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凡爾登戰役的過程是怎樣的
在1916年戰局中,德軍指揮部計劃在東線進行防禦,而在西線打算對法軍戰線右翼部隊所依託的「凡爾登突出部」實施突擊。凡爾登築壘地域正面寬達112公里,由法軍第3集團軍防守。築壘地域中四道防禦陣地組成,全縱深15~18公里。其中三道是野戰防禦陣地。第四道防禦陣地由凡爾登要塞的永備工事和兩個堡壘地帶構成。
德軍指揮部計劃以第5集團軍攻佔凡爾登地域、按計劃,突破將在正面的一個狹窄地段實施。
在主要大山方向上,德軍在兩個法國師當面展開了6個半師,879門火炮,這就使德軍處於優勢:步兵比敵軍多兩倍,炮兵比敵軍多3倍半。炮兵數量如此之多,以致火炮和迫擊炮的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50~110門。
為了不暴露主要突擊方向,德軍決定在寬達40公里的正面上,以整個集團軍的炮兵進行8個半小時的沖擊的炮火准備。航空兵用於轟炸敵軍後方目標和掃射防禦陣地上的法軍。德軍於2月21日發起進攻,當天就佔領了第一陣地,在隨後的四天中又攻佔了兩道陣地和杜奧蒙堡壘,但未能突破敵人的防線。步兵進攻時採用縱深戰斗隊形以散兵線分波次推進,最前面為強擊群。法軍總指揮霞飛將軍於2月25日命令第2集團軍投入交戰,並通過巴勒杜克、凡爾登公路調運軍隊和物資。
從2月27日至3月6日,沿這條公路用3900輛汽車輸送了19萬名士兵和2000多噸軍用物資。這是大規模汽車輸送的第一個範例。從3月5日起,進攻正面擴大到30公里,德軍將主要突擊轉向馬斯河左岸,並由急促的沖擊改為穩步進攻,但是仍未奏效。經過70個晝夜,德軍總共才推進6~7公里。凡爾登戰役成了一場消耗戰。雙方都不斷投入新的兵力。
1916年6月,德軍指揮部再次試圖突破凡爾登築壘地域的防禦,但又未成功。到7、8兩月德軍仍未能摧毀法軍的防禦。
1916年6月,俄軍在西南戰線突破成功。7月,盟軍在索姆河發起進攻。8月,法軍發起反突擊。這些情況迫使德軍指揮部不得不在凡爾登一帶轉入防禦。德軍作戰6個半月,僅楔入防禦縱深7~10公里。1916年10月24日,法軍轉入反攻。至12月18日法軍收復社奧蒙堡壘和沃堡壘。12月21日,法軍前進到他們在2月25日原先據守的地區。德國預定在1916年戰局中迫使法國退出戰爭的戰略計劃,經凡爾登附近一戰遭到破產。
㈡ 有沒有關於凡爾登戰役的電影
《凡爾登戰役》,
英文片名:Vern - Descent into Hell
㈢ 被稱為「絞肉機戰役」的是哪個戰役
凡爾登戰役。
在一戰眾多著名戰役,1916年的「凡爾登絞肉機」的戰役可以說是一戰中破壞最大、更是人類史上最長的單一戰役,為人類戰爭史揭開血腥新一頁。
1916年2月21日,德軍開始炮轟法國東部凡爾登鎮,觸發長達10個月的炮戰,投入炮彈數目多達3200萬枚,逾30萬名士兵陣亡。這場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的戰役不僅是一戰中破壞最大、更是人類史上最長的單一戰役,且交戰方首次把「大規模殺傷作戰」的概念應用在戰場上。
(3)凡爾登之戰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凡爾登戰役歷史背景:
1914年德國沒有能取得迅速勝利,歐洲戰場在西線形成膠著狀態的戰壕戰,交戰雙方誰都不能前進一步。
1915年,德國的幾次努力進攻都沒有能夠奏效。德國將軍馮·法金漢認為如果對法國加強打擊,迫使法軍投入所有兵力,會使法國因消耗而亡。
他選擇了位於默茲高地上的凡爾登要塞作為主要進攻點,凡爾登是法國東北部的一座小城市,是德國通往巴黎的主要交通要道,有「巴黎鑰匙」之稱。可以使法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㈣ 瓦爾登戰役請問,能介紹一下該戰役嗎
是凡爾登戰役吧
