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看電影建軍大業觀後感

看電影建軍大業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06 13:46:32

A. 求建軍大業觀後感800字

133分鍾的電影,槍炮連綿烽火震天,一波波滿屏引爆的炸點真實再現了當年的歷史背景和被迫革命建軍的必要性。
劇中不僅有很多笑點,同時也有很多戳中內心的痛點和淚點,逼真再現了南昌起義、三河壩血戰、廣州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等歷史節點,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烽火青春。
電影中選擇了每一個角色出場時在姓名旁標注實時年齡的那一刻,就開始無聲的宣告,向世人展示了熱血青年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
此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三河壩戰役,敵人有三萬兵力,而我們只有不到三千人,為了給廣州起義的大部隊贏得突圍時間。
在朱德司令的領導下,戰士們成功浴血奮戰堅守了三天,但是傷亡慘重。
在第三天,朱德司令為了掩護大部隊的撤離,需要留下兩百壯士死守陣地,讓我驚訝的是,明知道留下就是死路一條,可是居然所有人都想要留下,留下來的犧牲,撤出希望的火種,是何等艱難的決定,這讓我非常感動!
在大部隊撤離之前,朱德司令對團長蔡晴川說了一句話:「要當勇士,不要當烈士」!
就在團長蔡晴川中槍倒下的那一刻,他腦中不斷地回想起這句話,他的身體突然就有了力量,終於拉響了炸彈控制器,與敵人同歸於盡。當錢大鈞打掃戰場時,站在蔡晴川面前敬禮時,敵人也為此震撼啦,這是多麼值得尊敬的對手。
兒時懵懂無知時曾聽爺爺講起過紅軍過草地、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從爺爺身上的三處彈孔就知道用鮮血換來的和平是多麼不易的,為了延續更多人的生命,英雄和英烈們,付出了很多很多……
從前,以為「壯烈犧牲」只是一瞬間,因為在書中讀到的時候僅用幾秒鍾,殊不知這卻是革命烈士的一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看到的是浴血奮斗的每一個人,而不是「花團錦簇」的小鮮肉,他們真切的詮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通過這部影片,更能看的出老戲骨們的魅力,也能看到小鮮肉們的進步。而對於我來說,作為一名中國人,怎樣在崗位中充分發揮帶動作用,為國家做貢獻是值得深思的。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正青春,生於和平年代之下,在感恩之餘,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傳播健康正能量,樹立中國好形象。
在工作中不斷的提升自己,成為最有價值的中國人。但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唯有優秀的人民,中國才能走向卓越。

B. 建軍大業觀後感怎麼寫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1927年3月,蔣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國名黨在武漢的汪精衛集團和南京的蔣介石集團的矛盾公開化,即所謂的「寧漢分裂」。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不斷擴大,從四月起南京等地的國民黨開始大量逮捕和處決共產黨人,發動了四一二政變,七月武漢國民黨決定清黨,發動了七一五事變。

社會動盪不安,志士心急如焚。

四一二政變,以筆為刃的孱弱書生,在國民黨的屠殺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大量共產黨人被捕,在槍桿子下抱恨而終。妥協不是權宜之計,是無意義的退讓。

家國動盪,山河破碎,我輩皆是罪人。

親者痛,仇者快。偌大的一個中國,在災難面前只能妥協,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嗎?

不!任人宰割如何平天下?

「槍桿子里出政權」,唯有革命。

他們在黑暗中摸索,看不到黎明來臨的曙光。他們被現實嘲笑,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民主共和之路渺茫,各省獨立是權宜之計,中華民族究竟何去何從?

奮戰在革命前線的英雄給出了答案。

八月一日凌晨兩點,三聲槍響,掀開歷史帷幕。

南昌城內,朱德大宴賓客;葉挺,賀龍指揮部隊英勇作戰,黑夜中槍炮聲不曾斷絕,火光沖天,照亮了南昌頭頂的天。數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攻佔南昌。辛亥革命全面爆發。

南昌起義轟動全國,那個在四一二政變毫無還手之力的中國共產黨,拿起了刀槍,踏上武裝革命的征程。

但革命的路途艱險,星星之火尚未點燃,何成燎原之勢?

