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三百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觀後感可以以學習為主題,描述哪吒雖然面對不公的命運,卻敢於「與天斗」的精神,從而獲得人們的尊重,最後總結所獲得的感受。
正文:
今天觀看了最近很火的一部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講的是太乙真人把靈珠和魔丸帶到人間,讓靈珠成為李靖夫婦的第三個孩子。可是誰知申公豹從中作亂,把靈珠偷走了,哪吒變成了魔丸轉世。
(1)電影哪吒觀後感說說擴展閱讀:
哪吒是魔丸轉世,李靖之子。因為魔丸轉世的身份,他遭到了陳塘關百姓的歧視、排斥、嘲笑和敵對。也因此,他性格孤僻、冷漠、叛逆、憋屈、玩世不恭,時不時就要跑出門大鬧陳塘關百姓,讓大家也不得安生。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哪吒比誰都孤獨,比誰都渴望認同。
敖丙是靈珠轉世,東海龍王三太子,申公豹的徒弟。身形飄逸,舉止儒雅,一派翩翩美少年形象。他背負整個龍族翻身的期望,全族壓力令他痛苦不堪而走上了邪路,做出了冰壓陳塘關的舉動。敖丙在哪吒的影響下,最終學會敢於做自己、不認命,並與哪吒聯手抵抗命運,成為對方「唯一的朋友」。
㈡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給你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看了最早一場《哪吒之魔童降世》,坐在最後一排的我整個觀影過程是又哭又笑,表情豐富到爆,能感悟到這部電影是導演的嘔心力作,沒有用力過猛的矯揉造作,只有恰到好處的自然真情流露。
「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沒法搬開。」這是出自申公豹的一句經典台詞,一個人如果內心充滿陰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就沒有人能幫他堂堂正正做人。申公豹生來是妖,哪吒生來是魔,底子都不好。他倆之間,差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認了命,就成了中年危機的申公豹,精神迷茫,方向錯
亂;拼了命,就是永遠童真的哪吒,活得痛快,死得光榮。
我們一生中,來來往往會遇見很多人,但我們都在不自知的等待一個能看見自己的人。這句電影台詞,很逼真地描述了現代人的困惑,芸芸眾生之中,能夠真正走到自己內心的人少之又少,我們都在苦苦追尋。在人生道路上,如果我們可以結交到可以提升心靈,性格比自己好的人做朋友,我們的內心就會不自覺地
模仿對方,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性格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哪吒、敖丙看似水火不容,實則亦敵亦友。敖丙也正是在哪吒的影響下,學會敢於做自己、不認命,並與哪吒聯手抵抗命運,成為對方唯一的朋友。哪吒和敖丙就是命運的共同體,他們代表陰陽兩極,代表事物的對立面,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十足的惡。
生來孤獨,唯有倔強成長。命運不公,就要反抗到底!這一句電影中的經典台詞,給予世人很多警醒,有的人生來只持有一手爛牌,但經過自己百折不撓的努力追求,大大改寫了命運,是自己對命運的不懈抗爭,將命運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為自己贏得一手好牌。
㈢ 電影《哪吒》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啟示是:魔丸靈珠,是神是魔你自己說了算。無論出生在那個階層,不能自暴自棄,不能認慫,證明給自己看,證明給別人看。與父母最大的和解是體諒父母的不容易。
願你歷經千帆,還能如少年般純粹。願你背負重壓,卻也能永遠不妥協,不信命。
人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總會有一些讓你感到困難,或者無奈的事。我們要做的就是先面對它、接納它,然後找辦法解決它。面對生活,重要的是行動。平凡和平庸本質差別在於:前者,是竭盡全力在履行做人的職責。
而後者,則是一屁股坐到地上混吃混喝。敢於直面人生,感受人生波折的苦樂,經受經濟周期的考驗,承受社會潮汐的沖擊,這不是絕世英雄小說般的故事,這是每一位用雙手、用頭腦為自己和家人編織幸福生活的普通人本然的生活狀態,在這個意義上,每一個這樣的你,都是英雄。
曾經看過一本書,上面寫著不要戴著面具活著,不要企圖用面具的樣子去獲得他人的喜愛。因為這樣獲得的喜愛與贊美,其實都不是給你的,不是給真正的你的。你依然會不快樂。
㈣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劇,告訴了我們哪些人生道理
1、善惡並非天生註定的,一個人的善惡主要受後天環境的影響。
身為魔丸的哪吒也能成為保護百姓的大英雄;身為靈珠的敖丙也會為了家族的利益毀滅陳塘關。
2、沒有絕對的善惡,只有絕對的因果。
敖丙試圖毀滅陳塘關以保護龍族,對於陳塘關的百姓來說是惡,對於龍族來說是善。
哪吒魔丸降世-眾人驚恐懷有敵意-哪吒感受到敵意噴火-眾人恐懼排斥加深-哪吒以惡作劇回應
敖丙成為哪吒唯一的朋友-哪吒放過傲丙一命-敖丙幫哪吒抗天雷-太乙幫忙-兩人保得魂魄
3、堵不如疏,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封閉自由。
對於一歲的哪吒,李靖夫婦缺乏對哪吒的陪伴和教育,以關禁閉的方式管束,只會招致哪吒的反抗。
《哪吒之魔童降世》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v3z2KGIjVIAnwUZNFge9rw
㈤ 《哪吒之魔童降世》告訴我們哪些值得反思的人生道理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後,得到觀眾的喜愛。觀眾在觀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同時,有以下3個人生道理值得反思,很有意義。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十分勵志的電影,觀眾觀影後,也明白了些許人生的道理。所以,對於觀眾來說,在自己的生活中,要進行反思:對他人不要有成見,善待父母的說謊,命運把握靠自己。只有這樣,觀眾才能真正理解哪些人在電影中勵志成長。對此,讀者怎麼看?歡迎大家在文末一起交流互動。
