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介紹岳飛傳
【岳飛資料】
岳飛(1103-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南宋軍事家,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南宋漢族民族英雄、抗金名將。19歲時投軍抗遼。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岳飛作為我國歷史上的漢族英雄,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至今仍是令人士氣振奮的佳作。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
【岳飛故事】
岳飛生平簡介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河北(宋時指黃河以北,而非今河南河北之省界,下同)相州湯陰(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人。中國南宋愛國軍事家,漢族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字鵬舉,謚武穆。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的時候,岳飛再次投軍。
岳飛投軍後,因作戰勇敢,很快升為秉義郎。後來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同年,金軍攻破開封,俘獲了徽、欽二帝,北宋王朝滅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趙構登基,是為高宗,遷都臨安,建立南宋。岳飛上書高宗,請求收復失地,被駁回且被革職。岳飛遂改投河北都統張所,任中軍統領,在太行山一帶抗擊金軍,屢建戰功。後復歸東京留守宗澤,以戰功轉武功郎。宗澤死後,從繼任東京留守杜充守開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將兀術率金軍再次南侵,杜充率軍棄開封南逃,岳飛無奈隨之南下。是年秋,兀術繼續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聲震河朔。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余,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游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么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紹興七年,岳飛升為太尉。他屢次建議高宗興師北伐,一舉收復中原,但都被高宗所拒絕。紹興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檜與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納貢。這使岳飛不勝憤懣,上表要求「解罷兵務,退處林泉」,以示抗議。次年,兀術撕毀和約,再次大舉南侵。岳飛奉命出兵反擊。相繼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破金軍精銳鐵騎兵「鐵浮圖」和「拐子馬」,乘勝進占朱仙鎮,距開封僅四十五里。兀術被迫退守開封,金軍士氣沮喪,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不敢出戰。
在朱仙鎮,岳飛招兵買馬,連絡河北義軍,積極准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直搗黃龍府。他激動地對諸將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這時高宗和秦檜卻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岳飛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奮,仰天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他壯志難酬,只好揮淚班師。
