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少林功夫電影完整

少林功夫電影完整

發布時間:2022-08-07 20:17:32

❶ 新少林寺電影 新少林寺電影完整

新少林寺電影 新少林寺電影完整版

港人大概是從《葉問》系列的民族情結里嘗到了甜頭,《新少林寺》把少林寺浩劫的元兇,又歸至外來者。讓劉德華與謝霆鋒的兄弟情,頗為滑稽地上升到民族仇、家國恨的層面上來。而少林寺的一干眾僧,更是一遇危險,首先想到的是「讓老百姓先走」。這一點,在《赤壁(上)》中已有了不高明的表現。不難看出,香港電影在文化訴求上,還是不能把住內地觀眾的脈。一正襟危坐起來,就彷彿要帶領我們坐上時空穿梭機,回到另一個時代。《新少林寺》就是這樣一部新意缺缺,腐氣沉沉的電影,也暴露出香港電影人北望神州後,水土不服的諸種症狀。
編輯本段不為人知的少林寺
不為人知的少林寺之禪宗祖庭 --《新少林寺》耗資兩千萬 打造全新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嵩山腹地少室山下的密林之內,因而得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起源於北魏孝文帝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後因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嵩山,於五乳峰山洞面壁九年,創立禪宗,少林寺也被稱為禪宗祖庭,目前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其後迅速發展,並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少林寺的主體建築為常住院,是寺中住持及眾執事僧們進行佛事活動和起居的地方,也就是人們所通稱的「少林寺」。常住院依山而建,中軸建築共為七進,即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方丈室、達摩亭和千佛殿,兩側還有六祖殿、緊那羅殿、東西禪堂、地藏殿、白衣殿等建築。近20多年來,嵩山少林寺由於電影《少林寺》而興起,成為河南省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成為登封市的經濟支柱。 在電影《新少林寺》中,少林寺整個建築群也都一一重現在銀幕之上。據悉,《新少林寺》劇組耗資近兩千萬,歷時四個月打造了一座全新的少林寺。導演陳木勝帶領美術指導奚仲文先後走遍三十多間古廟,由於天氣、地理位置、寺廟本身修葺程度、善信參拜等原因,對影片要求嚴苛的陳木勝最終決定在浙江省的方岩風景區,斥資兩千萬興建一座嶄新的「少林寺」。「新少林寺」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個主要殿堂構造而成,力求做到每一處都與嵩山少林寺相一致。除了大的場景設置,美術總監奚仲文還十分注重細節之處的打造。光是為了完美塑造大雄寶殿內身高九米九、重近十噸的大佛容貌就花費了劇組美術部數月的時間,據悉,整個佛像由半百工人、耗費兩個星期時間裝嵌完成。

不為人知的少林寺之武林勝地 --少林大師親授七星拳 《新少林寺》主打正宗少林功夫 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賞,而被特別認可設立常備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術的發展。少林寺因武藝高超,享譽海內外,少林一詞也逐漸成為漢族傳統武術的象徵之一,如古龍小說中的「七大門派」即為「少林、武當、昆侖

、峨嵋、點蒼、華山、海南」等派別,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門派。少林寺博採百家,在吸收各武藝之長後,又逐步發展成為包括有馬戰、步戰、輕功、氣功、徒手以及各種器械等許多種套路的武術流派,後代弟子結合中華民族固有之武技精華,融會貫通,發展充實成為名揚中外的少

林武功。少林武術流傳至今,除去數十套拳術、棍術、槍術、刀術、劍術之外,還有三股叉、方便鏟、套三環、峨嵋刺、月牙鏟、和戟鐮、秀圈、方天畫戟、雙錘等十八般兵器。 少林功夫是中華武術體

系中最龐大的門派,武功套路高達七百種以上,又因以禪入武,習武修禪,又有「武術禪」之稱。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禪武合一,希望借練功夫習武達收心斂性,參禪是正道,拳技功夫乃一種身體的鍛煉。相傳

著名的達摩祖師在「少林寺」面壁修煉十年的漫長歲月中,言傳身教創造了少林武功流派,而且使少林武功一開始就具備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內涵,具有修身養性,善化人性,清凈無為的武德。使佛教文化哲理的「禪」等武功相輔相成,達到二者你中有我,人中有你的至高境界。