1914—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而展開了一次大廝殺,這就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次大戰的中期,德軍在東線即對俄作戰取得重大勝利的情況下,
為盡快打敗英、法軍隊,其主攻方向轉回到西線,決心首先攻克法軍堅守的戰略要地凡
爾登。然而,事與願違,德軍不僅沒有攻下凡爾登,而且慘遭失敗,以致使同盟國實力
大為減弱,戰場局勢迅速向有利於協約國方面轉化。由於這次交戰破壞之慘烈,傷亡之
巨大,因而軍事歷史學家稱之為「絞肉機」之役。
1916年2月21日,德軍開始對凡爾登要塞發動進攻,企圖一舉消滅法國主力部隊。
凡爾登是法國東北邊境的戰略據點,是法國整個國防線的支撐點。凡爾登築壘地域
正面寬達112公里,由法軍第三集團軍(由埃爾將軍指揮,擁有11個師,632門火炮)防
守。
築壘地域由四道防禦陣地組成,全縱深15—18公里。其中三道是野戰防禦陣地。第
四道防禦陣地由凡爾登要塞的永備工事和兩個堡壘地帶構成。
德軍指揮部計劃以第五集團軍(由威廉皇太子指揮,擁有17個師,1204門火炮,其
中重型火炮683門,168架飛機)攻佔凡爾登地域。計劃在正面的一個狹窄地段(寬15公
里)實施突破。在主要突擊方向上,德軍在兩個法國師正面展開了六個半師,879門火
炮(其中重型火炮522門),這就使德軍處於優勢:步兵比敵軍多兩倍,炮兵比敵軍多
三倍半,火炮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50—110門。
為了不暴露主要突擊方向,德軍決定在寬達40公里的正面上,以整個集團軍的炮兵
進行八個半小時的沖擊前的炮火准備。航空兵用於轟炸敵軍後方目標和掃射防禦陣地上
的法軍。德軍於2月21日發起進攻,當天佔領了第一陣地,在隨後的四天中(2月22—25
日)又攻佔了兩道陣地和杜奧蒙堡壘,但未能突破敵人的防線。步兵進攻時採用縱深戰
斗隊形以散兵線分波次推進,最前面為強擊群。法軍總指揮霞飛將軍於2月25日命令第
二集團軍(司令官為貝當將軍,5月1日起為尼韋爾將軍)投入交戰,並通過巴勒杜克—
凡爾登公路(又稱「神聖之路」)運送作戰部隊和物資。從2月27日至3月6日,沿這條
公路用3900輛汽車輸送了19萬名士兵和2500多噸軍用物資。這是大規模汽車輸送的第一
個範例。
從3月5日起,進攻正面擴大到30公里,德軍將主要突擊方向轉向馬斯河左岸,並由
急促的沖擊改為穩步進攻,但是仍未奏效。經過70個晝夜(從2月至4月)作戰,德軍總
共才推進6—7公里。凡爾登戰役成了一場消耗戰、磨盤戰。
1916年6月,德軍指揮部再次試圖突破凡爾登築壘地域的防禦,又未成功。到7、8
兩月德軍仍未能摧毀法軍的防禦,1916年6月,俄軍在西南戰線突破成功。7月,盟軍在
索姆河發起進攻。8月,法軍發起反突擊。這些情況迫使德軍指揮部不得不在凡爾登一
帶轉入防禦(9月2日)。1916年10月24日,法軍轉入反攻,至12月18日法軍收復杜奧蒙
堡壘和沃堡壘。12月21日,法軍前進到他們在2月25日原先據守的地區。德國預定在
1916年戰局中迫使法國退出戰爭的戰略計劃,經凡爾登附近一戰遭到破產。
凡爾登之戰的規模和殘酷性都是很大的,法軍先後投入了70個師的66個師,德軍投
入了46個師,雙方死傷約100萬人。因此凡爾登之戰有「絞肉機」之稱。凡爾登之戰是
大戰中期階段的決定性一戰,法軍站住了腳跟,德軍不但未能一舉迫使法國投降,反而
使自己軍力開始衰落,日益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凡爾登一戰之後,德軍就逐步走上
了失敗的途徑。1918年11月10日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蘭,11月11日德國宣布投降,大戰
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
㈤ 什麼是德法凡爾登之戰
