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2017心理罪電影觀後感

2017心理罪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8-11 21:38:58

1. 如何評價電影《心理罪》

談談我對於劇情的看法吧,邰偉這個人物不論什麼情況,他都無所畏懼,拚命想當一個好警察,但是因為父親的去世,也導致了他嫉惡如仇以及孤僻的心理,他很難與人溝通,過著獨居的日子,我覺得他的內心裡一定不想承認他的性格很孤僻,他是一個矛盾的人,所以他不敢輕易地去相信一個人,對實習生方木的能力感到質疑,甚至覺得他根本不適合當一個警察。他覺得方木總是自以為是、魯莽,再加上方木也不甘示弱,不斷地為他畫心理畫像,看破他的內心的秘密,可是邰偉本就不想讓別人走入自己的內心,所以他們的矛盾日益遞增。他很想忘記過去的慘淡回憶,但是終究無法解開自己的心結,所以情緒容易激烈化,行事有時候也會變得沖動與固執。 至於方木這個人,我總覺得他全程都開了外掛,特別拽,但是拽地特別有理。他是犯罪心理學的天才,思維特別周密,分析能力很強,這個,也與他的理想有一定的關系,因為他一直都想揭秘罪犯背後的心理罪,於是他把他的工作看得格外重要。雖然他的武力不如邰偉厲害,可是他有一個高速飛轉的大腦。他的推理非常豐富、完美,但因為口說無憑,別人不容易相信他,特別是對於邰偉這個人來講,他總覺得方木是在為自己作秀、恃才放曠,彷彿是在上演只屬於自己的獨角戲。可是方木的毅力很頑強,他不會因為別人的質疑就放棄了,一心想著破案,他的骨子裡透視出一種勇敢與好奇,這是他的動力,所以最後他才會毅然決然地去找上那個醫生的門來,當然,陳希的死已經觸犯了他的底線,他才會不顧一切地去了結此案,但是他的一意孤行差點讓他成為那個醫生的小白鼠,好在的是,他並沒有屈服,他利用他偷來的試劑,以及用自己的血來引誘那個醫生,好讓他暴斃。對於那些被醫生用來試驗的人,實在是太無辜,死的也很可悲,但是過分的追名逐利會讓人喪失理智變得瘋狂,以至於到了最後沒有退路,心裡越來越變態、扭曲,因為患有卟啉症,讓人對鮮血的渴望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吸血、犯罪的野心不斷在內心生根、發芽、膨脹,唯有一死才能洗清自己身上所有的罪惡。最後方木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他同樣是一個敬業樂群的人。表面上看似很拽、自以為是的方木,實際上充滿了正能量,而表面上看起來很冷酷無情的邰偉,並沒有打著「正義」的旗號將罪犯繩之以法,而是,以另一種驕傲的姿態與助手們並肩作戰,讓一切真相大白。

2.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觀後感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觀後感:《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是一部真正深諳於原著的作者電影,基本尊崇了原作的劇情架構,敘事緊湊流暢,無拖沓冗長之感,同樣電影也用以暴制暴的社會問題構建了發人深省的內核,而鄧超更是顛覆了以往影視作品中的方木形象,精湛的演技成為了電影的畫龍點睛之筆。

選角造型

飾演方木的鄧超是製片人江志強推薦的,安樂按照市場咖位、演技、年齡段、形象符合來定方木的扮演者,鄧超是第一人選。在電影《烈日灼心》上映前,出品方就向鄧超發出了邀約。阮經天飾演江亞也是江志強推薦的,而劉詩詩是徐紀周定的,導演也對選角均滿意。

3. 如何評價電影心理罪

《心理罪》是一部神秘,能帶來視覺沖擊的懸疑動作影片。

《心理罪》所講述的故事脫胎於小說原著。大反派被設定為是患有卟啉症的科學怪人,這一略帶神秘主義的題材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3)2017心理罪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一杯人血牛奶,為何會對人產生致命誘惑。什麼樣的扭曲心理才會為之痴狂,甚至不惜接二連三,連環殺人?非同尋常的殺手,超越常理的罪案,需要非同一般的警探。

年輕氣盛的犯罪心理學高材生方木出手相助,卻被捲入其中;身手不凡的野獸派刑警隊長嫉惡如仇,卻難以走出內心泥沼。兩人聯手,卻成絕妙拍檔。一場身手的較量,心智的角逐,隨之展開。

4. 心理罪電影觀後感800字

電影《心理罪》正在熱映,影片由人氣演員李易峰、廖凡等主演,雖然李易峰陽光版的方木不太符合小編心中對陰郁的方木的想像,但是總體還是很好的,哭戲很走心,以後可能他的形象就會成為我腦海里的方木了。廖凡好辛苦,打戲好多,一直被打。不過影片節奏很快,影院里的很多人都是伸著頭在看尤其是影片後半部分,看的時候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停歇。
電影《心理罪》根據雷米同名系列小說《心理罪》改編,在面對世面上流傳改編電影即是毀原著的說法時,雷米表示這是一種誤區。

