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觀《太行山上》有感怎麼寫
我看完電影《太行山上》,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是的,他是無辜的。他被捲入戰爭,千辛萬苦地逃出來,一心只想著回到日本、回到那個雖小卻有他的親人的小村莊去,安心地過他的生活。當得到可以回家的准許時,興奮與激動使他將自己的真心話脫口而出,卻也因此將自己推入火炕。當站在燃燒著熊熊烈火的火坑前,看著無數死去的同胞漸漸化為骨灰時,他絕望了、哭泣了;他對日本是忠心的,他愛他的國家與天皇陛下。可是他無法明白,為什麼會有這場戰爭?這樣的一場戰爭,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更令他不解的是,八路軍捉住了他,卻沒有殺他;然而,當他回到自己的皇軍陣營時,皇軍卻要殺他……正是這樣的不解與絕望,使他在跳入火坑之前,流著眼淚朝天上大喊:「天皇陛下,皇軍必敗!」而也正是這樣的話,使心狠手辣的阿部中將也感到的震驚:短短幾天,是什麼樣的東西,讓一個日本人的思想有了如此大的轉變?
這樣東西,不是別的,正是中國八路軍的人性光芒。而日本皇軍不懂這些,他們只知道勝利與死亡,卻沒有想到,那些在人心底深處的感情與關懷。八路軍可能並不強大,然而,正因為他們所散發出的人性光芒,使他們最終取得了艱險的勝利。
如今,抗日戰爭已過去了六十年。而在這六十年裡,中國人的人性光芒,依然無一時無一刻不在閃光。我們會將這種人性光芒繼承下去,同它來照亮中國前進的步伐。
朱德在平型關戰後向參戰指戰員訓話時說:「這是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你們敢打必勝的信心和英勇頑強的戰斗,打破了所謂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你們的鋼鐵意志和犧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是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可戰勝的!」 聽了這段話,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這番話真是大有分量,簡直是振聾發聵。我想,在此全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讓我觀看《太行山上》真是太振奮人心了。當然,通過這部影片,我深刻了解到了戰爭的殘酷以及當年中國人民奮勇抗日的感人事跡,也清醒地認識到今天我們這么隆重地紀念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以及我們所肩負的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
太行山上的戰役驚心動魄,事跡感人。 「 獨臂將軍 」 單刀帶傷戰場殺敵;在電台密碼被破解之後,幾個師長又憑借他們的機智,通過明語(俄語)來交流,使得日軍不能正確得知共產黨的消息 ……
從這些事跡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當時朱德領導的八路軍的英勇善戰、頑強殺敵,奮不顧身的精神。他們雖然人少,但是他們靠著人民群眾的力量,將日本帝國主義不敗的神話打破。他們的團結,讓我切身感到了集體的力量。同時,我也想到了我們學校現在的狀況,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振興佛山禪城教育事業,走到一起,共創榮山中學的輝煌,所以我們更要團結一心,同心同德,將學校建設好。 生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人民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愛我中華!科教興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而奮斗。
❷ 求一篇太行山上的觀後感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太行山上》。
這部電影主要寫了在抗日戰爭時,共產黨和國民黨連手打擊日軍。在太原,八路軍士兵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我們的城池,重重打擊了日軍,彭德懷總司令帶領戰士們在抗日歷史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其中,一個片段深深打動了我,震撼了我的心:一支國民黨軍隊只剩下了十幾個人,這支軍隊的旅長親自上戰場殺敵軍,子彈沒有了,就用刺刀,直到倒下。軍長對戰士們說:「你們已經看見了,你們的旅長犧牲了,如果有誰退縮,我絕不同意!但是如果我退後了,誰都可以向我開槍!」士兵們聽了,都很佩服他,紛紛勸他不要上去,此時,他說了一句讓人永生難忘的話:「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就毅然走上了戰場。
戰場上仍然響著槍炮聲,到處彌漫著硝煙,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向前沖著,敵人一個一個地倒下了,但是這位偉大的軍長也為國捐軀了。戰爭結束了,地上到處都是屍體,戰場上空久久回盪著:「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
在抗日戰爭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為國家、為人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是英雄,他們抱著必死的決心來參加戰斗,他們把國家看作第一位,以國家為重,在本格局已定的戰斗中與敵人廝殺到底,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一曲《太行山上》承載了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的呼喚,承載了中華人民對祖國的愛。
❸ 太行山上觀後感
今天我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❹ 觀看《太行山上》的觀後感,100字左右
當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內心有說不出的感受,那種生與死的戰爭場面在我心裡久久都不能抹去。影片反映了我們這支可歌可泣的英雄部隊,為了保衛祖國的每一寸國土,為了自己的那種理想與信念,不畏艱難困苦,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身軀築起了鋼鐵長城,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祖國的明天。他們的那種精神使我們變得堅強,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作為新時期的一名革命戰士,我們肩負的責任是神聖的。軍人的職責就是打仗,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戰爭是殘酷的,影片中的那一幕幕悲劇,讓我充滿了對敵人的無比憎恨,歷史雖已過去,但它教育我們這一代人絕不能丟掉祖國的一寸土地。
