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SchoolDays電視劇觀後感」
[「SchoolDays電視劇觀後感」]
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誠的心理剖析
二、 我眼中的女主角們:世界、言葉和剎那
三、 悲劇的根源: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
一、
伊藤誠,在故事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說是個品學兼優的模範學生,當然看看AV這樣的小事是很正常的,在日本不看的話才有問題,「SchoolDays電視劇觀後感」。總的來說,他是個比較天真、比較消極(害羞、缺乏決斷)、比較偏向感性的人,沒有嘗到過生活的艱辛,對愛情很嚮往,但完全沒有經驗,所有的知識都來自於那些不太靠譜的書(這書好像還毒害了泰介的說)。。。
如果沒有被世界看到言葉的照片的話,他可能會一直默默關注著同樣害羞的言葉,然後兩人擦肩而過,留下一段讓人回味也讓人惆悵的暗戀回憶。。。然後,到了一定的年紀,他可能會遇到一個比較主動的女生,如果這個女生還算符合他的口味,他會半推半就地交往下去,成家立業,就像現實世界中每天發生的事情那樣。。。可是,可是世界,西園寺世界改變了我。。。
像誠這樣悶騷的宅男,如果不是世界推他一把,他是沒勇氣去接觸言葉的。。。他是軟弱的,潛意識里害怕失敗,寧願保持現狀留著夢給自己,也不要為美夢成真而去冒連夢都破滅的險,這樣性格的人,真是不適合那種轟轟烈烈、愛的死去活來的愛情啊。。。真正偉大的愛情,都是堅強者和勇敢者的游戲,沒有必死的信念和破釜沉舟的決心的話,還是不要輕易嘗試了。。。(本人年輕時是愛情至上主義者,經歷的愛情真是讓人死去活來,還好熬過來了,不過也沒有精力和勇氣再去嘗試了。。。)
接觸到夢中的女神之後,偶像破滅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人不可能完美,完美的東西只存在於你的想像之中,美女不但和你一樣要吃喝拉撒,也一樣有喜怒哀樂,她不會完全迎合你的需要,因為除了你以外,她也還有她的生活和堅持。。。滿懷憧憬的誠,遇到了挫折,原來就很脆弱的信心受到了打擊。面對這樣的挫折和打擊,軟弱的誠選擇了逃避:不是我不好,是言葉太難相處了,看,世界就很主動很寬容(主動的吻、特訓),還是世界最好了。。。這里,大多數的人的反應都是一樣的,更不用說誠只是個十六歲的懵懂少年,因為他們沒有堅強到可以剖析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缺陷,那樣會讓他完全對自己喪失信心,導致意志崩潰而自暴自棄,就像他後來一樣。。。
世界的愛,讓誠受到打擊的信心得到恢復,他感到輕松、愉悅,同時,自欺欺人的特訓說,讓他完全沒有要負責的壓力,這時的誠,應該是最幸福的誠吧。。。責任,這是愛情的沉重的另一面,為了責任,你就得做出痛苦的抉擇,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個森林。。。女孩子沒有這樣的痛苦嗎?我想也一樣是有的,只是在這個男權社會中,女性的痛苦更加被漠視罷了。。。
漸漸的,誠也意識到了和世界的弄假成真,但面對慢慢調整了狀態的言葉,他實在是難以取捨。。。這段的心理我真的很能夠理解,如果你是他,你會冷酷到去拒絕言葉嗎?他只是個十六歲的少年,而言葉又是那樣的優秀,他能做到若即若離,已經很不容易了。。。這時,他開始對自己的人品產生了疑問: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啊?一邊占著世界,一邊想著言葉,泰介、剎那的幾次詢問更讓他感到壓力。。。
