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不夜城1957電影觀後感

不夜城1957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8-06 14:34:00

㈠ 柯靈的簡介

柯靈(1909.2.15-)原名高季琳,原籍浙江紹興,生於廣州。1926年在上海《婦女雜志》發表敘事詩《織布的婦人》而步入文壇。1941年與師陀合作根據高爾基的話劇《底層》改編成話劇劇本《夜店》(後改編成電影),有廣泛影響。1948年到香港《文匯報》工作。1949年回到上海,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文匯報》副社長兼副總編、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所長、上海電影藝術研究所所長、《大眾電影》主編、上海作協書記處書記、上海影協常務副主席等職。
著作書目:
《月亮姑娘》(兒童詩)1932,上海兒童書局
《蝴蝶的故事》(童話)1933,新中國
《小朋友講話》(隨筆集)1933,新中國
《掠影集》(短篇小說集)1939,世界
《望春草》(散文集)1939,上海珠林書店
《市樓獨唱》(雜文集)1940,上海北社
《晦明》(散文集)1941,文生
《飄》(劇本)據美國密西爾同名小說改編,1946,重慶美學出版社
《夜店》(劇本)據蘇聯高爾基劇本《底層》改編,與師陀合著,1946,上海出版公司
《恨海》(劇本)據(清)吳斷人同名小說改編,1947,開明
《腐蝕》(電影文學劇本集)據茅盾同名小說改編,1950,上海出版公司
《遙夜集》(散文、雜文集)1956,作家
《為了和平》(電影文學劇本)1956,中青
《同伴》(短篇小說集)1957,新文藝
《不夜城》(電影文學劇本)1957,電影
《暖流》(雜文集)1959,上海文藝
《春滿人間》(電影文學劇本)1959,上海文藝
《秋瑾傳》(電影文學劇本)據夏衍同名劇本改編,1979,上海文藝
《電影文學叢談》(理論集)1979,電影
《柯靈電影劇本選集》 1980,電影
《柯靈選集》1980,香港照明出版社
《香雪海》(散文集)1980,上海文藝
《長相思》(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
《劇場偶記》(評論集)1983,百花
《柯靈散文選》 1983,人文
《柯靈雜文集》 1985,三聯

㈡ 1957年 電影不夜城的影評 急!!!

http://www.mtime.com/movie/14862/comment.html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7679/#reviews

自己進去找找 湊湊就行了,先來段開場白,第二段 寫電影的內容簡介 這個網上都有, 第三段 寫自己的看法 就是很多人對影片的評論一拼湊 就喔了。

㈢ 哪位好心人有不夜城(1957)湯曉丹導演,孫道臨,師偉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有不夜城》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Ru3Skr4FR051UoL1JcP3FQ

提取碼:tc7g

《不夜城》是由江南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的113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湯曉丹執導,孫道臨、劉非、李玲君、茂路、李靜康、崔超明等主演,於1957年攝制,20世紀80年代公開上映。


㈣ 求電影《蘇州河》的專業影評

「一切不會永遠,只要我回到陽台上去,這個愛情故事就會繼續下去,可是我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愛情。」

這又是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

在這條河流上我們可以看到友誼,看到父親和孩子,看到孤獨,看到一個嬰兒的降生,看到……看到順水漂流的愛情,看到美人魚…… 看在河的盡頭河流流進大海。

影片在 「我」娓娓的敘述中開始,晃動的鏡頭是我的眼睛。我是一個攝影師,我的眼睛是我的攝象機鏡頭。我用我的眼睛拍攝這個城市,這條河流,這條河流上發生的故事。 「我的攝影機不會撒謊。」可是 「我」告訴你, 「別信我,我在撒謊。」 這就是電影,如果你能從電影中感悟到什麼真諦什麼值得謳歌的東西,告訴你,別信,這是電影。

這電影的色調是灰色的,和蘇州河上的空氣的顏色是一樣的。但是當太陽出來的時候,河水會被照得很清澈。 「我」敘述著, 關於 「我」的生活, 關於開心酒吧, 關於美美,關於美美在水中游動的樣子是如何讓我著迷,關於美美在喝醉以後問我是不是也會象馬達一樣去找她,關於馬達。這樣耐心的敘述, 是敘述,不帶任何感情任何修飾的敘述,就象和朋友坐在一起,點燃香煙,然後回憶很久很久以前,一件久的幾乎淡忘了所有細節的事情。於是這樣的敘述也很淡,淡到所給的圖象也是那麼朦朦朧朧的一片, 而我們卻可以從中得到更多,更多情緒的擴張。

