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楊冪主演的《孤島驚魂》用400萬的投資換回了超過9000萬的票房,粉絲效應的威力已經大到可以為亂象叢生的國產電影劃分出一個新的類型——粉絲電影。這一類可謂電影界的一朵奇葩,無所謂劇情,無所謂演技,只需要有具有強大號召力的明星即可賺的盆滿缽滿。而自從《爸爸去哪兒大電影》(以下簡稱《爸爸》)用僅僅五天的拍攝周期拿下7億票房後,粉絲電影中又多了一個分支,綜藝電影(暫且叫它電影),這類電影改編自綜藝節目,既有良好的大眾認知度又有著大家喜聞樂見的明星,比起其他粉絲電影,投入更少,運作周期更短,收益更高。顯然,各大片方早就盯上了這塊大蛋糕,紛紛找准時機想大撈一筆,而今年打響頭炮的就是這部14年下半年最火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以下簡稱《跑男》)衍生出來的同名大電影。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並不排斥粉絲電影,畢竟目前階段的國產電影產業仍然是以市場為導向,無論以何種方式能賺到觀眾口袋裡的鈔票就是本事。去年的《爸爸》雖飽受爭議,不過因其有著親情的外衣加上春節檔這樣一個合家團聚的時間節點,不少家長因為其有著「寓教於樂」的作用而甘願買單,帶著孩子一起觀看。雖然從內到外它都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電影」,但至少觀眾找得到買單的充分理由。而今年的《跑男》卻連這樣一個理由都沒有,對於從來沒有看過《跑男》的觀眾而言,看《跑男》你必須了解什麼叫「撕名牌」,什麼叫「謀殺」,什麼叫「能力者」以及其中明星之間各種CP組合及綽號的由來……總之這不是一個能讓人馬上入戲的「電影」,這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門檻太高。而對於《跑男》的粉絲而言,這部電影雖然具有著綜藝節目本身先天良好的「基因」,但卻不幸的成為了一個畸形兒。《跑男》這個綜藝節目之所以大火的原因無外乎是其傳達出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明星在鏡頭前的「真情流露」,無論是搞笑或者是悲傷,讓粉絲感到了無比的真實,情緒隨著明星起伏,真正做到了讓人感同身受,然而《跑男》大電影卻並沒有延續綜藝版這樣的內核,而是用一種自以為「聰明」的方式足足撐夠了一部電影的時長(還沒有一期節目長……)。劇情簡介是忽悠的,不管怎麼有噱頭的吹噓,幾位跑男只是又參加了一次游戲而已,第一局的水上「推手」比賽,雖稍顯無聊,但至少有笑點,而第二輪「找兇手」的游戲卻真是無聊透頂,既感受不到團隊協作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又無法看到明星的「真情流露」,真人秀的賣點不就是真實嗎?至少也要演的真實一點吧?然而我看到的只是裝瘋賣傻的王寶強,賣萌裝嫩的熊黛林,表演用力過猛的伊一,為賤而賤的陳赫(現在知道是真賤了),打醬油的鄭愷,以及一場毫無意義的游戲。如果大電影拍的還沒有綜藝本身更值得一看,那麼是否還能找到一個讓人買票的理由?
更令人傷心的消息是,不僅劇情(如果非要把過程稱為劇情的話)忽悠,如果你僅僅是因為海報上每個明星酷酷的西部牛仔造型而想看這部電影的話,本片又會讓你失望了。全片每個人都是穿著綜藝中的t恤在比賽(這一點倒是原汁原味),只在結尾字幕的部分有他們的牛仔造型而已,而全片共三個場景,機場、酒店游泳池、一個仿古情景區(也就是那個無聊游戲開展的場所),如果《爸爸》只拍了五天算是槽點的話,那麼,不好意思,看上去也許《跑男》只拍了兩天,一越反超《爸爸》最短拍攝周期的記錄,好歹這在世界電影史上絕對算是一個奇跡。
對於如今的國產電影,特別是粉絲電影,絕對會讓人糾結, 一方面,粉絲經濟促進了票房增長,是好事,而另一方面,粉絲經濟也讓電影投資方利慾熏心迷失了方向,導致了一個又一個畸形兒的降生,而顯然,沒有人願意看到一個滿是畸形兒的世界,所以大家趕快把畸形兒扼殺在搖籃裡面吧!
