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電影小男孩寫影評
看過很多關於二戰的電影,甚至做過一篇盤點文章,危難中也是鑒證了很多人性閃光點的時刻。在戰爭中,如果不論輸贏和既定利益方,戰爭中不管從那一方來說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部二戰電影以美國為視角,片名little boy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的核武器同名,而被投到長崎的原子彈就被命名為「胖子」,《小男孩》中還真的有個小霸王「胖子」小朋友。撇開美式主旋律來講,電影觀賞性很強,用童話的方式來講述關於戰爭的故事,真的挺贊的。 選擇相信是需要勇氣的,愛和信念最終可以創造奇跡。這是電影的主題,足夠強大的信念也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從被魔術師的「魔法」幫助實現了第一次隔空移動物品,後來小男孩就堅信自己也是有魔法的。父親是小男孩心目中最好的「夥伴」,片頭用了幾段來陳述父子關系,導演將孩子幻想中的情節展現出來,生動有趣。因為長子是扁平足不能參戰,所以父親上了戰場,然而在菲律賓,父親成了日軍的戰俘,生死未卜。後來,小男孩遇到善良的神父,他給了男孩一個聖經里的清單,並且告訴他,要按照清單里的任務一條一條完成,那麼在戰爭中失聯的父親就會回來。 小男孩堅定不移的去相信如果完成了清單所有的任務,爸爸一定會回來。雖然連哥哥都嘲笑他,但他卻不在乎,在異國朋友橋本的幫助下,最終完成了清單中的任務。移山的那段充滿魔性,巧合讓小男孩出了名,後來的原子彈也是神巧合。 個人認為日本大叔橋本這個角色設定的非常好,作為一個生活在美國的日本人,因為戰爭的關系要受到各種排斥,我們的主人公小男孩也從一開始排斥他到後來和他成為了好朋友,這中間除了互相理解和互相交流之外,也從側面體現出了美國這個國家大包容的感覺,雖然有一些過度偏激的人會把仇恨發泄在平民百姓身上,但大部分還是理智的。 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上戰場的戰士,戰爭都是殘酷的,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核武器的威力巨大,對日本造成了重創,戰爭也接近尾聲了。站在日本的角度,對他們的打擊是慘重的,多少普通民眾都被這場災難牽連到,但侵略方在某種層面確實不值得同情。今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希望人類可以痛定思痛,不再有這樣大規模的戰爭,生活在和平的世界裡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看完電影你會有滿滿充盈正能量的感覺。在戰爭的陰影下人們惶恐不安,小男孩選擇了相信,而他贏了。這樣的勇氣是很多大人都不曾擁有的,因為人越長大顧慮越多,失去了單純的念想,而孩子的眼裡,是非黑白很分明,他用他小小的信念創造奇跡,最終一家人終於團聚。
B. 親愛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看完點映,我想給五星,並非片子已臻完美,而是為了這個題材。如果能夠多一些這樣的題材,以電影撬動(也許是敲動)現實,即便劇作不夠完美劇情不夠觸動又如何?大陸的影院里可以放映這樣的片子大牌的演員可以比較沒顧忌(片酬和得獎壓力)地出演這樣的片子,即使商業立足點又如何?何況黃渤和郝蕾的演技已經無法用喜歡或者很棒來置評。 只是導演誤把苦難當情懷。 提筆很重,落筆太輕。 我承認我哭了,但終究有隔靴搔癢之感。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題材,現實中,每天都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多得是,田文軍和魯曉娟這樣的父母。 孩子並非一個超大版的錢包,而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你的延續,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他們活下去的意義所在。 