得知起義消息,四面八方的共產黨員往中央靠攏,即便如此,革命力量仍然弱小。起義部隊撤離南昌南下,到達潮汕地區,遇到了優勢敵軍的圍攻,敵眾我寡,正面戰場卻停留在硬打硬沖。戰斗的潰敗已然成定局。主力軍被打散,留守的朱德帶領保留下來的軍隊轉戰湘南。此時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長沙戰場屢遭重創。

1928年4月,井岡山風雲際會,兩支同樣敗退的起義軍,在井岡山匯成了一支再也打不垮的紅色雄獅——紅軍。

至此,星星之火,遍布全國。

我們何其有幸,生在這個國家日益強盛之時。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如今,無需我們血戰疆場,但赤子的一腔愛國之心難涼。我們銘記著每一段歷史,或輝煌,或屈辱,亦或千斤沉重。在歷史的影像里,我彷彿看見,飛機漫天轟炸,部隊在英勇廝殺,他們沖著喊著,哪怕倒下,他們也微笑著。

時代仍在召喚,作為中華民族稚嫩而充滿活力的一代,國家和人民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們要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把青春激情和活力集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正能量,書寫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C. 建軍大業觀後感

信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動力的源泉。

《建軍大業》這部影片為我們帶來了最為真實,最為朴實的軍人精神——唯黨和國家不可辜負。正是這樣的精神,讓我們在無數年後的今天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沒有戰爭,沒有恐懼。

《建軍大業》講述了八一南昌起義,這次起義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歷史事件,頭緒紛繁、人物眾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藝,真實、樸素、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通過看這次電影,我深刻體會到革命政權的來之不易,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義士的鮮血換來的,是那麼的來之不易。

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一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發揚黨的精神,堅信革命理想和信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工作並做好本職工作。在利益與金錢眼前、在困難、艱苦眼前,想一想為革命事業,在南昌起義總、在戰爭時期犧牲了的先烈們,想一想在和平年代裡英年早逝仁人志士們,難道還有什麼阻止不了,還有什麼困難不能解決的嗎?

《建軍大業》是一部好的歷史文獻故事片。它使我們牢記過去中國革命的斗爭史;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創建的豐功偉績;牢記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奮斗。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時間一晃而逝,電影只看了不到兩小時就結束了,但是在南昌起義中的艱苦奮斗的事跡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這種精神將激勵著我們前行。 就讓我們帶著這份信仰,一起砥礪前行,讓我們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吧!

D. 《林則徐》,《開天闢地》,《建軍大業》,《大決戰》電影觀後感300字。

建軍大業,票房4.03億,而建軍預估票房為10億。所以建軍是賠慘了。造成這樣的原因如下:
1、主線不夠清晰,有流水賬的感覺。有人說這部電影叫從南昌起義到井岡山比較好。
2、建軍大業據說拍了70天,時間很短不夠精雕細琢。劇情也有很多瑕疵,很多人在軍事期刊上撰文指出《建軍》缺點。
3、建軍人物太多,很多人都是一兩個鏡頭,就算演技再好也沒用。而且過於高估了小 鮮 肉的作用。
4、時代已經變了,現在不是當年拍大決戰的時候,一聲令下,全部都去電影院看《大決戰》。電影拍的不夠吸引人,自然看的就少,個人感覺,《建軍》比《大決戰》還是要差點

E. 求建軍大業觀後感800字,越快越好

思路:首先介紹影片,再概括中國初建的窘境,最後展示自己的觀感。多寫中國建立後的偉大,歷史給予我們的思考,我們應該做到什麼。

正文:

作為「建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建軍大業》延續了《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的大氣磅礴、氣勢恢宏的特點,整個影片給我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高潮迭起卻又感人至深,影片結束後的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的內心都無法平靜。

