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那些青春電影里男二的名字
那些青春片中讓觀眾心疼的男二號。他們或帥氣,或溫柔,無論他們多麼耀眼,始終無法獲得女主角的感情。
《夏至未至》陸之昂
在小說中,陸之昂其實是不喜歡立夏的,但是在劇中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傅小司、立夏、陸之昂開始展現三角戀的苗頭。
盡管書中陸之昂並不喜歡立夏,他和在劇中一樣,是最讓人心疼的角色。
上課愛睡覺的學霸,陽光溫暖,又帶點小壞,性格中有這女生都喜歡的點。
最主要的是他對女主角的關愛,一點不比男主角傅小司少,甚至還要多過傅小司啊。
和傅小司的別扭毒舌相比,他的坦率和溫暖無疑更加亮眼。立夏受欺負了,他默默的逗立夏開心。
雖然後面播出的劇情中,會給陸之昂安排一個命中註定的女生出來。但是別忘了,他的媽媽接下來會因為癌症去世,而他也變得沉默寡言。等到多年以後,終於成熟的他結局是因為打人入獄,判了無期徒刑啊。一直溫暖干凈的他,青春期時,默默的守在立夏傅小司身邊。等到長大成熟之後,因為兄弟之情,為自己招來牢獄之災。而這一切他從未抱怨過,是他情願。真希望多年之後,他依舊是這個身穿紅衣,為小事而開懷大笑的少年,這樣觀眾就可以少心疼一點了。
《最好的我們》路星河
來到寄宿屋認識了娜靜,也認識了一群好的朋友。善良的七封喜歡著每一個朋友,用心的記住了每個人的生日。而到自己生日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記得。喜歡了娜靜六年,忠犬一樣守護了六年,最後卻什麼也沒能得到,對於這個答案我們只能接受,因為感情的事情沒辦法勉強。
⑵ 瓊瑤電影女主角劉藍溪去世,她曾出演過哪些作品
她被稱為台灣“最後一代瓊瑤片女郎”,她是歌手出身,後因為清純甜美的外形吸引了瓊瑤的注意,然後參加了多部的瓊瑤電影。他的名字叫劉藍溪。有消息傳出,劉藍溪在2022年1月10日美國舊金山的智藏寺因病去世,享年61歲,這個消息也在劉藍溪的親妹妹那裡得到了證實。劉藍溪都參演過哪些瓊瑤的作品呢?
其實劉藍溪在24歲的時候就選擇遠嫁去了美國,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距離結婚僅僅隔了七年時間,劉藍溪就在美國的智藏寺出家為尼,法號道融。其實劉藍溪不僅僅出演了瓊瑤劇,她出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名字叫《金源》,當時擔任了一個非常非常小的角色。《金源》是劉藍溪跨入影視圈的第一部作品。
⑶ 瓊瑤的哪些小說拍成電影或電視劇了
被拍成影視劇的有
《窗外》
《燃燒吧,火鳥!》
《雁兒在林梢》
《我是一片雲》
《月朦朧鳥朦朧》
《在水一方》
《煙雨蒙蒙》
《金盞花》
《一顆紅豆》
《幸運草》
《幾度夕陽紅》
《潮聲》
《船》
《紫貝殼》
《寒煙翠》
《月滿西樓》
《海鷗飛處彩雲飛》
《庭院深深》
《星河》
《白狐》
《心有千千結》
《一簾幽夢》
《浪花》
《人在天涯》
《碧雲天》
《彩霞滿天》
《夢的衣裳》
《聚散兩依依》
《卻上心頭》
《問斜陽》
《昨夜星辰》
《失火的天堂》
《冰兒》
《剪不斷的鄉愁》
六個夢系列《婉君》《啞妻》《三朵花》《雪珂》 《望夫崖》 《青青河邊草》
梅花三弄系列《梅花烙》《水雲間》《鬼丈夫》
兩個永恆系列《新月格格》 《煙鎖重樓》
《蒼天有淚》
《還珠格格1.2.3》
《情深深雨蒙蒙》 (改編自<煙雨蒙蒙>)
《又見一簾幽夢》(改編自<一簾幽夢
《窗外》《六個夢》《煙雨蒙蒙》《幸運草》
《菟絲花》《幾度夕陽紅》《潮聲》《船》
《紫貝殼》《寒煙翠》《月滿西樓》《翦翦風》
《彩雲飛》《庭院深深》《星河》《水靈》
《白狐》《海鷗飛處》《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
《浪花》《碧雲天》《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彩霞滿天》《金盞花》
《夢的衣裳》《聚散兩依依》《卻上心頭》《問斜陽》
《燃燒吧!火鳥》《匆匆,太匆匆》《失火的天堂》
《望夫崖》《青青河邊草》《梅花烙》《鬼丈夫》
《剪不斷的鄉愁》《我的故事》《雪珂》
《水雲間》《新月格格》《煙鎖重樓》
《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
《蒼天有淚之愛恨千千萬》《蒼天有淚之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五之一風雲再起》《還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許》
《還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還珠格格五之四浪跡天涯》
《還珠格格五之五紅塵作伴》 電影,分別為:1.《彩霞滿天》、2.《金盞花》、3《聚散倆依依》、4《夢的衣裳》、5《卻上心頭》、6《燃燒吧火鳥》、7《閃亮的日子》、8《特別治療》、9《問斜陽》、10《我是一片雲》、11《雁兒在樹梢》、12《一顆紅豆》、13《月朦朧鳥朦朧》、14《真真的愛》、115《昨夜之燈》. 15 <<婉君表妹>> (1965) 16.<菟絲花> 17煙雨蒙蒙 18.:《六個夢》之「啞妻:19《幾度夕陽紅》20:《幸運草》之「陌生人」21<心有千千結>22.<一簾幽夢>23.《窗外》24:《女朋友》25《在水一方》26:《秋歌>>27<碧雲天>28:《浪花》29《人在天涯》30:《水靈》之「五朵玫瑰」 瓊瑤電視代表作:《婉君》、《望夫崖》、《三朵花》《蒼天有淚 >>:《梅花烙》、《一簾幽夢》 《青青河邊草》《煙鎖重樓>>:《幾度夕陽紅》、《在水一方》 《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雪 珂》:《啞 妻》).《鬼丈夫>>).《水雲間》).《新月格格>>.<<庭院深深>>.<<海鷗飛處彩雲飛>>
⑷ 卻上心頭的介紹
