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許三多的經典名言來說,'不拋棄,不放棄'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哪怕已經感到沒有希望,其實哪怕只要多堅持一下,多努力一點,甚至多等待一下,希望就會不期而至.
改變的是史蒂芬金的經典恐怖小說,我建議你看小說更有味道.其實比結尾更讓我過癮的是,那個神婆被一槍爆頭,太解氣了.
2. 電影《迷霧》結局
溫和的律師變得粗暴無禮,虔誠的教徒流言惑眾。往往我們在正常的狀況下都無法真正看透的人性,卻在特殊的「試驗」里暴露無疑。我想說人性就像盒子里那隻半死半活的貓一樣,事實上每個人都具有善惡,都具有堅強或者軟弱的一面,真善美和假惡丑在人的身上混合藏匿。那個超市無疑是史蒂芬金用來做試驗的盒子,人的邪惡與善良,寬容與信任如原子一般的在那個小盒子里碰撞,而那種極端情況下暴露出的那些人性的陰暗似乎又成了薩特「他人即地獄」的論據,比如沒有一個人肯送要照看孩子的女人回家,大部分人不願意為燒傷者冒險去葯店取葯。。所謂命運叵測,造化弄人,大概也就是這樣吧。看了那個黑色的結局,在驚訝之餘你也許會嚎,為什麼大霧不早一點點散去,為什麼軍隊不早一點點開過來?(以上摘自豆瓣,捋順一些情節,下面是我看了之後的一些感受)
設身處地,無論誰,在被那樣極度恐怖情緒的籠罩下,在看到愈來愈令人驚心的現象(這現象我不能很好的描述出來,樓主看的時候應該深有感受)後,連僅存的一點希望也消失殆盡,剩下的只有永無休止的恐懼的折磨,都會希望有一顆子彈留給自己。一些人會認為主人公打死了自己的兒子太過殘忍。其實,主人公在危機出現始終所表現的冷靜、勇敢、善良等是這部影片中人性思考的升華。主人公在任何時候都表現出一種敢於承擔的勇者氣質,將僅有的四發子彈留給了車里包括他兒子在內的另外四個人,你可以想想,剛剛和你並肩作戰的戰友都已死去解脫,只留下你一個人獨自面對恐懼,這是一種怎樣的煎熬!最後更加戲劇化的結局,更是給主人公捅下來了一把無情的刀子。
個人覺得,史蒂芬金想表達的就是人的心。世上最大的痛苦不是肉體所承受的痛苦,而是內心所承受的無休止的折磨,死的已經解脫了,活下大衛的承受痛苦;而「肖申克的救贖」里,那個安迪的形象相信也一定給無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最黑暗的監獄中的操場上,安迪卻像一位自由的將軍,邁著輕松的步伐,人內心、思想上的自由是無法用任何東西關掉的。(以下是豆瓣網友的一些評論)
在那種情況下,每個人都希望有一顆子彈能留給自己。我覺得就史蒂芬金的一向風格來說,他沒有讓那些超市倖存的人,在軍用汽車上含著棒棒糖向主人公微笑致意就已經很有人性很溫暖了。
但就像最後和主人公一起逃出來的坐在車後的那個老頭嘆著氣說的:「畢竟我們努力了」。
是的,他們努力了。所以小越野車內的四聲槍響之後,即使車上除主人公外的所有的人死了,可人性中的至善和拼搏精神卻依舊活了下來。
或許這能帶給樓主一些好的安慰
3. 誰能告訴我電影《迷霧》的結局
1、前面也看到了,所有被怪物殺死的人沒有一個是好死的,尤其是見到被蜘蛛築巢的美國憲兵後,主角團的人精神全部受到了一萬暴擊。
舉個栗子就是,假設主角對於被槍打死的恐懼是5分,那麼被怪物殺死的恐懼就是10分。
電影里也有說「人在極度害怕的時候,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因此在主角一行在極度恐懼時,兩者取其輕,自然而然的就選擇了輕松的方式。
2、不是軍隊經過的地方迷霧就消失了,是軍隊將迷霧清除了,看他們用火焰噴射器燒樹,估計是清除迷霧的方法之一,至於原理的話,自己腦補。
