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懸崖上的金魚姬解析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宮崎駿導演的一部漫畫電影,豆瓣評分8.4分,曾獲得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最佳動畫片獎,並且還創造了日本電影歷史——本土片最大上映規模的記錄。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勇敢追求愛和夢想的故事,波妞最終和小男孩宗介走在了一起。當我們看到波妞和宗介純真的感情時,都會為之動容。孩子們的的結果雖然很美好,但是他們的過程卻很艱辛。
波妞父親藤本對波妞的操控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波妞的自我成長與父親強大的控制欲產生了矛盾。父親藤本就是我們常說的"控制型父母",將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凌駕於孩子的意願之上。藤本為了把波妞帶走無所不用其極,用模仿和欺騙,來控制波妞。
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常表面上的"愛"和"在乎"所蒙蔽,父母經常會說:"我是因為愛你,才會管這么多。"在這樣的誘導下,孩子會內化這種認知,將關愛和控制等同。
但是,一方面強調嚴格控制孩子,要孩子無條件地無從,另一方面又用冷漠的態度對待孩子,不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意願。這樣只會讓父母的控制欲束縛了孩子一生。
《懸崖上的金魚姬》上映於2008年,講述了人魚公主波妞和人類男孩宗介的故事。影片被多項大獎提名,雖然不及《千與千尋》等影片的轟動效果,但它卻是宮崎駿導演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塑造出波妞和宗介這兩個可愛的兒童形象,讓影片獲得大批的忠實粉絲,也讓觀眾從中體驗到宮崎駿導演一貫的電影美學特點。
❷ 懸崖上的金魚姬:波妞是怎麼變成人類的中間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在懸崖上的金魚姬這部電影當中,我們知道這里有一條小金魚波妞是一位非常可愛的小金魚,當它變成人類之後,它是一位非常可愛充滿稚氣的小女孩。波妞是通過他媽媽變成人類的,最後和宗介幸福的生活在陸地上,中間發生了很多事情。
這就是波妞最後完全變成人類中間發生的一些故事,可謂是非常的曲折,也希望宗介能夠實現自己的諾言,好好保護好波妞,不要傷害波妞。因為假如他傷害波妞的話,波妞就會像他母親所說的會變成泡沫,從此就再也看不見波妞了。
❸ 懸崖上的金魚姬 主要內容是什麼
金魚姬是一條活潑好動的小魚,一次偶然的機會,它在漲潮時被沖進了玻璃瓶中無法脫身。此時,剛好來海邊度假的男孩宗介路過,幫它解困,從此人魚相識。宗介把金魚抱回家裡喂養,一起玩耍,感情甚篤。宗介為她取名為「波妞」。
由於海員父親終日出航,宗介只得跟母親相依為命,這讓他的性格孤僻自閉,甚至對長輩也不理不睬。但是,遇到波妞後,宗介逐漸改變了對生活的冷漠態度,這也讓他慢慢修復了性格中的缺陷。一次意外的海嘯中,宗介撞傷了身體,波妞沾染到了人類的血,飄回了大海之中。原來海洋中還有另外一個世界,那裡有個操控水文環境的古怪男子藤本,因為發現了人類污染環境的醜陋,所以自造了另一個水中世界。