《卻上心頭》是1982年劉立立導演中國台灣電影。根據瓊瑤同名小說改編,小說《卻上心頭》講述了:夏迎藍以優秀的條件進入遠達貿易公司後,她的特質一下子便吸引了阿奇的追求。傳說中——遠達的秘書們都會成為蕭家的媳婦。她相信自己不會再延續這種傳統,但當她也對阿奇動心時,卻發現——阿奇就是蕭人奇、蕭家最小的兒子。幾番矛盾掙扎之後,迎藍會接受蕭人奇的愛情?還是不願成為傳統的犧牲者呢 那夜,該走的都走了的學校走廊,我們依著只有夜色的欄桿聊天,不知何故跟你說起看了這部片子,忽然覺得劉文正還蠻帥的,你聽了,笑了笑,後來聊著聊著話題就轉走了;仍然記得你常把「你想得太多了」掛在嘴邊;5年了,原來人生可以如此,陌生人、成為過客,然後就這樣從生活中隱去,成為懷念的過去。
⑸ 卻上心頭電影
劉文正-卻上心頭.mkv
⑹ 《一剪梅》的意思
詩意: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詞作於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於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原文: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作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⑺ 關於瓊瑤
姓名:瓊瑤
英文名稱:qiongyao
生日:1938年4月20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155公分
學歷:高中畢業
婚姻狀況:已婚
最喜愛的季節:秋季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愛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嗜好:詩詞、小說、電影
優點:感情細膩,文筆優美,詩詞功底深
就職於:作家
籍貫:湖南省衡陽
原名陳喆,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瓊瑤的作品:·剪不斷的鄉愁(散文) ·女朋友 ·冰兒 ·翦翦風 ·卻上心頭 ·梅花烙 ·燃燒吧火鳥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燈 ·聚散兩依依 ·問斜陽 ·新月格格 ·夢的衣裳 ·水靈 ·煙鎖重樓 ·六個夢 ·一顆紅豆等等1938出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母親袁行恕 ;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省,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師大國文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
1959結婚 ;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4離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與平鑫濤結婚 ;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
1988首度返回大陸 ;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
瓊瑤的小說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確實是一個橫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實上,自她的處女作《窗外》在1963年發表後,便奠定了她在愛情小說的重要地位.
瓊瑤的小說可分為三期:早期小說包括1963年發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靈》和《白狐》,主要是由歷朝歷代中國民間傳奇發展的古人愛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說由《海鷗飛處》開始,至《燃燒吧!火鳥》,主要是描寫當代台灣為背景的愛情小說,除《我是一片雲》外,可說全是大團圓結局.晚期則由八十年代創作出版《雪珂》開始,小說的背景搬回古代,內容企圖處理變遷中都會男女的愛情觀,並嘗試脫離早期悲劇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樂故事.
《幾度夕陽紅》是瓊瑤小說創作中的重要作品,當中時空交錯,人物眾多,情節復雜,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兩條故事主線,分別發生於抗戰時期的重慶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個故事是女主角夢竹的年輕時代,她和來自昆明的大學生何慕天相戀,因母親反對而發生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後,夢竹嫁給了何慕天的好友楊明遠,並定居台北.小說的第二部則是夢竹女兒曉霜的戀情,曉霜的相戀對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並在何慕天開設的公司任職,此後即是一連串的舊恨新愁的交織.最後,霜曉與魏如峰有情人終成眷屬,夢竹仍留在明遠身邊,何慕天隱居山上不問世事.
這部作品,內容和結構都類似電視連續劇的模式,亦即是情節復雜,高潮迭起;情感表達方式強烈而誇張;人物關系則因家庭夙怨而糾纏不清;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導致種種終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謎底的揭曉,及戰亂,分離和重逢,這一切無疑是通俗劇的"基本元素".
