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老電影工農兵完整版

老電影工農兵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2-08-24 05:25:45

⑴ 老的10元人民幣上面的2個人是誰 下面有圖。那2個人有什麼來歷嗎

舊面額10元錢上面的人是普通人,現在這兩個人都還很好,電視里采訪過她(他)們倆個。當時一位美術攝影家選種他們倆個人是因為他(她)們最適合代表中國人的整體形象。

⑵ 誰知道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電影前的雕像叫什麼

長春電影製片廠電影前的雕像就叫「工農兵」,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廠徽。從小看長影的電影片頭 「工農兵」形象也深深地紮根在腦海中不曾眠滅過。「工農兵」團結緊緊的,看它天下能怎地!
在長春通往經濟開發區的入口處——自由大橋的西岸,矗立著這樽生動的雕像。
沈陽夠戧能有賣的,價錢就不好意思啦~偶也不知道

⑶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的意義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1931]》--【1931年12月1日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
無產階級所領導的農民斗爭,正在繼續發展和日益高漲,帝國主義軍閥雖然瘋狂似地來抵抗,可是蘇維埃運動還是向上增長並且擴大;日益使中國的工農武裝了自己,組織了紅軍,一縣又一縣的農民,從數千年來在封建地主豪紳的壓迫之下解放出來了,沒收並分配了這些壓迫者的土地,打倒了封建制度,消滅了國民黨政權,建立了工農蘇維埃政權。這個政權,是能夠徹底完成中國反帝國主義的革命及土地革命任務的政權。
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批准和決定沒收地主的土地及其他大私有者的土地。為沒收和分配土地有一個統一的制度起見,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基本農民群眾與革命發展前途的利益之基礎上,採取下面的土地法令,作為解決土地問題的最好的保障。 第一條 所有封建地主、豪紳、軍閥、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無論自己經營或出租,一概無任何代價地實行沒收。被沒收來的土地,經過蘇維埃由貧農與中農實行分配。被沒收土地的以前的所有者,沒有分配任何土地的權利。雇農、苦力、勞動貧民,均不分男女,同樣有分配土地的權利。鄉村失業的獨立勞動者,在農民群眾贊同之下,可以同樣分配土地。老弱殘廢以及孤寡,不能自己勞動,而且沒有家屬可依靠的人,應由蘇維埃政府實行社會救濟,或分配土地後另行處理。 第二條 紅軍是擁護蘇維埃政府、推翻帝國主義和地主資本家政府底先進戰士,無論他的家庭現在蘇維埃區域或在尚為反動統治的區域,均應分得土地,由蘇維埃政府設法替他耕種。 第三條 中國富農性質是兼地主或高利貸者,對於他們的土地也應該沒收。富農在沒收土地後,如果不參加反革命活動而且用自己勞動耕種這些土地時,可以分得較壞的勞動份地。 第四條 沒收一切反革命的組織者及白軍武裝隊伍的組織者和參加反革命者的財產和土地,但貧農中農非自覺地被勾引去反對蘇維埃,經該地蘇維埃認可免究者,可在例外;對其頭領則須無條件地按照本法令執行。 第五條 第一次代表大會認為:平均分配一切土地,是消滅土地上一切奴役的封建關系及脫離地主私有權的最徹底的辦法;不過蘇維埃地方政府無論如何不能以威力實行這個辦法。這個辦法不能由命令來強制執行,必須向農民各方面來解釋這個辦法,僅在基本農民群眾願意和直接擁護之下,才能實行。如多數中農不願意時,他們可不參加平分。 第六條 一切祠堂廟宇及其他公共土地,蘇維埃政府必須力求無條件地交給農民;但執行處理這些土地時,須取得農民自願的贊助,以不妨礙他們奉教感情為原則。 第七條 較富裕的農民,企圖按照生產工具多少來分配被沒收的土地。第一次大會認為,這是富農有意阻礙土地革命發展和為自己謀利益的反動企圖,須給以嚴重的制止。地方蘇維埃政府應根據各鄉村當地情形,選擇最有利於貧農中農利益的方法,或按照每家有勞動力之多寡同時又按人口之多寡——即混合原則來進行分配;或以中農貧農雇農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富農以勞動力(即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地方,富農每個有勞動力者,所得分田數量,等於按人口平均分配每一人所得分田數量)為單位,人口為補助單位去分配。分配土地時,不僅應計算土地的面積,而且應估計土地的質量——(特別是收獲量)。在土地分配時,還應盡可能地使之適合於進行土地改革,預備消滅官荒,片段,大阡陌等各種封建遺跡。 第八條 沒收一切封建主,軍閥,豪紳,地主的動產與不動產,房屋,倉庫,牲畜,農具等。富農在沒收土地後,多餘的房屋農具牲畜,及水碓油榨等,亦須沒收。經過當地蘇維埃,根據貧農中農的利益,將沒收的房屋分配給沒有住所的貧農中農居住,一部分作學校俱樂部,地方蘇維埃,黨及青年團委員會,赤色職工會,貧農團和各機關使用。牲畜和農具可由貧農按組織按戶分配,或根據貧農意見,自願的將各種沒收農具辦初步合作社,或在農民主張和蘇維埃同意下,設立牲畜農具經理處,供給貧農中農耕種土地使用,經理處應由地方蘇維埃管理,農民得按照一定規則,支付相當的使用金,所有農具的修理,經理處工人的供養以及新農具新牲畜的購備,由農民迦納使用金的百分之幾,以資彌補。 ]
第九條 沒收地主豪紳的財產,同時必須消滅口頭的及書面的一切佃租契約,取消農民對這些財產與土地的義務與債務,並宣布一切高利貸債務無效。所有舊地主與農民約定自願
償還的企圖,應以革命的法律加以嚴禁,並不準農民部分的退還地主豪紳的土地,或償還一部分的債務。 第十條 一切水利、江河、湖沼、森林、牧場、大山林,由蘇維埃管理,來便於貧農中農的公共使用。桑田、竹林、茶山、漁塘等,必須如稻田麥田的一樣,依照當地農民群眾的自願,分配給他們使用。 第十一條 為著實際的、徹底的、實現土地革命的利益,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雇農工會、苦力工會、貧農團,是必要的團體,認為這些組織是蘇維埃實行土地革命的堅固柱石。 第十二條 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認為在蘇維埃政權下,土地與水利的國有,是徹底消滅農村中一切封建關系,而事實上就是使農村經濟達到高度的、迅速的發展必經步驟。不過實際實行這個辦法,必須在中國重要區域土地革命勝利與基本農民群眾擁護國有條件之下,才有可能。在目前革命階段上,蘇維埃政府應將土地與水利國有的利益向群眾解釋。但現在仍不禁止土地的出租與土地的買賣,蘇維埃政府應嚴禁富農投機與地主買回原有土地。 第十三條 地方蘇維埃如在該地環境應許條件之下,創辦下列事業:
一,開墾荒地;二,辦理移民事業;三,改良現有的及建立新的灌溉;四,培植森林;五,加緊建設道路,創辦工業,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第十四條 本法令不但適應於現已成立之蘇維埃區域,而且應用於非蘇維埃區域及新奪取的蘇維埃政權的區域。各蘇區內已經分配的土地,適合本法令原則的,不要再分;如不合本法令原則的,則須重新分配。