終於,攤牌的時刻要到了。。。學園祭、民族舞,你選一個舞伴吧!這里不得不說,三人組和籃球社的女生們是悲劇的罪魁禍首,沒有她們的推波助瀾,誠可能會一直逃避下去,他是個消極的人,因為不想承擔責任,所以不肯主動做決定。乙女逆推很輕易地成功了,如果言葉沒有被纏住,主動約他的話,他也會和言葉做同樣的事情。。。如果這樣發展,那麼最後三女和他的關系是比較平等的,出現誠在各方維持平衡的可能性很大,腳踩幾只船維持很久的實例在現實中很常見,這種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冷靜下來總會不了了之。。。
籃球社的偷拍錄像,把一向善於逃避的誠逼到了死角,他崩潰了,就像言葉得知他選擇了和世界一起跳民族舞的時刻一樣。。。他崩潰的結果,是自暴自棄,原來我就是個人渣啊,那就做個人渣吧,做好人多累啊,那麼多煩心的事情。。。所以,就變成了大家的誠,這里,偷拍錄像的另一個功勞,是為誠做了免費宣傳,原來這個傢伙只要主動上門,他是不會拒絕的。。。
世界的懷孕,更讓他感到責任這東西的壓力,世界越逼迫他,他越反感:我想輕松一點才和你在一起,如果早知道你也那麼麻煩,我就不選你了。。。這時,他眾叛親離,卻遇到了同樣崩潰的言葉。。。言葉的心理在那時已經嚴重扭曲了,她對誠的心態已經不是縱容可以表述的了,完全是無條件服從的奴隸心態了:只要和我在一起,你想干什麼我都贊同你。。。在已經變態的言葉的身上,他又找到了那份輕松:原來,即使我是個人渣,也有人愛我的,於是,他又倒向了言葉。。。把這一幕說成是言葉的救贖,是不客觀的,因為誠並沒有因為言葉接受了他而調整心態,他依然在逃避責任。。。如果他因為言葉而真正醒悟了,他就不會對世界那麼漠不關心,導致最後的被殺。
誠最後的那聲:世界。。。真是太精彩了,給人的回味,簡直可以和林黛玉臨終的那句相比:寶玉,你好。。。這兩句,都讓我淚流滿面啊。。。是懺悔、是頓悟、是怨恨、是解脫。。。總之,一切結束了。。。對於沒有墮落、不想自暴自棄的誠來說,這,也許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因為,這不用他再作那些沉重的選擇了。。。世界再次幫助他作出了選擇。。。
二、
不得不說,女主角們都塑造得很成功:完全不同的性格,卻都讓你欲罷不能,相信你也能體會誠的痛苦了吧。。。看著論壇中大家為自己心中的最愛而戰,也說明了選擇的艱難,怎麼都是錯啊。。。
世界是最像普通少女的:外表開朗活潑,內心卻脆弱而缺乏自信。。。世界是現實和平凡的:她沒有富貴的家世,成績也算不上優秀,容貌還不錯,但也沒有像言葉那樣火爆的身材。。。這一切,她自己也很清楚。所以,剛開始她發現誠喜歡言葉的時候,她選擇了幫助誠實現願望。她是愛誠的,覺得自己和言葉相比,差距很明顯:言葉相貌好身材棒、成績優秀(班長)、性格溫柔,怎麼看誠也是應該喜歡她而不是自己。
第一集的末尾那個吻,是我愛上她的原因,不過我想不是誠愛上她的原因。這一吻的性質,其實和剎那在誠睡著時的那一吻是一樣的:再見,我的愛,去追尋你的夢吧,她會代替我更好地愛你的。。。
特訓是她的性格的必然,換了剎那,就不是這個結果。。。她是個普通的女孩,沒有那麼冷靜和理智,而且,作為同桌,朝夕相處,要徹底了斷這份感情,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和誠嘗試做愛這件事,如果是在國內,還有些可以商榷,畢竟國內是很看重這事情的後果的;但在日本,這事沒那麼嚴重,要不學園祭也不會有像休息室那樣離譜的事情了。。。(同樣,也可以解釋言葉被強推後的反應,雖然當時她已經不正常了。。。)
