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張思德觀後感
張思德觀後感2007-04-15 21:16我是噙著熱淚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的。張思德,憨厚純朴,吶吶無言,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1年後銀幕下的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
張思德是一個平凡的人。他1933年參軍入伍,當過勤務員、通信兵、警衛員,最高職務是個班長。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搞過生產,燒過木炭。生命歷程中,他沒有驚人的事跡,也沒有動聽的話語,「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我們不注意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
張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澤東評價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張嘴。」 他純凈而不膚淺,憨厚連著忠誠。寡言的他一旦開口,讓人再難忘記:「不管幹啥子工作,都想著前線就在腳底下。」「硬不成一塊鐵,想當馬掌還當不上哩!」「走進革命隊伍是為了吃飽肚子,吃飽肚子長了覺悟,就該讓更多的人吃飽肚子……」。別人不願乾的活,他幹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盡善盡美。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前卻那樣淡泊。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從不聲不響的舉止和點點滴滴的真情中,我們看到了一顆高尚的靈魂。張思德的可貴之處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著不平凡的貢獻,在他犧牲後回想起來才能用「偉大」來形容他的一生。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計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這種震撼力來自心靈深處的嚮往和追求。張思德,以他的行動詮釋了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人民服務的詩歌。
偉大生於平凡,平凡成就偉大,而將兩者緊緊相連、融為一體的,正是那五個字——為人民服務。張思德29歲的短暫人生,13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這五個字的生動詮釋。他朴實得像延河邊的一粒砂,千萬粒細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涼山上一株草,千萬棵小草共同搖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機。於是,窯洞里出了馬列主義,黃土地哺育著一個政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揮著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戰爭……。張思德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許多普通中國人身上的美德——朴實、善良、助人為樂,他就是這樣一個既平凡又偉大的英雄。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東西:集體主義者的道德感,儒家傳統的光芒,信徒的獻身精神……。當年延安物質並不富裕,但人們精神世界是充實的,張思德就是那個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這個地方。但張思德不過是這偉大隊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後,一串長長的名字: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從打江山到掌政權,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華,我們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今天,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然而,無論形勢和任務有多麼不同,都不能忘記這個本,丟了這個根。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曾經成就我們事業的精神動力,還將輝映著我們漫長而輝煌的征程。
2.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感300字
電影《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媽媽以前給我講過潘冬子的故事,在我心目中潘冬子非常勇敢。今天在學校里看電影《閃閃的紅星》時,我彷彿已經進入了電影的故事中,眼睛都不眨一眼。在看到機智的潘冬子智斗胡漢三時,我更是心情激動,為潘冬子加油,而當潘冬子失去媽媽時,我也難過極了,忍不住流下了淚水。當我看到電影里叔叔阿姨為了打勝仗,早日解放,大家團結不怕吃苦,積極向上,勇敢沖上戰場,這讓我非常佩服。
這部電影我非常喜歡,讓我懂了很多,在遇到困難時,自己要想辦法排除困難,在學習生活中,要和同學團結協作,克服學習上的一切困難。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3. 《張思德》觀後感500字
張思德觀後感2007-04-15 21:16我是噙著熱淚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的。張思德,憨厚純朴,吶吶無言,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1年後銀幕下的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
張思德是一個平凡的人。他1933年參軍入伍,當過勤務員、通信兵、警衛員,最高職務是個班長。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搞過生產,燒過木炭。生命歷程中,他沒有驚人的事跡,也沒有動聽的話語,「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我們不注意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
張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澤東評價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張嘴。」 他純凈而不膚淺,憨厚連著忠誠。寡言的他一旦開口,讓人再難忘記:「不管幹啥子工作,都想著前線就在腳底下。」「硬不成一塊鐵,想當馬掌還當不上哩!」「走進革命隊伍是為了吃飽肚子,吃飽肚子長了覺悟,就該讓更多的人吃飽肚子……」。別人不願乾的活,他幹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盡善盡美。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前卻那樣淡泊。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從不聲不響的舉止和點點滴滴的真情中,我們看到了一顆高尚的靈魂。張思德的可貴之處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著不平凡的貢獻,在他犧牲後回想起來才能用「偉大」來形容他的一生。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計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這種震撼力來自心靈深處的嚮往和追求。張思德,以他的行動詮釋了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人民服務的詩歌。
偉大生於平凡,平凡成就偉大,而將兩者緊緊相連、融為一體的,正是那五個字——為人民服務。張思德29歲的短暫人生,13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這五個字的生動詮釋。他朴實得像延河邊的一粒砂,千萬粒細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涼山上一株草,千萬棵小草共同搖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機。於是,窯洞里出了馬列主義,黃土地哺育著一個政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揮著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戰爭……。張思德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許多普通中國人身上的美德——朴實、善良、助人為樂,他就是這樣一個既平凡又偉大的英雄。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東西:集體主義者的道德感,儒家傳統的光芒,信徒的獻身精神……。當年延安物質並不富裕,但人們精神世界是充實的,張思德就是那個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這個地方。但張思德不過是這偉大隊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後,一串長長的名字: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從打江山到掌政權,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華,我們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今天,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然而,無論形勢和任務有多麼不同,都不能忘記這個本,丟了這個根。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曾經成就我們事業的精神動力,還將輝映著我們漫長而輝煌的征程。
向張思德同志學習!
