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父子》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父子》劇情
在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社區里,伴隨著一串年輕稚嫩的歌聲,小男孩阿寶夢見爸爸騎著自行車載著他穿過田野。但很快車翻了,兩人摔入草叢,美夢也醒了。這個未完成的夢似乎預示了阿寶的生命中即將發生的不幸。
阿寶的母親阿蓮是個漂亮的女人,但在婚姻中卻又是個不快樂的女人,她和阿勝是一對相愛卻不懂得相處的夫妻,事實上,阿蓮很早便想離開脾氣暴躁、好賭成性的丈夫,只因兒子阿寶夾在中間,才勉為其難地同住一屋,如履薄冰地維系著一觸即發的「家變」。
終於,在經歷了痛苦的抉擇之後,阿蓮實施了自己的逃跑計劃,然而卻被及時向父親通風報信的阿寶破壞了,盛怒的丈夫把她扣留了下來。
為了挽救感情,阿勝一廂情願地安排全家去坐油輪度假,誰知,早已對丈夫心灰意冷的阿蓮卻因此逮到了第二次出走的好機會,從此消失在了父子的生活中。
母親的出走令阿寶和父親之間漸漸產生了一種封閉、殘酷的共生情感,也讓父親更加暴躁不安。窮困潦倒之餘,父親又遭到了高利貸追債,父子倆只得逃至一所廉價的旅店。
夜深人靜,連番失意的父親竟然想拋下阿寶獨自逃走,可是他還沒離開,就已經被前來追債的高利貸打斷了腿。
無助沮喪的阿寶幾經周折,找到了阿蓮,可看到媽媽如今的幸福生活,又得知媽媽懷孕的消息,弱小而懵懂的他隱隱地意識到,自己唯一的親人是阿勝,所以他必須折回去找父親。
回到旅店,暴戾的阿勝劈頭蓋臉就給了阿寶一巴掌,原始而純朴的親情再次被扭曲,渴望而陌生的親情再次在阿寶心裡支離破碎。
從此,阿寶在恐懼與失望中艱難度日。長時間的生活拮據,再加上年幼的他尚無是非觀、榮辱觀,阿寶在同學家玩時,順手牽羊地拿走了一塊珍貴的手錶。
對之,阿勝並沒有嚴厲地斥責他、教育他,反而在最艱苦的關頭,將手錶抵還了房租,一旁的阿寶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手錶的甜頭竟惡化了阿勝的不勞而獲之心,他開始一而再、再而三地鼓搗、強迫小小年紀的阿寶去借錢、偷錢。
不甚明白危險的阿寶卻深深地感受到了害怕,但迫於父親無知而蠻橫的軟硬兼施,阿寶一次又一次鋌而走險;父親的暴戾、親情的模糊,再一次橫在阿寶的心坎上。
東窗事發時,阿寶遭受失主的毒打,為人之父的阿勝不但逡巡不前、眼睜睜看著,當出現了警察,他更是倉皇而逃。最後,兒子被送入了看守所。
父子再次相見已是10年後,在看守所里,愧疚的阿勝不知所措地想向兒子道歉,阿寶流著淚歇斯底里地嚷著「為什麼要讓我去偷」,末了,阿寶一個撲身,咬上了父親的耳朵,血流不止。
《父子》
是譚家明執導的一部電影,由郭富城、楊采妮、吳景滔、林熙蕾主演。該片於2006年11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獲獎記錄
2007年,該片在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獎項。
創作背景
1996年,譚家明在為一個編劇班教書時,讓學生們創作了多部作品,其中一個學生的作品就是《父子》這個故事的原型,而那位學生的靈感則來源於一則「父親教唆兒子去偷東西,之後被抓住」的新聞。譚家明在1996年就已經完成了劇本,之後的十年間劇本反復修改了5次。
影片評價
《父子》並不打算通過父子之間的對峙,講述一個可以在文化層面上解讀的隱喻性故事。相反,《父子》盡可能排除意味深長的細節,只呈現粗鄙的草根階層的生活狀態。
父親的確是粗野的,滿嘴村話的,但他並沒有就此被擱置在道義的砧板上反復拷打。
在細膩的鏡頭掌控中,父親依然理直氣壯地活動著;由於被鏡頭表現出的現實生存的窘迫和內心的軟弱,他對女人和孩子的傷害,就有了一種讓人恨鐵不成鋼的無奈感。
也正基於此,這樣的父親才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在這部電影里,父親的形象沒有被簡單化處理,沒有被空洞的倫理親情拔高,也沒有被現實的暴力扭曲,而是表現出與現實生活貼心貼肺的對應。
Ⅱ 父子郭富城主演的電影
《父子》是譚家明執導的一部電影,由郭富城、楊采妮、吳景滔、林熙蕾主演。該片於2006年11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小孩的父親是個濫賭的混混,失望的母親遠走高飛;之後被打斷腿的父親開始讓小孩偷東西,一次小孩失手被失主逮住,而父親則落荒而逃。父子再次相見已是10年後,父親希望得到兒子的諒解,但兒子卻咬下了他的耳朵。
影片中有很多父親打兒子的鏡頭,但實際上只有一場戲是真打,即小孩去媽媽那裡,一晚上沒回來,父親等他回來後一巴掌打過去,抓住他的肩膀。
平時在片場,郭富城總是和小演員吳景滔一起吃飯、聊天,像兒子那樣照顧他,但拍這場戲之前,郭富城沒有和吳景滔說話,等到拍的時候,就真的一巴掌打了下去。
Ⅲ 誰有郭富城的《父子》完整版,小弟感激不盡!!