岳飛回臨安後,即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術要求「必殺飛,始可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岳飛善於謀略,治軍嚴明,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略」著稱。在其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126仗,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岳飛無專門軍事著作遺留,其軍事思想,治軍方略,散見於書啟、奏章、詩詞等。後人將岳飛的文章、詩詞編成《岳武穆遺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岳飛戰爭故事
1.岳飛收復襄陽六郡之戰
紹興二年四月,由金朝扶持的偽齊國主劉豫,將其都城由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南)遷至東京(今河南開封),徵集鄉兵10餘萬編為12軍,沿黃河、淮河及在陝西、山東等地區駐扎,進窺南宋。並在其統治區域內橫征暴斂,嚴刑重罰,使民不聊生,怨聲四起。宋廷左僕射呂頤浩建策宋高宗乘機出師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十二月,宋襄陽鎮撫使李橫會合河南府、孟、汝、唐州鎮撫使翟琮,出兵北上進攻偽齊。李橫、翟琮軍均非南宋正規勁旅,缺甲乏糧,裝備極差,由於偽齊各地守將紛紛起義倒戈,加入宋軍北伐行列,其中牛皋、彭圮、趙起等軍投奔李橫;董先、張圮、董震等軍投奔翟琮,使宋軍北伐聲勢日盛,屢戰傳捷。李橫軍相繼收復汝州、潁昌府、唐州、信陽軍(今河南汝州、許昌、唐河、信陽市);翟琮軍攻取東至鄭州西到京兆(今西安)廣大地區,並處決偽。齊河南尹孟邦雄,形成從西面和南面兩個方向鉗擊東京的態勢。次年三月,偽齊國主劉豫為挽回敗局,遣使向金朝乞援。金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命元帥左都監完顏宗弼率援軍,為偽齊大將李成聯兵數萬進行反擊,在東京附近羊馳崗擊敗李橫等軍。劉豫乘宋襄漢地區防衛空虛,命李成率軍南下,至十月,相繼攻佔鄧州(今屬河南)、隨州(今屬湖北)、襄陽及郢州 (今湖北鍾祥)等地。李橫、翟琮、牛皋、董先等軍先後退到江西路。由於偽齊控制了襄陽、郢州江漢一帶戰略要地,不僅在南宋長江防線上打開了缺口,而且切斷宋廷聯系川陝的通道,劉豫在頻繁遣使赴洞庭湖聯絡楊么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策劃南北攻滅宋朝的同時,准備來年麥熟後大舉南下,與進攻川陝的金軍相互策應,先佔荊湖,爾後沿江東進,攻取臨安(今杭州),滅亡南宋。襄陽等六郡,西接秦蜀,東瞰吳越,進可出擊中原,退可掩衛湖廣。四年春,宋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岳飛,為先機制敵,打破偽齊企圖,進而北上收復中原失地,上書宋廷:「襄陽六郡,地為險要,恢復中原,此為基本」。三月,宋廷採納岳飛建策,命他兼任荊南、鄂、岳州制置使。為加強其實力,將牛皋、董先等軍歸屬岳飛,並將湖北路安撫使司顏孝恭、崔邦弼兩軍,及荊南鎮撫使司軍一部暫隸岳飛節制。宋高宗命岳飛出兵,意在以戰求和,並不打算反攻中原,因此在給岳飛下達出兵省札中,命岳飛只准收復六郡,不得越界用兵,「追奔之際,慎無出李橫所守舊界,卻致引惹,有誤大計。雖立奇功,義加爾罰」。為策應和支援岳飛出師,宋廷還命淮東宣撫使韓世忠以精兵萬余屯於泗上作為疑兵,以分敵勢;命淮西宣撫使劉光世出陳、蔡(今河南淮陽、汝南)二州,以作聲援。四月十九日,岳飛率軍3萬余自江州(今江西九江)出師,經鄂州(今武漢武昌)渡江西進,船至江心,岳飛對部屬發誓「不擒賊帥,復歸舊境,不涉此江!」