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徒生《夜鶯》的讀後感怎麼寫
今天我讀了一篇安徒生寫的文章,名字叫《夜鶯》,讀後感想很深。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從前有一隻夜鶯,它唱的歌很好聽,大家都非常喜歡聽它唱歌。國王知道後就派人把它抓進皇宮,一看它長得一點也不好看,渾身灰土土的,但是它的歌喉動人心弦,大家都被感動了,國王也高興極了。國王讓夜鶯在宮殿里住下來,給了它很高的獎賞,但夜鶯不能展示飛翔,失去了自由。
不久有人送給國王一個非常漂亮的假夜鶯,它渾身鑲滿了翡翠和寶石,只要給它上滿發條,它就能唱一首完整的圓舞曲,聲音非常動聽,國王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於是假夜鶯代替了真夜鶯唱歌,真夜鶯趁機飛走了。不久假夜鶯壞了,修好後也不能象原來那樣唱了。
後來國王病了。在國王快不行的那一天夜裡,真夜鶯又飛回來給國王唱歌,國王得救了。國王想讓夜鶯留下和他一起生活,可夜鶯說它的家在綠色的森林,它還會再回來給國王唱歌。
通過讀這篇文章 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第一做事不要光想自己,也要考慮別人;第二看美要看心裡,不能只看外表;第三要有一顆愛心,寬容的心;第四自由最可貴。
⑵ 《夜鶯》讀後感,500字的,急啊
這個故事對於我小時候是很難懂的,僅僅能讀懂它的字。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皇帝喜歡那隻機械夜鶯,因為它美,它的外表美;它用昂貴的黃金做身體,身上鑲嵌了華貴的紅寶石,可想而知這只機械夜鶯的觀賞價值高於它的用處——因為它的尾巴打磨的十分光亮因此可以折射出金色銀色的光,身上鑲滿了華麗的寶石;作者在文中幾次提醒道——它似乎總缺少了什麼東西,但是它又是那麼華貴美麗;也不會缺少什麼。大家都知道,皇帝是挑剔的,用的無一都是最好的,這機械夜鶯身上鑲嵌著璀璨耀眼的寶石,文中也說了,這夜鶯和真的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這機械夜鶯是金殼,真正的夜鶯是由一個個灰色細小的羽毛構成的表皮。
再說了,這機械夜鶯其實也挺好的,夜鶯多大?比鴿子小,比麻雀大。要造出這樣一個八音盒也是有難度的,而且還要造的如此精巧。但是,一隻如此精巧的夜鶯少了什麼呢?價值?它可以唱出難度最高的華爾茲舞曲,價值有了。用處?它天天晚上為皇帝大臣唱歌,用處很大!
那它少了什麼呢?
靈性!
機械夜鶯沒有真正夜鶯的靈性,它尾巴擺動的時間和角度永遠是一致的,唱出的永遠是枯燥的華爾茲舞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一句很有名的詩,我想,這《夜鶯》說了自然就是美吧?
⑶ 電影《夜鶯》觀後感1000字
很久沒看到國產電影里能安安靜靜的講故事的一部影片了。如果能靜下心來,做一個傾聽者的話,這部電影會是你很好的選擇。而拋去「內地申奧大作」「中法合拍電影」等等名號之後,《夜鶯》這部簡單卻雋永的電影也會深久的打動我們的內心。
很小的時候,對我而言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爺爺家的小院。因為爺爺的小院里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有各種各樣的樹和水果。我很喜歡那隻老貓,黃色的毛,整天在院子里晃來晃去的曬太陽;夏天我會在葡萄架下和弟弟去抓蜻蜓,躲蚊子;爺爺每天都會給鴿子窩開關門,偶爾也會有令人厭惡的黃鼠狼光臨咬死幾乎所有的鴿子;而後院里的山楂樹每每成為我和小夥伴們一起抓麻雀的樂園……可以說,童年的時光,除了羨慕著擁有著各種游戲機去爸媽單位打仙劍的幾個小朋友外,我最美的時光都獻給了爺爺的小院。 