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視劇或電影的觀後感
赤壁觀後感
今天和同學去看了電影[赤壁],30一張票,什麼概念呢?比一般的美國大片便宜了點,但比大部分國產電影貴了不少。可是,大家看完之後大多說不怎麼樣,排除大家憤青或嘩眾取寵的因素,我想這總會是有原因的。下面,我摘取大家反映最多的一個問題,談談我的愚見,權當玩耍。
我問過七個人,有五個說不行,其中理由佔多數的,是劇情與歷史不符,覺得故事情節的設計很失敗。其中原因,當是很明白了。由於這是一部國際導演,投資巨大,大牌雲集的名片,這是要全球同步上映的。那麼就不得不考慮到外國人的感受。在他們不了解中國歷史的背景下,有許多情節是若是一板一眼照原書演是不可以的。比如外國人看了會問,曹操兵敗為何為沒被殺死?這就要講到華容道,而為何關羽會釋放自己的仇人?這就要講更多甚至與赤壁不沾邊的內容,這樣,影片就散了。說句實話,吳老在這里把關羽調過來並讓他斷後被擒,曹操義釋之,也是一個漂亮的改編。
此外,我們還看到許多與我們想像中赤壁之戰或三國人物不同的影子。比如諸葛亮的給馬接生,比如長板坡的鏡面反射,比如孫尚香多次的放肆犯上,等等。畢竟吳老在美國呆了這么長時間,對美國文化爛熟於心。要知道,美國人眼中的英雄與中國是不同的。中國的英雄講究忠義神武,運籌帷幄,有羽扇綸巾的大氣,又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從容。而美國的英雄則不同,從超人蝙蝠俠到蘭博終結者,無不肌肉發達,一路猛打。不說頭腦簡單,但至少思考的時間比打鬥的時間少,而中國英雄的代表關公,我們在給他築像時,一般是築他讀書時的像。這便是文化的不同,於是,文化的不同註定這部商業大片要追求大多數人的意志,這樣,我們看到英雄們各自為戰缺少配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於諸葛先生的接生工作,也是一個文化問題,而非衛生問題。在美國英雄不僅僅要有俠骨,更要有柔腸。雖然似乎中國也是如此,但其兩者是不同的。在中國看來,劉備帶老百姓逃難,這是柔腸,但他絕不會帶著牲口逃難。這或許是動物在兩種文化間不同地位的原因,總之,給馬接生在我們看來是笑場的橋段,但在西方人眼中,這才是英雄所為。至於帶百姓逃難,那是你劉備無能,沒什麼。
說來說去,還是落在文化上。本來嘛,電影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吳老也是一個文化的締造者。這是導演的本質,也是導演的任務。可問題是電影不僅僅是文化,它還是藝術,還是商業。於是,電影也由此逐漸退去文化的光環。導演也更注重影片的商業價值了。
當然,國際名導畢竟是國際名導,影片至少讓人看了覺得有一絲文化的味道。或許是劇本和故事發生時代喚起國人內心共鳴的原因吧,但在這一方面講,本片就比什麼終結這一類只注重視覺效果而胡扯一頓,只注重商業價值而瞎拍半天的好。
最後說來,本片無非就是一部中國版的[特洛伊]。倒不是說他們的情節雷同或是說視覺效果相似。而是因為其內在都是美國文化對世界范圍內古典文化的再審視。或許是美國沒有古典文化,便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可利用的古典文化,再大加改造,最後弄到除了人物名字還是原來的以外無一相似了為止。然後對世界宣稱,這就是美國版的特洛伊,這就是美國版的赤壁。實則是美國版的希臘文化,實則是美國版的中國文化。不倫不類。
這就是美國式的文化再審視。好像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一夜暴富,總覺得缺點什麼,就買下了各個名牌大學的學位,印在自己名片上。殊不知,學問這東西和文化一樣,沒有上千年的醞釀,買來的永遠是買來的。或許它可以使你賺很多錢,但絕不會深深的刻在你的血液里。既然這樣,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回歸正題,這部片子,就是導演的中國情結,國人的對自己文化重新要求外來審視的願望,與全球的商業化結合的產物。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文化空虛罷了。這樣的片子賺錢,原因就在於它把我們的文化結合進美國主流文化。換句話說,就是把圓明園建成一個豪華賓館,國人沖著圓明園的歷史去,西人沖著他的豪華去。所以說,這部片子是美國文化的產物,而非中國,而情節則的變動要更貼近西方價值觀。
有人問我喜不喜歡這部電影,我說,一部電影,總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要是都不喜歡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就不會上映。所以,在選擇中喜歡不喜歡不重要,畢竟人各有各的欣賞標准。於是,分析比結果更重要。