波妞想變成人,於是她借用妹妹們的力量,偷取父親的魔法,想要再次回到有宗介的世界裡去。最後,波妞在母親的幫助下,變成了個5歲的小女孩,與宗介在一起了!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執導、編劇,奈良柚莉愛、山口智子、長島一茂等配音的長篇動畫電影,於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
該片講述了住在深海里、一心想變成人類的人魚波妞與信守承諾的五歲男孩宗介之間的愛情故事。
劇情簡介:五歲的宗介與媽媽理莎,住在一個靠海小村莊的山崖上。身為船長的爸爸長年出海,留下宗介與媽媽相依為命。因此五歲的宗介從小就超齡的懂事,也知道自己必須擔起家中的責任,要代替父親照顧媽媽。一天當他在山崖下岩石遍布的海灘上玩耍,他拾回了一隻頭困在玻璃瓶里的人魚波妞,宗介救出波妞並且將她養在一個綠色的塑膠水桶里。
波妞與宗介相互著迷。宗介跟波妞說:「別擔心,我會保護你、好好照顧你。」,但是波妞的父親魔法師藤本,逼著波妞跟他回海里。波妞堅決不肯並開始大吵大鬧,她心意已決,要變成人類小女孩回到宗介的身邊,於是波妞竟然決定離家出走。
就在她離家之前,波妞把爸爸最珍藏的「生命之水」倒到海水裡。這個舉動造成極大的動盪,海平面開始快速上升,波妞的妹妹們都變成了魚形的巨大海浪並吞噬了宗介住的小鎮,還差點連宗介山崖上的家都波及。
角色介紹:波妞——藤本和曼瑪蓮的女兒。偷偷離開家後,被困在玻璃瓶里,後被宗介所救。宗介為她取名為「波妞」。因為舔了宗介的血液而成為半人魚,任性的吵著要變成人類。喜歡火腿。會對討厭的人噴水。
宗介——保育園「向日葵園」的5歲男孩。會用摩爾斯電碼和爸爸對話。在懸崖下遇見波妞並決心要保護她。
理莎——宗介的媽媽,在向日葵老人中心工作。一個人兼顧工作與家事,是個非常年輕又能乾的女性。
耕一——理莎的丈夫、宗介的爸爸。是一艘定期往返日本內海貨輪的船長,所以經常不在家。用摩爾斯電碼和家人對話。
曼瑪蓮——波妞的母親,同時也是海洋之母。海上的船員們看到其閃亮的身姿稱其為「觀世音」。能自由改變自己的身體大小。
藤本——波妞的父親,靠著一艘名為「取暖的鯊魚」號潛水艇來去海底世界。以前是人類,不過如今是住在海里的魔法使。內心裡鄙視人類社會,妄圖恢復泥盆紀「海的時代」。對女兒波妞和小男孩宗介的友誼橫加阻撓。
❹ 求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劇情梗概。
5歲的宗介生長在海邊小城, 《懸崖上的金魚姬》 他的家就在臨海的懸崖上。一天,宗介撿到了一個被海浪沖上岸的廢玻璃瓶,裡面有條受困的小金魚。小金魚名叫波尼,她是人魚女王的女兒,偷偷駕著水母溜出來玩的時候撞進了瓶子里。宗介把波尼帶回了自己家,養在塑料盆里。波尼在宗介家過得很愉快,她很喜歡宗介,宗介也喜歡她。然而,快樂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波尼的爸爸藤本把女兒帶回了海底。藤本原是一個漁夫,後來和人魚女王相愛成了海底的住人。 波尼回家後,十分思念宗介,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要變成人,和宗介在一起。在妹妹們的幫助下,波尼偷出了父親的法寶,向人類世界游去。不料,蘊含著危險魔力的生命之水失控了。於是,海水暴漲,暴風狂作,妹妹們變成了可怕的巨型魚,海浪向宗介一家所在的懸崖撲去…… 海邊小城被淹沒了,波尼沒想到自己的美好願望竟然招來了這樣的大禍。她能挽救宗介么?