所以當影片里的李保田拿出鳥籠子時,我一眼認出了畫眉,因為兒時爺爺最珍貴的鳥籠子里也是一對畫眉,晨昏時總愛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引來窗外無數麻雀的呼應。隨著劇情的進行,我知道了電影的核心都會放在爺爺和孫女的「歷險記」之中,但這個略帶公路片味道的劇情卻更深刻的挖掘了每個人的過去,挖掘了不同代人之間最深的感情牽連。 爺爺李保田為了養家而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唯一帶了一隻奶奶送的鳥。爺爺在給孫女講這個故事之前,孫女問爺爺「奶奶漂亮么」,爺爺說漂亮;孫女又問了一句「奶奶喜歡畫眉么」,我想這里孫女的畫眉指的是古代女子畫眉毛的意思,在問的是奶奶喜歡畫眉毛么。而爺爺卻誤當做畫眉鳥,回答的是「當然喜歡畫眉了,奶奶當初送給我一直畫眉……」。其實這個故事裡,我想寄託了很多感情,畫眉鳥在古代中國文化里一直就是愛美的女性特有的化妝方法,而「畫眉」這個動作也算是男人為女人所做的最浪漫的事,就如倚天屠龍記里趙敏問張無忌「我的眉毛很淡,以後能每天為我畫眉么」這句話含義一樣,奶奶也是希望爺爺心裡永遠有她吧! 再往後,孫女敏感地發現了爸爸和爺爺之間的矛盾,而這時玩性大發的她肯定是向著爺爺的,果斷切斷了視頻,和爺爺再次踏上路程。 影片的高潮在爺孫倆歷經萬難到達陽朔後來到。爸爸因為擔心女兒也來到陽朔老家,碰到吃早餐的爺爺;孫女起床發現爺爺的畫眉鳥死了,下決心要為爺爺換一隻能完成爺爺承諾的畫眉鳥;而爸爸和爺爺兩人也終於在共同的做事——打水洗臉——中談開,爸爸拿出了自己幼時攢下的爺爺的小笛子,在這時帶著道歉和感恩的心情為他再吹起鳥聲。爺爺最終用這只換來的畫眉鳥完成了對奶奶的承諾,我想鳥兒飛出籠子的一刻,他人生無數的歲月一一經過,所有的悔恨和愛意在那一刻有了最完滿的表達吧!所以,孫女為爺爺做的這件事,雖然付出了一部一路上她愛不釋手的IPAD,卻也幫爺爺完成了晚年最大的夢想。而爸爸也把老房子的房產證交到爺爺手裡,原來父愛一代代都這么傳承,它深層不易被人發覺,卻動人因為直接。 回到北京,機智的女兒用一隻不會唱歌的夜鶯留住了想走的爸爸,算是給爸爸一個不離開家的台階。爸爸和媽媽重歸於好,一家人又繼續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經歷這一段故事後,我想他們都彼此更加的了解,未來的生活也會更加的和睦吧! 再回頭想「夜鶯」這個題目時,不由得想起安徒生的童話,就叫《夜鶯》,說的是皇帝(講的好像是中國的皇帝)喜歡夜鶯為他歌唱,可他後來得到只更漂亮的玩具夜鶯,真的夜鶯就飛走了。而當皇帝面臨死神召喚的時候,真的夜鶯卻飛回來為他歌唱趕走了死神。我想安徒生的童話講的就是那些我們平常身邊默默無聞的人,他們對你的好你從不察覺,可當有一天他離開時你才會發覺他的好。所以我想法國導演彌勒還是和上一部經典《蝴蝶》一樣,也在講述的是對過去的追憶,對本該擁有卻失去的那些東西的緬懷吧。本來在愈發現代化的社會里,我們有更便捷的交流工具,有更快速的到世界各地的交通工具,我們本應該擁有更親密無間的親情,可現代人卻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它,變得越來越冷漠;電影《夜鶯》正是站在這個角度,生動的為我們講述了三代人失去親情又失而復得的故事吧!
對於現在的都市人而言,對於成功的定義在於事業有成,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有永遠不發愁的現金;而對於孩子的教育,是為他們培養各種各樣的技能,買各種各樣的現金電子產品。但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卻再不接觸,美麗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動物植物等等人類的朋友,都被家長們排出在了孩子的世界之外。我想爺爺和孫女的隔閡也就在於此,經歷了大自然,孫女自然接受了爺爺的愛,也更體會了發生在她出生前爺爺漫長的人生歲月里經歷的甜和苦,是人生一趟豐富的課!
