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雨人>>的觀後感 1500字的 謝謝
懷念和忘卻——電影《雨人》觀後感
世間總有一種溫情讓人難以忘卻割捨,那就是骨肉親情。這種親情在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裡正受到種種慾望的挑戰時,人們選擇了什麼?電影《雨人》告訴了我們答案——親情。
這是一部講述兄弟間骨肉情深的電影。當查理多年之後仍然耿介於父親當年對他的教育時,父親的去世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悲傷;相反,倒是300萬美元的遺產讓他為之寢食難安並欲窮盡手段。之後,他查明那些錢是留給他哥哥的。而這個哥哥他從未聽說過,當然在記憶里他是以雨人(雷曼,因其發音不準讀作了rain man)的形象存在的。無需否認,在最初階段,查理絲毫沒有念及兄弟之情,而是將其哥哥作為一種工具,即想獲得對他的監護權,當然這種權利的背後是為了巨額遺產。而電影故事情節就是從這里展開,直到它復原了一個幼年的記憶和一份親情故事。
父親是怎樣的人,電影中未作詳盡的交待。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父親對兒子的遺囑做些稍稍的理解,他有著與不同常人的父愛,那種愛的深沉是小兒子在當時看不到和不能理解的,相反,這恰是查理不悅的記憶並直接導致父子失和許多年。父親對兒子的愛,之於另一個患自閉症的大兒子雷曼卻是忘不了的;並且雷曼對弟弟的愛也如打上了烙印一般永駐內心,不容絲毫的侵犯。這種永恆的親情和愛,它是美好的,無疑應當為人們所記住和懷念。
對幼年時代的事,人們有許多已經記不住了。那些所能記住的僅以殘缺碎片的方式存在,並且隨著時間的流淌愈發支離破碎。這些支離破碎的記憶殘片所包含的信息可以是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個場景等等。它們彼此相互分割,並不關聯或者有一定關聯卻不知為何關聯,它隨著時間將更多地成為回憶者對往事的一種記憶符號。這種符號不一定是具體的上述記憶碎片,也可以用美好或醜陋等修飾詞一語概之,這似乎要歸結於記憶碎片的影響力。這種符號和其他的記憶碎片的分割,使人回憶不起來,甚至有些時候人們不知不覺地去懷疑它的存在。但符號做為線索的確能使記憶碎片復原,即復原那個完整的故事記憶。這種對符號的還原記憶或許是經歷者本人在稍稍留神時或許能記住,但電影的妙趣是將對事件的回憶和復原交給了雨人,一個殘障人。這的確是值得一個正常健全人去做深刻反思的,那就是應該記住的和不能忘卻的,具有良知的人們都記住了嗎?
雨人是殘缺的,而不殘的是記憶。如果將其當做獨立於每個人的一個天才記憶者能夠幫助我們記住親情的話,還不如歸類於他可以是或者就是我們每個人記憶存儲器或提醒者。電影是諷喻的,這種象徵化的意義正是告訴我們,它表現了人們對自身親情的缺失而不自知。
情節的記憶復原意味著親情的完整,當查理將哥哥所帶給他幼年一系列的記憶時,他感動了。他感動於哥哥的關心和愛護,他理解了父親當年的教誨,他感悟於女友對他的愛,當然他更加悔悟於早年無知的任性和對親情的漠然。在這樣一個充滿誘惑和慾望的世界裡,他做了反思,最終沒有迷失而選擇了正確。
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似乎應有著這樣一個小小的雨人,它象是一面鏡子深沉地反照我們自身日益的浮躁,它教會了我們對親情的念念不忘和感恩。善待雨人,正如善待自己。
⑵ 雨人觀後感
《雨人》有感
One for Bad, Two for Good.