1916年的德法凡爾登之戰德法之間的凡爾登之戰發生在「一戰」中期,歷時10個月,德軍在東線對俄作戰勝利的情況下,為盡快打敗英、法軍隊,而將主攻方向轉至西線並首攻法軍戰略要地凡爾登。歷時近一年的拉鋸戰爭終以德軍失敗而告終。同盟國實力由此大為削弱,德國自此也再無力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局開始向協約國方面轉化。由於此次戰爭破壞異常慘烈,故又有「凡爾登絞肉機」之稱。
經過1914年和1915年兩年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都全力以赴地准備迎接新的一年到來,並希望在這一年裡打破僵局,取得突破性進展。
1915年,德軍對俄國的作戰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但德軍將領不敢率軍貿然深入,害怕重蹈當年拿破崙的覆轍。所以在1916年這一年,德軍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了西線。德國認為,只要能打敗英法兩國,俄國失去英法的支持,自然也會不堪一擊。這時,德軍參謀總長法爾根漢決定在西線集結兵力,選擇決戰的戰場,給英法聯軍以毀滅性打擊。
德國的決策人物早就把英國當成了頭號敵人,由於大海阻隔,無計可施。在歐洲大陸,英國的主要夥伴是法國,西線的主力也是法國。德國認為,法國的軍事實力已經衰弱,若能給法軍致命的打擊,法軍就會徹底瓦解,那時英軍也就好對付了。為此,德軍把進攻重點轉移到了西線,並且選擇了凡爾登作為突破口。
凡爾登靠近法德邊境,有16條鐵路、公路在這里通過,是法國前線舉足輕重的交通樞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凡爾登距巴黎僅220公里,因此它還是法國的西北門戶。法軍對這里非常重視,構築了四道防線,前三道防禦陣地是野戰防線,第四道是由凡爾登要塞的永久工事和兩個堡壘地帶組成。由於凡爾登地理位置的重要,德軍制訂了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取凡爾登的計劃。從1916年開始,德軍調兵遣將,配備了強大的兵力和火力,德皇太子威廉親臨前線,坐鎮指揮,准備在取得凡爾登大捷之後的2月底,德國皇帝可以在凡爾登廣場舉行閱兵式。
1916年2月21日,經過周密准備的德國軍隊,在短短的不足13公里長的戰線上,集中所有的炮火猛烈轟炸凡爾登。為了達到預期的目的,德軍還施放了毒瓦斯和噴火器等滅絕人性的武器。這一帶的戰壕、碉堡被徹底摧毀,樹木燒光,山頭削平,凡爾登附近地區變成了寸草不生的「死帶」,滿目是濃煙烈火,屍體殘骸,真是慘不忍睹。德軍在用炮火猛烈轟擊凡爾登的同時,還派飛機從空中對法國的鐵路進行轟炸。當天晚上,德軍在10公里長的戰線上向法軍陣線的腹地推進。2月23日,德軍的進攻仍然佔有十分明顯的優勢,但德軍的進展並不算順利,只前進了幾公里。2月24日,德軍攻破法軍的主要防線。25日,德軍輕而易舉地佔領了凡爾登的重要據點都蒙炮台。
德軍佔領都蒙炮台後,法軍在凡爾登處境危險,法軍陣線被切成幾段,後方交通也被切斷。法國為挽回即將失敗的局面,果斷採取措施,一方面向前線急調救兵,另一方面啟用老將貝當。貝當親自指揮,給前線部隊劃了一條線,命令他的部隊一定要死守,不許退過這條線。與此同時,他還組織人力物力搶修已被德軍炸毀的交通運輸線,調用大批汽車,冒著德軍的槍林彈雨,晝夜不停地搶運軍需物品,保障前線作戰所需。
得到了後方的支援,法軍戰士鬥志高昂,誓死保衛凡爾登。在以後的幾日里,法軍與德軍展開了激戰,雙方都源源不斷地向這里大量增兵,反復拼殺。因此,雙方都傷亡慘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28日,德軍進攻的第一次狂潮平息下來,德國用大炮炸平法軍陣地,然後由步兵突襲佔領的計劃徹底落空,德皇在凡爾登廣場閱兵的設想也隨之化為泡影。