分析比結果更重要,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試圖透過暄彩的熒幕看到它後面深深隱藏著的東西,看到我們心中深深隱藏著的東西,看到一些不算在那30塊錢里的東西。愚見平庸甚極,權當玩耍。
2. 風聲 觀後感:垃圾
我想說的是,在百草堂抓到的人只是去執行任務的,不是老鬼,也不是老槍,逮到他們沒得太大意義。只有找到司令部的老鬼,才能斬草除根,。因為司令部的情報都是老鬼放出去的。明白了嗎
3. 從法律角度寫全民目擊觀後感
思路:
先簡要介紹《全民目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然後最其案件的公平、公正、公開進行點評。
例子:
周莉是一名傑出的律師,受人之託、終人之事是她的職業道德,當他的當事人故意捏造假證據誘導她時,她在法庭上根據證據的據理力爭步步緊逼,不可謂不精彩。雖然她的推理結論是被誤導的,但這並不是完全她的過錯。作為一名律師,她是敬業的。
而劇中的林萌萌,恰恰纔是真正的殺人兇手,她出於害怕,隱藏了真相,並且期望他的父親幫她躲過罪責,她缺乏理智和擔當,作為一名大學生,是太不成熟的人。
當林泰的司機孫偉出來頂罪,她故作驚愕,但是當林泰親自頂罪時她卻一下子崩潰,我無法形容這是一種怎樣的心理,但相信正義和良知會有評判,好在最終林萌萌浪子回頭,終於承擔起責任。
在媒體發達的今天,所有的事件似乎都被過度曝光然而,如果人們被輿論所影響,被自己的慣常倫理道德所支配,那麼,有些事情會喪失真正的評價,有些真相會永遠被埋沒。而我們所謂的透明,不過被一葉障目,始終無法看到真相。
這讓我想到李某某的案件,道德與法律,親情與公平,希望《全民目擊》不要變成「現實主義」,希望現實能如電影中的結局,還事件一個真相,還法律一個公正。
當今的人們,人人皆道追求真理真相和正義公平。很多時候,人們要求客觀面對,然而真正支配「客觀」的恰恰是「主觀」。正像法律裁決,人人都希望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要達到這三點,自然需要拋開主觀因素,客觀的去看待。
4. 電影赤壁上觀後感誰有
赤壁上觀後感
今天再家裡看了電影《赤壁上》看完後有一些感想,我也和同學一起談論過,
我問過七個人,有五個說不行,其中理由佔多數的,是劇情與歷史不符,覺得故事情節的設計很失敗。其中原因,當是很明白了。由於這是一部國際導演,投資巨大,大牌雲集的名片,這是要全球同步上映的。那麼就不得不考慮到外國人的感受。在他們不了解中國歷史的背景下,有許多情節是若是一板一眼照原書演是不可以的。比如外國人看了會問,曹操兵敗為何為沒被殺死?這就要講到華容道,而為何關羽會釋放自己的仇人?這就要講更多甚至與赤壁不沾邊的內容,這樣,影片就散了。說句實話,吳老在這里把關羽調過來並讓他斷後被擒,曹操義釋之,也是一個漂亮的改編。
此外,我們還看到許多與我們想像中赤壁之戰或三國人物不同的影子。比如諸葛亮的給馬接生,比如長板坡的鏡面反射,比如孫尚香多次的放肆犯上,等等。畢竟吳老在美國呆了這么長時間,對美國文化爛熟於心。要知道,美國人眼中的英雄與中國是不同的。中國的英雄講究忠義神武,運籌帷幄,有羽扇綸巾的大氣,又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從容。而美國的英雄則不同,從超人蝙蝠俠到蘭博終結者,無不肌肉發達,一路猛打。不說頭腦簡單,但至少思考的時間比打鬥的時間少,而中國英雄的代表關公,我們在給他築像時,一般是築他讀書時的像。這便是文化的不同,於是,文化的不同註定這部商業大片要追求大多數人的意志,這樣,我們看到英雄們各自為戰缺少配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於諸葛先生的接生工作,也是一個文化問題,而非衛生問題。在美國英雄不僅僅要有俠骨,更要有柔腸。雖然似乎中國也是如此,但其兩者是不同的。在中國看來,劉備帶老百姓逃難,這是柔腸,但他絕不會帶著牲口逃難。這或許是動物在兩種文化間不同地位的原因,總之,給馬接生在我們看來是笑場的橋段,但在西方人眼中,這才是英雄所為。至於帶百姓逃難,那是你劉備無能,沒什麼。
說來說去,還是落在文化上。本來嘛,電影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吳老也是一個文化的締造者。這是導演的本質,也是導演的任務。可問題是電影不僅僅是文化,它還是藝術,還是商業。於是,電影也由此逐漸退去文化的光環。導演也更注重影片的商業價值了。
當然,國際名導畢竟是國際名導,影片至少讓人看了覺得有一絲文化的味道。或許是劇本和故事發生時代喚起國人內心共鳴的原因吧,但在這一方面講,本片就比什麼終結這一類只注重視覺效果而胡扯一頓,只注重商業價值而瞎拍半天的好。
