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賽得克巴來電影觀後感

賽得克巴來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8-11 23:19:06

❶ 觀賽德克 巴萊有感 1500論文

今天是8月15日,也是法西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子,中國軍民經過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犧牲,終於取得了輝煌勝利。撫今追昔,我想起了一部近年來台灣藝術家拍攝的抗日影片《賽德克·巴萊 》,這是根據歷史拍攝的,很有特色,表現了台灣人民面對日寇侵略英勇抗戰的歷史情境。
影片的男主角、義軍領袖莫那魯道有一句經典的台詞:「如果你們的文明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麼我就讓你們見識野蠻的驕傲」。日本侵略者想用所謂「文明」來感化台灣人民,結果遭遇了賽德克人反抗的「驕傲」。
日軍佔領台灣,原來的山林被砍伐,礦藏被開采運往日本;男人不允許再狩獵為生,強迫去幫日本人扛木頭,並且不能使用借力的工具;女人不允許再靠原始的編制為生,強迫給日本人當傭人;還開辦日語學校進行奴化教育……這就是侵略者所謂的文明!
筆者以為,這不但是一部戰爭影片,而是關於靈魂與信仰電影,也是一部關於征服與反抗的悲情詩史。它展現的東西,比較多元、復雜。而影片的亮點,就是賽德克族的圖騰文化,他們相信唯有雙手染血的戰士才有資格踏上彩虹橋(意即天國)。
影片表現賽德克族的野蠻,並不隱晦,開篇莫那魯道砍下其他部族超過一千人的頭顱,整整兩大麻袋,都是他親手砍下來的,這是他們成為戰士的標志,是他們不滅的精神信仰。當然,這是不同部落之間的廝殺,而一旦日本殖民者踏上了寶島,莫那魯道鋒利的刀刃就轉向了民族的敵人。
賽德克族人從小尚武,他們砍頭是很具有爆發力的,這是他們在長期部族斗爭中形成的強悍的戰鬥力。影片中有多次表現他們砍殺日軍,很經典的畫面,都是兩個招式:首先一刀,隔開日軍上了刺刀的步槍,然後順勢一刀下去,一個人頭就完美地滾落在地了,從不拖泥帶水,伴隨著哀傷的音樂以及張力的殺戮,極富韻律美感和視覺沖擊力。當然,從物理學角度看,長彎刀砍殺敵人的功效最符合力學原理。
賽德克族有他們祖輩留下來的獵場,有靈魂的歸宿「彩虹橋」,有他們的圖騰和成人禮,有他們的舞蹈,歌聲,這是個彪悍的民族,其文化的顯著特色便是武器,武器意味著殺戮,當殺戮成為一個民族的原始基因之時,外敵征服它便是很愚蠢的了。
野蠻的賽德克不僅對敵人野蠻,對自己族人也很冷酷,這凸顯了他們是一個篤信靈魂的部族。男人們去打仗,女人和小孩為了不拖累族人,為了留下更多的糧食,選擇集體上吊,成了自在的遊魂,日本神社、彩虹橋都不屬於他們的歸宿。
賽德克人的精神家園是「彩虹橋」,所以他們有自己的靈魂。日本侵略者要賽德克人放棄自己的靈魂,去擁護日本天皇,去擁護大日本帝國,這無疑是對他們尊嚴最大的褻瀆。
關於在那場運動會上的對日本人的殺戮,不能否定為完全是負面的東西,我相信這是賽德克族與日本殖民者長期以來的尖銳矛盾形成的,因此他們對所有的日本人都憎恨,這種憎恨是發自內心的原始憎恨,不能用國際戰爭中的規則約定這種行為。
退一萬步講,即使是工業化文明也要給原始居民留下可生存的空間,這些人能生存也是大自然的眷顧,文明工業化的腳步造就了很多東西也摧毀了很多珍貴的東西,包括人性。
影片也著力刻畫了日本殖民者的形象,警察頭子小島源治就是個典型。他表面上似乎對原住民很友善,實際是日本殖民政策的總代表,他有著深藏在骨子裡的邪惡,偏偏又懂得謀略。在霧社暴動中,他不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更是挑動中國人殺中國人,成功鼓動道澤人對抗莫那魯道。
有一場戲,表現了小島源治面對即將暴動的道澤部族,面對無數把即將復仇的彎刀,他突然向地上一跪,把外套一脫,把上衣領子撕開,色厲內荏地大喊:「你們想干什麼?你們想想我平時對你們怎麼樣?殺了我吧!同歸於盡吧!我們有飛機大炮,你們有嗎?莫那魯道在上次狩獵時是怎麼羞辱你們部落的?難道你們忘了嗎?誰是你們的敵人,難道你們不想報仇嗎?」好一番威逼利誘、挑撥離間的言辭!
「堡壘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小島源治的自我表演,恰恰打中了道澤部落的要害!正是由於日本侵略者的挑撥離間,威逼利誘,挑起了不同部落之間的爭斗,有效地分化瓦解了台灣人民的力量,最後導致了霧社起義的失敗。其實,某些中國人的不團結、貪婪和自私,正是日本侵略者加以利用的制勝法寶。打敗中國人的不是日本人,而正是中國人自己。
影片極力打造了賽德克族的浴血抗戰,尤其是正麵塑造了義軍領袖莫那魯道的英雄形象,面對日寇,舉起彎刀,那種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充滿了正能量。也表現了廣大台胞的民族氣節,他們殺出了中國人的骨氣、血氣和志氣,他們是為靈魂而戰的熱血英雄!

