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和小孩的電影觀後感

和小孩的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7-24 16:16:55

⑴ 電影 孩子的心聲 觀後感

五年級學生白露說要和甘小華做筆友,甘小華給她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

衢州日報12月26日訊 日報16日5版三個孩子的故事,講出了庫區孩子的心聲——如果我有一個可以寫信的朋友。

短短一個星期,這個心聲引起了一片熱烈的回應——初一年級的孩子打來電話,說不但要和他們做筆友,還要請他們來家裡做客;剛邁入職場的哥哥姐姐發來簡訊,說要給孩子們寫信,陪著孩子一起成長;許多家長和老師打來電話,說願意和孩子們交朋友,無論多忙也會聽孩子說話,給孩子回信……這些充滿愛意的反饋,讓這個寒冷的冬季涌動著暖意。

同齡人:

讓我們一起分享學習的快樂

最先給記者熱線打來電話的是衢州華茂外國語學校初一(3)班的班主任姚老師。他告訴記者,班裡的許多學生看了報道,都想和大山裡面的孩子交筆友。

19日,周日的晚自習時間,記者在姚老師的辦公室,見到了其中的兩名學生。是兩個女生,一個叫陳其器,一個叫洪曉晨。兩人都瘦瘦高高的,很文靜的樣子。

洪曉晨說報道中的小珍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外婆家就在舉村鄉,每年過年的時候會去。山裡的條件苦,沒有玩伴,可是小珍卻那麼懂事,那麼愛學習。陳其器是班長,姚老師誇她沉穩懂事,開學時間不長,就和每一個新同學都成了朋友。陳其器說,她曾經有書信來往的朋友,這在同齡人中可是為數不多的。兩個女生都說,想和舉村鄉的小同學們交筆友,彼此介紹自己的學習、生活,放假了還要請他們到家裡來做客,一起看書寫作業。而且,她倆的想法還都得到了家長的支持。采訪中,她們認真地寫下了自己的家庭地址,還提醒記者說:「如果留學校的地址,寒暑假就收不到信了。」

姚老師說,其實班裡想交筆友的學生有十來個。陳其器和洪曉晨是這些學生中綜合表現最突出的,如交際能力、文字水平等。希望她倆作為初一(3)班的代表,和庫區孩子成為好朋友。

職場新人:

讓我陪伴他們成長

1987年出生的余涵,是今年7月剛參加工作的職場新人。她說看到報道的第一感覺是不可思議,因為之前並不知道在自己的身邊還有這樣一群苦孩子。但她很快就被山裡孩子的淳樸和懂事給打動了。「我覺得像他們這樣大的孩子,一定有許多問題要問,我願意做他們的朋友,聽他們講貓狗打架的故事,回答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余涵說。

余涵還給記者講了一段她的親身經歷。在她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結對了一個農村裡的同齡女孩。她們平時書信往來,寒暑假的時候會被家長接到一起學習生活。女孩的成績很不錯,常常將自己的獎狀寄給余涵。余涵每次收到獎狀都既高興又暗暗較勁兒,兩人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直到高三那年,女孩的成績突然下滑,沒能考上好的大學。家裡考慮到上三流大學的經濟負擔太大,女孩只能外出打工。

當時,余涵還有一位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的女同學。高考成績和余涵不相上下,也是因為經濟原因,打算放棄上大學。余涵的父母得知情況後,給這位女同學交了學費。她後來大學畢業,現在成了一名老師。「人生最關鍵的那麼幾步,如果有一個人可以給自己正確的引導,或許一切就能更好。」余涵說,她和這位結對的朋友至今保持著密切地聯系。

家長和老師:

把他們看作自己的孩子

在衢江區衛生局工作的張愛珍向記者報名參加交筆友活動時說,她曾經也是庫區里的孩子。

張愛珍的老家在嶺洋鄉,在上大學之前,她一直生活在那裡。「小時候,我可能比現在的孩子還要苦,但是那時候並不覺得。」張愛珍說,如今看到那些孩子,叫人心裡陡然一酸。特別是有自己的孩子作對比,讓她更加心疼那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庫區孩子。

張愛珍說,她想交個小筆友,也想盡力給予小筆友一些物質上的幫助,把他(她)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心疼。同時,也給自己8歲的兒子找個夥伴和榜樣。山裡的孩子大多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城市裡的孩子卻大多在蜜罐泡大,難免嬌氣。