為打出正宗的少林功夫,《新少林寺》劇組特意請到少林大師親自向演員們傳授七星拳,天王劉德華亦苦練三個月。為全力支持電影的拍攝,少林寺特別派出武僧加盟影片的拍攝,影片內出現的武僧全部由有少林真功夫的武僧扮演,因此,影片中的動作場面頗值得期待。而導演陳

木勝亦將少林的禪武精神納入其中,「這是之前所有關於少林寺題材的作品裡面沒有出現過的,少林寺方面對這個也覺得很遺憾,所以我們這次拍這個電影得到了少林寺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前的電影只是告訴你少林寺的功夫好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要練,練來有什麼用。」

不為人知的少林寺之少林歷史 --少林題材經久不衰 《新少林寺》展現真實歷史 雖然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就出現了《少林木人巷》、《少林十八銅人》、《少林三十六房》等

一批以少林為主題的功夫電影,但少林寺真正以主角在銀幕上為廣大中國觀眾所熟識的還是1982年的那部《少林寺》。1982年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大獲成功,不僅捧紅了功夫巨星李連傑,少林寺也隨之家喻戶曉,其後更出現了《南北少林》、《洪熙官之少林五祖》、

《木棉袈裟》、《少林小子》、《龍在少林》、《少林僧兵》等影視作品,其中僅電影作品就多達50部。不過,至今仍只是李連傑版的《少林寺》受到了廣泛贊譽。 《新少林寺》取材自少林寺真實歷史,據少林

寺記載,民國初年,正值軍閥混戰、土匪肆虐、民不聊生,少林寺力保古剎完好,恆林率眾僧與土匪們對抗,環寺數十村得以安居樂業。其後恆林弟子妙興因感念直系軍隊吳佩孚部下樊鍾秀修葺少林寺的恩德,而被拉攏加入吳佩孚的軍事集團。民國十七年三月,樊鍾秀乘馮玉祥的國民

軍後方空虛,奪佔了鞏縣及偃師縣,但不久被馮部將領石友三奪回。樊鍾秀南撤,轉攻登封縣城,其司令部即設在少林寺內。石友三部向南追擊,至輾轅關(十八盤),少林寺僧助樊狙擊,終不敵而潰。三月十五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遂縱火焚法堂。次日,駐防登封的國民軍(馮玉祥部)旅長蘇明啟,

命軍士抬煤油到寺中,將天王殿、大雄殿、緊那羅殿、六祖殿、閻王殿、龍王殿、鍾鼓樓、香積廚、庫房、東西禪堂、御座房等處,盡付一炬,以泄私憤。至此,千年歷史的少林寺遭遇了最慘重的一場浩劫。

❷ 求一部關於少林功夫的老電影的片名

新傻兒司令

8.3分加入收藏
主演:何仲海王海飛楊曉彤
導演:何仲海
類型:喜劇劇情槍戰網路電影
時長:98分鍾
年代:2016
地區:內地
簡介:

❸ 有一部少林功夫的電影,裡面開頭是打敗木頭人過關抱大鼎的,叫什麼

成龍的《少林木人巷》 優酷有片源

❹ 少林功夫片有那些

這就非常多了:少林寺,南北少林,火燒少林寺,少林小子,少林三十六房,少林五祖,血戰少林寺,三闖少林,功夫少林寺,少林殺手,龍在少林,花𣄃少林,少林俗家弟子,少林木人巷,少林十八銅人...

❺ 電影《南少林之怒目金剛》怎麼樣

是樊少皇和熊欣欣主演的,都是有真功夫的演員,影片中有幾場對手戲的打鬥場面非常精彩,動作瀟灑剛勁威猛,拳拳到肉。

❻ 這是什麼功夫

功夫,Kung fu(中國武功),不僅是搏擊術,更不是單純的拳腳運動。它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文化」。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養氣之說,同時融合道家的守靜致柔,釋家的禪定參悟,構成了博大精深的武學體系。 它講究剛柔並濟,內外兼修,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蘊含著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寶貴文化遺產。功夫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不僅出現了李小龍,還出現了大量功夫題材的中外電影,歌曲專輯,小品等。
各種功夫舉例
少林功夫歷史淵源少林功夫內容概述功夫片歷史同名小說同名電影同名電影 功夫 1979 波蘭同名專輯相關游戲小品功夫相關歌曲

