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偉大的土地改革觀後感300字

電影偉大的土地改革觀後感300字

發布時間:2022-08-26 09:41:07

Ⅰ 《建國大業》觀後感300字~400字

提供兩遍,自己選吧!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庄嚴宣告中結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奮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盪,揮之不去。

影片以抗戰勝利至建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重慶談判、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現,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宋慶齡、張瀾、李濟深、沈鈞儒、何香凝等民主愛國人士紛紛登場,彷彿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電影以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的飛機上拉開序幕。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群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佔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展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殺,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遭到殺害。此舉遭到了以共產黨為首的各黨派的強烈反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大白天手持白燈籠闖入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後。馮將軍義憤填膺的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足以看出當時的時局是多麼的恐怖,而馮將軍也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

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群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李公朴、聞一多為代表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觀眾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了,多麼艱難的歷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現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六十周年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二、
經過千辛萬苦搞到票,然後聚精會神地看完了一票難求的國慶60周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建國大業》這部影片,集中反應了自1945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雲變幻,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和內容上的厚實感。同時,還用虛實相映的手法表述歷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達到再現歷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後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民主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敵機轟炸西柏坡x住處未爆炸的炸彈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影片的重點,是國共兩黨的實力如何從勢均力敵、針鋒相對,到最後共產黨技高一籌,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讓歷史的天平終於傾向在共產黨一邊,中國的歷史從此改變了前進的方向。

電影的場景設計和敘事角度有大有小,最喜歡兩個場景:一是北平機場,萬人喜迎毛澤東和老紅軍戰士的聲嘶力竭的場面,令現場觀眾百感交集,不禁涌動起對建立共和國的無數先輩的敬仰情懷。二是蔣經國前往上海督導經濟,直面譴責孔家才是讓黨國身處危難的蛀蟲,回到南京時父親蔣介石卻對他說「不反亡國,反則亡黨」的言語,一番時局的忠告帶走了經國的銳氣,這或許是對多年之後的台灣主政人物的一種性格鋪墊和詮釋吧。據說蔣經國在深刻反思敗走台島的教訓,啟動肅貪和黨建轉型改革,嘔心瀝血、勵精圖治的將台灣帶上「亞洲四小龍」的地位,親手實現了政治解嚴(將台灣帶入民主時代),集其大成的功業在他之後的新台灣,未見在政治境界及領導效能上超越蔣經國的新典範。蔣經國「與時推移的改善及修正的性格」,註定這位奇跡經濟的締造者最終心力憔悴嘔血而亡的悲愴宿命。因此我認為,影片中陳坤的扮相與我心目中的蔣經國最為吻合。片中對徵集到國旗、國歌作品的選用過程,猶如生動的教學片,更讓人增長了不少知識。

看完《建國大業》,如果你非要問我,誰演的最好?我說是張國立。可能在一些人心裡,張國立電視劇演的多了,沒有那些「電影明星」們更有銀幕范兒。其實錯了,他是真正有多大舞台能擔多大戲的人,蔣介石,這個份量特別重的角色,被他擔起來了,擔得漂亮。
當然從外形上來說,張國立無論是從長相上還是身材,都跟蔣介石「不像」得太厲害。但是張國立沒走「形似」,甚至於沒去追求「神似」,他是在演蔣介石的心,把內心吃透了,打通了血脈去演,這個就很厲害。所以蔣介石的第一個鏡頭一出來,我就閉嘴了,那種融會貫通的精神氣質,已經遠遠超過了演技的范疇。需要再提一句的是,張國立刻畫人物用的是「春秋筆法」,不顯山不露水的,很多好東西要是不仔細看,一不留神就過去了。

