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囧媽》:莫斯科囧途之旅的背後,探討的是什麼
今天,我將結合電影的故事內容、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三方面來解讀《囧媽》這部電影的主題,並在分析過程談談我的思考和看法。
寫在最後:
我不否認電影《囧媽》對親密關系的探討並不深入,但是我認為,這一場歡笑之餘又帶著溫情的莫斯科旅途,確實呈現了太多接近現實生活的家庭相處之道。在疫情席捲全國的悲痛氛圍中,如果能有幸平安待在家裡,捧一杯熱茶和家人共享這部電影,未免不是一種幸福。
在我看來,若只關注表面劇情無法完全解讀這部電影的感人之處,所以今天我結合影片的故事內容、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達三方面來解讀導演徐崢這部囧系列最新作品《囧媽》的精彩之處,與此同時,我還在分析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⑵ 看了《囧媽》以後,你有什麼感想這部電影怎麼樣
《囧媽》里,兒子、媽媽活得都非常自我,各個都是在自己的圈子裡,從沒有想去聽聽對方的心聲。
但是無論如何,媽媽愛兒子,母愛偉大,兒子有孝心這是事實,但這只能是通過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下才能看出來,若沒有這種特殊的環節(乘火車)恐怕母子很難再靠近一步。
《囧媽》啟示我們,想與母親很融洽地相處、溝通,雙方都不要奢望讓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同時、情感要在日常相處中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自己是很在意的。
⑶ 如何評價《囧媽》這部電影
電影《囧媽》完全可以當成是母子相處的教材片來看,這是一部最能淋漓盡致反映兩代人隔膜的片子。其中三個細節,值得格外拎出來說說。
首先是情感的遺傳效果。做了十幾年情感類節目,我們經常說「一個家裡,你最討厭誰,往往你就最像誰」。一個家庭的情感模式,一定有它的代際遺傳性。電影里的徐伊萬妥妥的就是這個例子。他嫌老媽太有控制欲,不論對丈夫還是兒子,時時刻刻得按照她的節奏來,總想把徐伊萬打造成她幻想中的兒子形象。於是徐伊萬在和妻子的婚姻中,不自覺地復制了老媽的性格,他對妻子的工作、喜好、乃至生活細節……無一不想全盤操控。做生意哪怕自己賠錢也不能讓妻子賺到錢!這是啥心態?典型的控制者啊!
這可以折射到我們身邊太多太多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之間、夫妻之間,太多太多這樣愛的廝殺。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至親骨肉變得越來越不可愛,你得好好審視一下自己,也許你的身上也隱藏著和他一樣一樣的習性。
第二,家有作媽是為啥?看到徐伊萬的囧態,電影院里笑聲一陣接一陣。但笑過之後你卻能深刻體會身為子女的那種囧境。徐伊萬的老媽花兩萬塊報了個海外演出團,去莫斯科圓夢,還必須得坐六天六夜的火車去。在兒子看來,這就是作。你怎麼就不能老老實實做飛機去呢?你怎麼就不能踏踏實實在家安享晚年呢?可你發現,很多老年人的快樂,恰恰來源於給兒女製造的「不快樂」。
第三是最讓我動容的片段,在影片的結尾,徐伊萬陪著媽媽回到了家裡,媽媽坐到鏡前,摘下了假發,露出了稀疏花白的頭發。那一瞬間,我沒忍住,直接哭了。之前徐媽媽一路燙著發化著妝,花衣服一天換一套,唱著歌跳著舞去莫斯科演出。那就是一個妥妥的「潮媽」形象。可在卸下假發的那一瞬間,蒼老的現實掩蓋了一切熱鬧的假象。獨自一人的生活,兒子不能理解的孤獨,生活蒼涼的底色顯露無疑。不論你再怎樣掙紮好勝,也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我相信那一瞬間,觸動了每一個兒女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身為兒女,每年春節都是一次與父母相處的囧途之旅。不知何時,我們變得害怕與父母獨處。七天的朝夕,相處的瑣事,兒女總說:「一到過年就發愁,跟他們什麼道理都說不通!」
借用電影中的一句話:「你那麼講理,就是不講理!」
是啊,家是講情的地方,處處都講公平道理,家也就不像家了。
⑷ 作為70後,看完《囧媽》有何感想
1、一開始夫妻之間因為都是很強勢,都是事業有成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為別人考慮問題,他認為那個台燈是她最喜歡的,為了她才買的台燈,她就應該把台燈當做寶貝。而她根本就不喜歡,甚至還討厭,只是有時候工作忙,應付一聲說喜歡罷了。這本身就是夫妻之間不溝通,缺少交流,缺少語言的交流,更缺少情感的交流,才造成兩個人不得不離婚的原因。