⑷ 跪求老電影片頭那幾個工農兵的照片~

網路搜索:工農兵.裡面有不少.
實在沒有就找幾個人穿上工農兵衣服拍一張得了.

⑸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哪部電影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橋》。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劇情片,由王濱執導,王家乙、呂班、江浩、陳強等出演,於194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東北某鐵路工廠的工人們克服一系列困難完成搶修松花江鐵橋的任務,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貢獻的故事。

《橋》的誕生背景:

《橋》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它是由我黨建立的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中國出品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寫工農兵,給工農兵看」的人民電影;第一部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的電影;第一部體現執政黨知識分子政策的電影;第一部「反現代的現代性電影」。

⑹ 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工農兵身上帶毛主席像章嗎

對。的,在以前六七十年代,所有的人身上都要佩戴毛主席的紅章

⑺ 工農兵是什麼意思

工農兵,是工人、農民和士兵三個詞的合稱。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代至1970年代多次的政治運動中,這三個階層被認為是最徹底的無產階級,也是社會主義國家最具有革命先進性的階層。在政治運動的宣傳中作為正面褒揚的角色出現,和地富反壞右作為對立,因為常用而成為習慣用語。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後,因為這個詞所帶有的政治意味被人厭惡而不再被使用。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就取消了全國高考,直到1970年大學才重新開始招生,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和學校復審相結合,後來人們把這些從工農兵中選拔的學生稱為「工農兵大學生」。

到1977年恢復高考前全國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萬基於推薦制的「工農兵大學生」。有插隊多年的老知青、基層幹部,有高乾子弟,有工廠的技術骨幹,有部隊的宣傳幹事,有真正落實推薦精神、經過相對嚴格入學考試進來的,也有組織指派進來的,甚至是開後門進來的。

⑻ 請問 這是那個老電影製片廠的片頭 謝謝你

八一電影製片廠是「八一」軍徽。北京電影製片廠是「天安門」。「工農兵」是上海電影製片廠。

⑼ 中國老電影的一些資料

當我們回顧60年來中國電影的發展道路時,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電影的蛻變和新生是與中國社會的變革聯系在一起的,從電影的內容、樣式,到生產、營銷方式,都在不斷的變革中。在這六十年裡,中國的電影經歷了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的轉變;經歷了從單一的樣板戲到現在的類型片初見雛形的局面。這些發展都在表明,新中國的電影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著自我變革。