向張思德同志致敬!!
4. 捍衛者電影觀後感300字
無意中我看到了朋友的推薦,走進電影院看了這部《捍衛者》。雖然是小製作,雖然沒有大牌,但我覺得這部電影特別好。
一百多分鍾的電影,講的是一群人生命中最後的七天,守護家園、捍衛國土,悲壯、慘烈、義無反顧。第一次看的時候我覺得每分鍾都是煎熬的,我既希望他們能多活一分一秒,可是知道結局的我又恨不得這場電影趕快結束。明知必死,為何而生?
電影的節奏很緊湊,救援、迎敵、堅守、歡快、壓抑、絕望、坦然,在這七天里環環相扣。演員們都表現得很出色,姚子青擦擦眼鏡告訴曹素君「敵不退,我不退」;馬嘯揚紅著眼圈兒給父母燒紙;葛醫生狠狠吸一口煙後淡定的說「幹活兒」;火頭軍叫著「我們也打仗,弄死當睡著」~~~太多了,都那麼優秀,把每個角色演繹的那麼真實、到位。
歷史上日本入侵之後,那麼多國人,活在貧窮困苦、朝不保夕的絕望里,被人如宰雞屠狗一般屠殺著,被欺壓奴役著。那一段歷史特別黑暗,於是這些奮起反抗的人們,如飛蛾撲火一般的赴死之舉最能體現生機與尊嚴。我們民族的延續恰恰是因為有他們,有他們的明知必死,毅然決然。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這不是一部娛樂片,但這是一部感人的影片。我們的民族難道沒有英雄?我們的英雄難道無勇無謀,無豪情柔腸?美國有部名為《根》的小說,非洲黑人被抓為奴後,口口相傳讓後代知曉自己家族的歷史、傳統。我們也該知道,該去了解、關注我們民族的傳承。哪怕歷史是沉重的,起碼讓我們清明寒衣,不忘英魂。
5. 電影千里萬尋觀後感300字
影片講了胡八一、王凱旋、Shirley楊三人組成的盜墓隊和貪財的老金,在一個邪教組織的威脅下,開啟了1000年前遼國契丹公主的墓穴,歷經艱險,終在墓中找到了傳說中能使人復活的彼岸花,然而彼岸花並非能使人復活,而是復活干屍,砍殺活人,並使人產生幻覺,想起已逝之人,唯有毀掉彼岸花才能阻止悲劇。可就在此時,彼岸花使胡八一和王凱旋想起的正是當年為救二人出墓穴犧牲的丁思甜,凱旋不忍忘懷她,八一也陷入幻覺,但在關鍵時刻他意識到過去的終是過去,重要的是珍惜眼前人,忍痛砸碎了彼岸花。最終帶著王凱旋、Shirley、老金逃出升天。經過磨難,八一最終放下過去,鼓起勇氣向Shirley求婚成功。而邪教組織所謂的為了拯救全人類而尋找彼岸花,只是個幌子,不過是邪教組織的頭目為了醫治自己的不治之症而鋌而走險罷了,最終為了抓住破碎了的彼岸花,與它一起沉入無底的深淵。
劇中所選的年代是70年代和現在。個人覺得裡面也夾雜著不少諷刺,諷刺著邪教和70年代的狂熱。70年代闖入境地是為了破四舊,紅衛兵肆無忌憚地推倒石像,啟動了石像里的機關讓吸血蟎蟲漫天追趕襲擊紅衛兵,他們拚命逃跑才躲進了舊時日本的兵葯庫,逃一劫。可這邊剛為失去的同志哭泣,那邊很快就好了傷疤忘了疼,終於要逃出去了,女紅衛兵隊長拿了本毛主席語錄拉著旗又開始破四舊,還口裡滿嘴「唯物主義」「無所畏懼」 ,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唯物主義也講究科學和理論啊,不畏懼鬼神,好歹也畏懼一下科學技術吧。自己還沒逃出生天,又開始作,本來還有半數人能逃出去,結果就因為這不切實的砸石像,一直砸到彼岸花發動,活活被干屍殺死。再次闖進古墓是當今邪教為了拯救全人類,結果半路上一個門徒染毒,旁邊的人直接拿把刀把染毒的都砍了,美其名曰為偉大的事業而犧牲。到頭來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罷了。雖然兩次闖入古墓的目的不同,但無論是紅衛兵還是組織都是狂熱的宗教分子,為了他們所謂的理想來綁架其他人,強加於他人,做一些可怕的事情,其實只是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無論是哪個年代,這種分子都存在,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自己看來荒謬的想法,在他們看來都是堅不可摧的信念,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卻難以阻止。