❷ 《賽德克巴萊》觀後感:什麼是信仰

對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人反日壓迫抗爭的呈現,使《賽德克·巴萊》成為了一部反映弱小民族戰爭的史詩之作,電影真正以極為客觀的角度再現了原住民們對自由的追尋和信仰尊嚴的堅守,從影史上來看及少有一部電影能真正站在原住民的角度去再現一個民族的悲情,以卵擊石的「霧都事件」是賽德克人為了自由與守護最後的吶喊,在那至美如畫的山川河流里,當無數美好變成血流成河的屠虐,野蠻與文明的沉思,令人所見文化入侵的奴役遠比侵佔土地更為可怕,一個民族永遠不能缺失自身的傳承。——夢里詩書

❸ 《賽德克·巴萊》有好的影評嗎

賽德克·巴萊
如果你的文明讓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見識野蠻的驕傲!
該篇影視作品由魏德勝主導的台灣原住民反抗殖民者的史詩電影,這是一場求死的戰爭。
這是一不被看好的作品,有人說他是個瘋子,他卻說自己是個浪漫的人,他就是這部劇的導演魏德勝。
他是個賭徒,是個有追求的人,我喜歡他,如喜歡這個電影一樣多,這部電影歷時12年,耗資7億多台幣,正如電影一樣是一場死去肉體,升華靈魂的戰爭。
《賽德克·巴萊》是根據80多年前真實事件「霧社事件」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帶領族人起兵反抗日本政府的故事。這場戰爭不是為了求活,而是向死。因為對於1930年,生活在深山中的原始民族與擁有先進武器和強大軍隊的殖民者決戰根本不可能取勝。他們只是想用這一場原始的獵殺說出一句話「如果你的文明讓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見識野蠻的驕傲!」真正的人,可以輸掉身體,但一定要贏的靈魂。死亡,是靈魂的自由,是彩虹橋的信仰。
電影用鮮明特殊的民族音樂分別從三個方面不斷烘托主體,突出文明與野蠻的沖突,民族信仰與同化信仰的沖突,民族進步與恪守文化的選擇。歌頌賽德克族的精神, 並且在轉折點採用民族音樂深化故事結構,突出信仰的主旨,襯托文明不是戰爭帶來的電影主題。
電影與中國的抗日題材電影不同,富含鮮明的民族主義色彩與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瑕疵的話是殺戮鏡頭太過於殘酷,表現手法太過於直接,直接將人頭砍落和許多血腥畫面會引起一些觀眾不舒服。
綜上所述,個人覺得電影非常的好,觀完引發觀眾的感慨,真正的人, 可以輸掉身體, 但一定要贏得靈魂。引人深思。zjt