❺ 跪求〈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後感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是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又一力作。人物形象可以說是超可愛、超活潑,特別是宗介和波妞。故事情節更是令人感動,就是現代版的浪漫故事。活動環境富有日本島國特色,動畫風格也是明快、簡潔、浪漫的。 金魚姬是一條活潑好動的小魚,一次偶然的機會,它在漲潮時被沖進了玻璃瓶中無法脫身。此時,剛好來海邊度假的男孩宗介路過,幫它解困,從此人魚相識。宗介把金魚抱回家裡喂養,一起玩耍,感情甚篤。由於海員父親終日出航,宗介只得跟母親相依為命,這讓他的性格孤僻自閉,甚至對長輩也不理不睬。但是,遇到金魚姬後,宗介逐漸改變了對生活的冷漠態度,這也讓他慢慢修復了性格中的缺陷。一次意外的海嘯中,宗介撞傷了身體,金魚姬沾染到了人類的血,飄回了大海之中。原來海洋中還有另外一個世界,那裡有個操控水文環境的古怪男子藤本,因為發現了人類污染環境的醜陋,所以自造了另一個水中世界。他發現金魚姬沾染了人氣,正准備用魔法將它打回原形,卻事與願違…… 片中有很多具有人文性、很感人的情節。一是宗介直呼父母的名字,這在中國可以說是不可理解,也是不可饒恕的。這也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習呢?!二是宗介的父親出海不能回家了,母親很生氣,宗介代替母親用信號燈和父親交流,每一句都令人感動至深,這是何種的親情,看到這里,說實話,我的眼淚都要快來了,同時又有一種溫暖如春的感覺。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吧!!三是宗介送給老人紙折的金魚和帆船,以此來安慰她們,作為曾經的一個教育者,我們是不是也不僅僅給孩子們灌輸知識,也讓他們關心老人、關心身邊的人呢?! 當然,片中最精彩、最經典的應算是宗介和波妞的故事了。他們之間一波三折,宗介和波妞經過那個山洞時,魔法的力量開始消失,波妞越變越小,宗介驚慌失措,拉著波妞狂奔,我的心裡都捏了一把汗。波妞變回了小金魚,宗介傷心了,我也難過了。幸好,結局是完美的。 其實,片中還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東西,三言兩語也說還完的。看完之後,有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感覺。一切現實生活中的不快都不見了,就像一陣春雨洗滌後的樹葉一樣。真是一部不錯的動畫片!
=---------------------------------------
這兩天一直在看宮崎駿的新作《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看了第一遍後就忍不住看第二遍,接著是第三第四遍,如同他以前的作品一樣。
在這里,就不必說這部作品的畫風是多麼簡潔明快;人物塑造是多麼活潑可愛。我只想說下其中最感動我的幾個細節和場景。
細節一:宗介和父母之間總以名字相稱,做什麼事總是相互征詢意見、相互安慰,讓我感覺到他們在家庭里的平等地位。宗介也因為彼此平等的稱呼,成為一個天真懂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這隱隱為我們透露了一種極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值得中國的父母家長們深思。
細節二:宗介在海嘯發生的夜晚,為了安慰老人,送給她們紙折的金魚和帆船,不同的性格、有意思的對話,使家庭般的溫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在此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像宗介一樣關心老人。
細節三:劇中有個最關鍵的道具,就是那一隻裝過波妞的小綠桶。波妞回來後就一直帶著那個桶,彷彿心愛的手提袋一樣。也許對她來說那是另一個家吧,作為和宗介相識的地方,那是她最初的愛的容器,如同定情信物一般。
還有其他許多生動感人的細節,比如宗介很有禮貌;波妞的妹妹們幫助她逃跑;宗介的母親在老人院做義工;波妞學會飲茶和吃飯;波妞對小寶寶的喜愛等等,細說來講不完,就不贅述了。再來說說最感動人的場景。
場景之一:宗介的父親出海了,母親因此很生氣,宗介代替母親用信號燈在漆黑的夜裡和父親交流,每一句都令人感動至深。只要心中有愛,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到。
場景之二:這部分是全劇的高潮。宗介和母親在浪濤翻滾的海岸邊往家裡飛趕,波妞乘著魚形海浪追上來了。紅色的精靈在黑色的海濤里跳躍狂奔,精神抖擻、閃閃發光,毫無疑問那是掙脫束縛、追求純愛的意象。對宗介完全的純真的愛,使她變成人類飛奔而來,即使攪出一場海嘯也沒什麼大不了。她的心中都盛滿了宗介啊!這一幕讓我泛起熱淚。唉!唉!太過感性了啊!