我們都無法體會那種丟失帶來的巨大空洞感和絕望感。 只是你可以嘗試去感受一下,從演員們精湛的演技里,觸摸到丟失孩子為人父母的疼痛和絕望。 但是從一開始,我就知道,這不是一部講失蹤兒童父母痛苦或宣傳打拐的電影,導演的立足點應是在倫理和法律的沖突上。 事實上,這是一個很討巧的點,也是在打拐背後隱藏的更大更深的關注點。 離婚夫妻面對孩子丟失所引發兩個家庭的動盪,人販子的妻子是否有領養孤兒的權利,生二胎是否對丟失孩子的背叛,為生二胎給丟失小孩開死亡證明的法情沖突,丟失孩子對人販子養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與親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聯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農村婦女,善鑽法律漏洞的律師與法律的沖突,無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責任推給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帶,人販子妻子的懷孕,以及埋的副線——教師母親和罪犯女兒,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像中威嚴庄嚴的法庭也不太一樣。這些沖突所代表的社會意義和沖突本身都振聾發聵。 有法律問題(打拐法的不健全),也有倫理問題,更多的是法律和倫理的沖突,這個內核是非常多好萊塢電影的內核,所以我說這是一個討巧的點。而意義自不必說,陳可辛導演是個文化導演,他和他的編劇思考得很多也很深。我們也能看到這種思考產生的表達野心。
C. 電影奇跡男孩觀後感50字
影片中欺凌別人的朱利安,一個十分傲慢的男孩,在惡劣的環境下成長,使他成為學校中的孩子王,也因為他父母的世故使他變得像一位小大人,但我想他們終究是善良的,但因為環境與家庭帶來的影響,使他的家庭並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也不想把這些東西給他。
D. 求電影一個可憐的小男孩的觀後感
我還沒看呢?你急個啥!你看了嗎?我們都不用交,你為什麼要交啊!
E. 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昨天,媽媽帶我和表弟去看電影,電影講的是一個叫孫小傲的男孩,爸爸媽媽很少關心他,他老一個人過生日,他很生氣,於是他離家出走了,在路上他遇到了蘭蘭,蘭蘭被壞人盯上,在離家出走的路上,有搞笑、有感動,最後,在警察的幫助下,他回到了家的故事。
其中,最搞笑的是孫小傲在和壞人斗爭時,用彈弓打中了壞人旁邊樹上的馬蜂窩,把壞人叮得滿臉都是一個個大包,從容脫險,搞笑的同時,又體現了智慧。
有一次,孫小傲為了救蘭蘭,自己被壞人抓了起來,他寧願自己被壞人抓走,也要保護好他的好朋友,他的這個行為讓我很敬佩。我覺得他是一個勇敢的男子漢。
現在想一想,這個電影讓我大笑的同時,又感到了許許多多的「愛」,孫小傲和蘭蘭沒有的愛,我都有,我比他們幸福多了!因為我不缺少父母的愛和關心。
這個電影的結局是美好的,孫小傲不僅有了父母的關心,還多了一個姐姐。同時這個故事又告訴我,不要像孫小傲一樣,因為心裡有了不滿就離家出走,其實缺少的只是溝通。
爸爸媽媽,我永遠愛你們!
F. 一個淘氣的小男孩觀後感300字
《淘氣包馬小跳》觀後感 《淘氣包馬小跳》這部電影就是根據原書改編的。馬小跳雖然他很淘氣,但也很善良,也很天真爛漫。 馬小跳真淘氣啊!在電影中,他為了報復路曼曼,想讓她的紅裙子飄不起來,就把水與蜂蜜摻和在一起,裝在水槍中,與他的死黨一起噴射出去。他在電影中出現了不少的幻想,無一不體現了他的淘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他被秦老師批評時,想像自己在唱一首歌。他的演唱方式與歌詞讓他的淘氣印在我們心中。 馬小跳真善良啊!他雖然十分討厭丁文濤,可在丁文濤被幾個比他塊頭大多的男生敲詐時,他率領著「四大金剛」挺身而出。一次,郊遊時,天空突然烏雲密布,下起了大雨。在避雨時,夏林果摔了一跤,大家都忙著跑,只有他去背起夏林果,把她送到安全地帶。 