❹ 賽德克·巴萊的影片評價

韓寒:這是一部絕對值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不用思考所謂的文化,殖民,隔閡,族群,只需要看見男性應該如何去戰斗。
李冰冰:信仰、圖騰、民族驕傲、豐滿的靈魂……這些久違詞語突然闖入,讓我猝不及防,淚流滿面。 《賽德克-巴萊》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詩電影。它基於史實所展開的創作,沒有刻意地升華與迎合,只有赤裸地展示和呈現。它所詮釋的命題,不但屬於曾經的台灣原住民,也屬於整個人類,在華語電影整體傾向於頹廢、萎靡的創作狀態時,它幾乎是以驕傲的姿態,宣告電影精神不死,捍衛著華語電影在好萊塢、日韓電影面前的尊嚴。 (鳳凰網)
賽德克·巴萊是對勇者的稱謂,影片也確實著力表現一種不畏壓迫的英雄主義和民族主義。看這部影片,不但震撼於戰斗場面之激烈和原住民性格之剛烈,更能從內心深處體味到堅毅、勇猛、寧死不屈的精神。走出影院,硝煙很快散盡,但這種源自精神的感動卻能駐扎很久。(網易娛樂)
鮮血、殘肢、斷頭,伴隨著美到讓人難以呼吸的山川河流,這樣的鏡頭下,也就適合伴奏著關於先祖訓誡的畫外音,這也讓《賽德克·巴萊》些許具備了一點點泰倫斯.馬利克在《細細的紅線》中的詩性氣質。可這些畫外音也實在有點不加節制,連帶被剪去的情節,一道讓復仇的由來缺乏動機。但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弱小民族的抗爭故事,永遠是不必多費筆墨去解釋的。(騰訊網)

❺ 賽德克巴萊日本人看了什麼感想

《賽德克巴萊》觀後感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題記
初涉《賽德克巴萊》,較之其他大片,叩擊我眼簾的那一幀幀畫面,褪掉了奢靡的包裝、洗盡浮華,如清醇的輕羽梳理著我心房的雜草。
同樣的抗日,同樣的民族守護,它沒有《金陵十三釵》中日軍擢發莫數的罪行,連激起人們不由自主的泣數行下也寥寥無幾,更沒有《舉起手來》中塑造的一個個呆童拙夫、愚昧無知的日本人,無法讓我們語笑喧闐。它如一泓清泉慢慢的流泄,敘述著那個民族的興盛、衰敗與落寞,還原了一個歷史!這部耗時十二年的史詩巨著,無可厚非是家園守護影片中的饕餮大餐。
賽德克巴萊,是野蠻的。血腥並不是野蠻的完整詮釋,它滋養著強者的驕傲!
帷幕拉開,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群落後的野蠻人。他們的野蠻,在於總是光著腳丫、喝著生血、吃著生肉;在於使用著最原始的物物交換;在於中國大陸紅磚綠瓦幾千年後,他們仍住在原始的茅草屋中。賽德克巴萊,是有霸氣的。霸氣如同鑄牢靈魂和民族燃燒的火葯……
馬赫坡的首領莫那?魯道如同敢於用自己的力量搶奪獵物,威懾族人只能尾隨於他。
當部落沒落二十餘載,獵場已名存實亡,但所有人卻都不屈服於做二等公民。莫那?魯道率領三百勇士抵抗幾千大軍,用最原始的武器對抗擁有先進的槍支炮彈、飛機坦克,逼得日軍動用慘絕人寰的糜爛性炮彈。那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的勁頭怎一個「霸氣」了得?
掩卷沉思,古有侯蒙 「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的霸氣,今有溫總理「吾身雖瘦,必肥天下」的壯志;然如今青年人的霸氣已魂歸何處?生活在這般「花花草草由人願,生生死死隨人願」的世界,一群群如墮煙海的青年卻用享樂詮釋著生存的必要。當「拼爹時代」的到來,富二代掏空家產犯下一切強盜行徑;當身邊人覺得「扶持經濟,重振國家」是一句具有喜感的台詞;當「偽娘」的出現到理所當然,難道不是對「青年」、對「國之棟梁」的諷刺嗎?
賽德克巴萊,是隱忍的。沒有蓄勢的隱忍,是一個不完整的民族…彷彿卧薪嘗膽就在眼前……
做一個決定並不難,難的是付諸行動。莫那?魯道用二十年來攢火葯,用自己的權威斥責族人,向日軍委曲求全。他的隱忍在於決不吹毛數睫,不會在羽翼未豐時蚍蜉撼大樹,而如同一座火山慢慢積聚,伺機而動,用最強勁的爆發進行絕地反擊。全劇的主旋律在此升華,於亂世,盲目反抗所付出的代價無非功敗垂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二十年的隱忍,始終牢記自己最初的目標並為之奮斗,只因為他們的生命是用祖先的血換來的,他們也要帶著子孫一起染紅戰衣!
作為開啟成功殿堂的鑰匙,勾踐卧薪嘗膽,韓信忍胯下之辱,孫臏裝瘋賣傻。如含苞的花蕾,需痛苦的綻放才能臻於絢爛!人生不會萬事遂願,雖然未來很飄渺,但只要拆除心中的樊籬,有所希冀。隱忍、蓄勢等待,天必不負!賽德克巴萊,是驕傲的!
全片自始至終都滲漏著難以言狀的驕傲。當一個「卸下野蠻人的裝扮」、想用文明人的准則約束自己的「族人」,告訴莫那?魯道關於日本的文明,企圖勸他繼續忍下去時,他那句氣貫長虹的話語--「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讓我醍醐灌頂,明白了賽德克巴萊可以輸去身體,但是一定要贏得靈魂!
「拿生命來換圖騰,那拿什麼來換回那些年輕的生命?」「驕傲!」兩個頭目之間的對話碰撞出了兩個擲地有聲的字眼!那是屬於一個名族的驕傲,那是一種為了自己生存的驕傲。戰斗前夕,男人為了守護自己的部落,自己的獵場,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而女人,雖是歷史以來的弱勢群體,但她們卻寧願貢獻出最後一粒糧食,支持男人沖鋒陷陣。那集體上吊的一幕更是讓我對他們的圖騰精神有了全新的認識。他們要到達彩虹橋的那一邊,成就賽德克巴萊!最後整個部落沒有一個人投降,他們的思想中只有兩個選擇:上陣殺敵、或者自盡!
那是一個怎樣的民族?「三百名戰士抵擋幾千大軍,非戰死即自盡……為何我會在這遙遠的台灣山地見到我們已經消失百年的武士精神?」鐮田彌彥最終不得不喟嘆那份驕傲,而這驕傲告訴我的是彩虹橋那邊的永恆!
難以置信高山陡澗處會有這般傲骨嶙峋的靈魂,難以置信歷史洪荒中會有這般滄桑的民族,難以置信驕傲這雄渾的白光竟能折射出了這般遒勁的彩虹!
細數當下,驕傲是非主流的自拍?是男女不分的哈韓裝?還是五彩繽紛的爆炸頭?過去的,已化為春秋竹卷;未來的,仍在天書之上。收起曾經的迷茫,減少未來的憧憬,把握這一刻,擺脫「溫一壺陽光下酒」的柔腸,用「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氣概承諾:祖國的未來我們扛得起!