「兩個不相識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後呢,然後,當然是愛情。」
愛情發生的時候其實就是這么簡單,這么簡單就可以發生的感情就是愛情。

牡丹和馬達的愛情, 目前為止我更願意說成是牡丹的愛情, 牡丹的愛情是我們熟悉的那種感覺。純純的臉上溢出貓咪一樣暖暖的笑容, 彌漫在眼裡的是夜裡的霓紅還有蘇州河裡跳動的流光。

象一個童話,我們在年少的時候也都曾讀過這種童話一樣的心情。 這讓我想起我的一個陽光燦爛柳絮紛飛的午後,那空氣里的味道就是那樣的。

牡丹的愛情就象一件精緻的瓷器。瓷器容易打碎,打碎的瓷器可以劃傷手指。

在影片的開頭覺得有點荒誕,為什麼可以能夠把蘇州河跟美人魚聯繫到一起,而且竟然後來還會說蘇州河上的每一個船工都說自己看到過蘇州河裡的那條美人魚。想起來,美人魚就是因為自己心愛的王子愛上了別人而變成了大海里的泡沫。牡丹的愛情是一個童話,難道這就是這部電影要對我們說的么。

不知道,有這可能。

當牡丹從橋上跳下去的那一刻,那種茫然和無辜的表情,讓我突然想起了《笑傲江湖》的結尾,東方不敗掉下懸崖時對令狐沖說的那句話,我要讓你內疚一輩子。不知道牡丹當時是不是也是這么想的。

馬達從監獄里出來,四處漂泊了一段, 最後還是回到了蘇州河的岸邊,難道真的就是因為仍舊擺脫不掉這個心結么。

美美和馬達
……………
「牡丹左腿上有一朵牡丹花」
「大街上到處都有賣的,很多女孩子都有。」
「你有么」
「我沒有,我又不是你的牡丹,我怎麼會有……。(沉默)…… 「如果我告訴你我也有呢……。要看看么」 (解開裙子的紐扣,露出潔白的大腿,上面霍然一朵血紅色的牡丹)……
「我是你要找的牡丹么」
……………。

之後,美美和馬達睡在了一起, 夜裡,美美問睡著的馬達, 「我是你要找的牡丹么」,然後睜大了眼睛等著答案。美美和馬達接觸的片段,是《蘇》里最艷麗的一段,也許是因為美美那閃光的眼影,長長的睫毛, 濃艷的口紅,風情萬種的眼睛……窗外的雨聲,以及那間化裝室里的燈光,還有彌散著的似是而非淡淡哀愁的空氣。( 演馬達的那傢伙的朗誦水平差到一定境界,有點破壞氣氛)。聽人說,偷窺更衣室的那段繼承了好萊塢的攝影風格。

美美覺得牡丹是不存在的。而馬達所說故事是為了她而編造的,而她就是馬達要找的牡丹。美美的神情告訴我們她很享受這個故事。於是美美離開了「我」, 走的時候還挺絕情的。「我」那句話其實不過分啦, 「是現在分手,還是等做完愛再分手」。在那個狀況下做愛跟吻別其實是一個性質的。

可是後來我們見到美美往自己的大腿上貼著牡丹花, 用唾液沾濕手指,一下一下, 那動作很野性,抬起頭時眼裡含著淚水。她一直以為大腿上的那多牡丹花就是牡丹的象徵。

也許要一個男人開始一段感情或是堅持一段感情, 是需要一個理由的, 我相信這個理由對一個男人會很重要。 而馬達繼續尋找牡丹的理由就是他希望她活著, 他相信她就在這個城市的某個角落。而美美不是牡丹。也許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執著會被以為是愛情吧, 當然也很有可能是。

「我」
喜歡電影在美美離開「我」之後所表現的東西。日子一天天過, 沒有什麼特別的憂傷,仍舊繼續著工作,仍舊喧鬧的人們, 仍舊有女人。一切就和《解脫》那首歌一樣, 「你有自由走,我有自由好好過。」

而值得一提的是歌曲的時空感處理,在開始的時候也有出現,那是周旋的 「大上海,夜上海,上海是個不夜城……」比起以往在電影中出現的音樂銜接感覺更接近直接出自頭腦的聲音。