五月初五,宋軍進抵位於偽齊境最南端的重鎮郢州,守將荊超曾任北宋宮廷近衛,號稱「萬人敵」。岳飛先遣人勸降,被嚴詞拒絕。由於後勤供應接濟不上,此時軍中存糧僅夠二餐,岳飛胸有成竹,預料次日上午即可破城。翌日黎明,岳飛坐在旌旗下指揮攻城,荊超亦率偽齊守軍據城頑抗,戰斗異常激烈,突然一塊炮石落在岳飛腳下,左右驚慌躲避,岳飛卻神色安然,將士們踏肩登城,沖入城內,斬俘偽齊軍數千人,荊超跳崖自殺。岳飛攻下郢州後,立即分兵兩路,命部將張憲、徐慶東攻隨州,自率主力沿漢水北上直取襄陽。駐守在襄陽的李成聞岳飛親自率軍來攻,倉皇引軍北遁。十七日,岳飛進駐襄陽。張憲、徐慶進攻隨州,數日未克,岳飛命牛皋率軍往援。十八日,宋軍發起總攻,岳飛長子岳雲,手持雙錘,勇不可擋,第一個沖上城頭,宋軍一舉破城,俘知州王嵩以下 5000餘人。六月初,金朝又從河北、河東調來援軍,與偽齊軍在新野(今屬河南)、龍陂(今河南郟縣東南)、胡陽(今唐河西南)、棗陽(今屬湖北)及唐州、鄧州等地重新集結,號稱30萬,企圖反撲奪回襄陽。岳飛審度敵情後,先命部將王萬率軍一部作為餌兵,至襄陽西北清水河誘其來攻。初五,李成傾其全力發起進攻,岳飛率主力從側翼迂迴其後,與王萬軍並力夾攻,將其擊退。次日,李成又率步、騎10萬眾再次反撲,他自恃兵力數倍於宋軍,違背步兵利險阻,騎兵利平曠的兵法常規,輕率布陣,左列騎兵於襄江岸邊,右列步卒於曠野。岳飛洞察李成陣勢漏洞後,採用以步制騎,以騎擊步的戰法,命王貴率持長槍的步兵攻其騎兵,命牛皋率騎兵沖擊其步兵。宋軍發起進攻後,偽齊前列騎兵驚潰,將後列騎兵擁入江中,步卒死者更眾,橫屍20餘里,李成率余部夜遁。金朝為遏制宋軍攻勢,命劉合孛堇率陝西、河北簽軍增援偽齊,與李成合兵數萬,在鄧州西北列30餘寨,企圖與宋軍決戰。岳飛偵悉敵情後,經過一個多月的准備,於七月揮師進攻鄧州,命王貴、張憲兩軍由光化(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橫林(今襄樊西北),分路向鄧州挺進,實施包抄合擊。十五日,在距鄧州30餘里處,與金、齊聯軍展開激戰。正當兩軍酣戰之際,岳飛又命王萬、董先率精騎乘勢突擊,一舉將其擊潰,俘金將楊德勝等200餘人,繳獲戰馬200餘匹,兵仗、器甲數以萬計。劉合孛堇與李成引軍逃遁,留部將高仲固守鄧州。十七日,岳飛督軍攻城,岳雲又首先登城,生俘高仲,收復鄧州。二十三日,岳飛命王貴、張憲至唐州以北30里處,阻擊金、齊援軍,掩護李道收復唐州。同日,崔邦弼軍攻下信陽軍。岳飛部署好六郡防務後,率軍凱旋鄂州。
2.洞庭湖之戰
建炎末,湖南義軍首領鍾相被俘殺後,楊幺等率領數十萬人佔領洞庭湖區,瀕湖置寨,據湖為險;兵農相兼,陸耕積糧,打造車船,練兵水戰,繼續與官府抗衡。紹興元年至四年,先後在鼎口(今湖南常德東,沅水入洞庭湖處)、下沚江口(今湖南漢壽東北)、陽武口(今湖南嶽陽西洞庭湖中)抗擊官軍圍剿,屢戰獲捷。社木寨之戰中,以車船水軍反攻,盡殲守寨宋軍,兵勢日盛,使官府懼之為心腹大患。五年二月,高宗命宰相張浚為諸路兵馬都督,岳飛為荊湖南北路制置使,劉延年為隨軍轉運使,率領號稱20萬大軍前往鎮壓。軍抵潭州(今湖南長沙),張浚布陣:分兵封鎖湘陰(今屬湖南)、橋口(今湖南湘陰西南湘江西岸)、益陽(今屬湖南)、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南陽渡等湖區諸要津;令岳飛率軍趨鼎、澧(今湖南常德、澧縣),自上游襲取楊么、夏誠等寨。五月,岳飛至鼎州,先遣降人楊華為間,入寨潛結楊么屬下,誘降義軍;同時,置寨列艦,實施軍事威脅。六月初二,義軍龍陽(今湖南漢壽)汛州村大寨首領楊欽領所部3000人及戰船出降;尋其餘大寨首領劉衡、金琮、劉詵、黃佐等亦舉寨相繼就招。義軍大部被瓦解,惟楊么、夏誠仍據寨自固。岳飛知湖區地勢艱險莫測,且舟師水戰不及義軍車船水軍,遂先遣人開堰閘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諸港,散青草於湖面,以滯車船。繼以楊欽為向導,率軍進圍楊么寨。楊么率眾突圍,力戰失利,被俘殺,余眾被殲殆盡。夏誠死守其寨,亦被官軍攻破。至此,鍾相、楊么起義被官軍鎮壓。
3.郾城之戰