除此之外,整部片里主角們都很搶眼。沉著冷靜的八一、好大喜功的王凱旋、直率個性的Shirley楊、貪財的老金,個性鮮明。初戀小丁演技略遜一點,但總體效果很好。最後的求婚,也讓我感受到八一的那句「過去就過去了,放下我們的執念」「小丁的犧牲不是為了讓我們愧疚,而是讓我們好好活著」,其實對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過去了就是過去了,無法改變,重要的是珍惜現在的人,努力地創造更好的未來。
6. 電影觀後感300字
今天下午,全班同學看了一部名叫《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的電影。我覺得好看極了!恨不得鑽進投影布里看。
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幾位主角吧!喜羊羊愛動腦筋,聰明伶俐;美羊羊愛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沸羊羊自稱羊村大力士,喜歡保護美羊羊;懶羊羊特別懶,上課也愛睡覺,還喜歡吃零食;暖羊羊是羊村班長,力氣比沸羊羊大三倍;灰太狼和紅太狼脾氣倔犟,想吃羊村大肥羊。
我覺得灰太狼笨得可愛,而喜羊羊卻很聰明。有一次,灰太狼把喜羊羊它們都抓了回去。可喜羊羊它們用聰慧的頭腦想出了妙計逃出了狼堡。看完這部電影:我認為不管遇到什麼天大的事都不要慌張,要冷靜的處理一切,才能獲得成功。
我決心向喜羊羊它們學習。
7. 錢學森 電影觀後感300-400字
上世紀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錢學森(陳坤 飾)因為美國興起的反共言論而備受打擊。他的尖端技術研究被迫中止,並被責令出境。錢學森心繫祖國,歸心似箭,而意識到錢學森的巨大價值的美方又對其歸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以間諜罪逮捕錢學森。最終,宣告無罪的錢學森被長期軟禁在家 中。
錢學森寫信輾轉與祖國取得聯系,周恩來授命用11名美國戰犯飛行員換回了錢學森。
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研人員從仿製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
1960年11月,第一枚導彈試射成功。
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錢學森又承擔起了研製火箭運載原子彈進行遠程攻擊的任務,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1966年10月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
晚年的錢學森對妻子(張雨綺 飾)充滿愧疚,但妻子的理解讓他倍感安慰。 ©豆瓣
8. 電影觀後感大全300字
舞動人生是一部有關夢想的電影,訴說著一個男孩,比利,實現他的夢想──當一個芭蕾舞者,中間經歷了許多波折與努力,最後終究實現了夢想。
比利生活在一個礦業的市鎮。他原本是學拳擊的,但是,在一次巧合中,他看到了芭蕾舞團的練習之後,就開始學跳芭蕾舞,他爸爸知道以後,堅決的反對,比利的
堅持和爸爸的反對,互相抗衡了些許時間。但是,就在一次的聖誕夜中,他和他的朋友──麥可,到拳擊場跳舞,在偶然之中,被他爸爸看到了,而他(電影觀後感
300字)這一次決心勇敢的表現他精湛的舞藝。這讓他爸爸心動了,答應他去參加舞蹈學校入學甄試,最後,他通過考試了,他成功了!他漸漸的實現他的夢想
了!