說到最後,聊個話題:好的電影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於我而言,就如法國電影理論家克里斯蒂安.麥茨所說的一樣:每一部電影都應該是一部故事片。是的,在我眼裡,電影最終奧義就是講一個好的故事。看電影最重要的心態還是做一個傾聽者,看電影里的劇情,聽導演為我們闡述。
到了現在20多歲年紀,我還是很喜歡有時間去爺爺家坐坐,聽他們講那些我聽了無數次的故事,問候他們現在身體如何。因為我一直覺得,爺爺經歷80年歲月,他該為過去的日子自豪,更該把這些他不講就不會有人知道的故事傳承下去;而我作為爺爺疼愛有加的孫子,真想為他把人生再去梳理一次,看看他教會我們的謙遜好客助人為樂這些心態緣何而起,聽聽他略帶吹噓卻從不誇張的人生精彩。因為我真想為歲月唱首歌,安靜的講過去的故事。
⑷ 《夜鶯》讀後感怎麼寫
描寫思路:以《矛盾論》這本書內容作為主題,真實得描述讀後感受,正文:
從我出生到現在,安徒生的故事我看過不少,但是,有一篇《夜鶯》令我非常感動。夜鶯那堅強,朴實,助人為樂的精神深深印我的心裡。
內容是這樣的:在宮廷深處,有一隻夜鶯,它唱歌非常好聽,許多人都愛聽。這件事傳到皇帝那裡。皇帝叫人找夜鶯唱歌。但宮廷沒有人知道夜鶯在哪。然後,他們找到夜鶯,把它送到皇帝那唱歌,但它不要賞賜,因為皇帝已經為它流下眼淚。
後來,有了人造夜鶯,天天為皇帝唱歌,最後,人造夜鶯壞了,皇帝也快死了,這時,夜鶯飛回來,為皇帝唱最後一首歌。
我覺得這個皇帝也太壞了,貪新厭舊,別人說什麼,他也說什麼,有了夜鶯又要人造夜鶯。而夜鶯呢,皇帝要賞賜它,它都不要。夜鶯的樣子雖然不是很漂亮,但夜鶯仍然堅強地生活下去,而且還可以唱出美妙的歌聲,真是令人佩服。
我們做人也一樣,應該堅強,朴實。不能貪小便宜,還應該像夜鶯一樣,在別人傷心的時候給予幫助。如果在學習中遇到了失敗,就應該要勇於面對事實,並找出失敗的原因,而且要及時改正。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習成績才能提高。
啊!讀完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⑸ 《夜鶯》人物影評分析
據媒體報道,傳2014年內地申奧片是中法合拍片《夜鶯》,導演兼編劇是法國非主流領軍人物費利普·彌勒,由李保田、李小冉和秦昊主演,影片在一些地區舉行了首映,看過該片,影片巧妙的借物喻物,通過爺爺豢養的畫眉展開故事,奶奶臨死希望聽到夜鶯的歌唱,孫女達成了爺爺的願望,而孫女又通過豢養畫眉促成父母情感的癒合,夜鶯還是畫眉似乎代表的就是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家庭文化美德,在三代人的身上傳承和發揚這種優秀的民族文化。影片寓意深刻,雖然表現得波瀾不驚,但已經很好的將這種信息傳達給觀眾。導演兼編劇的費利普·彌勒是法國非主流電影的領軍人物,其導演的《蝴蝶》,深受全世界電影迷的喜愛和追捧。此番拍攝的《夜鶯》,思想內涵深邃,畫面唯美,情感細膩。影片表現家庭的手法與日本的小津安二郎很神似,一切行雲流水,平凡中見偉大,讓我們感受到巨大的藝術魅力。
本來以為申奧片會是柏林電影節獲得金熊獎的《白日焰火》,該片風格暗黑,作為申奧片藝術上的表現可圈可點,但並沒有彰顯出一個國度的文化底蘊,記得去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絕美之城》至少向我們展現了當代羅馬風情,是奢靡頹廢也好,還是藝術氛圍濃郁也好,淋漓盡致一個全世界知名城市斑駁陸離的現狀。影片展現了各種藝術形式,令人沉迷其中有些無法自拔。而《白日焰火》的題材局限於個人私情,盡管敘事手法還是劇情設置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濃縮不了一個國家更多的文化范疇,所以作為申奧片,它顯然不是官方的菜。