她意識到誠態度的改變後,反應也是很普遍化的:對言葉有負罪感(言葉打她一巴掌她也忍了),但認為誠其實喜歡自己時,也不會放棄爭取他的心,真愛總是沒有錯的。當時在她的心目中,誠還是完美的,所以既然說喜歡的是她,那她認為誠對言葉一定已經是放棄了,只是不好意思說出來。所以學園祭要求誠共舞,也是委婉地推動誠表明態度,讓言葉死心。而誠和乙女的錄像,打破了她對誠的美好幻想,之後誠自暴自棄,她算是看清了。。。剎那的離去對她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她終於得知剎那其實也是愛誠的,但為了她放棄了的時候。這時,世界的心理崩潰了,如果沒有懷孕的話(在這里不用討論她實際是否懷孕的事情,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相信自己是真的懷孕了),她也許會在消沉一段時間後,選擇離開,但她認為自己懷孕了。
孕婦對孩子的感情,尤其是對自己喜歡的男人的孩子的感情,是無法理喻的。這是自然對人類的最大束縛,也是母愛之所以最偉大的原因。所以,她對誠的期望變成了孩子母親對父親的期望:你可以花心,但你不能不管你的孩子,觀後感《「SchoolDays電視劇觀後感」》。當誠和言葉當著她的面熱吻時,她絕望了,誠建議她去言葉推薦的醫院墮胎,更讓她憤怒難忍:搶了我的男人,還要奪走我的孩子,太過分了吧!而她理智的另一半—剎那,已經遠在法國。殺死誠之後,她沒有自殺,也是為了孩子。如果要女人在孩子和丈夫之間選一個活下來,我想大多數女人會選孩子(我問過老婆,她很肯定地說選孩子),呵呵,其實孩子才是男人最大的情敵啊。。。
再說言葉。她簡直是完美的化身:天使面孔、魔鬼身材,成績優秀、性情溫柔,家境優越就更不用說了。可惜,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德高於行,人必毀之。女生是嫉妒心很強的生物,她一直受到孤立和冷落。所以言葉的內心是矛盾的:她知道自己的優秀,但對他人對待自己的態度沒有信心;她習慣忍讓,但對自己真正看重的東西非常執著,絕不肯妥協;她做決定很猶豫,但下定決心就不會回頭。
言葉知道自己的身體對男生的誘惑有多大,所以一開始對誠的急切不適應,是很正常的。畢竟,她是很認真地看待這段感情的,肯定不希望誠僅僅是因為想得到她的身體而和她交往。這是男權社會中,男女對待愛情的很大不同之處。誠的行為在日本其實也不是很過分,不過對言葉這樣的女孩來說,也可以說過分了點。兩人都是太不善於溝通,如果沒有世界的話,可能誠也早就退縮了。這里言葉和誠一樣犯了理想主義的錯誤,都認為對方應該是自己想像中的那種完美的對象。如果世界就此放手,可能是最好的時機,總之言葉和誠不是理想的一對,他們愛的是自己理想中的對方。
言葉在確認自己的感情之後,是很執著的。比如,乙女和三人組在平時欺負她,她都忍了,但說到誠是自己男友的問題,她毫不含糊、針鋒相對。看到世界從誠家裡出來時,她會憤怒地扇了世界一個耳光,然後懇求世界放手。她很容易陷入自我的執念,寧可催眠自己,也不肯面對殘酷的現實。
學園祭的夜晚,是最殘酷也最美麗的一幕:世界和誠在歡快地跳舞,崩潰的言葉在被泰介強推。。。這好像也有點寶玉成親、黛玉死去的凄美。。。當時的言葉,已經是行屍走肉了,對於泰介的行為,她是催眠了自己(口中一直叫誠。。。),可憐的言葉,就在這時已經瘋了。。。看到這里我發現其實泰介也並不討厭,他也挺可憐的。。。
這之後的言葉,完全被自己的執念控制,已經喪失自我了(其實就是瘋了)。。。看她那無神的雙眼、自言自語的行動,讓人感嘆愛情真是有害健康啊。。。可是,如果沒有了愛情,我們的青春和人生,還有什麼東西那麼絢爛、那麼美麗呢。。。她的執念就是奪回誠,和他一起過兩人世界。所以,她砍下誠的頭顱帶在身邊,又去殺了世界,最後在船上抱著誠的頭,終於如願了。。。
言葉是珍貴的,誠沒有好到能配上她,至少他不夠成熟,當然這也有年齡的問題。。。可是,比誠好的男人,又能有多少呢?言葉們註定是孤獨的,所以,等待吧,祈禱吧,因為和你一樣優秀的男人也是孤獨的,至少在遇到你以前。。。