馬達和牡丹
馬達找到了牡丹,但我更希望美美就是牡丹,也許是因為美美更象那個當年跳進蘇州河裡的女孩, 而真正的牡丹顯得太過柔弱了。但電影中的現實就是這樣的,和你所想像的結局總不會一樣,比生活更難駕御,不然就是編劇的失敗。然後馬達和牡丹就死了, 因為喝醉了, 一個原本應該是大團員結局的電影就這么草草地給了個了段。一個童話就象一個氣泡一樣消失了。

「我」和美美
美美回到了我的身邊, 一切好象都沒有發生過。

美美問我,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找我么」
我說, 「我會的」
美美問, 「你會一直找到死么」
我說, 「我會的」
美美說, 「你騙人,這樣的事情只有愛情故事裡才會有。」
………

可是美美還是走了,在牆上留下了 「你來找我吧。」

記得美美在看到馬達和牡丹並排放著的身體的時候,那猛的回頭,蒼白的臉上分明寫著茫然和絕望,她從不相信童話,可是她卻看到了童話的結尾。

童話永遠都會有人相信,也永遠會有人告訴你這只是一個童話。在這里電影與生活的差距縮短了, 它一下子顯得那麼真實, 美美離開了, 也許只是想擁有一個屬於她的童話。 可是「我」就那麼坦白地告訴你, 「我寧願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愛情」

「電影是故事是虛構,卻也是另一種真實,這就是婁燁的電影主張」

㈤ 為什麼作家柯靈創作了電影不夜城(1957)後會受到批評和迫害,對政治不太懂,求解答,希望可以聯系

對政治不太懂,
就不要問1957年的事情。

㈥ 孫道臨是什麼人

孫道臨

(1921.12.18-2007.12.28) 演員、導演。

原籍浙江嘉善,生於北平。1938年入 燕京大學哲學系學習,曾參加燕京劇 社的演出。1943-1944年先後加入中 國旅行劇團、國華劇社、南北劇社, 演出話劇《雷雨》、《日出》、《家 》、《茶花女》等。抗戰勝利後復學 ,1947年燕京大學畢業。翌年入清華 影片公司,參加拍攝影片《大團圓》 。後參加遠東影業公司、昆侖影業公 司,拍攝《大雷雨》、《烏鴉與麻雀 》等影片。因在《烏鴉與麻雀》中扮 演華先生,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 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 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導演。是 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先後主演 《渡江偵察記》、《家》、《不夜城 》、《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 月》、《李四光》、《一盤沒有下完 的棋》等十餘部影片,塑造了各種身 份不同、性格迥異的銀幕形象。表演 深沉、自然,富有激情。其嗓音圓潤 ,吐字清晰,感情豐富,曾為《王子 復仇記》、《白痴》等二十餘部外國 影片配音。1984年後自編自導影片《 雷雨》、《非常大總統》,並在兩片 中分別飾演男主角。 演出影片 1948:大團圓 1949:大雷雨 烏鴉與麻雀 1950:民主青年進行曲 1951:女司機 1954:渡江偵察記 1955:南島風雲 1956:春天來了 家 1957:不夜城 1958: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9:萬紫千紅總是春 1960:革命家庭 1961:51號兵站 1962:早春二月 1979:李四光 1982: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1984:雷雨(兼編導) 1986:非常大總統(兼編導)

孫道臨,原名孫以亮,1921年生於北京,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孫道臨幼年時代生活在一個知識家庭。1938年考入燕京大學哲學系學習,在校期間曾演出過《雷雨》、《生死戀》等劇。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燕京大學被迫關閉,孫道臨失學,1943年加入中國旅行劇團,正式開始演員生涯。以後,又輾轉加入上海國華劇社和北平南北劇社,演出過話劇《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並導演《青春》一劇,開始在舞台上嶄露頭角。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便返回燕京大學,於1947年畢業,並加入北平藝術館,演出了黃宗江編劇的《大團圓》。1948年,金山組織上海清華影業公司將《大團圓》改編成電影,孫道臨仍扮演三弟,從此登上銀幕。
1949年孫道臨參加了上海遠東影業公司《大雷雨》的拍攝,並在昆侖影業公司完成《烏鴉與麻雀》一片的拍攝。此片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
新中國成立後,他加入上影廠繼續從事表演創作。主演及參演了《民主青年進行曲》、《女司機》、《南島風雲》、《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電波》、《萬紫千紅總是春》、《革命家庭》、《早春二月》等10餘部影片的拍攝,其中以各種不同的身份,塑造了性格迥異的銀幕形象。表演深沉、自然,富有激情,都是中國電影表演畫廊中的佳作,他的嗓音渾厚,吐字清晰,感情豐富,他所配音的影片有《王子復仇記》,解說的影片《魯迅傳》,都極有魅力,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朗誦藝術家。
孫道臨也是一位優秀的導演,1984年後他自編自導影片《雷雨》、《非常大總統》,1992年執導了根據肖復興小說改編的電影《繼母》。而近來他被人們提起最多的是執導的電影《詹天佑》,2001年,80歲的他導演的電影《詹天佑》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在北京的首映式上,孫道臨所享受到的「掌聲與喝彩」比那些當紅明星們要熱烈得多。