⑵ 電影奔跑吧少年觀後感400字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
正文:
中秋假期,我和其他小記者參加了《奔跑吧,少年》首映式。《奔跑吧,少年》講述的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學生真實的社會體驗,是一部勵志向上的作品。
觀影前製作方和導演、參演少年與我們見了面。我感到很驚喜,原來可以那麼接近電影,我也更期待電影了。電影開始了,一群少年去海南三亞體驗生活。
剛下飛機,就遇到了大麻煩:要從機場趕到大東海廣場但是沒有錢必須自己想辦法,而且要盡快到達目的地。
於是,他們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行動,有向路人求助的,有向警察借的,還有一個以才藝表演向路人借錢的,給我的印象最深刻,原來這也是能力的體現。
終於大家都借到了錢,也安全到達了目的地。但是由於藍隊最後到達,所以要接受懲罰:穿越回到六十年代,接受勞動教育,勞動最光榮。
在勞動的過程中,藍隊隊員不怕苦,不怕累,終於通過努力完成了任務,回到現代。還有很多場景,讓我很受感動。
比如,參加紀念品的售賣,小隊員們遇到困難不放棄,敢於和陌生人介紹產品,都值得我去好好學習。
還能用英語向外國遊客交流,激發了我學習英語的信心了。看完電影,我覺得小隊員都是最棒的,我也要向他們學習。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從身邊做起,從熱愛勞動做起,有一天,我也可以更好。
⑶ 《奔跑吧!孩子》觀後感400
《奔跑吧,孩子》觀後感 當看完這部《跑吧,孩子》的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深深感動了。耳旁時刻回響著電影的那段插曲:我們什麼也沒有,也沒有輕易的低頭,我們什麼也沒有,也沒有放棄的念頭……腦海里不停的回放著那些感人的畫面。 故事裡講了一對生活在非常貧寒家庭里的兄妹,為了一雙對於別人來說很普通,而對於他們來說卻非常珍貴的鞋子,勇於面對所用困難。每天早上,哥哥和妹妹一起拚命奔跑在約定的地方換鞋上學,在學校里被有些人嘲笑和挨罵;哥哥為了能幫妹妹在比賽中贏得一雙鞋子,光腳在泥漿和碎石里奔跑;妹妹也為了給快生的媽媽找接生婆,光著腳丫在有碎玻璃片的路上忍痛奔跑……看著他們在遇到這么多的困難時卻還是那麼堅強,始終沒有放棄尋回鞋子的意念,這時我恨不得自己可以馬上送給他們兄妹倆一雙新鞋。想想我現在的生活,要什麼有什麼,還經常纏著爸爸媽媽買許多的玩具,玩一兩次就丟一旁不理睬了,和他們兄妹相比,我感到好慚愧啊!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在他們不懈的努力奮斗下,最終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新鞋子。 通過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盡管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但是我們都要懂得珍惜已經擁有的生活,學會在逆境中變得更堅強,不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堅持努力往前跑,一定可以看到成功的!
⑷ 「奔跑吧,少年」日記讀後啟發600字
在假期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作者是陳永林的《奔跑吧!少年》,我很喜歡讀這一本書,於是,我就用最少的天數把這本書給看完了。
「奔跑吧!少年」這五個字,說來簡單,做起來卻又何其難!古保祥教會了我們失敗不能挫折,要勇敢面對,就一定會成功的。《奔跑吧!少年》中,作者把失敗當做成自己在做重要事。「成功」是沒有限制的,繪畫畫得非常好看,把地給掃得乾乾凈凈,甚至別的人做手工時遇見困難,自己主動去幫助別人完成手工……
通過古保祥老師的描述,我了解到什麼才是成功。當古保祥老師說道:「陰霾是失去信念的陽光,只要分析失利的原因,總結經驗,你就一定會成功,而不會失敗的。」看完這句話,我意識到了只要做到了成功,就一定可以讓你高興萬分的。
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爸爸還有媽媽和我,包括所有人,大家也都是會有很多的挫折和失敗,可是他們從都不會放棄的。「只要知道自己的分析結果,就一定可以一個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也有夢想,就是當一名教師,為什麼要當一名教師呢?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因為教師懂得的知識非常多,這樣可以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教給同學們,看到同學們學到了自己教的知識,那也就是一種滿足!
⑸ 奔跑吧少年800字考試總結
奔跑吧,少年!