最後說說剎那。關於剎那的感情,故事中是用了倒敘的手法,刻畫得也非常成功。剎那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酷!至少看前幾集你一定會有這樣的印象。剎那是理性的化身,她真正堅強、理智,所以對愛情的問題上,剎那是冷酷的,無論對自己,還是對言葉,或是對誠。剎那個子矮小,更沒有胸部(無良翻譯對言葉、世界、光和剎那的評價:從大到小,從有到無),但她內心很強大,擁有最強烈的自信,所以當班長是很合適的(言葉也是班長,根本沒她那樣的氣場)。。。
剎那在發現世界也暗戀誠以後,決絕地把誠讓給了世界,顯示的不僅是她對世界深厚的感情,也是理智和果斷的表現。她認為自己是可以獨立的,而世界沒她那麼堅強,所以誠應該給世界。而且,相對於虛無縹緲的誠,和世界那麼多年的感情是更應該珍視的。在對言葉的態度上,她是理智和冷酷的,作為世界最好的朋友,她的行為完全是應該受到表揚的。
她對自己和誠的酷勁,在偷吻誠和最後機場的離別這兩個場景表現地淋漓盡致。她不像世界那樣控制不住感情,而是在誠睡著,無人察覺的情況下,偷吻了誠。她對自己的感情控製得太好,誠在最後她離去前根本沒有意識到。離去的一幕,誠在機場大叫她的名字,試圖找到她,而她,根本置之不理,毅然決然地走了。她肯定在擔心,誠這個見一個愛一個的傢伙,如果捨不得她,會影響世界的。再見吧,我的愛人我的好友,為了你們的將來,我還是避開比較好。。。
剎那是個好姑娘。世界上的女孩如果都像剎那,誠也不會死。剎那是現實版的好妻子,她愛你,但有理智,不會不顧一切。雖然她的愛不那麼火熱瘋狂,但可以細水長流。剎那更是愛人生活和事業的好助手,有這樣聰明的老婆你想不當好男人都不行啊,難怪剎那的粉絲也那麼多。
另外簡單說說乙女吧。乙女的愛是一種更為初級的朦朧好感,畢竟從初中就開始了。乙女心中的誠的形象,在和誠交往後迅速幻滅了。這和乙女的性格有關,也和她和誠真正相處的時間不多有關。所以在她發現她認識的真正的誠不是她所想要的那種人的時候,她能夠最後離開誠。乙女是很現實的,也是堅強的,她有自己明確的目標,為了目標可以主動出擊,失敗了也能接受事實。談戀愛的女生最應該學乙女,勇於嘗試,也勇於接受失敗,相信自己最後一定能找到稱心的伴侶。
三、
看完了這個悲劇,大家都會想一件事:為什麼會這樣,到底是誰的錯?是誠?還是世界?或者言葉、剎那?還是。。。在這些之前,我們得先有個判斷對錯的標准。離開了標准,對錯是無法爭論的。可是,數理化的答案好像比較清楚,牽涉到實際的生活和感情,真的有那種簡單明了、不容置疑的標准嗎?
先看看女主角們的感情。她們對誠的感情無疑都是真誠的,但這段感情在她們心中的分量,是有所不同的。相對來說,乙女的感情是最淺的,她對待感情的態度最像普通人:有,是好事,沒有,也不必強求,生活中還有一些比愛情更重要的事情。剎那次之,畢竟她和誠從未正式交往,而相對和世界的友情,對誠的愛情也是次要的。世界和言葉就比較難以分辨了。有人會說,言葉的感情明顯更加深,一直不離不棄,完全無條件包容誠。男同學們大概都想自己的情人像言葉一樣吧,但這是種很可恥的想法,除非你能像言葉包容你一樣包容言葉,你能接受言葉腳踏幾條船嗎?如果你真的能,那麼,這種感情也就不是現在說的意義上的愛情了。。。
其次,誠真的清楚自己最愛誰嗎?對於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來說,他的思想還遠未成熟,他甚至不了解自己,因為他本身就還在成長中,變化中。面對那麼一群愛慕自己的美少女們,即使他覺得必須做出選擇,那他能以什麼為標准呢?是她們對他的愛,還是他對她們的愛,還是選擇之後可能造成的後果?說誠搖擺不定的女生還情有可原,男同學們捫心自問,你十六歲時遇到這樣的事情,你能拒絕誰呢?