場景之三:宗介和波妞經過那個山洞時,魔法的力量開始消失,波妞越變越小,宗介驚慌失措,拉著波妞狂奔。我的心也隨之揪了起來,真想大喊宗介加油!不過波妞還是變回了小金魚,我和宗介一樣傷心難過了。這時已近結局,還算好,那是快樂而完美的。
除了這些,值得回味的還有很多,波妞的一舉一動都是那麼完美可愛,宗介在任何時候都是那麼質朴堅強。整部影片故事流暢,人物生動,愛情純真,感人至深,保留了宮崎駿一貫的風格特色,因此極力向大家推薦。
這後來,我又看了一部講述《懸崖上的金魚公主》誕生過程的紀錄片。裡面有一段很有意思,宮崎駿去參加兒子監督的首部動畫片《海底傳奇》的試映會,過後他說了自己的觀後感:稱自己的兒子還不夠成熟,只是做到量力而行。《海地傳奇》我也看過,雖然畫風和景物造型都非常接近宮崎駿的風格,但故事情節卻講得過於含糊,場面上也缺少應有的氣勢,總讓我覺得好像少了什麼,大概就是一部動畫片的靈魂吧。
我也最終明白宮崎駿為什麼說長子還不夠成熟,其實以宮崎駿所表現出來的境界,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在成年後達到那種程度的成熟。
真正的成熟不是談論什麼大道理,而是要擁有一份返璞歸真的靈性。這是我的理解。
----------------------------------------------------
我寫完作業以後,閑著沒事,媽媽說我可以看宮崎駿的動畫片。宮崎駿不僅是日本,而且是全世界著名的動畫片導演和漫畫家,他製作的動畫片太多了,有《龍貓》、《紅豬》、《魔女宅急便》等等。我選中了《懸崖上的金魚姬》。
《懸崖上的金魚姬》的主角是一個名叫「宗介」的5歲小男孩,講述了他和從魚變成半人魚、最後終於變成人類的「波妞」的歷險記。宗介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他很講禮貌,很懂事,很善良,很獨立。他見了「向日葵之家」(「向日葵之家」是一所老年公寓)的奶奶爺爺都問好;他自己去幼兒園,放學後還自己穿上雨衣,去幼兒園旁邊媽媽工作的地方找媽媽;媽媽泄氣的時候,宗介還給她鼓氣;在岸邊看到金魚被玻璃瓶套住,他千方百計地想把它救出來,先是使勁拽魚尾巴,可是怎麼拽也拽不出來,然後又使勁往外倒,也不行,最後用石頭砸,終於把玻璃瓶砸碎了,拿出來小金魚,他很快跑回了家,用塑料桶接上水把金魚放了進去。「波妞」在變成半人魚的時候,闖了大禍,把「生命之水」打翻了,使得月亮靠地球很近很近,就好像手一伸就能碰到一樣,一點也不誇張。「波妞」很滑稽,它會向它討厭的人噴水柱;它還會用魔法,把玩具船變成了真船,還把發電機堵住的地方疏通開;「波妞」很喜歡「宗介」,它把它的兄弟姐妹變成魚,在魚身上奔跑,追趕「宗介」的車,最後撲向「宗介」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懸崖上的金魚姬》又滑稽又感人,其中「宗介」和「波妞」去找他媽媽的部分很讓我感動。在這個動畫片里,我還看到了美麗的海底世界和曾經滅絕了的海底生物,畫面很完美,動畫很好看,難怪宮崎駿的動畫片會屢次在世界動畫展上獲得大獎,真是名副其實!
