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閃閃的紅星電影梗概
1931年,潘冬子的家鄉——柳溪鎮暫時還處在大土豪胡漢三的統治下。一天,胡漢三把潘冬子吊打拷問,逼他說出他父親潘行義的下落。這時,紅軍在潘行義的引導下,打進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1934年秋,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潘行義隨部隊轉移,臨行前,給潘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
潘冬子和母親為避難離開柳溪,轉入了深山老林。為了掩護鄉親們撤退,潘冬子的母親壯烈犧牲,潘冬子看到母親的死,變得更加堅強。在閃閃的紅星照耀下,潘冬子積極參加對敵斗爭有力地配合了游擊隊攻打姚事行動。戰斗迎來了勝利。
1938年,在江南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奉黨中央命令,准備開赴抗日前線。上級派潘行義來接吳修竹領導的游擊隊下山。潘冬子和父親終於見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1)紅色搖籃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影片介紹:
《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該片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該劇是一部較優秀的兒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為人物中心安排情節,設置矛盾,體現了主人公在黨和前輩的教育、幫助下,逐漸成熟起來的過程,將他愛憎分明、不畏艱險、機智勇敢、純潔質朴的性格特徵刻劃得比較突出。
該片利用電影手段,將許多畫面點染成深遠的意境,比如,用紅軍帽上的紅星,象徵革命和希望,寄託了少年主人公對紅軍父親的思念和追隨革命的信念。影片有著濃郁的抒情氣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調昂揚向上,節奏鮮明,有力地烘託了影片主題。
B. 讀紅色搖籃的梗概作文300字
紅色搖梗概
1929年3月11日,紅四軍從江西瑞金的壬田出發,翻越武夷山南麓,向福建長汀前進,12日進駐福建長汀縣四都鄉。古田會議之後,正當紅軍大發展之時,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主持下通過了《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首先勝利》決議案。為了督促毛澤東盡快「轉變觀念」,李立三委派周以農前往紅四軍,強令朱毛紅軍攻打南昌、九江。毛澤東處於兩難境地。權衡再三,毛澤東決定服從中央指示,在遊行示威中巧妙地做起了「推」字文章。其間,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被狡猾殘忍的何鍵殺害於長沙瀏陽門外的識字嶺,毛澤東揮淚率部撤離了長沙。1930年10月,紅軍攻克吉安,橫斷江西半壁。毛澤東「一年爭取江西」的計劃基本實現。
1930年底,蔣介石調集10萬大軍向江西中央蘇區發起了第一次軍事「圍剿」。驕橫狂妄的國民黨軍第十八軍的師長張輝瓚,一路揚言要「剃朱毛的頭」。正在這危急之時,紅軍內部又發生了令人扼腕的「富田事變」。面對內憂外患,毛澤東和朱德等排除干擾,按照「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一舉殲滅蔣介石的「王牌師」。毛澤東放聲歌吟: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C. 讀紅色搖籃的梗概作文300字
在革命紅色搖籃江西柳溪的山村裡,居住著幾十戶貧苦人家。他們受盡了惡霸胡漢三的盤剝和欺壓,飢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年僅八歲的潘冬子就是窮苦人家一個普通的孩子,他和小夥伴椿伢子天天眺望南山盼望著當了紅軍的爸爸早日打到柳溪,除掉胡漢三,為被胡漢三殘害的奶奶和伢子媽報仇。小紅軍潘冬子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當 父親從延安回來後,他與父親一同奔赴抗日前線,踏上新的激情征塵。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就在毛主席建立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出了一位勇敢的少年——潘冬子。這年秋天,毛主席領導的紅軍在與國民黨的戰斗中奪取了井岡山,並趕走了在這里作威作福的地主胡漢三,使得在這里的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而潘冬子的爸爸當了紅軍,媽媽也入了黨。 嚴冬來臨,許多紅軍的領導人因為嫉妒開始排擠毛主席,使紅軍沒能在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中取得勝利,被迫放棄了毛主席建立的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潘冬子的爸爸在臨走時送給了潘冬子一個禮物,它就是一顆閃閃的紅星。 後來,潘冬子母親為了保護井岡山的人民不被地主胡漢三陷害,給活活燒死在了一間茅屋裡,於是他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誓為母親報仇雪恨,