共產黨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如今許多影視作品塑造的英雄給很多人一種印象,共產黨大都是些沒文化,被地主老財逼迫無路可走,才入伍參加革命的土包子,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從《建國大業》一片來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這也是政治協商制度誕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牆腳,眾親叛離,諸如蔣經國、白崇禧等經世之才的一度無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這部影片也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劇本的粗糙。作為一劇之本,可以看得出,劇作者試圖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集中將五年間的大大小小事件做一全面而詳盡地描述,終因功力不夠,而顯得結構凌亂、內容龐雜,頭緒錯綜復雜,人物刻畫不是很到位。
其次是導演的問題。這是一部國慶獻禮片,擔綱導演的是好像從來沒有獨立導過電影的、負責電影事業的高級官員,為了保險起見,又拉了另外一位導演過很多片子的導演。但對於一個劇本先天不足的影片,導演再有號召力,也無濟於事。盡管場面做得很大,氣勢上很雄偉,但描寫戰爭無非就是行軍、長鏡頭、多弄幾處炸點,動不動就是航拍,電腦三維動畫,雖是群星雲集,但仍舊掩蓋不住影片的整體蒼白。
第三個要說的是攝影問題。片中出現眾多開會的大場面,這是一般導演最為頭疼的,因為場景單調不容易調度。而本片的導演及攝影師或許為了照顧眾多明星的檔期,根本就沒考慮拍得再細些,幾乎都是全景、中景等幾組鏡頭,場面有了,但效果上就顯得雷同了。
第四個要說的是剪輯的問題。可能還是因為劇本的原因,內容上的凌亂表現在剪輯上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太跳躍的手法有點模仿美國大片的意思,以對白或音樂的先入作為場景轉換的套路,也顯得有些老套了。黑白與彩色色調之間的轉換也都過時很久了。

總之,這部片子作為主旋律的國慶大片,看了也就看了,不看也不是個損失。它沒有早年間《開國大典》拍得精緻,當然,想看明星們是如何在一部影片里集中露下小臉的,看看也挺有意思。

Ⅱ 電影戊戌變法觀後感300字初一水平即可

清朝末年發生的政治改良運動——戊戌變法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對於中國近代史而言,鄙人認為沒有比這次政治改革運動造成的影響更加深遠

Ⅲ 建國大業觀後感,要原創,400字左右

金風送爽,天高雲淡,在這個花果飄香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祖國五十六歲的生日,能與大家同祝國慶,我感到非常快樂。在這里,我要自豪地對祖國母親說:我愛你,中國!
啊!黃河長江,奔騰萬里,你們哺育了一個多麼輝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輝煌歷史,飲譽四海的華夏文明,足以讓人嘆為觀止。哦,祖國,涓涓流貫的河川是你飄逸的長發,綿亘悠久長的山嶽是你硬朗的脊樑。你有滿山遍野的寶藏,你有秀麗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輝煌的故宮,你有蜿蜓伸展的萬里長城,縱有千古,橫有八荒。你還有很多很多。。。。。。在你遼闊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東方文明。
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中華民族也曾幾經滄桑、幾經痛苦,我們的祖國母親也曾倍受欺凌與污辱。我們忘不了園明園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個中國人頭上的「東亞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園門口「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萬同胞的鮮血染紅了長江。大地在呻吟,黃河在哭泣,然而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被壓垮。
虎門銷煙揭開了中華兒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國的旗幟、戊戌變法的驚雷,義和團戰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槍聲,無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不可辱,中國人民不可欺。五四運動的吶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更似驚雷劃破夜空。從南昌到井岡山、從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槍打出了一個燦爛的新中國,我們這個東方巨人終於又站起來了!
走過60年的風風雨雨,經過60年的勵精圖治,我們的祖國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享受著從未有過的太平盛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正劈波斬浪,昂首前行!
同學們,我們中國已經很強大,但是不能忘記,我們的統一大業還沒有完成,國際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對我國的釣魚島垂涎三尺,更不能忘記,1999年我國使館的被炸,同胞的鮮血告訴我們:我們還不夠強大。
前進中的艱難險阻,激發著我們的豪情鬥志新的千年,新的世紀,新的起點,十六大給我們吹響了進軍的新號角,億萬中國人民正向著新的目標奮進。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同學們,努力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我們手中實現。祖國啊,母親!請相信,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歷史的重託,新的《中華交響曲》將在我們手中演奏出更精彩更輝煌的樂章!就象李大釗期望的那樣:「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正氣在青春的火焰中再
現!讓華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國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Ⅳ 《開天闢地》觀後感300

