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心靈捕手觀後感
《心靈捕手》觀後感
一個人安靜看完《心靈捕手》這部電影,給了我特別深的感觸,心裡的滋味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震撼,惆悵,感概……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中所面對的各種障礙。。我們能不能真正的去克服自己的不足,放下心理障礙的包袱呢?
影片《心靈捕手》又名《嬌陽似火》,該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互動與教救贖的故事。
從麻省理工大學著名教授的一堂數學課開始,教授給學生們留下了一道引以為榮的數學難題,最後卻讓一個清潔工給解答了。清潔工的名字叫做威爾,他有著極聰明的頭腦和驚人的記憶力,這讓教授很是吃驚。在他不斷了解和接觸中,他發現了威爾是一個聰明絕頂的數學天才,他能解除哈佛高材生們解不出的數學題,他能做出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會的難題。他甚至只要幾分鍾就能解除教授數年來攻克不下的數學難題。然而由於幼年慘遭父母丟棄遺棄,受過壞人虐待,他有著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並且還常遭養父的毒打,這樣的童年陰影讓威爾對這個世界默然。長大後更是將自己緊鎖在狹隘的自我空間中,不再相信別人,也不再真心付出任何感情。強烈的自卑感充斥著他的每一滴記憶。拒人於千里之外,以為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或者說,他根本沒有良好的自我意識。 威爾需要愛,他值得被愛,他需要被關懷。然而極高的領悟力和過高的敏感性成為了威爾的心靈救贖的一道牆。導致幾位心理醫生的無能為力。一個試圖用人本主義觀點的勸說方式,迅速完成干預,結果是欲述則不達;一個企圖用催眠的方式探尋威爾的內心深處,然而他的不配合讓治療無疾而終,直到西恩心理學教授的出現,並了解他的心理路程,成功捕捉他心靈脆弱的時刻,打開了威爾的心扉。
在西恩教授開啟他的心扉的過程中。西恩洞察到威爾內心封閉而自卑的根源,先耐心的用等待著威爾的轉變,真誠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和他交談,慢慢建立起威爾對他的信任。當他慢慢走進威爾的內心世界,最終認識真正的威爾心中的陰影症結時,他鼓勵威爾勇敢正視心理陰影,一遍又一遍的告訴威爾「那不是你的錯」,直到質威爾抱住西安痛哭時,西恩明白威爾已經走出來了。並且以威爾成為忘年之交。
影片的結尾。是但為了駕著朋友送的又丑又破的汽車,朝女友所在的加州駛去,西恩接到威爾給他的信,他要去找一個女孩兒!西安笑了。我們也笑了,一個孤僻了20年的心靈康復,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看完了整部電影,仍然能讓我繼續浸染在感動的氣氛里。,不光是朋真正朋友之間的情誼,伯樂與千里馬的相互作用中,情侶之間的相互坦誠,還是醫生與患者之間的相互治癒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心靈伴侶的美妙以及心靈自由的重要性。也讓我們明白,當心靈自由美好時,我們才能擁抱世界,認識真正的自己。
② 731事變電影觀後感800字作文
4月27日上午,我參加了所團支部組織的以「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專題活動,參觀731罪證陳列館,觀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看過一部關於731的片子《黑太陽731》,片中的受害者全是象你、我、他一樣活生生的人類,不敢想像影片中的一切都是完全真實地發生過。這一次,當我真正的來到「731部隊遺址」,來到這不能被遺忘的罪證前,第一次感覺到心情是如此的沉重。陳列館四周一片靜謐祥和,但作為70年前「731」部隊的侵駐地,至今在高樓群中,綠樹蔭下,仍能尋找到二十幾處殺人工廠的殘垣斷壁。焚屍房、冷凍房、培養細菌老鼠的地窖和放養黃鼠的小石池等等歷歷在目。走進陰暗的展室,聽著講解員的講解,看著令人發指的圖片,所有人的手和心都在顫抖。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戰爭,滅絕人性的細菌試驗,慘不忍堵。曾經的血腥場面在這里一次次上演,那些慘絕人寰的屠戳就像發生在昨天,我們似乎聽到了撕心裂肺的哀嚎。僅在1939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里,至少有三千人在試驗中被殘殺。在細菌戰過程中,至少有三十萬人受到屠殺和殘害,中國人在這里慘遭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手下!
