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絕命孤帆》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絕命孤帆》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_Biasx9ZqtdbR_8HZpBcCw
『貳』 美文佳作精彩語段的作文素材
1、愛國的美德、信念,在平時應該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切從國家利益出發,祖國利益高於一切。而在侵略者侵犯祖國的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報效祖國,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不惜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像曹植報國,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何等忠貞;像文天祥救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等誠摯;史可法殉國,人在城在,城陷人死,何等英烈;譚嗣同捐軀,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何等剛烈……這些英雄在國難當頭之時挺身救國,浩然正氣充塞於天地之間,使人感到一種巨大的人格力量,一種震撼山嶽、翻江倒海的氣勢;為了報效祖國即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因為在它(祖國)面前,人的貪生之戀,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麼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什麼呢?(車爾尼雪夫斯基)而對那些不顧國家危亡、民族大義的怕死鬼、可憐蟲、癩皮狗,表示鄙夷、唾棄、義憤,他們的變節叛國行為將遺臭萬年。
2、在李白、杜甫身後尋覓,在王勃、蘇軾的履痕上沉思,在自居易、陸放翁的吟誦里屏息,在一個個聖賢的妙思哲喻里凝眸。那字里行間分明是對生命的詮釋與修煉,分明是對人與自然的品味與體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那是怎樣的意趣,怎樣的人生境界啊!江間波濤連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又是怎樣的魂魄,何等的壯觀!那天地間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在那淡墨濃彩之中。
心是一塊風動石,只要心不褪色,不沉淪,不蒼老,捧卷在手便有一種居高臨下滿目青山的大氣。你可以在桃花源里流連,在赤壁賦里沉醉,也可以在岳陽樓下凝思,在滕王閣前遐想,你可以領略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悠遠,也可以體會大漠孤煙的悲壯。(《開卷讀山川》)
3、讀書是跨越時空的邂逅。在書中,你可以和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採摘白雲紅霞;可以和李清照共賞綠肥紅瘦,梅子黃時雨,和她在荷花叢中爭渡;你也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橋上信步徜徉,共同採摘橋下河中的水草;你還可以和海明威幫助老漁夫桑地亞哥抗拒鯊魚的肆虐,感受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這一偉大崇高的精神境界;你還可以和孔子、司馬遷、曹雪芹、莎士比亞、雨果、托爾斯泰成為知心朋友,和魯迅、賈平凹、沈從文、巴金、錢鍾書在書中進行一次暢談。擁有這么多的朋友,你的腰板也會挺得特別地直。
4、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看一本好書就好像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每天晚上,做完功課我便咬一枚青果,捧一本心愛的書,與作者秉燭夜遊。
我與書中人物一起賞花,聽雨,觀海,望雲,也會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還會為瓊瑤的千古情節淚濕春衫袖,更會被錢鍾書的幽默睿智逗得掩卷遐思。
漸漸地,有了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的才氣,有了坐看雲起,傲視群雄的豪氣,也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傲氣……
我開始欣賞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感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震撼,贊佩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豪邁;心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
走進書的世界,輕柔,縹緲,真像我一個人在做夢;走在空中,撥開前面擋住視線的白雲,看到一個又一個海闊天空的新境界(《走進書的世界》)
5、當漢字載負起厚重的中華文明時,它也在史書上留下了別具風韻的一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躍的是字字敲打得響的靈動;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獨特的迴文詩吟詠的是一唱三嘆的精妙。大江東去的開闊,海棠依舊的含蓄,山抹微雲的感傷,關河冷落的凄涼,彷彿世間一切感情都可以寄寓於漢字。能夠讓二八女子執紅牙板輕唱離愁別恨、閨情閣怨的是漢字,能夠讓關西大漢執鐵板銅琵琶吟誦黍離之悲、亡國之痛的也是漢字。試問哪國文字有如此之內涵。豐富多彩的漢字,見證興衰的漢字,美韻悠遠的漢字……6、我喜歡詩,喜歡那凝練的句子,喜歡那如畫的意境,喜歡那深奧的哲理,更喜歡那特有的靈氣。
詩,綺美,瑰麗;明月夜,落花時,能助歡笑,亦傷別離;調金清石怨,吟風花雪月;天下只應我愛,世上唯有君知。
詩中,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迷人勝景,也有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蕭瑟孤寂;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不屈不撓,也有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相思憂愁;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慨嘆,也有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激狂;有……
在這里,你可以遨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於是,在遨遊之後,你便成了富翁,知識與精神的富翁。
於是,我常獨坐斗室角窗之旁,在孤燈的守候中把自己融入那千年前的唐風宋雨,看花開花落、雲卷雲舒;或靜坐於煙波湖畔看水天相接處漁舟唱晚;抑或在如豆燈光下讀情愛綿綿,傷感於那幽幽古箏……
其實,讀詩或如茶之愈品愈香,抑或如酒之愈釀愈醇,也是一種享受。讀久了,便能讀出些滋味來。
醒時讀,似深山上的泉水,清澈而又甘甜;醉時讀,如霧靄中的大山,迷離而又難辨。憂郁時讀到開心,迷惘時讀到友愛,彷徨時讀到真誠,悲傷時讀到歡樂,失意時讀到自強……在這里,不僅讀懂了歡樂與甜美,也讀懂了悲哀與苦澀。(《我喜歡詩》)
7、你說: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是的,你是個勇士,你可以扛鼎,你可以拔山,可以在巨鹿之戰將三千敵軍一口吞下,連李清照都贊揚你: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可是,你沒有成為君主,時代對你不利嗎?不,新豐鴻門的四十萬大軍足以賓士天下。你敗了,只因為你沽名釣譽,不懂民心難抗。燒殺搶掠帶來的是什麼?民怨沸騰!知道秦朝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下場么?你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么?力拔山兮就可以統一天下么?面對你,太多的無可奈何。我無語。
你說: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可是你做了么?范增急擊勿失的勸說,舉玉嗷以示之者三的行動,你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你到底怎麼想的?為什麼聽信項伯而無視范增?想過放走劉邦的後果了嗎?范增的出走,垓下的被圍,烏江的兵敗,早就埋下了禍根。試想,如果劉邦在鴻門宴上被殺,秦王朝的天下不是唾手可得嗎?你不早就帶著虞姬,騎著烏騅,和著江東父老的楚歌履至尊而制六合了嗎?你不就元需再承受失敗的凄愴,聽著四面楚歌而心如刃絞了嗎?面對你,太多的悲傷遺憾。我無語。(《我無語,歌,亦無聲面對項羽》)
