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叫諾曼底登陸
寶娃子朋友,你好。諾曼底是法國西北部著名的歷史和文化大區。這一地區的地理位置是這樣的:
它北臨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全長600公里。連綿數百里的海岸幾乎都是懸崖峭壁,盟軍的登陸地點選在比較平緩的5個灘頭。
以下則是「諾曼底登陸戰」的詳細情況:
1944年6月6日凌晨,美國和英國的2390架運輸機和846架滑翔機,從英國20個機場起飛,載著3個傘兵空降師向南疾飛,准備在法國諾曼底海岸後邊的重要地區著陸。這就是著名的「諾曼底登陸」的開始。
黎明時分,英國皇家空軍的1136架飛機對事先選定的德軍海岸的10個炮壘,投下了5853噸炸彈。天亮以後,美國第八航空隊又出動了1083架轟炸機,在部隊登陸的前半個小時,對德軍海岸防禦工事投下了1763噸炸彈。接著,盟軍各種飛機同時出動,轟炸海岸目標和內陸的炮兵陣地。5點50分,太陽已經升起來了,盟軍的海軍戰艦開始猛轟沿海敵軍陣地。諾曼底海灘成了一片火海,地動山搖。
進攻部隊由運輸艦送到離岸7到11英里的海面,然後改乘大小登陸艇按時到達預定攻擊的灘頭。跟在後面的是運載重武器和裝備的大型登陸艇。
盟軍選擇的登陸地點諾曼底海灘,位於法國的西北部,從東到西有5個灘頭——劍灘、朱諾灘、金灘、奧馬哈灘和猶他灘,全長約50英里。登陸計劃第一批進攻部隊是5個師,每個師佔領一個灘頭。
6點30分,美軍開始在奧馬哈灘和猶他灘登陸。美軍第七軍第四師在猶他灘沒費多大勁兒就登上海岸了,只遇到斷斷續續的炮擊。3個小時內,他們就肅清了守衛這個地區的敵人,後續部隊和裝備也源源運到岸上。但在奧馬哈灘,美軍第七軍第一師的情況並不妙。大浪,晨霧,加上硝煙彌漫和側面的氣流,把部隊折騰得精疲力盡,登陸時又遭到敵軍炮火的襲擊。一時間,死傷的士兵布滿了海灘。而下一批進攻的部隊也遭到同樣的不幸。在這危急關頭,美軍兩個突擊營用繩梯爬上了海岸上的懸崖峭壁,奪取並摧毀了敵人的一座炮台。但是敵人繼續猛烈射擊,把美軍阻擋在海灘邊上。美軍第一步兵師長許布納當機立斷,要求海上的驅逐艦冒著可能殺傷自己人的危險,向德軍炮群和火力點進行近距離的轟擊。驅逐艦的大炮果然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不一會兒,工事里的德軍就舉手投降了。經過美軍第一師的艱苦血戰,終於佔領了一條縱深不到兩英里的灘頭陣地。
英國第二軍團的第五十師於7點20分開始在金灘登陸。他們開始遇到一些困難,但逐漸摧毀了德軍的抵抗。到黃昏時,他們進入了內地5英里。
在朱諾灘,加拿大的第三師在肅清灘頭的德軍之後,進展最快,當晚就到達了岡城——貝葉公路。
英國第三師在劍灘上也遇到激烈的抵抗。黃昏時,他們就同空降的第六個兵師會會了。
當天傍晚,盟軍已在歐洲大陸建立了牢固的立足點。傷亡人數比預計的要少。有將近10個師的部隊連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都上了岸,後續部隊也源源而來,不斷擴大盟軍對德國守軍的優勢。盟軍的諾曼底登陸成功了。
