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電影《閃光少女》
音樂本是沒有國界之分的,二次元的世界也並不是如同導演臆想的那般另類,但在《閃光少女》中,不論是將二次元刻意的劃分為另類去編排也好,還是將民樂與西洋樂進行對立也罷,以此所矯揉造作呈現的故事,著點的燃情,又能拿什麼去得見青春的真摯呢?!
一個好的青春故事並不需要一個又一個噱頭的疊加,執著於民樂的青春,鍾愛於二次元的青春,其實都可以呈現出一段關乎夢想的燃情所在,但電影卻並沒有能攫取這種真正源於青春的光芒,而只是徒有其表的讓人看到了些許浮於表面的閃光。
個人評分:5文/夢里詩書
2. 《閃光少女》中斗琴為什麼嗩吶一出,西洋樂器就亂了
我認為是因為嗩吶獨特的音色,還有急轉的曲風令西洋樂亂了。
一般西洋樂以小提琴快速的起音,民樂則以中國的二胡迎合接應。大提琴與琵琶相互較量,單簧管的音色迅速而飽含律動,民樂用笛簫進行管樂反擊而不失韻味,笙與喇叭調皮對壘,鋼琴與揚琴正面交鋒。
西樂陣營由於對民樂的音律不熟悉,導致主提琴手潰敗停音,鋼琴強行僵硬救場,雖極力想找到民樂的律動性,無奈節奏難以琢磨,只能停手候音。隨著嗩吶音樂的再起,各民樂樂器重新奏響,完美回歸西樂主場《野蜂飛舞》,讓西樂只能望塵莫及,雖耳聽熟悉的旋律,也無力回天,眼看著民樂將整首樂曲推向了高潮。從西樂在這次的音樂中完敗。在音律上,西洋樂陣營里根本沒有相匹配的演奏接得住。
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
3. 《閃光少女》電影結尾的舞台效果卡通飛天和閃光鳳凰是怎麼弄出來的
電腦PS唄,就和特效似得,不需要現實中也看到。後期特效。
4. 電影閃光少女結尾時老人唱的什麼歌
日前已經開機,預計在2017年上映。
電影《閃光少女》是一部由鮑鯨鯨的電影作品,影片主要講述了學揚琴的高二女生陳驚,為了向暗戀的師哥證明自己,組起了二次元民樂小樂隊。不僅打破了西洋樂學生對民樂的偏見,還和朋友們一起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的故事。
5. 電影《閃光少女》里最後演奏的曲子叫什麼名字
曲目是《逐日》。
影片唱詞出自中唐詩人鮑溶的樂府詩《相和歌辭苦哉遠徵人》:徵人歌古曲,攜手上河梁。李陵死別處,杳查玄冥鄉。憶昔從此路,連年征鬼方。掩抑大風歌,裴回少年場。誠哉古人言,鳥盡良弓藏。
在斗琴部分里古箏solo是《廣陵散》,豎琴solo是《德彪西第一號阿拉伯風華麗曲》,合奏的是《野蜂飛舞》,最後的嗩吶則是《百鳥朝鳳》。
(5)閃光少女電影大結局演奏擴展閱讀
歌曲:《逐日》。
歌手:蘇醒。
歌詞:
告別故土告別莊稼,我與黎明一起出發。
嘴裡叼著刀刃朝霞,像沖出黑夜的烈馬。
大雁在胸口,野獸在胯下廝殺。
我要不顧一切在光明中行走,頭上戴滿鮮花。
不用疑問不回答,我為世界卸下盔甲。
眼前橫著大河黃沙,一萬朵彩雲一點點爆炸。
你緩緩升起,越過人類的懸崖。
你沉默不語,完美無瑕。
放肆出發,不需要到達。
放肆出發,沒別的辦法。
放肆出發,進入太陽中心。
真實地和你對話,我要走遍茫茫大地。
和你相遇海角天涯,讓仇恨受獨自乾渴。
然後忍受獨自坍塌,也許我太魁梧。
我的身影太巨大,我會成為一座古怪丘陵刻著。
一幅斑駁岩畫,至少還有這些樹木。
它們永遠堅韌不拔,有人會經過它們回家。
望著遠方夕陽西下,你慢慢隱沒。
難以企及的瀟灑,有一塊石頭悄悄融化。
放肆出發,不需要到達。
放肆出發,沒別的辦法。
放肆出發,進入太陽中心。
真實地和你對話,放肆出發。
不需要到達,放肆出發。
沒別的辦法,放肆出發。
進入太陽中心,真實地和你對話。
真實地和你對話對話,在這和你對話。
遙遠嗎,遙遠嗎。
照耀吧,照耀吧。
燃燒吧,燃燒吧。
全世界都是你箭靶,下一刻就要出發。