紹興九年(1139),金朝統治集團內完顏宗弼一派得勢,主張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奪回河南、陝西。次年,金朝分兵四路,東起兩淮,西至陝西,向宋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軍進行抵抗。
由岳飛率領的岳家軍數萬人,自湖北出發,很快進入河南中部,連敗金軍,佔領軍事重鎮潁昌府(今河南許昌)、淮寧府(今河南淮陽),並乘勝收復了鄭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東)等地。岳飛還派梁興等人渡過黃河,聯合河東、河北義軍,在金的後方痛擊金軍,收復了不少州縣。
完顏宗弼見岳家軍兵力分散,又探知岳飛只帶有少量軍隊駐於郾城(今屬河南),決定親率精銳騎兵一萬五千人,直插郾城,企圖一舉消滅岳家軍的指揮中心。七月初八,宗弼與龍虎大王、蓋天大王等,在郾城北與岳家軍對陣。岳飛令其子岳雲率輕騎攻入敵陣,往來沖殺。金軍出動重甲騎兵「鐵浮圖」(鐵浮圖:穿上重鎧,戴著鐵帽子的兵,三個人一組,用皮帶連起來,每進一步,便用攔馬的木頭環衛,只進不退。)作正面進攻,另以騎兵為左右翼,號稱「拐子馬」(拐子馬:布置在左右兩翼的騎兵,全由能騎善射的女真人組成。)配合作戰。岳飛遣背嵬親軍和游奕軍馬軍迎戰,並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敵兵,下砍馬足,殺傷大量金兵,使其重騎兵不能發揮所長。岳家軍中的勇將楊再興單騎突入敵陣,打算活捉完顏宗弼,殺金兵數百人。雙方從下午激戰到天黑,金軍大敗。
十日,金兵再犯郾城,岳飛在城北之五里店再敗金兵,殺死金將阿李朵孛堇。完顏宗弼集兵十二萬屯於臨潁(今屬河南)。十三日,楊再興以三百騎兵出巡,在小商橋與金兵遭遇,殺死金兵兩千多人以及萬戶撒八孛堇等一百多名將領,宋軍也全部壯烈犧性,楊再興所中箭鏃有兩升之多。十四日,張憲率岳家軍再戰,逐金兵出臨潁縣界。同日,岳家軍又大破進犯潁昌的金軍主力。
郾城之戰是宋金雙方精銳部隊之間的一次決戰,宋軍以少勝多,給金軍以沉重打擊。宋軍如能乘勝前進,收復故疆大有希望。但宋高宗趙構和秦檜只圖利用勝利,作為對金乞和的資本,遂下令班師,斷送了這次戰爭的勝利成果。
完整版為不刪減版本,硬碟版有時為了優化可能會刪除部分過場動畫或者一些隱藏劇情,建議你下載完整版
㈢ 岳飛傳電影免費在線觀看
www.FGT47.COM/FLIM/LSGUMINGJINH/SHSYG
㈣ 有哪些關於岳飛的電影和電視劇
1、《岳飛傳》是范秀明執導,徐少強、李道洪等主演的歷史題材ATV港劇。該劇講述了徐少強飾演的岳飛與美麗番郡主唐麗球之間的愛情故事。
2、《滿江紅》是沈悅、黃克敏執導的電視劇,樊志起、魏啟明等參加演出。該劇講述了宋朝愛國名將岳飛悲慘的人生。
3、《精忠岳飛》是由唐季禮監制,鞠覺亮執導,黃曉明、林心如、羅嘉良、丁子峻、鄭佩佩、劉承俊、邵兵、吳秀波、劉詩詩、張馨予、於榮光、張嘉倪領銜主演古裝歷史劇。該劇聚焦一代英雄岳飛,用切合史料記載的方式來講述岳飛的生平及他帶領岳家軍征戰的傳奇故事。
4、《決戰皇城》是1988年由TVB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劇,該劇共20集,由鄭少秋、謝寧、鄧萃雯主演。故事講述秦檜與妻王氏受金人收買,陷害岳飛,高寒星欲加相救,因而得罪秦檜夫婦,結下仇怨,以此而引出的一段故事。
5、《岳家小將》公元1127年,金邦女真國掃南大元帥金兀術入侵中原,擄去徽、欽二帝。南宋元帥領兵抗金。岳飛為保宋高宗等人,被困牛頭山。金兀術攻山未果,決定派二太子金彈子、三公主銀鈴子和張兆奴化身岳家軍,准備偷襲岳家莊擄岳母,迫使岳飛投降。
㈤ 岳飛傳完整版哪裡下
軒轅春秋 裡面有下的~去看看 3線完整版~
㈥ 電影岳飛傳之八大錘
八大錘
岳家軍八大錘說的是岳飛帳下的四名用錘大將。第一金錘將岳雲(擂鼓瓮金錘),第二鐵錘將狄雷(鑌鐵亞油錘),第三銅錘將嚴成方(青銅倭瓜錘),第四銀錘將何元慶(八棱梅花亮銀錘)。
《岳飛傳》是岳雲使金錘,傅天亮銀錘,銅錘何元慶,鐵錘狄雷。
《薛剛反 唐》鐵錘的叫熊天慶(他弟弟叫熊天平......);使銅錘的叫秦文——秦瓊曾孫,不使殺手鐧,玩錘去了;使銀錘的白文豹,白守雲之子,武則 天 干兒子;使八棱紫金錘的,薛剛之子薛葵,黑臉瘦體雷公嘴,膂力無盡,天下無敵。
據此可知,岳家軍中的四猛八大錘指的是:岳雲使金錘,傅天亮銀錘,銅錘何元慶,鐵錘狄雷!
