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另一隻鞋最初是在哪裡播出的
在埃及播出
20歲的埃及青年,以四分鍾的微電影《The
Other
Pair》感動了世界上不同年齡,不同膚色,不同階層的人們,並榮獲了埃及盧克索電影獎。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他自己的鞋子已經破爛到無法再穿,但是當他發現車上被擠掉下的另外一個小男孩的一隻皮鞋時,撿起鞋子奮力奔跑,雖然沒能把鞋子送還給鞋子的主人,但是最終他的善良讓他擁有了一雙皮鞋。
有一種愛在「舍」與「得」之間。這樣慷慨的饋贈,並不是人人都有的氣度。當一樣東西不再屬於自己,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執著於此,拚命不想放手。可就像手裡的沙子,抓得越緊,漏得越多。把它讓給更有需要的人,反而既成全了別人,也收獲了一份珍貴的回憶。善良是比聰明更難得的事,因為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2. 《另一隻鞋子觀後感500字》
《俠客行》讀後感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金庸作品《俠客行》。
《俠客行》主要是寫石破天與玄鐵令和兩塊銅牌(「罰」與「賞」)之間發生的故事。
玄鐵令是謝煙客贈給朋友的三枚令牌,每一枚都可讓謝煙客為他做一件事,江湖上人人想占為已有。石破天有幸得到最後一塊令牌,但謝煙客怕石破天給他提出太無理的要求,又不想破了自己立下的摯言,便一心想殺了石破天。他逼石破天習武,想讓他走火入魔,促他早日喪命。但事與願違,石破天反倒習得一身稀世神功。兩塊銅牌,分別是「罰」與「賞」,是由俠客島上的使者遞交的。接這兩塊牌的人必須上俠客島,而所有去俠客島的都是武林中武功高強的幫主、教主、掌門,卻無一人從俠客島回來。石破天竟和俠客島賞罰二使結義,得到銅牌後去了俠客島,居然習得蓋世神武「白首太玄經」,此神功足以傲立於江湖。
石破天有一個兄弟石中玉。石破天在幼時被人奪去,他的父母以為他早已不在人世,所以對石中玉特別溺愛。石中玉犯下了大錯,他們寧願去雪山派門下「以命相還」;為救石破天,竟然與自己的師傅開戰。
這本書故事情節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全文貫串了一個「俠」字和一個「愛」字。文中正面反面的人物都很重義。謝煙客雖然一心想除掉石破天,但他堅守誓言,不以一指之力加害於石破天;石破天雖然武功蓋世,但始終不願傷人;還有「罰」與「賞」的使者,他們一個個都是俠客……石破天的父母為了兩個兒子,多次捨命相救,令我十分感動。
3. 甘地扔鞋、讀後感想。700字
給你找來了一篇範文,僅供參考
《有一種快樂在「舍」與「得」之間》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捨不得名利,就難以淡泊;捨不得熱鬧,又何以致遠?同樣,捨不得山下「清泉石上流」的情趣,哪得頂峰「一覽眾山小」的豪氣?
「舍」是一陣烈焰,它熔化了今日的形狀,卻鑄就了明日的成功。
戒除懶惰才能獲得健康,心無旁騖才能持久飛翔。想得到鄉間生活的純朴,你要放棄城市生活的安逸;想看到美麗草原的壯美風情,你要放棄煙雨江南的夢里水鄉。放棄了昨日的成就,才能輕裝上陣爭取新的輝煌;放棄了手中的鮮花,才能贏得明日頸上更加奪目的花環。
不放棄就難以得到,固守現在又何談追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只有放棄現在,才能追求更高;只有釋放自己,才能飛得更遠。
「得」即摘取成功,它需「舍」為其鋪就一分基礎。
奧運健兒奪冠之前必然放棄了家庭的安逸,進行過一段艱苦的訓練;科學名家成功之前也必然放棄了舒心的生活,進行了無數次分析和實驗。正因為放棄,李寧才一次又一次贏得世界冠軍;正因為放棄,瑪麗•居里才兩度榮獲諾貝爾獎。其實,「得」是合理的,「舍」也並不是一種過錯,人們往往能在放棄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一壺淡酒,一捧菊花。陶潛在仕途上做一個平凡的人。於是,他在雜草與豆苗叢生的農家小院里,看到了「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以始流,」找到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情趣。海子是一個不平凡的詩人,十五歲就考入北京大學,卻立志要做個平凡的人,於是,在「關心糧食和蔬菜」的生活中,他面朝大海,看到了春暖花開。
人常言:退一步海闊天空。說明人有時要學會放棄。放棄就是生活中的減法。減法能使一個數變小,放棄能使人放下一些事。