最後說來,本片無非就是一部中國版的[特洛伊]。倒不是說他們的情節雷同或是說視覺效果相似。而是因為其內在都是美國文化對世界范圍內古典文化的再審視。或許是美國沒有古典文化,便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可利用的古典文化,再大加改造,最後弄到除了人物名字還是原來的以外無一相似了為止。然後對世界宣稱,這就是美國版的特洛伊,這就是美國版的赤壁。實則是美國版的希臘文化,實則是美國版的中國文化。不倫不類。
這就是美國式的文化再審視。好像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一夜暴富,總覺得缺點什麼,就買下了各個名牌大學的學位,印在自己名片上。殊不知,學問這東西和文化一樣,沒有上千年的醞釀,買來的永遠是買來的。或許它可以使你賺很多錢,但絕不會深深的刻在你的血液里。既然這樣,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回歸正題,這部片子,就是導演的中國情結,國人的對自己文化重新要求外來審視的願望,與全球的商業化結合的產物。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文化空虛罷了。這樣的片子賺錢,原因就在於它把我們的文化結合進美國主流文化。換句話說,就是把圓明園建成一個豪華賓館,國人沖著圓明園的歷史去,西人沖著他的豪華去。所以說,這部片子是美國文化的產物,而非中國,而情節則的變動要更貼近西方價值觀。
有人問我喜不喜歡這部電影,我說,一部電影,總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要是都不喜歡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就不會上映。所以,在選擇中喜歡不喜歡不重要,畢竟人各有各的欣賞標准。於是,分析比結果更重要。
分析比結果更重要,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試圖透過暄彩的熒幕看到它後面深深隱藏著的東西,看到我們心中深深隱藏著的東西,給我的感覺是愚見平庸甚極。
5. 電影完美隱藏什麼意思看不懂
第一百七十九條為:「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也就是說,如果有以上的情形之一,檢察院就可以抗訴。
你的情況的話,我覺得檢察院還是存在一定的理由的,不過我不是搞這個的,你還是應該找專業的律師問一下。
6. 全民目擊的觀後感誰有呀
孫紅雷作為萌萌的爸爸,證明萌萌和楊丹關系好,結局幾乎已經定下來,處死刑,那些辯方不反駁的證人更本也不會出庭作證,不可能時候提供個真證據就無罪,犯罪已經既遂,故意作虛假證明、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是死刑和最高七年的區別,或者使有罪者逃避了刑事追究。
而對於律師而言最嚴重的後果是——從此再也不能執業,只要故意犯罪的不能從事律師工作。一個大律師都不會為了區區一千萬冒如此風險,只要介入的足夠早,一早把輿論做熟,在中國司法不獨立的情況下,且對定罪量刑沒影響。
視角一——檢察官,即作為公訴人即代表國家起訴犯罪嫌疑人,更不會有那些自我認罪的演技,而且這個案子還是一審,審完後公訴人可以抗訴進入二審首先這電影畫面剪輯,結構安排都很不錯!律師恥辱。為了自己成名,根本沒必要那麼著急。
接下來用一個法律人的角度解析下這部電影、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律師跟嚴重——辯護人,好突兀,是本罪的加重處罰事由。這里的情節嚴重,是指犯罪手段惡劣,證人出庭接受詢問,這在中國幾乎不可能。而且全部證人都出庭,中國證人出庭的條件是。
還有好多和法律規定諸多不一致的,因為雙方對此無異議、鑒定人:證人的證言是對定罪量刑影響很大的,而且控方和辯方對證言有異議,還而且法院認為有必要(是三個而且)
所以1。
細節四。
細節一,這根本不可能成為出庭的證人,嚴重妨害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那個控方證人夜店女,最著名的案子便是——葯家鑫殺人案。
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張妙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那個律棍,從三個不同身份角度刻畫了律師,檢察官,和一個父親的父愛,不符合父愛主題的邏輯。
還有那個律師看新聞說什麼高速路上有車禍,所有人都以為是律師被撞死了,搞不懂安排這一段是湊時間還是什麼,事後只能作為減輕情節。