——觀《雨人》之我見
一、劇情簡介
在影片的開場,查理·巴比特和他的夥伴就在忙碌著接聽各種電話,查理經營的蘭博基尼車拿不到環保署的尾氣合格證,通過欺騙等方式苦苦維持著不景氣的生意。盡管如此,他還是堅持要和女友去棕櫚泉度假。開車去度假的途中查理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轉而去參加父親的葬禮。
查理因為偷開父親的珍貴的別克車而與父親斷絕關系,多年來一直沒有與父親聯系。他從律師那裡得知父親在遺囑中將那輛別克車和父親經營的玫瑰留給他,而將價值300萬美金的其它遺產留給了一個未知的受益人。這讓查理憤懣不已,他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消息,最後在知道了這份巨額遺產是留給了他從來都不知道的自己的患有自閉症的哥哥。
於是他把雷蒙從療養院中帶走,企圖利用雷蒙得到他認為自己應得的150萬。然而他的女友對他的這些行為以及他對他哥哥的態度十分不滿,一氣之下離開了查理。此時,查理的生意上出了問題,急著要趕回去,但雷蒙堅持不肯坐飛機,又在一次州際公路的交通事故中受到了刺激,使得兩人只得在二級公路上開車行進。與此同時,雷蒙堅持自己固定的生活方式,給查理帶來了很多麻煩,但查理也在這旅程中慢慢地發生了改變,並且知道了雷蒙就是他記憶中的那個雨人。
查理的生意徹底失敗了,而且還欠下八萬美金的債務。情急之下,查理發現可以利用雷蒙驚人的記憶力,帶他去了賭場通過算牌的方式贏了大筆的獎金。他和哥哥的感情越來越好,他的女友也回到了他的身邊。他開始為監護權與療養院的布魯諾醫生打官司。
最終,他哥哥在心理醫生的測試中被證實無法照顧自己,他敗訴了。在不舍中,他與哥哥雷蒙告別。影片就在這里結束了。
二、主題分析
這是一部反映手足親情的影片,因而影片的另一個中文譯名就是《手足情未了》。雷蒙一直就是那個在默默守護著查理的雨人,rain man正是雷蒙的諧音。他因為害怕傷害查理而被送進療養院,而這么多年來他一直保存著那張和查理的合影。他雖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去理解,但是他始終牢記著不能傷害查理,始終在心裡記著查理,這就是割捨不斷的手足情。而查理盡管在一開始只是把雷蒙當作名義上的哥哥,甚至企圖利用雷蒙獲取父親的財產,卻在七天與雷蒙的相處中逐漸感受到了這種親情,並且在這種手足情之下,錢對於他已經變得不重要了。
影片中查理的變化是一個重要的線索。一開始他只是一個冷峻偏激,自私狹隘,暴躁沖動,唯利是圖又有些玩世不恭的人。他不懂得感情,與女友在一起卻沒有什麼話好說,與父親斷絕關系,即使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也無動於衷。他利用各種人,包括他的女友,包括他的哥哥,為自己謀取利益。但是當他得知雷蒙就是他記憶中為他唱歌的雨人時,他的親情真正開始回歸,他本身也開始發生改變。查理開始學會去道歉,學會了真誠,學會了尊重,學會了貼心地照顧別人。他為雷蒙布置好房間,准備好食物,為他買了小電視,教他跳舞,爭取他的監護權??