希特勒吹噓他的長達2500英里「大西洋壁壘」防禦工事為什麼不堪一擊呢?原來每年6月,英吉利海峽總是狂風大作,惡浪滔天,艦只行駛艱難。德軍在西線的大部分將軍都認為在這個氣候惡劣的6月里,盟軍是不會發動進攻的。6日凌晨2點左右,駐守在巴黎的德軍總司令部接到報告說,有美英空降師著陸,看來像是一次「大規模行動」。但總司令龍德施泰特卻認為這是盟軍聲東擊西的手法,並不在意。接著,西線德國海軍部隊又向總司令部報告說:據海岸雷達報告,熒光屏上有大量黑點,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向諾曼底海岸進發。而德國西線的參謀長卻回答:「什麼?在這樣的天氣里?一定是你們的技術員弄錯了,也許是一群海鷗吧?」後來,當他終於看到形勢不好,請求希特勒出動兩個裝甲師去對付盟軍空降師時,希特勒卻禁止動用他的這支戰略預備隊。希特勒還是堅持認為這只是牽制性的佯攻,認為盟軍一定會在加來地區登陸。
希特勒中了盟軍總部的疑兵之計了。在諾曼底登陸以前,盟軍偽裝集結了一支艦隊,發出大量電訊,造成假象,好像盟軍總部設在英國的肯特郡;又讓以勇猛著稱的美國巴頓將軍在肯特郡街頭散步,而德國情報人員正斷定他是盟軍總司令。在進攻前夕,英國飛機又撒下大量的錫箔片,使德軍的海岸雷達上顯示出,好像盟軍的一支艦隊向東駛去,開往加來。
為了嚴格保密,整個英國南部已同英國其他地區斷絕了一切交通,成了一個大兵營,盟軍為「霸王行動」在這里塞滿了堆積如山的軍事裝備和物資。為了防止泄密,英國政府還中止了英國同外國的一切外交關系,撤消了沿岸的正常航運,把所有船隻用於「霸王行動」的運輸,使得美國艾森豪威爾將軍在調動集結軍隊上,沒有任何妨礙。英國政府在這個地區設置了警戒線,任何人未經許可都不得穿過警戒線。每一座帳篷,兵營,停車場和每一支部隊,都仔細地標志在行動的指示圖上。每一支部隊的預定行動都作了准確的安排。這支在諾曼底登陸的軍隊是龐大的,擁有盟軍陸海空三軍287萬多人,戰艦6000多艘,飛機1.3萬多架。這么大的軍事行動的准備工作,德軍竟絲毫不知。
為諾曼底登陸進行的准備工作是巨大而復雜的。改進了許許多多的裝甲車,有供清理海灘的壓路機,有在布雷區開道的裝有掃雷器的裝甲車,有供跨過溝渠的裝甲便橋等,甚至還製造了兩座人工港口,以便登陸部隊卸下裝備物資之用。對於進攻目標的地形偵察,早在一年之前就開始用飛機拍攝從荷蘭到西班牙的海岸線,特別是從1944年4月到6月,共出動飛機偵察4500架次。此外,還有法國地下抵抗組織提供的數以千計的情報。這樣,德軍在歐陸沿海的防禦工事、橋梁、機場、沼澤地區、倉庫、公路、火車站等等,都被盟軍弄得一清二楚。每一個登陸部隊負責人帶著的作戰計劃上,連樹木都標了出來。
到6月12日,盟軍在諾曼底的幾個灘頭已經連結成一條陣線,後續部隊源源而來,軍需物資不斷增加,這些,都保證了諾曼底登陸的成功。8月19日,盟軍佔領了塞納河西岸的芒特。這一天,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解放了自己的首都。8月25日,艾森豪威爾指揮的法國第二裝甲師從巴黎南門和西門進入市中心。當天下午,法國勒克萊將軍奉命接受德軍投降。
巴黎的解放是諾曼底戰役的結束。德軍有40多萬人傷亡和被俘。德國再次被迫兩線作戰,陷入了蘇聯和美英盟軍東西夾擊的鐵鉗之中,滅亡的日子已經為期不遠了。
Ⅱ 《兄弟連》《太平洋戰爭》後,二戰三部曲之《空戰群英》來了
繼《兄弟連》《太平洋戰爭》後,斯皮爾伯格「二戰三部曲」的第三部《空戰群英》終於又有新動靜了。這部大手筆的史詩巨著已經正式確定了導演人選,43歲的知名導演凱瑞·福永,他曾執導過《真探》和《007:無暇赴死》,這讓喜歡戰爭片的劇迷們激動不已,已經翹首以盼了。
導演&製片人斯皮爾伯格,主演&製片人湯姆漢克斯,編劇約翰·奧羅夫(《兄弟連》編劇),斯皮爾伯格與湯姆·漢克斯合作的二戰題材影視劇從未讓人失望過,從《拯救大兵瑞恩》到《兄弟連》《太平洋戰爭》,每一部都堪稱史詩經典。如今,在加上艾美獎獲導演凱瑞·福永,想讓人失望都難。