總括而言,在瓊瑤的愛情王國,愛情是滋潤女性自我並賦與活力的源頭.沒有愛情,女性的自我就會枯萎凋零.在這情況下,瓊瑤的女性形象無可避免的顯得被動和消極.事實上,在五四時代,"愛情"這個概念是一種公眾性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對中國父權制度的反叛和挑戰,但在瓊瑤的言情小說里則完全屬於私人領域,對愛情的描述也純由女性的立場出發,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評為女主角面目蒼白的理由;然而,這樣一個夢幻世界推到了極致也有其意識形態上的助力,逆轉了父權家庭中尊卑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使擁有資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喚下,對一無所有的子女,特別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獻.這亦是言情小說的精神所在.
目前為止全部的瓊瑤作品:
《窗外》《幸運草》《六個夢》 《煙雨蒙蒙》
《菟絲花》《幾度夕陽紅》 《潮聲》《船》
《紫貝殼》《寒煙翠》 《月滿西樓》《翦翦風》
《彩雲飛》《庭院深深》 《星河》《水靈》
《白狐》《海鷗飛處》 《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
《浪花》《碧雲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 《彩霞滿天》《金盞花》
《夢的衣裳》《聚散兩依依》 《卻上心頭》《問斜陽》
《燃燒吧!火鳥》《昨夜之燈》 《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我的故事》 《冰兒》 《剪不斷的鄉愁》《雪珂》
《望夫崖》《青青河邊草》 《梅花烙》《鬼丈夫》
《水雲間》《新月格格》 《煙鎖重樓》
《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一陰錯陽差 》 《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二水深火熱》
《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三真相大白》
《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
《蒼天有淚之愛恨千千萬》 《蒼天有淚之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一風雲再起》 《還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許》
《還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還珠格格五之四浪跡天涯》
《還珠格格五之五紅塵作伴》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三之一》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三之二》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三之三》
瓊瑤出自詩經
《詩經·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作品注釋
注釋:
瓊琚:美玉美石之通稱
匪:非
《木瓜》讀解
《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後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雖然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瑤(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卻根本沒法與"投桃報李"相提並論。
對於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語句並不復雜的先秦古詩,古往今來解析其主旨的說法居然也有七種之多(據張樹被《國風集說》統計),實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現代學者一般從朱喜之說,而且更明確指出此詩是愛情詩。平心而論,由於詩的文本語義很簡單,就使得對其主題的探尋反而可以有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輕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說是不甚可取的。筆者其視為一首通過贈答表達深厚情意的詩作。
《木瓜》一詩,從章句結構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沒有《詩經》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這不是沒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變成"投我木瓜(桃,李),報以瓊瑤(瑤、玖);匪以為報,水以為好",一樣可以),而是作者有意無意地用這種句式造成一種跌宕有致的韻味,在歌唱時易於取得聲情並茂的效果。其次,語句具有極高的重疊復沓程度。不要說每章的後兩句一模一樣,就是前兩句也僅一字之差,並且"瓊琚"、"瓊瑤"、"瓊玖"語雖略異義實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證也是同一屬的植物,其間的差異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間的差異那樣並不大。這樣,我們不妨說三章基本重復,而如此高的重復程度在整部(詩經)中也並不很多,格式看起來就像唐代據王維詩譜寫的《陽關三疊》樂歌似的,——自然這是《詩經》的音樂與文學雙重性決定的。
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與"投桃報李"不同,回報的東西價值要比受贈的東西大得多,這體現了一種人類的高尚情感(包括愛情,也包括友情)。這種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贈的東西及其價值的高低在此實際上也只具有象徵性的意義,表現的是對他人對自己的情意的珍視,所以說"匪報也"。"投我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瑤(瑤、玖)",其深層語義當是:雖汝投我之物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實貴逾瓊瑤(瑤、玖);我以瓊瑤(瑤、玖)相報,亦難盡我心中對汝之感激。作者胸襟之高朗開闊,已無衡量厚薄輕重之心橫亘其間,他想要表達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讀感:"投桃報李"這個成語,應當與這詩的立意有關(該成語也出自《詩·大雅》中的《抑》),只不過作為報答的東西更貴重,情意更深厚。本詩在這里說的是男女兩情相悅。
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是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的習慣和規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真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挑報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禮節,而是一種儀式。禮物本身的價值已不重要,象徵意義更加突出,以示兩心相許,兩情相悅。
西方人是否有這種傳統還不清楚,但我們從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中讀到這類似"投桃報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滿著悲劇色彩。
如今我們似乎已不大看重儀式了。其實,儀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們不能缺少陽光和空氣一樣。儀式絕不是一種空洞的形式,總與特定的意義相聯系。男女交往可以減去不必要的形式,卻不可不有"投桃報李"的儀式。
⑻ 誰能詳細的介紹一下瓊瑤
原名陳喆,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瓊瑤的作品:·剪不斷的鄉愁(散文) ·女朋友 ·冰兒 ·翦翦風 ·卻上心頭 ·梅花烙 ·燃燒吧火鳥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燈 ·聚散兩依依 ·問斜陽 ·新月格格 ·夢的衣裳 ·水靈 ·煙鎖重樓 ·六個夢 ·一顆紅豆等等1938出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母親袁行恕 ;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師大國文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
1959結婚 ;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4離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與平鑫濤結婚 ;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
1988首度返回大陸 ;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
瓊瑤的小說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確實是一個橫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實上,自她的處女作《窗外》在1963年發表後,便奠定了她在愛情小說的重要地位.