再說張藝謀攜手鞏俐和陳道明創造的《歸來》,影片同樣局限於兩個人或一個家庭的環境,通過劇情簡單的設置,以及演員精彩的表演,似乎依然講訴了一個關於愛情、等待和溫暖的故事,影片本應該製造一個更為強大的歷史背景,但一切都被點到為止,至少沒有《霸王別姬》那樣呈現出人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遭受的各種折磨和非人性的摧殘,所以說言簡意賅的《歸來》同樣不能以一種陽光正能量的明媚風格作為申奧片的入選。《歸來》和小說《陸犯焉識》無法比較,因為張藝謀的去繁從簡,讓觀眾並沒有讀到歷史厚重背景下人性的泯滅和被踐踏,所以說風格上的陰郁和藝術上的造詣,無法承擔申奧的重任,盡管這個創作團隊很有國際知名度。
再來說說《夜鶯》的申奧前途能否光明,影片的藝術表現形式還是可圈可點,但影片風格的局限,註定它像篇風景獨好的散文,重情懷的表達,導致影片節奏冗長,還有影片過多表現三江侗鄉如畫旖旎風光,這同樣導致影片不夠高端大氣上檔次,而且故事更多在講訴爺爺和孫女的情感碰撞,這片的觀眾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說,《夜鶯》隱喻的故事內涵深度能否被挑剔的觀眾待見,仍然是個未知數。被好萊塢大片寵壞的年輕觀眾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去品味傳統家文化的遺失和挽救,快餐文化害人不淺,除了爆米花電影帶來的快感,還有人去審視家庭和諧文化似乎不太可能。所以說《夜鶯》的票房前景堪憂,這種文藝片,註定只是文青們的嚼頭。
《夜鶯》電影能否在深奧道路上走得更遠,也仍然令人擔憂。因為目前世界各地申奧片雖然已經出台,但參賽影片的質量如何也不得而知,代表香港的是《黃金時代》題材不被熟悉,口碑不是很好,同樣不會令人有太多期待。至於代表台灣參賽的《冰毒》目前沒有看到影片,自然不能隨便斷定。不過《夜鶯》還是《黃金時代》至少在申奧大道上並不會走得更遠,影片的整體質量還是堪憂。其實申奧這種行為並不是個事,最重要的是我們電影人一定要努力,滿足觀眾口味並不是目的,但一定要推陳出新,沒有創新的視覺和水平,是不能出精品的。
⑹ 看電影夜鶯觀後感300字
李保田扮演一位住在北京城四合院里的68歲孤獨老人,志根,正自己一個人吃著一碗熱乎乎的雞蛋柿子面,桌前的一隻鳥籠里,突然跳出一隻畫眉,熟練地吞掉志根遞過來的一條菜葉。
後來,志根對自己的孫女說,這只畫眉已18歲了。
志根和畫眉之間,享受著無比融合的人鳥合諧,但他們倆在這人聲喧嘩的北京城卻像對格格不入的另類。
法國導演費利普·彌勒創作的這個中國故事,中國的演員,中國的城市,中國的山水,中國的風物,中國的人倫,這些中國的東西都被他的鏡頭准確地保留下來,但他講故事的邏輯和看事物的方法,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不中國」,但這種不中國,並不是與中國的不同,而是,如果從前中國電影的邏輯和方式是10,費利普·彌勒只取了3,拋卻了7,但他卻沒有任意添加其他並不中國的什麼。
或者可以用「降解」作為這種不中國風格的代名詞。
壯年時期從廣西農村出來鬧北京的志根,培養出一個相當出息的兒子崇義(秦昊飾),一個全國都有名的建築設計師,崇義又娶了美麗大方的倩影(李小冉飾)為妻,生下了天真活潑、古靈精怪的女兒任幸(楊心儀飾),本來,雖然68歲的志根並不與崇義一家住在一起,但他們過的日子也算衣食無憂,電影一開始用一場任幸的生日小派對,簡單直截地表現了這戶北京人家的生活優裕。