父親作為影片中一個隱形的形象,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從父親的遺囑中可
見父親的良苦用心,也可以看出父親對兄弟兩人深深的愛。這么多年來父親一直堅持去看望雷蒙,一直堅持地聯系查理,他希望查理能明白一些事情,明白極品的價值。而醫生布魯諾則受父親之託,盡心盡力地照顧著雷蒙,體現出了值得贊頌的忠誠。另外,查理的女友蘇珊娜也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甚至是被查理闖入的那個普通的家庭,他們也為了雷蒙放棄了看動畫片。影片中這些人物都讓整部影片展現著人性的光輝。
三、經典鏡頭及段落分析
鏡頭一:
這個鏡頭雖然不是特別經典,但是我認為它非常典型的展現出了兄弟兩人的.形象。一個永遠戴著墨鏡,表情冷漠的,一個永遠走路搖晃者,表情呆滯的,兩個人的形象這樣正面出現在同一幅畫面中具有很強的對比效果。
鏡頭二:
這一組鏡頭從不同的角度給出雷蒙在前面走,查理慢慢開著車跟在後面的情景。
上面一張從查理的視角給出雷蒙的背影。當我看到雷蒙那搖晃的身影的時候,就莫名地被感動了,突然讓人感到雷蒙特別可憐。
而下面的一張則從一個較高的角度俯拍整個畫面,一輛車跟在一個人後面緩緩地開動。這樣的遠景更襯托出了雷蒙的渺小,更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而雷蒙嘴裡重復的還是他那永恆的壘球的問題。
鏡頭三:
查理得知雷蒙就是雨人的那段很經典。查理看到了雷蒙珍藏的小時候他們的照片,那裡面雷蒙還是那樣木訥的表情。雷蒙唱起小時候為查理唱的歌,讓查理想起來記憶中的雨人,也不禁跟著唱起來,那是一個手足真情流露的時刻。而當查理放出熱水時,雷蒙更是歇
斯底里的要把熱水關掉,叫喊著「熱水會燙傷小孩子」。所截的鏡頭中雷蒙一副被嚇壞的模樣,只是不住地咕噥著「絕對不能傷害查理·巴比特」。這一系列鏡頭展現出了雷蒙內心深藏著的對弟弟的愛,也是讓查理轉變的重要契機。
鏡頭四:
這是一組看似很平凡的鏡頭,但是我認為它們的角度很獨特。影片中採用了一組由雷蒙的視角看到的畫面,包括車的影子,路邊的欄桿等等,其間還穿插著對雷蒙表情的特寫。像右邊那張圖是雷蒙在數路邊的欄桿,影片就是通過這些細節一步一步地刻畫人物形象的,這組鏡頭集中表現了一個自閉症患者的形象。
鏡頭五:
這是查理教雷蒙跳舞的片段。鏡頭從他們跳舞的畫面轉向對拉斯維加斯夜景的拍攝,最後又回到了這間總統套房裡,從窗戶中透出兄弟兩人跳舞的景象。漂亮的套房,圓形的陽台,落地的明窗,窗外的繁華與兄弟兩人無關,此刻他們獨享著這份寧靜與愉悅。這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面,兄弟兩人的感情至此又進一步。 鏡頭六:
毫無疑問這應該是整部影片中最經典的鏡頭了。當查理知道自己可能要敗訴的時候,他對哥哥說的一番話都是真情的流露。而獃獃傻傻的雷蒙也把頭靠向了查理,似乎能聽得懂查理在說什麼。影片中這個鏡頭持續的時間長達一分鍾,緩慢地拉近。這樣一個定格給人帶來強烈的感情沖擊,
讓人不禁為兄弟真情所打動。
四、演員表演分析
霍夫曼憑借在影片中對雷蒙這個形象的出色演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以其出色的演技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霍夫曼在影片中飾演自閉症患者雷蒙,據說為此他專門與一個自閉症患者一起生活了一年。從站立,到走路,到說話,到表情等等各個方面他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眼神永遠都
那麼傳神,貌似空洞卻又讓人覺得深邃,讓人難以琢磨這個表象下有著怎樣的內心世界。雷蒙必定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別人說的話。
雷蒙這個形象不僅在行為和神態上十分生動,其語言也十分具有特色。影片中雷蒙不斷地重復誰在一壘誰在二壘的那個小時候父親給他的笑話書上的笑話,並且把它當作一個問題在反復思考,他不斷地使用definitely和yeah這兩個詞,使得這些語言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語言,也是雷蒙精神狀態的一個反映。當他聽到查理那番真情的表露之後,他似乎聽懂了什麼,他在念叨著查理名字的拼寫「C-H-A-R-L-I-E」,「rain man」,此刻查理已經成為了他的雨人。
而影片的另外一個男主人公查理也十分具有表現力。在他與蘇珊娜談到他的父親的時候,他的聲音非常冷漠,表情也很木然,充分表現出了查理冷峻自私的形象特點。而他在聽律師讀父親的遺囑時,表現除了異常的激動,他的語速加快,