主要作品年表
·繼母(1992)
·非常大總統 Speclal President(1986)
·雷雨 Thunderstorm(1984)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Mikan no taikyoku
·李四光(1979)
·早春二月 Early Spring(1963)
·革命家庭 Revolutionary Family, A(1960)
·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
·不夜城 (1957)
·春天來了 Spring Has Arrived(1956)
·家 Family, The(1956)
·南島風雲(大陸 1955)
·渡江偵察記 Reconnaissance Across The Yangtse(1954)
·女司機 Woman Locomotive Engineers(1951)
·民主青年進行曲 Democratic Youth March(1950)
·烏鴉與麻雀(1949)

孫老的婚姻
電影演員孫道臨和越劇演員王文娟於20世紀60年代喜結秦晉之好,之後共同走過了風風雨雨的30多個春秋。但兩位藝術家對二人世界的生活一直做低調處理。孫道臨在他出版的專集《走進陽光》中,甚至對兩人的婚事隻字未提。
孫道臨出生於北京一家書香門第,在燕京大學讀書期間,受同窗摯友黃宗江的影響,逐漸走上電影的道路。之後,他在《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等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角色,成為中國電影界一顆璀璨的明星。但年屆四十的孫道臨把愛情的花蕾藏在心底,一直沒有理想的意中人。

王文娟是浙江嵊縣人,13歲到上海學唱紹興文戲,因聰明好學,很快挑起頭肩花旦的重任。50年代由她主演的《春香傳》《紅樓夢》《追魚》更是其越劇事業的里程碑。但因為忙於演藝事業,直到50年代末,已過而立之年的王文娟仍待字閨中。

說起來兩位明星初擦的火花,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浪漫。有段時期,孫道臨幾乎被越劇醉倒,只要能騰出時間,他就去觀看由王文娟主演的越劇。有一次,孫道臨直率地去找黃宗江和黃宗英兄妹倆:「噯,我想結婚了,請幫忙找個對象。」黃宗江面呈喜色地說:「算來只有越劇團的王文娟還待字閨中,不知你對她感覺如何,如合得來,這大媒人我包下來了。」孫道臨的心事被另一位熱心人也察覺出來了,她就是孫道臨的同事張瑞芳大姐。在幾位好心人的促成下,60年代初,這一對為了藝術追求遲遲未婚的大齡男女,終於幸福地完婚了。這一年孫道臨39歲,王文娟35歲。

婚後,一對藝術伉儷相親相愛,比翼齊飛。當孫道臨因主演《早春二月》受批判、王文娟因拍攝《紅樓夢》被戴上專演才子佳人的帽子時,兩人又相濡以沫共渡劫難。80年代,他倆慶幸地迎來了新的藝術青春。年過古稀,夫妻兩人又攜手合作,把越劇《孟麗君》移植到熒屏上且好評如潮。

㈦ 求 不夜城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鏈接:https://pan..com/s/1lfTs6HstiFVlnFPmbftGPA

提取碼:1u21

該片講述了張伯韓苦心經營成為資本家,之後在上海解放在即時,作出「留下來」的選擇,又投身改造運動的故事。

㈧ 世博會 讀後感

2010年世博會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文明和諧的呼喚更是猶在耳邊。第41屆世博會將於2010年5月在中國上海舉行,這也是一個萬人矚目的盛會!

