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夢開始的地方新疆版觀後感300字
《夢開始的地方》觀後感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夢開始的地方》,該電影主要是以內地新疆高中班為素材,通過講述內高班各族學生在內地學習、生活、成長和成才的故事,生動展現了黨中央對新疆各族青少年的親切關懷,尤其是對新疆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傾力支持。劇中通過一群飛出邊遠地區,在內高班學習的新疆孩子青春勵志的故事和家庭變遷來折射新疆這片土地,各族群眾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的真實生活狀態。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讓我更加真實的感觸到,民族團結靠大家,民族團結可以結出最美的愛之花。在新疆這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團結顯得尤為的重要和必須,只要在新疆這個地方呆過的人,都會真切的感覺到「民族團結是福,民族分裂是禍」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每一個人都應該在新疆,這個夢開始的地方,靠著人與人之間真、善、美的情感紐帶,緊緊的聯系在一起,為新疆的繁榮、昌盛、和諧、文明做出努力。
為了夢想,走出新疆,走向世界!
Ⅱ 新疆的電影《真愛》的觀後感 500字以上
電影《真愛》觀後感:灑向人間都是愛
我為可愛的新疆人流淚,我為真愛流淚,我為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親和她的偉大母愛流淚。而這個眼淚是激動的眼淚,自豪的眼淚,是內心震撼的眼淚……
是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曾在報紙,電台,電視台多次報道,感動了全新疆,感動了全中國。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有個賣水果的維吾爾族小伙推著手推車准備從很多在大街上停放的汽車當中穿過去,但他害怕劃傷周圍的汽車,不知道怎麼過,這時,有位漢族老大爺給小夥子指揮,讓他安全地從汽車中間過去。這就是我們新疆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且非常感人,幾乎人人每天都能看到,碰到。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這是多大的愛,多麼大的情懷,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們受苦,受難。為他們無私的遮風擋雨。
我們生活在無數個充滿真愛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滿大愛的國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也是我們天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們新疆人為之自豪的資本。
天山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我是一部不落的去看,從小看到大,我也感受到該廠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巔峰,小時候喜歡看《向導》《神秘的駝隊》《艾力甫與賽乃木》《買買提外傳》……最近幾年的《吐魯番情歌》《烏魯木齊的天空》等都是很好的電影。看了都喜歡,我總認為我們新疆的電影還有待發展,與內地有著差距,覺得拍攝、剪輯、導演、演員還需努力。這次看到《真愛》這部影片後,我對新疆的電影及電影人充滿了信心。對我們的電影在內地市場能夠打響,能夠站穩腳跟充滿希望。談電影我是個外行,我只能看到表面,但就表面而論《真愛》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拍攝地點,敘述的場景,自然風光,自然的生活,沒有刻意去表達什麼,但是表達了很多,沒有刻意去說什麼,但是說了很多。讓人聯想到嬉鬧與青山綠水中的童年,聯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站在木橋頭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這是一部好電影,體現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沒有誇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