少林正宗功夫傳人潘國靜
功夫 和
kung fu(功夫的英文名稱)
[編輯本段]詞語釋義
功夫(武術),中國的國術
少林功夫是一項綜合的武術體系,其中「禪」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據,因為禪「是」外不著想,內不動心」 少林六祖惠能在《壇經》上說:禪 乃梵文音譯「禪那」,其意譯為「棄惡」、「功德叢林」、「思維修」、「靜慮」。它的基本含義就是息心靜寂地參悟。所以少林功夫和其他派別不同,講究的是「禪武合一」。
在少林寺眾多的禪武修煉者當中,潘國靜法號:釋延武就是其中具有傑出代表性的人物。正宗少林寺曹洞宗三十四代功夫傳人,是中國少林武術派系的代表人物,少林武術八段。自幼開始在少林習武,皈依在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門下,賜法號延武。他擅長少林傳統功夫和散打,對氣功養生、中醫傷科、自然環境學頗有研究
《三國志·魏志·董卓傳》「悉發掘陵墓,取寶物」 裴松之 注引《續漢書》:「又隴石取材,功夫不難。杜陵南山下有孝武故陶處,作塼瓦,一朝可辦。」
《三國志·吳志·王肅傳》:「聞曹真發已逾月而行裁半谷,治道功夫,戰士悉作。是賊偏得以逸而待勞,乃兵家之所憚也。」 往往外
2.謂作事所費的精力和時間。
唐 元稹 《琵琶歌》:「逢人便請送杯盞,著盡功夫人不知。」 唐 秦韜玉 《燕子》詩:「曾與佳人並頭語,幾回拋卻綉功夫。」 王潤滋 《賣蟹》:「功夫不負有心人。」
3.時間。
唐 元稹 《琵琶》詩:「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聽。」《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每日只去查點家財雜物,那有功夫走到父親房裡問安。」 柳青 《銅牆鐵壁》第六章:「 銀鳳 在門外說沒功夫,兩個就奔出了大門。」
4.本領;造詣。
唐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一:「 宋文帝 書自謂不減 王子敬 。時議者雲:天然勝 羊欣 ,功夫不及 欣 。」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而至 老杜 之地者,亦無事乎『昆體』功夫。」 秦兆陽 《蘇醒》:「他原本有一套祖傳的武藝功夫。」
5.[effort;skill of Chinese boxing and sword play]特指武術
《人民日報》1984.7.31:「也有畫中國『功夫』的,畫面上拳擊格鬥,棍棒相迎,飛腳踢刀,好不熱鬧。」《深圳特區報》1986.3.13:「 中國功夫和西洋拳擊,究竟誰優誰劣,這是中外人士均感興趣的問題。」
[編輯本段]李小龍功夫
李小龍截拳道上世紀60年代,當日本的空手道、韓國的跆拳道、泰國的泰拳,美國的拳擊等名譽世界時,西方人卻對中國武術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李小龍成為中國武術的宣傳員與傳播員,他在美國開設武館傳授中國功夫,提升中國武術國際知名度;很多世界級的空手道冠軍都拜李小龍為師傅,從而見識了中國武術的厲害,知道武術的發源地是中國。當人們以「好鬥」的名詞冠以李小龍時,他依然我行我素地主動與各流派武林高手切磋,以詠春拳為基礎,借鑒、吸收各類拳種的先進的技擊思想、原理及方法,創造了現代中國實戰武術「截拳道」,為中國武術創造了巨大的世界性的有形與無形價值。李小龍將kung fu(功夫)一詞寫進了西方人的詞典。
中國功夫
[編輯本段]中國功夫簡介
武術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搏鬥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中國功夫的神秘面紗:七大拳系,詭秘的暗器,武學的種種境界,獨特的武林江湖,中國人獨有的武俠情結以及所衍生的武俠文化。