這兩天,我觀看了一部大型電視劇《開天闢地》。它講述了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所經歷的歷史事件。

這部電視劇讓我們認識了李大釗、陳獨秀這兩位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領略了毛澤東、周恩來、鄧穎超、鄧中夏等青年共產黨人的風采;了解了當時的愛國青年們是怎樣苦苦探求救國救民的途徑,以及中國共產黨建立在那個特殊年代的特殊意義。日本軍閥就像一層厚厚的烏雲籠罩著中華大地,而中國共產黨是一片晴空,將中華民族從烏雲中解救出來的一片晴空。

「五四運動」促進了中華人民新的覺醒,五四運動後,各地青年紛紛成立社、團,傳播新思想的刊物有如春筍大量涌現。很多當時的熱血青年上台演講,游說各地各階層人民,鼓勵大家團結一起反抗軍閥、反抗賣國的政府。他們奮勇崛起,抵制日貨,鼓舞群眾……他們滿腔熱血,為了中華的黎明而奮斗著。

電影是短暫的,但帶給我的震撼是無限的。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為了祖國的明天而更加努力吧!

觀看了《開天闢地》這部電視劇以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它使我更加憎恨那可惡的日本侵略者,因為他們犯下了慘不忍睹的滔天罪行!

那時的中國,非常混亂。就彷彿一片沒有開辟的天地一般,那麼,是由誰來「開天闢地」呢?那就是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來保家衛國!可以說,是他們開辟了一個煥發生機的天地!讓一個有一個地方恢復往日的和平!他們真偉大!同時,日本侵略者製造了一起又一起的慘案。讓中國的領土一步一步遭受破壞,讓中國人民的心靈一步一步被創傷!日本鬼子真可惡!南京大屠殺……它們都嚴重得傷害著中國人民!日本鬼子真可惡!

日本侵略中國,讓中國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他們搶走了中國太多,什麼金銀珠寶、文化遺產……他們實施的「三光」政策更是極大的變態行為。所謂的「三光」就是指日本人再在中國境內實施的1、殺光,2、燒光,3、搶光。是他們讓更多的中國百姓流離失所。

中國百姓不能再讓他們這樣為所欲為了。我國人民組織了一個聯合抗日軍隊,中國人民團結了起來,聯合抗日。最後取得了勝利!——一個名叫共產黨的光榮組織!

再看看我們現在的中國,一個繁榮、富強、和諧、文明、發達的國家。她同樣需要我們這一代來保護,不然,那不堪回首的歷史還會重演!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開天闢地》讓我明白了太多。

開天闢地
所講述的,正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段時期的歷史事件。看了這個電影,我們認識了李大釗、陳獨秀這兩位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以前的領導人,領略了毛澤東、周恩來、鄧穎超、鄧中夏等一大批青年共產黨人的風采,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上個世紀初葉的中國是怎樣處在民族滅亡的關頭,了解了當時的愛國志士們是怎樣苦苦探求救國救民的途徑,以及中國共產黨建立在那個特殊年代的光輝意義。

以後我們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好好學習長大後為祖國做貢獻,我不會忘了為解放祖國而犧牲自己和親屬的革命者。我們會繼承他們的精神為祖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貢獻。這樣才不會讓過去的悲慘的故事故伎重演。

同學們,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是我們的責任,所以請大家也為祖國盡自己的義務!