但,不知什麼原因,這樣的生活里總是讓人覺得有那麼點兒不對勁,不舒服,不自在,就像我們自己經常有生活中體會到的那樣,是原因莫名的焦慮與原因莫名的不滿。
一心想著要葉落歸根的志根,在這樣機緣下,帶著自己這個任性的孫女任幸登上返回老家的火車,與他們一路相伴的還有那隻曾經也來自老家的18歲的畫眉鳥--崇義要把它帶回去,帶到亡妻的墳前,最後再給死去的愛人唱上一支動聽的歌。
剛剛,我們還在寧浩的《心花路放》里見識了被旺盛燃燒的荷爾蒙照亮了的從南到北的一路中國,兩個不著四六的北京爺們兒開著一輛破汽車一路向南,獵艷;比之風格更為收斂的還有黃聖依和文章的《我在路上最愛你》,那也是一男一女從北京出發南下,他們發生在火車包廂里的故事恬淡而迷醉,到這部《夜鶯》,要算今年的第三部類似題材,在這些風格各個鮮明不同的故事裡,風景優美的中國又都成為它們各個相同的大背景,無論是公路上,還是鐵路上,你都能從電影的鏡頭語言里讀到一種隨意灑脫濫觴無忌的中國式生活樂趣。
不過《夜鶯》是將更多的篇幅放在了這對急不擇路的祖孫迷路於廣西三水的一大片森林竹海之後。
降解,是一專有的化學名詞,指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數目減少,分子量降低;人類自從修立了化學學科,後又有了化工工業,就開始大量製造超過自然創造力的結實耐用的化工品,如玻璃、塑料,但這些用起來結實耐用的人造物又帶來了它們的廢棄物短時間內無法降解的新難題,到今天,化工品降解已經成為這個地球最沉重的負擔之一,而這些需要降解的東東的最終歸處也只能是自然的土壤,不管它們的分子結構有多麼堅強,大自然的力量總能在最後某個時刻將其化為虛無,哪怕用上個1000年,1萬年,或者10萬年、1億年。
從北京坐火車奔向廣西的祖孫,其實並不是很合諧的一對,而且,他們又身系著或沉重或不沉重的家庭糾結,那些東西甚至堅固得像難以降解的化工產品一樣――其實,細想想,當下繁華都市生活和打拚的人,從男到女從老到少,哪一個又不是一件充滿了現代社會復雜的人際關系和沉重的社會屬性的化工產品呢?
但這對意外迷路的爺爺與孫女,即使在大森林夜幕降臨之時,他們也不過是尋得了一處山洞,悠哉游哉地燃起一堆小小的篝火,分享起「奶奶」的故事――卻讓原本不甚和諧的祖孫關系,讓圍繞他們的那麼多莫名煩惱,就在這純粹天然的情境下被自然地迅速降解,看罷電影,我甚至以為,《夜鶯》的迷路章節,可以經典到寫進電影教科書里,但細細想來,關於此又能寫些什麼呢?
導演的鏡頭語言言若無物,卻又感情飽滿。
迷路一大段,沒有任何煽情的、狗血的感人故事和細節,有的只是攝像機對著這對隨遇而安、沉靜不知的祖孫一段生活的客觀記錄,原本這龐大、神秘的大森林放在任何電影里都會產生多少令人恐懼的情緒,但在《夜鶯》里卻只不過是一種背景,爺爺和孫女的臉上都沒有畏懼,而是如常一樣度過,即使間中任幸的媽媽倩影曾打來詢問的電話,即使畫面外的觀眾都開始為他們的安全擔心了,他們仍然走走停停、得過且過,沉浸在自己的小氛圍里。
任幸就是這樣一個如現代化工產品一樣的小女孩,復返自然之後,她身上的化工性很快被降解一空,那標志就是,她竟然放棄了自己心愛的iPad,為爺爺偷偷換來一隻更為活潑亂跳的畫眉鳥。
城市,是一種難以醫治的現代病,自然,才是它惟一的救葯。
其實,關於此,陶淵明一千多年前就在《歸園田居》里說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我想不到的是,法國導演費利普·彌勒能把這樣的自然境界描述得如此之美了,之自然而然。