藉此機會我也閱讀了一些有關於世會的書籍,《中國與世博》出版於上海申博之際,按以往讀書經驗,這本書應該是具有較濃宣傳色彩的科普性圖書,似乎會介紹中國在歷屆世博會上的突出表現。而仔細研讀此書,卻發現其可貴之處很多。

這本書極具史料價值。粗略翻閱這本書,即會被書中的圖片所吸引。從1851年倫敦世博會的水晶宮,1889年巴黎世博會的埃菲爾鐵塔等歷屆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到中國參加世博會的「賽會大臣」楊兆黎的照片、中國館的照片。其中最珍貴的當屬徐榮村的「榮記湖絲」在1851年倫敦世博會上所獲得獎狀。正如本書封底所言「2002年3月中旬,就在上海申博最紅火最關鍵的日子,中國新華社向全世界宣布:在1851年倫敦舉辦的首屆世博會上,來自上海的中國商人徐榮村以自己的『榮記』湖絲參展,一舉榮獲金牌大獎。這段歷史將中國與世博會的淵源一下子拉近了。」而史料的文字部分更是全書的重頭戲。從第二章「早期世博會與中國」開始,編者就運用大量珍貴史料。如在《中美友誼的見證——中國與1876年費城世博會》一文中,編者寫到「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是第一次真正由中國人代表中國選派人員參加的世界博覽會。」浙江海關文書李圭就是中國代表之一,李圭因此著書《環游世界新錄》,編者在這一部分大量引用《環游世界新錄》中的內容,在描繪中國在此屆世博會上的表現時,巧妙地介紹了李圭——世博會親歷者的感受:對外國先進科技的感觸,對西方教育的贊賞。

本以為這是本「歌功頌德」只言其好的書,閱讀之後發現這本書可貴的客觀性。「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書中引用了當時很有影響力的《萬國公報》、《申報》、《東方雜志》上的言論,真實地還原了當事人的觀點。

閱讀此書首先有一種大開眼界之感。馬克思在1851年倫敦世博會閉幕兩天後,給恩格斯寫信說「英國人承認美國人在工業展覽會中得獎,在一切方面勝過他們。」「據說,著名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是施特勞斯在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所作。」1878年巴黎世博會上,「法國著名作家雨果主持作家大會,會上制定了保障文學產權的國際法。」屠格涅夫、柴可夫斯基、魯賓斯坦等都參加了此屆世博會。埃菲爾鐵塔是為1889年巴黎世博會所設計建造,1900年巴黎世博會第一次使用「世界博覽會」(World Exposition)的名稱;第二、三、四屆奧運會都與世博會同時舉行,而且「成了世博會招攬觀眾的體育表演」;蒸汽機、火車頭、電話、縫紉機等都曾在世博會上大出風頭……

我們熟悉的人物、建築、如今已被廣泛使用,這些都和世博會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足可見世博會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010年的上海,我們更應該關注今天的世界、今天的中國。早在19世紀,人們就意識到用世博會來提高本國的國際影響力,學習別國的先進技術,促進人類進步。在 2l世紀,我們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在對比中,看到優勢及不足,以此為契機,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總之,這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籍。作為一名中國青年,尤其是希望參與到上海世博會報道的一份子,更應該全方位了解世博會的相關知識。

明年,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又將為世界博覽會悠長的發展歷程增添新的華彩與輝煌!

人人都在為世博做貢獻,我也不例外,作為生活在浦東這塊熱土上的一個人,我們倍感驕傲與自豪。在幢憬美好明天的同時,我們也要為世博會的精彩盡自己的一份力,我們也要通過我們的雙手、至誠至熱的心和實際行動,來實現上海對全世界的承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等到了2010年世博會的時候,我希望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者,向外國朋友介紹我們日新月異的上海和歷史悠久的中國,為世博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海將向世界奉獻一個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這是上海對世界的承諾,也是中國對世界的承諾。
是這個嗎

