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新版歌舞劇《劉三姐》觀後感
劉三姐是唐朝時候的人,她是壯族傑出的民歌手,被譽為「歌仙」、「歌聖」。
關於劉三姐的傳說很多,有民間口頭流傳的,也有古籍和地方誌所記述的,流傳於廣西宜山、柳州一帶。 傳說劉三姐家裡貧窮,她和哥哥靠打柴和種田養母。三姐聰明美麗,能歌善唱,財主莫懷仁想娶她為妻,遭三姐拒絕,莫懷仁便請來三位能歌的秀才,企圖唱敗三姐。三位秀才撐船來劉三姐的家鄉——廣西宜州,先遇著在河邊洗衣的三姐之「妹」,聽她唱歌已夠歷害,後來,三秀才與劉三姐對歌,大敗而返。莫懷仁於是在民間強行禁歌,但始終禁不住,惱羞成怒的莫懷仁陰謀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婦來告訴莫仁懷,說三姐又在岩洞里唱歌,並領著他去看。當莫懷仁走進洞口時,三姐用拐杖在洞口邊一敲,洞口立即關閉起來,把他夾死了。後來三姐和一青年又到柳州魚峰山、桂林七星岩去唱歌。最後兩人化作一對黃鶯飛上了天。這個故事優美生動,是建國以後對劉三姐傳說最先整理出來的一篇。
劉三姐的傳說又一說是劉三姐聰明美麗、勤勞、善歌而遠近聞名。她與同村賣柴的歌手李小牛相愛。財主莫懷仁以觸犯禮教之名,把他倆捆綁丟下河裡。李被淹死,三姐漂到柳州,被老漁人救起,並收為義女。後來,劉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懷仁請來三個歌手與三姐賽歌,大敗而歸。莫惱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綁裝進豬籠,沉入河底。三姐死後,人們在其墳前供祭兩條大鯉魚,祭間墳墓裂開,三姐跳出來騎著一條鯉魚上了天,另一條鯉魚變成了「魚峰山」。
劉三姐生在壯鄉,長於歌海,故能出口成歌。劉三姐歌唱的內容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思想和願望。據傳, 劉三姐留下不少歌篇於民間,大體有以下三類:一是同秀才對唱的歌,二是情歌,如《相思曲》、《妹相思》等,三是勞動歌。 劉三姐及其山歌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壯族人民稱她為「歌圩」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有關她的故事傳說,或加工成詩集,或編成劇本搬上舞台,還拍攝了聞名中外的電影《劉三姐》,深得國內外人士的好評。
⑵ 劉三姐電影讀後感25
電影《劉三姐》塑造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子,她的聰明伶俐、美麗動人、尤其是那副美妙的歌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三姐不僅歌唱得好,人品更好。她嫉惡如仇、仗義執言,用歌聲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令鄉親們拍手稱快。
她勇敢正直,惡霸莫懷仁處處刁難老百姓,但勇敢正直的劉三姐用她的歌聲與智慧打敗了莫財主,就連三個秀才也被她羞辱的狼狽不堪,為百姓出了一口惡氣。她所唱的:大路不平眾人踩,情理不合眾人拍。橫梁不正刀斧砍,管你是斜還是歪。」大滅鄉紳惡霸的威風,展現了勞動人民的正直勇敢,不畏權勢。不僅如此,她還善良、大膽,用歌聲傳遞感情,最終求得真愛。
總之,劉三姐的歌聲走遍山山水水,傳遍千家萬戶,另土豪劣紳如坐針氈,喪魂落魄;另鄉親們揚眉吐氣,拍手稱快,她代表了壯族人民的勤勞、勇敢、智慧,令人欽佩。
⑶ 電影《劉三姐》觀後感作文400字數
電影《劉三姐》塑造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子,她的聰明伶俐、美麗動人、尤其是那副美妙的歌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砍柴女劉三姐(黃婉秋)以唱幫窮苦人解氣的山歌名聞四鄉,卻也因此被視她為肉中刺的財主陷害,幸運撿得一條命後,她一路歌聲沿江而下。老漁夫(張巨克)和兒子阿牛(劉世龍)通過歌聲將她辨出,將她接入家中。遠近鄉民聽聞,都趕來與劉三姐賽歌,以為她已人頭落地的哥哥劉二(梁音)也因此機與她重逢。因為歌詞中多處直揭財主對窮苦人的盤剝,鄉民叫好同時亦令當地財主莫懷仁(夏宗學)極為恐慌。