《父子》(After This Our Exile)[DVDScr]
電驢下載
http://lib.verycd.com/2006/12/09/0000131245.html
Ⅳ 電影《父子》
樓上亂復制什麼額。。。 完全牛頭不對馬嘴。
對於提問者的問題的解答:
1.最後那個女的在之前是都沒有出現過的 所以在影片里根本沒交待她是誰 也沒有這個必要的。。。
2.兒子長大後的扮演者叫 「徐天佑」
他的照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0%EC%CC%EC%D3%D3&t=3
他的資料:http://ke..com/view/1323859.html?wtp=tt
Ⅳ 如何評價郭富城電影《父子》結局
結局很壓抑。
如果是自殺了,反而是樂觀的結局。影片之所以壓抑正是因為,父親這樣不由自主的人連自殺都沒有勇氣和毅力,連自殺都沒有貫徹到底。
兒子得到了救贖,定然不會再走他父親的老路,不會再犯父親的錯。父親沒勇氣自殺,就像之前沒勇氣砍掉自己的手,未必能夠真正悔改,父親與另一個女人走在一起,之前和之後的生活或許還是會重演歷史。父親、兒子、母親實際上代表了三種象徵。
《父子》是譚家明執導的一部電影,由郭富城、楊采妮、吳景滔、林熙蕾主演。該片於2006年11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小孩的父親是個濫賭的混混,失望的母親遠走高飛;之後被打斷腿的父親開始讓小孩偷東西,一次小孩失手被失主逮住,而父親則落荒而逃。父子再次相見已是10年後,父親希望得到兒子的諒解,但兒子卻咬下了他的耳朵。
2007年,該片在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獎項。
Ⅵ 郭富城主演的《父子》講的內容是什麼好象還貨獎了,。這部電影好在哪裡
內容不說了~這部電影橫掃單年的金像和金馬~是最大贏家,好在哪別人說也沒用,自己看嘍~不過現在好像很難找到完整版。
我認為最大的看點是郭天王把一個充滿矛盾的父親刻畫的入木三分,是我看過最精彩的表演。
Ⅶ 《父子》郭富城結局是什麼
結局是:兒子阿寶還是怨恨父親害了自己的一生,雖然對父親很失望,但是也很渴望得到父親的愛,電影結局阿寶咬掉父親的耳朵,愛恨交織在一起,他對父親表現出血濃於水的矛盾的愛,電影也傳遞了這對父子之間矛盾的感情。
《父子》是譚家明執導的一部電影,由郭富城、楊采妮、吳景滔、林熙蕾主演。該片於2006年11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小孩的父親是個濫賭的混混,失望的母親遠走高飛;之後被打斷腿的父親開始讓小孩偷東西,一次小孩失手被失主逮住,而父親則落荒而逃。父子再次相見已是10年後,父親希望得到兒子的諒解,但兒子卻咬下了他的耳朵。
2007年,該片在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獎項。
影片評價:
在《父子》這部電影里,譚家明相當聰明地引入了香港電影的一些標志性語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某種電影史意義上的總結,當然也間接完成了和市場之間的潛在對接。可以與王家衛的電影相媲美的精緻而穩定的畫面質量,具有強大沖擊力的柴可夫斯基的悲愴音樂,再加上譚家明自己高水準的剪輯技巧,使整個電影的敘事既流暢又耐看《中國新聞周刊》評)。
Ⅷ 郭富城的電影父子是什麼