下一刻就要出發,下一刻。
放肆出發,不需要到達。
放肆出發,沒別的辦法。
放肆出發,進入太陽中心。
真實地和你對話,。放肆出發
不需要到達,放肆出發。
沒別的辦法,放肆出發。
進入太陽中心,真實地和你對話。
6. 如何評價電影《閃光少女》里的斗琴
看過
因為學民樂,有幸看懂。
因為很多朋友沒看懂,所以特此解釋一下,水平有限,如有錯誤還請探討。
第一,兩邊樂器都是呼應的,一人一句,音色相仿,樂句接近,所以算是見招拆招,不相上下,大戰十幾回合
具體:
古箏對豎琴,這是廣陵散對德彪西,各展所長
後面有些記不住,大概是揚琴對鋼琴,二胡對提琴,長笛對竹笛這樣
第二,民樂接上了野蜂飛舞,算是接招,這對部分民樂是有相當的難度的,因為野蜂飛舞是為西洋樂寫的曲子,弦位,指法,速度,對水平都有相當的考驗。當然同理西洋樂演奏民樂曲也會很難。
第三,嗩吶一出,音色音調,都沒有西洋樂器能對;真有所謂鳳凰一出,百鳥皆避的意思……
嗩吶又用百鳥朝鳳模仿鳥叫聲,西洋樂沒法模仿,又對不上;
嗩吶最後的散板(自由的節拍)和氣口(比較自由的停頓,靠感覺)和變調(自然的調式變化),西洋樂交響樂團沒有,更沒接觸過,所以接不上,所以沒能進入最後一段,民樂隊獨自終結樂曲。
演奏是非常講「壓軸」的,所以民樂完成了樂曲的終結,贏的很開心。
民樂的演奏手法非常豐富,尤其善於表達細膩的感情。民樂的抻一下(延長一點),轉一下(復雜的滑音),升一點(往往是升幾分之幾個音程,而不是標準的半音),降一點,全靠感覺,這也是機器模仿不了,大師方能演繹的趣味……
因此,往往民樂器可以演奏西洋樂曲,就如片中演奏野蜂飛舞;西洋樂器往往不能演奏民樂曲,比如鋼琴九級還是十級改編了《山丹丹花開紅艷艷》,但是因為沒有滑音,節拍固定,完全喪失了信天游的豪爽和俏皮,表現力銳減。再比如,隨便舉一下,秦腔的哀婉,激越,悲壯、潮州樂曲的婉轉,曖昧,纏綿,等等這些,是通過節拍的極其微小的游離,和復雜的滑音(音高上有復雜的要求和變化)表現的。
7. 電影《閃光少女》里的演員是真的會演奏樂器么還是配音
我覺得《閃光少女》里的演員是配音,演員不可能什麼都會。
揚琴原稱「洋琴」,與洋蔥、胡蘿卜一樣,從名字就能看出它的來源。據說最初揚琴傳入廣東地區僅是在宗教場所使用,直到約20世紀初,由於揚琴的音色悠揚,共鳴好便於單獨或與其他樂器合奏,因此被加入到為說唱音樂和地方戲曲伴奏的行列,很快就在民間普及開來了。
古箏這件古老的中國民族樂器,早在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陝西)一帶廣泛流傳。《史記·李斯列傳》記載:「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鳴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所以古箏又名秦箏。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琵琶的傳世品不多,基本都是四弦,只有日本正倉院保存著唯一傳世的紫檀唐五弦琵琶。它是唐朝宮廷送給日本聖武天皇的禮物。這張五弦琵琶,通體用紫檀木製成,直項,琴軫分列琴頭兩側。通身施有螺鈿花紋,腹面桿撥處還貼以玳瑁薄片,其上用螺鈿嵌出一騎駝人撫彈琵琶的畫面。華麗精巧的裝飾盡顯大唐盛世繁華。
我當時看《閃光少女》還是因為裡面有大可愛彭彭彭昱暢出演的,當我看完之後就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片子。我是很推薦給大家看的。
8. 電視劇《閃光少女》最後演奏曲叫什麼
漫展表演的是洛天依的權御天下。而在國家大劇院裡面表演的是每個樂器的一首。就是二胡的萬馬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