為防鄉民暴動,莫懷仁想以淫威令劉三姐噤聲,只換回自己的難堪,劉三姐言稱若賽歌勝過她,她自不會開口再唱。劉二怕妹妹重蹈覆轍,想帶她遠走他處,但劉三姐誓要好好懲治莫懷仁。莫懷仁找來一幫酸臭文人信心滿滿與劉三姐賽歌,不想個個被她罵得狗血噴頭。為讓劉三姐屈服,莫懷仁暗中將她綁至府中,施以錦衣美食,只換來劉三姐的幾聲冷笑。早已與劉三姐暗中生情的阿牛、劉二及眾鄉民,則頗為擔憂她的安危,正想辦法將她營救。
劉三姐不僅歌唱得好,人品更好。她嫉惡如仇、仗義執言,用歌聲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令鄉親們拍手稱快。
她勇敢正直,惡霸莫懷仁處處刁難老百姓,但勇敢正直的劉三姐用她的歌聲與智慧打敗了莫財主,就連三個秀才也被她羞辱的狼狽不堪,為百姓出了一口惡氣。她所唱的:大路不平眾人踩,情理不合眾人拍。橫梁不正刀斧砍,管你是斜還是歪。」大滅鄉紳惡霸的威風,展現了勞動人民的正直勇敢,不畏權勢。不僅如此,她還善良、大膽,用歌聲傳遞感情,最終求得真愛。
總之,劉三姐的歌聲走遍山山水水,傳遍千家萬戶,另土豪劣紳如坐針氈,喪魂落魄;另鄉親們揚眉吐氣,拍手稱快,她代表了壯族人民的勤勞、勇敢、智慧,令人欽佩。
⑷ 電影《劉三姐》觀後感
電影《劉三姐》觀後感 電影《劉三姐》主要講了劉三姐用智慧對抗莫懷仁。其中給我進項醉生的是劉三姐和三個秀才對歌的場面。 一開始,他們對得非常激烈,可秀才們難免會出錯,鬧出點笑話來。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的,不相上下,好像誰也不吭讓對方一步。漸漸地,秀才招架不住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那樣,團團轉。這時,一個群眾出了一道題:「什麼生來頭戴冠,大紅錦袍身上穿?什麼生來肚皮大,手腳不分背朝天?」 幾位秀才自作聰明,得意的唱了起來。李秀才唱道:「中了狀元頭戴冠。」陶秀才唱道:「大紅錦袍身上穿。」羅秀才這下可找到機會了,趕緊唱:「莫共享福肚皮大,見了皇上背朝天。」 這下連莫懷仁身邊的丫鬟都笑了起來。莫懷仁問:「你們笑什麼?」丫鬟說:「老爺,頭戴冠是大公雞,肚皮大是老母豬!」莫懷仁和秀才們在對歌中大丟面子,在無計可施,敗下陣來。 在看完電影後,我覺得劉三姐非常聰明、勇敢,敢於和歪風邪氣作斗爭,不畏權勢的威脅,和莫懷仁對歌。雖然莫懷仁勢力大,就連釣魚也要給它繳魚稅,但劉三姐還要和他對抗,真了不起。 劉三姐的精神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概擁有的,讓我們大家一起對抗社會中的不良勢力吧! 《劉三姐》觀後感 今天在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劉三姐》,剛看到《劉三姐》中的對歌部分就想聽聽唱的是什麼樣子,回到家中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來。 原在山上以砍柴為生的劉三姐因反抗地主,地主斷藤想致她於死地,卻不料劉三姐命福,在遇龍河上,腳踩葡萄藤,手搖青竹稿,一路高歌痛斥地主,歌聲傳揚,被老漁夫和阿牛哥收留。 其中我最喜歡劉三姐以山歌為武器,同莫財主作斗爭的故事,「你歌你歌哪有我歌多?」的故事講了一件這樣的事:「莫財主想霸佔茶山,做自家墳地,被劉三姐用山歌揭穿了企圖,使他的陰謀沒有得逞。莫財主惱羞成怒,把劉三姐當成眼中釘,肉中刺,想來想去,想出一個鬼主意,但還沒得逞,又被劉三姐用山歌打敗了。」他們的對歌中,我喜歡劉三姐的這一句:「沒後悔,你會騰雲我會飛,黃蜂歇在烏龜背,你干伸頭我敢錐。」 劉三姐走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她的歌聲傳遍了家家戶戶。土豪劣紳聽了如坐針氈,喪魂落魄;鄉親們聽了,個個揚眉吐氣,拍手稱快。 我們要學習劉三姐那種勇敢正直、不畏權勢所欺壓的精神。在我們日常生活周圍經常會遇到那些以大欺小、以權壓人……的事情,看到劉三姐的事跡後我們要敢於同這些行為作斗爭,要以理服人,為創造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⑸ 電影《劉三姐》,2000字觀後感。