8、如夢的年華。有詩的青春。
有詩的青春源於懵懂的童年裡那場和煦的風。當二月的春風剪綠了細細的柳葉,春江水暖,碧玉滿樹,萬條絲絛。一遍遍地感受賀知章的柳色如煙,我的夢想也在那個春天裡吐出了新芽。當正午的驕陽照射農夫的鋤頭,那黝黑的皮膚,閃爍的汗水,泥土的清香,一步步開啟我通往詩歌的大門。
有詩的青春,美化了心中的風景。曾隨一襲白衣、傲岸清高的謫仙人,觀飛瀑直瀉,銀河倒掛,笑看風起雲涌;曾隨風流倜儻、豪放不羈的東坡居士看赤壁風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任千堆雪在心頭澎湃;曾看明麗的南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曾看壯闊的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曾看神秘的大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曾看月下春江,月下赤壁,月下康橋……有詩的青春,天是碧雲天,地是黃葉地,水是煙波橫,山是眉峰聚。有詩的青春,七彩斑斕,風景無限!有詩的青春,演繹了多彩的人生。真善美在詩中升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鳴唱著古代人古樸純潔的愛戀;代父從軍的紅裝,英姿颯爽,跨關山,赴平原,讓人相信天下的女子原來也可以是天下英雄;相思的兩只釵頭鳳相向和鳴,原來,詩人渴望,收復中原的雄心背後,也有一世的柔情;原來啊,石壕吏中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有詩的青春,我洞察社會,磨礪思想,我懂得了愛。
有詩的青春,我用心和古人、名人、偉人對話,我擁抱他們的心靈,在心中給他們定位。李白是仙,一襲白衣,凌空飛舉,清俊飄逸;杜甫是聖,野老村夫,民生疾苦盡在心中;王維是佛,空山新雨,焚香獨坐,忘卻前緣,讓明月柔柔地照在心上,讓清泉輕輕地從身邊流過;劉禹錫是豪,高風亮節,寄寓深遠。兩游玄都觀,他豪氣沖天,前度劉郎,今又重來,他留給後人一個打不垮的背影,立地而頂天。
有詩的青春,我品出了人字不僅僅是簡單的兩個筆畫,站直了,撐起一片天,彪炳史冊;站歪了,踐踏一方土,遺臭萬年。敬佩屈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贊美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無畏;感嘆岳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壯烈;謳歌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熱忱。有詩的青春,我品出的是人間的大愛、真愛。
有詩的青春就有了飛翔的夢想。嚮往著有一天自己也能跨進那座神聖的殿堂,揮毫潑墨,寫人間風情,抒心中萬丈豪情。像艾青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如花的祖國;像舒婷在雪白的起跑線上,含淚訴說時代的滄桑;像紀弦的那片槐葉,帶上淡淡的鄉愁;像徐志摩的那片雪花,靜靜地在天地間自由飛翔。有詩的青春,理想的雙翅也曾陷在現實的沼澤地里無法自拔。是偉大的詩人帶我走進了做學問的三種境界。當凋碧樹的西風吹起,獨自一人品嘗著望盡天涯路的迷茫時,那枝千年的寒梅帶著它獨特的清香拂在了我的心上,是啊,梅總是在風雪中釀出縷縷清香,劍總是在磨礪中綻放出灼灼光芒!於是,我又開始了挑燈夜讀,衣帶漸寬,人已憔悴,但我絕不後悔,內心反覺更加充實。燈火闌珊時,驀然回首時,我的心一片明朗,在黑暗和暴風雨中,青春的心早已化作了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展翅飛翔!
風/不能使我惆悵/雨/不能使我憂傷/風和雨/都不能使我的心/變得不明朗。坎坷/是一雙耐穿的草鞋/艱險/是一枚閃亮的紀念章/我是一片葉/筋脈是森彬我是一滴水/魂魄是海洋。
有詩的青春,踏遍祖國江河,覽盡三山五嶽;有詩的青春,看盡人生百態,悲歡離合;有詩的青春,彷徨的斜風,迷離的細雨,羈絆不了我前進的腳步;有詩的青春只為心中那份愛,在艱辛中涅盤,在奮斗中成長!
9、鄉情是夜色籠罩下那橘黃色的燈光,朦朧,溫柔;鄉情是穿越萬水千山的鴻毛,沉重,甜蜜;鄉情是沉默不語的大山,堅固,永恆。
在季節的詞典里,鄉情是一片深秋的落葉,帶著不舍和眷戀輕輕地離開了樹枝,在風中旅行,和著時間的腳步聲,慢慢地遠離。飄呀飄,飛呀飛,最後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酣睡。
在文人的詩句里,鄉情是李白浮雲似的遊子意,落日般的故園情;鄉情是杜甫故鄉那明亮的夜月,滴滿露珠的野花。鄉情是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無奈;是宋之問明朝望鄉處,應冗隴頭梅的牽掛;是孟浩然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的苦澀;是劉長卿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的超然。
在有月的夜裡,獨立被月色浸淫的小院,默念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禁不住潸然淚下,擰干沾滿淚水的毛巾,滴出的竟是點點鄉情。在朝陽升空的剎那,遙望天際的紅霞,吟誦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徒生萬丈豪情,興起而歌,唱出的仍是不變的鄉情。
在外求學的日子裡,把鄉情封入酒壇貼上標簽,以為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枯乾。突然有一天揭開封印的紅紙,卻發現鄉情不變,在天地間四處彌漫,驀然明白了鄉情如酒,藏得愈久,味愈濃厚。
鄉情是苦澀的等待,也是甜蜜的守候,是瞬間的感動,更是恆久不變的溫柔。(《鄉情》)
10、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你視而不見;蓬萊文章,古今佳作,你望而生厭;巍巍泰山,綿綿長城,你望而卻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你嗤之以鼻……
於是,上帝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為你的無知而悲,為美的埋沒而嘆。
朋友,快醒醒吧!睜開你的雙眼那是上帝賜予你的、本應充滿靈氣的雙眼。大幹世界有太多美好的東西,在等待著你去發現、去欣賞、去享受。你被上帝的嘆息驚醒了,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看了看眼前的世界,你吁了口氣,有幾分愧疚,又有幾分高興。你似乎明白了些什麼,站起來,想用心去感知美的'境界。
登上山,領略一覽眾山小的愉悅,燃起你心中久熄的鬥志;擁抱大海,感知海,納百川的胸襟,摒棄你心中久藏的郁悶;走進深山,融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靜,找回你心中久違的寧靜……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的豪放灑脫,勢不可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的似水柔情,委婉細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浪漫飄逸,天馬行空;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杜甫的人間疾苦,筆底波瀾……放下詩書,步入田園,你用心傾聽著鄉村的音符。良田美池,溪水潺潺;雞鳴狗吠,牛羊相伴;藍天白雲,炊煙裊裊……先前的輕鄙盪然無存,你意識到了美的存在,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暢快淋漓;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歡天喜地;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樂……
你感受到了美的無處不在,你開始為自己擁有一雙眼睛而慶幸、自豪;開始為大千世界的美所陶醉、感化。你將雙手貼在胸口上,嘴裡虔誠地默念著,你在感謝上帝的恩賜。
上帝笑了,笑得那麼甜;你也在笑,笑得那麼滿足!親愛的朋友,永遠不要忘記,上帝給了你一雙眼睛…… 11、我不願/如天空中的薄雲/如煙波里的片舟/浮浮又沉沉/打開誠信的背囊裡面有冰心的話:/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打開誠信的背囊裡面有艾青的吟誦:/時間順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打開誠信的背囊裡面有泰戈爾的歌聲:/正如瀑布以流水感動遙遠的大海,我用歌聲感動上帝。
