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
1263年前的今天(公元756年7月15日),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馬嵬驛兵變」,逃亡之中的唐玄宗李隆基在禁衛軍的逼迫下,含淚賜死了自己的最愛楊玉環。
「馬嵬驛兵變」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楊貴妃到底在這場變故中死沒死?電影《妖貓傳》中的玄幻情節有影兒嗎?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一千多年前的玄妙悲慘的愛情故事。
馬嵬驛兵變始末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借口討伐楊國忠發動叛亂,是為安史之亂。叛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搗京師長安,天寶十五年(756年),叛軍攻破長安門戶潼關,長安無險可守,唐王朝統治集團驚慌失措。
七月十二日,百官上朝的不到十分之一二。玄宗登臨勤政樓,下制書說要親自率兵征討安祿山,聽到的人都不相信。當天,玄宗移居大明宮。天黑以後,玄宗命令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集合禁軍六軍,重賞他們金錢布帛,又挑選了閑廄中的駿馬九百餘匹,所做的這些事情外人都不知曉。
十三日,天剛發亮,玄宗只與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宮人從延秋門出發,在宮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孫都棄而不顧,只管自己逃難。玄宗路過左藏庫,楊國忠請求放火焚燒,並說:「不要把這些錢財留給叛賊,」玄宗心情凄慘地說:「叛軍來了沒有錢財,一定會向百姓徵收,還不如留給他們,以減輕百姓們的苦難。」這一天,百官還有入朝的,到了宮門口,還能聽到漏壺滴水的聲音,儀仗隊的衛士們仍然整齊地站在那裡,待宮門打開後,則看見宮人亂哄哄地出逃,宮里宮外一片混亂,都不知道皇上在那裡。於是王公貴族、平民百姓四齣逃命,山野小民爭著進入皇宮及王公貴族的宅第,盜搶金銀財寶,有的還騎驢跑到殿里。還放火焚燒了左藏大盈庫。崔光遠與邊令誠帶人趕來救火,又召募人代理府、縣長官分別守護,殺了十多個人,局勢才穩定下來。崔光遠派他的兒子去見安祿山,邊令誠也把宮殿各門的鑰匙獻給安祿山。
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訴郡縣官作好准備。到吃飯的時候,抵達咸陽縣望賢宮,而王洛卿與咸陽縣令都已逃跑。宦官去徵召,官吏與民眾都沒有人來。已到了中午,玄宗還沒有吃飯,楊國忠就親自用錢買來胡餅獻給玄宗。於是百姓爭獻粗飯,並參雜有麥豆,皇孫們爭著用手抓吃,不一會兒就吃光了,還沒有吃飽。眾人都涕泣流淚,玄宗也禁不住哭泣。
快半夜時,到了金城縣,縣令和縣民都已逃走,但食物和器物都在,士卒才能夠吃飯。當時跟隨玄宗的官吏逃跑的也很多,宦吏內侍監袁思藝就借機逃走了。驛站中沒有燈火,人們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的貴賤。
十四日,玄宗一行到了馬嵬驛,隨從的將士因為飢餓疲勞,心中怨恨憤怒。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認為天下大亂都是楊國忠一手造成的,想殺掉他,於是就讓東宮宦官李輔國轉告太子李亨,李亨猶豫不決。這時有吐蕃使節二十餘人攔住楊國忠的馬,向他訴說沒有吃的,楊國忠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士卒們就喊道:「楊國忠與胡人謀反!」有人用箭射擊,射中了楊國忠坐騎的馬鞍。楊國忠急忙逃命,逃至馬嵬驛西門內,被士兵追上殺死,並肢解了他的屍體,把頭顱掛在矛上插於西門外示眾,然後殺了他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士兵們又包圍了驛站,玄宗聽見外面的喧嘩之聲,就問是什麼事,左右侍從回答說是楊國忠謀反。玄宗走出驛門,慰勞軍士,命令他們撤走,但軍士不答應。