D. 井岡山,紅色搖籃長征後面是什麼電視劇
《延安頌》、《八路軍》、《解放》、《換了人間》、《外交風雲》。
1、《延安頌》
《延安頌》是一部四十集的抗戰歷史電視劇,由宋業明、董亞春執導,唐國強、馬曉偉、郭連文、鄭強、劉勁、楊猛等主演。
這部電視劇高屋建瓴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十年,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形成過程。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以無以倫比的膽略和才識,呼喚引導中國革命從國內戰爭走向民族解放戰爭的光輝業績。
該劇講述了以新中國誕生為起點,在世界大格局中,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新中國外交事業上的故事。
E. 有沒有講述中國共產黨的起源的電影或電視劇
1、《建黨偉業》
故事講述1911年冬,孫中山從海外歸來,於翌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與此同時毛澤東參加了光復新軍。很快,袁世凱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從孫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帥之身份,北洋民國政府成立。同年10月,國民黨成立。
F. 紅色搖籃觀後感 多少字都行,但是不能太少,只要寫得好,非原創也OK ,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紅色搖籃》已經全部演完了,我發現有時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
毛澤東思想是正確的,但是在中國共產黨中被承認是有一個曲折的過程的。
裡面有一個人說,如果有可能他願意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去捍衛毛澤東思想!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還很不成熟,只知道盲目地照抄和照搬前蘇聯共產黨的模式,不是犯左傾的錯誤,就是犯右傾的錯誤。
還好毛澤東在不被自己的同志所理解的時候,在黨內受到排擠的時候,他都沒有垂頭喪氣和怨天尤人,而是依然堅信著自己的理念不動搖。他真是具有偉人的胸懷啊!
我曾經看過《地球的紅飄帶》這本書,好像就是講毛澤東的一生中這一段最灰暗的歲月。
不過,是金子終究會發光的。
後來,歷史證明了這一事實。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喔,毛澤東還差一點沒有參加長征,沒有參加長征的人大部分都犧牲了,比如瞿秋白;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麼舊中國就還會在茫茫的黑夜裡繼續慢慢地、苦苦地摸索了。
G. 觀看紅色歷史劇觀後感
日出東方1919-1928
井岡山1927-1929
紅色搖籃1929-1934
長征1934-1936
延安頌1936-1945
解放1945-1949
開國領袖毛澤東1949-1954
這七部連起來看,是完整的中國革命史,我都看過,也非常喜歡。
八路軍、新四軍和延安頌的時間是一樣的。
還有保衛延安1946-1948,周恩來在重慶1946,雄關漫道1934-1936,西安事變1936也不錯。
至於電影和從某個側面反映革命史的就更不計其數了。
H. 電視劇紅色搖籃觀後感,1200字,原創的哦
都是命苦的孩。暑假也不讓還好過,還是電視劇。
I. 電視劇紅色搖籃觀後感
紅色搖籃觀後感如下:
作為80後的我,更加比較喜歡觀看紅色革命題材的電視劇。基本我每年都會反復觀看幾部經典的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之所以成為喜歡,就是反反復復觀看也不感覺膩,反而每看一遍都要一個新的感受。
一個新的認識,對了裡面的人物又有一個新的認知,彷彿也感覺無論看多少遍,都也無法對人物的認知到底,這也正應了每年都要反復去觀看紅色電視劇的原因;比如說我前面有篇《長征》電視劇介紹和點評。今天咱就再說說另外一部也是比較經典的紅色電視劇---《紅色搖籃》。
《紅色搖籃》是由金韜執導,王霙、王伍福、劉勁、黃俊鵬、張秋歌、鄭浩等人主演的革命題材劇。這部紅色電視劇是首映在2010年1月6號首映,它的播放時晚於咱前面介紹《長征》的,但是我覺它的拍攝錄制也正是《長征》的前奏,進一步對為什麼紅軍當時也走著長征的原因進行了補充。
紅色搖籃劇情講述了1929年至1934年這5年多時間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以瑞金為中心的贛南、閩西蘇區率領幾萬紅軍縱橫馳騁,抗擊國民黨的多次圍剿,進行了共和國建設偉大預演的歷史故事。
在這部電視劇中更加說出「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一切的行動都要從實際出發,不要對一切事物剛看見點曙光就感覺要勝利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析實際情況在做發言,正如毛主席常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建議更多青少年在閑暇之餘也去觀看觀看這些紅色革命電視劇,了解了解以前革命前輩的在戰爭時期的一些讓人難忘的事跡,而不是只是在現在課本上看看、讀讀這么簡單就過了。了解更多紅色革命電視劇,就更能激發自己為啥需要努力拚搏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