12、讓我們回溯歷史,看選擇書寫出的這是秦檜的選擇。盡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節重如山乎?這是洪承疇的選擇,不顧痛哭六軍俱縞素,只會沖冠一怒為紅顏,這是吳三桂的選擇。他們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祿、醉生夢死,因而所選擇的是屈膝賣國、變節投敵。天地無私,他們最終以其卑鄙和恥辱給史冊抹上民族敗類的污點,進而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是屈原的選擇。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這是文天祥的選擇。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林則徐的選擇。他們所關注、傾心的是國計民生、天下大業,因而所選擇的則是國家圖強、民族振興。歲月有情,他們可歌可泣、雖死猶榮,以其上下求索、忠直高潔的品格譜寫了一曲曲光照汗青的愛國篇章,從而使其偉大的人生與天地共壽,與日光同輝!
13、披發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閭大夫一聲悲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後便投身淚羅。那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的無奈,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的憤懣,令他只有選擇以死亡來樹立良知的威嚴與人性的雍容氣度。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歌,同樣唱出了另一位絕命英雄荊軻的深沉選擇;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留丹心照古今。
無愧於天、無悔於心的選擇,塑造的是千秋萬代的典雅與理智。所以,巾幗才能負載著神聖的使命,成全雙贏的和平與發展的空間;巨匠才能依靠著寬廣的心胸,撰寫國人的覺醒與中華文化的博大深邃;英雄才能演繹著千年不滅的精魂,照亮自己國家的生存與整個人類道德旅途中異常生動的方向。因此,他們澤被後世的光輝從未消退過,也永不會消退。
14、有人說,中國人締造了月。這話其實並未誇大。在科學上,月只是一塊毫無生命和感情的礦石,但由於中國無數詩人無數美麗的詩篇,卻賦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維的詩中有雲: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張繼詩雲: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些優美的詩句,至今細細體味,仍給人口有餘香、不絕於耳的感覺。但我們同時也會發現詩人的感情卻不盡相同:王維的安適,張繼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羈,蘇軾的入世曠遠。也正是如此,對於同一事物月的認識也不盡相同。同樣,對於其他事物,詩人們也同樣有不同的認識,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傷時,更有人感時。感情卻是對事物認識的一個基點,一個發散源。
15、是落日樓頭、斷鴻聲里的江南遊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為狂人么?是不啼清淚長啼血的悲鳥么?
在那個崇尚享樂的年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賣弄詩文罷了,而你偏要獨上高樓,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一邊是斜陽正在,煙雨斷腸處,另一邊卻是寶馬雕車香滿路,而你執意要做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黃土;你彷徨,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你期待,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我多想跨越千年時空,共你醉明月。 16、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是由愛情轉為親情的結點。於是,我的爸媽便將我視作上帝賜予他們的天使。在母親的肚子宮殿里,我開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課。聽輕音樂,做有氧體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課。在溫暖親切的環境下,我快樂地成長著。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愛女成鳳。嚴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兩個互補的角色,厲聲訓斥我的父親在教導我的時候,總有母親和聲細語的安慰,這便是成功所在。童年,我學的東西扎實牢固,這是父親的功勞;我的心靈善良而不嬌氣,這便是媽媽的疼愛有加了。絕不作溫室花朵,也絕不墮落消極。
間關鶯語花底滑
上學後,爸媽便對我鬆了一點,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動。為了緩解學習的壓力,爸媽喜歡在周末帶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終印在我的腦海,因為美好,因為不再重演。記得,花兒總是開著的,草兒總是綠油油的,風兒總是和煦的,鳥兒總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當叛逆之神降臨時,我不再乖巧地討父母歡心。總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需要陳詞濫調的叮嚀和嘮叨。喜歡上奇裝異服,喜歡上頂嘴,家裡的氣氛有些凝重。回想起來,我似乎要走上一條錯路了。要多謝我的父親,那副嚴厲的面孔突然換成了和藹和耐心。他一步步地引導我,從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復說教,黑色的日子就在無聲中過去了。
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
終於把我拉扯大了。即將離開父母的我有些悲壯的感覺。爸媽老了,我發現他們鬢上有了白絲;爸媽笑了,當我發現他們滿足的欣慰的目光,我突然哭了。爸媽的愛和他們的言傳身教早銘刻我心。最後,爸爸說:孩子,以後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上泣下誰最多,掌上明珠雙眸濕
我要感謝父母親的教導,他們是最普通的父母,卻是我永遠敬仰的明星。他們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導我走向光明的未來。謝謝!這是我唯一能說的話了。
17、陶淵明的一句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勾出了多少失意於廟堂之人的辛酸與苦楚?王勃一句襟三江而帶五湖,又牽出了多少人的浪盪江湖不系舟的曠遠之夢?無論是高適的天地庄生馬,江湖范蠡舟,還是范仲淹的廟堂之高…『江湖之遠,不都在彌漫著一個悠遠而曠古的自由之夢么?多少人志在廟堂,本意欲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卻突然發現那本是庄嚴無比的廟堂上卻已是黃鍾毀棄瓦釜雷鳴,或是感覺到生不逢時英雄落寞,或是厭倦了勾心鬥角權力傾軋,於是,他們或主動或被動,或豁達或悲涼地從高高的廟堂走向了遠遠的江湖,想在這片淼淼的水中追求一份曠然,一種不羈於是,屈大夫形容枯槁披發獨吟於淚羅江畔,李太白吟流水或悲鸚鵡愴行於天姥山中,蘇東坡亦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於赤壁磯下……
18、我佇立在煙波浩渺的江邊,望江樓上,那個終日凝眸、柔腸愁結的思婦,還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說還休。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黯然神傷,有誰會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相思閑愁,有誰體會?載不動的許多愁,有誰分擔?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語淚先流?縱有橫世才情,身為女子,易安卻更加希望與丈夫朝夕相對,比翼雙飛,無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紅顏漸老的易安多少次獨坐幽落冷清的院落,看盡西風卷簾的無情,失落在人比黃花瘦的傷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篇。我站在她身後,目送她消失在滿地黃花堆積的深院中,目送這個千古麗人。
19、腹有詩書氣自華,在這個精彩而又無奈的大幹世界中,唯有書籍才能給予你無盡的力量,如果沒有書的陶冶,人將不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責任,九萬里風鵬正舉的豪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安逸,夜夜龍泉壁上鳴的雄渾無不來自書中,正如高爾基所說:書,人類進步的階梯。醒醒吧,國人!
