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年級作文青少年網路教育電影觀後感
《我心永恆》,這悠揚的樂曲在影院久久回盪,與之交雜的是人們的抽泣聲。
《泰坦尼克號》,吸引我的遠遠不止是傑克與蘿絲的純美戀曲,更是沉船時人們展示出人性真善美的瞬間。
死神在逼近,一位年輕的母親知道自己與孩子不可能都逃離,便輕輕將孩子們安頓於床上,哼唱著晚安曲,輕輕撫摸著孩子稚嫩的臉蛋。臉上強忍著悲痛,卻掩飾不了眼眶中盛滿的淚水。更令人心痛的事情是,不諳世事的孩子們,無法想到此時發生的災難的可怕,只是帶著甜甜的笑意在夢中迎來死神。而這卻是母親對孩子最後的愛,這母愛的美令人心碎又震撼!
人們在逃難,四位樂師卻鎮定自若,他們在甲板上手捧樂器,在最後一刻仍與同伴拉響熟悉的旋律。他們不怕死嗎?怕,但他們更愛音樂。他們奏響的僅僅是音樂嗎?不,他們奏響的是生命的絕唱,是人性的光輝!「伙計們,拉響吧!」他們如是道來。就是如此,他們的琴聲直到入水前的最後一刻,仍在奏響。這樂聲,鼓舞人心,也包含了對生命的無限留念,這樣無私的愛美的讓人不敢直視!
Ⅱ 紅色革命教育片觀後感400字怎麼寫陳鐵軍丶羅登賢
回首,再尋她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我已甚是想她。再次去尋她,她依舊是如此的美麗動人,雄偉挺拔。
我們跟隨著父母的足跡上了車,滿懷欣喜地望向窗外的風景,蜂飛蝶舞。腦海中卻不時地浮現出革命年代的血腥場景和紅軍戰士在沙場上英勇奮戰的颯爽英姿,感受到他們挾而不服、壓而不彎的精神。
約莫40分鍾,我們便到了薛家寨口,一排排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的高山,猛地在眼前一閃而過,但卻像印記般刻在腦海中,無法抹去。穿行在一條條康莊大道,羊腸小道之間,每盞燈上都頂著神似聖火的火苗標志,象徵著革命的勝利,新生活的開始。一眼望去,那真猶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激動人心的景象。
聽,是什麼聲音在耳邊回盪著?一個稚嫩的聲音回答著:「是和平鴿呀!」霎時間,一席訓練有素的白衣士兵翱翔在碧空如洗的藍天之中,顯得更純潔,更透明。郁悶的心情瞬間煙消雲散了。
來到群山腳下,眼望山頂,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這山頂是否與那天宮相連;四周是否有白雲繚繞;那每一滴露水是否都晶瑩透亮;陽光時而躲藏時而顯露,剔透的露珠是否會反射出它的影子;我們是否能夠從中聯想出各種千姿百態的事物,一眼望去,竟不知盡頭在何處。
環顧四周,一條狹長的道路上,寄託了革命時期多少中華兒女的嚮往。「薛家寨」三個大字就矗立在道路的起始端,朴實卻又醒目。一年四季,長安於此,只有偶爾幾只小鳥游歷至此,才會驚醒她,此外的時間,她都猶如一位高貴的守護神一般,保護著這方凈土。
沿著蜿蜒起伏的山路來到了半山腰處,高度不一的岩壁不時會碰到頭,但我們卻覺得有趣,一上一下,歡聲笑語迴旋在山間。俯身看去,萬丈深淵皆在眼底,那樹葉間,陽光透過縫隙灑下去,照在崖中,顯得格外明亮。一滴露水滴在衣角上,露水沾衣,分外清涼……
經過一番游歷後,此處的美景盡收眼底,藏在心中。
山腳處,紅軍谷也有獨特的一番景象,但由於種種原因,便沒有去到,只是遠遠的望了一眼,看見了前方那張破洞的紅旗,這便是
革命滄桑留下的最好的見證。年復一年的駐守在此處,眼看著這里的變化,卻無法說出口。不知多少的惆悵從此處產生,多少的欣喜因此處而美好。
歷史的長河在奔騰,而此處卻依然是重巒疊嶂,密林如海。如今再次去尋她,我彷彿已經認不出了她,那強烈的感情像正准備噴薄出的火山,洶涌澎湃。
Ⅲ 大紅包的觀後感怎麼寫
大紅包的觀後感你可以寫你看到了什麼,對那些記憶最深刻
Ⅳ 觀看遠程教育心路觀後感
[數學教學視頻觀後感]四月二十五日下午,我們學校全體教師集中五樓會議室進行了業務學習——觀看專家報告視頻,數學教學視頻觀後感.看了視頻後,感觸頗深!感受了特級教師們的心路歷程,感受了他們課堂的激情,領略了他們演講的精彩……李秀偉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錄像中的李老師,從頭到尾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他抑揚頓挫的語調、生動活潑的內容、博大精深的思想.在感受李老師激情與思想的真情告白中,我相信所有觀看錄像老師的眼睛都放射出了光芒,所有的心靈都已被她陶醉.教師成長固然有賴於好的環境,但更重要的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只要你務實肯干,積極向上,開拓創新,就會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長點,並以自己的成長而影響周圍.從這個意義上說,誰來給教師良好的成長環境——是教師自己!她教會了我們,如果要發展自己,就必須:用韌勁去學習——多讀書,多上網,可以再去大學深造等等,並且記錄好學習筆記.