如果誠生活在原始社會,他是個幸福的男人,根本不會有這樣的煩惱,更不會有那麼悲慘的結局。可是,我們改變了世界,一夫一妻的制度慢慢成形了,對一直處於男權社會的大部分女性來說,也許是件好事。而世界也在改變我和你,原始社會那種只要大家兩廂情願,就可以和諧相處的觀念被改變了。我們認同的愛情,已經必須是獨占和排他的了,否則,就是對對方的不尊重,道德淪喪。。。可是真正優秀的男女都是那麼少,在適合的時候遇到的幾率更是小的可憐,那麼,在和其他人分享一個你好不容易很喜歡的人和繼續等待兩者之間,你如何選擇呢?等待是有時間限制的,畢竟你的青春只有那短短的一段。或者到了等不下去的時候,找個能忍受的結婚生子算了,這些哪種才是真正對自己負責的選擇?
對這個問題,我沒有很好的答案。對於我個人來說,顛覆現有的婚姻制度是個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但這明顯是很難在短時期內實現的,或許在人類滅亡以前都難以實現。所以唯一比較有現實意義的建議,就是不要去嘗試你無法控制後果的事情,尤其是讓女方懷孕這種要命的事情。「panli代購觀後感」
/blog_7b8e103d0100vn3x.html
「menofhonor觀後感」
/blog_7b8d8c6d0100wdhv.html
「HP電影觀後感【?】」
/blog_7b6558d70100tnqo.html
「Hp7觀後感」
/blog_7b8e103d0100vn3b.html
〔「SchoolDays電視劇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② 日本電影《再見了,我們的幼稚園》觀後感 300字以上
仲夏時光,依然有清涼的溫情。前幾日的忙碌,這些天終於可以靜下心來,電影能夠在短時間內忘卻身邊繁瑣。
豆瓣電影。再見我們的幼兒園。評分9.1。好吧。就是這個了。
——那個。。。
——嗯?
——你能想起幼兒園的朋友嗎?
——幼兒園?嗯,小學的朋友能想起來,幼兒園的好像都忘記了。
——幼兒園的朋友想不起來了啊?
——是啊。
護士小姐和洋武的對話。
——那個孩子自己知道的吧,自己得的是絕症。
——這種事不要在孩子面前說,會受刺激的。
——但是兩周就畢業了,就忘記了。
幼兒園老師的對話。
大人與孩子的對話,大人與大人的對話。反復強調的是,反正會忘記的。
可是,洋武他記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而幼兒園的朋友們,也說永遠都是朋友。
小時候不斷被家長老師告知各種事情。收到人家的東西說謝謝。過馬路不要闖紅燈。
要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上課不要吵鬧。要吃肉也要吃蔬菜。午睡的時候睡不著也要閉上眼睛。
漸漸長大,有自己的小心思。當家長說你怎樣怎樣,日後會後悔的時候。心漸漸堅硬。
自以為是。是的,堅定的自以為是。
不好好學習。早戀。失戀。考上三流大學。曠課。通宵上網。大笑。痛哭。
不過,時至今日。我仍不後悔。假如時光倒流,我還是會一樣的選擇吧。
就像大人說的。很多事情我都忘記了,不止是幼兒園,大學的很多人名字我也不記得了。
也像大人說的。我說過的永遠也被我忘記了。
可是,就是再回去。我還是會跟那些人說永遠。 永遠都是好朋友,即使長大。
—— 洋武說要晚上的時候去 那個 死就好像是晚上一樣。
—— 不是會有很多花嗎?
—— 什麼都沒有 什麼都沒有的一個黑黑的地方。
—— 有多黑?
—— 一點都沒有燈嗎?
—— 一點也沒有 漆黑一片 洋武要去一個漆黑一片的地方。
—— 好可怕 我討厭漆黑一片的。
—— 大家都不喜歡黑暗。但是 那個也有不黑暗的晚上。
—— 哪裡?
—— 去一個叫梵高的地方就不會漆黑一片了。
—— 梵高?