20、讀書,是人們獲得知識的捷徑,足不出戶,可以盡享書之韻,書之美。讀書,讓我們體會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的愜意;讓我們品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悠;讓我們理解水面清圓,一風荷舉的怡然。足不出戶,自然的美景,人文的視野,盡收眼底,盡收心胸,豈不暢快?
『叄』 急需:軒轅劍歷代詩篇
我只有軒轅劍三和天之痕
軒三
#煉妖壺石碑
--------------------------------------------------------------------
世外悠悠隔人間 不忍凄凄亂世煙
--------------------------------------------------------------------
#地中海之夜 薇達的歌
--------------------------------------------------------------------
我馳騁在戰場呀————
沒工夫梳洗,沒工夫打扮!
我馳騁在戰場呀————
沙風滾滾,偶爾也會厭煩!
在橙紅色的月光下呀————
我也會想一想看,
願有那有心的人兒啊————
能與我共分重擔!'
<<改編自 阿拉伯 詩歌集 >>
○原始詩篇
我撐著我的頭顱呀,好厭煩,
沒工夫梳洗,沒工夫打扮!
你年輕人們呀,快來拿去我頭上的重擔
○改編初期版本
我馳騁在戰場呀,好厭煩,
沒工夫梳洗,沒工夫打扮!
那個有心人啊,能夠幫我分重擔!'
--------------------------------------------------------------------
#慧彥殉國
--------------------------------------------------------------------
漫漫紅塵佛天遠 悠悠白雲西山垂
孤嶺深沙埋壯志 宿夢未酬我心悲
--------------------------------------------------------------------
#初遇慧榮
--------------------------------------------------------------------
生死別人間,骨肉散塵煙,比丘拜土石,無緣悟梵天。
--------------------------------------------------------------------
#王家月夜
--------------------------------------------------------------------
王思月所唱的三首詩,均出於詩經
第一首 衛風 木瓜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翻譯
你送我木瓜 我回送你美玉 這不是回報呀 是代表我們感情永遠要好
你送我木桃 我回送你美玉 這不是回報呀 是代表我們感情永遠要好
你送我木李 我回送你美玉 這不是回報呀 是代表我們感情永遠要好
****************************************************************
第二首 鄭風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翻成白話文是這樣的
青青的是你衣襟 悠悠的是我芳心
縱使我不去看你 你難道就不迴音
王思月本意是要賽特表達情意,結果賽特弄錯了,誤以為是曹操的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指的是士子,因為漢代太學生(相當於今日國立大學生)是穿青色的衣裳
青青子衿這一段的意思為
穿著青衣的士人呀,是我心所仰慕的,因為你們的原故,我思考該如何招攬你們。
兩首詩的全文
詩經 鄭風 子衿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 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 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 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 如三日兮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第三首
召南 縹有梅
縹有梅 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 迨其吉兮
縹有梅 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 迨其今兮
縹有梅 頃筐塈之 求我庶士 迨其謂兮
翻譯
梅子落了 果實還剩七分 追求我的人 挑個好時辰提親吧
梅子落了 果實還剩三分 追求我的人 今天就來提親吧
梅子落了 要拿竹筐裝羅 追求我的人 只要你開口我就嫁了
--------------------------------------------------------------------
#白家 王思月的嘆息
--------------------------------------------------------------------
世事難預料 人間起波瀾
天寶紛亂生 開元盛世遠
太平苦太短 烽煙起難散
而今成孤女 終身有誰憐
--------------------------------------------------------------------
#長江之畔
--------------------------------------------------------------------
<<李白 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蘭,
凝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眠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迷宮之章
--------------------------------------------------------------------
●塔德莫爾
--------------------------------------------------------------------
重重機關,阻人前行;
莫再逞能,回頭不遲!
******************************************************************
瀚海染血,全城盡屠;
怨深難雪,誓斬來人!
******************************************************************
回去吧,別踏入這里!
這城裡只有飄盪怨恨的鬼魂,
正等著吞噬入侵的人們!
回去吧,掉頭回去吧!