20年前的《兄弟連》,曾經以1.2億美元創造了美劇史上投入的最大記錄,而10年前的《太平洋戰爭》,投入則高達2.23億美元,令人嘆為觀止。
此次即將推出的《空戰群英》在投入上更是高達2.5億美元,正式高規格的預算,原本將會是HBO推出的,已經由蘋果TV+正式接手,劇集值得期待。
好的戰爭片既要還原真實震撼的戰爭全景,還要展現戰爭中的個體命運。《拯救大兵瑞恩》的成功,既展示了諾曼底登錄,每一寸海灘上的殘酷血戰,又有集體拯救個人的傳奇,全面探討了人性和個體的價值。而《兄弟連》更是打造了「一支屬於平凡戰士的頌歌和安魂曲」。《太平洋戰爭》則更為悲涼殘酷,極端環境下,戰爭的血腥和對人的摧殘,充滿了對戰爭的反思。
同樣,《空戰群英》依舊延續了普通士兵視角的模式,將視角聚焦到美國空軍,講述了第八航空隊二戰時真實故事。二戰時,美軍規定飛行員執行完25次飛行任務,就可以輪調回國,但是到1944年4月前,很少有人能執行25次任務還活著。對他們曾有這樣的評價:如果沒有第八航空隊,又如何能贏得那場戰爭?
我們為什麼愛看戰爭片?
一是可以身臨其境的置身於恢弘的戰爭場面中,那些撲面而來的硝煙炮火,能讓你體驗緊張、壓迫與震撼,這些慘烈的場景會激活我們大腦中的避難功能,是我們焦慮情緒的宣洩出口。
二是體驗極端強壓下的個體求生。面對惶惶不可終日的死亡威脅,普通士兵主唯有勇猛殺敵、求生,才能活下去,戰爭中容易激發的英雄主義和愛國情懷,那些熱血,感動,那些並肩作戰的兄弟情意,都不過是對和平的渴望,對家園的渴望,更是對活著的渴望。在他們自己看來,熬過戰爭的他們都不是什麼所謂的英雄,但曾經和英雄並肩戰斗過。
2001年的《兄弟連》,豆瓣上以9.6分高居榜首,強大的陣容,精良的製作,以每一集都是電影的質感,至今仍然是很多人心中的戰爭片啟蒙之作。2010年的《太平洋戰爭》,也高達8.9高分,它對真正的反思,個體在戰爭中的磨難和摧殘, 讓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現在,又經過一個10年的等待,第三部《空戰群英》即將歸來,我們拭目以待。
Ⅲ 為什麼德國要轟炸柏林
1944年春,盟軍對德國的戰略轟炸達到高潮。雖然1943年美國第八航空隊剛剛經歷了幾乎難以承受的損失,但德國戰斗機也在穿透重型轟炸機火力網的拚死攻擊中傷得很重。1944年初,隨著P-51戰斗機的成熟和第八航空隊的全力護航,德軍越來越難以組織有效的防空,當地的空中優勢迅速喪失。此時B-17G已經開始全速生產,波音的工廠在高峰期達到了每天16架的驚人記錄。大量全新的B-17G裸機金屬蒙皮直接送到作戰部隊——迷彩顏色已經沒有意義。數千架轟炸機,伴隨著幾乎同樣數量的戰斗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箱型編隊撲向德國。那年夏天,作戰行動達到高潮,遮天蔽日的飛行堡壘在英德蘇德英之間來回穿梭,對納粹戰略目標實施穿梭轟炸,構成了歷史上空前壯觀的天空景象。
Ⅳ 美國陸軍航空隊的歷史沿革
美國陸軍航空隊(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縮寫為USAAF),美國空軍的前身。1941年由美國陸軍航空軍改組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空中武裝力量。在1944年的全盛時期,擁有編制240萬員、近8萬架飛機及783個永久基地。