夫妻之間本來很簡單,一句噓寒問暖,一個擁抱,親手為對方做一頓飯,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夫妻同心,家庭和睦,事業有成,結尾的時候,經歷過生死的徐崢想通了,打了一個電話,說我愛你,然後妻子自然就原諒了,所有的過去,一句話就勾銷了,這不是皆大歡喜嗎?很多人就是因為說不出這三個字,就導致了家庭關系的破裂,孩子是最無辜的,最受傷的……
2、媽媽在密碼鎖下面加了個大鐵鎖,說明媽媽對兒子的不信任和擔心,在火車上,媽媽還是對兒子的照顧無微不至,親自往嘴裡塞各種吃的,就是擔心孩子吃不飽,吃不好,永遠缺一口吃的,但是從兒子的角度,已經長大了,不是小孩子了,媽媽的這些舉動,很討人厭,應為這些舉動,對媽媽大發脾氣,不理媽媽,甚至爭吵,不回家,其實,這本身就是媽媽愛兒子,兒子愛媽媽的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愛不光是用語言表述,母子間的愛更是動作上的,媽媽給兒子喂飯,是小時後一連好幾年的動作,更表達的是一種親情,是一種偉大的母愛,母親的嘮嘮叨叨,更是一種愛,因為在父母面前,不管兒女多大,都是孩子,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這就是永遠的親情和關愛。
其實,這個擁抱來的太晚了,我們夫妻之間、父母之間、孩子之間,不就是缺少一個有真情的擁抱嗎?要想家庭關系和睦,要多交流,多溝通,多談心,才能更和睦和融洽,才會有一個更溫馨的家……
⑸ 對於徐崢的新電影《囧媽》有什麼評價
對於徐崢的新電影《囧媽》我只能說期待太高。
《囧媽》劇情老套
《囧媽》作為囧系列的第三部,它講述的是徐伊萬作為一個中年男人和妻子感情出現了問題,和老媽更是出現了非常大的代溝,一時間不僅夫妻生活不和諧而且母子生活也有問題。因為一場意外他和老媽一起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火車,在這六天六夜裡,他有艷遇,有驚喜,有危機,通過這六天六夜的旅途他和老媽達成了和解。
我們以為囧媽一定是像很多春節檔一樣既有笑點又有淚點,而且劇情一定是跌宕起伏。但是大家失望了。以致於這部電影的評分只有六點多,而每個人的評分平均下來就只有三分。這分數對比其他兩部不可不畏慘烈。
綜上所述,我認為徐崢的新電影囧媽是遠遠不如前兩部的,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辜負觀眾的期望。
⑹ 囧媽觀後感怎麼寫150字
無論是父母和子女之間,還是夫妻之間,都要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和生活方式。愛是相互尊重、包容、理解,而不應按自己的願望鍥而不舍地改造對方,試圖讓對方完全按照你所希望的樣子去生活。否則,這種愛就會變成一種讓對方無法忍受的枷鎖。
⑺ 看完電影《囧媽》後,你有什麼感觸嗎
看完電影《囧媽》後,你有什麼感觸嗎?雖然有沈騰、黃渤、宋小寶的客串,有賈冰的助演,《囧媽》仍是一部完全徐崢風格的電影。相比之前的《泰囧》、《港囧》,《囧媽》的套路還是一樣的,陷入多重危機中的徐崢,無奈或陰差陽錯中踏上一段瘋狂的囧旅程,最後回歸家庭的溫暖,沖淡旅程中的一切囧和對利益的執念。
最後男主和妻子的表達心聲,真誠的打動到我們,兩個人相互理解和愛,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中年帶來的困惑,不放棄追尋的夢想和方向。
⑻ 《囧媽》親子旅程道盡人生真諦,你從裡面感悟到了什麼
由徐崢導演的囧媽這部電影讓人看了感觸特別的深,笑點多淚點也多,整部電影一開始就把主題講述的明明白白,通過兩夫妻之間的對話吧,把整部電影所要講述的主題全部呈現了出來,這包括夫妻間出現的問題以及和媽媽之間的問題。
看了這部電影,我不禁想到有很多人因為平時忙於工作而難以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就算回到了家裡,因為面子原因也很少會給抱一抱自己的母親或者是父親,甚至連和父母說話的時候都會有些心不在焉。
其實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得好,即使自己再想念孩子,也生怕打擾到他的工作,有點病痛也只會自己忍著扛著,不願意去麻煩孩子。正因為如此,為人子女的我們應該多抽出一些時間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多給父母一些關愛,錢畢竟可以慢慢掙,但是父母老去的時間可是不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