㈦ 岳飛傳 錯誤
你下的不是完整版。完整版是071111版,也就是軒轅論壇置頂里071007+21號補丁補遺。只有這個版本有完整的三線。之前的061111隻是飛線完整版,沒有另兩線,到三線分支的地方就會出現如你所說的錯誤和自動關閉。
去軒轅重新下吧。最近軒轅很難打開網頁,撿個人少的時候可以上去。直接用右鍵另存為,不要用下載工具,下載工具都是用侯選資源下的,可能會下錯版本。
㈧ 精忠報國岳飛傳的官方介紹
為了夢想,我們已經經歷了太久的等待;為了夢想,我們已經付出了太多的努力;為了夢想,我們已經寄託了太多的追求……
現在,這個時刻終於來臨。
《精忠報國岳飛傳完整版》正式發布,三大結局同時放出。雖然歷史不可能改變,但為一雪遺恨,得償夙願,我們決不吝惜馳騁想像,三個結局便代表著我們的三個夢想!三個期盼!
岳飛線是正義的贊歌,萬惡的風波亭被我們親手逆轉,誰道莫須有?天日永昭昭!我們的英雄不該在陰險的冤獄中嘆息,而應到殺敵的疆場上馳騁。歷史的屈辱,將由我們洗刷。
神話線將是不滅的希望,即便天命難違,希望渺茫,但正義必將伸張,我們將憑著自己的力量,逆天改命!
而岳雷線將是英雄的詠嘆,父輩的旗幟不會被玷污,先人的遺憾將由我們完成。將有同樣的勇氣和豪情,創造新的傳奇。
游戲結束不是在岳飛被秦檜陷害之後---還有更多精彩,等你來發現。
當慷慨激昂的《滿江紅》又一次響起,當豪氣干雲的《精忠報國》又一次唱起。
這一次,到了結局的時刻。
這一次,讓我們為勝利而歡呼,為英雄而喝彩!
這一次,讓我們為犧牲而扼腕,為忠誠而感動!
這一次,讓我們為壯烈而淚流滿面……
這一次,讓我們用天馬行空的想像,為歷史掃平遺憾!
這一次,讓我們用氣勢如虹的激情,彰顯人間正義不可戰勝的力量!
這一次,讓我們用勢若怒濤的憤慨,把一切丑惡姦邪釘在恥辱柱上!
我今來,把黃龍搗破,祭一闋!
我今來,把天命打破,把乾坤逆轉,把歷史改變,把英雄留住。
風雷又至,狼煙已起!