美國陸軍航空隊 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 (USAAF) 美國陸軍航空隊臂章 存在時期 1941年6月20日至1947年9月17日 國家/地區 美國 部門 美國陸軍 規模 240萬員(1944年) 指揮官 著名指揮官 亨利·阿諾德上將 1941年-1946年卡爾·史帕茲上將 1946年-1947年圖冊
1941年,原陸軍航空軍司令兼陸軍副參謀長亨利·阿諾德任陸軍航空隊首任司令(Chief of Army Air Forces)。在1942年3月9日的軍事改組中,陸軍航空部隊、陸軍地面部隊、陸軍後勤部隊成為美國陸軍三大組成部分。阿諾德任改組後陸軍航空隊司令(commanding General, Army Air Forces)。1944年,阿諾德晉五星上將。1946年,卡爾·史帕茲繼任為陸軍航空隊司令。
二次大戰後,陸軍航空隊開始復員行動,規模大量縮減。1947年9月18日,美國空軍成為與美國陸軍、美國海軍對等的獨立軍種,由空軍部、空軍參謀部和作戰單位組成。史帕茲為首任空軍參謀長。美國空軍的獨立晚於英國皇家空軍的1918年建軍。
Ⅳ 講講諾曼第登陸
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將軍被任命為盟軍總司令。近300萬盟軍陸海空將士在英倫之島集
結,准備橫跨英吉利海峽,登上歐洲大陸,開辟第二戰場,和東線蘇聯紅軍配合,夾擊德
軍。這個大規模的作戰計劃代號為「霸王」行動。
盟軍參謀部詳盡分析了法國游擊隊和情報人員提供的西海岸德軍設防情況的情報,結合
其他各種條件,決定把登陸地點選在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底。
然而,如何才能迷惑早已布下重兵、嚴陣以待的德軍,不讓他們知道盟軍的真正登陸地
點呢?
盟軍擺開了「迷魂陣」:由英國電影製片廠的布景道具師們設計的「登陸艇」、「彈葯
庫」、「醫院」、「兵營」和「飛機、大炮」,布置在英國東南沿海一帶;盟軍諜報人員開
始在各中立國到處收集法國加萊海岸的詳細地圖;英國建築師在沿海顯眼的地方製造起「油
船碼頭」,還配備了發電廠和貯油罐等等。另外,一支「100萬」人的集團軍調往東南沿
海,准備進攻加萊……
消息很快傳到了德軍西線指揮部。
「看來,盟軍要在加萊海岸登陸是確定無疑的了!」奉希特勒之命趕來指揮防禦的德軍
元帥隆美爾自信地斷定。
他立即下令加強加萊海岸一帶防線。幾天之內,海底海灘密布地雷,海岸構築起了堅固
隱蔽的炮台,布置了反坦克陷井和溝壕堡壘。希特勒還把最精銳的15集團軍集中到這一地
區,歸隆美爾指揮。加萊已成為德軍「大西洋鐵壁」最堅固的一環。隆美爾十分得意和自信。
盟軍的百萬大軍已做好從諾曼底登陸的准備。預定的登陸日期是6月6日。
與此同時,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隆美爾正准備驅車趕回德國家中,為他的妻子露西
送上生日禮物——在巴黎買的一雙漂亮女皮鞋。他坐在敞篷汽車上,抬頭看看天空,烏雲密
布,風聲獵獵。空軍氣象站報告,近幾日英吉利海峽氣候惡劣。這樣的壞天氣,盟軍是不會
發動渡海作戰的。隆美爾感到對形勢不必過慮。他還准備第二天去伯希特斯加登謁見希特勒
呢。
6月6日凌晨,載著3個傘兵空降師的3千餘架英、美運輸機、滑翔機,從英國20個
機場起飛,飛向法國諾曼底海岸。4千艘艦船和無數的登陸艇,在飛機掩護下,駛出了嚴密
偽裝的英國南海岸基地。著名的「諾曼底登陸」開始了!