----------------------------------
在色彩斑斕的深海,一抹紅色跳入眼簾,一尾小小的人魚乘坐著水母出逃,一切都如夢幻一般。在怪人的追逐下,小人魚浮出了海面。夢幻的海底也變成了人類居住的骯臟的世界。小人魚在漁網的逼迫下,被困於玻璃瓶中,被一個名為宗介的小男孩救下。不同於丹麥的小人魚,這一次她成了被保護的對象。結下了血的羈絆,「我會保護她的」這一句出自孩子純潔心靈的話語成了堅定誓言。
童話從這里開始,但是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童話。人類居住地渾濁的海水與垃圾和波妞居住的深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同《幽靈公主》一樣,宮崎駿用這種對比控訴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人類會把生命從海里奪走」「我也曾經是人類,我為了不再是人類付出了多少……」藤本的話更是直接的指責。但是,當游動著古生物的清澈海水淹沒陸地,人們體現的又是堅強,合作,樂觀,彷彿這個世界被海水進化了,他們體現的又是可貴的精神。「這個世界上最卑微與最偉大的生物是人類」,我想,這是作者想說的。
我想《金魚姬》最感人的地方應該是宗介與波妞。無論是波妞踏著海浪卷著風暴對宗介的追逐,還是兩個孩子在一起的快樂生活,抑或是海洋之母嚴肅的詢問下宗介那一句不變的「我會保護她的」都足以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印象。「波妞喜歡宗介」「我不管是魚的樣子的波妞,半人魚樣子的波妞,還是人類樣子的波妞,我全部都喜歡」,這一次小人魚不會再變為泡沫,在一吻之下,他們最終幸福地在一起。當然可能孩子還不懂得愛,但是作為人類的宗介接納了波妞,就意味著人與自然一定能和諧相處。
樂觀、善良、包容、理解、互助、團結、友愛,童話要展示給人的是人性溫暖的一面。除了主角,在配角身上也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宗介父母的情感體現出來的家庭的溫馨,莉莎對暴風雨中向日葵之家的關心,宗介在父母外出時表現的堅強,風雨後的救助隊,都有著人性的閃光。
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也是本片的見長之處。宗介,一個出生在海員家庭的孩子,他聰明,因為他僅五歲就會熟練的使用發送摩爾斯電碼。他是一個孩子,因為他也希望爸爸平安。他善良,因為他送奶奶自己折的小船,消除兩人的誤會。他也調皮,在波妞弄濕小女孩的衣服後他俏皮地安慰波妞,那是小女孩的錯。波妞,一個調皮的小人魚,她可愛,對於她不喜歡的人,她會吐出小小的水柱。她機靈,因為巧妙地躲過了爸爸的抓捕,幫助宗介和需要幫助的人。她勇敢,作為一條魚,為了和宗介在一起,不惜變成沒有魔法的人類。她堅持,甚至在要變回魚的最後時刻,她還緊緊地抓住那個小桶。藤本,放棄了原為人類的身份,他反感人類的做法,所以他住在海底。他極端地想讓世界變為海洋。最後宗介拯救了世界,救了波妞,他又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與宗介握手言好。甚至是向日葵之家的奶奶們,小船上年輕的母親,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善良的,這是一部沒有真正惡人的童話。
在表現手法上,全部使用手繪作畫的畫面給了我們柔和的審美享受。碧海藍天下的宗介的小屋,暴風雨後閃耀的星空,清澈海水下的神奇水世界……這一切都是這部動畫更有童話色彩。此外再一次與久石讓的搭檔,也使畫面在跳動的音符下更有感染力。波妞長出手腳的喜悅,見到宗介的時刻,明快的音樂都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人物內心的喜悅。大海的涌動伴著交響式的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了海洋的磅礴。伴隨著低沉鋼琴曲的韻律,宗介沒有見到母親的失落也敲擊著我們的心。此外細節的處理,也是這部作品更加細膩。趴在珊瑚屋的貝類,礁石上移動的海蟑螂,汽車後視鏡里莉莎驚訝的臉,都會給觀看的人帶來小小的驚喜。
《懸崖上的金魚姬》,使所有觀者回歸童真與人的善良本性。流露出的真,善,美,讓人刻骨銘心……「波妞」這只美人魚似乎太落伍,沒有華麗的畫面,沒有磅礴的故事,沒有深刻的啟示——而這恰恰是宮崎駿動畫魅力所在,幫你找回那些曾經擁有的最美麗,最純真的東西。我們現代人好像都有太多的新創意想去表達,卻沒有人願意靜靜的回憶過去。是我們沒有什麼可以講述的童年,還是我們忘記了怎麼去回憶過去?看了《懸崖上的金魚姬》,感覺宮崎駿又找回了希望,又回歸了純真!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簡單到我似乎只看到了一個五歲的孩子所作的美麗的夢。可是在這個夢幻般的故事裡,我看到了人與人的真誠、友善以及無條件的對他人的愛。,
-------------------------------------------------------
因為選了《影視藝術鑒賞》,要求看幾部愛情故事,並寫一篇1500字的觀後感。於是,繼很功利地看完《雲水謠》、《雛菊》後,無果,無意尋《懸崖上的金魚姬》,竟然發現這也算是一部很單純的愛情電影耶!