瓊瑤的小說可分為三期:早期小說包括1963年發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靈》和《白狐》,主要是由歷朝歷代中國民間傳奇發展的古人愛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說由《海鷗飛處》開始,至《燃燒吧!火鳥》,主要是描寫當代台灣為背景的愛情小說,除《我是一片雲》外,可說全是大團圓結局.晚期則由八十年代創作出版《雪珂》開始,小說的背景搬回古代,內容企圖處理變遷中都會男女的愛情觀,並嘗試脫離早期悲劇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樂故事.
《幾度夕陽紅》是瓊瑤小說創作中的重要作品,當中時空交錯,人物眾多,情節復雜,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兩條故事主線,分別發生於抗戰時期的重慶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個故事是女主角夢竹的年輕時代,她和來自昆明的大學生何慕天相戀,因母親反對而發生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後,夢竹嫁給了何慕天的好友楊明遠,並定居台北.小說的第二部則是夢竹女兒曉霜的戀情,曉霜的相戀對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並在何慕天開設的公司任職,此後即是一連串的舊恨新愁的交織.最後,霜曉與魏如峰有情人終成眷屬,夢竹仍留在明遠身邊,何慕天隱居山上不問世事.
這部作品,內容和結構都類似電視連續劇的模式,亦即是情節復雜,高潮迭起;情感表達方式強烈而誇張;人物關系則因家庭夙怨而糾纏不清;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導致種種終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謎底的揭曉,及戰亂,分離和重逢,這一切無疑是通俗劇的"基本元素".
總括而言,在瓊瑤的愛情王國,愛情是滋潤女性自我並賦與活力的源頭.沒有愛情,女性的自我就會枯萎凋零.在這情況下,瓊瑤的女性形象無可避免的顯得被動和消極.事實上,在五四時代,"愛情"這個概念是一種公眾性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對中國父權制度的反叛和挑戰,但在瓊瑤的言情小說里則完全屬於私人領域,對愛情的描述也純由女性的立場出發,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評為女主角面目蒼白的理由;然而,這樣一個夢幻世界推到了極致也有其意識形態上的助力,逆轉了父權家庭中尊卑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使擁有資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喚下,對一無所有的子女,特別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獻.這亦是言情小說的精神所在.
主要作品:
《窗外》《六個夢》 《煙雨蒙蒙》《幸運草》
《菟絲花》《幾度夕陽紅》 《潮聲》《船》
《紫貝殼》《寒煙翠》 《月滿西樓》《翦翦風》
《彩雲飛》《庭院深深》 《星河》《水靈》
《白狐》《海鷗飛處》 《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
《浪花》《碧雲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 《彩霞滿天》《金盞花》
《夢的衣裳》《聚散兩依依》 《卻上心頭》《問斜陽》
《燃燒吧!火鳥》《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2 瓊瑤阿姨簡介
《望夫崖》《青青河邊草》 《梅花烙》《鬼丈夫》
《剪不斷的鄉愁》 《我的故事》《雪珂》
《水雲間》《新月格格》 《煙鎖重樓》
《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
《蒼天有淚之愛恨千千萬》 《蒼天有淚之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五之一風雲再起》 《還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許》
《還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還珠格格五之四浪跡天涯》
《還珠格格五之五紅塵作伴》
瓊瑤的性格
當《文學報》記者曹曉鳴采訪瓊瑤時間"您認為自己是傳統女性還是現代女性"時,瓊瑤對自己性格的看法:
"我想不是傳統的,但崇尚東方的智慧."
"我想我不是傳統的,我自幼性格中就有一種叛逆性.《窗外》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自傳.自小我就任性,倔強,我行我素,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三歲看到老',你想我會是傳統的嗎?"
記者進一步問:"那是您的性情.在思想觀念,道德倫理,為人處世上您是否尊重和依循傳統呢?比如您是如何看待女人的幸福的?"
瓊瑤笑著回答道:
"如果這樣說我就更不傳統了,因為我是價值多元論者,女人幸福以她自己的感覺為度,沒有統一衡定的標准,不過這種各不相同的感覺都要有一個明智的前提,那就是作為一個女人要清醒地意識到在這個男人為主的社會里女人的種種不可更變的局限,一味心高志遠是不行的.對女人來說幸福的含義是雙重的,簡單說就是社會價值的實現和個人情感如婚姻,家庭,生兒育女的滿足.這兩種要求總是發生沖突,雙重滿足的可能性較小.所以一定要接受這一事實,坦然處之,才可能走向幸福."
記者問:"那麼,您是否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女人?"
瓊瑤回答道:"是的,我盡力而為.我不過是得到了我想得到並且能得到的東西."
瓊瑤把"能"字說得特別重,表現出她的自信來.
記者又問:"那麼您是否相信有永恆的愛?"
瓊瑤的回答巧妙而又出乎人意外:
"兩個人到老都有話說那就是永恆的愛了."
記者問:"您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瓊瑤認真地思索後回答說:
"我覺得自己是個復雜的矛盾體.在情緒上我起落較大,時而快活,時而沮喪,時而天真,時而瘋狂,說不上有什麼原因.至於人生態度,總的說來我是個悲觀主義者,相信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人生既痛苦又無聊,但在具體的生活中我又留戀著每一陣清風,每一片雲彩,為一點小事或喜或悲,當然最終我總是能超脫出來而不陷得太深以致不能自拔."