[編輯本段]中國功夫歷史
武術緣起於中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豬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就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
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場上搏鬥的經驗促進了武術的萌芽。
武術成形於奴隸社會時期。夏朝建立後,經過連綿不斷的戰火,武術為了適應實戰的需要進一步向實用化、規范化發展。商周時期,產生了太極學說,從此奠定了中國武術的體系。
武術發展於封建社會時期。秦漢時,盛行角力、擊劍,還有「刀舞」、「力舞」等。唐朝時開始實行武舉制,對武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宋元時期,以民間結社的武藝組織為主體的民間練武活動蓬勃興起。明清時期則是武術的大發展時期,流派林立,拳種紛顯,形成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種體系。
到了近代,武術逐步成為中國近代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1936年中國武術隊赴柏林奧運會參加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得到了蓬勃發展。1999年,國際武聯被吸收為國際奧委會的正式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會成員,意味著武術即將成為奧運項目,意味著「把武術推向世界」的雄偉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編輯本段]中國功夫的特點
第一,寓技擊於體育之中。武術作為體育運動,在技術上仍不失攻防技擊的特性,但又將技擊寓於搏鬥運動與套路運動之中。
第二,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民族風格及廣泛的適應性。既究形體規范,又求精神傳意、內外合一的整體觀,是中國武術的一大特色。
[編輯本段]中國功夫的作用
第一,提高素質,健體防身。
第二,鍛煉意志,培養品德。
第三,競技觀賞,豐富生活。
第四,交流技藝,增進友誼。
[編輯本段]中國功夫古籍
《漢書‧藝文志》所列 199篇 在《漢書‧藝文志》「兵書」類的「兵技巧」部分中介紹了武術,共有13家、199 篇,其中除射法外還提到「手搏六篇」、「劍道三十八篇」、「蒲苴子戈法四篇」等。這些都是中國最古的武術著作,雖然都已亡佚,但可看出中國早在漢代,拳術、劍術等武術技巧就已用文字留傳下來。
《馬槊譜》 作者不詳,是中國隋代的槍法書,後來亡佚,內容已不可考,但其序言在《古今圖書集成》中有收錄。
《角力記》 宋代調露子著,是中國五代十國到宋初的有關角力和拳術的史料書,有述旨、名目、出處、雜說等篇。在《宋史‧藝文志》、宋鄭樵《通志》、清《琳琅秘室叢書》等書中均有收錄。
《武經總要》 宋代曾公亮撰,成書於1044年,是北宋王朝用國家力量編輯的一部軍事著作,但涉及武術的內容頗多。
《武編》 明代唐順之編,介紹了明代以前各種武術器械和各派拳術的練法,並與明代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一樣,也介紹了中國各派武術的情況。
《唐荊川先生文集》 明代唐順之的隨筆和文集,其中涉及武術的有「游嵩山少林寺」、「楊教師槍歌」、「峨嵋道人拳歌」等。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號荊川,江蘇省武進縣人,明代抗倭名將。