臉上滲出汗來,甚至說出了「如果有地獄的話,我父親正在下面」這種話來。影
片給了一組查理當時表情的特寫,克魯斯非常傳神地表達除了查理當時的情緒,失望、憤怒、自嘲等多種復雜的感情交織在一起。
在帶著雷蒙旅行的途中,雷蒙不斷地給他帶來各種發煩。查理也有過發泄,他會把車子停下來走到路中央大喊大叫,在路邊狂提塵土,一個人瘋狂地對著天空大喊「Son of a
bitch」??這些行為表現出了查理內心的痛苦與糾結,這也是查理轉變的過程。與此同時,查理的語言和神態也變得越來越柔和,行為舉止越來越有了紳士風度。演員正是通過這些方面的細微變化展現出了主人公內心的變化,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在最後雷蒙接受指派來的心理醫生認定的時候,查理已經完全不在乎金錢等利益,真心地關心著雷蒙。他非常溫柔耐心地告訴雷蒙把東西放下來,阻止醫生對雷蒙的反復盤問??他真誠地回答醫生的問題,沒有為了能贏得訴訟而編造
⑶ 《雨人》觀後感,劇情好看嗎
也許由於這是一部很久遠的電影了,當我再次翻出來看的時候,我發現裡面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親情的愛,不管最後那300百萬的美元最終再誰的手裡,他們兄弟兩的親情一直都會在那裡、只會增,不會減少的。
我喜歡哥哥那種憨厚老實的性格,
也許有人會說他很傻,但你沒有看到他背後的實質,如果你想知道的話?自己翻開你的rain
man,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的。一種傻乎乎中存在的倔強及嚴責,一種很尋規守紀的生活,也許他是真的習慣了他自己的那種一成不變的生活;當哪天弟弟出現的時候,又讓他那麼的魂不守舍、措手不及,不知道再如何保護他自己了;(如果此時我們能打開自己的心扉,這個世界將會是另一片精彩;這也許自己宅著的收獲;更多的時候是自己找不到自己的IDEA,所以總會感覺到自己的迷茫,唉,看來我來影評的時候都會嚴重的跑題啊!)回到正題了!~哼哼。
也許有人也會說他很聰明,能一下子記住六戶牌、並且能算牌,但是你不知道到他犧牲的是什麼呢?想知道答案的話:點開的main man
。那種賭場一下子娛樂的氛圍會為你解讀真正的貪婪又是什麼!他會告訴你想要知道的是什麼。所以說,上帝在關上你一扇門的時候、一定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的,一定會兼顧我們每一個人。世界上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公平的、只要我們用心發現,就算你面前是一個自閉症的哥哥,弟弟同樣能感受到哥哥對他的愛,那是一種亘古不變的情親;盡管哥哥對他的愛還停留在那個小時候的記憶,還能唱出小時候哥哥一直哄他睡覺的童謠時,但你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你不覺得自己此時會很幸福、感到嗎?慢慢地弟弟也讀懂了哥哥對他的愛,慢慢的哥哥也能理解弟弟對他的玩笑,當哥哥講出:K超市的東西都很爛的時候,你不會會心的一笑嗎?一種淡淡的笑容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了,是那麼的自然(看吧,我有矯情了)呵呵。
雨人
⑷ 雨人電影觀後感
雨人電影觀後感:而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觸還是挺大的!
其一,在外人看來,自閉症的世界是多麼的混亂不堪、不可理喻,但對於其自身卻又顯得是多麼的清晰、具有條理性—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去同一家超市買衣服、哪怕是睡覺的床都一定保持在臨窗的位置……而作為主流的我們總試圖去改變這一切,把我們所謂的「正確思想」強加給他,但卻不了解這一切往往擾亂了他們有序的生活及內心的平靜。我認為,對於他們的刻板,只要不擾亂別人、給他人帶來傷害,我們不應妄加改變,而是應該尊重他們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
其二,看到影片的最後,尤其是兄弟倆把頭緊緊地依靠在一起的情節,鏡頭就此停止,延續了幾秒鍾的靜寫—這是兄弟倆心靈交融的瞬間!讓人感動不已!自閉症的內心是多麼的純凈、善良、與世俗無關。弟弟也正是被這種東西打動了。他最一開始由於遺產的分配而對哥哥的憤恨、嫉妒,在哥哥純潔的心靈映襯下顯得蒼白無力!在這段旅途中,他們收獲的是親情、是愛!