「從文字到影像兩種形式轉化的時候,進行必要的改編、擴容甚至刪減都是非常必要的。」雷米表示演員的表演也是保留原著精髓的重要因素。

李易峰把方木從一個初出茅廬很傲嬌的犯罪心理學天才,歷經各種傷痛,最後終於成長和蛻變的過程拿捏得非常好。

而背負沉重「心理罪」的廖凡完成了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給他加了一段小說里原來沒有的前史,這是編劇一個很成功的改編,相信這部《心理罪》不會讓大家失望。

電影《心理罪》與其他犯罪類型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在犯罪類型的基礎上首次突出犯罪心理元素,也是國內犯罪電影的首創之舉。
電影《心理罪》講述了犯罪心理學天才李易峰和資深刑警隊長廖凡聯手調查一樁因血液不翼而飛的命案而引出的連環嗜血殺人案。

並在探案過程中不斷挖掘隱藏在血液危機背後神秘嗜血兇手變態扭曲的內心,在劇情上神還原了《心理罪》第一本《畫像》的開篇故事「血之魅」。

此次發布的心錨特效片頭從鏡像語言上完美升華了電影《心理罪》「血之魅」的主題,奔涌的人血和猙獰的血液人像暗示著人血危機暗潮湧動,觀眾在被暴力美學震撼的同時也被電影成功「心理入侵」。

而片中的連環嗜血案,變態飲血殺手是近年來國產電影鮮見的,這無疑為內地犯罪片注入新鮮的「血液」。

當中反復出現成為破案線索並且還是嗜血變態兇手以身試險極度渴求的人血牛奶,也將成為強刺激的「夏日特飲」,填滿觀眾血槽。

5. 心理罪電影好看嗎 心理罪電影影評介紹

《心理罪》
根據作家雷米所著的同名系列小說第一部《心理罪畫像》改編,由和力辰光出品,謝東燊導演,顧小白編劇,李易峰、廖凡、萬茜主演懸疑動作片。
故事圍繞一起連環兇殺案展開,警方面對兇案束手無策,沉默寡言的大學生方木牽扯其中,他天賦奇才、洞悉犯罪心理,協助邰偉和警隊破獲了一系列撲朔迷離的案件。
影片2017年8月11日在全國上映。

6. 如何客觀評價電影《心理罪》

主打推理和原著IP的《心理罪》並不是一部合格的懸疑電影,但這與主演李易峰無關,我反倒認為,雖然演技依然稚嫩,但在廖凡、萬茜等實力派演員的幫襯下,李易峰較好的完成了角色塑造的任務,甚至要好於預期。

改編大IP,尤其是功成名就的系列小說,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同為難兄難弟,鄧超帶著阮經天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明顯要好於廖凡帶著李易峰的《心理罪》,但也就是好一點,離及格還遠。

反觀廖凡飾演的是身經百戰的老刑警,在片中除了給方木捅婁子、關鍵時刻亮拳頭之外,就幾乎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除了對去世父親的回憶那場戲,整個角色都陷入功能性的泥潭裡。

不能單純的說《心理罪》是一部爛片,但主創過於沉迷於以往的熟悉手法,缺乏對推理探案題材的研究,是本片失敗的本因。

7. 怎樣評價電影《心理罪》

電影拍攝的我覺得不如原著,小說的原著,心理罪的5步曲我覺得寫的要遠比電影中拍攝的有場面感,而且電影有很多情節都刪減了,它有的地方是不表現出來的,比如說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裡面的很多情節他都沒有表現,所以覺得原著會更好,如果說是抱著一種娛樂的心態去看一看電影那也無所謂,因為你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也不用去買書,但如果說你是想真正看這類劇情,那還是建議去看原著,原著的劇情是相對來說完整的。

8. 看心理罪觀後感2000字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閱讀全文

與2017心理罪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最血腥的動作電影 瀏覽:657
電影網站首頁動漫午夜綜藝電視劇 瀏覽:718
所有林正英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406
偉大的音樂動畫電影 瀏覽:200
踢足球的電影大全 瀏覽:312
大漠大電影 瀏覽:351
范偉電影大全完整版 瀏覽:432
愛情電影他說 瀏覽:325
夢到自己看錯了一部電影 瀏覽:766
外國古代電影圖片 瀏覽:235
吳輝漢電影大全 瀏覽:843
找一部喜劇電影盜賊傻瓜警察 瀏覽:260
美國電影大全1932 瀏覽:854
周星馳電影經典評論 瀏覽:500
大愛電影簡介 瀏覽:469
西瓜視頻2小時電影完整版 瀏覽:279
風月電影講的是什麼 瀏覽:627
鍾馗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602
台灣驚悚電影怪物血洗校車 瀏覽:173
成龍雞腿面電影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