(影視劇照)
還一中說法是,楊貴妃不是被勒死,而是為了保護李隆基吞金自殺。這種說法僅見於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劉氏之詩曾寫道:「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從這首詩來看,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
㈡ 妖貓傳最後貴妃醒了嗎 電影結局結局解析
《妖貓傳》最後貴妃並沒有醒,電影《妖貓傳》結局中,白樂天和空海在阿倍仲麻呂的日記中知道楊貴妃的真正死亡真相。
原來當時的屍解大法是真的,楊貴妃在石棺中醒來沒有人營救最終被活活悶死。丹龍從潭底找到白龍的肉身,去除了體內的蠱蟲,存放於冰窟之中,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天,能化解白龍心中的怨恨。
(2)楊玉環電影大結局擴展閱讀:
《妖貓傳》是由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角川公司、二十一世紀盛凱影業、英皇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電影,由陳凱歌執導,王蕙玲編劇,黃軒、染谷將太、張雨綺、秦昊、阿部寬、張榕容、劉昊然、歐豪、張天愛等主演。
盛唐時期長安城接連發生妖邪靈異事件,癲狂詩人白樂天與仰慕大唐風採的僧人空海相遇長安,兩人緊跟一隻口吐人語的妖貓,卻意外觸發了橫跨三十年、有關王朝興衰的驚天之秘。隨著各色人物一一登場、大唐繁盛絢爛的景象與時代隱痛被一一揭開,呈現出一幅妖怪、詩人、皇帝、貴妃共同交織的大唐盛世圖。
㈢ 如何評價電影《王朝的女人·楊貴妃》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是一部浪漫傳奇影片,楊貴妃進宮以後共經歷兩段感情,分別是跟壽王李瑁和皇帝唐玄宗。楊貴妃先嫁壽王李瑁再嫁公爹唐玄宗.以楊貴妃和唐明皇的傳奇愛情為核心,講述了一系列戰爭與宮廷陰謀的故事,全景展現盛唐壯闊如畫的愛恨情仇。
從導演給出的楊貴妃態度似乎頗為曖昧,她愛壽王,她也愛唐玄宗,這兩個人都是她被動愛上的。古時的女子本就無法左右自己的婚姻大事,更別說嫁於皇家深院,以楊玉環剛烈的性格,她必然是愛上了壽王所以才願意與夫君共患難。只可惜,看似文弱的壽王終究難以駕馭心高氣傲的楊玉環。
從楊玉環的眼神里,她對這個世界的慾望很強,假設不是馬嵬坡上,六軍不發,太子逼著唐玄宗殺死楊貴妃,保不齊唐朝會出現歷史上第二個女皇。說到底,作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終究還是敗在了愛情上。在這個女人的心目中,刻骨銘心的愛情大過權傾朝野的威望,甚至超過自己的生命。視愛情比天大的女子,有時很幸運,但大多數時候都難有完滿的結局。
我個人挺喜歡《楊貴妃》的敘事風格,以古羅馬的使者的角度對大唐盛世娓娓道來,盡量克制客觀的視角更具備說服力,也更具史詩感。後人都知道開元盛世,大唐國力空前強大,但卻不知道著盛世之下的危機四伏。武惠妃所言:皇子生下來,有一半是用來殺的,也許每個朝代都一樣,只是大唐太繁華,金玉其外掩蓋了敗絮其中的真相。
關於范冰冰跟黎明兩場馬背上的戲......也許是劇情所需,也許是觀眾想看,反正挺刺激的,也算為這段名垂千古的愛情絕唱增添了一抹濃重的色彩。
㈣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結局,究竟誰的下場最慘