這是一部很感人的電影,他顛覆了一般人心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也勇於實現他的夢想。在他實現夢想的期間,有許多人對他幫助甚大:有爸爸、哥哥等。這些人對他
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人。他的老師嘴上總是說著錢,但卻很關心他,他爸爸老是堅決反對,其實內心很柔軟,他哥哥表面上對他很兇,可是還是捨不得他離開。所
以,比利身旁有很多關心他的人,所以他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9. 關於張思德這部電影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啊
影片《張思德》 影片《張思德》觀後感 當我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我由衷地敬佩張思德.他,憨厚純朴,默默 無聞.通過影片,我見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張思德.平凡的人物, 平凡 的故事,平凡的語言,然而,正是這種平凡產生了偉大. 張思德1933年參加革命,經歷了長征,走過三次草地,無論是在通信連還是 在警衛連,燒炭隊,他都任勞任怨,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完成任務准確無誤, 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一意為著解放全中國的偉大事業默默地奉獻.生命歷程 中,他很普通很平常,但他純凈而不膚淺,憨厚忠誠.寡言的他一旦開口,讓人 再難忘記:"不管幹啥子工作,都想著前線就在腳底下.""硬不成一塊鐵,想當 馬掌還當不上哩!""走進革命隊伍是為了吃飽肚子,吃飽肚子長了覺悟,就該讓 更多的人吃飽肚子……".毛澤東評價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張嘴." 張思德同志是一名普通的黨員, 一名普通的戰士, 做的是很平常的事, 然而, 正是他的 平凡才表現出他的偉大,他的朴實才閃現出他的崇高,他的普通才突 顯出為人民服務的本色.別人不願乾的活,他幹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 他也求盡善盡美.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 前卻那樣淡泊.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 心中.從不聲不響的舉止和點點滴滴的真情中,我們看到了一顆高尚的靈魂.張 思德的可貴之處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著不平凡的貢獻, 在他犧牲後回想起 來才能用"偉大"來形容他的一生. 張思德同志有著堅強的黨性,體現在他有著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貧苦 出身的他,對黨,對人民和人民軍隊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沒有豪言壯語,他做的 比說的多.他當初參加革命只是為了自己能吃飽飯,接受黨的教育後,讓所有人 都能吃飽飯成為他的理想. 毛主席說過: "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的. ""因 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 人, 誰向我們指出都行. 只要你說得對, 我們就改正. 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 我們就照你的辦."我們是新時期的先鋒戰士,我們不會冒著槍林彈雨在戰場上 和敵人拼殺,但是我們也應該關心身邊身邊的每一位.我們的職責就是全心全意 為人民服務,好好學習,服務社會,做合格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永遠保持共產 黨員的先進性. 看了 《張思德》 之後, 我感觸很深. 張思德當兵多年仍然是普通的一名士兵, 但他從不計較職務的高低,以能為黨工作為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正是一 名普通黨員應有的思想境界.張思德,以他的行動詮釋了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用他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人民服務的詩歌.我們應該學習張思德,學習他無論做 什麼,在什麼崗位,都能認認真真,兢兢業業,不計較個人得失,默默奉獻的精 神,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自己的使命,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看淡名利,不計較得 失.