主人公劉三姐是一位聰明、美麗的壯族姑娘,擅長用山歌來贊美勞動、贊美自然、贊美愛情,並用山歌揭露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她唱出來的不僅是山歌,還道出了老百姓的心聲,唱出了人們心中的愛與恨,喜與悲。劉三姐流落他鄉,但是還是受到了眾鄉親的熱情接待,並把她好好的安頓了下來,招來了五湖四海的鄉親來會歌。從影片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只要自己真心付出,那麼五湖四海皆朋友。她遇事機智勇敢,視同為老百姓人們如親人,對財主敢怒敢言,極惡如仇,心中充滿了反抗精神。想到這里,劉三姐的英雄形象浮於眼前。劉三姐的歌聲清脆,甜美,宏亮有韻,如桂林的江水一樣的透澈澄明,如桂林的山一樣壯美。哪裡有劉三姐,哪裡就有歌聲。劉三姐的歌聲打動了村民,更唱出了村民的心聲,電影一開始,三姐就用自己的歌聲吸引了老漢,在看到阿牛跳下河捉魚,三姐面帶嬌羞的唱歌,從而和阿牛一見鍾情,體現出三姐的小女子情懷。財主知道三姐在漁家落戶,於是派莫管家去搗亂。結果被李老漢一隻山歌譏諷。莫管家問三姐認不認識莫老爺時,回答的歌聲也令我記憶深刻.劉三姐用歌聲諷刺地主,唱盡心中不平事:「不種芝麻他吃油,不種桑田他穿綢,窮人血漢他喝盡,他是人間強盜頭。」這些猶如鋒利的尖刀一般的詞語配合鏗鏘有力的旋律,把劉三姐對財主恨之入骨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把地主階級剝削勞動人民的丑惡嘴臉表現得入木三分。下一段是三姐等人上山採茶,歌聲歡娛,語調輕快。後來阿牛等一起來對歌,氣氛歡快,就從這件小小插曲中,就看出山中村民的淳樸、對山歌的熱愛以及對生活的希望,就幾曲山歌就感到很滿足。卻不想可惡的財主連這一點點幸福就不給予,引得村民悲憤反抗,反抗財主時村民唱的歌曲悲憤疾苦,體現出村民在財主的壓迫下生活的窮困潦倒與艱辛。莫財主為了禁止劉三姐和鄉親們唱山歌,請來秀才相助。三姐的二哥擔心三姐的安危,堅決反對,但是三姐確相信自己能贏,雖然會讓哥哥擔心,但是為了村民和自己能繼續唱山歌,也一定要去。三個秀才狗仗人勢、自以為是、愚鈍自大,劉三姐用犀利的歌曲挫了秀才的銳氣,嘲笑財主,把莫財主氣得跌下河。「唱歌不怕頭落地,閻王殿上唱三年,唱起山歌膽子壯,過了一灘又一灘」劉三姐道出了她的心聲,可以看出劉三姐為了唱歌連死都不怕,唱山歌是劉三姐的追求,也是她表達情感的方式,莫財主在對歌失敗後,心存不甘,又出毒計,把劉三姐搶到家中百般威脅,劉三姐堅貞不屈,阿牛勇敢地闖進莫家將劉三姐救走,莫懷仁帶領家奴乘船追趕,百姓幫助劉三姐逃走。從莫府逃出後, 劉三姐和阿牛用山歌表白了彼此心,劉三姐以藤和樹作比喻,勇敢地向阿牛哥表白:「竹子當收你不收,筍子當留你不留,綉球當撿你不撿,空留兩手撿綉球。」劉三姐用明亮透徹的聲音,大膽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但是當阿牛接到三姐拋出的綉球後,歌曲的節奏立即變得歡快明朗起來,表達了兩個相愛的人對愛情終始不渝的情感。影片的最後阿牛唱出了他對愛情堅定執著:「風吹雲動天不動水推船移岸封建官府下令禁歌,劉三姐帶領鄉親們用歌聲進行反抗,但在封建黑暗勢力的壓迫下,劉三姐被迫離開。但她繼續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聲鼓舞民眾,喚起大家與封建勢力做斗爭。首首山歌,有愛,有恨,有喜,有悲,所有的情結凝聚動聽沁人心底的旋律。對世事的不公的反抗,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讓劉三姐的形象在我的內心深處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跡。
⑹ 劉三姐觀後感
大家知道是誰唱的「春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的這兩句歌詞的嗎?呵呵,不錯,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劉三姐!