瓊瑤顯然善於辭令,且還有著一副悅耳的嗓音.她隨之讓人感到她的傳統還體現在她與丈夫平鑫濤先生的關系中.
說起平鑫濤瓊瑤反而顯得平靜,甚至有點從容不迫了,全不似平先生談起妻子來時那脈脈含情的情態.
瓊瑤說:
"婚姻美滿很大程度是依賴雙方的心智素質水平,尤其是女方,比如平先生總是牽著我鼻子走卻又總讓我覺得自己贏了,而我非常重視雙方精神上的溝通,哪怕寫作再緊張,他出版社的業務忙,我們也總是要抽出相當一部分時間交換對各種問題包括對方的看法,不斷地了解對方,也讓對方了解自己.若產生分歧,我們不迴避也不掩飾自己不愉快的情緒.雙方是互相依賴,又尊重彼此的獨立人格."
瓊瑤還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她寫作時經常忘了吃飯,全由平鑫濤到時送到面前,所以平鑫濤開玩笑地說:"如不送飯去,瓊瑤會餓死在書桌前."
瓊瑤說,其實平鑫濤要真地不送飯給自己,自己還是會去找東西吃的,依賴往往是對方培養的,真要依賴不到人也就會自尋出路了,難道還能在一棵樹上弔死呀?瓊瑤說完自己爽朗地大笑起來.
對於自己的作品,當記者談到有的評論家認為她是在重復自己時,瓊瑤並不願意就此多討論,只是簡單地回答道:
"讀者被觸動的神經往往也是單一的,只要能打動人心,重復怕什麼,不能打動人花樣再多也沒用."
瓊瑤說她很少去考慮應該寫什麼,只憑本性,自然的沖動寫.她告訴記者她寫的常常就是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像《匆匆,太匆匆》中的好孩子就真有其人,她的許多信件至今還保存在他們手中.
記者問瓊瑤今後會不會涉足其他題材領域,瓊瑤認為至少目前不會,因為她喜歡她習慣的題材范圍,輕車熟路,一往情深.
3 瓊瑤阿姨簡介
瓊瑤還半開玩笑地說:
"我有時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老長不大,不過我並不認為這是件壞事."
當記者問瓊瑤是否重視文學界對她作品的評價時,瓊瑤聳聳肩漫無邊際地說:"評論界的褒貶我並不在乎,我只要讀者,越多越好.我覺得有這么多的人喜
愛我的作品是作為一個作家的最大成功和幸福,有什麼權威的評價能與這帶給我的快樂相比呢?"
瓊瑤還告訴記者兩件在大陸上碰到的事:一是她剛到北京不久就收到一件禮物,是一隻絨毛玩具狗,送的人沒留下名字,一張小紙條上寫著:"為了讓您喜歡它們,想起時會愉快的."還有是接到一個電話,對方也不通報姓名,只說了一句:"瓊瑤,我們非常非常非常地愛你."就擱了話筒.
"我好感動,好感動呀!"
瓊瑤說著有些激動,兩頰顯出了紅暈,表現出典型的瓊瑤腔.
不過喜悅中也有苦惱事.
瓊瑤告訴記者,她發現大陸有一些冒用她名字的偽劣作品,已確證的有《蛇女》,《噴泉》和《同里百合》.
記者看得出她極為在乎這點,很重視自己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
瓊瑤說這次來大陸除旅遊,探親訪友外,另一件重要事情是了解其作品在大陸的出版情況,並希望有關方面能像台灣一樣列出她的書目並進行編號.
瓊瑤的形象
瓊瑤自稱"生來就不夠漂亮",但是在許多見過她的作家記者眼裡,卻另有說法.
1988年,瓊瑤第一次返回祖國大陸時,著名電影導演史蜀君曾對她有過描述:"電話里,瓊瑤說話聲音甜美,柔和,與照片上高高發胖的形象似乎難以統一.聯系她人生中兩次痛苦曲折的愛情遭遇,不知何故,我想像瓊瑤一定是位老練,持重的富婆形象."
但是當史蜀君真地面對瓊瑤時,卻又另有說法:
"14日上午10時,我和老搭檔辜朗暉走進外觀朴實,內部裝飾華麗的建國飯店.瓊瑤坐在前廳咖啡座上,被一群記者包圍著.我們沒有立即打擾她,站在她六七米處,用電影的行話說,我們的焦距在她前後慢慢平移.進入我視野的瓊瑤,細眉細眼,是一個十分十分嬌小秀慧的小婦人.身高一米五五左右,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她神情活潑,在她的身上絲毫也找不到一丁點兒昔日的苦難痕跡.她本人與照片上大相徑庭,但卻與她的聲音統一起來.我傻了半天,心想,這么一個小女人,肚子里怎麼會生那麼多有趣的故事.後來與她熟了,我打趣地提起這話時,兩人都笑彎了腰.
"瓊瑤送走記者,笑吟吟地走到我們身邊坐下,動作那麼輕捷,神態那麼嫻靜,我忍不住對平先生說:'你夫人比照片漂亮啊!'"