放棄是一種品質。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滅吳後,范蠡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離開越國放棄官位,更名改姓成為一代巨賈「陶朱公」。相反,同為重臣的文種卻迷戀官位因而未得善終。因此,人有時要學會放棄,運用一下減法。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前些時候,一個劉德華的「粉迷」的父親跳海身亡,只是為了女兒能見劉德華一面。她苦苦追求了十年卻落得了個家破人亡的結局,這個現實的悲劇告訴我們:有時,適時的放棄不是一件壞事,死鑽牛角尖往往得不償失。
古語雲:「不破不立。」放棄也是一種智慧。人不可能樣樣精通,做到文也行武也會;既能上福布斯,又能拿諾貝爾。因為術業有專攻。劉翔是110米欄冠軍,可當初他是學跳高的。因為先天條件不好,他的腿長了一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成績,即使後天努力也無法彌補。於是他放棄了跳高,反而成就了一位世界冠軍。
放棄並不意味著失敗,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是人生路上的智慧選擇。學會放棄也就學會了生活中的減法。因為放下了身上的負擔,自然能夠奔跑得更快。
鷹飛翔於天際,因為放棄了鰭尾;虎咆哮於山林,因為放棄了翅羽;魚遨遊於水中,因為放棄了腳爪。有所放棄,必然有所回報。上帝關上了門,必然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戶。
放棄更是一種心境。陶淵明官場失意,於是他放棄了官祿,去「種豆南山下」,尋找心中的「桃花源」,正是因為他離開了腐敗的官場,便獲得了一種超然的心境,能用不同於世俗的眼光為我們後人留下許多美麗的詩篇。
不去爭名奪利,不去理會世俗,放棄了名利就有了超然的心境。可世間人常常行事只為名利,由此可見,放棄名利怎麼不是一種超俗的心境?
我們應當學會放棄,運用生活中的減法。但並不意味著一味放棄。人生中幸福和成功仍要靠拼搏才能獲得。子曰:「當仁不讓。」所以,放棄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生活中的加減乘除要善於運用,不能偏棄。
學會放棄、學會生活中的減法讓我們邁向成功的步伐更輕快,讓我們的奮斗目標更明確,體味人生時更透徹。
成功不僅僅是靠放棄,但不能沒放棄。
有「舍」才有「得」,要「得」必有「舍」。捨得之間,涵蓋著無盡的禪意。如一縷輕煙裊裊而起,如一池秋水無邊展延,如一股幽香撲鼻而來,如一道彩虹西天展開,有天有海有地,捨得之間有無窮的意境。
放棄莫猶豫,才能果敢地創造未來;
放棄莫追悔,才能勇往直前地前行;
放棄莫留戀,才能痛快地塑造成功;
放棄莫拖延,才能乘時而起長飛翔!
朋友,果敢地追求,堅決地放棄吧!
於捨得之間,彰顯智者風范。
4. 如果看待獲獎作品埃及微電影《另一隻鞋子》
真的好暖心的一個小短片,超級無敵值得推薦。
這支短片的靈感應該是來自甘地的故事。短片雖然很短,但傳達的信息呼之欲出。就我個人從整體上看《另一隻》,影片最終明確的落腳點,點在了願望的對稱上;而對稱最終的促成則來自同理心的交匯。
影片里的主要人物的社會身份並不對稱。一個是衣著臟兮兮穿破人字拖的孩子,另一個則干凈整潔穿著新鞋。但兩個孩子都是一樣珍視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出場的小男孩即使在人字拖已經無可修復的情況下還在一次次不斷嘗試修補它。
而在屢試屢敗的實況里忽然在車站人群中望見一雙踏著新鞋的雙腳,而鞋子的主人卻一直拿紙巾不斷擦拭鞋面,小男孩滿眼羨慕目光地一直跟隨著這雙新鞋流動,又時不時看看自己腳下的人字拖,表情既羨慕又失落,患得患失。但由此可以看出兩個孩子的珍愛之心是相同的。
在車子立即發動的時候,擁有新鞋的孩子不小心在人潮中將一隻鞋子擠掉,但鞋子的小主人依舊戀戀不舍的回頭期望能拾回這只遺落的鞋子。
而人字拖已經損壞的男孩看見並上前撿到了這只新鞋,端起來滿足得只看了一會兒,又望向火車上的男孩的表情,他毅然拿著鞋子追了上去,期望能將鞋子歸還到它主人手中,但車子速度太快,孩子的步伐太小,兩個人只能錯失機會。
這里可以得到的信息就是:同理心。穿人字拖的孩子心思單純又細膩,即使也有想要穿新鞋的渴望,但同理心從一開始就折射到了一直在擦新鞋的男孩身上。所以他根本也沒來得及多想,一看到火車上的男孩對新鞋的可惜,他就義無反顧的追上去。
轉折在於穿新鞋的孩子得知自己無法拾回另一隻鞋子,卻最終選擇了將腳下的鞋子脫下來扔出車,其實這個與其留著單只鞋子不如成全一雙鞋子的行為行為既包含了成全,也包含了感激。成全了一雙對稱的鞋子,也無意中成全了想要穿上新鞋的男孩的夢。
所以一個完整的善意舉動應該是雙方促成的,缺了任意一方的參與它都不構成圓滿的句點。