電影是一門直觀藝術,它能達到很多藝術形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電影用故事及它的感染力宣傳新疆,贊美新疆,推出新疆,用這種方式使內地與新疆的距離更加拉進,進一步推動我們的旅遊,搞活我們的經濟,使更多的內地同胞認識新疆,認識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諧及各民族之間的真愛。
Ⅲ 新疆電影愛在旅途 求觀後感 謝謝
影片內容取材自新疆流浪兒童的經歷,電影情節緊湊,故事感人,以幫助被拐兒童木拉提回家為主要故事,再現了解救、教育、轉化流浪兒童並為他們找到家人的過程,再現了各部門通力合作、果斷出手、嚴打蛇頭、服務群眾的過程,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的關愛,社會各界的關愛,展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互助、弘揚正氣的優良傳統。
電影《愛在旅途》講述了被拐流浪兒童木拉提在「蛇頭」脅迫下行竊,之後被新疆警方解救回疆,開始尋找父母的故事。故事圍繞著愛與被愛展開敘述,影片中流浪兒童的生活、丟失孩子父母的現狀、社會各界力量的大愛讓人為之動容。
Ⅳ 新疆電影娜娜觀後感 要原創的,不要復制粘貼的
《娜娜》觀後感
前幾天,我看了《娜娜》電影,心裡想說的很多…
電影講述了漢族姑娘王燕娜在了解到維吾爾族少年毛蘭江被查出患有急性腎衰,生命危在旦夕,必須立即做換腎手術,而他家中所有直系親屬都不符合換腎標準的情況後,隱瞞了家人,辭去臨時工作,主動提出無償捐獻腎臟的請求,之後努力勸說父親同意自己對毛蘭江的幫助,成功完成手術的故事。
《娜娜》於2012年4月17日晚在蘭州交通大學成功舉辦了電影首映式,引起廣大師生的強烈反響,電影主演及《娜娜》人物原型王燕娜同時參加儀式。
王燕娜說:「我的想法一直很簡單,我只是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要代表我的全家感謝社會各界一直以來的關心。這將是我一段最難忘的人生經歷。」
自治區精神文明辦公室主任孫新剛說,王燕娜無償捐腎體現了新時代青年的優秀品質,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青春之歌。王燕娜是民族團結的模範,也是道德建設的楷模[1],值得全疆各族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習。這是高新區長期堅持民族團結教育的豐碩成果。他代表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精神文明辦公室向王燕娜表示祝賀和親切的慰問,向王燕娜及其父母和全家表示崇高的敬意。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徐彬說,王燕娜年僅24歲,她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為挽救一個原本素不相識的維吾爾族學生毅然無償捐獻了自己的一個腎臟,這對任何人都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她的行動非常感人。她為高新區樹立了一個可貴的民族團結典範。這也以無可否認的事實說明,黨的民族團結政策深入人心,新疆各族人民在祖國大家庭里互相幫助,其樂融融,誰也離不開誰。
王燕娜用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書寫了民族團結的感人篇章,體現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和當代青年的優秀品質。
娜娜觀後感2
前幾天,我和同學看了新疆本土電影《娜娜》,深有感觸。
電影講述了漢族姑娘王燕娜在了解到維吾爾族少年毛蘭江被查出患有急性腎衰,生命危在旦夕,必須立即做換腎手術,而他家中所有直系親屬都不符合換腎標準的情況後,隱瞞了家人,辭去臨時工作,主動提出無償捐獻腎臟的請求,之後努力勸說父親同意自己對毛蘭江的幫助,成功完成手術的故事。
一個家境平凡的26歲臨時工、社區自願者,一個身患重病的18歲維吾爾族少年,兩人之前毫無關系,也相互不認識,主人公娜娜卻堅持提供援助。再加上一系列社會現實的縮影式投射,尤其是人們對無償捐贈的望而卻步的態度,使得主人公與思想作斗爭的舞台空間被拓展得縱深感極強。男朋友的拋棄,父親的勸阻,最終卻令娜娜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從而打動了深愛自己的父親--------其間電影將主人公內心的發展歷程抓的絲絲入扣,表現的刻骨銘心、感人至深。大愛無邊。那女孩為了用善良的雙翼守護重病的維族少年,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捐出一個腎使她承擔了異乎尋常的風險,同時相伴的還有無法避免的傷害。女孩固執的決定是偉大的,然而在偉大的背後卻只是一個簡單的想法,一份最本真而樸素的情懷,在危難關頭施救於人。 手術是成功的,恢復的不僅僅是少年羸弱的身體,更是人們心中隨著歲月而漸漸淡化的,這份愛的勇氣,女孩兌現了奉獻的承諾,在術後平靜而溫暖的陽光中,她正經歷了從平凡到偉大的蛻變,也使得「大愛無邊」這個詞跨越了年齡、民族、家庭,在這片飛速變遷的大地上擁有了最好的詮釋!