3、迷霧的出現劇情里有提到,二等兵說是軍方的實驗,打開了其他次元的通道,於是那個次元的東西就都涌進來了,怪物和迷霧都是那個次元的東西。
4、我實在無法回答你這個問題,每個人的閱歷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不同,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主角的吶喊是在排減心中的一切負面情緒。
5、同回答3。
另外,最後主角看到被救援的人中有一個女性,她早已經在超市自殺了。因此我感覺最後男主瘋掉了,他看到的軍隊可能是幻想。
4. 電影迷霧結局怎麼那麼的悲慘啊
《迷霧》小說的原來結局是主人公開著車消失在迷霧中,但是導演覺得這樣的結局會給人一種還要拍攝續集的感覺。所以就和編劇同時也是該書的作者史蒂芬 金從新改寫了一下結局
5. 電影《迷霧》的結局到底想說什麼
本人非常喜歡這個結局,其實在男主殺死四個人的時候,我就在想如果這個時候得救了怎麼辦,沒想到真的是這樣的結局。
當面對災難而你手中卻只有一把槍的時候,這把槍不應該用來面對敵人,而應該用來維持秩序!但是無論做什麼,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但同時也不能放棄,有時候僥幸的心理也能成為最後的希望,如果男主抱著哪怕一絲僥幸的心理,待在車里毫無希望的等,或者弄點汽油毫無希望的開,悲劇都能避免,所以這可能也是導演想表達的吧。所以總結下來我認為就是兩點:1.盡管你手中握著事情的一半,但你永遠逃脫不了命運的安排的另一半!2.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6. 如何看待電影《迷霧》的結局
冰冷沉重的結局,將一種絕望的情緒以極致渲染,《迷霧》在迷霧重重下,所真正將人陷入絕望的,不僅是那外星人的入侵,更源於人性自身的迷霧,作為曾執導《肖申克的救贖》《綠林奇跡》聞名遐邇的弗蘭克·德拉邦特,《迷霧》可以說是它的又一創新之作,用不同視角的人性窺視,在幾近最後都乍看平凡的好萊塢電影中,令勇敢冷靜男主形象的崩潰,窺視以人性自身的盲點。——夢里詩書
7. 電影《迷霧》的結局究竟是什麼意思是不得不殺還是有別的深層含義
電影的一系列鋪墊,特別是大怪獸的出現,成為最後的稻草。其實不必糾結為什麼自殺,這就是劇情的又一步鋪墊,甚至結局都是鋪墊,都是為了讓人思考生命。假設電影的結局沒有自殺,那就是一個爛片。很多評論說這部電影是說堅持,我真想罵人,你以為導演這么膚淺?你也不看看導演是誰!至於結局,你先回想兩個片段,也是兩個鋪墊:一是是迷霧出現時,那個婦女求助被拒後的詛咒;二是是孩子要求男主發誓不讓其被怪獸殺死。如果他們不自殺,這兩個片段都沒有了意義。
因此,結局是必然的,劇情必須這么走。還是這兩個片段,第一個片段,男主要殺死自己的孩子,我看到的一個男人勇於承受苦難的擔當,看看車裡面後排兩位老人走的如此安詳。第二片段,男主求死無門,又受到最後的打擊,是否是進入了18層地獄?且不說超市裡的人的命運,即使活著,良心發現後是否也會如活在18層地獄。 所以,這部電影講的絕不是什麼堅持,而是通過人性中的丑惡,貪婪,無知,來引發人們對真善美的思考。
《迷霧》是由帝門影業公司出品的的恐怖片,該影片由弗蘭克·達拉邦特自編自導,托馬斯·簡、納桑·蓋博、瑪西亞·蓋·哈登等主演,該影片於2007年11月21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史蒂芬·金1980年同名中篇小說,主要講述了被未知的迷霧所籠罩困於超級市場的市民,對抗怪物和宗教狂熱分子以求生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