《夜鶯》最後五分之一的段落,算是終於添加了一點點人為故事的痕跡,再度回到北京的小任幸,面對父母莫名而來的分手,居然自己來到花鳥魚市選購了一隻還不會歌唱的小夜鶯,她讓爸爸崇義教那隻鳥兒歌唱,堅持幾日下來,當鳥兒終於發出美麗的歌聲時,這對年輕夫妻之間原來莫名的矛盾與糾葛居然也被神奇地降解了。
這部看似平淡沖和的中國電影,埋藏了深刻悠遠的自然主義精神,費利普·彌勒用平靜的鏡頭語言,再加上從都市到山林平靜安然的風景和風物,融合著一種無可說、不必說的哲學力量;據說,這部電影將代表中國製片方沖擊明年的奧斯卡獎,我深以為,雖然他出自一位法國導演之手,但看似比2014年任何一部中國電影都能代表中國。
⑺ 安徒生 夜鶯 讀後感
一天,皇帝聽說王國的森林裡,有一隻唱歌很好聽的夜鶯,於是派人把夜鶯帶到宮殿里。可是,去帶夜鶯的那個人看那隻夜鶯滿身都是灰色的毛,就很瞧不起夜鶯的說:「皇帝讓你去給她唱歌。 夜鶯就去了宮殿,夜鶯的歌聲感動的皇帝和大臣們淚流滿面,皇帝和大臣們都很喜歡聽夜鶯唱的歌。後來,有一個人做了一隻假夜鶯,換走了國王的真夜鶯。只要給假夜鶯上上弦,假夜鶯就會唱出優美的歌聲。
一天,皇帝得了重病, 卧倒在床上休息。夜鶯聽這個消息了急忙飛回宮殿,希望自己的歌聲能讓國王的病情好一些,國王聽了夜鶯的歌聲病情真的好多了。於是國王對夜鶯說:「我這就把這個假夜鶯給砸了。」夜鶯說:「讓這個假夜鶯陪著你吧,我每天晚上都會來給您唱歌的。」於是夜鶯便飛走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懂得一個道理,不能看別人長得美或丑來分別他的能力,要試一試才知道到他有沒有能力
⑻ 電影夜鶯的觀後感,是教育片,講的就是一個叫任性的富豪女通過爺爺的帶領 不在嬌氣,事成之後定加70分
電影的主題圍繞著爺爺養的一隻叫《夜鶯》的鳥展開。夜鶯還是雛鳥時,由奶奶在村外的樹林里撿到。從此,夜鶯被放在籠子里,由爺爺奶奶精心養大。兒子考上大學並在城裡找了工作安了家。奶奶因病去世,爺爺帶著夜鶯來到城裡和兒子生活。由此,展現出一系列矛盾。爺爺看孫女弄丟,雖然找到,卻由此引起爺爺和兒子之間的矛盾,兒子請了保姆,孫女不再讓爺爺照看。兒子兒媳都事業有成但因都忙於工作,很少溝通逐漸感情疏遠面臨離婚。由於爺爺不再照看孫女,爺孫之間也出現了感情隔閡。
電影的真正主題是由爺爺回老家開始。孫女放暑假而保姆又請假回家,苦於工作特忙,孩子又不能自己在家,兒媳情急之下將孩子交給爺爺帶回老家。真正好看的故事就從爺孫上路開始。一路上,粗心的爺爺,任性的孫女,坐錯車,丟了包,迷了路,崴了腳,故事跌宕起伏。由此,在爺孫經過的路上,美麗的田野風光,朴實的民風民情,祖孫之間的感情變化,爺爺口中的老家和奶奶的故事,以及孫女的一路成熟,都一一展現在觀眾眼前。
故事的結局更是皆大歡喜。懂事的孫女發現老夜鶯死去,趁爺爺不在,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和村裡一個養夜鶯的小孩,換了個《夜鶯》放在籠子里,沒察覺的爺爺將夜鶯帶到奶奶墓前放飛,完成了一個十八年的心願。在女兒打電話後知道一切情由的兒子急急趕回老家,和父親言歸於好,並為父親買回已經出賣的老宅。緊接著,在孫女的努力下,兒子兒媳也和好如初。一個美滿的家庭又展現在觀眾面前。
電影題材新穎,整個電影傳遞著正能量,特別是電影不斷穿插著北京快節奏的生活,和廣西陽朔那美麗的田園風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淳樸熱情民情民風,看著讓人心情舒暢,讓煩躁的心靈在這里得到了清凈。電影把我帶進故事,把我帶進田野,不失為一部好看的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