1949-1966:「工農兵電影」和「寫重大歷史題材電影」

從1949年新和國開始,中國電影事業便進入了嶄新的時代。從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裡,是新中國電影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雖然也受到政治氣候的嚴重干擾,經歷了幾起幾落的波折,走了一條曲折的道路。但是,電影工作者經過不懈努力,在17年裡共攝制了600多部題材相當豐富的故事片,在數量與質量上較建國前的影片都有一些突破。

這一階段的電影的電影可以概括為"工農兵電影"和"寫重大歷史題材"這兩大類的電影。1949年4月,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由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這是國營電影製片廠生產的第一部體現工農兵方向的故事片。"有意思的是,三大電影基地之一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在新中國生產的第一部影片是《農家樂》,一工一農,一南一北,昭示著新中國電影的未來走向。

從1953年開始,新中國進入了有計劃地、大規模地經濟建設時期,從第一個五年計劃起,中國的電影反映的就是在實現工業化道路,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的新人和新事。像《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李雙雙》、《五朵金花》、《老兵新傳》、《阿詩瑪》等影片,能夠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與當時的電影工作者們貼近社會民眾生活有很大的關系。

"寫重大題材"的口號是在電影指導委員會的會議上提出的。當時,受到蘇聯戰爭電影的影響,電影管理者要求電影追求"史詩性",甚至採用行政命令手段,強制創作者去寫"重大題材"。如反映抗美援朝的題材,要求必須具有史詩規模,規定影片中要出現中朝兩國最高領導人和最高將領,並且要表現中朝人民的友誼,中朝軍隊的團結,以及戰爭的戰略思想等等。反映土改的電影,也要求全面反映土改中各階層人物的態度和土改政策的各個方面,成為指導土改工作的教科書。

這類作品是由革命歷史題材影片承擔的,它們藝術地再現了1921年建黨前後到建立新中國之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艱苦卓絕的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的革命斗爭事跡。這裡面的一大批作品經過時間的淘洗,已成為"紅色經典",像《白毛女》、《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霓虹燈下的哨兵》、《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娘子軍》等,精品之多,影響之大,前所未有。

大批擅長拍攝革命歷史題材的導演,像成蔭、崔嵬、凌子風、蘇里、謝鐵驪、李俊等,都是直接從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過來的,是革命隊伍中的一員,因此,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的感情、生活的質感和思想的表達都是有說服力的。而近年,這些電影頻頻被改編,像《小兵張嘎》、《霓虹燈下的哨兵》等等,時間足以證明這些電影的魅力。

當時的電影工作者和解放了的人民一樣,充滿了高漲的革命激情和旺盛的創造精神,在極短的時間內,他們將電影形式與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結合起來,立志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主義電影。可惜,"政治本位論"嚴重束縛了十七年時期電影工作者的手腳,使他們不能完全施展出抱負。"文革"的到來,又把電影引向一條完全陌生的道路。
1966-1976:中國電影「戴著腳鐐跳舞」

"文革"開始後,除了"老三戰",十七年電影被連根拔起,取而代之的是"樣板戲"電影。60年代的人對這個詞彙應該不會陌生。1966年《人民日報》發表過一篇文章,首次將京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和"交響音樂"《沙家浜》並稱為八個"革命藝術樣板"或"革命現代樣板作品"。

樣板戲中的人物總而言之就是三突出、高大全的無產階級革命英雄形象。他們在精神上無限高尚、高大,但是卻不是普通人,不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慾。因此他們是一群現實中不存在的理想主義色彩十分濃郁的英雄。是按照神話中塑造神的手段加以塑造出來的。

因為電影中的人物都是"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所以"樣板戲"電影的創作者就必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京劇表現方式怎樣進行電影化處理?二是如何創造出絕對理想的英雄人物。難為了那些一流的電影工作者們,他們戴著腳鐐跳舞,找到了一種方法,去表現這種理想化的英雄。當年的電影藝術家們摸索出的"紅光亮"、"敵遠我近、敵暗我明、敵小我大、敵俯我仰"等拍攝手法,雖然是極刻板和教條的,但也為這根從廢墟上生長出的"枝條",增添了意外的光澤。

閱讀全文

與老電影工農兵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牛犇電影大全最新 瀏覽:450
一個叫海倫的大鐵人電影 瀏覽:226
亞人電影免費看中文版 瀏覽:726
電影小姐英文 瀏覽:184
無敵小子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58
法國經典動作電影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553
台灣一部借高利貸的電影 瀏覽:517
法國陽光原創電影網 瀏覽:860
抖音國際音樂電影 瀏覽:882
回轉壽司電影完整版 瀏覽:502
二戰喜劇諜戰電影大全 瀏覽:529
魔法大電影免費 瀏覽:900
蠟筆小新美人魚大電影 瀏覽:602
黑白中文在線電影 瀏覽:624
電影票房慘淡會有收入嗎 瀏覽:511
女神的上門貴婿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827
長安十二時辰電影版演員表 瀏覽:843
禁毒電影觀後感150字左右 瀏覽:451
泰國打拳的電影主角叫桑迪 瀏覽:214
電影院推廣策劃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