衢江區團委:

為孩子送去首批信封和郵票

12月21日,記者陪同衢江區團委副書記甘小華,再次來到了學校。甘小華將首批500個信封和380張郵票交到校長徐志標手中。

在記者拿出熱心讀者名單時,甘小華也拿出了一份名單。她告訴記者,在報紙上讀到孩子們的心聲後,衢江區團委非常關注,將報道在各工作QQ群中作了轉發。結果引來了許多人的響應。有一位老師已經調去杭州工作,也要求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團委的工作人員就一一作了登記。「我們想把交筆友活動作為衢江區春泥計劃的一項活動,長期地開展下去。」甘小華說。

校長徐志標表示,他將把熱心讀者的名單交到班主任和大隊輔導員的手中,讓孩子們自己選擇筆友。

記者手記

截止到22日,記者共接到20多名熱心讀者的電話和簡訊。22日晚上9點,還有一名初三的學生晚自習下課後,給記者打來電話,請記者一定要記下自己的姓名和地址,還保證不影響學習。一名高三學生多次給記者發來簡訊,要求和庫區孩子交筆友,並說給孩子准備了許多書籍作為禮物。

另外,在網上,衢州市心理健康志願者協會的許多會員都要求報名,給記者列了一份長長的名單……

許許多多的關愛,來不及一一記錄,所以只能大致概括為同齡人、職場新人、家長和老師三個群體,有請代表發言。

或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收到孩子的信,成為孩子的筆友。但仍要感謝,感謝你們的熱心反饋,感謝你們無私無求的愛。

報道延伸

怎樣和孩子交朋友,專家有話說

熱心讀者:我該怎麼和孩子交朋友?

來自常山的熱心市民方水生是日報的老讀者。看到報道的第二天,他就打來了電話,希望能和庫區的孩子交朋友。

方先生簡單介紹自己說,他曾經當過兵,現在常山縣供電局上班。一家三口,女兒在上海讀大學。他自己平時喜歡寫寫畫畫,特別想和庫區孩子結對交筆友。急切表達的心願得到記者的答復後,方先生又有些擔憂起來:「我該怎麼跟孩子交流,第一次寫信和他(她)說點什麼好呢?」

在記者接到了20多個熱心反饋中,許多讀者都表現出了這種擔憂和疑慮,生怕自己做得不妥帖,讓孩子覺得不自在或不舒服。讀者的擔憂和疑慮大概有以下幾類:

第一,第一次的自我介紹之後,我和孩子聊些什麼?我說的話孩子會願意聽嗎?

有這類疑慮的讀者基本上已經參加工作,或是沒有孩子,或是孩子已經長大,平時缺乏和孩子打交道的經驗。他們擔心和孩子找不到共同話題,時間長了,雙方都失去興趣,疲於應付。

第二,我想給我的筆友送些東西,比如衣褲鞋襪、學慣用品,可以嗎?

提出這類問題的讀者有孩子,也有家長。如陳其器和洪曉晨,就都想送學慣用品和書籍給庫區的孩子。而一些家長則希望將自家孩子富餘的生活用品、學慣用品、玩具等送給筆友。但是他們又擔心,這種贈予會不會被視作施捨,讓孩子覺得不自在。

第三,我想在寒暑假的時候,把筆友請到我家來玩,這樣做合適嗎?

有這類想法的讀者以孩子和家長居多。除了想給孩子們提供好一些的生活環境,他們也希望庫區孩子能和他們真正熟悉並親近起來,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向庫區的孩子學習,懂得珍惜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專家建議:用心交友,讓愛細水長流

針對讀者的這些擔憂和疑慮,記者請教了我市青少年教育心理方面的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建英。她結合自身的教育經歷和讀者的疑慮,給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物質上的資助能夠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庫區孩子的物質條件相對差一些,這是無法迴避,也不用刻意迴避的現實。想吃好吃的,想玩好玩的,這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有條件的話,給孩子送一些零食、玩具,哪怕是舊的衣物,生活和學慣用品,只要是孩子需要的,都可以。而且,這種富有愛心的贈予和資助,能夠獲得孩子的好感,容易讓原本陌生的雙方變得親近。