Ⅳ 愛歸來新疆電影觀後感
《愛歸來》講述了維吾爾族牧羊人卡德爾撿回一名漢族棄嬰,歷盡艱辛堅持把棄嬰養育成人的故事,彰顯了民族大愛、人性之美。
遺棄嬰兒取名字凱賽特,長大以後承繼了卡德爾大爺心地善良朴實的品性,享受生活,渴望自由完美的愛情,打破了各種各樣摩擦阻力,最後和阿娜爾古麗踏入了婚姻生活的紅毯。
凱賽特母親韓冰在臨死之時,滿懷懺悔的心理狀態來協助凱賽特,卻在凱賽特取得成功之時含笑花離開。
本劇依據產生在鄯善縣的民族大團結真實事件開展深層寫作,重現了新疆省各族群眾在強國夢的重大新征程中團結一致奮發進取、互幫互助互敬互愛的感人至深情景。
這一影片好像非常簡單,但這一影片確實不容易,用一個簡單的故事就把人內心深處許多繁雜的物品翻了出去。
很多種多樣繁雜的情感感人至深,都是在心內翻滾,最首要的,我認為或是真情和感情,這也是塵世間更為寶貴的情感,有你才幸福。
Ⅵ 愛在旅途新疆電影觀後感
愛,是影片圍繞的主題,正是這份愛,打動著千千萬萬觀眾的心!看完這部影片,我流淚了,這感動的淚水滑過我的面頰,影片中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畫面又一一浮現在我的眼前,讓我不得不說:相信人間有真情!
該影片講述了被拐流浪兒童木拉提在「蛇頭」脅迫下行竊,之後被新疆警方解救回疆,開始尋找父母的故事。故事圍繞著愛與被愛展開敘述,影片中流浪兒童的生活、丟失孩子父母的現狀、社會各界力量的大愛讓人為之動容。
這部影片喚起全社會對流浪兒童的關愛和救助。同時也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的關愛,社會各界的關愛,展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互助、弘揚正氣的優良傳統。
在新疆,每年有很多像阿里木江那樣被犯罪團伙販賣到各地,那些無辜的孩子,在城市的邊緣流浪、做惡、同時被蹂躪。在溫暖的木吉他、打擊樂以及洪啟佈道式的喃喃細語中,我們聽到他放下了對社會的控訴,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心靈真摯的呼喚。
參考啊!!!!我也寫的這篇
Ⅶ 這里是新疆觀後感兩百字。
觀看宣傳紀錄片《這里是新疆》
觀看完大型詩畫形象宣傳紀錄片《這里是新疆》,看後不禁感慨我們新疆好美、新疆好大,不僅是民俗特色的新疆,也是現代化、開放的新疆,這部紀錄片是自治區成立60周年最好的禮物。影片只有畫面沒有對白像一幅動態畫卷娓娓道來,伴隨動感的音樂全景呈現了全疆各地州的風情,展現了新疆各民族互相團結,經濟騰飛,民生改善,生活水平日新月異的一面。
一、弘揚了愛國愛疆、團結奉獻、 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達西村是新疆農村的縮影,再現達西村的過去和現在,讓我們看到了新疆的快速發展,也見證了新疆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展現了少數民族特色傳統文化。影片由《石榴花開》、《老城新家》、《我的夢》等一個個小單元展現了少數民族傳統飲食,特色文化。三、宣傳了新疆是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優美的舞姿,歡快的節奏,每一個畫面都是新疆的宣傳名片。
Ⅷ 愛無疆電影觀後感
《愛無疆》故事寫一個叫蘇萌的漂亮姑娘,在胡楊林里寫生,偶遇沙塵暴,並遭遇餓狼,是一個叫阿布都拉的小男孩救了她。在走出沙漠途中,為了一顆鳥蛋,阿布都拉從樹上栽下來,樹杈戳壞了他的腎。為了挽回阿布都拉年輕的生命,蘇萌捐出了自己的鮮活的腎臟.