馬小跳真天真爛漫啊!他吃了丁文濤的醋,丁文濤當時辦了一個積善銀行。同學們都積極去積善銀行「存款」.而他就算是救了人,也不去丁文濤那兒的和善銀行 「存款」。 看完這個情景後,我明白了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講道理,應該尊重別人,但人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我們發現自己做的事情不妥當的時候就要改正,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快樂就像馬小跳一樣總是犯錯,最終改正了錯誤,也獲得了榮譽。
G. 如何評價電影《小男孩》
獨出機杼猶如童話般的喜劇渲染,對應的卻是本當令人沉重的戰爭題材,而《小男孩》則在二者間找到了平衡的支點,電影以孩童視角去看待戰爭,暖人於心的同時,更對戰爭的原罪以深刻的反思,其既讓觀眾看到了戰爭與仇恨的破壞力,也在人們心中種下了愛與信仰的種子,昔日的「敵人」為何不能成為朋友,人性之美在這部電影中得以最好的詮釋,沒有人會喜歡戰爭,在戰爭面前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 ——夢里詩書
H. 電影 孩子的心聲 觀後感
五年級學生白露說要和甘小華做筆友,甘小華給她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
衢州日報12月26日訊 日報16日5版三個孩子的故事,講出了庫區孩子的心聲——如果我有一個可以寫信的朋友。
短短一個星期,這個心聲引起了一片熱烈的回應——初一年級的孩子打來電話,說不但要和他們做筆友,還要請他們來家裡做客;剛邁入職場的哥哥姐姐發來簡訊,說要給孩子們寫信,陪著孩子一起成長;許多家長和老師打來電話,說願意和孩子們交朋友,無論多忙也會聽孩子說話,給孩子回信……這些充滿愛意的反饋,讓這個寒冷的冬季涌動著暖意。
同齡人:
讓我們一起分享學習的快樂
最先給記者熱線打來電話的是衢州華茂外國語學校初一(3)班的班主任姚老師。他告訴記者,班裡的許多學生看了報道,都想和大山裡面的孩子交筆友。
19日,周日的晚自習時間,記者在姚老師的辦公室,見到了其中的兩名學生。是兩個女生,一個叫陳其器,一個叫洪曉晨。兩人都瘦瘦高高的,很文靜的樣子。
洪曉晨說報道中的小珍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外婆家就在舉村鄉,每年過年的時候會去。山裡的條件苦,沒有玩伴,可是小珍卻那麼懂事,那麼愛學習。陳其器是班長,姚老師誇她沉穩懂事,開學時間不長,就和每一個新同學都成了朋友。陳其器說,她曾經有書信來往的朋友,這在同齡人中可是為數不多的。兩個女生都說,想和舉村鄉的小同學們交筆友,彼此介紹自己的學習、生活,放假了還要請他們到家裡來做客,一起看書寫作業。而且,她倆的想法還都得到了家長的支持。采訪中,她們認真地寫下了自己的家庭地址,還提醒記者說:「如果留學校的地址,寒暑假就收不到信了。」
姚老師說,其實班裡想交筆友的學生有十來個。陳其器和洪曉晨是這些學生中綜合表現最突出的,如交際能力、文字水平等。希望她倆作為初一(3)班的代表,和庫區孩子成為好朋友。
職場新人:
讓我陪伴他們成長
1987年出生的余涵,是今年7月剛參加工作的職場新人。她說看到報道的第一感覺是不可思議,因為之前並不知道在自己的身邊還有這樣一群苦孩子。但她很快就被山裡孩子的淳樸和懂事給打動了。「我覺得像他們這樣大的孩子,一定有許多問題要問,我願意做他們的朋友,聽他們講貓狗打架的故事,回答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余涵說。
余涵還給記者講了一段她的親身經歷。在她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結對了一個農村裡的同齡女孩。她們平時書信往來,寒暑假的時候會被家長接到一起學習生活。女孩的成績很不錯,常常將自己的獎狀寄給余涵。余涵每次收到獎狀都既高興又暗暗較勁兒,兩人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直到高三那年,女孩的成績突然下滑,沒能考上好的大學。家裡考慮到上三流大學的經濟負擔太大,女孩只能外出打工。