《張思德》觀後感 張思德》 觀看電影《張思德》 ,看後對我的震動很大。張思德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高尚品質十分令人敬佩。 張思德是革命隊伍中的普通一兵,在戰斗部隊打過仗,負過傷,在大生產運動中紡過線、燒過炭;從戰士到班長,再從班長到戰士,一切從人民 利益和黨的需要出發,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同鄉的戰友都提升了幹部,他仍然是普通一兵,但他毫無怨言,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干好黨交給的 每一項工作。他對待工作是這樣,對待同志更是像一團火一樣,對烈士留下的孩子,對老革命啞巴炊事員,對燒炭隊員小白,特別是對犯了錯誤 的劉秉鍾的那種態度,那種「與人為善」的美好品德,讓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像甘露一般滋潤著、溫暖著、激勵著我們的心靈。在生與死的關頭, 在土窯攤塌的剎那間,他推出戰友,把死留給了自己。張思德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和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的一言一行無不詮釋著一個共產黨員的 高度楷模。 毛澤東在張思德的追悼會演講中稱贊: 「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 歷史是不能忘記的,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英烈的事跡是不能忘卻的,忘卻了就會愧對英烈。在今天和平年代裡,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為 人民服務》的精神,確實是一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在金錢利益面前,共產黨員應該怎樣如何正確面對,也是得好好思考思考
10. 勵志電影觀後感300字左右,不要太多300字就行了
《肖申克的救贖》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沒有動作,沒有特技,甚至沒有美人,卻依然能深深打動觀眾,並且歷經十幾年而魅力不減。它靠什麼吸引我們?
有人說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韌」。確實,用一把小榔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法西斯式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隧道(或許叫敲鑿出了一條小隧道更合適,那個榔頭實在太小了)。這難道不是體現了人的韌勁嗎?
不過我覺得這個情節明顯是戲劇化的,這只是導演在情節安排上的需要,這樣的結尾只是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贖」最終成功了,否則整個情節和主題難以為繼。所以有人認為,《肖申克的救贖》反映的其實是「希望」對於人是多麼寶貴。是的,片中直接講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比如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所說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許這正是作品和導演想告訴我們的。「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free。」這句話已成名言。
對我來說,《肖申克的救贖》打動我的地方不僅於此。
先說說我對影片中人物的看法。一個鯊堡監獄,裡面的囚犯和官員,似乎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眾生相。
典獄長諾頓高高在上,平時道貌岸然,對聖經倒背如流,實際上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貪婪。獄警長海利和其他警員,兇狠殘暴,充當諾頓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他們是不是象極了我們現實中的掌權階層?我稱之為鯊堡這個「小社會」的統治者。
囚犯中也有不同。除了主人公安迪之外,瑞德(Morgan·Freeman)當然是關鍵人物,我認為他是整部影片的線索:其實,整部電影中對白不多,影片很多想展現的東西都是通過瑞德的獨白說出來的,其中多半都是瑞德對鯊堡生活的反思總結和他對安迪的解讀。
瑞德是一個睿智的人,他在鯊堡混得非常好,犯人們的需求「沒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鯊堡生活的本質,他對安迪說:「在鯊堡,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這是智者之言。放在我所處的環境中,人們一定會說「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練」雲雲。但是,和現實中的那些所謂「智者」一樣,盡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鯊堡的本質,但他沒想過去抗爭,更不用說是影響和改變別人,他只是順應鯊堡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現,改變了他,並最終引導他走向了自由彼岸。
湯米,影片主要人物中最晚到鯊堡的,他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為之努力,可是他年輕幼稚不懂自保,結果在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候,因為知道了安迪被冤的真相而被諾頓和海利謀殺。
博格斯三姐妹,瑞德說他們是「禽獸」,是鯊堡這樣一個環境中「培養」出來的雞奸狂,我們可憐的主人公安迪數次慘遭其毒手。博格斯他們雖然不是鯊堡統治者的一分子,但他們是統治者威脅其他囚犯的工具。在湯米被諾頓和海利謀殺之後,安迪拒絕為諾頓洗黑錢,諾頓就曾以此威脅。但博格斯最終也是因為欺負安迪,影響了諾頓和海利們的貪污而被打成廢人。
當然還有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我震撼的一個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鯊堡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可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鯊堡扼殺,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為什麼要安排老布這樣一個人物呢?我覺得導演是想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安迪出現,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絕大多數囚犯們的未來。他是不是也象我們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人的未來呢?