❻ 《賽德克巴萊》的讀後感

為了落下的太陽旗和為了升起的彩虹橋 ——電影《賽德克巴萊》感悟

如果你們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
關於《賽德克巴萊》,或許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電影,似乎必須留下些什麼,看完了長達四個半小時的上下兩集,我深深的被震撼,我甚至懷疑還會有這樣的華人導演拍出這樣偉大的電影。我在微博上寫下:「賽德克巴萊,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在我們不了解自己這邊的歷史和文明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一部電影了解對岸的文明和歷史,這或許就是電影的價值,藝術的存在價值!」看過很多的電影,這一部電影我被深深地震撼,不管是哪方面,我都覺得他完美無缺。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在的影評里給這部電影打了五顆星,滿分的評價。在網路里重新看了一遍這部電影的所有詞條,第一次認真的對待一部電影,第一次慎重的寫下一部電影的感受,今天耗費了一天的時間看完了長達四個小時的《賽德克巴萊》源於心中的這份腫脹似乎不吐不快,更是源於在今天這樣一個令人悲傷的日子裡,我們更多的人對於歷史的冷漠,對於生命信仰的冷漠,讓我有了更多的感觸。

❼ 觀《賽德克。巴萊》有感450字

去賽德克巴萊吧精品區逛逛吧 能給你很多啟發 不過話說回來 這真的是一部好電影 何不自己用心體會體會呢

❽ 《賽德克巴萊》驚人的大屠殺!你怎麼看

我向所有朋友們,推薦一部電影,名字叫做《賽德克巴萊》,相信有的朋友已經看過了。電影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名為《太陽旗》,下部名為《彩虹橋》。影片加起來快五個小時了,是我看過的最長時間的電影了。