當時,余涵還有一位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的女同學。高考成績和余涵不相上下,也是因為經濟原因,打算放棄上大學。余涵的父母得知情況後,給這位女同學交了學費。她後來大學畢業,現在成了一名老師。「人生最關鍵的那麼幾步,如果有一個人可以給自己正確的引導,或許一切就能更好。」余涵說,她和這位結對的朋友至今保持著密切地聯系。
家長和老師:
把他們看作自己的孩子
在衢江區衛生局工作的張愛珍向記者報名參加交筆友活動時說,她曾經也是庫區里的孩子。
張愛珍的老家在嶺洋鄉,在上大學之前,她一直生活在那裡。「小時候,我可能比現在的孩子還要苦,但是那時候並不覺得。」張愛珍說,如今看到那些孩子,叫人心裡陡然一酸。特別是有自己的孩子作對比,讓她更加心疼那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庫區孩子。
張愛珍說,她想交個小筆友,也想盡力給予小筆友一些物質上的幫助,把他(她)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心疼。同時,也給自己8歲的兒子找個夥伴和榜樣。山裡的孩子大多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城市裡的孩子卻大多在蜜罐泡大,難免嬌氣。
衢江區團委:
為孩子送去首批信封和郵票
12月21日,記者陪同衢江區團委副書記甘小華,再次來到了學校。甘小華將首批500個信封和380張郵票交到校長徐志標手中。
在記者拿出熱心讀者名單時,甘小華也拿出了一份名單。她告訴記者,在報紙上讀到孩子們的心聲後,衢江區團委非常關注,將報道在各工作QQ群中作了轉發。結果引來了許多人的響應。有一位老師已經調去杭州工作,也要求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團委的工作人員就一一作了登記。「我們想把交筆友活動作為衢江區春泥計劃的一項活動,長期地開展下去。」甘小華說。
校長徐志標表示,他將把熱心讀者的名單交到班主任和大隊輔導員的手中,讓孩子們自己選擇筆友。
記者手記
截止到22日,記者共接到20多名熱心讀者的電話和簡訊。22日晚上9點,還有一名初三的學生晚自習下課後,給記者打來電話,請記者一定要記下自己的姓名和地址,還保證不影響學習。一名高三學生多次給記者發來簡訊,要求和庫區孩子交筆友,並說給孩子准備了許多書籍作為禮物。
另外,在網上,衢州市心理健康志願者協會的許多會員都要求報名,給記者列了一份長長的名單……
許許多多的關愛,來不及一一記錄,所以只能大致概括為同齡人、職場新人、家長和老師三個群體,有請代表發言。
或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收到孩子的信,成為孩子的筆友。但仍要感謝,感謝你們的熱心反饋,感謝你們無私無求的愛。
報道延伸
怎樣和孩子交朋友,專家有話說
熱心讀者:我該怎麼和孩子交朋友?
來自常山的熱心市民方水生是日報的老讀者。看到報道的第二天,他就打來了電話,希望能和庫區的孩子交朋友。
方先生簡單介紹自己說,他曾經當過兵,現在常山縣供電局上班。一家三口,女兒在上海讀大學。他自己平時喜歡寫寫畫畫,特別想和庫區孩子結對交筆友。急切表達的心願得到記者的答復後,方先生又有些擔憂起來:「我該怎麼跟孩子交流,第一次寫信和他(她)說點什麼好呢?」
在記者接到了20多個熱心反饋中,許多讀者都表現出了這種擔憂和疑慮,生怕自己做得不妥帖,讓孩子覺得不自在或不舒服。讀者的擔憂和疑慮大概有以下幾類:
第一,第一次的自我介紹之後,我和孩子聊些什麼?我說的話孩子會願意聽嗎?
有這類疑慮的讀者基本上已經參加工作,或是沒有孩子,或是孩子已經長大,平時缺乏和孩子打交道的經驗。他們擔心和孩子找不到共同話題,時間長了,雙方都失去興趣,疲於應付。
第二,我想給我的筆友送些東西,比如衣褲鞋襪、學慣用品,可以嗎?
提出這類問題的讀者有孩子,也有家長。如陳其器和洪曉晨,就都想送學慣用品和書籍給庫區的孩子。而一些家長則希望將自家孩子富餘的生活用品、學慣用品、玩具等送給筆友。但是他們又擔心,這種贈予會不會被視作施捨,讓孩子覺得不自在。
第三,我想在寒暑假的時候,把筆友請到我家來玩,這樣做合適嗎?