導演劉偉強大膽選用了很多青年演員:劉燁扮演毛澤東,朱亞扮演周恩來,馬天宇扮演林彪、劉吳然扮演粟裕,等等。正是這一個個鮮活甚至略顯稚嫩的面孔才更能拉近我們與偉人們的距離,褪去近乎神秘與崇敬的光輝,讓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感同身受的體會到當年領袖們對革命的激情澎湃與艱難探索。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中國革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已經完完全全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國內國際局勢紛繁復雜,各種反動、帝國主義勢力在苦難的中華大地上競相角逐。

國際上,列強環伺,鯨吞蠶食著中華大地。這一時期正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如奧匈帝國、德國同老牌兒的資本主義強國如英法之間爭奪殖民地的斗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的階段,並最終演變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當時的中國毫無疑問的成為了列強爭相瓜分的目標。

國內,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竊取了革命勝利的果實,復辟失敗最後身敗名裂而死,北洋集團分裂,軍閥林立,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各個軍閥爭相投靠帝國主義做其在中國殖民統治的代理人。這一時期軍閥混戰、互相攻伐,國內士匪橫行,商人投機倒把,民不聊生,勞苦大眾已經掙扎在生與死的邊緣。

在這樣復雜的局勢下,年輕的共產黨人也曾天真,輕易的相信了國民黨反動派,真心誠意的開始了國共第一次合作,共建黃埔,想再造共和、救民於水火。

可是隨著北伐軍節節勝利,蔣介石獨裁的野心也就日益膨脹,逐漸排擠共產黨員並最終演變成4.12反革命政變。影片剛開始描繪的就是這一段歷史。當反動派舉起屠刀時,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已經被收繳了武器的工人糾察隊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人幸割。

當井岡山會師的歡呼響徹雲霄的時候,毛澤東、朱德這兩位偉人四手相握,面對朱德「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的八字感慨,毛澤東同樣也用八個字「星星之火,可以嫁原」大膽而又堅定的對未來的中國革命做出了准確的判斷。最終經過二十一年不忘初心,堅持不懈的斗爭,共產黨人最終領導人民軍隊,盪滌宇內,掃平四海,趕走了國民黨反動派,改天換地,建立了新中國。

看完本影片我感觸良多,當年一群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用自己的堅持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而處於生活安逸的新時代的我們,當我們在人生中面對挫折和困難時候,我們怎麼還能有理由輕言放棄!