⑸ 急需2000字雨人影評,哪位大蝦幫幫忙
今天上午看完了湯姆克魯斯、達斯丁沃夫曼主演的經典片《rain man》(雨人)
看的時候我想起了最近另一部國產的李連傑、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
想起它是因為這兩部說的都是一個關於自閉症患者的故事。我不能說哪一部更好或是哪一部更壞,因為這兩部都不算是商業類型片,人物的關系和表達的方式也都不同。導演拍這樣電影的目的,更多的是讓我們感動。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這個作品就是成功的。
但是從這兩部電影之中,我們也能看出東西方文化的很大差異。看《海洋天堂》,更多的是依靠親情產生的無私卻巨大的力量。看到一個父親為兒子所默默承受、默默付出的深沉的愛;看《雨人》,你卻能看到更多:弟弟對父親的憎惡,對金錢的不擇手段,對哥哥的鄙夷,到最後弟弟明白了父親的愛,明白了錢不再是問題、親人才是唯一的道理,也明白了哥哥其實是個值得崇拜甚至嫉妒的天才。
看《海洋天堂》就像看《大地震》一樣,心裡難受的要命;但是看《雨人》,你卻更像是在體驗真實的生活,淡淡的歡樂和淡淡的悲傷在這段漫長看不到盡頭的心路歷程上,左右著你的選擇讓你彷徨不定:時而憤怒,時而幽怨,時而同情,時而無奈。
影片的最後,弟弟終於重新找回了親情。盡管他的哥哥像個植物人一樣冷冷得不能體會到弟弟查理的心情,但是弟弟還是心甘情願的承受了。就像當初他的父親一樣,這時候的查理已經成熟了,理解了父親,原諒了父親,也接受了自己這個「愚蠢」的哥哥……
很早就聽過《 雨人》這部電影,幾年前周華健還出過一張叫做《 雨人》的專輯。想必這部影片確實很不錯。
覺得它真的是很溫馨的一部影片。一個憤憤不平的弟弟,和一個換了痴呆的哥哥。這樣兩個迥異的人碰到了一起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影片里。在一開始,弟弟對於哥哥的態度總是 很惡劣,甚至有時候還會去罵他。
而哥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於周圍的一切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他的嘴裡總是會不斷地重復著一些稀奇古怪的話語,他愛在每天固定的時間去看電視、睡覺。他很怕下雨、他總是對於數字特別的敏感。
當弟弟從醫院里將哥哥「偷走」,因為哥哥不願意坐飛機,弟弟便開著車子帶著他去洛杉磯。在這一路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也是這樣短短的一周時間里,讓弟弟漸漸了解了哥哥,走進了他的世界裡。哥哥的出現,讓弟弟的身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盡管最後弟弟沒有獲得哥哥的監護權。也沒有從哥哥那裡拿到一半的家產。經過了現實之旅的哥哥毫沒有改變。然而對於弟弟來說,這次旅行卻使得他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能否分享300萬美元已經不再重要。他懂得了人生中還有更珍貴的東西:人的感情和手足之情。手足之情比金錢更值得珍惜。
作為一部足夠感人的電影,這一定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很少有電影可以表現手足之情,更何況這樣的兩兄弟是看起來根本就是兩種人,霍夫曼和克魯茲的對話是在一種不平等的狀態下進行的,這樣的難度更大,但是兩人的表現力還是很突出,平穩的敘事,不錯的劇情,造就了一個經典的手足之情!
一部很不錯的片子····值得一看 !