《父子》是譚家明執導的一部電影,由郭富城、楊采妮、吳景滔、林熙蕾主演。該片於2006年11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小孩的父親是個濫賭的混混,失望的母親遠走高飛。之後被打斷腿的父親開始讓小孩偷東西,一次小孩失手被失主逮住,而父親則落荒而逃。父子再次相見已是10年後,父親希望得到兒子的諒解,但兒子卻咬下了他的耳朵。
角色介紹
電影《父子》中郭富城飾演的是一位道德淪喪的父親阿勝,阿勝虐待兒子阿寶,最終阿勝非常後悔,想得到兒子的原諒,但是卻被阿寶咬掉了耳朵。
影片中郭富城飾演的這個角色十分負能量,郭富城和這個角色本身有著很大的差別,為了入戲,郭富城自從接拍這部影片開始就沒有開心過。直到拍攝完成之後,郭富城才漸漸走出角色,但是卻因為入戲太深蒼老了許多,長出不少皺紋。
阿勝這個角色脾氣暴躁,沒有責任心,完全顛覆了郭富城的本人的真實形象,所以塑造出這個角色,對郭富城來說確實是任務艱巨。
Ⅸ 郭富城演的電影有哪些 下面推薦郭富城6部經典電影
1、《父子》
這部電影由譚家明執導,郭富城主演,是郭富城電影生涯的重要作品,該電影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獎在內的5項當年的香港金像獎。在這部電影中郭富城飾演了一個濫賭成性的父親,妻子因為絕望的生活拋棄了他,而他自己則延續著渾渾噩噩的生活,並且為了生活讓自己未成年的兒子去偷東西,而他則躲在暗處放風,有一次兒子失手被捉,而這位父親卻落荒而逃。十年後父子再次相遇,父親滿心期待,卻得來了兒子殘酷的咬掉了他的耳朵。這部電影中郭富城飾演了一個頹廢而歷經世態滄桑的父親,讓觀眾對他印象深刻,這部電影也是他早期的轉型的重要作品之一。
2、《三岔口》
這部電影取自京劇的同名片段《三岔口》,這兩個故事異曲同工,這部電影中郭富城飾演一個失去愛人的警察,這部電影的另外兩位男主角也是男神級別的吳彥祖和鄭伊健,三個男人演繹了三個軌跡不同的故事,因為種種原因命運交織在一起。郭富城憑借這部電影獲得了金馬獎影帝。是郭富城早期重要的作品之一。
3、《全民目擊》
這部電影是郭富城參演的一部國內的推理懸疑電影,這部電影效仿1957年好萊塢著名的推理探案電影《控方證人》,這部電影同樣獲得了很多好評,這部電影中郭富城飾演了一位正義的檢察官,為了能為社會伸張正義,秉公執法,但是在絆倒孫紅雷飾演的大罪犯的時候卻一波三折,劇情一再翻轉,讓觀眾很有代入感,喜歡推理的觀眾朋友,這部電影筆者給你們強烈推薦。
4、《最愛》
這部電影是這六部電影中郭富城飾演的最虐心的角色,在片中郭富城和章子怡飾演一對艾滋病情侶,他們在發病最後的日子裡發現各自愛上了彼此,並在生命最後的日子結婚並一起生活,而最後他們在愛情的幸福與病魔的絕望中一起離開了這個世界,展示了什麼才是最愛。
5、《踏雪尋梅》
郭富城憑借這部電影再次獲得了香港金像獎的影帝,這部電影中郭富城飾演一位潦倒而又很怪癖的警察。他會通過體會犯罪人員的心理進行探案,而這部案情中無論是受害人,還是兇手都處於對社會的深深絕望中,而郭富城扮演的警察一邊在破案,也一邊深深的受著人性的責問和煎熬。
6、《無雙》
這應該是郭富城主演的電影中目前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電影了,主要是郭富城主演的其他的電影基調太過於陰郁,雖然整部的電影表現也充滿爆發力,但是可能是因為態度積極性的問題,不太受到觀眾的喜愛,而這部《無雙》中,郭富城直接和發哥對戲,相對其他作品而言是更具有傳統的「港味」電影,有情懷,有動作,有劇情,所以也很受觀眾喜愛,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可謂是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