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橋》這部電影嗎
有,南斯拉夫的經典戰爭電影。
電影名稱 橋
主要演員 瓦•濟活耶諾維奇
二戰後期,德軍節節敗退,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它要竭力保住一座有戰略意義的橋梁。南期拉夫游擊隊少校奉命率領小分隊前去炸毀這座橋梁,但在炸橋的過程中,卻遭到了德軍的重重阻擊,為了炸橋,他們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驚險,曲折的斗爭後,工程師終於親手炸掉了自己的橋……
B. 橋這部電影是那個國家拍的
《橋》(Мост),南斯拉夫電影名(1969年),這部影片描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期,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該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C. 求電影《橋》資源(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由哈·克爾瓦瓦茨執導的戰爭影片)
你好,這是資源:http://pan..com/wap/album/file?uk=3795765815&album_id=9011298395496955165&fsid=1298800802&adapt=pc&fr=ftw。望採納,謝謝
D. 電影《橋》的故事,工程師慘死,原型鬧烏龍,歌詞姑娘變朋友,還有什麼
說到關於「橋」的電影,你會想到哪些?可能有好多,比如《卡桑德拉大橋》等,
說到關於「炸橋」的電影,你也許會想到《奇襲》,但可能還有更多人第一印象都是那部南斯拉夫電影《橋》。
犧牲,影片最後,工程師用生命炸毀了自己心愛的橋,這個結局不僅是致敬原型亞烏克維奇,也是在致敬那些為了民族解放犧牲的人們,這些犧牲里有戰士也有工程師,當然還有那座「好橋」。
讓人遺憾的是,橋炸了,還能修復,可國家沒了又該怎麼辦呢?克爾瓦瓦茨導演去世前一直不能理解的就是南斯拉夫的消失。而我們作為看客,重看《橋》和《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時同樣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E. 短片《橋》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1949)】
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橋》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它是由我黨建立的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中國出品的第一部長故事片。
導演:王濱
主演:王家乙 呂班 江浩 陳強
劇情簡介:
1947年冬,東北某鐵路工廠為支援解放戰爭,接受了搶修松花江鐵橋的任務。開始,總工程師看不到群眾的力量,對完成任務持懷疑態度。有的工人群眾也存在僱傭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廠長主動深入工區,深入群眾,啟發動員大家為修復大橋出謀獻策,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為製造修復鐵橋需要的橋座和鉚釘,他們先修復了煉鋼爐;第一次煉鋼失敗受挫,工人梁日升又想出了用耐火磚代替白雲石的辦法,並獲成功。此後,工人們也克服一系列困難,造出了橋座和鉚釘。為按時完成修復鐵橋的任務,鐵路工廠的工人們群策群力,響應上級號召,投身修橋工作,終於在松花江解凍之前,將大橋修復。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
【前聯邦德國影片《橋》(1959)】
導 演:Bernhard Wicki
編 劇:曼弗雷德·格雷戈爾 Michael Mansfeld KarlWilhelm Vivi
主 演:沃爾夫岡·斯頓夫 Corla Trantow 岡瑟·霍夫曼 卡爾·邁克爾·鮑爾澤 Frank Glaubrecht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1969)】
導演
哈·克爾瓦瓦茨導演
演員
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出品
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
地區
南斯拉夫
類型
經典二戰影片
劇情簡介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德軍當然也明白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的重要性,他們部署了一個團的軍力守衛,還安排了對付游擊隊的專家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坐鎮在軍營中,大橋四周可謂戒備森嚴。
游擊隊在步步逼近目標的秘密潛入過程中,不幸被德軍守備隊發現,一名戰士為了掩護全體戰友脫險,孤身留守阻擋頑敵,不幸負傷後又大聲呼叫退走的戰友將手榴彈投向自己,殺身成仁,不當俘虜。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後,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是哈克爾瓦瓦茨,由著名的南斯拉夫功勛演員巴日沃伊諾維奇出演主角游擊隊少校老虎。這部影片承襲了南斯拉夫電影的一貫風格。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像鮮明,飛機大炮加游擊隊,突出英雄人物。影片背景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邊緣。為了挽救危局,德軍將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故事就發生在南斯拉夫,德軍撤退將經過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一個游擊小分隊奉命炸橋,如果炸掉了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德軍當然也明白這座大橋的重要性,部署了一個團守衛,大橋四周戒備森嚴,另有對付游擊隊的專家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坐鎮。經過經過一系列驚險、曲折、慘烈的斗爭,在橋梁設計工程師的捨命幫助下完成了任務。這部電影最早在中國放映於七十年代,那是一個極度缺乏精神食糧的年代。所以生於七十年代的人對這部電影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他們津津樂道於劇情和台詞,學吹口哨和口琴並高唱這首著名的插曲——《啊!朋友!再見》。