《正氣堂集》 明代俞大猷著,有「余集」、「續集」,又名《北虜忌諱》。此書「余集」卷 4載有《劍經》,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轉錄。
《江南經略》 明代鄭若曾著,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刊行。該書卷8「兵器總論」記述了武術流派,其內容與《續文獻通考》幾乎相同,僅趙家拳一項記述內容稍異。
《紀效新書》 明代戚繼光著,有多種刊本,目錄內容多不相同。如周世選本分18卷,有關武術的篇章有長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經等;王象乾本則分14卷,有關武術的篇章有手足篇,記述了槍、牌、筅、棍、鈀、射、拳等武術;《紀效新書》收錄了「楊家六合八母槍法」、俞大猷的《劍經》和戚繼光自編的《拳經》32勢圖訣等。此書是歷來研究武術的重要文獻,在以後出版的《武備志》以至《三才圖會》等書中均有轉載。朝鮮在此書的基礎上編成《武藝圖譜通志》,日本江戶時代兵法家平山行藏也曾翻印刊行。此外,日本還以《武術早學》、《軍法兵記》、《兵法奧義書》等不同書名刊行此書。
《五雜俎》 明代謝肇浙著。此書一部分內容記述了當時的武術情況,並把少林拳稱為「少林寺拳法」,此書有萬曆如葦軒本,中華書局曾重印。
《陣紀》 明代何良臣著,分4卷,其中第2卷「技用篇」記述了射、拏、拳、棍、槍、筅、牌、刀、劍、短兵等武術。此書被收入《四庫全書》。
《續文獻通考》 明代王圻著,此書兵考「總論軍器」篇中記述了槍、刀、弓、弩、棍、雜器等各派武術。
《三才圖會》 明代王圻著,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刊行,此書「人事部」載有「射法圖器」、「馬箭圖」、「拳法圖」、「槍法圖」、「棍法圖」、「旁牌勢圖」等,多錄自《紀效新書》。此書「器用部」又從《武經總要》轉錄了不少武術器械圖解。
《耕餘剩技》 明代程宗猷著,有《少林棍法闡宗》、《單刀法選》、《長槍法選》和《蹶張心法》等4篇,主要介紹了少林棍法,有理論,有動作圖解。本書有千頃堂影印本和周越然影印本,近代改名《國術四書》刊行。
《涌幢小品》 明代朱國禎著。此書卷12載有武術內容,記述了當時的武術家和拳術等。
《武備志》 明代茅元儀費時15年,參考兵書2000 餘種編寫而成,共分5部240卷,其中第84~92卷載有弓、弩、劍、刀、槍、鈀、牌、筅、棍、拳等武術圖解,並收錄有戚繼光、程宗猷的部分武術著作。
《武備新書》 明代謝三賓對《紀效新書》進行修訂而成,內容與《紀效新書》大同小異,只增加了「秘傳短打法」一篇。
《手臂錄》 清代吳殳著,康熙元年(1662)刊行,此書以精解槍法而著名,在後世出版的《藉月山房匯抄》、《指海》等書中均有收錄。此書 4卷後附1卷,除卷3的「單刀圖說」和卷 4的「諸器總說」、「叉說」、「狼筅說」、「藤牌腰刀說」、「大棒說」、「劍訣」、「雙刀歌」、「後劍訣」外,均講槍法,並附有圖解。吳殳(1611~1695),又名喬,號倉塵子,明遺民,江蘇婁江縣人(一說太倉縣人),少年時酷愛武術,勤學苦練,曾從石敬嚴學槍法,從漁陽老人學劍法,從鄭華子學馬家槍法,從朱熊占學峨嵋槍法等,對各種兵器多有心得。明亡後,吳殳不求仕進,專攻武術,年五十還向別人學實戰劍法,並著書闡述已經失傳的劍法。
《萬寶全書》 清代煙水山人編,後由毛煥文修訂刊行。此書記述體育、文藝、游戲、養生法等,涉及武術的有「拳棒跌解法」和「要家臨危解法」,並介紹了拳術和擒拿護身法等。
《陰符槍譜》 作者不詳(據唐豪考證,是清代山西王宗岳著)。此書記述了槍法秘訣,如高下、左右、剛柔、虛實、進退、動靜、陰陽、黏隨諸理,與太極拳理論完全吻合。
《拳經》 明代少林寺玄機和尚傳授,陳松泉、張鳴鶚撰,清代康熙初張孔昭補充,乾隆年間曹煥斗又補充,民國時期,曾先後被改名為《玄機秘授穴道拳訣》和《拳經拳法備要》印行。此書是記述少林拳術的名著。
《太極拳經》 作者不詳(據唐豪考證,是清代山西王宗岳著)。此書闡述了太極拳原理,又名《太極拳譜》。