用闖勁去實踐——多請領導專家聽課、評課,自己錄音來審查,多創造機會上公開課來提高自己,多參加比賽來證明自己.用恆勁去積累——經驗就是財富,我們要在教育中記錄教育心得,在網上要多收集交流心得,特別要整理提升心得.課堂觀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得聽評課活動,聽完周衛老師的報告,我首先想到的是反思自己的聽評課的現狀和水平,自己的聽評課能力確實存在很大的不足:第一:在聽別人的課的時候會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有時候是為了聽課這項任務而去聽課,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沒有什麼准備,第二:聽課的時候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聽,對要從執教教師身上學習到什麼沒有什麼整體計劃,第三:沒有考慮到聽完課以後有沒有什麼需要借鑒並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第四:寫聽課記錄時只是隨意記錄在聽課時的感受,比如某個環節創意較好,某個評價語比較有針對性,某個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等等一些零散不系統的感想,不能從某個視角很好地把握整節課的效果,第五:評課的時候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評課,像周老師所說得那樣評課時套話多,隨意性較強,因此,對於聽評課這一業務活動我一直是比較抵觸和懼怕的,不知怎樣去做,不知怎樣做才算好,聽了周老師的報告,似乎有了一點感悟.周老師展示了自己的一次課堂觀察的紀錄,重點選擇了課堂提問這一觀察點,總結並分析了某堂課上老師提問的問題類型,從這三類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思考,如主幹問題是是能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緊密貼近教學主題,承載教學目標的核心問題,一般問題是著眼於目標達成而產生的過渡性、鋪墊性、鞏固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得當處理往往會增強學生們思維的連續性和整體感,相關問題是指與學習研究的內容無關,是確保課堂合理、有序推進的問題,大多為組織性和鼓動性語言,觀後感《數學教學視頻觀後感》.並且對所提問題的數量進行了記錄分析,即對這些問題的價值所在進行了肯定,指出了這些問題設計巧妙,處理得當,教學效率高,值得我們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同時也對這些問題的提出形式提出質疑,比如如果這些問題換做是引導學生提出來的,會更加完美.雷老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與評價給了我很多啟發,年輕教師經驗不足,有時會過於注重課堂活動的游戲性,而忽視了學生能在活動中學到什麼.一、活動設計要從目標出發任何活動都應該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而設計的.如果採用的教學活動脫離了教學內容,偏離了教學目標,那麼再好的活動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只會是毫無意義.因此,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活動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的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二、活動設計要貼近生活新課標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並應積極促進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因此,教師應設計盡量與學生實際生活相仿的活動,以撞擊出學生靈感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創新能力得到發展.真正做到讓學生在活中學,在學中用.三、活動設計要活而有序一堂課中,從教學目標和任務出發教師設計的活動一般不止一個.那麼如何合理安排這些活動,能使其更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呢?我們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所以課堂活動要做到連貫緊湊,循序漸進.