今天下午,我們一起在教室里觀看了《劉三姐》。劉三姐不僅聰明伶俐、美麗動人,而且還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可是,她因為揭發了幾次莫財主的陰謀詭計,而成為了莫財主的眼中釘,肉中刺。不過堅強的劉三姐並沒有被他的勢力所壓倒,而是勇敢地用山歌來對付他:
一天,劉三姐隨著村裡的女人去茶山上採茶,她們邊採茶邊唱山歌,不一會就采了很多筐的茶葉。這時候,村裡的男人都幹完了活,劉三姐她們也采完了茶葉。於是,他們又你一句,我一句的唱起了山歌。
正當他們唱到高興的時候,獵人阿牛漫不經心的一扭頭,竟看到了莫財主正往這邊來了!大家都非常慌張,因為誰都知道莫財主是個非常非常壞的大財主。可是劉三姐並不慌張,就站在原地等著他們接近。大家都很不解,可是看到劉三姐那堅定的眼神,大家也都不知不覺的不慌了。
莫財主走到了他們跟前,莫財主聽了管家對劉三姐的介紹後,開口就說關於茶山的事——要是想採茶,就不能唱山歌。要是想唱山歌就不能採茶。採茶是自己生活的命根子,養家糊口全靠它了。而唱山歌也必不可少,該怎麼辦呢?正當大家左右為難的時候,阿牛的父親站出來說:「茶要采!山歌也要唱!」
莫財主聽了,氣急敗壞,命人在他們面前的土地上插上了寫有「不能在此採茶」字樣的牌子。大家看了後,都非常吃驚,可又沒辦法反抗,只能搖頭嘆息。這時,劉三姐挺身而出,帶著大家唱起了優美的山歌。這下大壯了鄉親們的志氣,滅了莫家的志氣。大夥蜂擁而上,拔起來了哪些牌子摔成兩節,把莫財主趕出了茶山。
莫財主被趕出茶山後非常不服氣,心想竟然被那些小小的山歌給趕出了茶山。於是他找來了當地的三個秀才來給劉三姐對歌,結果還是被劉三姐「罵」的狗血淋頭,狼狽而逃。
看完了電影,我覺得劉三姐是一個仗義執言的人。她用自己的山歌,幫助百姓打敗了權利浩大的財主,大漲了鄉親們的志氣,滅了財主的威風。
一次下午放學,我們都寫完了作業,來到了籃球場上打籃球。因為敵我實力懸殊太大,所以本大蝦自告奮勇的拖住對手,為隊友爭取時間投球。果然,一開始我就用這種方法拖住了幾名對手,為隊友爭取了很多有利的時間。別看只有一會會,可這一會會也是很重要的。不一會,我們隊就連投進了兩三個球,這多虧本大蝦的功勞啊!