⑹ 電影<<雨人>>的觀後感(100-200)字
這是一部在奧斯卡的大名單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經典影片,也是整個八十年代極具影響力的一部影片。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部嚴謹的,甚至有些刻板的好萊塢式教科書。影片力求達到所謂「學術」與「大眾」之間最為適當的交匯點,並在合適的時候將這一點發揚光大,一方面得到那些評委們的肯定,另一方面博得大眾的歡欣,這,也正是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
影片選擇了「親情」這個具有無窮魅力的情感主題,並且貫穿在整部電影當中,使用道德的多重選擇來對「親情」概念加以烘托。所謂「道德的多重選擇」,實際上指的是在片中作為弟弟的查理(湯姆·克魯斯飾)在對待金錢利益和手足之情上的兩種選擇,這也是構成影片矛盾的焦點所在。我們首先考察一下影片中的哪些因素對其情感主題起作用了。
⑺ 你對《雨人》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
水足飯飽,等女兒睡了之後,開始看電影《雨人》,講述的是弟弟和自閉症哥哥相處的故事,弟弟從一開始為了爭家產「綁架」哥哥,到最後難舍難分,那份血濃於水的骨肉情將他們心連在一起。湯姆.克魯斯真的是帥啊,隨便一個畫面都是完美截圖,養眼的說!霍夫曼的演技簡直太贊,自閉症患者不敢和人直視,他全程做到了。他和普通世界格格不入,在正常成人看來是不正常的、詭異的。但是他走進人群,走在大街上,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他,使得世界顯得可笑和渺小。還有一幀幀路上的風景,讓我想趕緊學會駕照,自駕游!看這樣的電影,真是極大享受。
⑻ <<雨人>>觀後感600字左右
《雨人》觀後感 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影片《雨人》,感觸頗深。片中的「雨人」雷曼德便是一個自閉症患者典型。他做事情總是循規蹈矩,要求一切事物一成不變。他害怕與他人進行交流與接觸,對世界的一切都僅限於平面化的、教條式的認識,舉止怪異,完全不顧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只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行動。作為孤獨症患者,雷蒙市不幸的,但其家人有條件將其送入療養院並定期作一些治療,從某種程度上講提高了他的生活能力。加之她又有過人的天賦,也不是不可能為社會做些貢獻。這讓我體會到,患有孤獨症的孩子是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過上近似於常人的生活,而且他們身上也許就有著一些閃光點,只是需要我們努力去挖掘。很多人認為「雨人」沒有思想,認為他一無所知,因而就不去認真地理解與人的內心世界。影片中一位與雨人共同生活了數年的長者也只是了解到他的一些生活習性,而「雨人」的弟弟,僅僅與他生活了一個禮拜,去讀懂了「雨人」的心,可以和他有些簡單的交流。其實一開始,弟弟也是不懂得如何去與哥哥相處,然而一次次地嘗試、努力,終還是取得了一些成就。由此,我想到作為一名康復工作者,尤其是針對自閉症患者,要努力去營造一種氛圍、一種親情出來,真正的讓患者感受到我們的愛,感受到我們的呼喚,從而慢慢地走出自己孤獨的世界。再來談談金錢。300萬美金,把兩個兄弟聯繫到一起,憨傻的哥哥最終感化了弟弟公里的心,金錢與親情的關系也到了如此微妙的地步。可最終,療養院的負責人還是將「雨人」要了回去,認為只有那個地方才適合他。弟弟那種無奈與心痛,令我不禁潸然淚下。我不知道療養院是看重這個患者,還是看重他所繼承的遺產,但我確信老師曾多次強調的一句話,「做康復一行的,要本著一顆慈愛的心,切莫向錢看」。每個患者在我們眼中都是一樣的,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盡最大可能的恢復健康,不能因其家庭條件的好壞而改變我們的初衷。只要是有利於患者康復,怎樣的環境又有何差別呢?如果讓他們一輩子躲在療養院、康復中心,不去接觸社會、與人交流,那麼他們的家屬又何必煞費苦心的將他們送與我們進行治療呢?任何康復訓練的最高目標都是盡最大可能得讓患者回歸社會,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奮斗。
⑼ 電影:《雨人》觀後感
看完了《雨人》,驚覺親情的魅力竟是如此細膩而又震撼人心。當片子到了最後,面對即將來臨的離別,弟弟坦白出心中的不舍,憨憨傻傻的雨人竟然主動讓兩人的額頭相貼。那個鏡頭緩緩地延續了將近一分鍾,兩人心靈的溝通在一剎那間迸發。雖然電影沒有進行倒敘,然而之前二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卻一幕一幕地從觀眾眼前閃過。欲語還休,欲語還休,弟弟閃爍的眼神透漏出太多感觸,然而終是沉默。就連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兩人無聲的共鳴仍不覺讓人感動。
他是個不幸的孩子,先天的智力障礙沒有使他得到更多的呵護。在弟弟出生以後,父母擔心他會傷害這個彌補了家庭缺憾的新生兒,所以將他送到了護理院,從此與世隔絕。
然而,當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往往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雨人非凡的數學與記憶能力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地體現。每當那個時候,觀眾席上常常是鬨笑一片——與雨人木納的表情格格不入。
短短的旅程中,弟弟無數次的抱怨哥哥無法與自己溝通。他一次又一次的拂袖而去、大吵大鬧,內心的暴躁不安宣洩而出。可是,只要他能耐心的詢問和傾聽,總是可以從雨人口中得知令人感動的秘密。
溝通的阻礙並不是因為智力問題,因為每個人都需要被關懷,每個人都需要愛,只不過接不完的電話、處理不完的事務、解決不了的難題,讓弟弟忽略了傾聽。反觀這個五光十色的社會,何嘗不是弄花了我們的眼睛?