細節二,利用輿論、鑒定、記錄!!,ps這根本沒有必要,古語道父愛如山,父愛和母愛的差別,看完這部電影或許會有很深的體會。
但有兩個地方很狗血:
一個是那個什麼龍背牆,在偵查階段便介入,開始製造什麼富二代輿論,利用大眾的仇富心裡,成功的把一個還有可能挽救的人判死刑。殺人犯一點也不為過,只是是合法的殺人犯。
細節三一個被告人最多隻能請2個辯護人,還是從孫紅雷的口中說出。因為有一個萬能法寶再審程序。
細節三、妨害作證罪而情節嚴重的,少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被害人的訴訟代表人。他們共同作為控方,而這部電影可能為了突出重點,後律師作為辯護人私藏電腦舉報的行為和之前的犯罪行為沒有關系!否則律師大可說她只是一時沖動不小心踩了油門,你已經出示假證據使無罪的人受到立案追訴、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
刑法第306條第1款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加重處罰事由 犯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
原因是她能證明當時萌萌是有殺人的故意!罪名區別是故意殺人和過失致人死亡,當萌萌背叛無罪時應當當庭釋放,不用再回到監獄走一次流程,或許沒學過法律的覺得她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但她至關重要。
細節一,而是本來有罪的人被釋放,希望那些看了覺得律師很牛X的人淡定淡定。
刑法:第三百零五條在刑事訴訟中,證人,現實是很殘酷的。輿論是網路社會最重要的工具、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根本沒有殺人故意,或者直接往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辯護。
細節二,公訴人下載視頻時候遲遲不出庭。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記錄人,那麼多無罪被判刑的肖申克一直在等待著救贖。
從律師角度看——偽證和職業道德。
首先如果最後萌萌被判刑,孫紅雷,司機及其老婆,而且公訴人不到照樣可以公開宣判,或者使無罪者受到了刑事追究。
2,甚至那個老頭手下,一個都逃不掉都是偽證罪。這可是和過失致人死亡刑期差不多的罪行
7. 電影《全民目擊》最後案件會不會重審
應該會再審吧。檢察官都知道抓錯人了,典型的錯案,咋不再審?
而且最後郭富城不是打電話了嘛,聽那個意思是要申請審監程序的。
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這樣。
8. 赤壁觀後感
赤壁觀後感
今天和同學去看了電影[赤壁],30一張票,什麼概念呢?比一般的美國大片便宜了點,但比大部分國產電影貴了不少。可是,大家看完之後大多說不怎麼樣,排除大家憤青或嘩眾取寵的因素,我想這總會是有原因的。下面,我摘取大家反映最多的一個問題,談談我的愚見,權當玩耍。
我問過七個人,有五個說不行,其中理由佔多數的,是劇情與歷史不符,覺得故事情節的設計很失敗。其中原因,當是很明白了。由於這是一部國際導演,投資巨大,大牌雲集的名片,這是要全球同步上映的。那麼就不得不考慮到外國人的感受。在他們不了解中國歷史的背景下,有許多情節是若是一板一眼照原書演是不可以的。比如外國人看了會問,曹操兵敗為何為沒被殺死?這就要講到華容道,而為何關羽會釋放自己的仇人?這就要講更多甚至與赤壁不沾邊的內容,這樣,影片就散了。說句實話,吳老在這里把關羽調過來並讓他斷後被擒,曹操義釋之,也是一個漂亮的改編。
此外,我們還看到許多與我們想像中赤壁之戰或三國人物不同的影子。比如諸葛亮的給馬接生,比如長板坡的鏡面反射,比如孫尚香多次的放肆犯上,等等。畢竟吳老在美國呆了這么長時間,對美國文化爛熟於心。要知道,美國人眼中的英雄與中國是不同的。中國的英雄講究忠義神武,運籌帷幄,有羽扇綸巾的大氣,又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從容。而美國的英雄則不同,從超人蝙蝠俠到蘭博終結者,無不肌肉發達,一路猛打。不說頭腦簡單,但至少思考的時間比打鬥的時間少,而中國英雄的代表關公,我們在給他築像時,一般是築他讀書時的像。這便是文化的不同,於是,文化的不同註定這部商業大片要追求大多數人的意志,這樣,我們看到英雄們各自為戰缺少配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於諸葛先生的接生工作,也是一個文化問題,而非衛生問題。在美國英雄不僅僅要有俠骨,更要有柔腸。雖然似乎中國也是如此,但其兩者是不同的。在中國看來,劉備帶老百姓逃難,這是柔腸,但他絕不會帶著牲口逃難。這或許是動物在兩種文化間不同地位的原因,總之,給馬接生在我們看來是笑場的橋段,但在西方人眼中,這才是英雄所為。至於帶百姓逃難,那是你劉備無能,沒什麼。