無聊、枯燥、乏味的生活你收得了嗎?每一天都像是一部循環播放的視頻,同樣的劇情,同樣的角色,同樣的畫面,就這樣沒有盡頭地重復著。受夠了!奔跑吧,少年。這不是屬於你的生活,你正值青春年少,雄姿英發,更廣闊的天地正等你去開拓,更美麗的風景正等你去涉足,不要安於現狀,奔跑吧,少年! 崢嶸雄偉的高山剛強壯麗,巋然不動,雖有強大的身軀卻杵在原地,永遠無法看到那更廣闊的藍天,那無邊無際的海洋。而大山的骨肉——卵石不安於現狀,他拋去高大的身軀,;離開安全平和的大山,順著江流去冒險。他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更美麗的風景。少年,不要像大山那樣頑固,你還年輕,不要墨守成規,去冒險!向著那未知的世界奔跑,你將獲得更加美麗的人生。
我們總是缺少豪情壯志於勇氣,總是甘願被生活屈服。回想千古英豪,哪個不是生活魔爪下溜走的幸運兒。他們敢於拒接當前的命運,重新塑造屬於自己的別樣人生,開拓一片新的天地。高祖劉邦本是鄉下的農夫之流,他的命運被設定為秦王手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艱難掙扎著的烏合之眾,但他拒絕了那樣的生活,離開了那個出生的村莊,走上了反秦的戰場,舉起了漢的大旗,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台,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毛澤東丟棄了原本平淡的生活,青年時期的他充滿豪情壯志,憑著少年獨有的膽識與勇氣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終撐起了新中國的一片天地。
充滿豪情,在未知的征程上不斷充實自己。一代奇才曹操在選擇了自己的道路之後並不順利,初入仕途的他無權無勢、無依無靠,但這並沒有嚇跑日後的魏武帝曹操,他在這條充滿荊棘的小道上一路拼搏,從建立曹家軍到殲滅袁紹大軍,從挾天子以令諸侯到建立大魏三足鼎立。經歷數十載,在那混亂的政治統治下,在橫屍遍野的沙場上,曹操的腳步從未停止,不斷地磨礪自我,終於在晚年時期造就了自己的帝國,走上人生巔峰。
哦,親愛的,鼓起干勁向前奔跑!無論前方是百萬鐵騎或是鳥語花香,擺脫枯燥乏味的生活,向著朝陽升起的地方,向著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奔跑吧,少年!
⑹ 奔跑的少年觀後感告訴了我的什麼道理
「明天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電影《奔跑的少年》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塔克拉干沙漠邊上的一個小村莊里的故事,村莊里有一個小學,裡面的帕爾哈提老師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他組建了一支足球隊,隊名就是夢之隊。
有一天放學回家時,帕爾哈提老師發現了一個破破的足球。第二天把這個足球帶回了學校,學生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後來老師告訴他們這是足球,他們都非常喜歡。再後來老師就組建了一支足球隊,雖然是一支不起眼的小隊伍,但是他們連贏了兩局比賽!他們再踢「金鑫杯」的時候,卻得了亞軍,雖然他們很傷心,但回去時,村裡人很熱烈的歡迎了他們。
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失敗是成功之母,今天的失敗就是明天的成功,失敗了要繼續努力,不要輕言放棄!-
⑺ 電影奔跑吧少年觀後感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重要是描寫感受,具體如下:
今天上午,老師安排我們看了一個電影——《奔跑吧,少年》。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吳啊峰、何俊傑兩個不同成長環境下,經歷完全不同的兩個少年,為了家庭和夢想,他們在市教委組織的比賽中,由相識到誤會再到懷疑,最終成為好朋友。並一起幫助一個叫孔苗苗的女孩實現了上學的夢想。
看完了這個視頻,讓我受益匪淺,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尤其是其中兩句台詞,吳啊峰說:"媽,我以後再也不惹你生氣了,我要為你爭氣!」還有何俊傑說:「我是媽媽的小幫手,家務活基本沒有我不會乾的。」
他們兩個小小年紀不僅孝順,熱心助人,而且還通過奔跑,給自己和家人傳遞著希望,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依然堅強勇敢,笑對生活。
想想我現在的生活,要什麼有什麼,但一到假期,我就變得很懶散,沒有了學習的目標與夢想,每天「抱"著電視看得天昏地暗,總是讓爸媽操心,想想真是不應該啊。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永遠要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⑻ 《奔跑吧少年》看完這部電影我知道了什麼
不知道 你的思想你做主
⑼ 奔跑吧少年電影觀後感
奔跑吧少年電影觀後感範文:
今天上午,老師安排我們看了一個電影——《奔跑吧,少年》。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吳啊峰、何俊傑兩個不同成長環境下,經歷完全不同的兩個少年,為了家庭和夢想,他們在市教委組織的比賽中,由相識到誤會再到懷疑,最終成為好朋友。並一起幫助一個叫孔苗苗的女孩實現了上學的夢想。
看完了這個視頻,讓我受益匪淺,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尤其是其中兩句台詞,吳啊峰說:"媽,我以後再也不惹你生氣了,我要為你爭氣!」還有何俊傑說:「我是媽媽的小幫手,家務活基本沒有我不會乾的。」
他們兩個小小年紀不僅孝順,熱心助人,而且還通過奔跑,給自己和家人傳遞著希望,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依然堅強勇敢,笑對生活。
想想我現在的生活,要什麼有什麼,但一到假期,我就變得很懶散,沒有了學習的目標與夢想,每天「抱"著電視看得天昏地暗,總是讓爸媽操心,想想真是不應該啊。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永遠要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觀後感怎麼寫: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
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親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