瓊瑤這年回大陸,還有其他記者對瓊瑤作了跟蹤采訪.如《文學報》記者曹曉鳴談見到瓊瑤的印象:"我才仔細地打量起她來:款式別致,色澤鮮亮的大紅毛衣,雪花牛仔褲,嬌小的身材配著這身衣裳顯得十分得體,雖化妝得濃了些,卻艷而不俗.特別引人注意的是那雙眸子異常明亮,少女式的,裡面沒有矜持,沒有倔傲."
瓊瑤談創作,談女性
1988年,瓊瑤回大陸時,《中國婦女報》記者高博燕,趙世民於1988年4月11日在北京建國飯店瓊瑤下榻處采訪了瓊瑤,下面就是這次采訪中瓊瑤談自己的創作和談女性的對話.
記者問:"您寫了四十多部長篇小說,經濟效益是否是您的目的?"
瓊瑤回答道:"最初我的一些作品是為稿費而寫的.因為我要靠它來生活.後來經濟不是問題了,但在台灣受過教育的人都會對你說:'屬於你的,就要得到,不要放棄你應有的權利.'"
記者問:"開始讀您的《窗外》和《我是一片雲》,很喜歡,可再讀其他的,感受似乎都差不多了."
瓊瑤感動地說:"這就是我的味.在台灣有人批評我,說我的作品總是一個風格,沒有突破自我.我說你不必到四川館子去吃北京菜.我可能是一道川菜,你要覺得可口,就吃,不喜歡,可以上別的館子.台灣的雜志多,作家也多嘛.在以後的寫作中,我還要保持這樣的味,這是人的個性."
記者問:"您一定了解大陸的瓊瑤熱吧.有人說:'瓊瑤的小說是戀愛教課書.'有的說:'瓊瑤給我的心提供了純凈的棲居地.'特別是有的中學生讀了您的書茶飯不思,功課無心,整天躲在幻想中,您是否考慮到您的作品的社會影響?" 這樣可以?????
⑼ 才上眉頭卻上心頭的意思
才上眉頭卻上心頭,正確應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表達意思是剛剛離開了微蹙的眉梢,卻又隱隱地湧上了心頭。
出處: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翻譯: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我們兩個人呀,患著一樣的相思,卻兩地分離,牽動著各自的憂愁。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剛離開了微蹙的眉梢,卻又隱隱地湧上了心頭。
(9)電影卻上心頭結局擴展閱讀: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賞析: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這首詞在黃升《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
詞的上闋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寫荷花凋謝、竹席浸涼的秋天,空靈蘊藉。「紅藕」,即粉紅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了蕭疏秋意的時節,而且渲染了環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閑愁起了襯托作用。表面上寫出荷花殘,竹席涼這些尋常事情,實質上暗含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⑽ 關於瓊瑤的簡介和故事
原名陳喆,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瓊瑤的作品:·剪不斷的鄉愁(散文) ·女朋友 ·冰兒 ·翦翦風 ·卻上心頭 ·梅花烙 ·燃燒吧火鳥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燈 ·聚散兩依依 ·問斜陽 ·新月格格 ·夢的衣裳 ·水靈 ·煙鎖重樓 ·六個夢 ·一顆紅豆等等1938出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母親袁行恕 ;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師大國文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
1959結婚 ;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4離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與平鑫濤結婚 ;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
1988首度返回大陸 ;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
瓊瑤的小說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確實是一個橫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實上,自她的處女作《窗外》在1963年發表後,便奠定了她在愛情小說的重要地位.
瓊瑤的小說可分為三期:早期小說包括1963年發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靈》和《白狐》,主要是由歷朝歷代中國民間傳奇發展的古人愛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說由《海鷗飛處》開始,至《燃燒吧!火鳥》,主要是描寫當代台灣為背景的愛情小說,除《我是一片雲》外,可說全是大團圓結局.晚期則由八十年代創作出版《雪珂》開始,小說的背景搬回古代,內容企圖處理變遷中都會男女的愛情觀,並嘗試脫離早期悲劇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樂故事.
《幾度夕陽紅》是瓊瑤小說創作中的重要作品,當中時空交錯,人物眾多,情節復雜,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兩條故事主線,分別發生於抗戰時期的重慶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個故事是女主角夢竹的年輕時代,她和來自昆明的大學生何慕天相戀,因母親反對而發生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後,夢竹嫁給了何慕天的好友楊明遠,並定居台北.小說的第二部則是夢竹女兒曉霜的戀情,曉霜的相戀對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並在何慕天開設的公司任職,此後即是一連串的舊恨新愁的交織.最後,霜曉與魏如峰有情人終成眷屬,夢竹仍留在明遠身邊,何慕天隱居山上不問世事.
這部作品,內容和結構都類似電視連續劇的模式,亦即是情節復雜,高潮迭起;情感表達方式強烈而誇張;人物關系則因家庭夙怨而糾纏不清;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導致種種終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謎底的揭曉,及戰亂,分離和重逢,這一切無疑是通俗劇的"基本元素".