㈨ 求一部關於民族英雄岳飛的電影或電視劇。
你不用看電視的,你只要知道就行了。
岳飛(1103~1142)
南宋名將 ,軍事家。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習武,喜讀兵書、《左傳》。北宋末年,曾從軍抗遼。靖康元年(1126),復投軍於趙構大元帥府抗金,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後隸屬副元帥宗澤,在黃河南北屢敗金軍。二年,北宋亡,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帝位。岳飛上書反對宋室南遷,力請高宗趙構北渡親征,恢復中原,被革職。轉投河北招撫使張所,任中軍統領,隨都統制王彥北渡黃河,在太行山一帶抗擊金軍。建炎三年(1129),隨軍南撤建康(今南京),隸屬江淮宣撫使杜充,任右軍統制。隨都統制陳淬在馬家渡(今安徽馬鞍山市東北)阻遏金將完顏宗弼軍渡江,因諸軍皆潰,孤軍難敵,力戰後退屯蔣山(今南京紫金山),整飭所部,招收散兵游勇,自成一軍,轉戰廣德(今屬安徽)、宜興(今屬江蘇)等地,多次獲勝。次年春,率軍於常州(今屬江蘇)截擊完顏宗弼軍渡江北歸,先後於清水亭、牛頭山(均在今江蘇江寧西南)、靖安鎮(今南京西南)擊敗金軍,收復建康,升通、泰鎮撫使,駐屯泰州(今屬江蘇)。繼奉命進援楚州(今淮安),在承州(今高郵)等地與金軍鏖戰,因眾寡懸殊,被迫棄泰州退守江南。紹興元年(1131),隸屬江淮招討使張俊,率部轉戰於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擊破盜匪李成軍;招降張用,遷神武右軍副統制。二年,擊破盜匪曹成軍,屯戍江州(今江西九江)。三年,鎮壓吉、虔(今吉安、贛州)二州農民起義軍。偽齊軍攻佔襄陽(今屬湖北襄樊)、鄧州(今屬河南)後,他建策收復襄陽等六郡,進圖中原,被宋廷採納。四年,任黃州、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率軍自江州溯江西進,克復漢水重鎮郢州(今湖北鍾祥),遂分兵北進,連克隨州(今屬湖北)、襄陽、鄧州,大敗金與偽齊軍,並趁勢收復唐州、信陽軍(今河南唐河、信陽市),從而控制長江中游廣大地區,打開與川、陝通路,以功授清遠軍節度使。此後,營田積糧,訓練軍伍,積極為收復中原作準備。同年冬,出兵救援廬州(今合肥),擊敗金與偽齊軍。五年,授鎮寧、崇信軍節度使,神武後軍都統制,奉命鎮壓洞庭湖地區楊么起義軍。六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撫副使,一反宋軍秋季防禦常法,舉兵奇襲偽齊軍。以部分兵力東向蔡州(今河南汝南),誘其來攻,主力自襄陽出擊伊陽(今嵩縣),一舉收復今豫西、陝南大片失地。同年冬,再次擊敗金與偽齊軍反擊,兵臨蔡州。七年,升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力陳乘偽齊主劉豫被廢,金軍無備,增兵北伐,圖取中原之策。後多次上書反對與金和議,重申收復兩河壯志,均遭高宗與權相秦檜拒絕。十年,率軍迎戰大舉南進之完顏宗弼軍,按照以襄陽為基地、連結河朔、收復中原方略,遣將聯絡北方義軍襲擾金軍後方;以部分兵力迂迴側擊東京一帶金軍;自率主力從正面反擊,直趨中原。在民眾配合下,僅月余,相繼收復西京(今洛陽)及陳(今淮陽)、蔡間諸要地,形成東西並進,威逼東京金軍之勢。旋於郾城之戰中,充分利用所部士氣旺盛、訓練有素等有利條件,大敗金軍精騎。繼在潁昌之戰中,再次擊敗完顏宗弼軍的反擊。正當岳飛行將揮師渡河時,高宗、秦檜向金乞和,詔令各路宋軍班師,致使其恢復中原計劃功敗垂成。十一年,率軍進援淮西。後被召回臨安(今杭州),罷宣撫使,改授樞密副使,解除兵權,為秦檜及其黨羽誣陷入獄。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孝宗時追謚「武穆」,寧宗時追封鄂王。岳飛精韜略,善運籌,博採眾謀,團結民眾。行師用兵善謀機變。作戰指揮機智靈活,不拘常法,強調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嚴於治軍,重視選將,信賞明罰,愛護士卒。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宋史·岳飛傳》)著稱。常能以少勝眾。金軍嘆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㈩ 下過好幾次《精忠報國岳飛傳》可都不完整,每次玩到一定劇情後就從頭開始了這是怎麼回事,好郁悶啊
去軒轅春秋論壇吧,岳飛傳整合版是最新,最完整的~!注冊個賬號才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