--------------------------------------------------------------------
●驪山
--------------------------------------------------------------------
柳葉雙眉久不描 殘妝和淚暗紅綃'
長門鎮日無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聊'
此詩傳說是梅妃江采蘋所寫的 也是詞牌一斛珠的來由
******************************************************************
秋去春來又一年
容顏未衰愛已弛
忽聞新人入宮闈
華清水暖沐聖恩
******************************************************************
溫泉水天成
皇家築宮室
美人承主恩
賜浴華清池
******************************************************************
遙憶昔年阿房宮
永巷幽咽黯紅顏
而今驪山勝當時
胭脂灑淚卻依然
--------------------------------------------------------------------
●洛陽道觀
--------------------------------------------------------------------
楚辭 大招 (節選)
青春受謝 白日招只
春氣奮發 萬物遽只
冥凌浹行 魂無逃只
魂魄歸來 無遠遙只
ps.全詩有太多古字,BIG5碼找不到 所以不寫出全文
說真的,BIG5碼再不修正,中國文化恐怕無法在未來保存完整
****************************************************************
漢樂府 薤露
薤上露 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
人死一去何時歸
****************************************************************
詩經 王風 兔爰 (第一章)
有兔爰爰 雉離於羅 我生之初 尚無為
我生之後 逢此百罹 尚寐無吪
<<原詩全文>>
有兔爰爰 雉離於羅 我生之初 尚無為
我生之後 逢此百罹 尚寐無吪
有兔爰爰 雉離於罘 我生之初 尚無造
我生之後 逢此百憂 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 雉離於罿 我生之初 尚無庸
我生之後 逢此百凶 尚寐無聰
****************************************************************
南北朝 陶宏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
不堪持贈君
****************************************************************
李白 將進酒 (節選)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謂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原詩全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
●安祿山家
--------------------------------------------------------------------
李白 子夜吳歌
春歌
秦地羅敷女 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 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 五馬莫留連
夏歌
鏡湖三百里 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歸去越王家
秋歌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
冬歌
明朝驛使發 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 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 幾日到臨洮
***************************************************
高適 宋中十首
逍遙漆園吏 冥沒不知年
世事浮雲外 閑居大道邊
古來同一馬 今來也忘筌
***************************************************
李白 秋蒲歌
白發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
杜甫 貧交行
翻手作雲覆手雨 紛紛輕薄何須數
不見管鮑貧時交 此道今人棄如土
***************************************************
李白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
王之渙 涼洲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需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
杜甫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孟郊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路人之章
--------------------------------------------------------------------
巴格達城
--------------------------------------------------------------------
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世事多翻覆啊~感嘆命運作弄人。
王子欲復國喲~滿腔悲憤滅族恨。
大戰即將起喔~巴格達城漫煙塵。
激戰終難免哪~雙方死傷屍橫陳。
***************************************************
--------------------------------------------------------------------
石國
--------------------------------------------------------------------
漢代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天蒼蒼,夜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
--------------------------------------------------------------------
天山
--------------------------------------------------------------------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
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
五笑永不老,六笑樂逍遙。
壽比老彭高。
***********************************************************
彌勒佛祖笑哈哈 無你無我也無他不要爭吵不要鬧 世界眾生一家妙
彌勒佛祖笑哈哈 無你無我也無他人家罵我不爭吵 人家打我我即倒
彌勒佛祖笑哈哈 無你無我也無他富貴名利皆是假 早晚始終都放下
彌勒佛祖笑哈哈 無你無我也無他亦無煩來亦無惱 皆大歡喜多麼好
彌勒佛祖笑哈哈 無你無我也無他效法彌勒來學好 天下太平如是妙
***********************************************************
--------------------------------------------------------------------
洛陽
--------------------------------------------------------------------
***************************************************
岑參 石責 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歸,平沙萬里絕人煙。
***************************************************
杜甫 憶昔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寶,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不相失。
--------------------------------------------------------------------
長安西市
--------------------------------------------------------------------
***************************************************
漢代 李延年 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
茂陵柏森森 劉徹葬於斯
有幸得良將 功勛震四夷
聽讒殺妻子 故舊皆遠離
生前空威赫 臨歿恁哀凄
--------------------------------------------------------------------
長安 金光門
--------------------------------------------------------------------
***********************************************************
王昌齡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
***********************************************************
大唐盛衰自有時,將士不應怨貴妃,太真若仍在壽邸,今朝塵煙從何來。
改編自 <<唐 羅隱 西施 >>
○原詩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吳國傾,越國亡來又是誰。
***************************************************
宋 謝枋得 和曹東谷韻
萬古綱常擔上肩,脊粱鐵硬對皇天,
人生芳穢有千載,世上枯榮無百年。
人物之章
賽特 Septem
為求真理東方行風沙千里路迢迢看盡人間征戰事祈願塵世行王道
************************************************************
妮可 Nicole
一朵青蓮出血池未解塵世兒女情上天入地不分離深深依戀盼君懂
************************************************************
卡瑪Kama
徘徊紅塵千萬載 難忘深邃的雙眼 思念亘古難消減 期盼他年再續緣
************************************************************
李靖
創業開國一元勛 羽化升天為神將 不忍生靈將塗炭 再渡凡塵護大唐
************************************************************
Widad 薇達
沙場烽煙映嬋娟 浴血征戰誤終身女兒心事君應知 何苦東行兩離分
************************************************************
Miles 麥爾斯
有情還無情 無心似有心 試問天地間 何人掌乾坤
************************************************************
Lillian 莉蓮
深院大宅貴胄家 百合甜美亦天真 不知世途險惡多 一意跟隨心上人
************************************************************
王思月
熟讀詩書俏佳人 提親公子滿門庭 不愛王孫愛俠客 天涯海角願隨行
************************************************************
肯迪
天才小童年雖幼 通曉天文與地理 家中藏書千萬卷 猶欲游歷增見識
************************************************************
慧彥
空門修行不忘國 西行求經不畏苦 一身絕學好武藝 深藏不露鮮人知
************************************************************
遠恩
滅國血恨何能忘 犯險孤身渡沙流 真主垂憐毀家痛 借兵千萬助雪仇
************************************************************
張客
身背長弓氣軒昂 雄獅隨行江湖路 痛恨強粱與惡客 孤身要將邪魔誅
************************************************************
段秀實
石國滅族欲血恨 四鎮兵敗怛羅斯 怒責將軍棄士卒 正義之言留青史
************************************************************
慧榮
山林老僧菩薩心 義助官兵不顧身 奈何姦邪迷不悟 一朝殺盡其親人
************************************************************
康那裡士
假借上帝言 卻行撒旦事 自雲行天道 惡魔為本質
************************************************************
黃雷
自恃好機巧 看薄聖賢書 為求聲名揚 不顧生民苦
************************************************************
白連儀
不重錢財重節操 翰林清逸性高潔 老臣眼見朝綱亂 日日上書進奏諜
************************************************************
悟緣
年少僧侶自信高 武學雖好心未定 未解菩提本無樹 他日怎能渡眾生
************************************************************
林明
飄揚過海至天朝 學得聖明君臣道 眼見大唐日昏暗 憂心長安生煙霄
************************************************************
雨丹子
惡極不知悔 老君除名籍 為求身不滅 己化半妖物
************************************************************
軒轅劍仙
上古神器名軒轅 藏諸深山無人知 千載歲月化成仙 雲霧氤氳隱仙跡
散落的詩篇 這部份收錄的是製作過程中刪掉的詩歌
永遠愛你
星兒在天,閃閃爍爍,像我的雙眼,永遠看著你;
月亮高掛,陰晴圓缺,像我的心情,為你而變化;
太陽高高,溫暖熾熱,像對你的愛,不曾冷卻過;
就像,星星月亮太陽,永遠看著這世界;
我會永遠想著你,念著你,愛著你;
請相信,不管是在天國或地獄,
我永遠,不會忘記你。
●這首原為莉蓮的絕命詩 後來覺得莉蓮應該沒有力氣說這麼多而刪除
遠恩的歌
遠恩王子亡國哪!~
一小一老來助陣啊~
啊、啊、啊、啊、啊~
老‧人‧瘦骨如柴~
年輕人‧弱不禁風~
你們要三思~
我遠恩能替你們做什麼?~
買棺材~啊買棺材~
一老一小出口狂言~
嚇到遠恩~一個亡國的王子~嚇到遠恩啊~~
~啦啦啦、啦啦啦~
遠恩王子看好戲!