這就是我看《劉三姐》的觀後感,怎麼樣?不錯吧。
⑺ 影評:電影《劉三姐》
以歌智斗 我上了大學之後,認識了很多來自廣西的同學,他們基本上都是能歌善舞的。每年的「三月三」,壯族的同學們都會開展很多別開生面的慶祝活動,跳竹竿舞、拋綉球、撞雞蛋,當然還有對唱山歌。相傳「三月三」就是為了紀念劉三姐而來的,所以又稱為「歌仙節」。在壯族人的心目中,劉三姐就是那個最會唱山歌的人。 影片《劉三姐》就是講述了劉三姐以歌智斗財主的故事。莫老爺是當地的財主,欺壓百姓,亂收苛捐雜稅,無惡不作。劉三姐帶領著百姓用唱山歌的形式與莫老爺做斗爭。莫老爺大為不爽,曾下令殺死劉三姐。想不到劉三姐命大,成功的虎口脫險,而且還繼續帶領百姓與財主做對。 劉三姐在百姓中的威信越來越高,這讓莫老爺坐立不安。他下令,若敢再唱反動山歌,就堅決不允許他們上山採茶。大家一片反對之聲。最後,莫老爺決定用對山歌的方式決一死戰。如果劉三姐唱輸了,就答應再也不唱山歌,而且也不許上山採茶了。其實,以劉三姐的實力,這簡直就是小菜一碟。但莫老爺就不同了,他到處招兵買馬,最後找來三個自命清高的書獃子和一大堆的歌書,以此向劉三姐宣戰。 對歌比賽開始前,莫老爺的三個「秘密武器」就遲到了,氣場就輸了一半。接下來,用歌來互罵,三個書獃子用一成不變的曲調和臨時找來的歌詞草率上場,惹來一堆笑柄。劉三姐則干凈利落,大方得體,嘹亮的歌聲既鼓舞了眾人,又羞辱了敵人。她的歌詞多用比喻和象徵的手法,歌詞中的意向也全都是農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事物,當語言變成刀子,殲敵指數相當的高。比如「你會騰雲我會飛,黃蜂歇在烏龜背,你敢伸頭我敢錐」,就用極富幽默感的言辭狠狠的挖苦了一下財主。這場PK賽最終以莫財主落水的狼狽相收場。 莫老爺丟了面子又賠了比賽,豈能善罷甘休。於是他派了殺手,綁架了劉三姐。然後再威逼利誘,企圖想要收買她。但是劉三姐的意志是打不垮的,她又狠狠的罵了一頓財主,讓他難以招架。就在莫老爺決定殺死劉三姐的時候,全村的鄉民都來了,用聲東擊西的方法解救出了劉三姐。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懲惡揚善是劉三姐為百姓做的貢獻,最終百姓也用智慧幫助了劉三姐逃出虎口。 正是因為劉三姐正確的階級立場和她敢為人先的精神,她成為了廣西人心中的精神偶像。2008年,我來到了廣西桂林,在這里還有劉三姐當年與莫財主對歌的對歌台。當電影、傳說和現實融為一體的時候,我發現我們祖國的民間文化是何其的豐富啊! 以歌傳情 這部電影拍攝於1961年。眾所周知,從建國後到「文革」之前這段時期拍攝的「17年電影」,由於特殊的時代背景,而具有了特殊的意義。愛情在電影里幾乎就是禁區。比如《紅色娘子軍》中洪常青和吳瓊花的那段革命感情就被遭到了刪剪。但是,民族政策的寬容使得涉及少數民族的電影作品中的愛情可以適當的保留。所以《阿詩瑪》《五朵金花》等影片中的「阿哥阿妹」式的感情戲碼方才得以呈現在觀眾的面前。不過,即便如此,愛情也都是通過極其含蓄的方式傳遞的,比如唱歌。《劉三姐》中,劉三姐和阿牛的感情只有兩個段落中有所展現,而且加在一起還不到十分鍾。用歌聲來表達愛意,《劉三姐》是較為突出的一部。 阿牛和劉三姐初次見面是在一條小船上,阿牛的父親把劉三姐接上船,豪放的阿牛脫掉衣服躍進了河裡。害羞的劉三姐不忍看赤裸的身體。這算是當時比較大膽的一個鏡頭了,畢竟裸露身體都被看作是羞恥的。對歌比賽結束後,劉三姐和阿牛的妹妹聊天,說到了劉三姐的綉球,妹妹猜是給阿牛的,一向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劉三姐又害羞了。而躲在一邊的阿牛興奮的要命,但怕劉三姐看到他,嚇得趕緊跑開。那是時候的愛情戲大多是男的憨傻,女的含羞,這樣才是絕配的一對。 影片最後,一首《藤纏樹》唱出了兩個人心目中那隱藏依舊的愛意。「山中只見藤纏樹,世上哪見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竹子當收你不收,荀子當留你不留,綉球當撿你不撿,空留兩手撿憂愁」。明明愛,卻還要用藤和樹來做個比喻,可見當時中國人的愛情觀還是相當保守和含蓄的,直接表達愛情不是我們的特色,愛是在彼此的試探中產生的。最後,小小的綉球拋到了阿牛的手裡,有情人終成眷屬。好美的結局! 對了,在桂林,我也見到了傳說中阿牛和劉三姐唱情歌的大榕樹,如今的榕樹枝繁葉茂,根深莖粗。 來電指數: 劉三姐和阿牛 2星 接吻鏡頭: 沒有 愛情箴言: 劉三姐:「山中只見藤纏樹,世上哪見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竹子當收你不收,荀子當留你不留,綉球當撿你不撿,空留兩手撿憂愁。」 阿牛:「連就連,我倆結交定百年。」 劉三姐:「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採納哦