說起台灣電影,其實我看過的並不多。小時候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看的林志穎郝邵文的《祖孫情》,看完後哭的很傷心。那時候其實也看不太懂,但是還是哭了。後來又看了其他一些喜劇,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後來就是李安的《卧虎藏龍》,盡管裡面主演是香港的影星,不過我還是覺得這部電影應該歸屬於台灣電影。再就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之所以看《悲情城市》,完全是因為配樂是神思者的,音樂太好聽了,所以才看的電影。但電影里的情節,即便是看過相關介紹,也還是似懂非懂。不過我到現在都記得的是,影片快結束時,梁朝偉對著鏡子梳頭發的片段,神思者的二胡響起,突然感覺到一股莫名的悲涼。

再後來就是《海角七號》《聽說》《翻滾吧,阿信》直到現在的《賽德克巴萊》。看《賽德克巴萊》的時候,我心裡只想著,如果你是男人,那麼你應該去戰斗。這就是我的最初想法,男人身上應該有著狼一樣的野性,這種野性可以說,是一種為了保護自我權利和地位而必須擁有的,平時可以將鋒芒隱藏起來,直到需要戰斗的時候,才會爆發出來。影片里主人公莫那魯道從一個部落英雄變成日本人手底下的野蠻番人,雖表面上被降服,可是抗爭的血液從未停止流動。而他的信念只有一個,那就是:外族人滾出我的地盤。就這樣。

❾ 賽德克巴萊觀後感

《賽德克巴萊》是由魏德聖執導,徐若瑄,溫嵐,田中千繪等主演的史詩電影,影片講述日據台灣地區時期著名的霧社事件,描寫當地人民反抗日本統治的血淚抗爭故事,涉及時代還原以及激烈的戰爭戲。整體看完這部電影以後,給了我非常大的震撼。

在很多觀眾的眼中,賽德克人是傻的。他們排斥先進的文明,醉心於血祭祖靈等古老而野蠻的習俗,明知敵我實力過分懸殊,卻仍舊不管不顧地迎了上去,流血,甚至犧牲,只是為了要做一個賽德克巴萊,要做一個所謂的真正的人。但我卻覺得,賽德克人活得簡約而不簡單。他們實是一群純粹的人,一群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這部影片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卻真實的道理:英雄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能活出自己的尊嚴和自由,人人皆可成為英雄。

❿ 賽德克巴萊是什麼意思

巴萊的意思是:真正的。

出自台灣原住民之一賽德克族使用的語言賽德克語「Bale」的譯音詞句,賽德克巴萊就是「真正的人」的意思,常容用於稱贊、敬佩有作為的人,凡對族群、社會、國家有卓著貢獻者且受到大家的肯定都稱做「真正的人」。

賽德克語群包含德魯固語(Truku;太魯閣語)、都達語(Teuda)、與德克達雅語(Tkedaya)這三個語言,這些語言其文法彼此相近,且同源詞也有完整的對應關系,各語言使用者甚至於可互相交談。

《賽德克巴萊》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fUxLpcUR5yJ0fjPfsqYRHg

?pwd=zfq7 提取碼:zfq7

閱讀全文

與賽得克巴來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所有林正英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406
偉大的音樂動畫電影 瀏覽:200
踢足球的電影大全 瀏覽:312
大漠大電影 瀏覽:351
范偉電影大全完整版 瀏覽:432
愛情電影他說 瀏覽:325
夢到自己看錯了一部電影 瀏覽:766
外國古代電影圖片 瀏覽:235
吳輝漢電影大全 瀏覽:843
找一部喜劇電影盜賊傻瓜警察 瀏覽:260
美國電影大全1932 瀏覽:854
周星馳電影經典評論 瀏覽:500
大愛電影簡介 瀏覽:469
西瓜視頻2小時電影完整版 瀏覽:279
風月電影講的是什麼 瀏覽:627
鍾馗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602
台灣驚悚電影怪物血洗校車 瀏覽:173
成龍雞腿面電影 瀏覽:882
犯罪片智齒電影圖片 瀏覽:911
看英文電影寫觀後感500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