其次,書籍、電視節目等相同的關注點讓交流有載體。

很多人在選擇給孩子的禮物時,會想到書籍。這確實是非常好的禮物,不但贈給孩子知識,其實也為彼此的交流提供了載體。在和孩子寫信的時候,聊聊你們共同看過的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個電視節目,或者你們都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一個時尚明星,可以讓彼此的交流變得有話可說。

當然,在孩子們與你寫信交流這些讀後感、觀後感時,作為大人,最好能細心體察孩子的情感和思想,適時地給予一些積極而樂觀地引導。

再次,讓兩個家庭都熟悉起來。

有的讀者想在寒暑假的時候,將孩子請到家裡來玩。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庫區孩子家在大山裡,環境相對封閉,如果能夠給孩子機會接觸和感受外面的世界,可以豐富孩子的見識,也讓孩子對未來的憧憬和計劃變得豐富而真實。

在這之前,有個建議,讓你的家庭成員也給孩子寫信。比如,在媽媽和孩子交筆友寫信的時候,偶爾也讓爸爸和孩子加入,給孩子寫信。這樣,孩子和家裡的每個人都有了交流,熟悉了,再到家中做客,也就不會拘束了。

另外,也要讓孩子的父母熟悉你,熟悉你的家庭,在讓家長放心的同時,也利於形成合力,共同關心和教育孩子。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有的孩子對父母在外打工或父母打罵流露出抱怨的情緒時,我們要為父母說話,讓孩子諒解父母的苦心。事後可再與孩子的父母就教育方式進行溝通。

最後,用溫暖的心,讓愛細水長流。

和孩子交朋友,需要緣分,更需要持久的愛心和耐心,不能僅憑一時興趣和熱情。充滿著溫情的書信會被視作珍寶般保留,被反復回味。

希望所有的筆友,能將鼓勵的話語鋪滿信紙,能將溫暖的情誼傳遞下去,讓愛的細水長流不息。

⑵ 電影巜親愛的小孩觀後感

善與善的悲劇 我最最揪心的時刻,也許就是他們抱著孩子在田間奔命地逃跑,孩子卻用力掙扎著,叫著另一個人媽的時候。 那一刻,感覺位置發生了調換,他們成了拐賣者。 我有些恨那個山溝溝里的女人。我甚至有些埋怨那個孩子,昔日作為精神支柱的歌謠,如今成為一碰就碎的石頭。怎麼就會忘了呢? 年齡太小,環境變換,是的,有太多理由。可我不想用理性去分析。太殘忍。 小孩子是無辜的,是被害者。但有時候你會發現因為年幼無知,不諳世事,做起事情反而更加堅決,成人有猶豫有遲疑,小孩子心中只認自己那一個理兒,曉之以理他不懂,動之以情他無視,真真是狠角色。 他問她,你說孩子當時得是多久才叫那個人媽呢? 她對他說,你別逼孩子,萬一他跑了呢? 他和她都接受了自己「拐賣者」的身份。 無奈的,撕心離肺的,強顏歡笑的,佯裝明天會更好的,彷彿明天就是「明天」了。 可我們仍要說,他們是幸運的。但強顏歡笑真的比沉浸在悲傷里更幸福嗎?我不覺得。 我最最感動的時刻,是他出門時突然怔住,回去抱著孩子的時候。 沒有什麼煽情,如此真實,甚至有些搞笑,但這些細節卻讓人為之著迷。 而那一天,他終於牽她的手了,她要淚崩了,卻強忍著,那一刻,歡喜與悲傷都化作勇氣了吧。最能改變女人的,無疑就是孩子了。 我最最心碎的時刻,是農村女人在街頭問「你說我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我TM只知道,編劇,你太壞了,真的太壞了。 你知道嗎,你的一句話就讓價值觀在一瞬間顛倒了,如此簡單粗暴。 我是怎樣從堅定站在孩子父母的立場突然自我懷疑的?也許就是這句話吧。 無心做壞事,好心做壞事,這都是很難用法律或道德評判的。 而當一個人的愛與另一個人的愛——兩種「善」發生沖突時,事情就會變得越發說不清楚,沒有贏家,贏家也是輸家。 每一個人都受傷,也會有純粹無辜的受害者,比如留在福利院的小女孩兒。 農村女人要帶走女孩,因為她想念女兒,那也就是她的女兒,當然或許也因為她無法再有自己的小孩兒了。 孩子的生母要領養女孩,其實是為了留住男孩的心。 福利院不讓女人帶走女孩,是因為世人的目光——媒體怎麼看,人民怎麼看,上級怎麼看?唯獨不問當事人怎麼看。仔細想想,其實這些疑問後面其實都省略了一個字——「我」。 那些善良的、正義的,何嘗不是自私的? 為什麼我們的「善良」,最後卻成為悲劇了呢? 因為我們的很多「善良」,說到底是為了我們自己。 為什麼非要去「善良」呢?因為無奈,我們無法掌控的一切。 我們都是浮萍,不比劇中人高貴或低賤。 所以,電影那些真正觸動我讓我流淚的地方,並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情感,不是想要得到而得不到的悲劇,而是善與善的悲劇,它是沒有答案的,卻絕非廉價的。