少不了!買棺材!
買兩口?還是買四口?~
● 這首原先是遠恩王子登場時,看到賽特與慧彥竟要挑戰所唱的歌,因為難以表現邊唱邊動作,所以取消掉
遠恩的歌
可憐的遠恩王子啊~
四處奔波啊~東奔西走啊~
被追殺~
被俘虜~
~俘虜~命苦~
釣魚、燒菜、打柴、看護病人~
這是~可憐的遠恩王子~
● 這首原打算用在賽特醒來時,苦命遠恩的感嘆,刪除原因與前首相同。
詩經 衛風 碩人 (第二章)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 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 原來是賽特贊美楊貴妃用,後來覺得賽特此時可能還不太懂而刪除
詩經 邶風 擊鼓 (第四章)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這原打算在王思月向賽特求婚時使用,刪除原因跟碩人篇一樣
天之痕
陳靖仇:陳朝後裔小少主 靖虜安邦全不愁 國仇家恨忘兩旁 怡然逍遙江山游
小雪:月河姑娘發如雪 善體人意心溫柔 淚若珠泉冰亦融 惟願三人永長留
玉兒:美人如玉刀如虹 琵琶儷影氣吞雄 尋鼎惡土追親讎 知恩倍答映真情
張烈:北方豪雄江山志 一心締建萬載業 全義天下舍至夢 千古獨步虯髯傑
宇文拓:天下無敵宇文拓 力挽狂瀾一太師 只肩獨撐隋家天 千載惡名孤臂持
寧珂:嬌俏精靈隋郡主 暗助陳人抗宇文 孤身苦戰神州土 豆蔻紅顏夢無痕
陳輔:孤帆天際忘歸舟 楚雲低卷故國遠 悠悠我夢如風逝 羈旅何日再南山
古月:世外悠悠隔人間 不忍凄凄亂世煙 慨懷瀟瀟任風逝 雲靄冉冉繞仙山
然翁:天外老翁赤子心 御劍萬里昔顏現 韶光千年故人遠 白發劍俠隱仙山
『肆』 王安石給蘇軾寫了哪些詩
故事與詩,你看搭不搭邊
烏台詩案
大約是蘇東坡在朝廷當禮部尚書之時,在他被貶謫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見烏齋台桌上擺著一首隻寫得兩句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卧花心。」蘇東坡瞧了又瞧,好生質疑,覺得明月怎能在枝頭叫呢?黃狗又怎麼會在花心上卧呢?以為不妥。於是提筆一改,將詩句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卧花蔭。」王安石回來後,對蘇軾改他的詩極為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蘇東坡到合浦後,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見一群小孩子圍在一堆花叢前猛喊:「黃狗羅羅,黑狗羅羅,快出來呀?羅羅羅,羅羅羅。 」蘇東坡出於好奇心,走過去問小孩喊什麼,小孩說,我們叫蟲子快點出來,好捉它。蘇東坡湊近花前一看,見有幾條黃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蟲在花蕊里蠕動。又問小孩說這是什麼蟲?小孩說:黃狗蟲,黑狗蟲。蘇東坡離開花叢, 來到一棵榕樹下,正碰到樹上一陣清脆的鳥叫聲,問旁人,這是什麼鳥叫?旁人答道:這叫明月鳥。此刻蘇東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但後人評價說,王安石身為宰相,氣量心胸也太狹小,他雖懂得地方上的風俗人情,也不應該因蘇軾錯改了他的兩句詩,而立「烏台詩案」,置蘇下獄,進而又隨便發配人家。這樣做,與搞「文字獄」何別。其實,從史實上看,王安石罰蘇東坡,錯改兩句詩不過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實質上主要原因,則是政治上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因此之故,蘇軾先後幾次被貶.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本是官樣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的御史們作了手腳,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氣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一句。當時朝中政敵章敦、蔡確等人藉此指責蘇軾以「謝表」為名行譏諷朝廷之實,妄自尊大,發泄對「新法」的不滿,請求對他加以嚴辦。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舉出蘇軾的《杭州紀事詩》作為證據,說他「玩弄朝廷,譏嘲國家大事」,更從他的其他詩文中找出個別句子,斷章取義的給予定罪,如:「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本來蘇軾是說自己沒有把書讀通,所以無法幫助皇帝成為像堯、舜那樣的聖人,他們卻指他是諷刺皇帝沒能力教導、監督官吏;又如「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說他是指責興修水利的這項措施不對。其實蘇軾自己在杭州也興修水利工程,怎會認為那是錯的呢?又如「豈是聞韶忘解味,邇來三月食無鹽」,說他是諷刺禁止人民賣鹽。總之,是認定他膽敢譏諷皇上和宰相,罪大惡極,應該處死刑。於是朝廷便將蘇軾免職逮捕下獄,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審訊。此時,沈括還出來告密,說蘇軾詩作有譏諷朝政之意,章敦等人便以蘇軾的詩作為證據(令蘇拭倒霉的詩句是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這兩句詩被人指稱為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於死地。一場牽連蘇軾三十九位親友,一百多首詩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驚朝野。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蘇軾下獄後未卜生死,一日數驚。在等待最後判決的時候,其子蘇邁每天去監獄給他送飯。由於父子不能見面,所以早在暗中約好:平時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決的壞消息,就改送魚,以便心裡早做准備。一日,蘇邁因銀錢用盡,需出京去借,便將為蘇軾送飯一事委託朋友代勞,卻忘記告訴朋友暗中約定之事。偏巧那個朋友那天送飯時,給蘇軾送去了一條熏魚。蘇軾一見大驚,以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極度悲傷之心,為弟蘇轍寫下訣別詩兩首,其一:「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氣夜凄凄,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詩作完成後,獄吏按照規矩,將詩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被就欣賞蘇軾的才華,並沒有將其處死的意思,只是想藉此挫挫蘇軾的銳氣。讀到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感動之餘,也不禁為如此才華所折服。加上當朝多人為蘇軾求情,王安石也勸神宗說:聖朝不宜誅名士,神宗遂下令對蘇軾從輕發落,貶其為黃州團練副使。轟動一時的「烏台詩案」就此銷結,而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也廣為流傳開來。
『伍』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完整的意思是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1.天門山:在今安徽省當塗縣。《元和郡縣志》卷二八江南道宣州當塗縣:"博望山,在縣西三十五里,與和州對岸。江西岸曰梁山,在溧陽縣南七十里。兩山相望如門,俗謂之天門山"。《方輿勝覽》卷一五太平洲當塗:"天門山,東曰博望,西曰梁山。李白詩'天門中斷……'"。
2.楚江:長江流經戰國時楚國的一段,李白稱其為為楚江。李白《天門山銘》:"梁山、博望關扃楚濱,夾據洪流,寔為吳津"。出:突出。日邊:天邊。
3.至此回:一作直北回。長江流至當塗分為東西兩脈,西脈流經梁山下,直赴東博望山而折向北流。回:此為轉折意。
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
回:轉變方向,改變方向。
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譯文]:
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兒突然轉了個彎兒,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的意思是——(舟行江上,順流而下),兩岸青山巍巍,似乎撲面而來,一葉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譯文1:
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兒突然轉了個彎兒,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譯文2: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
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
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飛速飄來。
簡析:
《望天門山》寫的是在船上遠望所見天門山的景色——兩山夾江對峙,有如連山中斷,形如天門,浩盪東流的長江,即從缺口奔騰而去。水流至此,激起迴旋,波濤洶涌,十分壯觀。舟行江上,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兩山愈來愈清晰的身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歡迎遠來的客人。早晨日出東方,對面孤舟從水天相接處駛來,宛如來自太陽升起的地方。前半寫近望,山斷水闊,流勢浩大;後半寫遠望,動中觀靜,借水寫山。形象雄偉,意境開闊,乃如詩之畫、如畫之詩的千古傑作。
賞析:
《望天門山》是一首山水詩。天門山在今安徽省當塗縣,包括東梁山與西梁山二山,兩山夾江兀立,崖峭如削,對峙如門,合稱天門山。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成功地再現了長江中下游天門山磅礴奇詭鬼斧神工的自然美,表現了詩人豪放、傲岸的非凡個性,流露了其一腔愛國熱情。
首句「天門中斷楚江開」,以天門山與長江的關系,反襯天門山氣勢的雄峻險要。因為天門天險的獨特風姿是「夾據洪流」、扼江而立,因此詩人採用側面烘托的藝術手法,渲染長江洪流的湍急與威力,進而反襯出天門山的壯麗奇觀。在李白看來,「天門中斷」是大自然的造化使然,是滔滔的長江之水猛烈沖擊所致。
次句「碧水東流至此回」,是指長江在天門山附近流向由東向轉北,也暗示了天門山雄視一切、鎮懾洪流的威力。「碧水」寫出了長江流水之澄清,「東流」是寫長江總的流向,「回」字力度很強,極富動態美,既寫出了長江到天門山處江水曲折回盪、漩渦叢生的奇險和壯美,又突現了天門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轉變。正是從一個「回」字中,我們才更加深刻地領會出天門山扼江迴流的雄偉氣勢。
第三句「兩岸青山相對出」,是正面刻劃天門山的山勢。「兩岸」指出了天門山與長江的關系。「相對」二字,恰到好處地表現出天門山隔江兀立、崖峭如削、對峙如門、巧奪天工的雄姿,給人以只可仰觀的高峻感。一個「出」字,出神入化,化靜為動,令人感到鬱郁蔥蔥的天門山生機盎然,更增添了畫面的動態美感。
末句「孤帆一片日邊來」,是詩人順著天門山遠眺一幅遠景。「孤帆一片」是想以背景的單純突現「孤帆」之高大。「日邊」寫出了長江遠景浩瀚迷茫,給人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而一個「來」字,又給遠景注入了活潑新鮮的色彩和血液,使畫面頓顯活躍,具有不斷變幻的美感。
《望天門山》所展現的藝術畫面,不僅以動顯靜具有動態美,而且用字也鮮亮明麗,熠熠生輝,從而給畫面造成一種活潑新鮮、明亮清晰的色彩美。在這首詩中,江水澄碧,山色青青,白帆悠悠,紅日噴薄..都給人以生機蓬勃的感覺。而這些色彩,與詩歌所表現的感情又都無比和諧,表現了這位才華橫溢、氣度超凡的愛國詩人意氣風發的豪放之情。
賞析二:
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嶽雲台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
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 http://www.exam58.com/gkscmj/1546.html
『陸』 古詩兩首:望天門山,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乘。(相對出
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所以叫「天門」。 天門山
2、中斷:指東西兩山之間被水隔開。3、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4、開:劈開,斷開。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6、回:回漩,回轉。指這一段江水由於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並更加洶涌。7、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8、出:突出,出現9、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天門山,古稱雲夢山、嵩梁山,是張家界永定區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區僅8公里,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 263 年),嵩梁山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從此而得名天門山。山頂相對平坦,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森林覆蓋率達90%。其間古樹參天,藤蔓纏繞,青苔遍布,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2012年7月22日中午,法國輪滑大師讓伊夫·布朗杜挑戰天門山。詩歌譯文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出現,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慢慢飄來。3作品鑒賞詩詞鑒賞該詩為725年(開元十三年)作者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作。李白無比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傑作。該詩描寫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天門山為今安徽省蕪湖市的東梁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總稱。《江南通志》記雲:「兩山石狀曉岩,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山。」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盪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盪而出的氣勢。「碧」字明寫江水之色,暗寫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騰迴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結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出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嶽雲台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詩人行舟,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景色由遠及近再及遠地展開。詩中用了六個動詞「斷、開、流、回、出、來」,山水景物呈現出躍躍欲出的動態,描繪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一、二句寫出了天門山水雄奇險峻不可阻遏的氣勢,給人驚心動魄之感。三、四句把渾闊茫遠的水勢,寫足了,寫活了。「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兩句寫詩人遠眺天門山夾江對峙,江水穿過天門山,水勢湍急、激盪迴旋的壯麗景象。第一句緊扣題目,總寫天門山。放眼望去,綿亘在楚地的梁山和博望山彷彿是被奔騰浩盪的江水沖開門,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門戶,澎湃的江水從中涌了過來。第二句寫天門山下的江水。流經上游千山萬壑,沖出三峽的長江水,由西向東緩緩流來。江水流至天門山時受阻,沖開天門山形成湍急的旋渦。「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的形勢。楚地廣闊的江面,被綿亘的天門山阻斷,受阻的江水咆哮著猶如一把利劍,將巍峨的天門山劈做兩半,江水奔瀉而過。天門山夾江聳立,故說它們是「相對出」。「出」在這里是聳出的意思。最後一句承前第二句寫長江江面的遠景。穿過天門山的滔滔江水,奔流東去浩渺無際,從紅日冉冉升起的天邊,一條帆船朝天門山馳來。「日邊來」,極言船來處之高遠。寫江水的綿遠不直接點出水,而是寫水上的船,讓人們從「日邊來」中去想像江水的渺遠。縱目遠眺,天空無物。楚江碧水,煙波浩渺,孤帆紅日,江山如畫。這首詩意境開闊,氣魄豪邁,音節和諧流暢,語言形象、生動,畫面色彩鮮明。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但它所構成的意境是那麼優美、壯闊、人們讀了詩恍若置身其中。詩人將讀者的視野沿著煙波浩渺的長江,引向無限寬廣的天地里,使人頓時覺得心胸開闊、眼界擴大。從這里我們看到了詩人李白的豪放不羈的精神和不願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廣闊胸懷。這首詩和王之煥的《登鸛鵲樓》,一首是寫黃河,一首是寫長江,山川形勢各有特點,而作品中的意境也不盡相同,但作為盛唐時期抒情詩歌的代表作,兩者的共同處是,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和積極向上的力量。李白為唐人七絕之冠,最善於在有限的篇幅里創造。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豪邁、奔放、自由灑脫、無拘無束。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盪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盪而出的氣勢。