(原創。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㈥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200字內說明謝謝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可以以觀影從中學習為主題,描述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最後總結從影片中,獲得了什麼感想。
正文:
今天看了一場電影,叫做《哪吒之魔童降世》,非常好看。
電影講述了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
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然而面對眾人對魔丸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魔丸哪吒和龍王的兒子靈珠敖丙重新和為混元珠,吸收了天雷。
最後,他們雖然失去了肉身卻保留住了魂魄。哪吒也成為了人們尊敬的英雄。通過這個影片讓我明白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哪吒在影片中說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令我記憶深刻。
(6)電影哪吒觀後感說說擴展閱讀: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呂艷婷、囧森瑟夫、瀚墨、陳浩、綠綺、張珈銘、楊衛擔任主要配音
該片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7月2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19年9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漫畫節開幕式暨第16屆中國動漫金龍獎頒獎大會於廣州舉行。《哪吒之魔童降世》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金獎、最佳動畫導演獎、最佳動畫編劇獎、最佳動畫配音獎。
㈦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5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2
1979年5月19日,中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公映。這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處女作,後來成了幾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哪吒的形象也就成了「扎兩個沖天鬏,光著倆小腳丫,踩的是風火輪,乾坤圈手中拿」的經典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是我們記憶中熟悉的萌萌噠小孩,而是頂著兩坨黑眼圈,玩世不恭的亂世「魔童」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選擇在李靖和哪吒這對父子的人設和關繫上作顛覆。是以《封神演義》中的龍王水淹陳塘關和哪吒鬧海故事展開:
講述從小被當作妖怪的哪吒在孤獨與誤解中成長、逆天命而行的傳奇故事。影片充滿中國古典元素,反叛、戰斗、成長的主題也為畫風增添熱血氣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畫電影既嚴謹按照原作,又完全顛覆原作。這話並不矛盾,故事框架靠近原作,細節上又顛覆了原作。
笑點、淚點、燃點、影片節奏、分鏡、視角、動態、感情線、故事結構、人物性格設定甚至配角到路人甲都有可圈可點的好看。尤其是形象和人物性格的設定,完全是顛覆性的好看的那種!
人物設定上,影片中會提現大小哪吒的對比,兩者差異不僅體現在前後形象的變化上,更在於其對於命運的不同態度:屈服於人們的偏見還是與命運斗爭到底。
而在故事內容上,哪吒從一個順從世人偏見的「魔童」,到最後與命運頑強斗爭,自身對於命運的態度發生轉變。
被世人定義為「妖怪」的哪吒,用自己「生而為魔,那又如何」的態度,與命運進行著斗爭。
在現實社會中,不少年輕人也在用行動去突破出身、環境的限制,成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運偏見,不斷勇敢蛻變。
在哪吒身上,似乎蘊藏著每一個不屈服於命運的年輕人的身影。看完之後真的覺得收獲匪淺。
㈧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什麼感想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感想是:成見是座山!
因為「魔丸」哪怕哪吒還只是剛出生的嬰兒,毫無一點攻擊能力,也使得大家驚慌失措認為無法改變是魔的事實要除去哪吒。李靖夫婦卻捨不得,堅持留下哪吒,即使他是魔丸。
(8)電影哪吒觀後感說說擴展閱讀:
「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膾炙人口的台詞。
因為成見,哪吒活在了別人的眼中。然而爸媽的鼓勵,讓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了許多的故事後,在愛的引導下用愛的能量做基礎,哪吒有了與命運斗爭的資本。
師傅告訴哪吒「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父親告訴哪吒「你不必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由你自己決定!」他們都相信哪吒並鼓勵哪吒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最終哪吒也不負眾望,勇敢的承擔起這份信任與鼓勵。
哪吒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當敖丙為了拯救龍族而欲將陳塘關沉入海底時,哪吒為了百姓生命的安危,毅然與自己惟一的朋友大打出手,正義感、正能量徹底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