⑶ 電影孩子那些事兒觀後感作文800字

我們學校組織大家一起觀看了教育片《孩子那些事兒》。電影看完了,但林老師可愛、偉大的形象確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使我特別感動。我們學校組織大家一起觀看了教育片《孩子那些事兒》。電影看完了,但林老師可愛、偉大的形象確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使我特別感動。
電影里講述了一位剛從師范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林冬青,到銘師小學擔任五(4)班的班主任。校長向林冬青介紹五(4)班的情況時,特別提到這個班的問題生相對集中,讓他多加註意。可初出茅廬的林冬青卻不以為意,他對即將面臨的挑戰滿懷鬥志,准備大展身手。然而,班裡狀況百出的問題生們,卻讓林冬青屢屢受挫,他不得不開始反思。在負責學生心理輔導的丁老師的協助下,林冬青在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基礎上,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漸漸與孩子們打成一片,最終贏得了孩子們的愛戴。與此同時,他也與孩子們成為朋友,一起成長。
在我心目中林老師既可愛又偉大。為了讓假小子變淑女,他能為她花第一個月的工資買裙子當生日禮物,但被扔到垃圾堆時他憤怒至極;他能為學生洗大便褲子,但也被熏得幾乎要暈過去;在和家長談話時,面對家長的拒絕,面對家長的振振有詞,他也無可奈何……電影中這些感人的場景還有很多,我太佩服這位林老師了。
我想對五(4)班的同學說:「你們太幸福了,因為你們擁有了天底下最偉大的老師,你們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要辜負林老師的一片心意,加油,五(4)班!
其實在我們學校,許多老師都像電影中的林老師一樣。尤其是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和數學姜老師對我們更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同學生病了,他們噓寒問暖;同學在學習中碰到難題,兩位老師耐心解答,直到我們弄懂為止;誰家裡有了困難,老師也能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忙,在我們心中,王老師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無微不至的關懷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也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⑷ 電影 念書的孩子 觀後感,急需,一天之內。700字左右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三)

《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關於一個留守兒童路開的故事。

觀看電影時,周圍有許多同學都被感動地哭了,我也哭了四次:第一次是爺爺吃喜酒忘了開開,當路開找到爺爺並抱住他時,我哭了;第二次是爺爺煤氣中毒,被醫生救活,開開抱著爺爺哭了,我也哭了;第三次是爺爺離開了人世,開開悲痛不已,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淚;第四次是爸爸把開開帶到城裡上學,把小膽兒留下了,可是小膽兒一直追著大巴車,我被小膽兒的人情味深深打動,就又哭了。

開開很愛學習,經常給爺爺念書,雖然他經常把字讀錯,但是他認真專心給爺爺讀書的態度,深深地打動了我,爺爺從中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安慰。

回到家後,我把我和路開對比了一下,覺得我比路開生活幸福多了,熱了冷了就開空調,餓了就有可口的飯菜吃,而且還有手機、點讀機,同時又有爸爸媽媽陪伴在身旁,沉浸在父愛母愛之中……

所以,我今後決心好好向路開學習,珍惜我所處的優越條件,把學習成績提上去,不辜負社會、老師、家長對我的期待。

念書的孩子——動人的故事(四)
這是一部讓人淚如雨下的影片,講的是一個叫開開的小孩和一隻叫小膽兒的小狗一起生活。故事的開頭是開開的爸爸媽媽進城打工,上車後,開開就在車後追著哭,當時我忍不住落下了眼淚。其實,我和開開的遭遇是一樣的,只不過開開是被留在了農村,而我,是被留在了這個城市。

接下來的情節,是開開的爺爺在一天晚上悄悄地去世了,當時我就哭出了聲,我也是和爺爺在鄭州相依為命,我能體會到開開要為此忍受多麼大的痛苦,更可以想像一個人生活在村子裡,是多麼的可怕啊!