說來說去,還是落在文化上。本來嘛,電影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吳老也是一個文化的締造者。這是導演的本質,也是導演的任務。可問題是電影不僅僅是文化,它還是藝術,還是商業。於是,電影也由此逐漸退去文化的光環。導演也更注重影片的商業價值了。
當然,國際名導畢竟是國際名導,影片至少讓人看了覺得有一絲文化的味道。或許是劇本和故事發生時代喚起國人內心共鳴的原因吧,但在這一方面講,本片就比什麼終結這一類只注重視覺效果而胡扯一頓,只注重商業價值而瞎拍半天的好。
最後說來,本片無非就是一部中國版的[特洛伊]。倒不是說他們的情節雷同或是說視覺效果相似。而是因為其內在都是美國文化對世界范圍內古典文化的再審視。或許是美國沒有古典文化,便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可利用的古典文化,再大加改造,最後弄到除了人物名字還是原來的以外無一相似了為止。然後對世界宣稱,這就是美國版的特洛伊,這就是美國版的赤壁。實則是美國版的希臘文化,實則是美國版的中國文化。不倫不類。
這就是美國式的文化再審視。好像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一夜暴富,總覺得缺點什麼,就買下了各個名牌大學的學位,印在自己名片上。殊不知,學問這東西和文化一樣,沒有上千年的醞釀,買來的永遠是買來的。或許它可以使你賺很多錢,但絕不會深深的刻在你的血液里。既然這樣,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回歸正題,這部片子,就是導演的中國情結,國人的對自己文化重新要求外來審視的願望,與全球的商業化結合的產物。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文化空虛罷了。這樣的片子賺錢,原因就在於它把我們的文化結合進美國主流文化。換句話說,就是把圓明園建成一個豪華賓館,國人沖著圓明園的歷史去,西人沖著他的豪華去。所以說,這部片子是美國文化的產物,而非中國,而情節則的變動要更貼近西方價值觀。
有人問我喜不喜歡這部電影,我說,一部電影,總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要是都不喜歡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就不會上映。所以,在選擇中喜歡不喜歡不重要,畢竟人各有各的欣賞標准。於是,分析比結果更重要。
分析比結果更重要,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試圖透過暄彩的熒幕看到它後面深深隱藏著的東西,看到我們心中深深隱藏著的東西,看到一些不算在那30塊錢里的東西。愚見平庸甚極,權當玩耍。
《見龍卸甲》觀後感
人生就象一個圈,一個老天爺畫好的圈,從起點繞一個圈後又會回到起點,這是趙子龍最後一戰也是第二次被困鳳鳴山時悟出的人生哲理。第一次被困鳳鳴山子龍披上了甲,一戰成名,從此成了常勝將軍,第二次被困時身心俱疲的子龍卸去了甲,人生就在這一披一卸之中畫了個圈。
時勢造英雄,英雄只是老天爺手中的棋子。從趙子龍與羅平安最後一次對話中可以看到了他內心的疲憊,這疲憊是因為有甲在身,主公的信任是甲、常勝將軍之名是甲、建功立業之念是甲,子龍雖早有卸甲之念,連年征戰的時局卻容不得他卸甲,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卸。最後在鳳鳴山與後一輩的曹嬰一戰中,子龍終於悟到了自己只是諸葛亮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已經老得可以棄去的棋子,而這一切都是人生定數。明白了這一點後,他終於可以不僅卸下身上的甲,更重要的是可以卸去心中的甲了,這甲雖卸得晚了一點、悲壯了一點,但可以讓子龍在人生最後時刻很從容,無所負擔。上馬提槍,單人單騎,沖向的不僅僅是敵陣,也是奔向長久失去真我的精神家園。
不知道羅平安在給子龍卸甲後有沒有領悟到這一些,我想他在敲響最後一次戰鼓時應該是明白了。而年輕的曹嬰此戰之後一定也會與初時的子龍一樣給自己披上了一件難以卸去的甲,不知以後能否象子龍一樣領悟到,不光是她,就算是她的爺爺曹操以及諸葛亮等人都只是滾滾歷史車輪上鑲嵌的一枚棋子。
甲可以帶來尊嚴,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世人只知披甲之後的威風凜凜,卻又有多少人知道披甲容易卸甲難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