總括而言,在瓊瑤的愛情王國,愛情是滋潤女性自我並賦與活力的源頭.沒有愛情,女性的自我就會枯萎凋零.在這情況下,瓊瑤的女性形象無可避免的顯得被動和消極.事實上,在五四時代,"愛情"這個概念是一種公眾性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對中國父權制度的反叛和挑戰,但在瓊瑤的言情小說里則完全屬於私人領域,對愛情的描述也純由女性的立場出發,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評為女主角面目蒼白的理由;然而,這樣一個夢幻世界推到了極致也有其意識形態上的助力,逆轉了父權家庭中尊卑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使擁有資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喚下,對一無所有的子女,特別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獻.這亦是言情小說的精神所在.
主要作品:
《窗外》《六個夢》 《煙雨蒙蒙》《幸運草》
《菟絲花》《幾度夕陽紅》 《潮聲》《船》
《紫貝殼》《寒煙翠》 《月滿西樓》《翦翦風》
《彩雲飛》《庭院深深》 《星河》《水靈》
《白狐》《海鷗飛處》 《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
《浪花》《碧雲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 《彩霞滿天》《金盞花》
《夢的衣裳》《聚散兩依依》 《卻上心頭》《問斜陽》
《燃燒吧!火鳥》《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2 瓊瑤阿姨簡介
《望夫崖》《青青河邊草》 《梅花烙》《鬼丈夫》
《剪不斷的鄉愁》 《我的故事》《雪珂》
《水雲間》《新月格格》 《煙鎖重樓》
《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
《蒼天有淚之愛恨千千萬》 《蒼天有淚之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五之一風雲再起》 《還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許》
《還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還珠格格五之四浪跡天涯》
《還珠格格五之五紅塵作伴》
瓊瑤的性格
當《文學報》記者曹曉鳴采訪瓊瑤時間"您認為自己是傳統女性還是現代女性"時,瓊瑤對自己性格的看法:
"我想不是傳統的,但崇尚東方的智慧."
"我想我不是傳統的,我自幼性格中就有一種叛逆性.《窗外》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自傳.自小我就任性,倔強,我行我素,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三歲看到老',你想我會是傳統的嗎?"
記者進一步問:"那是您的性情.在思想觀念,道德倫理,為人處世上您是否尊重和依循傳統呢?比如您是如何看待女人的幸福的?"
瓊瑤笑著回答道:
"如果這樣說我就更不傳統了,因為我是價值多元論者,女人幸福以她自己的感覺為度,沒有統一衡定的標准,不過這種各不相同的感覺都要有一個明智的前提,那就是作為一個女人要清醒地意識到在這個男人為主的社會里女人的種種不可更變的局限,一味心高志遠是不行的.對女人來說幸福的含義是雙重的,簡單說就是社會價值的實現和個人情感如婚姻,家庭,生兒育女的滿足.這兩種要求總是發生沖突,雙重滿足的可能性較小.所以一定要接受這一事實,坦然處之,才可能走向幸福."
記者問:"那麼,您是否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女人?"
瓊瑤回答道:"是的,我盡力而為.我不過是得到了我想得到並且能得到的東西."
瓊瑤把"能"字說得特別重,表現出她的自信來.
記者又問:"那麼您是否相信有永恆的愛?"
瓊瑤的回答巧妙而又出乎人意外:
"兩個人到老都有話說那就是永恆的愛了."
記者問:"您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瓊瑤認真地思索後回答說:
"我覺得自己是個復雜的矛盾體.在情緒上我起落較大,時而快活,時而沮喪,時而天真,時而瘋狂,說不上有什麼原因.至於人生態度,總的說來我是個悲觀主義者,相信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人生既痛苦又無聊,但在具體的生活中我又留戀著每一陣清風,每一片雲彩,為一點小事或喜或悲,當然最終我總是能超脫出來而不陷得太深以致不能自拔."
瓊瑤顯然善於辭令,且還有著一副悅耳的嗓音.她隨之讓人感到她的傳統還體現在她與丈夫平鑫濤先生的關系中.
說起平鑫濤瓊瑤反而顯得平靜,甚至有點從容不迫了,全不似平先生談起妻子來時那脈脈含情的情態.
瓊瑤說:
"婚姻美滿很大程度是依賴雙方的心智素質水平,尤其是女方,比如平先生總是牽著我鼻子走卻又總讓我覺得自己贏了,而我非常重視雙方精神上的溝通,哪怕寫作再緊張,他出版社的業務忙,我們也總是要抽出相當一部分時間交換對各種問題包括對方的看法,不斷地了解對方,也讓對方了解自己.若產生分歧,我們不迴避也不掩飾自己不愉快的情緒.雙方是互相依賴,又尊重彼此的獨立人格."
瓊瑤還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她寫作時經常忘了吃飯,全由平鑫濤到時送到面前,所以平鑫濤開玩笑地說:"如不送飯去,瓊瑤會餓死在書桌前."
瓊瑤說,其實平鑫濤要真地不送飯給自己,自己還是會去找東西吃的,依賴往往是對方培養的,真要依賴不到人也就會自尋出路了,難道還能在一棵樹上弔死呀?瓊瑤說完自己爽朗地大笑起來.
對於自己的作品,當記者談到有的評論家認為她是在重復自己時,瓊瑤並不願意就此多討論,只是簡單地回答道:
"讀者被觸動的神經往往也是單一的,只要能打動人心,重復怕什麼,不能打動人花樣再多也沒用."