電影的最後,開開和爸爸一起去了城市,但是卻面臨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和心愛的小膽兒分開。如果是我,我會怎麼選擇呢?

我真希望開開能和爸爸媽媽在城市過上好的生活,希望小膽兒能回到開開身邊,更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在爸爸媽媽身邊讀書。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

做一個堅強孩子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小和爺爺生活在鄉下,脫離父母關愛的他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他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小膽兒。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

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非常值得我們城市裡的孩子學習。

我對主人公開開真是佩服有加,作為留守兒童的他把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裡。當我看到他與小膽兒訴說對父母的思念之苦時,我那感動的淚水禁不住在我的眼眶裡打轉,我彷彿看到了他與父母相聚的幸福情景,然而,這一切永遠都只是開開的夢和奢望!

看到開開的童年是那麼悲慘,我一下就聯想到自己。家裡的條件那麼好,而開開呢?我讀書的環境那麼好,而開開呢?盡管如此,我還一味的抱怨,不想學習,討厭家長嘮叨我。與孤單的開開相比,每天有許多人陪伴在我身邊,無論是同學、朋友、家人都可謂是幸福至極。就這樣,我還不知足,每天因為一些瑣事就跟家人吵架鬥嘴,做出一些令他們心寒的事情來。想想我自己都後悔,家長為我付出了這么多,我還……開開那不屈不撓、熱愛學習的精神深深的影響著我,今後我要像他那樣奮發向上,努力學習。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和開開比我自愧不如。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也要學著自己面對,不再依賴他人。我一定也要做一個堅強的孩子!

學會
堅 強

今天,我看了一部影片叫《念書的孩子》。影片是關於一位山村孩子和一條小狗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九歲的男孩,他的父母要到城裡打工掙錢,家裡只剩下了他和爺爺。這個男孩名叫「路開」。隨後,路開拾了一隻流浪狗叫「小膽兒」,他倆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有一天,開開爺爺煤氣中毒,幸好「小膽兒」聞見了氣味,才解救了爺爺脫離生命危險。可是,過了不久,路開的爺爺不幸去世了,這讓人痛苦萬分。從此,只剩下路開一人。最後,爸爸帶他到城裡去,他離開了同學,離開了老師,最後,連自己的唯一一個朋友「小膽兒」都失去了。

看了這個電影,我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一個離開爸爸媽媽的孩子是多麼的可憐呀!然而,路開聰明、好學,充滿孝心,非常渴求得到父母的愛和保護,在這同時他也得到了老師、同學、鄰居的關心。我們身邊有很多愛我們的人,他們默默的保護著我們,讓我們快樂的長大,可我們卻不知足,比起開開我們比他幸福得多!「陸開」你一定要勇敢!要堅強的面對一切!

理 解 萬 歲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念書的孩子》。主人公是一個內心孤獨,需要關懷、勇敢頑強的九歲男孩——路開。他是一名留守兒童,誓死陪伴他的是一隻名叫「小膽兒」的狗。

看著這部電影,我一次又一次地落下了眼淚。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跟開開比起來我們已經很幸福了,難道我們還不知足嗎?每當我看見一個個孩子盛氣凌人,每天被家長寵著慣著,都不理解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仍然,一會兒要這一會兒要那,家長為了哄你,讓你開心,才迫不得已買一些沒用的東西,可開開呢?他什麼都不要,只求獲得父母的愛和上大學的機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當老師念到開開的作文時,我明白了「小但兒」對他是多麼重要,寧可放棄去城裡上學的機會,也不要拋棄「小膽兒」。可他的父母不懂得開開心裡想什麼,不懂得小膽兒在開開心中的位置,不懂得開開和小膽兒之間深厚的友情。家長們,你們揣摩過這些孩子的內心真正想要什麼嗎?你們只知道忙東忙西。當一個孩子在屋裡面對黑夜,面對孤燈,心裡有多麼害怕,你們不知道,你們只知道給孩子買好東西,我們寧可不要這種愛,我們只要你們抽出時間跟我們玩耍學習,我們就很滿足了。