《內家拳法》 清代浙江黃百家著。黃百家自幼從王徵南學內家拳,在王死後 7年著成此書,記述有「五不能」、「打法」、「穴法」、「禁犯病」、「練手者卅五」、「練步者十八」等內容。
《萇氏武技書》 清代河南人萇乃周著。全書共 6卷,第6卷記述槍法、猿猴棒,雙劍等器械練法,其餘5卷均記述拳術和拳理,民國時期經徐哲東修訂重印。
《兵仗記》 清代仁和王 丹麓著,載於《昭代叢書》甲集卷47。此書記述有關戈、矛、殳、長戟、手戟、車戟、 、蛇矛、劍、拏、伏拏、匕首、槍、刀、鈀、叉鏜、錘、棒、斧、鞭、 、鏟、狼筅、藤牌等各種器械的構造和用法。
《清稗類抄》 清代徐珂編撰。此書是一部有關清代史實的筆記集,全書分92類,其中技勇類記述武術較多,如「葉鴻駒精內家拳」、「蔣志善槍術」、「草庵和尚用鐵杖」,「德宗十三響槍」、「江陰煎海僧所用鐵刀重八十斤」等。
《陳氏太極拳圖說》 清代陳鑫著,記述陳氏太極拳的動作和理論,並附有圖解。陳鑫(1849~1929),字品三,除《陳氏太極拳圖說》外,還著有《太極拳引蒙入路》、《三三拳譜》等書,陳鑫寫《陳氏太極拳圖說》費時10餘年,1933年出版,是太極拳的重要著作之一。
《拳術教範》 李存義編,是參考《五行拳譜》、《連環拳譜》以及彈腿等編成的武術教材,李存義(1846~1921),原名存毅,字肅堂,後改名存義,字忠元,河北深縣人,清末民初著名武術家。李自幼愛好練武,各派武術都學,長年在保定開鏢局。1912年,李被聘為天津中華武士會教務主任,後來去上海,在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任過武術教師。
各種功夫舉例
中華武術散打、中國跤、形意拳 米組拳 戳腳翻子拳 八卦掌 八級拳 查拳 大悲拳 峨嵋鐵臂 金剛捶 花拳 臨清潭腿 劈掛拳 三皇炮捶 太極拳 螳螂拳 通臂拳 意拳 詠春拳等
少林功夫並非一人所創,而是凝結了千百萬人民的心血。少林武術在漫長的歲月中由中華民族無數武林高手發展流傳下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少林原分五大流派,有河南(嵩山)少林、福建少林、廣東少林、峨嵋少林和武當少林,每派中又分許多小派和門別,派別實繁。從地域上又可分為北少林和南少林兩大流派。
少林功夫內容概述
少林功夫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按性質大致可分為內功、外功、硬功、輕功、氣功等。內功以練精氣為主;外功、硬功多指鍛煉身體某一局部的猛力;輕功專練縱跳和超距;氣功包括練氣和養氣。按技法又分拳術、棍術、槍術、刀術、劍術、技擊散打、器械和器械對練等共一百多種。這些套路和軟硬功夫,由於年代久遠,散失很多,據不完全統計流傳至今的有如下主要套路:
1、拳術
源為武藝之源。少林派拳術有羅漢拳、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五戰拳、昭陽拳、連環拳、功力拳、潭腿、柔拳、六合拳、圓功拳、內功拳、太祖長拳、炮拳、地躺拳、少林拳、梅花拳、通背拳、觀潮拳、金剛拳、七星拳、練步拳、醉八仙、猴拳、心意拳、長錘拳、五虎拳、伏虎拳、黑虎拳、大通臂、長關東拳、青龍出海拳、翻子拳、鷹爪拳等。
對練拳術有三合拳、咬手六合拳、開手六合拳、耳把六合拳、踢打六合拳、走馬六合拳、十五合里外橫炮、二十四炮、少林對拳、一百零八對拳、華拳對練、接潭腿等。
少林派拳術剛健有力、剛中有柔、朴實無華、利於實戰,招招勢勢非打即防,沒有花架子。在練習少林拳時,不受場地限制,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說,其風格主要體現一個「硬」字,攻防兼備,以攻擊為主。拳勢不強調外形的美觀,只求技擊的實用。步法進退靈活,敏捷,有沖拳一條線之說。在身段與出拳上,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進退出入,一切自如。步法要求穩固而靈活,眼法講究以目視目,運氣要氣沉丹田。其動作迅如閃電,轉似輪旋,站如釘立,跳似輕飛。少林拳分南北兩派,南派重拳,北派重腿,每派還分許多小派。
