的排斥,但是又無法融入白人社會,盡管他已經在白宮演奏過兩次,但仍然不免受到白人歧視,他像是一個孤獨的靈魂,遊走在白與黑之間。

這兩人的個性或許天差地別,一個喜愛靜默,一個愛發表意見,但他們都明白一個寶貴的道理,那就是尊重。而托尼和雪利博士相處的之所以讓我們感到非常暖心。

就是因為兩個天差地遠的人卻不會貿然的想要改變對方,而是在不觸碰雙方底線的前提之下,循序漸進地讓對方察覺自己想要表達的信息,托尼看穿雪利博士格格不入的寂寞,因此他找到機會就想跟雪利博士分享。

不管是他從來沒有吃過的炸雞,還是托尼絞盡腦汁想要寫給妻子的家書,甚至他還提醒了雪利博士要把握機會,主動聯絡失聯已久的兄弟,而托尼能屈能伸的做事風格也對雪利博士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當後來雪利博士被拒絕在白人餐廳用餐時,他也願意跟托尼前往當地的酒吧享用晚餐,從這里他意外地找到了被自己同族所接受的歸屬感。

主要劇情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黑人博士鋼琴家唐,他擁有極好的藝術才能。可他在擁有了一個自己單獨的演奏廳和每天數百名的觀眾後,卻請了一位叫托尼的失業白人做司機,開始了歷時兩個月的南方巡演。

整個過程中他基本上每天都在演出,但觀眾的掌聲,嘉賓對他的稱呼,大家對他的尊重,都只存在於舞台上。一下台,唐在白人眼中仍是老黑,甚至是當時歐洲盛行的黑奴。

托尼作為他的司機,免費看了他的每場演出,也親眼目睹了唐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在台上受人尊敬的鋼琴家,下了舞台不能進白人的廁所,不能進白人的餐廳,甚至不能進入正常的更衣室。托尼既為別人對唐的態度而氣憤,又為唐放棄了安穩而受人尊重的演出廳,而來做巡迴演出而不解。

終於,在影片的最後,托尼在唐的一位搭檔口中明白了唐這次巡迴演出的目的。原來他這次巡迴演出是為了用自己的力量,努力改變白人對黑人的看法,為黑人爭取更多的尊嚴,也讓黑人受到應有的尊重。

閱讀全文

與電影綠皮書的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大惡龍電影 瀏覽:100
中國龍1完整版電影 瀏覽:408
電影配樂緊張背景音樂 瀏覽:423
古裝電影周星馳 瀏覽:127
怎麼製作那種電影台詞圖片 瀏覽:1000
2014年3月愛情電影 瀏覽:778
愛情公寓大電影中張起靈是誰演的 瀏覽:591
陽邏電影院今日播放列表 瀏覽:167
電影台灣往事mp4 瀏覽:789
生化壽屍完整版電影國語在線觀看 瀏覽:958
台灣60至70年代武俠電影 瀏覽:83
例如聽音樂看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728
在電影院摸我 瀏覽:302
電影急速蝸牛英文介紹 瀏覽:850
張萌北京電影學院導演 瀏覽:879
狙擊生死電影演員表 瀏覽:790
宋導演教你拍攝微電影課後習題答案 瀏覽:446
圖片出自哪部日本電影 瀏覽:337
法國世界末日電影在線 瀏覽:576
2021電影春節檔圖片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