以前看了《人魚公主》,總是很替人魚抱不平。不明白這樣一個公主為什麼要為了一個萍水相逢的人類舍棄一切,逃出家門,長出手、長出腳,要和那人永遠在一起?我想,之所以不明白,還是因為很重的得失心吧?執著於付出和回報會不會不等值?他會不會辜負了人魚?人魚有一天,會不會變成泡沫,在陽光下消失?我們說好的一輩子就得是一輩子,因為「少了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是一輩子」。愛是把我們緊靠在一起,還是把我們束縛在一起?
但《懸崖上的金魚姬》讓我開始懂了。 愛,有時候真的是看見他的第一眼就開始發生的,而且這一眼,已經註定了一輩子的微不足道。
小朋友的愛情,來的那麼純粹,也可以來得那麼堅決呢!
宗介,這個船員的兒子,五歲,對爸爸媽媽都直呼其名,擅長打信號燈。當原計劃回家的爸爸突然打電話告訴家裡得改變行程時,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頓時冒火要罷工出外吃飯。而宗介一臉平靜地說:不,我想在家吃。其實,宗介不過是要在建在小島頂端上的家裡給爸爸打信號燈,對爸爸說一路順風。小島上的家,是爸爸的一座守護塔。這個習慣了失望,卻仍然振作的小男孩,是不是也會像燈塔一樣,守護她——波妞?這個不顧一切的小人魚?
愛情就那樣發生了,而且還會立下誓言,不管她是「魚,還是半人魚,還是人類,我都喜歡」。
宗介和波妞歷經了重重考驗,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了,那又是不是一輩子?宗介怎麼會一輩子都喜歡這個紅頭發、金魚眼、咋咋呼呼亂跑的人魚?他會不會喜歡上幼稚園的其他女生?幼稚園不會,那小學呢?中學呢?大學呢?一輩子的任何一個瞬間呢?波妞有一天又會不會長大,後悔當初的義無反顧呢?幹嘛要懷疑那麼多?假如有那麼多的顧慮,波妞就不會遇見她的宗介了,童話就永遠不會有開始。
❻ 《懸崖上的金魚姬》中的宗介和波妞在一起了嗎
是的,最後和宗介抱在一起了。很圓滿的結局。宗介的善良,波妞的直爽,他其實在呼籲一種單純直接的愛,一種為了接近一個人而忘乎一切的純真感情。
海嘯過後,整個城市都被淹了,只有在山崖上的宗介的家沒有被淹,那是因為有波妞在,海水不會淹到這來。之後兩人一起坐船去找麗莎,一起拉著小手過隧道。波妞開心的從水中跳起來親吻宗介,變成一個五歲的人類小女孩的名畫面,電影也是定格在這一幕到結局。這樣的愛情,我們羨慕和期待,希望大家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波妞和宗介,一直純純的幸福下去。
❼ 《懸崖上的金魚姬》引進內地,這部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在宮崎駿的電影中,這部《懸崖上的金魚姬》故事情節非常簡單、溫暖。
電影里將童真、愛和守護表現的淋漓盡致。與此同時也呼籲人類要保護環境,這一情節與電影《美人魚》有些相似。
這篇電影的大結局非常的美好,一切都是那麼簡單,美好,治癒心靈。
❽ 如何評價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
我超級喜歡,一個是金魚,一個是人類,兩者之間的差距很大,但是盡管如此,在遇見了喜歡的人時候,這些都不是問題。宮崎駿的電影《懸崖的金魚姬》已經是一部老片子了,但是當你無數次回看時依舊會感觸良多,片中展示了兩個童真的男孩女孩之間純真的感情,很早之前聽馬薇薇在節目中說過一句話「愛你沒有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你在,就是沒有任何理由,王子就要去救公主」現在的我們是不是太現實。