當燈光亮起來時,我的眼睛被猛刺了一下,隨著我的心也跟著痛起來,我一回憶起電影的畫面,那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個孤獨的開開和他的「小膽兒」,我的眼淚就會悄然無聲的落下來。我們真的要學會關懷,學會理解,理解萬歲。

⑸ 親愛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兒時的我是多淚的小孩兒。當漂亮的衣衫染上污漬,晶瑩的眼淚會立刻浸透紅色的花邊。我喜歡獨自無聲地哭泣,小朋友們詫異的地看著我,又走開。我知道,沒有人會理解衣裙里有我小時的夢。那時,耳邊會傳來那一句溫柔的低語:「親愛的小孩兒,今天有沒有哭?」少女的我是多淚的小孩兒。白色的聖誕節,精緻的禮物,流行的音樂,香噴噴的蛋糕,我會在派對上又唱又跳像一個瘋丫頭。然而,待同學們三三兩兩地消失在夜色中,面對一屋狼藉,聽著錄音機還在無聲地哼著「青蘋果」,悵惘的眼淚又會滴進水晶的玻璃杯。我知道,沒有人能趕走這遺留的孤獨。多麼渴望那句問候:「親愛的小孩兒,今天有沒有哭?」今天的我是多淚的小孩兒。日日面對成堆的書本,夜夜啃著天文數字。當拿到一張漂亮的試卷,我會抬頭望著窗外藍藍的天,心裡嚮往著自由的雲,心中竟然空洞洞的,有的只是那種想哭的沖動。哎,仍是希望能聽到那一句低問:「親愛的小孩兒,今天有沒有哭?」就像那些被寵愛又被誤解的孩子,說不出心中缺少的是什麼,於是,眼淚成了唯一的方式。就這般歲歲年年,我在風雨中依舊探索著前面的夜路,成功、失敗、開心、傷心,也只有自己能懂得。聽過長輩的鼓勵,聽過同學的贊美,聽過老師的批評,聽過對手的諷刺,卻為何再也聽不到那句最真的話語:「親愛的小孩兒,今天有沒有哭?」難道愛的蠟燭已被撲滅?難道真的只有我獨自在風中游盪?心中真想再次得到母親的撫愛,再聽一遍柔聲的問候:「親愛的小孩兒,今天有沒有哭?」只願不久又會在天空中尋找到一顆指路的星,使我不再在黑暗中掙扎、躊躇。

⑹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怎麼寫100字左右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從電腦上看了一部電影,名叫《憤怒的小孩》,是一部搞笑篇。 電影講的主要內容是:留守小孩孫小傲離家出走,途中偶遇躲避犯罪團伙追捕的小女孩蘭蘭。一個想回家的小孩和一個不想回家的小孩結成了聯盟。最終,兩個憤怒的小孩獲得了勝利,笨賊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我從電影中得到了一句搞笑的話語,就是「打人不打頭,打頭爺發怒」,這一句話語讓我特別注意。 我感覺這一部電影很有童趣,也很真實,而且也很搞笑,這一部電影很好看。