同時,也可以看出同理心其實不分,也不該按階級區分。不論富貴貧窮與否,保持它,就可以為匆忙的世界留出溫柔的一隅書寫和諧的人文關懷。這大概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同呼吸,共命運的體現之一。
5. 看了另一隻鞋觀後感怎麼寫
既然自己得不到,就毅然選擇放棄,既然選擇了放棄,就要讓放棄變得有價值.不知道在這個世上,能有幾個人在失去的同時,具備這樣睿智的思想,但知道人生豐富多彩,人生短暫無常,人生有得必有失;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擁有太多太多的選擇,有些人卻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但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知道如果可以,誰願意主動放棄,但知道放棄其實是一種無奈的絕望,無可奈何中,痛不欲生!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不可能盡善盡美,人生,總會有太多太多的挫折,在艱難和逆境面前,我也曾經無奈地放棄些什麼,放棄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放棄那些實現不了的願望,放棄那些已離去的愛情……縱然很酸,很苦,很痛,很無奈,但是,既然無法改變現實,既然選擇了放棄,就積極一點,豁達一點,讓放棄變得有價值吧!人生的旅途太長太累,放下了心頭的包袱,輕裝上陣,也許得到的,是更多更多的快樂和幸福!失去一些東西,不要看得太重啦!人生的選擇總會留下種種遺憾!
6. 善良作文600字
善良作文600字(精選26篇)7. 另一隻鞋子是關於什麼主題的微電影
另一個鞋子是關於主題的微電影嗎?當然是的。
8. 微電影《有一天》觀後感,不少於600字
《有一天》觀後感(1)
「有一天」代表希望,夢想,未來。今天,我和同學門懷著沉重又復雜的心情看完了「有一天」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有九個單元故事組成。故事各不相同,但都蘊含著努力,汗水,夢想,希望……
《小小電影院》中的小鵬,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明創造,就是為了幫爸爸彌補欠下小朋友們的承諾,他不怕困難,樂觀生活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回家的路》中,看到被人販子拐賣,打的渾身是傷的孩子們,我哭了,他們可能只需要一點關心,一次關注,就能重回父母的懷抱。《讀唱樂團》講的是一群先天聾啞的孩子非常喜歡唱歌,他們希望在無聲的世界裡能唱出最美妙的聲音,通過老師的幫助,他們終於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樂章的書寫。《秋扎》中,年僅8歲,體重達120斤的小男孩,秋扎。在醫生的診斷下的了肥胖症,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跑步上學,跳繩,打籃球,體重在慢慢下降,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和正常人一樣……。
是啊!他們是多麼可愛呀!他們的生活和經歷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考上大學,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實現理想。但我知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讓我們的理想勇敢前進吧!
電影《有一天》觀後感(2)
星期五,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和六年級學生去華誼兄弟影院觀看電影。我邊走邊想:看的會是什麼電影呢?伴著歡聲笑語。我們來到了電影院。電影開始了,原來它的名字叫(有一天).它們講的是許多小故事,都是貧困山區孩子的。有很多小孩,其中有一個小孩,有一個壞人把他的腿打斷了一條,他只能架著拐杖,來到一個店旁要錢,後來那個壞人看見了,把盒子里的錢全都倒在了自己的手上,還要打他。有一個好心人路過了這,便連忙阻止了壞人,沒讓他繼續打下去。還有一個小孩叫夏扎。他才8歲,體重都100多斤了,幾乎也是個啞巴,他媽媽也搬到異鄉去了。清華大學教授虎子老師知道了,趕往了山區,找到了夏扎。便教他講話,虎子老師為了讓夏扎再多會一點,又當上了旁邊一所學校的老師教啞巴學生講話。經過虎子老師的耐心教導,夏扎終於會說好多話了!