在第一次進攻高潮中,法軍設在流經凡爾登要塞的馬斯河西岸的炮兵陣地給德軍造成了很大威脅。為了解除這個威脅,從3月6日始,德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對馬斯河西岸發起了強大的攻勢。戰役開始時,德軍具有明顯的空中優勢,但不多久,便喪失了制空權,法軍的飛機已經和德軍飛機勢均力敵。
在4月初的一次戰斗中,法軍無意中擊中了德軍隱藏在森林中的彈葯庫,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大爆炸。這次大爆炸給德軍以致命性的打擊,對整個凡爾登戰役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德軍的許多大炮無彈可發,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法軍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加強火力,猛烈轟擊,粉碎了德軍「炮兵摧毀,步兵佔領」的作戰意圖。從2月下旬至4月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德軍只向前推進了6~7公里,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法軍頑強的擋住了德軍的強大攻勢。
法軍雖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頂住了德軍狂風驟雨般的攻勢,但凡爾登要塞的壓力仍然很大,不得不向盟國英、俄求援。從此,德國忙於東西兩線作戰,使法軍能夠抽調兵力增援凡爾登。由於德國軍隊受到牽制,逐漸失去了主動進攻的優勢。
6月7日,德軍集中兵力,發動了第三次進攻高潮,也是此次戰役的最後一次高潮。德軍雖曾一度佔領了馬斯河東岸的伏奧炮台,但法軍拚死抵抗,寸土不讓,德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終於又沒能達到預期的目的。7月11日,第三次進攻告一段落,戰爭的主動權開始轉移到法軍手中。在此次戰斗中,德軍使用了殺傷力極強的化學武器——光氣,許多法軍士兵中毒身亡。
10月24日,法軍集中了17師的兵力,700多門大炮和150架飛機對德軍大舉反攻。德軍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步步後退,法軍則步步緊逼,一米一米地從德軍手中奪回陣地,收復了被德軍佔領的都蒙和伏奧炮台。最後,法軍全部收復了失去的陣地。12月18日,凡爾登戰役正式結束。
凡爾登戰役歷時近一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以來最激烈、最殘酷的一次大戰役。這次戰役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史無前例的。雙方還動用了當時所有的輕重武器、機關槍、毒氣、飛機等等。德軍為了攻克凡爾登,使用了一切可能用的武器和手段。由於在這次戰役中,雙方都使用殺傷力極強的武器,所以雙方的傷亡人數也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數以百萬計的人員在這次戰役中喪生。因此,人們又把凡爾登戰役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凡爾登戰役代表著德軍攻勢的最高峰,德國速戰速決的計劃徹底破產,同時,凡爾登戰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從此,德軍再也無力組織大規模的戰略進攻,逐步走向失敗,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凡爾登戰役也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型軍事戰爭實例,除了軍事決策者的指揮因素外,最具有影響力的因素是人民的因素。德軍發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強烈反對,被侵略國的人民團結抗戰,萬眾一心,打敗侵略者是必然的。
