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吒之魔童降世》告訴我們哪些值得反思的人生道理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後,得到觀眾的喜愛。觀眾在觀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同時,有以下3個人生道理值得反思,很有意義。
結語:《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十分勵志的電影,觀眾觀影後,也明白了些許人生的道理。所以,對於觀眾來說,在自己的生活中,要進行反思:對他人不要有成見,善待父母的說謊,命運把握靠自己。只有這樣,觀眾才能真正理解哪些人在電影中勵志成長。對此,讀者怎麼看?歡迎大家在文末一起交流互動。
(原創。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B.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200字內說明謝謝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可以以觀影從中學習為主題,描述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最後總結從影片中,獲得了什麼感想。
正文:
今天看了一場電影,叫做《哪吒之魔童降世》,非常好看。
電影講述了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
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然而面對眾人對魔丸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魔丸哪吒和龍王的兒子靈珠敖丙重新和為混元珠,吸收了天雷。
最後,他們雖然失去了肉身卻保留住了魂魄。哪吒也成為了人們尊敬的英雄。通過這個影片讓我明白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哪吒在影片中說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令我記憶深刻。
(2)哪吒電影兒童觀後感擴展閱讀: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呂艷婷、囧森瑟夫、瀚墨、陳浩、綠綺、張珈銘、楊衛擔任主要配音
該片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7月2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19年9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漫畫節開幕式暨第16屆中國動漫金龍獎頒獎大會於廣州舉行。《哪吒之魔童降世》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金獎、最佳動畫導演獎、最佳動畫編劇獎、最佳動畫配音獎。
C. 看完哪吒的觀後感。
前幾天看了這部叫哪吒的電影,感慨萬千。
我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叫做餃子的導演拍的電影,這部哪吒是他的第二部當紅影片。故事很簡單,講的是一次陰差陽錯,把原本是靈珠的哪吒變成了魔王。一個醜醜的、不受人待見的哪吒,從出身背負必死的命運,連同周圍人的偏見。最終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扭轉了陳塘關百姓對他的偏見。他也感化了敖丙(壞人),兩人一起扭轉了一個原本無解、必死的結局。
真的是一部勵志的電影,因為哪吒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實寫照,即便被塌下來的天壓歪了頭,也能掙扎著生出三頭六臂把天扛起來!
而電影中哪吒和爸爸媽媽,正如無數中國的家庭。有點小小溺愛的媽媽和表面上嚴厲的爸爸。他們都是愛著孩子的。在生與死面前,這種愛顯得更加感人。
我就是我,我命由我,我命不由天。我愛這個主題,它給正奔跑在自己理想道路的人鼓勵、希望、溫暖、力量。
D.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5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2
1979年5月19日,中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公映。這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處女作,後來成了幾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哪吒的形象也就成了「扎兩個沖天鬏,光著倆小腳丫,踩的是風火輪,乾坤圈手中拿」的經典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是我們記憶中熟悉的萌萌噠小孩,而是頂著兩坨黑眼圈,玩世不恭的亂世「魔童」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選擇在李靖和哪吒這對父子的人設和關繫上作顛覆。是以《封神演義》中的龍王水淹陳塘關和哪吒鬧海故事展開:
講述從小被當作妖怪的哪吒在孤獨與誤解中成長、逆天命而行的傳奇故事。影片充滿中國古典元素,反叛、戰斗、成長的主題也為畫風增添熱血氣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畫電影既嚴謹按照原作,又完全顛覆原作。這話並不矛盾,故事框架靠近原作,細節上又顛覆了原作。
笑點、淚點、燃點、影片節奏、分鏡、視角、動態、感情線、故事結構、人物性格設定甚至配角到路人甲都有可圈可點的好看。尤其是形象和人物性格的設定,完全是顛覆性的好看的那種!