《橋》主題曲《啊!朋友再見》
感人的戰爭歌曲都是悲劇性的,中國人最喜歡的戰爭歌曲也都是悲劇性的。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中國人看來,朋友之事很重要,這大概就是他們為什麼那麼喜歡南斯拉夫電影《橋》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見》的原因之一。從美學角度講,這首歌有一種看似平淡、但極為深刻的蒼涼之美,歌詞平實而又深摯。影片歌頌的年輕的反法西斯英雄在微笑和犧牲的同時,這首歌一直在回盪:
那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侵略者闖進我家鄉
啊游擊隊啊快帶我走吧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游擊隊啊快帶我走吧
我實在不能再忍受
如果我在戰斗中犧牲
你一定把我來埋葬
請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再插上一朵美麗的花
啊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都說多麼美麗的花
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都說多麼美麗的花
進入中國30年了,誰也擋不住這首源自義大利民歌的電影插曲的魅力。「啊!朋友再見」成了中國語言中一句高頻句。
F. 塞爾維亞電影-橋是在哪裡拍攝的
《橋》(Мост),南斯拉夫電影名(1969年),這部影片描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期,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該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1]
中文名
橋
外文名
Мост
出品時間
1969年
出品公司
波斯納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南斯拉夫
導演
哈·克爾瓦瓦茨
編劇
喬·萊博維奇,普·格魯博維奇
類型
動作/戰爭
主演
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鮑里斯·德沃爾尼克,斯·佩洛維奇,雷利亞·巴希奇,約·亞尼切耶維奇,伊·加洛
片長
97分鍾
上映時間
1969年7月14日
對白語言
塞爾維亞語,德語
色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074921
譯制單位
北京電影製片廠
譯制時間
1977年
電影劇情
1944年,德軍投入重兵守衛南斯拉夫境內的一座大橋,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博士處心積慮防止南遊擊隊的攻擊。同一時間,游擊隊少校「老虎」(Velimir Bata Zivojinovic 飾)接到上級命令:為阻止德軍匯合,必須在七天之內找到建橋工程師將橋炸毀。老虎與老戰友——爆破專家扎瓦多尼(Boris Dvornik 飾)以及他的助手班比諾、沉默寡言的戰士狄希、曾參與建橋的游擊隊員曼納,組成了一支行動小隊。老虎從蓋世太保手中救出工程師,在接近大橋的過程中與德國護衛軍隊發生激戰,有游擊隊員與聯絡員犧牲了,但也有新的力量補充進來。在破解了德軍的間諜滲入之後,游擊隊員們終於將大橋炸毀。[2]
本片秉承了南斯拉夫電影的一貫風格,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這部電影於70年代中期在中國放映,在那極度缺乏精神食糧的年代,中國電影觀眾對這部電影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他們津津樂道於劇情和台詞,學吹口哨和口琴並高唱電影中的著名插曲——《啊,朋友再見》, 但這首中國人至今耳熟能詳的歌並非南斯拉夫民歌,而是二戰時義大利游擊隊之歌。
註: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63年-1992年),歷史上的國名,位於巴爾干半島,1992年解體,分別成立了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後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現解體為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
G. 電影橋下載
鏈接:
《橋》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影片。由哈·克爾瓦瓦茨執導,斯·佩洛維奇、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伊·加洛等人主演。
影片講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期,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將德軍撤退途中一座必經的橋梁炸毀的故事。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H. 求《橋》1969年百度雲資源,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NDZnAm4KL4GJNh8o2cR7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