一般來說,應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的原則,而不能讓學生一下子到達很高的台階,這樣會讓他們覺得學習跟吃力,從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當然,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還應考慮到活動的實踐性、交際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種因素.因此,教師要在遵循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及特點前提下,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趙德成老師在《有效教學與考試評價》中講到:評價教學是否有效是看學生學會了多少,而不是看教師講了多少.實際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讓教學更有價值、讓教學更有效果、讓教學更有效率、讓教學更有魅力. 我們過去的數學課堂教學較多的是關注教師傳遞知識的藝術,往往忽視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感受.《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我們的課堂教學應有利於學生知識、ai能力、態度及情感的和諧發展.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而不是讓學生為自己完成老師規定的教學任務服務,更不是教師教學中的道具.李光傑老師在《備課組建設中的困惑與思考》中講到教研組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層組織,是教學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學校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的基本組織單位,而學科備課組是學校教研組下設的教研組織,是落實校本研究中同伴互助的直接活動組織,學校的教學研究活動、教學質量,與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工作質量有相當密切的關系.當前絕大部分學校實行年級組管理模式,而備課組建設是年級組建設與教研組建設的最佳結合點,是學校教學管理、實現教學目標、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手段.1.新的學生觀的形成要充分地與學生對話,了解學生學習的基本狀態,在教學設計中合理調動生成性資源.過去我們也提出所謂的備學生,但是更多地只是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情感態度等生活世界的層面,把作為生活世界的人的學生忽略了.因此我們的新的學生觀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是獨特的個體,他們也是具有生命意識的人、具有發展潛能獨立個性的人,是學習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主體,學生是具有體驗性的鮮活的主體,而不是被動接受的對象.以學生為本就是要把每一個學生看成不同的主體,讓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個性、興趣都得到尊重,使學生獲得個性發展的主動權.2.課程資源的整合確立課程資源的整合意識,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轉變教學方式的重要前提.作為課程的開發者,教師應通過開發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源,為課程價值的實現和學生的發展提供可能的平台.學習應該是人作為存在的一種深層的精神需要.正如李老師所言,在今天這樣一個由效率和技術主宰的時代,古典的心情,心情的修養,精神的價值,人文的關懷,漸漸地變得陌生與遙遠.學習也就在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主導下成為了外在的包裝、利益的算計、輕巧的復制……當我們能以古典的心情對待學習時,春日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日的明月、冬日的殘陽,都將以更為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日臻完滿的生活.是的,在這個終身教育的時代中,教師首先應該是終身學習的人,然後才能為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榜樣.