我們以前只是在書刊、影視上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犯下的暴虐罪行,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當時對中國人是如何的滅絕人性、慘無人道。「731」的滔天罪行在這里袒露無余!「731」遺址是不能被遺忘的罪證,它不僅是國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類去關注和反思!這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在這里我們的愛國熱情被激發,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
2007年4月27日,在情報所團支部的組織下,我們一群年輕人來到有「食人魔窟」之稱的日本731部隊遺址參觀。在長達12年的時間里,日軍在這里殘害無數無辜百姓,僅在試驗室內進行的活體試驗,就殘殺了包括中國人、蘇聯人和蒙古人在內的至少3000人。731部隊遺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不可泯滅的歷史見證,是揭露侵華日軍戰爭罪行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教材。
在日軍戰敗驚慌逃跑時,他們炸毀了這個充滿中國人血淚的人間煉獄,如今的731遺址上,除了保存還算完整的辦公大樓外,只剩下了一些斷瓦殘垣在瑟瑟的風中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歷史。原731部隊辦公大樓,現在已經成為了揭露日軍七三一部隊血腥罪行的陳列館,裡面開設了15個展廳,陳列著大量圖片和實物罪證。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刻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兩座深色浮雕。浮雕上被兩條粗大鐵鏈緊鎖的雙臂,彷彿向世人進行著無聲的控訴。盡管來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准備,可是當聽到講解員的介紹,看到一件件滿是同胞們血淚的罪證時,還是感到了深深的震驚和悲憤。被日軍折磨得扭曲變形的遺體、怒視劊子手的眼神、日本侵略者滴著鮮血的手術刀……讓我們的心陣陣發緊,胸中燃起怒火。看著一張張特設監獄和細菌實驗樓的照片,我們彷彿看見無數無辜的中國同胞在這里受盡折磨,最終走向死亡。細菌注射、凍傷試驗、活體解剖、梅毒、鼠疫、毒氣、槍彈穿透、人肢體互換、人馬血互換等種種聞所未聞慘絕人寰的恐怖試驗,僅在1939年至1945年,就至少有3000人被當作試驗材料慘遭日軍殺害。不僅如此,七三一部隊還大量繁殖鼠疫、霍亂、傷寒、炭疽和赤痢等傳染細菌,應用於研製殺人武器,在侵華日軍進行的細菌戰中,至少30萬人遭到屠殺和殘害。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在這個充塞著難以計數的死難靈魂的地方,我們感受到了心靈的震動,我們彷彿聽到了歷史的慟哭。
從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證陳列館中走出的時候,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被大片的烏雲掩蓋,大家的心情也都格外的沉重。當時間的腳步把那段悲慘的過去慢慢帶走,當我們在一片歌舞昇平中逐漸淡忘了歷史……這次的參觀,使我們彷彿又一次的回到了那個噩夢般的年代。落後,就要挨打,就因為我們落後,中華民族才被列強的鐵騎踐踏;就因為我們落後,無數善良、勤勞、無辜的中國人才成為侵華日軍研究細菌戰的試驗品。 只有國家富強了,我們的人民才能在世界上昂首挺胸的做人,只有國家富強了,我們的人民才能不再受欺負,才能真正的過上當家作主的好日子。
隨著車輪的轉動,日軍731部隊遺址已經漸漸落在了我們的身後,可是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仍不斷在我腦海中重放。想起那血淋淋的手術刀,想起死在日軍刀下的無辜同胞,想起來731遺址前懺悔的原731隊員,想起剛才在館中遇到的前來參觀的日本遊客。。。。。。歷史漸漸離我們遠去,而善良的中國人以其博大的胸襟寬恕了這個在瘋狂的年代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民族,寬恕了那些在戰爭中迷失自我,雙手沾滿血腥的罪人們。我們只希望,歷史的悲劇不要重演:希望我們的國家不再歷經磨難,人民不再經受苦難;希望和平的種子在全世界生根開花;希望世界上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的未來!————