這些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我們要關心他們,他們得到關心才不會自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有一天》觀後感(3)
有一天?是那一天呢?是一個關愛家裡條件不好的人。什麼樣才是家裡條件不好的呢?爸爸媽媽離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又怎麼辦呢?孩子只能去要飯了。可有些人就是不同情小孩。我真恨不得把他們打死。
有一個人就是要飯的,我以為是個大人,可是是一個,看上去比我大一點的小孩兒。我非常同情他,可有個大人把小孩推倒在地,然後又開口罵他。我想:「把小孩推倒,如果不是故意的,扶起來也就算了,還罵他,這個人的嘴可真臭啊!」
我也希望大人能不老說自己的孩子笨,如果說了孩子會很傷心,我有這樣的經驗,是我爸爸不小心說出來的,我非常的失望與傷心。可那天以後爸爸就不講了。請大人也尊重一下小孩,小孩是需要愛的。讓我們一起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小朋友吧!
有一天觀後感(4)
昨天的電影我真是感動極了。但是我也很氣憤。是因為有一集一個小男孩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在玩捉迷藏。那個小男孩真倒霉,好像被兩個年輕人抓住了。
那個小男孩被抓住被打的鮮血淋淋。小男孩好不容易要了幾個錢。那個時候他看到了一名男子。便向他要錢,那個男子可真是狠毒把那個小男孩一推還踢了幾下抱怨了幾句。小男孩只好傷心的走了。
這個時候,在樓上的侍衛阿姨和叔叔。這個時候經理來了,這個經理可好了。給他吃的喝的。我一點也不喜歡那個大胖子,他可壞了,就想讓他死掉。
哎,我想我長大了也想當那位經理叔叔。因為當我是個小男孩的時候經理就了我的救我一定想報答經理。感覺很溫暖,很有人關心,照顧我。
我還在想,當時的情景呢。我還想,要是我在場一定給那個壞胖叔叔狠狠的揍一頓。打的不是鮮血淋淋就是全身骨折讓他一年十年都不會好起來。
《有一天》有感(5)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的同學去華誼電影院看電影。
這部電影很感人。其中最令我感觸的是一個小男孩被綁架之後的故事。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在偏僻的橋洞里玩游戲,一個小男孩在數數,突然,壞人把他的眼睛用布帶蒙住,然後把他裝進布袋裡,把他帶回了家。還長期的虐待他,讓他去乞討。有一次,小男孩在電影院里乞討,被電影院里經理和員工看見了就給了他很多吃的。這時來了一個男人他拿起小男孩乞討的杯子,看了看生氣的說:「才這點錢」說著就要打他。這時正好被經理看到了便報了警,這個男人害怕極了就逃了。後來經理帶著小男孩找到了他的父母。
看完這一段我有很大的感觸,,電影院里的經理和員工是那麼善良,而虐待小男孩的那個壞人是那麼惡毒。同時,我還要告誡大家一個人在偏僻的地方玩,以防壞人有可乘之機。
這部電影還講述了其他幾個小故事。總之,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以後,我們不光要好好學習多為國家做貢獻,還要學會生活和做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我決定,從我做起!
9. 看完一雙鞋兩顆童心這個微電影觀後感作文五百字
篇一:童心依舊
喜刷刷,喜刷刷,喜的怎麼能是「刷刷」,喜的應是童心依舊,高中生們的童心依舊。
班裡買的「美人蕉」死了,留下空空的花池,散著點點的石子。不知是誰將它們一一撿出,拉攏著人們,清起了桌面,玩起了抓石子。
不久,抓石子就在班裡流行開來,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聽石子的磕磕撞撞聲,不禁想起了童年時代的我。多麼樂觀,多麼快樂,像石子般頻頻打出精彩的火花。還真沒想到,身處高中的我竟還能有這種感覺。在留有暗香的心靈深處,我不斷的發掘著潛藏的寶藏,那童年的記憶另我發狂,我總是在夢中尋找那種感覺。「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誰可想到那種快樂就在被書山掩埋的某個角落。只要有星星之火,就可以有燎原之勢。
不知是老班的反對,還是別他的原因,總是到嗒嗒作響盛世之時,老班突然夾書走入,石子聲沒了,移凳聲多了,說話聲小了,嘻笑聲沸了。其實何必太在意呢?豈說童心有過?唉,童心無過!豈說勞逸結合有過?sure,無過,無過!