Ⅳ 大紅包電影觀後感作文350字
這部電影是有導演「李克龍」執導的電影,目前已經正式開機拍攝,定檔在2020年1月25號上映(大年初一)春節檔期。主品公司:克龍影業,大宋如歌影業,縱橫四海影業,鉑冠影業,瑞吉影業,良人影業,傑百旺影業。
製作公司:大宋如歌影業,嘉恆影業。聯合出品: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故事大綱:本片講述的是男主角因為工作調動的原因,翻看多年因流動下來隨禮的賬本,看如何巧妙的利用自導自演的劇本而收回份子錢,利用婚禮現場製造一起婚禮大戰。第一亮點:接地氣,反映現在風氣。導演李克龍說:紅包本來是咱們中華民族一個很好的傳統,就是人與人之間禮尚往來的一個情感的一個載體,但是現在頻繁的送紅包,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也特別是上班族,所以說我們的這個影片通過結婚送禮送紅包的這個故事,來批判目前這樣的一個社會現狀。導演李克龍說:壓力當然是會有的,因為市場那麼大,但是我相信只要是我們的影片的質量,我們的內容有趣味觀眾認可,也就是我常說的接地氣,紮根於生活,觀眾看起來特別有認同感金額共鳴,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這個影片不懼任何大片。第二亮點:演員更接地氣這部電影的演員有:包貝爾,克拉拉,許君聰,王小利,廖蔚蔚,張一鳴,賈冰。這些演員口碑都是比較好的,都是比較接地氣的,雖然比不上一些一線明星,但是能出演接地氣的電影更能體現演技。
Ⅵ 法制教育微電影 觀後感
觀《法制教育片》觀後感
很久很久以前,聽到一個關於少年犯的故事,非常悲慘。曾以為那隻是故事,離我很遠很遠。今天,在校領導的組織安排下,我們全校師生觀看了法制教育片,才知道,故事裡的事,離我們很近很近……
法律,離我們並不遙遠!它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不是一個漂渺的概念。它如此真實,無處不在,觸手可及!財產糾紛,故意傷害,過失殺人,侵權,遭遇假貨維權……
法制教育片里的少年,也曾是祖國的花朵,也將是祖國未來的棟梁。然而,有些花兒枯了,有些棟梁朽了。為什麼,為什麼?說來讓人扼腕長嘆!那些擁有大好前程的少年,有的只是一語不合,便抄起刀子,舉起拳頭,狠狠地揮向朋友,同窗。其實,他們之間,並沒有不共戴天之仇。僅僅因為話不投機,便闖下大禍,失去自己大好前程,真不值啊!
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前一段時間鬧得網上網下沸沸揚揚的葯家鑫事件。葯家鑫要是懂一點法律知識,以他的智商,是很容易在賠錢和償命之間作出選擇的。可惜,他枉為大學生,居然一點法律都不懂,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把握好今生今世,不去浪費自己的生命。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我們沒有理由傷害它!如果我們做了錯事,失去了自由,甚至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那麼,我們的父母,將是天底下最最傷心的人!我從網路上看到,葯家鑫的媽媽已經患上了抑鬱症,生不如死,多麼可憐的母親啊!
每一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一旦鑄成大錯,悔恨,自責,毫無用處。因為,世上沒有後悔葯可買。很多時候,犯罪只是一時沖動,如同法制教育片里的那些孩子。所以,當我們遇到矛盾,火冒三丈的時候,一定要抑制住自己的沖動。切記,沖動是魔鬼!
同學們,讓我們自尊自愛,慎重交友,並且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依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我祝願,藍天之下,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我祝願,陰暗骯臟的監獄里,永遠都不會有青少年那稚嫩的身影!