先來看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其實這幾個人每個人的命運不盡相同,雖然都是貌美,但是因為美貌帶給自己的災禍卻不小,最後的結局也都不算圓滿,要說結局最慘的應該是楊玉環。
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楊玉環表面風光,比如一開始備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當然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很多人也以為她得到了愛情,但到頭來其實也只是一場錯付。歷史上關於楊玉環的死因有很多猜測,因為沒有人真正知道楊玉環的死因,只是說楊玉環不知去向而已,但是其實大家也能知道楊玉環的結局必然是不好。
關鍵是楊玉環之前一直是養尊處優的生活,還以為自己沉浸在美好的愛情當中,但殊不知從頭到尾也只是一個棋子而已。而到最後的結局,到現在誰也不知道,或許是有人知道他的結局,但是不敢寫罷了,所以可見其死因並沒有那麼堂堂正正,反而是從高處墜落到低谷那種失落感才是最可悲的。
㈤ 王朝的女人 楊貴妃最後怎麼死的
吞金而死,讓阿翁半個時辰後找皇上,然後吞金跟皇上最後的纏綿,吞金後很重腸胃就會很不舒服折磨人,求皇上勒死自己,這段結局真的很贊
㈥ 92版的電影《楊貴妃》結尾,唐玄宗為何沉默的面對跪在自己面前的楊貴妃
因為這個時候的唐玄宗的權力跟之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可以說他這個時候再發布一些關於楊貴妃的命令,他的這些手下也不可能去按照他說的來做。並且面對這個國破山河的局面,也需要他去做出一些犧牲了。
除此之外,楊貴妃也知道唐玄宗現在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也是時候需要她作出一些犧牲了,因為畢竟前期做的孽太多了,朝廷變成現在這個鬼樣子可以說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自己,但凡自己前期稍微的有點謀略,不讓唐玄宗這么迷戀自己,也不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㈦ 楊貴妃秘史結局是什麼
《楊貴妃秘史大結局》玉環日本遇險 龜年捨身受刃
李龜年奉旨前往日本,卻不知李輔國也派出了武功高強的刺客張野狐暗中曾跟隨,悄悄來到了山口縣。
貴妃和阿蠻已到日本兩年,小仙芝也已咿呀學語,楊朏與渡邊誠信的女兒百合子情義相投,這日正籌辦婚禮,渡邊府內喜氣洋洋。山口縣丞大伴古麻呂和師爺佐伯全成突然造訪,他們早已投奔叛軍,此次前來正式要將貴妃楊玉環獻給新天皇奈良麻呂。渡邊志雄奮死阻攔,張野狐半路殺出,欲取玉環姓名,正逢李龜年趕到攔住了張野狐,玉環見到李龜年如見明皇,千言萬語無以盡述。叛軍人多勢眾,渡邊家勢單力薄,無奈眼睜睜看著叛軍將楊玉環和謝阿蠻帶走。
深夜,大伴古麻呂設宴款待楊玉環,威逼利誘,讓玉環覲見奈良麻呂,並成為他的新皇後,楊玉環以大唐貴妃之尊斷然拒絕,大伴古麻呂盛怒,將她們關了起來。渡邊誠信和兒子渡邊制雄帶召集家丁,前去搭救貴妃,這時孝謙女天皇餓軍隊也趕到了---叛亂平息,天皇重登大寶,伴古麻呂自知大事已去,束手就擒。一切即將平息之際,張野狐突然殺出。為救貴妃,李龜年捨身受刃,客死他鄉,玉環和阿蠻如失至親,悲痛欲絕。
《楊貴妃秘史大結局》阿蠻受命返唐「仙境」久別重逢
鼓樂齊鳴,禮儀隆重,日本女天皇親率太子、主持大政的藤原仲麻呂,還有右大臣藤原豐臣等眾臣,在宮中隆重地接待貴妃,她早已聽說過貴妃的故事,對她奇特的遭遇非常感同身受。
李亨稱帝、明皇為上皇的消息也傳到日本。貴妃關心明皇消息,請示日本天皇,希望赴唐,與明皇聯絡,日本天皇准之,派謝阿蠻入唐,與明皇聯絡。
阿蠻回到大唐,明皇已神志迷亂,除「玉環歸否」之問,不及其他。阿蠻騙他說,貴妃已經回國,但慮及宮內情況,暫駐蓬萊,而路途遙遠,請上皇再等一等。明皇卻說,這正是他與玉環的約定,要求立刻前往。阿蠻請示肅宗,肅宗決定滿足父皇最後的願望。阿蠻為七十八歲的明皇梳洗打扮,第二天早上,高車駿馬,肅宗抱病親自攙扶父皇登車,前往「蓬萊」,其實就是在神龍殿外製造冰煙,使皇宮狀若人們心目中的仙境。