③ 雞毛信電影觀後感
這是個抗日戰爭時候的故事。 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父親老趙是民兵中隊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一天,父親得到鬼子要進山搶糧的消息,便讓海娃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 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將信藏在了頭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們搶了海娃的羊,還逼迫他帶路去龍門村。 晚上,海娃乘敵人熟睡時,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復得,但海娃卻再次被敵人抓住。機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敵人引入歧途,至此,敵人才知中計,拔槍打傷海娃的手。千鈞一發的時刻,八路軍趕來搭救,全殲了敵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務後暈倒了,八路軍根據雞毛信里提供的情報,炸毀了敵人的炮樓,並活捉了貓眼司令。
④ 老電影保密局的槍聲觀後感
在電視劇《保密局的槍聲》最後一集里,張仲年率領保密局特工追殺劉嘯塵,沒想到被他最親信的追隨他十年的老三用槍所指,原來在十一年前老三就加入了共產黨,一直卧底於保密局。這個結果給觀眾一個意外,更是給張仲年意外,盡管如此,老三還是被狡猾的張仲年射傷。
在張仲年要開槍射殺劉嘯塵的生死之際,老三的槍先響了,張仲年中槍後轉過頭,不相信是他開的槍,因為老三一直以來是左撇子,他的左手被他剛才打傷不能握槍了,原來躺在地下的老三是用右手握槍射擊的,老三緩緩地對著張仲年說,每個人都有秘密,這就是我的秘密。張仲年隨之倒地死去。
每個人都有秘密。好一句話,這是對情報人員的生動寫照。
在那個時期,立場不同,再親密之人也會轉眼為敵。當秘密面臨威脅時,對於情報人員來說,為了保守秘密,要付出乃至生命的代價。己方也好,對方也好。
劉嘯塵在夜街中察覺了老五的跟蹤,在拐角處等待出現,用槍指著老五的頭,說了聲,對不起了,五哥。槍響在老五的額頭上留了個洞。這只是一瞬間。到死老五的臉上還掛著驚愕的表情,不相信會被劉嘯塵所殺。
而杜四面臨保密局的楊玉林等人要活捉的包圍,選擇了開槍自殺,另一名同志緊隨其後也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只要被活捉,就要受盡肉體與精神上的折磨,秘密就有可能泄露出去。對於秘密,死,是保守秘密的最好方法。
在劇中,主人公之一岳中盛是由老牌演技派演員王奎榮來飾演的,在《暗算》中,王奎榮把代主任的陰險狡詐表現的淋漓盡致,留給自己很深的印象,而在《保密局的槍聲中》里,演的是正面人物,他與張仲年鬥智斗勇,不卑不亢,城府極深。保密局局長張仲年是謝君豪來飾演的,謝君豪把這個角色演得非常成功,即便是一個眼神也是陰險。期待謝君豪主演的另一部新間諜劇《狐步諜影》,帶給自己另一番刺激。
在諜劇《暗算》中,年老的安在天對記者說,做我們這一行的,如果活著有些秘密要帶入墳墓。而在周董的那部《不能說的秘密》中,也告訴我們,有些秘密是不能說的。
每個人都有秘密,不僅僅對於情報人員,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寫照。
⑤ 知黨愛黨紅色電影觀後感6年級500字
「咱鐵頭能行!」
在冀南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有一個叫鐵頭的男孩。他有個雙眼皮、大眼睛、圓臉盤,薄嘴唇,年紀才十四五歲。他天天盼望著加入八路軍當騎兵,拿著馬刀,騎著大馬,在戰場上與騎兵一起拼殺日本鬼子。在一次送情報的過程中,憑自己的智慧與勇敢,小鐵頭赤手空拳奪過了日軍中隊長的大洋馬,參加了八路軍,加入騎兵;在李指導員的精心培育下,很快成為一名英勇的八路軍騎兵戰士。
鐵頭和其他戰士一起抓漢奸、殺鬼子、攻城池,屢立戰功,使他在戰火中、馬背上迅速成長。趕走日本鬼子以後,他又騎著大洋馬隨著浩浩盪盪的解放大軍一起夜渡黃河,向南挺進,繼續為解放事業做貢獻。