㈨ 顧也魯為什麼被稱為影壇「袖珍小生」

顧也魯
(1916.9.1-2009.12.23) 演員。
原籍江蘇吳縣,生於常熟,人稱「袖珍小生」。20世紀30年代末從影,有作品近百,是上世紀40年代「孤島電影」代表人物。中國電影百年之際,被國家廣電總局授予「優秀電影藝術家」稱號。
1931年,在上海之友實業社當練習生時,參加吼聲劇社,業余從事演劇活動。
1937年加入青鳥劇社、上海劇藝社等團體,演出《雷雨》、《女子公寓》、《花 濺淚》等劇目。
1938年加入新華影業 公司,主演《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影 片。
1942年後加入中聯、華影等製片 公司,參加《博愛》等影片的拍攝。
1944年後組織南藝劇社,在北平、天 津、青島等地巡迴演出《日出》、《 重慶二十四小時》等話劇。1946年返 上海,加入國泰影片公司。1947-1951年與顧而已、高占非等在香港組織 大光明影片公司,並在《水上人家》 、《野火春風》等影片中扮演角色。
1951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曾在《宋 景詩》、《不夜城》、《子夜》等影 片中擔任角色。還參加拍攝《小裁縫 》、《追回的青春》、《思鄉曲》、 《中斷了的三重奏》等電視劇。
2009年12月23日凌晨四時三十分,我國老牌電影明星、上海電影製片廠優秀演員、中國民主同盟會成員、上世紀四十年代「孤島電影」的代表人物、享有「銀幕袖珍小生」稱號的電影表演藝術家顧也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龍華醫院逝世,享年93歲。
[編輯本段]顧也魯-綽號由來
顧也魯身材矮小,頭腦機靈。從影之初為大導演吳永剛和孫瑜所賞識,屢屢擔任主要角色並獲好評。一次吳永剛與友人無意間見顧也魯從遠處騎一女式單車,人小車小,巧致可樂,便稱顧也魯為「袖珍小生」,從此這一美名不徑而走。那年代,幾乎所有當紅的著名女影星都與顧也魯合作過,周璇、陳雲裳、陳燕燕和李麗華等等等等,套用現在一句時髦話,就是「鐵打的顧也魯,流水的女明星。」
[編輯本段]演出影片
1939:《葛嫩娘》
1940:《梁山伯與祝英台》、《碧玉簪》、《王老虎搶親》、《玉蜻蜓》、《珍珠塔》
1941:《春風回夢記》、《野薔薇》、《玉連環》、《碧海青天》、《小房子》、《地藏王》、《靈與肉》
1942:《重見光明》、《第三代》、《博愛》
1943:《千金怨》、《凌波仙子》、《秋之歌》、《第二代》、《漁家女》、《錦綉前程》
1944:《大富之家》、《鳳還巢》
1946:《民族的火花》
1947:《慾海潮》、《歌女之歌》
1948:《國魂》
1949:《野火春風》、《水上人家》
1950:《小二黑結婚》、《詩禮傳家》
1952:《方珍珠》、《和平鴿》
1955:《宋景詩》
1957:《不夜城 》
1958:《紅色的種子》
1959:《老兵新傳》
1961:《51號兵站》
1962:《女理發師》
1963:《北國江南》
1976:《難忘的戰斗》
1981:《革命軍中馬前卒》
1983:《子夜》

㈩ 不夜城是干什麼的

「不夜城」一般指位於上海市中心北部,閘北區西南隅的建設項目,規劃建設范圍南起蘇州河,北至中興路,東傍大統路—天目中路—南北高架路,西臨蘇州河—恆豐路,包括鐵路上海站地區。規劃總面積1.42平方公里。批准建築總量280萬平方米,總投資250億元人民幣,於2000年基本建成。「不夜城」也可為電影名,1998年、1957年及1948年均有同名電影。此外,紐約市也被成為「不夜城」。

詳細可參考:http://ke..com/view/60528.htm

閱讀全文

與不夜城1957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胖子演的外星人電影 瀏覽:48
笑傲江湖電影開頭音樂叫什麼名字 瀏覽:748
男生推薦女生看什麼電影好 瀏覽:698
葉問4電影粵語完整 瀏覽:713
歐美暴行電影大全 瀏覽:546
同性戀電影戀愛泰國 瀏覽:49
黃渤電影完整的 瀏覽:239
煙花這個電影的圖片 瀏覽:916
有個下電影的網站叫6v 瀏覽:889
最新的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316
童子護寶電影大全 瀏覽:281
大咖電影6 瀏覽:705
電影極度恐慌第二個結局 瀏覽:293
電影演員周麗娜說去香港了 瀏覽:58
專業粵語經典電影 瀏覽:820
法國電影的士 瀏覽:183
鹹蛋超人完整電影 瀏覽:523
兩個人看同一部電影的軟體 瀏覽:572
影院app電影大全下載 瀏覽:9
成龍電影龍卷風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