所以我們每一名軍人都要刻苦訓練,提高自己的軍事素質,同時還要增強自己敢打必勝的信心,繼續發揚先輩的犧牲奉獻精神,為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❺ 太行山上電影的觀後感
太行山上電影的觀後感是一部令人感慨的歷史電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在日本侵華時共產黨與國民黨聯手抗日。其中也包括了幾個重要的戰役下面第一範文網網要分享給。
太行山上是由韋廉沈東陳健執導王伍福宗利群李樹生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片於2005年8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
劇情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寇發動了侵華戰爭華北地區因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成為日軍的主要突破口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奉黨中央命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115120和129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開辟太行山革命根據地。
朱德見到閻錫山表明我軍抗日決心要在平型關打一仗殲滅日軍一部並要求友軍配合只想抗戰守土的閻錫山表面上答應配合卻遲遲沒有行動。
❻ 太行山上觀後感
太行精神,中華民族的精神
——《太行山上》觀後感
《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讓我們重溫了這段震驚中外的戰斗歷史,給了我很深的震撼。
在觀看影片的整個過程中,我都以飽滿的熱情觀看著、感動著、思考著。在整個中華民族危急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站在了最前面,帶領人民共同作戰。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關大捷,打敗了日本的板坦師團,這是繼七七事變和甲午中日戰爭以來給日本軍隊最沉重的打擊,大大鼓舞了中國的抗日戰士,使他們的抗日激情日益高漲。記得在平型關戰役中,日軍沖到我方戰壕,這時的八路軍已彈盡糧絕,唯有用大刀拚死相抗保衛領土。日寇見狀也齊刷刷地換上刺刀,與我們進行了血戰與肉搏,在付出了慘痛代價的情況下我方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拋頭顱,撒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一切的抗戰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太行兒女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譜寫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光輝篇章,鑄就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
太行精神是共產黨人領導太行兒女展現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展現的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是為民族解放展現的萬眾一心、敢於勝利的精神,是為人民利益展現的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廣大共產黨員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英雄主義氣概,為民族精神的振奮和民族素質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現在,時光雖已過去了一甲子,但中國人民在抗戰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我們這個時代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的學生,這一點是永遠都不能忘記的。中華文化延續數千年,民族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現在雖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們也必須要牢記歷史、居安思危,捍衛革命前輩的革命成果。日本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帶頭參拜靖國神社,企圖為當年的戰犯招魂。今年以來,日本更變本加厲,同時向中國、韓國、俄國提出領土訴求。這種種趨勢,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作為新中國的學生,我們必須學習《太行山上》中的先輩們的「太行精神」,敢於犧牲,樂於奉獻,牢記我們的民族精神!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有一份光,發一份熱,為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身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學校團委組織我們團員觀看了電影《太行山上》,讓我們有機會在銀幕上得以再一次感受那令人難忘的歷史畫卷。不禁驚嘆電影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同時一種對抗日前輩的景仰在不知不覺中升騰起來……
《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其中著名的平型關大捷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第115師打的一個漂亮的殲滅戰。它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因而大長了中華民族的志氣,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餡。這是中國共產黨堅決抗日方針的一次輝煌勝利。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後的首次勝利,它表明,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抗戰力量。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宣喊。