人物設定上,影片中會提現大小哪吒的對比,兩者差異不僅體現在前後形象的變化上,更在於其對於命運的不同態度:屈服於人們的偏見還是與命運斗爭到底。
而在故事內容上,哪吒從一個順從世人偏見的「魔童」,到最後與命運頑強斗爭,自身對於命運的態度發生轉變。
被世人定義為「妖怪」的哪吒,用自己「生而為魔,那又如何」的態度,與命運進行著斗爭。
在現實社會中,不少年輕人也在用行動去突破出身、環境的限制,成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運偏見,不斷勇敢蛻變。
在哪吒身上,似乎蘊藏著每一個不屈服於命運的年輕人的身影。看完之後真的覺得收獲匪淺。
E.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三百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觀後感可以以學習為主題,描述哪吒雖然面對不公的命運,卻敢於「與天斗」的精神,從而獲得人們的尊重,最後總結所獲得的感受。
正文:
今天觀看了最近很火的一部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講的是太乙真人把靈珠和魔丸帶到人間,讓靈珠成為李靖夫婦的第三個孩子。可是誰知申公豹從中作亂,把靈珠偷走了,哪吒變成了魔丸轉世。
(5)哪吒電影兒童觀後感擴展閱讀:
哪吒是魔丸轉世,李靖之子。因為魔丸轉世的身份,他遭到了陳塘關百姓的歧視、排斥、嘲笑和敵對。也因此,他性格孤僻、冷漠、叛逆、憋屈、玩世不恭,時不時就要跑出門大鬧陳塘關百姓,讓大家也不得安生。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哪吒比誰都孤獨,比誰都渴望認同。
敖丙是靈珠轉世,東海龍王三太子,申公豹的徒弟。身形飄逸,舉止儒雅,一派翩翩美少年形象。他背負整個龍族翻身的期望,全族壓力令他痛苦不堪而走上了邪路,做出了冰壓陳塘關的舉動。敖丙在哪吒的影響下,最終學會敢於做自己、不認命,並與哪吒聯手抵抗命運,成為對方「唯一的朋友」。
F.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觀後感怎麼樣算得上動畫電影大作嘛
任性做自己,不在乎他人眼光,不在乎世俗禮法,不在乎命運對你的安排,這樣的事情從來不是誰想做就能做成的;算得上動畫電影大作。
煙熏妝的哪吒,沒事就在家念打油詩,語言風格超網路現代:「生活你全是淚,沒死就得活受罪。越是折騰越倒霉,越有追求越悲催。垂死掙扎你累不累,不如癱在床上睡。」「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看似頑劣好沒正經還好笑,其實內心充滿創傷和悲哀。
在動作設計上,餃子借鑒了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敖丙的打鬥參考黃飛鴻,瀟灑輕盈,自有一種大師風范;哪吒的動作則參考鬼腳七,狂野熱血,窮追猛打。
2、人物形象
太乙真人的道場乾元山金光洞就在四川江油,他說四川方言並非無憑無據。至於片中那對負責看守哪吒的活寶結界獸,形象則來自四川金沙遺址出土的殷商時期文物。
G.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正是在上述行業背景下製作產生,一經上映,便獲得了市場的積極回應。
影片中哪吒的一句台詞引起觀眾的共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仙是魔,我自己說了算!」這句話令人感動,也是整部影片給人最大的啟示。真正的英雄不光是能為民除害,還要能勇敢地向自我挑戰,擺脫宿命的束縛,最大程度地實現自我!
在這一點上,影片將哪吒這個傳統人物的文化內涵在現代意義上進行了有效的延伸和發展,使得人物擁有了新的生命力,也成功引起了當代觀眾的共鳴。
事實上,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觀眾看到的更多的是哪吒內心的孤獨和掙扎。這個哪吒帶著「魔丸」的宿命降臨到世間。他從小就被周圍的人視為妖魔。
他渴望融入人群,卻始終被拒絕。非黑即白的二元論讓他無法撕掉身上「妖魔」的標簽,也無法跨越橫在人們心頭的偏見。這里,創作者藉由動畫人物進行了對人類偏見地探討。
當代世界,偏見無所不在。人與人之間,城市與鄉村,乃至國家與國家,文化與種族的隔閡,分割人類的不是地理位置和距離,而是人們認識的偏差和觀念的差異。多少矛盾和糾葛都是由於人們自身的觀念而引起,最終要平息干戈,定分止爭還是要靠人們自己。
H. 哪吒鬧海讀後感50字_以下
小小哪吒隻身一人闖海,勇氣過人,少年英雄都有情有義,何況我們。但他卻桀驁不馴,最終闖下了大禍,這值得我們思考,做任何事都要深思熟慮,不可任性了來。另一方面,李靖卻顯得膽小,在龍王的質問下竟殺哪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調查清楚,做為一個家長不可冤枉孩子,更不能打孩子。。另一方面,龍王卻欺騙哪吒,大人騙小孩,這是不可取的。讀了哪吒鬧海,我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