Ⅳ 《林則徐》,《開天闢地》,《建軍大業》,《大決戰》電影觀後感300字。

建軍大業,票房4.03億,而建軍預估票房為10億。所以建軍是賠慘了。造成這樣的原因如下:
1、主線不夠清晰,有流水賬的感覺。有人說這部電影叫從南昌起義到井岡山比較好。
2、建軍大業據說拍了70天,時間很短不夠精雕細琢。劇情也有很多瑕疵,很多人在軍事期刊上撰文指出《建軍》缺點。
3、建軍人物太多,很多人都是一兩個鏡頭,就算演技再好也沒用。而且過於高估了小 鮮 肉的作用。
4、時代已經變了,現在不是當年拍大決戰的時候,一聲令下,全部都去電影院看《大決戰》。電影拍的不夠吸引人,自然看的就少,個人感覺,《建軍》比《大決戰》還是要差點

Ⅵ 革命電影觀後感300字

#少8γγFg為九xxγ

Ⅶ 對土地改革的感悟

地改革的意義:新中國成立以後所進行的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迅速發展;土地改革運動的勝利,摧毀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國民黨集團的社會基礎,鞏固了工農聯盟,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並為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
二)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
三)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創造了條件。
四)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
五)農業生產的發展為工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廣闊的市場,為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Ⅷ 《我們走在大路上》的紀錄片觀後感,急急急!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

《我們走在大路上》觀後感

懷著激動的心情觀看正在熱播的大型紀錄片《我們走在大路上》,其中第五集《壯志凌雲》中,是從一塊鈾礦石開始講述的:「在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里珍藏著一塊名為開業之石的鈾礦石標本。鈾是實現核裂變反應的基本物質。

1954年秋,中國地質部在廣西發現了鈾礦,隊員採集的礦石很快出現在中南海毛澤東的辦公桌上,毛澤東將這塊鈾礦標本拿在手上掂了又掂,意味深長的說:「這是決定命運的」。

毛澤東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新中國成立時,世界已進入了核時代,西方核武器的威脅時時告訴新中國沒有核武器就要受人欺辱,就要聽人擺布,想和平建設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維護國家安全,為了和平建設新中國,為了在世界上站住腳。盡管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黨中央還是把原子能和平運用當成了重中之重,同時部署了兩個更大的項目及導彈和原子彈的研製。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聽取李四光、錢三強和劉傑關於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現狀等問題的匯報講解。李四光拿出這塊黑黃色鈾礦石標本,錢三強用射線探測儀器對鈾礦石做了演示。

毛澤東說:這件事總是要抓的,現在到時候了,該抓了,我們只要有人又有資源什麼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就在這次會議上,黨中央做出了發展原子能事業,鑄盾堅固國防的戰略決策。

從此,中國開始了發展原子能事業。1500多名海外高級知識分子從事兩彈的研製,數十萬的工程兵、鐵道兵和建築工人隊伍從四面八方來到大西北。他們當中90%的人不到35歲,1958年4月在甘肅酒泉開始建設導彈發射基地,在新疆羅布泊開始核武器試驗。

更有鄧稼先、郭永懷、王淦昌等很多科學家本著「干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人。」開始了艱難困苦的偉大事業。

為了研製原子彈,鄧稼先第一個來到試驗基地,他只給家人留了一個全家福,告訴妻子,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我這一生將活得很有意義,他這一干就是28年。

當實驗出現問題時他完全忘記了危險,不帶任何防護就沖進來現場,給身體造成巨大傷害,當他病重解密時,他的家人和全國人民才從各大報紙上頭版頭條知道了他的功勛。

1968年12月,時年59歲,負責原子彈理論探索和研製工作的郭永懷,從青海試驗基地因工作趕回北京。12月五日凌晨郭永懷乘坐的飛機在降落中失事。當人們找到遺體時,發現郭永懷和警衛員緊緊地抱在一起,用身體保護住了裝有絕密科研資料的文件包。

因為工作忙,當年年幼的女兒過生日時向他要禮物,他只好滿懷歉意地指著天上的星星說:「以後天上會多一顆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禮物」。2018年7月,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將編號為212796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郭永懷星。他也成為第一位以烈士身份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