Ⅶ 紅色教育影片觀後感
亮劍
歷史證明,英雄往往以集體的形式出現。二戰時期蘇聯一個飛行縱隊涌現出20名王牌飛行員。無獨有偶,蘇軍某部飛蛇大隊涌現了21名特級戰斗英雄。究其原因,他們都具有同樣的性格和氣質,承傳同樣的優秀傳統,凝聚無畏的戰斗意志。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都敢於亮劍,哪怕是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一秒。一個優秀的集體,應該具有培養英才的土壤。大到這個團隊的整體,小到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一種豪氣當頭,勢不可擋的爆發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從而鑄就成這個團體亘古不變的靈魂。亮劍精神講的團結的力量。
亮劍是一種團結。歷史證明,英雄往往以集體的形式出現。二戰時期蘇聯一個飛行縱隊涌現出20名王牌飛行員。無獨有偶,蘇軍某部飛蛇大隊涌現了21名特級戰斗英雄。究其原因,他們都具有同樣的性格和氣質,承傳同樣的優秀傳統,凝聚無畏的戰斗意志。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都敢於亮劍,哪怕是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一秒。一個優秀的集體,應該具有培養英才的土壤。大到這個團隊的整體,小到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一種豪氣當頭,勢不可擋的爆發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從而鑄就成這個團體亘古不變的靈魂。亮劍精神講的團結的力量。
亮劍是一種氣魄。一個有魄力的果敢領導者,才能帶領團體無懼無畏,勇往直前。魄力是面對困境是的果斷抉擇,是永不言敗的信心,是鍥而不舍的執著。魄力讓敵人望而生畏,讓隊友充滿信心。具有這種魄力的人,
才是真正的戰士,真正的軍人,真正的領導者,是國家、民族、團隊真正的不屈的脊樑!亮劍精神講的就是驚天駭地的氣魄。
314回答者: 4
Ⅷ 一部愛國主義教育影視片的觀後感,500字左右
《舉起手來》觀後感
這部電影是一部以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為題材的戰爭喜劇電影,情節很簡單,故事的緣起是由保護國寶——一尊金身菩薩開始的,一位中國農民和一隊鬼子兵展開了鬥智斗勇的周旋戰斗。最後敵人嚴重受挫,八路軍和老百姓取得了圓滿成功。保護國寶的過程中,適時的誇張還有陰錯陽差使日本鬼子丑態百出,讓所有觀看此片的中國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惡氣。
看完這部影片,不由讓我想起了小時侯看過的電影,那個時候經常看的就是打仗的片子,然後好人壞人一目瞭然。對壞蛋是切齒的恨,對英雄是由衷的敬。《舉起手來》這部電影我覺得很有過去那種風格,入木三分的誇張把敵人的愚蠢放大到了極點,放聲大笑的同時更明白了是非美醜,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們要正視戰爭,回歸和平!
其中有一段令人開懷大笑: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圖將出村的唯一路線——石橋炸毀,然後再在村裡慢慢搜查。當日本並點燃導火線,正在洋洋得意時,村民的驢
在片尾,一位倖存的日本兵蹣跚著走上山頭,看著落日發呆。突然,遠處傳來一句剛勁有力的話:「舉起手來!」被嚇呆了的日本兵緩緩地把手舉了起來……
這一幕,不正表明了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人民舉手投降了嗎?侵華日軍對中國的「三光政策」就此終結;對中國人民殘暴的蹂躪和踐踏就此終結;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在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抵制和抗爭中就此結束。中國人民終於可以不當亡國奴了。
看到這一幕,我心裡感覺十分的暢快,也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紀念,在這樣的日子看這樣的影片對我震動很大。一方面我祈望和平,讓戰爭遠離人類;另一方面我知道只有國家富強才不會再受人欺負。拿破崙一世說過「中國,那是一個沉睡的巨人,讓他睡吧,因為當他醒來時,他將震撼世界。」是啊,現在,21世紀,中國終於向世界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了!