—— 嗯,梵高那裡有很多夜晚。
在火車上小孩子的對話
在洋武的世界裡,梵高是一個地方,有藍色的天空,轉動的星星,死的時候去那裡就不怕黑了。
洋武約定死的時候就去梵高。又怕知道的大人太多。去不了。所以想著只可以小孩子去。不告訴大人。
我們還沒告訴孩子死亡是什麼樣的時候,其實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蠟筆小新就很熱愛著裝死屍。
死亡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呢。說,生如夏花之絢爛 死如秋葉之靜美。安靜美好的事情吧。不是很可怕吧。
我死的時候,也想去梵高。不知道可不可以。
——洋武為什麼不來上學了?
——因為很多事情。
——很多是什麼?洋武君,接力跑的時候得了第一名,也吃很多蔬菜。上小學用的書包也買了。
這段台詞出現了兩次。都讓人覺得很窩心。很多事情我們都不懂為什麼?
為什麼?洋武跑步得了第一名,也吃很多蔬菜,還是會死。
為什麼?反正都會忘記的。
為什麼?
我也不知道。
③ 再見最愛的人 觀後感2000字
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 一個非常有錢的女強人,獨自經營一家公司,丈夫早逝,留下她和一個兒子相依為命。由於兒子很早就失去了父愛,她的工作又比較忙,沒有時間管教孩子。只要孩子要的東西,她都盡量滿足他。這過分的溺愛也養成了兒子的很多惡習,吸煙、喝酒、打架、交女朋友。甚至他一天的零花錢就有幾百元,即使是這樣,仍滿足不了他的慾望。他開始撒謊騙母親,終於,在兒子又一次說謊要錢時,母親揭穿了他的謊言,並且拒絕給他錢。兒子以離家出走相威脅,根據以往的經驗,母親一定會順從的給他錢。而這次傷心的母親下定決心不再驕縱兒子,她覺得可以用她的愛喚醒兒子。兒子要錢未果,就偷了媽媽幾千塊錢,住到一個朋友家躲起來,想讓媽媽著急。誰知,這次母親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四處找他。看著這屢試不爽的絕招失靈了,他一氣之下真的離開了這個城市。由於他花錢沒有節制,所以,幾千塊錢很快就花光了。他找到上學時的一個朋友,朋友勸他回去找母親,他卻說:「既然出來了,就不再回去了。」這個朋友的父親是一家建築公司的經理,他讓朋友幫忙找一份工作。他本身沒有任何特長,想找工作又談何容易。最後,朋友求他的父親幫忙,而朋友的父親卻看不起他,說他是小混混,小流氓,找工作是不可能的,願意乾的話就讓他上工程隊,干幾天受不了他就該滾了。這些話碰巧都被他聽到了,他很難過,這時,他才知道自己在別人心中根本就沒有地位。 第二天,到工程隊上班,工頭讓他扛水泥,攪拌機壞了,幾個小工輪流用繩子往上拽。養尊處優的他哪裡吃過這些苦,而且他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恐高。所以,讓他在那麼高的樓上工作,簡直是要命,他嚇得抱頭大哭。工頭狠狠地說:「幹不了就滾,別看你是經理介紹來的,我們這里不養白吃飽。」他卻倔強地說:「本來我不想幹了,你這樣說,我還非干不可。」為了克服自己的恐高症,別人晚上睡覺時,他用一根繩子一頭拴在樓頂上一頭拴在自己的腰上,把自己吊在半空。終於,他不再恐高。但繁重的體力活還是讓他難以承受。終於到了領工資的日子,看著靠自己的勞動掙來的幾百塊錢,他感到從未有過的踏實。幾天後,他的一個工友在幹活時突然暈倒,大口吐血,送到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了。他好奇的問其他人:「他得的什麼病?」「唉,胃出血,還不是餓的。他家裡有三個妹妹,只有他一個勞力,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晚上,很多工友都湊出點錢,幫助那個出事的工友。因為大家都很困難,所以有的捐了幾塊錢,有的掏出幾十塊錢,甚至還有幾角的。他含著淚,一下子掏出了口袋裡剛發的幾百元工資,一分錢也沒留,全部交了上去。這一剎那,我的眼淚流了下來。這是怎樣的一種改變呀!他懂得理解,懂得愛了。而這,正是人性中最偉大、最閃光的部分。工頭也被感動了,介紹他去一家超市做部門經理。正在他躊躇滿志,大展宏圖時,他收到了母親的一盤錄像帶。錄像里的母親頭發已經掉光了。