F. 請問誰有建軍大業的觀後感200字起!因為小弟沒文化,有好多感覺到但是寫不出。誰寫過發自內心的觀後感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1】
上周就買了電影票,因為加班遺憾錯過。湊巧今天八一建軍節,行里組織了集體觀影,很開心,終於得償所願。
以前對此類影視劇一直不是很感興趣,大概是在學校里的時候,從初中到大學,反反復復的學中國近現代史,太膩味了。所以也根本不願意再坐下來,耐心品味那段歷史的過往。可是今天的電影一開場,我就被屠殺集會學生、炮轟商務印書館震懾到渾身戰栗、呼吸急促、雙拳緊握。那既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戰亂年代,也是一個思想空前開放的年代。而即是如此,要在各種政治軍事勢力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推行新思想,再建立一個屬於人民的新中國,也難到基本不可能實現。那時候勇敢挺身而出、奮起反抗的人啊,不管是沖在集會隊伍最前面的女學生,還是在戰場上以身為盾的年輕將士,也不過是與我差不多年齡的年輕人,甚至比我還要小上很多。他們遭受遭受無數磨難,歷經千險,而今天的我,卻在享受著他們用年輕的生命為我們打出來的和平生活。每念及此,深感慚愧,內心不安,吾輩何德何能,才能夠生活在他們用命為我們撐起的中國大地上。
不知怎麼說才能表達出我內心深處不停震顫的思緒,也不知怎麼做才能算不辱沒革命先輩為我們用命掙來的今天的中國。只願我餘生所為,無愧於心,無愧於人,如此足矣。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2】
「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影片《建軍大業》為紀念建軍90周年上映,眾多當紅明星的加盟,與紅色題材相結合,該片一時成為同期最受矚目的影片之一。
片中演員既有「老戲骨」,又有「小鮮肉」,很多觀眾在未上映之前便對「小鮮肉」的演技表示擔憂,對此,片方也專門作了回應:「劇中主角在故事發生的時代都還很年輕。」 監制黃建新稱選角標准「慎重而嚴苛」,南昌起義時,粟裕19歲,林彪19歲,鄧小平20歲,要塑造那個時期的他們,必須是年輕演員,事實上,這些演員比那些為了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偉人當時的年紀還要大出一些。
所謂時勢造英雄,便是如此罷!20來歲的年紀,革命先輩們個個懷揣夢想,信仰堅定,一心為國,誓救人民於水火之中。和平年代下成長起來的我們,20歲時還是個懵懂的少年,或初入社會,或活在校園的象牙塔之中。
20歲是個令人嚮往的年紀,如同早上七八點鍾的太陽,正是光明,滿是希望。生在和平年代,我們感恩先烈,也要致敬先烈,學習先烈,懷揣夢想,堅定信仰。「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正是因為信仰,革命先烈在激烈的戰火中奉獻生命。正是因為信仰,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而無怨無悔。正是因為信仰,共產黨人引領中華民族,從百年沉淪走向民族復興。
堅定信仰是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的思想前提。青年黨員要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終生恪守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謀人民利益、建群眾感情、學為民本領、干富民實事,夯實自身健康成長的思想政治基石。列寧說:「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立足當前,從我做起,把今天的努力同實現共產主義的明天聯系起來。每個青年幹部都應當有立足自己實際的本職工作,從我做起,以主人翁的責任感,為國家強盛,為民族興旺,竭誠以赴。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3】
《建軍大業》影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為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的新時期,標志著中國新型的人民軍隊的誕生。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兵者 ,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85年風雨兼程,85載不屈不撓,85個歲月如歌。當日歷退下七月的外衣,時光帶領我們奔向歡騰的八月,在這歡騰的時日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建軍紀念日,讓我們為偉大的軍人送上最真誠的祝福和敬意。祝願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在世的老紅軍身體健康,祝願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赫赫戰功的健在的人民解放軍萬事如意,祝願為保衛國家參加過中印戰爭的並且還在為祖國的建設事業作貢獻的解放軍生活更加美好,祝願在中越自衛反擊戰中為保衛中國人民的尊嚴而戰斗的同志表示謝意。更要為那些在各個戰斗中陣亡的人民解放軍表示哀悼!各位陣亡的英雄們,你們安息吧,我們的祖國正在日益強大,我們的祖國正在繁榮昌盛,我們的人民正在日益富裕,這是你們希望看到的,也是你們希望得到了。
兵事以民為本,強國必須強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人民軍隊是祖國統一的保護神。「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反動派的第一槍。這一聲槍響,震驚寰宇,喚醒了沉睡的中華民族。他們在國內外敵對勢力的壓迫下挺身而出,在難以想像的困難與壓力下試圖挽救搖搖欲墜的中國,用基石般的身軀和磐石般的毅力譜寫了中國漫長而艱難的抗爭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八一南昌起義勝利後,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人民軍隊由少變大,由弱變強。到建國後,人民軍隊為祖國統一,領土的完整,政治與經濟及民生的繁榮富強,蒸蒸日上,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歷史不能忘記,人民不能忘記。那個時代雖已遠去,但誰也不會忘記,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他們在面對死亡所表現出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將影響代代中國人民。八一,吹響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號角,這雄魂的號角聲將繼續響徹中華大地,告之天地,告之全世界的人民!