雨人之所以可愛,有一點是因為我們彷彿可以在他身上看到永恆。當他笨拙地唱起兒時對弟弟唱過的歌;當他看到滾燙的熱水,歇斯底里的尖叫,我們才明白在他對弟弟的感情有多深。30多年的歲月沒有抹去他心中的親情,就算與家人相隔,他心底深處仍然死死地拽著那幾年與家人共處的回憶:他的「一壘,二壘」的喜劇對白、他的發黃的照片。這么大個人了,提到父親時仍喊著「爸爸」。那些回憶已經刻在他心中最安全的地方,一旦被觸碰,他就用最激烈的行為抗擊,執著地捍衛心中的寶貝。
300百萬美金,把兄弟倆個聯系在一起;憨傻的哥哥最終感化了弟弟功利的內心,金錢與親情的關系也到了如此微妙的地步。有人說,親情是一種野蠻關系,因為你無法選擇並且歷時一生。然而,金錢卻以更囂張的姿態插足於人與人之間,讓你無法阻止。
影片中,弟弟利用哥哥的特殊才能在拉斯維加斯賭城大獲豐收,背景音樂里歌手興奮的狂呼就是弟弟的內心寫照。雨人的表情是木納的,他一無所知,全然聽從。弟弟越是激動,這種反差越是扎人。什麼是親人?什麼是工具?什麼是親情?什麼是利用?雨人的單純像是一面誠實的鏡子,反射出人們急功近利的躁動。這是1988年的電影,到了今天,它依舊讓我們心生嚮往。
⑽ <雨人>讀後感
觀後感:影片反映了一個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問題,給人以有益的啟示。原來許多人以為這類患者不能治好,看過影片後發現他們還是通人性的,如給予關懷和溫暖,便有可能使之從自我封閉困惑中解脫出來。影片生動的故事和具體的形象所發揮的作用,大大超過了書本、報刊上的宣傳。
同時,影片還側面反映了家庭倫理道德與情感問題。查理之所以能從一個不通人情、圖謀遺產的不義之徒,最終放棄邪念,變成一個知情達理的人,主要是為手足之情所動。雖然這種轉變還太快,但觀眾卻從影片里享受到了美國社會生活中十分缺少的那種溫馨的手足之情。
(10)自閉症經典電影雨人觀後感擴展閱讀:
《雨人》是巴瑞·萊文森執導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達斯汀·霍夫曼、湯姆·克魯斯、瓦萊莉·高利諾、邁克爾·D·羅伯茨、邦尼·亨特、貝絲·格蘭特主演。
影片中,查理發現父親將遺產留給了患自閉症的哥哥雷蒙,便想騙取這筆財富,並計劃利用哥哥超強的記憶力去賭博賺錢。但在此過程中,血緣的親情打破了原有的疏離,真摯動人的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
影片於1988年12月12日在美國上映,獲第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個獎項,以及金球獎、金熊獎等多個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