這是紅色經典《小鐵頭奪馬南征記》描述的精彩故事。看完這本書,我被小鐵頭大智大勇徹底征服了,彷彿回到了那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看見許許多多像鐵頭的一樣擁有強烈愛國之心的革命先輩;為了趕走侵略者,創建新中國,無論多少困難擺在眼前,他們都毫無畏懼勇往直前,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他們對敵人充滿著仇恨,但對自己的親人同胞都充滿熱愛。如機智勇敢的小嘎子,臨危不懼的王二小,英勇善戰的小飛虎隊……他們都跟鐵頭一樣小小年紀,在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爭年代勇敢地打擊敵人,保衛國家。正是他們的奮斗和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幸福的陽光下成長;雖然不能體驗當時的情境,但應該多閱讀一些像《小鐵頭奪馬南征記》的「紅色經典」了解歷史,親近英雄,思考責任,真正了解胸前的紅領巾是紅旗一角的含義,把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代代相傳;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排除萬難努力學習,長大了為國家多做貢獻。「咱鐵頭能行!」我堅信新時代的中國少年都能行!
⑥ 《驚爆13天》 觀後感、
《驚爆13天》觀後感
《驚爆13天》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政治色彩的電影,電影發生的背景是蘇美冷戰時期的古巴事件。影片的大致內容:1962年10月,華盛頓的美國情報官員在進行情報資料分析時,發現自己的老對手蘇聯正在古巴聖克利斯托瓦爾修建基地,部署中短程導彈和運載核武器的伊爾-28重型轟炸機。而這些導彈的射程范圍覆蓋了美國許多重大的城市。 消息傳出時,引起當時一系列的恐慌,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和他的決策團隊及時地決定應付對策。
從影片中,我們能夠從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以及他的決策得到很多學問,其中最為明顯的是關於領導的決策。影片中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就很好地給我們演示了什麼是領導決策,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在得知古巴核彈危機的相關情報後,面對種種的壓力,能夠以和平解決為前提,冷靜沉著對待。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和他的領導集團抱著讓美國人民度過這次危機為目標成功地一次又一次作出正確的決策,使得這次危機順利被解決。
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進行的一系列的行為,決策都是有憑有證的。他在決策的時候也是多階段、多步驟優選方案,完全是一個成功領導的典範。他能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比如說在驅趕蘇聯船隻返回的時候,當時美國的高層的領導集團在指揮方面都是各自為政的,很多高層的將領都是有自己的見解,甚至有些是想發動戰爭的極端分子,這些人不斷地為戰爭尋找導火線。不過在這個時候,約翰·肯尼迪兵們沒有立即下令開火,而是經過反復的考慮,聽取他人的意見,綜合總結所有的意見,在最關鍵的時候,沒有受其他不良的建議的影響,下達正確的命令。
總之,看到肯尼迪在面對危難時採取的措施以及在談判中表現的才能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⑦ 關於反間諜宣傳觀後感的作文。600字左右。。如果好的話可以提高懸賞。。。
關於反間諜宣傳觀後感的作文。600字左右
為進一步提高《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知曉率,認真宣傳和學習《反間諜法》,思暘鎮積極組織全鎮幹部職工在鎮宣教室觀看《反間諜法》宣傳片,全面增強全鎮幹部職工的安全意識和保密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觀看《反間諜法》宣傳片,全鎮幹部職工充分認識到學習貫徹《反間諜法》的重要意義,對《反間諜法》的內容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國家安全意識和保密意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