2、棍術
少林派棍術有猿猴棍、風火棍、齊眉棍、大桿子、旗門棍、小夜叉棍、大夜叉棍、少林棍、小梅花棍、雲陽棍、劈山棍、陰手棍、陽手棍、五虎擒羊棍等。
對練棍術有排棍、穿梭棍、六合桿、破棍十二路等。
棍打一大片,一掃一劈全身著力。棍練起來呼呼生風,節奏生動,棍法密集,快速勇猛。它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克敵制勝,在歷代抗敵禦侮中,少林棍發揮過重要作用。
3、槍術
槍這古代兵器之王。少林派槍術有少林槍、五虎槍、夜戰槍、提爐槍、攔門槍、金花雙舌槍、擔攔槍、十三槍、十八名槍、二十一名槍、二十四名槍、二十七名槍、三十一名暴花槍、三十六槍、四十八名槍、八十四槍、六門槍勢、十槍架、六路花槍、秘授槍譜三十六點、豹花槍等。
對練槍術有槍對槍、對手槍、戰槍、雙刀對槍、六合槍、三十六槍破法對練、二十一名槍對刺等。
少林槍術有一條歌訣是:「身法秀如貓、扎槍如斗虎,槍扎一條線、槍出如射箭,收槍如捺虎、跳步如登山,壓槍如按虎、挑槍如挑龍,兩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攔、拿、亢、點、崩、挑、撥,各種用法奧妙全。」
4、刀術
刀是歷代重要兵器之一,其中大刀被譽為「百兵之帥」。「刀如猛虎、槍似蛟龍」,刀術的演練一招一式都要有威武、凜烈的氣概。
少林的刀有春秋大刀、梅花刀、少林單刀、少林雙刀、奮勇刀、縱撲刀、雪片刀、提爐大刀、抱月刀、劈山刀、少林一路大刀、二路大刀、六合單刀、座山刀、六路雙刀、八路雙刀、太祖卧龍刀、馬門單刀、燕尾單刀、梅花雙發刀、地堂雙刀、滾堂刀、單刀長行刀、五虎少林追風刀等。
對練刀術有刀對刀、二合雙刀、對劈單刀、對劈大刀、單刀進雙刀等。刀的使用特點是纏頭裹腦、翻轉劈掃、撩掛雲刺、托架抹挑等,並有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頂手,劈、撩、斬、刺似猛虎之說。
5、劍術
劍術矯健、優美、豪放,自古至今流傳深遠。
少林派劍術有達摩劍、乾坤劍、連環劍、太乙劍、二堂劍、五堂劍、龍形劍、飛龍劍、白猿劍、綈袍劍、劉玄德雙劍、青鋒劍、行龍劍、武林雙劍等。
對練劍術有二堂劍、五堂劍對刺、少林劍對刺等。劍訣:「劍是青龍劍,走劍要平善,氣要隨劍行,兩眼顧劍尖,氣沉兩足穩,身法須自然,劍行如飛燕,劍落如停風,劍收如花絮,劍刺如鋼釘。」
6、其他兵器械類
少林武術器械有長的、短的、硬的、軟的、帶尖、帶刺、帶鉤、帶刃的,多種多樣,古有十八般兵器之說,近計不易勝數。除上述刀、槍、劍、棍以外,還有三股叉(南方又稱大鈀)、方便鏟、套三環、峨嵋刺、月牙鏟、和戟鐮、秀圈、方天畫戟、雙錘、大斧、雙斧、三節棍、梢子棍、七節鞭、九節鞭、雙鞭、刀里加鞭、繩標、虎頭雙鉤、草鐮、「五合草鐮、六合戰鏈」、戟頭鉤、梅花單拐、六合雙拐、馬牙刺、烏龜圈、雙鐧、日月狼牙乾坤圈、禪杖、大槊、風魔杖以及盾牌、弩等。
7、器械對練及器械拳術對練套路
空手奪刀、空手奪槍、單刀對槍、空手奪匕首、棍穿槍、草鐮合槍、梢子棍合槍、刀對槍、雙刀進槍、眉齊棍合槍、單拐進槍、雙拐破槍、拐子合齊眉棍、虎頭鉤進槍、馬牙刺合槍、烏龜圈合槍、套三環合槍、方便鏟合槍、月牙鏟破雙槍、九節鞭對棍、鋼鞭對九節鞭、月牙合槍、月牙合鐧、三節棍進槍、方天畫戟進槍、三英戰呂布、空手奪刀槍、和戟鏈進槍、三股叉進槍、大刀封槍、三節棍破雙槍、峨嵋刺進槍等。
8、技擊散打
少林派技擊散打有:閃戰移身把、心意把、虎撲把、游龍飛步、丹鳳朝陽、十字亂把、老君抱葫蘆、仙人摘茄、葉底偷桃、腦後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絲纏法、應門鐵扇子、撥步炮、少鬼攥槍等。
9、氣功
氣功是少林功夫的一大類,少林寺流傳的氣功有「易筋經」、「小武功」、「站樁功」、「益壽陰陽法」、「混元一氣功」等。
10、軟硬功夫
軟硬功夫練法有多種,有卸骨法、擒拿法、點穴秘法、短打手法、各種用葯法、救治法等。