「碧」字明寫江水之色,暗寫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騰迴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結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出來。藝術特色「望」字統領全詩這是一首江行寫景的七絕詩,題為「望天門山」,可見作為描寫對象的天門山風光,系詩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詩在「望」字統領下展開,「天門」之山形水色融為一體,雄奇壯偉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現。詩人身在船上,眼望兩岸青山,有船不動而山在動的錯覺,故寫出「兩岸青山相對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遠來的孤帆,頗富情趣。山水互為映襯詩中的山水是緊密關聯,互為映襯的。楚江浩盪,似乎把「天門」沖「開」,而「天門中斷」使楚江得以奔騰而出。天門兩峰橫夾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門。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連,景象壯觀。「碧水東流」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門而迴旋,山為水開,水為山回,互為制約,又融為了一體。「相對出」的「兩岸青山」,與水中的「孤帆一片」,點面結合,動靜相襯,構成一幅完整而動人的畫面。通覽全詩,山形水勢,或合說,或分寫,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關,互映互襯,展現出了極為宏闊壯觀的景象。4作者簡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漢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
李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有《李太前集》傳世,詩作中多在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靜夜思》等多首。李白出生於盛唐時期, 他的一生,絕大部分都在漫遊中度過,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二十五歲時隻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越州,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拜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李白不願應試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通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賞識。他曾給當朝名士韓荊州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以此自薦,但未得回復。 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氣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盪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寫下《早發白帝城》。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逝。
『柒』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全詩寫了天門山的什麼楚江的什麼
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盪奔流的氣勢;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顯示了一種動態美。全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貌。
《望天門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年)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7)絕命孤帆完整電影擴展閱讀:
《望天門山》當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歲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塗(今屬安徽)途中初次經過天門山所作。
絕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間呈現,其開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以及灑脫的氣質,全都靈光一閃地反映了出來,脫口即成絕唱。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並至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捌』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出來。這首詩描寫什麼季節,什麼景色
本文摘自中考作文輔導網
望天門山概述
《望天門山》,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絕句。全文為: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描寫詩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遠望天門山(今安徽省當塗縣境內)的情景。
詩詞概述
【作品名稱】望天門山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李白
【作品體裁】詩 七言絕句
[編輯本段]詩詞原文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天門山:在今安徽蕪湖西南長江兩岸,東名博望山,西名梁山。兩山夾江而立,形似天門,故得名。
楚江:流經湖北宜昌縣至安徽蕪湖一帶的長江。因該地古時屬於楚國,所以詩人把流經這里的長江叫做楚江。
回:轉變方向。
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出:突出
天門山從中間斷開,給楚江讓出奔瀉的通道,碧綠的江水,滾滾東流到這里,可是又旋轉向北流去。兩岸青山相對峙,雙峰聳立,在那天水相接之處,一片白帆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從天邊飄來。
詩詞鑒賞
該詩為725年(開元十三年)作者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作。
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盪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盪而出的氣勢。「碧」字明寫江水之色,暗寫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騰迴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結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出來。 [1]
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嶽雲台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
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一、「望」字統領全詩
這是一首江行寫景的七絕,題曰「望天門山」,可見作為描寫對象的天門山風光,系詩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詩在「望」字統領下展開,「天門」之山形水色融為一體,雄奇壯偉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現。詩人身在船上,眼望兩岸青山,有船不動而山在動的錯覺,故寫出「兩岸青山相對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遠來的孤帆,頗富情趣。
二、山水互為映襯
詩中的山水是緊密關聯,互為映襯的。楚江浩盪,似乎把「天門」沖「開」,而「天門中斷」使楚江得以奔騰而出。天門兩峰橫夾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門。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連,景象壯觀。「碧水東流」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門而迴旋,山為水開,水為山回,互為制約,又融為一體。「相對出」的「兩岸青山」,與水中的「孤帆一片」,點面結合,動靜相襯,構成一幅完整而動人的畫面。通覽全詩,山形水勢,或合說,或分寫,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關,互映互襯,展現出極為宏闊壯觀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