看完後,我心中感慨萬分,我想:做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擁有很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用我們努力的學習、用我們優良的品質、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回饋社會,建設好我們的祖國。想到這兒,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寫下了此文……
《上甘嶺》觀後感
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斗的勝利。
電影《上甘嶺》講的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抗道里堅持戰鬥了一個月。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後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並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旁觀看。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心好像被無數的鋼針刺著一樣疼。我想起自己平時對同學的態度不好,心裡難受極了,感到自己臉紅,羞愧。
過去,我在班上算得上一個「吵架、打架王。」我不是找這個吵嘴,就是找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在跑步的時候不小心踩了我一腳,他一邊跑一邊說:「對不起!」我卻故意刁難他,把他一推,大聲說:「對不起值幾個錢,你把我的鞋子弄臟了,你賠!」那位同學一邊道歉,一邊說:「我不是有意弄臟你的鞋,我幫你洗。行嗎?」可我還是要他賠,並舉起拳頭要打他。旁邊的同學聽到我的叫罵聲,圍了上來。了解情況後,個個都不滿意,眼睛怒視著我,好象說:「如果你再欺負這個同學,我們就去告訴老師。我一看這嚇人的架勢,不敢再說什麼,只好偷偷地溜跑了。
看《上甘嶺》的英雄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情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
電視演完了,爸爸和媽媽津津有味地談論《上甘嶺》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可是我這個平時愛鬧的人,卻在一旁默默地思考著……
Ⅸ 遠程教育《紅色傳奇》觀後感
《新聞大求真》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個對我們很有好處的節目——《新聞大求真》。
首先,就是說我們不可以乘坐汽車前排。如果我們坐在汽車的前排,那麼我們就會在發生碰撞時因為強大的沖擊力而死亡。但是,節目裡面講了有很多的家長都只知道需要給孩子們安裝安全座椅,而又想著更方便地照顧孩子,所以就把安全座椅安裝在汽車駕駛副座上,但是這是極其錯誤的想法!這種想法在發生碰撞時更加猛烈地撞擊!我們安全座椅安裝在駕駛副座時,離安全氣囊會比沒有安裝的更近,所受的傷害會更多!
緊接著,我們又講了雖然我們坐在後座上,但是沒有採取安全措施,也會死亡,比2012年9月15日,甘肅省平涼市重型半掛牽引車行至寧夏隆德縣境內下坡路段右轉彎時,與對向行駛的大型普通客車刮擦相撞,致客車失控翻下路側120米深的山溝,造成11人死亡、6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唯一系安全帶的乘客僅表皮擦傷!這個案例是讓我們多麼震驚啊!在《新聞大求真》里沒系安全帶的雞蛋仔在小型遙控汽車上,撞擊時,全碎了!而系了安全帶的雞蛋仔在撞擊時完好無損!下面,《新聞大求真》做了一個真人實驗,還是系安全帶的很安全。
最後,禁止俠告訴我們身高120以下的要坐安全座椅,身高120~150要加安全坐墊和安全帶,身高150以上則要系安全帶。我是要系安全帶。
我總結了一下:
1.我們不要坐在駕駛座或副駕駛座。
2.身高120以下的要坐安全座椅
3.身高120~150要加安全坐墊和安全帶
4.身高150以上則要系安全帶
這就是我今天看的《新聞大求真》!
Ⅹ 家庭教育微電影慌觀後感
此片至今仍在回味,感觸頗深,同時也深受啟發。主要有以下感悟:
給孩子信任,就是在推動孩子朝好的一面發展,就是給孩子一個正面的暗示,就是在促進親子關系良性化發展。這好比兩個人陌生人路遇,誰先向對方微笑,誰就會得到友好的回報。用於家庭教育,用於親子關系,也是這樣。如果給了孩子信任,而孩子還是沒有按家長的期望發展,那麼,這一個家庭,這個家長,在教育方面,一定是「病」得不輕了,走入的泥沼太深了。
孩子不是盆景,我們不是在雕塑盆景。孩子是成長中的一顆樹,樹下邊,我們施肥,澆水,除蟲,甚至剪枝,是家長應做的事,但樹上邊,樹枝怎麼分,枝椏怎麼長,朝哪個方向伸展,還是不要去限制,要給他自由發展的空間。否則我們是在養「病梅」了。「聽話」,是成人加給給孩子的緊箍咒。太聽話的孩子,無形中失去了主動發展空間。
賞識是陽光。賞識孩子,孩子就是向日葵,向著陽光的方向生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扮演著什麼角色?應該是他的支持者,而不是他的反對者;應該是他的協助者,而不是他的指揮官;應該是的同盟軍,而不是他的敵對國。
反省一下自己,感覺作為一名教師的我,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多欠佳的地方。感謝學校為家長提供了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使我在思想上有了一次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