㈥ 凡爾登戰役是怎樣的
1916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了第三個年頭,隨著「施里芬」計劃的破產,德軍指揮部改變了作戰布置,計劃在東線進行防禦,而在西線重點對法軍右翼部隊所依託的凡爾登要塞」實施突擊。
這是繼任毛奇的德軍新任參謀總長法爾根漢提出的。他把這次行動計劃稱為「處決地」,目的是進攻一個法國不願放棄的軍事要地,讓法國在那裡投入全部兵力,然後加以殲滅,使法國在軍事上崩潰,從而逼其投降,法爾根漢公開叫囂:「要讓法國人把血流盡!」
這時,法軍總司令霞飛正忙於准備索姆戰役,無暇顧及離巴黎200多公里的凡爾登要塞,再說凡爾登要塞異常堅固,它築壘地域正面寬達112公里,由四道防禦陣地組成,而第四道防禦陣地則由凡爾登要塞的永備工事和兩個保壘地帶構成,當時的駐軍有4個師10萬多人。
德軍為了在軍隊的數量和力量上壓倒對方,法爾根漢下令把俄國、巴爾干半島前線以及克虜伯兵工廠的大炮,全部集中到進攻現場周圍。在12公里長的戰線上,排列著近千門大炮,前沿陣地還配有5千多個擲雷器。進攻的兵力有10個師27萬人,是防守凡爾登的法軍的三倍。
2月21日早晨,德軍開始猛烈的進攻。近千門大炮隨著一串閃光的信號彈在高空爆炸,一齊怒吼起來,以每小時10萬發的發射速度,把鋪天蓋地的炮彈傾瀉在凡爾登的野戰防禦陣地上,傾刻之間,法軍陣地一片火海。緊接著,德軍又用13門16.5英寸口徑的攻城榴彈炮,把一顆顆重磅炮彈,射向要塞最堅固的第四道永備工事上,伴隨著擲雷器發射著裝有100多磅高爆炸葯和金屬碎片的榴散彈,在一陣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法軍整段整段的塹壕變成了平地。經過12小時的猛烈轟炸之後,德軍又用5.2英寸的小口徑高速炮,以步槍子彈的速度發射霰彈,對驚惶失措、亂跑亂叫的法軍進行掃射,並用噴火器把法軍前沿陣地變成火海。
這樣反復轟炸和掃射之後,凡爾登要塞附近的狹窄的三角地帶的戰壕完全被摧毀,森林也被燒光,山頭被大炮削平,整個法軍完全暴露出來,戰場上空籠罩在一片濃煙烈火之中。炮火剛剛停息,隨著一陣陣吶喊聲,德軍六個步兵師從寬10公里的戰線上,向法軍防線沖擊。
法軍陣地上雖然是一片火海,但士兵們仍然憑借剩餘的工事,奮勇進行抵抗。軍官身先士卒,帶頭沖出戰壕,同敵人展開白刃近搏。法軍鬥志高昂,不畏強暴,勇猛異常,把敵人沖鋒一次次壓了回去。經過兩天激戰,終因寡不敵眾。有一萬多人被德軍俘虜,前沿的野戰防禦陣地基本上被德軍佔領。
法軍在凡爾登失利上的消息,很快傳到法軍總司令部。霞飛總司令大吃一驚,趕忙召開軍事會議,命令參謀總長立即趕到凡爾登,要不惜一切代價死守陣地,等待後續部隊的增援。隨後,又委任貝當將軍為凡爾登地區司令官,並集結兵力,准備增援。
貝當來到凡爾登後,先巡視了一下整個防禦體系,看著堆滿屍體的前沿陣地,貝當感到情況危急,凡爾登面臨著被包圍的危險。
正在這時,要塞東北部的都慕炮台被德軍佔領。這個炮台原有一個輕步兵師固守,經過德軍12萬發炮彈的狂轟濫炸,德軍一支只有9人的巡邏隊,未發一彈就佔領了炮台,因為上邊的將士全部陣亡。
貝當愈感覺情況不妙,立即在前線劃定了一條督戰線,嚴令士兵頂住德軍進攻,有誰膽敢退過此線,格殺無論。緊接著,便召開前線軍事會議,討論怎樣保證後方援軍和軍火物資的迅速到達,他委託這名指揮官,前往督促修路,保證27日起,開始通車運行。這位指揮官受命而去。過了兩天,6千輛汽車通過這條路,源源不斷地把19萬援軍和2萬多噸軍火物資運到凡爾登要塞。由於這條公路出色完成了凡爾登戰役的運輸任務,因而被法國人稱為「聖路」。
這下,敵對雙方軍事力量逐步趨向平衡,德軍雖然第一次進攻得到一些好處,可法國大量援軍和大炮的到來,使德軍寸步難行,雙方暫時對峙起來。法爾根漢做夢也想不到,短短的一周時間,法軍竟派出這么多援軍趕來。一方面是吃驚,另一方面心中暗暗高興。這與他事先估計的一樣,臉上露出猙獰的笑容:「好吧,我要法國人在這里把鮮血流盡!」於是,他重新布置一番,讓德軍休整一下,准備更大規模的沖殺。貝當將軍這方也在緊張的布置,他命令增援部隊馬上開赴前線,修補戰壕,安放大炮,准備迎擊德軍。