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要多一份追求,少一點私情,多一份忠誠;少一點索取,多一份奉獻!多少年來,中國軍隊顯示的不斷成長和壯大,是與宏揚軍隊聽黨指揮、服務人民和英勇善戰的三大優良傳統分不開的。從南昌起義的第一天開始到現在,中國軍隊一直在黨的全面控制和指揮之下,軍隊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可謂責無旁貸的重要和必要,她是中國軍隊紀律的最高原則。實踐證明,軍隊聽黨指揮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其他國家沒有理由不尊重。其次,建軍的目的主要就是要解救苦難的中國人民,因而中國的軍隊至今都稱為人民解放軍。中國軍隊如果不是服務人民,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就不可能在中國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同時,軍隊的英勇善戰,這是每個戰士應當發揚的精神,英勇就是敢於戰斗,不怕犧牲,善戰就是要掌握好戰術,才能取勝。因此,黨和人民呼籲軍隊在發揚英勇善戰優良傳統的同時,也強調全軍必須加強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適應新世紀的使命。
駿馬是跑出來的,強兵是打出來的。兵者外以除暴,內以禁邪。不錯,綠色軍營中,有汗水和淚水,有歡樂和幸福。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是我們最可愛、最敬佩的人,是他們用挺拔的英姿築起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是他們用血肉之軀保護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他們用軍人的力量挺起那殘垣壁下那求生的吶喊;是他們執著的奉獻,讓那些在暴風雨中失落的眼神看到希望的曙光。在炮火紛飛的年代,他們冒著槍淋彈雨,沖鋒陷陣,用他們身軀換來了祖國今天美好幸福的時代,在和平的年代,他們個個勇往直前,創先爭優,哪裡需要他們,他們就會出現在哪裡,哪裡最危險,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我們的民族因有這樣強大的軍隊而自豪,因有他們而驕傲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輩。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輝煌戰斗業績的人民軍隊。85年如一日,始終與中華民族命運共系,與中國人民血肉相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為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進行了英勇頑強、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了卓越功勛。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愧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不愧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鋼鐵長城,不愧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不愧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子弟兵。
勿忘國恥,強國強軍,早雪國恥,振我國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之際,有必要回顧我軍成長的歷程,對「中國革命為什麼要走武裝斗爭的道路」等重要問題予以科學的回答,進而深刻認識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這對於人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走武裝斗爭的道路是中國國情決定的。任何國家的革命斗爭採取何種形式、走什麼道路,都取決於所在國的國情。中國共產黨領導反動軍閥統治下的中國,在外部沒有民族獨立,受著帝國主義的壓迫;在內部沒有合理制度,受著封建勢力的壓迫。在這樣的國度里進行革命斗爭,不允許也不可能開展很正式的斗爭。再看革命的對象。中國革命的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革命對象是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反動統治的力量異常強大,十分頑固,決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台。
其次,沒有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武裝斗爭貫穿於中國革命的全過程,而要開展武裝斗爭必須有一支共產黨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沒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人民軍隊,武裝斗爭就無法進行,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人在血的教訓中徹底覺醒,深刻認識到,沒有一支共產黨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人民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解放,沒有人民的軍隊就無法實現和維護人民的利益,甚至人身安全也難以保證。要把以農民和起義官兵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能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黨需要做大量艱苦的工作。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核心問題是確立和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山路曲折盤旋,但畢竟朝著頂峰延伸。85年光輝歷程,部隊官兵在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上,始終堅持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指揮,這已成為全體官兵的自覺行動。但也要看到,當前個別官兵由於受 「軍隊非黨化」、「軍隊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觀點的影響,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原則問題上,仍存有一些模糊認識,亟待予以澄清。為此,應組織部隊官兵結合紀念建黨90周年的學習。時刻注意時代環境變了,軍隊作為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工具這一性質始終不能變、所處地位變了,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永遠不能變、發展市場經濟,深化改革開放,「黨指揮槍」的原則永遠不能變。