直到此時,德軍仍然蒙在鼓裡。正在睡覺的德軍西線司令倫斯特聽到諾曼底前線緊急報
告:「一股英美空軍部隊著陸,看來是一次大規模行動……」
他漫不經心地回答說:「不必驚慌,空降傘兵是盟軍慣用的虛張聲勢,聲東擊西的手
法,不會是大規模行動的。」黎明時分,英國皇家空軍1136架飛機對事先選定的德軍海
岸的10個堡壘,投下了5853噸炸彈。美軍第八航空隊1083架轟炸機又對德軍海岸
防禦工事投下了1763噸炸彈。盟軍各種飛機輪番轟炸著海岸目標和內陸炮兵陣地。
太陽升起來了,盟軍的海軍戰艦開始向著沿海德軍陣地開火。天空中炮火伴著炸彈,萬
道火光和著初升的陽光,燒紅了遼闊的天穹。諾曼底海灘成了一片火海,山搖地動。6時3
0分,美軍第四師在諾曼灘頭陣地登陸。7時20分,蒙哥馬利指揮的英國第二集團軍也登
上海岸。後續部隊和裝備源源運到岸上。
正在家中的隆美爾得到消息,立刻取消了謁見希特勒的計劃,乘車返回,但直到下午才
趕到德軍西線司令部。
倫斯特和幾個德軍將領焦急地把情況匯報給了希特勒,要求批准急調兩個精銳坦克師去
諾曼底。希特勒回答說,這兩個坦克師不能輕舉妄動,要看看形勢的發展再決定。說完,他
上床去午休了。盡管西線的告急電話不斷地再次響起,但沒有人敢去打擾他。
當下午3時,希特勒午睡醒來,前線報告:盟軍已有大批部隊登陸,並深入陸地幾公里
了。希特勒這才如夢初醒。他慌忙批准派出裝甲師支援諾曼底,同時發出命令:「必須在傍
晚前消滅登陸敵軍,收復灘頭陣地……」
但是,一切都晚了!
到傍晚時分,登陸的盟軍已在諾曼底建立了牢固的陣地。深夜,將近10個師的部隊連
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都已上岸,後續部隊仍源源而來。6月12日,盟軍在諾曼底的幾
個灘頭連結成了一條陣線。
希特勒所吹噓的「大西洋鐵壁」被突破了!從此,法西斯德國陷入了蘇聯和英、美盟軍
東西夾擊的鐵鉗中,加速走向了滅亡。
斯大林高度評價了諾曼底登陸戰役,他說:「就其規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傑出地
執行計劃情況來講,在戰爭史上從來也沒有過足以和它類比的事業。」「歷史將把這一業績
作為一項最高的成就記載下來。」
http://www.white-collar.net/child/science/5000/266.htm
Ⅵ 第八航空隊什麼時候上映
導演: Rick Jacobsen
編劇: Rick Jacobsen
類型: 短片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2
Ⅶ 第八航空隊什麼時候上映,感覺這裡面轟炸機就是鐵皮
第八航空隊上映日期:
2012
劇情簡介:1943年,盟軍在卡薩布蘭卡召開會議,確定了美英兩國對德戰略轟炸的總方針,目標定為「不加限制」的德國城鎮;美軍以B-17轟炸機為主力機型的第8航空隊進行白天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