❼ 《功夫少林 》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功夫少林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yzxCEZkCzQVQGeUvsxvXNg

?pwd=jg8u 提取碼:jg8u
《功夫少林》
導演: 肖崴
主演: 史文傑、刁三多
類型: 動作、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6-05-20
集數: 5
片長: 50
五集紀錄片《功夫少林》自足當下,向全球觀眾展示21世紀的今天,少林功夫與功夫人真實傳奇,揭秘功夫背後深藏著的中國人的生存智慧與生命哲學。
總導演肖崴介紹,《功夫少林》是一部向中國傳統武術致敬的作品,片中出現的每一位武林高手都經過了編導們的精心選擇。他說:「他們特別有情懷,特別有血性和擔當,這是中國男人最應該具有的素質。」總撰稿嚴枝俏是主創團隊中唯一的女性,她說:「通過參與創作此片,我代表了中國女性去探索中國男子漢應該是什麼樣子。我認為,中國男人應該有家國情懷、兒女情長、傲骨錚錚、鐵肩擔當、值得信賴。」藝術指導朱蘭亭則表示,《功夫少林》拍的是武功,但核心是講做人,講中國人的價值觀,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堅守的東西。

❽ 一部跟少林功夫有關的電影

行騷年無阻

❾ 《功夫少林》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功夫少林》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3hcAElFIFSbZmg6MKTaeEg

?pwd=pgsy 提取碼:pgsy
《功夫少林》
導演: 肖崴
主演: 史文傑、刁三多
類型: 動作、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6-05-20
集數: 5
片長: 50
五集紀錄片《功夫少林》自足當下,向全球觀眾展示21世紀的今天,少林功夫與功夫人真實傳奇,揭秘功夫背後深藏著的中國人的生存智慧與生命哲學。
總導演肖崴介紹,《功夫少林》是一部向中國傳統武術致敬的作品,片中出現的每一位武林高手都經過了編導們的精心選擇。他說:「他們特別有情懷,特別有血性和擔當,這是中國男人最應該具有的素質。」總撰稿嚴枝俏是主創團隊中唯一的女性,她說:「通過參與創作此片,我代表了中國女性去探索中國男子漢應該是什麼樣子。我認為,中國男人應該有家國情懷、兒女情長、傲骨錚錚、鐵肩擔當、值得信賴。」藝術指導朱蘭亭則表示,《功夫少林》拍的是武功,但核心是講做人,講中國人的價值觀,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堅守的東西。

閱讀全文

與少林功夫電影完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它在電影院附近離公園不遠的英文 瀏覽:626
甘肅省景泰縣電影院播放電影 瀏覽:218
出租房電影完整版 瀏覽:514
小馬寶莉之海妖大電影全集完整看 瀏覽:428
電影白日末路中文字幕 瀏覽:150
韓國電影吻戲床大全 瀏覽:415
經典音樂電影中國 瀏覽:135
介紹電影英文 瀏覽:853
滬北電影院如何 瀏覽:735
破風電影大結局是什麼 瀏覽:500
西班牙電影黑暗面音樂 瀏覽:578
小七犬電影什麼名字 瀏覽:615
仿造鑰匙出獄的電影名叫什麼名字 瀏覽:972
一部很老的電影 瀏覽:101
家樂福的電影院 瀏覽:113
倩女幽魂電影人間情完整版 瀏覽:123
電影演員木棉袈裟稱芝的照片 瀏覽:802
好久沒看電影了有網站嗎 瀏覽:607
好萊塢變異的電影大全 瀏覽:118
孫大全與無臂倩倩是什麼電影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