觀看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將自覺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不做有危害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並將為維護國家安全盡一份力量。
在看過《反間諜法》宣傳片之後,您是不是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間諜離我們的生活這么近啊,一個不以為常的行為可能就會被間諜們利用。那麼溫州市國家安全局對於反間諜工作做了怎樣的努力,又是如何籌備此次宣傳片的呢?今天記者就帶您揭開《反間諜法》背後的故事。
溫州市國家安全局自84年成立至今,一直對反間諜工作常抓不懈。去年11月,國家通過的《反間諜》法更明確規定了反間諜的主管機關是國家安全機關。
據溫州市國家安全局統計,在近年來破獲的案子中,間諜案子不在少數。 「我們借反間諜法律的頒布,我們想通過微電影,微動畫這種形式,把我們近年來破獲的案子,進行梳理,給老百姓有比較直觀的認識。 」國家安全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宣傳片中所展現的三個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並且與老百姓的生活聯系非常密切。 比如第一個案例受金錢誘惑以後進行拍照片,一般老百姓認為拍照片覺得無所謂,但在無形之中為特定組織拍照片將會引起國內泄密,對國防事業造成損失。'
國家安全局工作人員還表示,現在市民 對於「反間諜」的概念大多來自影視,認為距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因為法律觀念相對淡漠,他們也成了犯罪分子鎖定的主要目標。 「微電影是我們反間諜法宣傳的一個方式之一,為什麼選擇微電影呢,受眾的群體是年輕人,也是年輕人法律意識相對淡薄,對於間諜意識也少一點,通過這個形式給大家提醒。 」
看了這么精彩的動畫片。我們一定非常好奇,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今天我們《邏眼看溫州》的記者婷婷就來到了菜菜頭動漫工作室,看看他們是如何完成這部作品的。
這部《反間諜風雲》宣傳片 從最初的籌備工作到製作成片, 歷經三個月才製作完成,成片過程對製作者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一聽到後,我們就會想到007啊這些國際大片,是不是和碟中諜一樣的,當時興趣感蠻大的。 」溫州動漫協會副會長菜菜頭動漫品牌創始人劉春說。
在初期的構思中,劉春對於畫風的定位,氛圍的營造方面也做了多角度思考。「氛圍很難把握,表達很難表達,我這次也花了很大的精力,片頭也做得很炫,像那麼一個諜片的感覺。 」
拍攝者們表示,這部片子的順利完成使他們對反間諜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和感觸。 「首先我們覺得上了一個法律課,我們至少去看了那本反間諜法,我們以前也沒有怎麼去接觸法律,我們每個成員至少看了這個東西,至少在製作過程中,對這個東西有深的一種體會,其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普及和教育。 」
⑧ 電影或電視劇觀後感600字初二
電視連續劇《懸崖》改編於全勇先的小說《霍爾瓦特大街》,跟張藝謀的電影《懸崖之上》是同一編劇,影片持續了電視連續劇的人物角色,並增加了新的事情。
《懸崖》在開播後,反應非常好,並在當時狂掃白玉蘭獎、金鷹節等眾多榮譽獎。直到今日,重觀《懸崖》之時,仍然感覺它是一部精典,自己早已看過四遍了,熱劇賞心悅目!
所說「懸崖峭壁」,指的是中國共產黨特務們的生活情況,她們在滿洲國,在日自己的關注下,必須時時刻刻掩藏自己。
每一句話,每一個姿勢,每一次傳遞情報,都是有很有可能透露,就好像處於懸崖峭壁旁邊,隨時隨地都很有可能摔下去一樣。
如所有的諜戰電影一樣,《懸崖》細膩地描述了特務們的生活情況,險象環生、舉步維艱,劇里的伏筆當然也是無所不在,張嘉譯、宋佳等實力派演員的演出,更能讓觀眾們充分投入進來。
但不一樣的是,《懸崖》並沒有隻是將故事聚集在周乙等人是怎樣進行一次次任務的,反而是更為關心對人的本性的討論。
及其對角色精神實質與心態的發掘,一名地工,在那般的條件中存活,埋伏很多年,那必須怎樣的個人心理素質,承受多少的精神壓力,令人敬佩萬分!