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團員,更覺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生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人民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愛我中華!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觀看電影《太行山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電影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115、120和129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影片通過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擊斃日酋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幾次重大戰役,展現了共產黨與國民黨、軍閥閻錫山等各方勢力的周旋,以及反抗日本侵略軍的勇氣和智慧,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深刻了解到戰爭的殘酷以及當年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英勇抗日的感人事跡。今天我們能安靜地坐在教室里聆聽老師的教誨,更是深深地感受到這和平穩定的環境來之多麼不易,因為它是多少仁人志士浴血奮戰,用鮮血和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們每個人應該倍感珍惜,特別是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更應該好好學習,學好知識、掌握本領,長大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❼ 看《太行山上》觀後感
《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讓我們重溫了這段震驚中外的戰斗歷史,給了我很深的震撼。
在觀看影片的整個過程中,我都以飽滿的熱情觀看著、感動著、思考著。在整個中華民族危急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站在了最前面,帶領人民共同作戰。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關大捷,打敗了日本的板坦師團,這是繼七七事變和甲午中日戰爭以來給日本軍隊最沉重的打擊,大大鼓舞了中國的抗日戰士,使他們的抗日激情日益高漲。記得在平型關戰役中,日軍沖到我方戰壕,這時的八路軍已彈盡糧絕,唯有用大刀拚死相抗保衛領土。日寇見狀也齊刷刷地換上刺刀,與我們進行了血戰與肉搏,在付出了慘痛代價的情況下我方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拋頭顱,撒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一切的抗戰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太行兒女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譜寫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光輝篇章,鑄就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
太行精神是共產黨人領導太行兒女展現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展現的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是為民族解放展現的萬眾一心、敢於勝利的精神,是為人民利益展現的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廣大共產黨員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英雄主義氣概,為民族精神的振奮和民族素質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現在,時光雖已過去了一甲子,但中國人民在抗戰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我們這個時代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的學生,這一點是永遠都不能忘記的。中華文化延續數千年,民族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現在雖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們也必須要牢記歷史、居安思危,捍衛革命前輩的革命成果。日本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帶頭參拜靖國神社,企圖為當年的戰犯招魂。今年以來,日本更變本加厲,同時向中國、韓國、俄國提出領土訴求。這種種趨勢,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作為新中國的學生,我們必須學習《太行山上》中的先輩們的「太行精神」,敢於犧牲,樂於奉獻,牢記我們的民族精神!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有一份光,發一份熱,為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身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學校團委組織我們團員觀看了電影《太行山上》,讓我們有機會在銀幕上得以再一次感受那令人難忘的歷史畫卷。不禁驚嘆電影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同時一種對抗日前輩的景仰在不知不覺中升騰起來……