瓊瑤說她很少去考慮應該寫什麼,只憑本性,自然的沖動寫.她告訴記者她寫的常常就是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像《匆匆,太匆匆》中的好孩子就真有其人,她的許多信件至今還保存在他們手中.
記者問瓊瑤今後會不會涉足其他題材領域,瓊瑤認為至少目前不會,因為她喜歡她習慣的題材范圍,輕車熟路,一往情深.
3 瓊瑤阿姨簡介
瓊瑤還半開玩笑地說:
"我有時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老長不大,不過我並不認為這是件壞事."
當記者問瓊瑤是否重視文學界對她作品的評價時,瓊瑤聳聳肩漫無邊際地說:"評論界的褒貶我並不在乎,我只要讀者,越多越好.我覺得有這么多的人喜
愛我的作品是作為一個作家的最大成功和幸福,有什麼權威的評價能與這帶給我的快樂相比呢?"
瓊瑤還告訴記者兩件在大陸上碰到的事:一是她剛到北京不久就收到一件禮物,是一隻絨毛玩具狗,送的人沒留下名字,一張小紙條上寫著:"為了讓您喜歡它們,想起時會愉快的."還有是接到一個電話,對方也不通報姓名,只說了一句:"瓊瑤,我們非常非常非常地愛你."就擱了話筒.
"我好感動,好感動呀!"
瓊瑤說著有些激動,兩頰顯出了紅暈,表現出典型的瓊瑤腔.
不過喜悅中也有苦惱事.
瓊瑤告訴記者,她發現大陸有一些冒用她名字的偽劣作品,已確證的有《蛇女》,《噴泉》和《同里百合》.
記者看得出她極為在乎這點,很重視自己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
瓊瑤說這次來大陸除旅遊,探親訪友外,另一件重要事情是了解其作品在大陸的出版情況,並希望有關方面能像台灣一樣列出她的書目並進行編號.
瓊瑤的形象
瓊瑤自稱"生來就不夠漂亮",但是在許多見過她的作家記者眼裡,卻另有說法.
1988年,瓊瑤第一次返回祖國大陸時,著名電影導演史蜀君曾對她有過描述:"電話里,瓊瑤說話聲音甜美,柔和,與照片上高高發胖的形象似乎難以統一.聯系她人生中兩次痛苦曲折的愛情遭遇,不知何故,我想像瓊瑤一定是位老練,持重的富婆形象."
但是當史蜀君真地面對瓊瑤時,卻又另有說法:
"14日上午10時,我和老搭檔辜朗暉走進外觀朴實,內部裝飾華麗的建國飯店.瓊瑤坐在前廳咖啡座上,被一群記者包圍著.我們沒有立即打擾她,站在她六七米處,用電影的行話說,我們的焦距在她前後慢慢平移.進入我視野的瓊瑤,細眉細眼,是一個十分十分嬌小秀慧的小婦人.身高一米五五左右,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她神情活潑,在她的身上絲毫也找不到一丁點兒昔日的苦難痕跡.她本人與照片上大相徑庭,但卻與她的聲音統一起來.我傻了半天,心想,這么一個小女人,肚子里怎麼會生那麼多有趣的故事.後來與她熟了,我打趣地提起這話時,兩人都笑彎了腰.
"瓊瑤送走記者,笑吟吟地走到我們身邊坐下,動作那麼輕捷,神態那麼嫻靜,我忍不住對平先生說:'你夫人比照片漂亮啊!'"
瓊瑤這年回大陸,還有其他記者對瓊瑤作了跟蹤采訪.如《文學報》記者曹曉鳴談見到瓊瑤的印象:"我才仔細地打量起她來:款式別致,色澤鮮亮的大紅毛衣,雪花牛仔褲,嬌小的身材配著這身衣裳顯得十分得體,雖化妝得濃了些,卻艷而不俗.特別引人注意的是那雙眸子異常明亮,少女式的,裡面沒有矜持,沒有倔傲."
瓊瑤談創作,談女性
1988年,瓊瑤回大陸時,《中國婦女報》記者高博燕,趙世民於1988年4月11日在北京建國飯店瓊瑤下榻處采訪了瓊瑤,下面就是這次采訪中瓊瑤談自己的創作和談女性的對話.
記者問:"您寫了四十多部長篇小說,經濟效益是否是您的目的?"
瓊瑤回答道:"最初我的一些作品是為稿費而寫的.因為我要靠它來生活.後來經濟不是問題了,但在台灣受過教育的人都會對你說:'屬於你的,就要得到,不要放棄你應有的權利.'"
記者問:"開始讀您的《窗外》和《我是一片雲》,很喜歡,可再讀其他的,感受似乎都差不多了."
瓊瑤感動地說:"這就是我的味.在台灣有人批評我,說我的作品總是一個風格,沒有突破自我.我說你不必到四川館子去吃北京菜.我可能是一道川菜,你要覺得可口,就吃,不喜歡,可以上別的館子.台灣的雜志多,作家也多嘛.在以後的寫作中,我還要保持這樣的味,這是人的個性."
記者問:"您一定了解大陸的瓊瑤熱吧.有人說:'瓊瑤的小說是戀愛教課書.'有的說:'瓊瑤給我的心提供了純凈的棲居地.'特別是有的中學生讀了您的書茶飯不思,功課無心,整天躲在幻想中,您是否考慮到您的作品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