⑻ 電影劉三姐觀後感
我記事開始,我的母親在家幹活時經常能聽到她唱起電影《劉三姐》中的唱段,從那時起多少對電影中的唱段有一些的耳濡目染;後來上小學後在學校的電影節中觀看了電影《劉三姐》,使我對電影中情節與唱段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今天在音樂作品賞析課上有幸再次觀看到了電影《劉三姐》,雖然其中的唱段、唱腔與21世紀受到西方流行音樂沖擊影響下的現代社會有些不入流,但是個人認為其中的唱段與唱腔才是我國民族音樂的國粹,毫無修飾的天籟之音應該讓現如今千篇一律、毫無個性的民族唱法歌手引起深思。
影片講的是:
原在山上以砍柴維生的劉三姐因反抗地主,地主斷藤落江想致她於死地,卻不料劉三姐命福,在遇龍河上腳踩葡萄藤,手搖青竹搞,一路高歌痛斥地主,歌聲傳揚,被老漁夫和阿牛哥收留。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千百里外的群眾都知道劉三姐住在這里,紛紛長途跋涉趕來見她與她對歌,並邀請她去自己的家鄉安頓生活,可謂百鳥朝鳳。勞動人民唱山歌是生活中多麼重要的事情呢,而那些一樣能歌善舞的老百姓還是拜劉三姐為歌仙,劉三姐能達到這樣的感召力,怎是因唱歌而已呢?看看劉三姐剛烈的個性,愛憎分明寫在臉上,唱起歌來那不是悠揚婉轉而是氣宇軒昂直逼雲霄,她隨口罵來惡霸,聽得勞作的人民可是解氣。
以前的精神基本寄託在山歌上,劉三姐到了哪兒,她的精神隨歌傳播到哪兒,整一個成為農民反抗強權的領袖,是任何地方惡霸的眼中釘。於是當地的莫地主開始想方設法不讓劉三姐唱歌,又不敢對她明槍明刀,怕的就是群眾的暴動。所以便有了劉三姐與三秀才對歌的一出絕妙好戲,原來地主是不會唱歌的,那些讀之乎者也的書生只會搖頭晃腦,背著歌書,而你看劉三姐卻張口就來,毫不思索,傲氣俏皮,她的歌聲、她的智慧全在艱辛的勞作和大自然的靈氣中渾然天成。地主和秀才們斗不過歌,丑態畢露,民眾得了勝。地主不甘心設計抓了劉三姐,可地主的丫鬟也是劉三姐的歌迷,出謀劃策助她逃跑,外又有阿牛哥和群眾們設局相救,劉三姐終於逃出虎穴,同阿牛哥在一起,漂流灕江,四處傳歌。
就在那棵千百年的大榕樹下,劉三姐向阿牛哥吐露心聲,拋出綉球,情意綿綿的定情之歌《纏藤樹》就這樣誕生了……「劉:山中只見纏藤樹,世上哪見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竹子當你收不收,筍子當留你不留。綉球當撿你不撿,空留兩手撿憂愁。牛:連就連,我倆結交訂百年,那個九十九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好一個奈何橋上等三年。生死沒有爭個你先我後,對於九死一生的劉三姐,對於生死毫不知命數的阿牛,有的只是彼此在一起,以灕江山河為家,以歌為引。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或許劉三姐並不想當什麼領袖,她只是擁有更為本真的銳氣,可這銳氣勢不可當,歌聲傳遍天涯時,民眾的心就更為堅定了,也更多了精神的慰寄。
影片取材於廣西民間傳說,主人公劉三姐是一位聰明、美麗的壯族姑娘,擅長用山歌來贊美勞動、贊美自然、贊美愛情,並用山歌揭露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而且繼續不斷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聲鼓舞民眾,喚起大家與封建勢力做斗爭。影片創作者為劉三姐設計的山歌,樸素生動,具有強烈生活氣息和濃郁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詞表達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影片是新中國第一部音樂風光故事片,片中悅耳動聽的歌聲與美麗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為影片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