《愛無疆》故事是我知道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共同發展已成為民心所向和各族群眾普遍的價值追求。當無辜的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和踐踏時,我心裡難以平靜在血與火的戰爭年代我們的民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為什麼在這樣的和平年代裡我們的民族依然遭受著同樣慘烈,堅決擁護黨的領導,擁護民族大團結的旗幟,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打擊民族分裂份子,讓死者安逝,傷者慰藉,還人民一個安定,和諧、穩定、發展的一片凈土。
故事雖然不算復雜,與槍戰片、武打片相比,情節也說不上多麼曲折,但卻真實、感人,胸中不時湧起一股熱乎乎的東西。蘇萌集漂亮和善良於一身,阿布都拉活潑而可愛——兩個青年人,用他們的行動,譜寫了兩個民族相互救助,血肉相連的感人詩篇,在濃重的人文關懷中喻示了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
回家已有月余,心潮卻一直難平。新疆之「大」,新疆之「廣」,總在腦海里縈繞,加上那個熱乎乎的故事,鬧得我心裡十分的糾結。在一個滿天星斗的夜晚,我仰望著亘古的星空,突然萌生出一個感悟——蒼海桑田,新疆的歷史空間那麼巨大;而新疆的現實空間,同樣也是廣袤遼闊的。但最大的,能讓人靈魂震顫的,是新疆人寬廣的胸懷。
作為一個中國人,大家真應該去一趟新疆。吃世界上最甜的瓜果,感受異域的獨特情調,在一個巨大的空間里體驗生命行走的方式和意義,同時,也體驗一下新疆人博大得如同戈壁一樣的胸襟……如此如此,經受一次獨特的洗禮,然後讓我們共同走向生命的輝煌。
Ⅸ 新疆電影真愛觀後感700字
觀看這部電影用六個字形容我當時的表情,流淚,流淚,流淚。
我為可愛的新疆人流淚,我為真愛流淚,我為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親和她的偉大母愛流淚。而這個眼淚是激動的眼淚,自豪的眼淚,是內心震撼的眼淚……
是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曾在報紙,電台,電視台多次報道,感動了全新疆,感動了全中國。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有個賣水果的維吾爾族小伙推著手推車准備從很多在大街上停放的汽車當中穿過去,但他害怕劃傷周圍的汽車,不知道怎麼過,這時,有位漢族老大爺給小夥子指揮,讓他安全地從汽車中間過去。這就是我們新疆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且非常感人,幾乎人人每天都能看到,碰到。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這是多大的愛,多麼大的情懷,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們受苦,受難。為他們無私的遮風擋雨。
我們生活在無數個充滿真愛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滿大愛的國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也是我們天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們新疆人為之自豪的資本。
天山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我是一部不落的去看,從小看到大,我也感受到該廠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巔峰,小時候喜歡看《向導》《神秘的駝隊》《艾力甫與賽乃木》《買買提外傳》……最近幾年的《吐魯番情歌》《烏魯木齊的天空》等都是很好的電影。看了都喜歡,我總認為我們新疆的電影還有待發展,與內地有著差距,覺得拍攝、剪輯、導演、演員還需努力。這次看到《真愛》這部影片後,我對新疆的電影及電影人充滿了信心。對我們的電影在內地市場能夠打響,能夠站穩腳跟充滿希望。談電影我是個外行,我只能看到表面,但就表面而論《真愛》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拍攝地點,敘述的場景,自然風光,自然的生活,沒有刻意去表達什麼,但是表達了很多,沒有刻意去說什麼,但是說了很多。讓人聯想到嬉鬧與青山綠水中的童年,聯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站在木橋頭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這是一部好電影,體現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沒有誇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
電影是一門直觀藝術,它能達到很多藝術形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電影用故事及它的感染力宣傳新疆,贊美新疆,推出新疆,用這種方式使內地與新疆的距離更加拉進,進一步推動我們的旅遊,搞活我們的經濟,使更多的內地同胞認識新疆,認識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諧及各民族之間的真愛。
Ⅹ 烏魯木齊的天空電影觀後感
烏魯木齊的天空電影觀後感:《烏魯木齊的天空》,故事情節感人,催人淚下。影片中感人至深的是在畫家劉沛受傷期間,馬合木提和海里且姆夫婦省吃儉用,自己捨不得吃雞蛋、省下來給失去右手的畫家吃,每天早晨把女兒從暖和的背離中叫出來,在離家較遠的冰天雪地里排著隊為漢族畫家打治病的牛奶;還有吾努別克的「羊烈士」,巴圖爾費盡心機搞來的「古巴糖」。甜水巷1號大院里的每一個人盡全力保護、治療著這個受傷的年輕人。
故事,主題鮮明、內涵豐富、貼近生活,是一部弘揚現代文化、表達人文關懷、富有審美價值和時代精神的優秀電影作品,通過觀看影片教育了一大批人,為構建和諧新疆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同時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明白: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民漢一家親。作為社區幹部我們的職責更加明確,就是為人民服務,維護社區一方平安,打造和諧社區,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促進融合,相互幫助,團結友愛,讓民族團結之花在社區永遠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