這部劇有趣的基礎設置是「換妻」。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必須經過特殊訓練「顧秋妍」 作為搭檔,假裝是周乙的妻子,周乙和原來的妻子孫月健只能被迫分開。
顧秋妍本人剛結婚,她和丈夫的命運也是如此。一個奇怪的家庭組合誕生了。正如周乙和顧秋妍所說,這種家庭組合只存在於那個特殊的時期。只有當事人最了解他們的生死關系。
⑨ 給我一份《渡江偵察記》觀後感。
哦!這團火焰
——《渡江偵察記》觀後感
今天,明媚的陽光下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然而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頭頂的天空卻籠罩著戰爭的愁雲慘霧,為了走進歷史,也更為了警醒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所擁有的一切,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渡江偵察記》。
在這部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戰士周長喜。在偵察到敵人榴彈炮據點情報,返回時被國民黨軍隊前後夾擊之際,他不幸身中數彈,但為了保護連長和其他戰友安全撤離。他咬牙挺住劇烈的疼痛,緊握已被鮮血染紅的方向盤,踩下油門毅然決然地駕駛著從敵人手中截獲來的軍車,與對面趕來增援的一輛滿載敵人的軍車同歸於盡,那悲壯的一幕久久迴旋在我的腦際,給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畫面似乎被永恆地定格在那一刻。兩車相撞只聽「轟」的一聲巨響,兩車同時著火,濃煙如柱沖天。已經安全隱蔽在路旁小樹林的新四軍和埋伏接應的十幾名游擊隊員們齊刷刷地佇立在原地,一張張臉龐異常凝重,右手緩緩抬起摘下軍帽,向這位慷慨赴死的戰士致敬!往日里那一雙雙閃射著機敏智慧之光的眼睛,此刻竟透著無限的悲痛。望向那團熊熊燃燒的烈火,那火焰映紅了天空,也彷彿映亮了我幼小的心靈!「連長,你帶同志們下車,這里由我來!」樸素又豪壯的話語震天動地,也久久回盪在我的耳際。
我的心在嘆息,是啊!生長在和平年代蔚藍天空下的我,與無數同齡人一樣,看慣的是動畫片中的打打殺殺,模糊的是戰爭年代的刀光劍影,甚至今年發生在汶川「5·12」大劫難中天傾地坍的生離死別,給予我12歲稚嫩靈魂的,也只是像電視熒屏一樣的溫度,也只是如報刊雜志一般的份量。關於生死的認識何等膚淺!雖然我有時會對死亡產生一絲莫名的恐懼,但是今天只有在今天看了這一部影片之後,我才發現我並不真正了解死亡。的確,死亡對我們來說是那樣虛幻、那樣遙遠、那樣無法想像!記得以前說戰斗英雄故事時,我還難以理解他們面對死亡,何以神色自若?何以果敢堅決?難道他們擁有鋼鐵之軀?不!他們對於死亡,心頭也會掠過一絲恐懼,但是,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堅定不移的信念使他們將瞬間閃現的猶豫掃盪得無影無蹤。他們的壯舉賦予了死亡更深一層的內涵——「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唯有真正熱愛生命的人才會死得其所,將平凡的一生奉獻得不平凡,哪怕沒有人會注意到我們小小的身影——這就是他們的共同點,赤誠的胸膛中點燃著對更多生命的愛之火,使他們將有限的生命,寶貴的青春燃燒得轟轟烈烈。
正是這團生命之火,正是這團愛之火,讓戰士周長喜鎮定選擇與敵軍同歸於盡,用血肉之軀鋪設一條通往勝利的希望之路,這火!這位戰士年輕的身影!它們銘刻在連長和戰友們的心中,最終迎來長江南岸青龍山下那三團傳遞勝利喜悅的火苗。它們也將銘刻在我們的心中,必將迎來新時代更多年輕生命的激情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