有這類想法的讀者以孩子和家長居多。除了想給孩子們提供好一些的生活環境,他們也希望庫區孩子能和他們真正熟悉並親近起來,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向庫區的孩子學習,懂得珍惜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專家建議:用心交友,讓愛細水長流
針對讀者的這些擔憂和疑慮,記者請教了我市青少年教育心理方面的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建英。她結合自身的教育經歷和讀者的疑慮,給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物質上的資助能夠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庫區孩子的物質條件相對差一些,這是無法迴避,也不用刻意迴避的現實。想吃好吃的,想玩好玩的,這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有條件的話,給孩子送一些零食、玩具,哪怕是舊的衣物,生活和學慣用品,只要是孩子需要的,都可以。而且,這種富有愛心的贈予和資助,能夠獲得孩子的好感,容易讓原本陌生的雙方變得親近。
其次,書籍、電視節目等相同的關注點讓交流有載體。
很多人在選擇給孩子的禮物時,會想到書籍。這確實是非常好的禮物,不但贈給孩子知識,其實也為彼此的交流提供了載體。在和孩子寫信的時候,聊聊你們共同看過的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個電視節目,或者你們都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一個時尚明星,可以讓彼此的交流變得有話可說。
當然,在孩子們與你寫信交流這些讀後感、觀後感時,作為大人,最好能細心體察孩子的情感和思想,適時地給予一些積極而樂觀地引導。
再次,讓兩個家庭都熟悉起來。
有的讀者想在寒暑假的時候,將孩子請到家裡來玩。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庫區孩子家在大山裡,環境相對封閉,如果能夠給孩子機會接觸和感受外面的世界,可以豐富孩子的見識,也讓孩子對未來的憧憬和計劃變得豐富而真實。
在這之前,有個建議,讓你的家庭成員也給孩子寫信。比如,在媽媽和孩子交筆友寫信的時候,偶爾也讓爸爸和孩子加入,給孩子寫信。這樣,孩子和家裡的每個人都有了交流,熟悉了,再到家中做客,也就不會拘束了。
另外,也要讓孩子的父母熟悉你,熟悉你的家庭,在讓家長放心的同時,也利於形成合力,共同關心和教育孩子。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有的孩子對父母在外打工或父母打罵流露出抱怨的情緒時,我們要為父母說話,讓孩子諒解父母的苦心。事後可再與孩子的父母就教育方式進行溝通。
最後,用溫暖的心,讓愛細水長流。
和孩子交朋友,需要緣分,更需要持久的愛心和耐心,不能僅憑一時興趣和熱情。充滿著溫情的書信會被視作珍寶般保留,被反復回味。
希望所有的筆友,能將鼓勵的話語鋪滿信紙,能將溫暖的情誼傳遞下去,讓愛的細水長流不息。
I. 觀電影《小男孩》有感1000字作文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由英國著名作家蒂姆鮑勒寫的《小河男孩》。讀完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為書中的女孩傑西失去爺爺而感的難過;為傑西認識的那個男孩的身世而感到納悶;也為傑西的爺爺完成了他最想完成的作畫——《小河男孩》…… 這本書主要講了女孩傑西的爺爺患了心臟病,並且隨時都有病情加重的可能,但他仍然堅持要回自己的家鄉一趟,因為他想在故鄉的小河邊完成自己的作畫——《小河男孩》。傑西酷愛游泳,在家鄉陪爺爺的那段日子裡,她時常會在那條小河邊見到一個男孩。傑西並不認識他,但他卻在傑西為爺爺的身體狀況而擔心 、難過的日子裡給她以信心與鼓勵,與此同時,他還請求傑西幫助他了卻一個心願。爺爺在傑西的幫助下終於完成了他的畫作,而那個男孩也如願以償,他從小河的發源地游向了大海 …… 這本書形象的用河流來表示生命與死亡,整本書宛如詩篇,感人至深,使我受益匪淺。我以後一定會讀更多的課外書,這能提高我的作文水平,也能提高我的文化修養,還能提高課外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