「仙境」前,阿蠻、肅宗左右攙扶,明皇徙步而前。明皇在「仙境」中尋尋覓覓……忽然,雲霧中出現楊貴妃,呼喚「三郎」,明皇也激動地呼喚「玉環」,兩人含笑回顧以往,款款言情。楊貴妃張開雙臂,明皇踉蹌而前,呼喚著「玉環」,撲地而死……而楊貴妃也忽然化作玉雕之像……
唐明皇明皇逝世於公元762年,唐肅宗寶應元年四月,終年七十八歲;十三天後,肅宗李亨去世;當年十一月,李白卒於當塗,終年六十二歲。太子李豫即位,是為唐代宗,遣派殺手將李輔國秘密誅殺。楊貴妃未能歸國,在日本終年不詳。傳說貴妃在日本留有後代,史家考證或為楊國忠遺嗣。而貴妃玉像供奉在日本荻町長壽寺中,至今猶存,香火鼎盛。
㈧ 楊貴妃秘史的結局
楊貴妃秘史大結局》玉環日本遇險 龜年捨身受刃
李龜年奉旨前往日本,卻不知李輔國也派出了武功高強的刺客張野狐暗中曾跟隨,悄悄來到了山口縣。
貴妃和阿蠻已到日本兩年,小仙芝也已咿呀學語,楊朏與渡邊誠信的女兒百合子情義相投,這日正籌辦婚禮,渡邊府內喜氣洋洋。山口縣丞大伴古麻呂和師爺佐伯全成突然造訪,他們早已投奔叛軍,此次前來正式要將貴妃楊玉環獻給新天皇奈良麻呂。渡邊志雄奮死阻攔,張野狐半路殺出,欲取玉環姓名,正逢李龜年趕到攔住了張野狐,玉環見到李龜年如見明皇,千言萬語無以盡述。叛軍人多勢眾,渡邊家勢單力薄,無奈眼睜睜看著叛軍將楊玉環和謝阿蠻帶走。
深夜,大伴古麻呂設宴款待楊玉環,威逼利誘,讓玉環覲見奈良麻呂,並成為他的新皇後,楊玉環以大唐貴妃之尊斷然拒絕,大伴古麻呂盛怒,將她們關了起來。渡邊誠信和兒子渡邊制雄帶召集家丁,前去搭救貴妃,這時孝謙女天皇餓軍隊也趕到了---叛亂平息,天皇重登大寶,伴古麻呂自知大事已去,束手就擒。一切即將平息之際,張野狐突然殺出。為救貴妃,李龜年捨身受刃,客死他鄉,玉環和阿蠻如失至親,悲痛欲絕。
《楊貴妃秘史大結局》阿蠻受命返唐「仙境」久別重逢
鼓樂齊鳴,禮儀隆重,日本女天皇親率太子、主持大政的藤原仲麻呂,還有右大臣藤原豐臣等眾臣,在宮中隆重地接待貴妃,她早已聽說過貴妃的故事,對她奇特的遭遇非常感同身受。
李亨稱帝、明皇為上皇的消息也傳到日本。貴妃關心明皇消息,請示日本天皇,希望赴唐,與明皇聯絡,日本天皇准之,派謝阿蠻入唐,與明皇聯絡。
阿蠻回到大唐,明皇已神志迷亂,除「玉環歸否」之問,不及其他。阿蠻騙他說,貴妃已經回國,但慮及宮內情況,暫駐蓬萊,而路途遙遠,請上皇再等一等。明皇卻說,這正是他與玉環的約定,要求立刻前往。阿蠻請示肅宗,肅宗決定滿足父皇最後的願望。阿蠻為七十八歲的明皇梳洗打扮,第二天早上,高車駿馬,肅宗抱病親自攙扶父皇登車,前往「蓬萊」,其實就是在神龍殿外製造冰煙,使皇宮狀若人們心目中的仙境。
「仙境」前,阿蠻、肅宗左右攙扶,明皇徙步而前。明皇在「仙境」中尋尋覓覓……忽然,雲霧中出現楊貴妃,呼喚「三郎」,明皇也激動地呼喚「玉環」,兩人含笑回顧以往,款款言情。楊貴妃張開雙臂,明皇踉蹌而前,呼喚著「玉環」,撲地而死……而楊貴妃也忽然化作玉雕之像……
唐明皇明皇逝世於公元762年,唐肅宗寶應元年四月,終年七十八歲;十三天後,肅宗李亨去世;當年十一月,李白卒於當塗,終年六十二歲。太子李豫即位,是為唐代宗,遣派殺手將李輔國秘密誅殺。楊貴妃未能歸國,在日本終年不詳。傳說貴妃在日本留有後代,史家考證或為楊國忠遺嗣。而貴妃玉像供奉在日本荻町長壽寺中,至今猶存,香火鼎盛
㈨ 楊貴妃的結局到底如何呢
2018年電影《妖貓傳》的熱映,將大唐貴妃楊玉環到底是怎麼死的這個千古謎題再次推向人們的視野之中。那麼,楊貴妃當年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這種觀點,也有合理的地方。總之,馬嵬兵變距今已一千多年了,至於這次兵變到底是何人挑動,而楊貴妃又到底是怎麼死的,等等,這些千古懸疑或許將永遠這樣被世人傳說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