還有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本來在物理學界有驚人的巨大發現,如果繼續下去可能成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但他放棄了這一切,以身許國投入到原子彈的研製中。

這些國家功勛,把國家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為了中國人民能夠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他們樂於默默無聞,勇於捨命,可以拋家舍業。

1964年10月16日15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緊接著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然後是「嫦娥奔月」實現了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夢想。

有了英明的決策和無私奉獻的英雄,才有了我們原子能事業巨大發展和成功!才有了我們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喜歡看《我們走在大路上》這樣的宏偉史冊,熱愛這里的英雄功勛。

(8)電影偉大的土地改革觀後感300字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該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7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中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作為主線,堅持「政論情懷、故事表達」風格歌唱祖國、禮贊時代,呈現億萬人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懈奮斗譜寫的壯麗史詩。

70載櫛風沐雨,70載風雷激盪。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70年間,太多的時刻讓人心潮澎湃——那是天安門城樓上的庄嚴宣告;那是土地改革讓人民第一次成了土地的主人;那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通過;那是奔騰長江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實現;那是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發出驚天巨響、第一顆人造衛星在太空中奏響《東方紅》。

那是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一錘定音,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的決議等。一個個歷史的高光時刻,串起來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古老神州的巨大變遷。一幕幕輝煌景象,真實再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攻堅克難中屹立世界東方所取得的驕人成就,以及神州大地上處處涌動的澎湃激情。

Ⅸ 《建國大業》觀後感,300~400字,求幫忙

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這個神聖的日子來臨了。《建國大業》這部我神仰已久的影片在電影院開映了。
這部電影,影像了40年代凝重的歷史,描繪了戰爭冷血的殘酷,展現了戰士拳拳的愛國之心。影片生動再現了正反人物的鮮明個性,揭露了國民黨軍隊的腐敗無能,弘揚了共產黨戰士熱愛祖國與人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高尚精神。影片描述了戰爭年月里人民生活的艱難、痛苦,在那樣的環境里,戰士們依然視死如歸,毫不動搖一定要趕走侵略者的決心。
最讓人熱血沸騰的,是這樣一個庄嚴的畫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中華兒女們高唱國歌,蔚藍的天空,飛舞著大群美麗的和平鴿。悅耳嘹亮的歌聲、翅翱翔的和平鴿引人遐思:這每一寸土地,都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正因為有了這些熱血兒女們,才有了這片土地的盎然生機。
這部影片,使我們了解,今日幸福平安的生活,是先輩們的流血犧牲換來的。讓我們明白,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讓我們學會了珍惜。
通過這部影片,我明白了許多許多,也學會了許多許多……

Ⅹ 談談你對土地改革的認識300---400字

在我國延續了數千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徹底廢除了。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閱讀全文

與電影偉大的土地改革觀後感3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啟示電影中文版 瀏覽:976
1957年大眾電影圖集 瀏覽:406
成龍電影武打搞笑片 瀏覽:231
八十年代關於笑的電影大全 瀏覽:859
一部講加州孩子的電影 瀏覽:561
看微電影的網站大全 瀏覽:695
電影院寫著快手 瀏覽:105
電影院新上映的動畫片有哪些 瀏覽:42
可緩存電影大全 瀏覽:167
電影演員李琦是否死亡 瀏覽:933
電影怎麼把粵語語音翻譯成普通話 瀏覽:375
中文動畫電影百度雲 瀏覽:980
看見惡魔電影完整200分鍾下載 瀏覽:500
不死族殺狼族是什麼電影 瀏覽:547
法國跟鋼琴有關的電影 瀏覽:225
電影演員溫韜 瀏覽:983
私人影院都是什麼電影 瀏覽:17
韓國電影換男朋友有什麼 瀏覽:933
黑白記憶電影完整版 瀏覽:45
一部講二戰的電影男女主有床戲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