而安迪(Tim·Robbins),我們的主人公,他是一個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說是一個「Strong man」,而安迪則是一個「Great man」,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拯救囚犯們的靈魂。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為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盡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准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裡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長為諾頓們洗錢,為囚徒們爭取著不多的權益和精神空間,比如當安迪頭一次利用理財特長為海利做事時,所要求的只是讓海利請難友們喝酒,他自己不喝,微笑著看著瑞德和赫伍他們喝,別人都不懂安迪為什麼這樣做,瑞德明白,因為那一刻安迪讓他自己和別人都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再比如建設監獄圖書館、教湯米識字和幫助他考試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利用監獄廣播為眾人播放《費加羅的婚禮》那一幕,那個情節非常恰當地體現出,安迪的救贖確實對鯊堡眾囚頗有意義,而安迪也是一個真正的救贖者。特別是,當諾頓和海利們站在門外向安迪發出警告的時候,安迪卻面帶微笑地把留聲機的音量調到了最高——可怕的懲罰就在門外,但是安迪沒有退縮。這是真正的勇者!一個偉大的人!以至於我有這種感覺,安迪來到鯊堡壓根就不是作為囚犯去的,而是作為救贖者去的。
寫到這,可以回答以下問題了:《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是什麼如此打動我?又為什麼如此打動我?
首先,是「institutionalizing」對人性的摧殘。片中多處對此有篇幅或長或短的提示。長的如老布這個角色,短的如瑞德的只言片語,他在假釋後,不用向誰報告請示就能WC了,但他甚至因此而不習慣,「一滴尿都擠不出來」。再有象其他犯人,對於安迪所做的事,比如讓海利甘心請犯人喝啤酒,放歌劇給犯人聽,甚至每一個和獄方對話的情景,都是其他犯人津津樂道的談資,他們覺得安迪的所作所為真是難以想像的。這樣的情節,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作品。
其次,我認為這部電影主要就是在回答「面對『institutionalizing』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而作者把所有我認為正確的答案集中在了安迪身上。有四點:
首先,對人生要保有希望,永遠不棄。前面說到了,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說:「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還有一個情節我也覺得說明了這一點,再進鯊堡的前幾年,安迪遭到莫格斯三姐妹的十幾次毒打和輪奸,但是在這樣的黑暗生活下安迪並沒有沉淪,他能做到,唯一的解釋就是,安迪心中獲得救贖嚮往自由的信念在不斷的給予著他希望。(連理想和希望都沒有的人,只是一堆行屍走肉,不管他富可敵國還是貧無立錐。)
其次,要有足夠的勇氣。安迪首次面對海利時;面對莫格斯們的侮辱時;特別是為犯人們播放歌劇時,做這些事中的每一件都面對著生死考驗,但他毫無懼色,沒有勇氣怎能做到!(有理想而無勇氣,那這理想幾乎等同於無。)
第三,要有堅持行動的毅力。用一把可以藏在書中的小榔頭,用近20年時間鑿出一個逃向自由的隧道,沒有毅力是絕對不行的。此外,堅持六年如一日的寫信給州議會爭取拔款,為犯人們建圖書館也是片中著墨較多的反映這一點的情節。(沒有毅力和恆心的人,最高的成就只能是夢想家。)
第四,就是要有行動的智慧。這一點不必多說,相信看完全片,你會在心裡贊一聲安迪的才華和智慧。他的計劃宏大而完美,安迪之所以能完成救贖並處罰諾頓與海利們,靠的正是他的智慧。(有勇氣、有毅力,卻沒有智慧,那最終的結果往往並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敗。理想仍然可望不可及)
短片結束的時候,我清晰的記得片尾有一行字幕「In memory of Allen Greene」(紀念艾倫格林)他是《肖申克的救贖》編導弗蘭克.德拉邦特的經紀人,在影片完成的前夕死於AIDS的並發症。生前的他和無數的女人在一起過,也有過子女,但是他一輩子都沒有結婚,據說他的慾望強到離開伊藤猛鬼就沒法活的地步,我想這也是他過於混亂的的生活才會死於艾滋吧。
1994年的奧斯卡太強了,《低俗小說》、《四個婚禮一個葬禮》、《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如此之多的強片。《阿甘正傳》最終成為最佳影片,但如果讓我選擇得獎者,我更鍾意《肖》片。因為,我認為《阿》片固然好,但更多是體現了美國的社會特點和美國人的價值理念,換句話說,它更像一部美國的「主旋律」影片。而《肖》片,它所反映的「體制化」(institutionalizing)問題,對於中國社會更有意義。我對影片中的那段話,「These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institutionalizing。」,極有共鳴——這個可怕的過程正是我一直以來極力避免的。我不是生活在監獄中的囚犯,但我是不是其他某種形式的囚犯呢?救贖對我而言,恐怕也不能只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