石子們,有的碎了,碎成了我們深深的酒窩。桌子上,有的劃了,劃出了我們永恆的笑饜。笑臉中,陰郁散了,散成了我們的童心依舊。誰說藍色的雲只能落下憂郁的淚;誰說近夜的黃昏只能留下血色殘陽的傷痛;又有誰說高中的我們只能在題海中掙扎,永遠,留不下痕跡。
童心依舊,童心盛開,這才是真正的我們,真真實實80後的火熱青春。
篇二:童心依舊
小時候,我總渴望著長大……
長大了,我又渴望回到童年……
童年的景物是美好的,童年的心是善良的,童年的日子是快樂的。現在的我雖然即將遠離童年,但我依然童心依舊。
課堂上靜極了,時不時傳來了幾聲「唧唧」聲,原來是燕回來了,春天來了。我又瞅著它們想起了童年,家鄉的燕也許沒有它們聽話,我剛一開口,他們便飛走了。唉,還是那麼貪玩。
前幾次鎮上趕集,一位無腿的可能被兒女遺棄的老人在鬧熱的人群中間顯得格外凄涼,他在向大家乞討,他又臟又瘦的臉上露出一副憔悴的面容,我冷不丁地塞給他兩元錢,他非常感激地說了聲「謝謝」。這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那個炎熱的夏天,我把買雪糕的錢連同朋友的一元錢全給了那位乞討者,為此,那時朋友們說我「傻」,至今朋友們還說我「傻」。
晚上回家,一打開電視機,我總是挑著少兒節目看。為此父母一直批評我,總說我長不大。非逼著我看有意義的節目,於是我就偷著看少兒節目。都是你,童心依舊。
可能是由於童年在故鄉度過的吧!所以至今仍對家鄉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俗語說「狐死首丘」,連狐狸死時都要將頭朝向出生的山丘,更何況人呢!
時間猶如流水,沖走了太多的往事,唯一沖不走的就是那顆思念家鄉的心。每當逢節的日子不由得會想起家鄉那美好的日子。於是才體會到「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真切感受。
說來說去,還是童心依舊!
篇三:童心依舊
時光匆匆,歲月如海水,一復一日地盪滌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變得成熟,甚至世故。可是,有時我們會問自己,我們還擁有一顆童稚之心嗎?
始終堅守一顆童心是多麼重要啊!
童心所包含的不僅僅只有天真與幼稚,還有率真、無所顧忌和好奇心等。童心,類最初的情感容器,是人類心底最純的顏色,包含、裝載著一切美好的情感,這就是保持著童心的意義。簡而言之,依舊擁有童心就是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
大家都看過安徒生的經典之作《皇帝的新裝》。一個孩子揭穿了這個拙劣的、但無人敢指正的謊言。這說明什麼?在權勢、虛榮的重壓下,已經歷經滄桑的人們早已摒棄了那顆珍貴的童心,變得虛偽世故。在那個連小孩都能拆穿的謊言面前,因為這些,他們失去了基本的判斷能力,成為了我們嘲笑的對象。這就是失去童心的惡果。
讓我們回顧一下,牛頓、法拉第、瓦特等大科學家,均是因為好奇心而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的。牛頓若無好奇心,怎能對蘋果落地而產生疑問。為什麼亘古以來千百萬人見過這一現象卻發現不了萬有引力定律呢?法拉第見到電生磁實驗後就立刻對磁與電之間的聯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什麼千萬學子也同樣了解這個實驗卻發現不了電磁感應現象呢?瓦特在看到噴氣的水壺後就能產生疑問而發明蒸氣機,為什麼別人不能呢?這都歸結為好奇心的作用,而童心恰恰包含了這一點。
我們經常能看到大人們對乞丐不屑一顧,而孩童們卻時常向他們投去憐憫的目光,並投下一枚硬幣。且不管乞丐是真是假,孩子們的行為卻讓我們為之心動。那是純真的本性啊!
有科學考證,兒童的心最為善良,這個世界需要善良,同樣也需要那顆永恆的童心。
童心有著深遠的意義,它可以使社會進步,使社會安定,使人心祥和,使正義充滿人間。這個社會需要永恆的童心。童心,我們曾經擁有過,那就讓童心繼續留駐在我們心房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