G. 建軍大業觀後感300字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了文字博物館我好高興啊!文字博物館可真漂亮呀!它的外觀金碧輝煌像一座豪華的宮殿,我極不可待的跑過去要媽媽給我照相。走進裡面,哇!太漂亮了抬頭一看它的頂像鳥巢一樣很有特色裡面有很多甲骨文我了解到了過去沒有紙人們在骨頭上刻字在竹子上刻字一直到後來怎麼樣造紙好神奇呀!我今天收獲可真大呀有機會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哦

H. 建軍大業的觀後感怎麼寫五百字左右

《建軍大業》是一部描寫中國軍隊建軍的影片,全片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事件為主線,秋收起義為輔線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高度還原了當初中國共產黨建立軍隊的困難,體現了老一輩革命者開創新中國的決心。
本片開頭從「四一二政變」開始,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等多地在全國范圍內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中國共產黨在陳獨秀的帶領下決定實施不抵抗政策,會議上毛澤東因為不贊成這個政策而被驅趕出會議大廳,以此引出了後面周恩來和毛澤東的會面,為後續劇情的發展做了鋪墊。
劇情根據時間的推移,周恩來率賀龍,葉挺等人的部隊與朱德會面,一起商討如何拿下南昌城。而此時的毛澤東則回長沙看望自己的妻兒,准備發動農民起義,發起秋收起義。8月1日這天,周恩來率領的共產黨部隊正式攻克南昌城,汪精衛在此之後急令發張發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8月3日起,中國共產黨前委按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原定計劃,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沿撫河南下,計劃經瑞金、尋鄔(今尋烏)進入廣東省,先攻佔東江地區,發展革命力量,爭取外援,爾後再攻取廣州,留下朱德帶領三千部隊斷後,為先行軍爭取寶貴的時間。最後朱德率領殘余部隊追上先行軍,發現先行軍南下失敗,最後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和。
本片因劇情內容的原因,所以整部影片都很熱血,讓人看了很激動,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而且裡面的場景很貼合實際,不浮誇,很精緻,不失大體又面面俱到。影片的節奏不快不慢,恰到好處,細細品味又不會過於冗長。劇情抓住兩個點去描寫,很有空間感,不會跳出去,能緊緊的抓住影片的中心。
本片有兩處高潮片段。其一是周恩來等人率軍進攻南昌城,久攻不下南昌城的制高點,此時葉挺挺身而出,主動請戰,率炮兵部隊轟炸制高點,其顏色,背景音樂的搭配讓整部劇的情緒達到最高點,很燃。其二就是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壩,以3000人抵抗錢大鈞部隊1萬人,在最後一天,錢大鈞部隊發動最後的總攻的時候,朱德部隊留下的部隊嚴防死守,最終與錢大鈞部隊同歸於盡。最後的悲壯讓人唏噓,讓我們對革命先烈肅然起敬,是他們的犧牲才換來我們的今天。
整部片子,大部分劇情還原了歷史事實,是一部老少皆宜的歷史劇,值得大家前往電影院觀看。

閱讀全文

與看電影建軍大業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特曼超3d大電影 瀏覽:698
法國喜劇電影大混戰 瀏覽:484
一部中國美食的電影 瀏覽:521
娃娃恐怖電影大全 瀏覽:739
謎宅電影結局是什麼 瀏覽:706
逃學成龍二版電影 瀏覽:747
男主角好看的泰國電影 瀏覽:443
裝神弄鬼粵語電影 瀏覽:378
兒童電影大全地心歷險記 瀏覽:65
迪士尼兒童電影大全集 瀏覽:358
韓國電影變態囚禁女主角 瀏覽:89
吳建豪於謙新電影 瀏覽:655
建寧有什麼電影院 瀏覽:841
女電影胖明星圖片 瀏覽:444
死神與少女電影完整版百度資源 瀏覽:901
2019最熱電影英文 瀏覽:775
國外電影男主角被綁架酷刑 瀏覽:961
香港電影子母鬼片叫什麼名字 瀏覽:726
kate多久看一次電影英文 瀏覽:221
愛情公寓電影百度雲鏈資源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