《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其中著名的平型關大捷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第115師打的一個漂亮的殲滅戰。它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因而大長了中華民族的志氣,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餡。這是中國共產黨堅決抗日方針的一次輝煌勝利。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後的首次勝利,它表明,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抗戰力量。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宣喊。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團員,更覺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生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人民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愛我中華!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觀看電影《太行山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電影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115、120和129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影片通過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擊斃日酋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幾次重大戰役,展現了共產黨與國民黨、軍閥閻錫山等各方勢力的周旋,以及反抗日本侵略軍的勇氣和智慧,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深刻了解到戰爭的殘酷以及當年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英勇抗日的感人事跡。今天我們能安靜地坐在教室里聆聽老師的教誨,更是深深地感受到這和平穩定的環境來之多麼不易,因為它是多少仁人志士浴血奮戰,用鮮血和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們每個人應該倍感珍惜,特別是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更應該好好學習,學好知識、掌握本領,長大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❽ 太行山上 寫這個電影的讀後感
電影《太行山上》觀後感 勇敢的烈士們,昨天你們用自己的身軀,自己的鬥志,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懷念你們。 看完了影片《太行山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戰役,那一幕幕令人奮起的場面,一直縈繞在我的眼前,讓我對烈士們肅然起敬。 你看,戰爭打響了,頓時,戰場上硝煙彌漫,爆炸聲,機槍聲,飛機聲夾雜在一起,混成一片,號角吹響了,戰士們伴隨著這號角聲奮勇前進,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守土抗戰,精忠報國,維護和平。一陣嘶殺後,他們倒在了太行山下,但是他們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他們為我們中國「戰」回了尊嚴。 影片中的郝隊長 ,是最令我感動的人,他確實是一名「好隊長」。在危急時刻,郝隊長堅定地說:「我去!」隊員們聽了,一把拉住郝隊長,堅決不讓隊長去,郝隊長果斷地說:「誰敢在戰場上退縮,就一槍打死他,如果有誰看見我退縮,也把我打死好了。」說完,郝隊長拿起沖鋒槍,帶領著戰士們一步步朝著鬼子逼近。他沖到了最前線,郝隊長一點兒也不畏懼,突然,「轟——」,就在那一刻,郝隊長倒在了血泊中,但是他的臉上依然是那麼的大義凜然,依然是那麼的義無反故,流露出一個英雄本色。在郝隊長的感染下,隊員們不惜一切代價,沖啊,左一刀,右一刀,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他們恨死日本鬼子了。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如此勇敢?那是追求和平的信念,讓他們願和日本鬼子同歸於盡。 日本鬼子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結束了,中國醫護人員在戰場上尋找到了一個日本活口,便馬上救援,女醫護員細心的幫他包紮,可她還不知道死亡就在眼前,這個日本鬼子已動了殺機,他偷偷從背後掏出一把匕首,惡狠狠地朝女醫護員捅去,瞬間,血花飛濺,我們的戰士就這樣無辜的犧牲了。看到這里,我心中湧起一股憤怒。生路在這個日本鬼子眼前,為什麼他還不要,反而把女醫護員殺死,日本鬼子真是喪盡天良啊! 烈士們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又是光榮的,他們給我們的鼓舞是永恆的,他們將永遠激勵我們珍惜和平,珍惜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深信,太行山下烈士們的鮮血不會白流,我們一定會創造一個更輝煌的新中國!
❾ 《太行山上》觀後感
《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讓我們重溫了這段震驚中外的戰斗歷史,給了我很深的震撼。
在觀看影片的整個過程中,我都以飽滿的熱情觀看著、感動著、思考著。在整個中華民族危急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站在了最前面,帶領人民共同作戰。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關大捷,打敗了日本的板坦師團,這是繼七七事變和甲午中日戰爭以來給日本軍隊最沉重的打擊,大大鼓舞了中國的抗日戰士,使他們的抗日激情日益高漲。記得在平型關戰役中,日軍沖到我方戰壕,這時的八路軍已彈盡糧絕,唯有用大刀拚死相抗保衛領土。日寇見狀也齊刷刷地換上刺刀,與我們進行了血戰與肉搏,在付出了慘痛代價的情況下我方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拋頭顱,撒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一切的抗戰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太行兒女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譜寫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光輝篇章,鑄就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
太行精神是共產黨人領導太行兒女展現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展現的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是為民族解放展現的萬眾一心、敢於勝利的精神,是為人民利益展現的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
現在,時光雖已過去了一甲子,但中國人民在抗戰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我們這個時代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