⑺ 兒童電影巜童年的風箏》觀後感

風箏在空中飛翔,自由自在,在風中起舞,無憂無慮,就像一對戀人,相遇,飛翔,相擁。他們幾乎融為一體,但是風箏並不能隨意飛舞,因為風箏的線握在別人的手裡。。。。
這段開場告白讓我的心疼了一下,一種莫名的憂傷和惆悵。
愛在相遇的那一秒定格。
男主人公J是一個玩世不恭的浪子,用結婚簽證來賺取傭金,遇到Gina的表白,J拒絕了,但是得知Gina是拉斯維加斯最大的賭城老闆的女兒時,他又違背自己的內心,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計劃,由底層的生活可以一步登天擁有夢寐以求的生活。當J在Gina的家裡遇到第十一個用結婚的形式辦簽證的這個女人Linda,最初的一眼J就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彼此感覺到對方的熾熱和溫度,但在一秒鍾愛上,又在瞬間錯過。
但這次的相遇,Linda卻將要成為Gina哥哥的妻子,命運就是很會捉弄人。這次相遇J滿腦子都是愛情是Linda,終於在Linda結婚的前一天單獨見面,彼此都為了同一個目的,告別過去,告別貧窮,各自過各自的新生活。
J和Linda這個見面,是一副唯美的愛情畫面,細雨中的嬉戲,打鬧,那翩翩起舞的的輕盈和優美,讓人羨慕。伴著細雨,兩個人的內心無比悲涼。這個場面只有印度特有的舞蹈才能演繹的這般淋漓盡致,越是完美的畫面結局越讓人心碎,這似乎是所有愛情的定律。
兩個人到了要分開的時候,心中的慾火真是難以平息,最後在Linda的家裡,J和Linda相擁,纏綿,熱吻,突然Gina的哥哥闖進來,用粗俗的語言和動作羞辱Linda,J實在無法容忍有人這樣對他心中的天使,就沖出來用槍指著Gina的哥哥,讓 Linda過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Gina的哥哥於J廝打起來,無奈下的Linda只好用東西打傷自己的未婚夫,然後兩人不得已而逃亡,Gina的哥哥隨後醒來後,嫉妒和憤恨讓他失去了理智,在報警的同時率領他的手下拚命追殺他們。
那麼的執著和真誠,最初遇到的那一瞬間,就註定一段刻骨無悔的愛。
逃亡之路,每天都面臨險境,但是他們彼此沒有後退「我們什麼都沒有,但我們有愛,那就夠了」至死不渝的愛讓我淚流滿面。
在婚禮的當天,好朋友死在他們面前,這次沒有那麼幸運,J受傷後被Linda藏在火車里,自己為了捍衛心中的愛開車跳進了大海。
J醒過來,不顧一切要找到Linda,但是最後知道他的天使已經走了,回想起信息中Linda說「了,忘了我吧……」心都碎了,無法呼吸,無法形容的疼。J用機槍殺死所有的人後用最後的力氣想為Linda報仇,最後一刻Gina用槍打傷了J ,J看著Gina,沒有語言,就當還了Gina一個人情,彼此也就不相欠了。
拖著疲憊的身體,破碎的心,來到Linda跳下去的懸崖邊,回想和Linda的點滴,那燦爛的笑,那眼神,是這輩子最開心的事情。
J張開雙臂,像一隻風箏一般隨風飛舞。如果此時J 是風箏,線已經牽在Linda的手裡,飛翔,離開,墜落,是他的宿命。
在碧藍的海水裡J看到了Linda,他們擁抱在一起,寧靜而安詳。
J跳下去的一瞬間,J那燦爛的笑,俊朗的輪廓和Linda清晰的輪廓,性感的身材,迷人的笑容再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為他們而傷心,同事也為他們祝福,希望在另一個世界他們能永遠在一起。
這是一個唯美而悲情的愛情故事,J為了生活出賣靈魂,最後因為愛舍棄了夢寐以求的富貴和名利,甚至自己的生命。
Linda為了讓家人過的更好點,把自己賣給了金錢和富貴。當遇到J她毅然舍棄了所有。也包括自己的生命。
結局讓我的心再次流淚,憂傷、惆悵。兩個人都懂得什麼事愛,結局雖然悲涼可卻演繹了完美。生活中的我們被太多的東西牽絆,被太多的慾望左右,有誰能真正懂得愛情,又有誰能為彼此舍棄生命。
一種新的憂傷油然而生。

閱讀全文

與和小孩的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百元一部帶電影 瀏覽:226
電影前任歌曲大全 瀏覽:500
李連傑完整電影 瀏覽:245
十大精彩戰斗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958
愛情故事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瀏覽:361
唐人街探案3電影高清完整版在線觀 瀏覽:829
吳孟達王寶強新電影 瀏覽:482
電影愛情臉紅 瀏覽:629
私人電影院卡點 瀏覽:628
英語中英字幕電影免費網站 瀏覽:592
成龍國際電影周馮小剛 瀏覽:973
播放愛情電影警察鍋哥 瀏覽:914
電影弱點演員 瀏覽:924
什麼樣的電影對孩子成長有利 瀏覽:485
一部女人大盜的電影 瀏覽:95
晚上去看電影吧英文怎麼說 瀏覽:867
電影高能音樂 瀏覽:511
愛情電影女孩對白 瀏覽:270
電影完整版免費 瀏覽:128
小女孩上學電影名字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