3月5日,大規模的戰斗開始了。德國步兵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從30公里的戰線上一齊向法軍陣地發起進攻。貝當將軍命令所有的法國大炮一齊開火,還擊德軍,20多萬軍隊用各種炮火向德軍掃射。
德軍死傷嚴重,退了回去。法爾根漢命令德軍停止全面戰斗,集中兵力,主要突擊馬斯河左岸,並由急促的沖擊改為穩步進攻,雖然又佔領了沃堡壘,可只推進了不到兩公里。到四月份,德軍經過70個晝夜的苦戰,仍未突破法軍防線。到七月份,雙方來回拉鋸,死傷非常慘重,仍然相持不下,德軍僅前進了7—8公里。
1916年10月24日,法軍轉入反攻,迅速收復丟失的炮台,德軍潰退,退出了凡爾登戰役。12月18日,凡爾登戰役結束。在這次空前規模戰役中,德軍共投入40個師,法軍全部70個師中,有66個師先後參加了戰斗。雙方傷亡人數70多萬,因此,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法爾根漢不僅使法國人流盡了血,而且也使德國人把血流盡了,回國後便辭去參謀總長的職務。
㈦ 《天啟:凡爾登戰役》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天啟:凡爾登戰役》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4IEVMPapfuPIBr9NP3DHbQ
簡介:1914年至1918年,歐洲持續內戰,戰爭爆發僅一年時間,死亡人數便激增至200萬人,更有無數人遭毒氣殘害,或被機關槍擊中,或因炮襲致殘,以致痛苦終生。1916年,隨著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的爆發,歐洲內戰趨於白熱化。參戰雙方均認為,只有加強炮襲的力度才能打破僵局,改變局勢, 20世紀因而籠上一層末日的陰霾——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然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又是如何?勝利?失敗?抑或只是虛空一場?就讓我們來看看,上帝在這卷「末日啟示錄」中留給人類的到底是什麼……
㈧ 求幾部關於一戰的電影,最好主要講述凡爾登絞肉機,索姆河戰...
不能只比較傷亡人數,凡爾登戰役比索姆河戰役更加有戰略意義。凡爾登戰役用的炮彈是最多的,結束後,當時凡爾登戰場的樹林、要塞、戰壕全炸為平地。
㈨ 求一部講述凡爾登戰役的電影。其他一戰二戰著名戰役的也可以
拯救大兵瑞恩 斯皮爾伯格拍的,湯姆漢克斯主演,諾曼底戰役
㈩ 凡爾登戰役有何歷史意義,這場戰役的目的是什麼呢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強、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戰爭持續時間從1916年2月21日至12月19日。德國和法國投資了100多個師,殺死了25萬多名士兵,50多萬人受傷,傷亡人數僅次於索姆河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凡爾登戰役導致德國軍隊失敗。凡爾登戰役徹底挫傷了德國軍隊的活力,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此後,法國主動出擊,戰爭大局逐漸明朗。凡爾登戰役後,德國軍隊逐漸走上了失敗之路。這場戰爭中的經驗被稱為「上海合作組織防禦」,也成為每個戰爭國家在每次戰爭後建設自己的堡壘工程的基礎。凡爾登戰役後,法國軍隊的指揮官作為一個獲勝的國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