騎士精神應該被我們學習,我們要學會沒有理由的奉獻,沒有利益的愛一個人,宮崎駿想要我們從《懸崖上的金魚姬》里學會宗介的善良,學會波妞的直爽,他其實在呼籲一種單純直接的愛,一種為了接近一個人而忘乎一切的感情。
❾ 《懸崖上的金魚姬》講得是什麼內容
金魚姬是一條活潑好動的小魚,一次偶然的機會,它在漲潮時被沖進了玻璃瓶中無法脫身。此時,剛好來海邊度假的男孩宗介路過,幫它解困,從此人魚相識。宗介把金魚抱回家裡喂養,一起玩耍,感情甚篤。宗介為她取名為「波妞」。
由於海員父親終日出航,宗介只得跟母親相依為命,這讓他的性格孤僻自閉,甚至對長輩也不理不睬。但是,遇到波妞後,宗介逐漸改變了對生活的冷漠態度,這也讓他慢慢修復了性格中的缺陷。一次意外的海嘯中,宗介撞傷了身體,波妞沾染到了人類的血,飄回了大海之中。原來海洋中還有另外一個世界,那裡有個操控水文環境的古怪男子藤本,因為發現了人類污染環境的醜陋,所以自造了另一個水中世界。
波妞想變成人,於是她借用妹妹們的力量,偷取父親的魔法,想要再次回到有宗介的世界裡去。最後,波妞在母親的幫助下,變成了個5歲的小女孩,與宗介在一起了!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執導、編劇,奈良柚莉愛、山口智子、長島一茂等配音的長篇動畫電影,於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
該片講述了住在深海里、一心想變成人類的人魚波妞與信守承諾的五歲男孩宗介之間的愛情故事。
劇情簡介:五歲的宗介與媽媽理莎,住在一個靠海小村莊的山崖上。身為船長的爸爸長年出海,留下宗介與媽媽相依為命。因此五歲的宗介從小就超齡的懂事,也知道自己必須擔起家中的責任,要代替父親照顧媽媽。一天當他在山崖下岩石遍布的海灘上玩耍,他拾回了一隻頭困在玻璃瓶里的人魚波妞,宗介救出波妞並且將她養在一個綠色的塑膠水桶里。
波妞與宗介相互著迷。宗介跟波妞說:「別擔心,我會保護你、好好照顧你。」,但是波妞的父親魔法師藤本,逼著波妞跟他回海里。波妞堅決不肯並開始大吵大鬧,她心意已決,要變成人類小女孩回到宗介的身邊,於是波妞竟然決定離家出走。
就在她離家之前,波妞把爸爸最珍藏的「生命之水」倒到海水裡。這個舉動造成極大的動盪,海平面開始快速上升,波妞的妹妹們都變成了魚形的巨大海浪並吞噬了宗介住的小鎮,還差點連宗介山崖上的家都波及。
角色介紹:波妞——藤本和曼瑪蓮的女兒。偷偷離開家後,被困在玻璃瓶里,後被宗介所救。宗介為她取名為「波妞」。因為舔了宗介的血液而成為半人魚,任性的吵著要變成人類。喜歡火腿。會對討厭的人噴水。
宗介——保育園「向日葵園」的5歲男孩。會用摩爾斯電碼和爸爸對話。在懸崖下遇見波妞並決心要保護她。
理莎——宗介的媽媽,在向日葵老人中心工作。一個人兼顧工作與家事,是個非常年輕又能乾的女性。
耕一——理莎的丈夫、宗介的爸爸。是一艘定期往返日本內海貨輪的船長,所以經常不在家。用摩爾斯電碼和家人對話。
曼瑪蓮——波妞的母親,同時也是海洋之母。海上的船員們看到其閃亮的身姿稱其為「觀世音」。能自由改變自己的身體大小。
藤本——波妞的父親,靠著一艘名為「取暖的鯊魚」號潛水艇來去海底世界。以前是人類,不過如今是住在海里的魔法使。內心裡鄙視人類社會,妄圖恢復泥盆紀「海的時代」。對女兒波妞和小男孩宗介的友誼橫加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