母親說了這樣一段話:「我親愛的兒子,當你看到這盤錄像時,也許我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得的是肝癌,晚期,我把我的工廠交給了你鄭叔叔,沒有給你留下任何財產。因為,我覺得把工廠留給你也許會害了你。這是我思考良久才作出的決定,希望你不要怪媽。其實,你走以後,媽去看過你好幾次,但我都是躲在角落裡,默默的看你。當我看到你在那麼熱的陽光下扛著水泥飛跑時;當我看到你在工地上狼吞虎咽的啃著饅頭時;當我知道為了別人的事你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錢時;媽知道你長大了,你懂得關心別人,知道去愛別人了,而這,也正是媽讓你離開家的真正原因。只要你懂得媽的苦心,受再大的委屈,媽也甘心。兒子,你曬黑了,也瘦了,但你結實了很多。看到現在的你,媽知足了。真想再看看你,但這已經不可能了。媽之所以沒有告訴你,就是怕你難過。我這一生沒有太大的奢望,只是希望你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最後,祝我的兒子一生幸福。請相信,媽媽是愛你的!」 母親說到完,我的淚水從未斷過。那一刻,我深刻的讀懂了母親,也理解了母愛。前幾天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再見,我最愛的人》。讓我感觸頗多,所以寫了這樣一篇影評,希望能與朋友們共勉。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無私的愛。我只能說這是我看過的電影中最能打動我、感染我的。非常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④ 再見螢火蟲觀後感
[再見螢火蟲觀後感]思政課上,我們認真觀看了宮崎駿的《再見螢火蟲》,再見螢火蟲觀後感。之前早就聽說過這位在日本動漫界的傳奇人物,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他的音樂讓人驚嘆,好似有一種超越現實的魔力。看他的電影還是第一次,而此次欣賞也著實給了我們一次深深的感動。拉上了窗簾的教室是如此的昏暗,影片的第一句台詞:「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 甚至讓我覺得有些詭異,其實是兩個死了的人帶我們一同回首他們以前的生活,也正是如此,它一下子就為這部作品定下了悲涼的調子。 影片主要講述了戰亂期間,母親在空襲中傷重死亡,而身為海軍的父親也在戰爭中犧牲。14歲的誠田帶著年幼的節子寄居在嬸嬸家。但兄妹兩人不願寄人籬下,於是搬到湖邊一個山洞居住。由於長時間的營養不足,節子的身體一天天虛弱, 但身為哥哥的誠田卻沒有辦法。最後節子在一個螢火蟲滿天的夜裡離開了他。不久誠田也去世了。 黑暗中節子拉著哥哥的手,快樂地吃著糖果,滿天的螢火蟲歡快地飛舞,彷彿在祝賀他們終於找到了幸福。 那個衣衫襤褸的少年,躺在通道出口,忍受著失去親人的悲痛以及飢餓和寒冷的多重摺磨之後死去,彷彿我的心也在跟著死去...戰火硝煙彌漫,飛機總在天空飛翔,飛過後,留下滿目創痍的房屋和失去家園的人民,只有清太在這個時候是興奮的,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可以跑到無人的家裡,拿取別人家的食物和物品,曾經因為在夜裡,潛入農田摘取食物,被農夫追打的很慘,妹妹節子抱著痛哭的哥哥,感受到了那份痛苦,好象那個哥哥就是我自己......戰爭讓親情疏遠,物質的貧乏更使人們彼此冷漠。越來越多的白眼和碗中越來越少的米飯暗示著他們必須離開了。哥哥終於決定帶著妹妹搬走,去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但是,在唱著歌快樂離開的時候,他豈能料到因那戰爭而不可逆轉的悲慘命運,觀後感《再見螢火蟲觀後感》。 在漆黑的廢棄山洞中,哥哥將螢火蟲捉進蚊帳,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在夏季悶熱的深夜裡明明滅滅。哥哥將熟睡中的妹妹緊緊抱住,生怕一鬆手就又會失去。然而,戰爭本身就意味著失去。 教室是如此的安靜,只有投影上的畫面在不斷的切換,曾經的過往一幕幕重現,節子的聲音如天籟般動聽,只是其中夾雜了多少的痛苦與悲涼?莫名的心酸感向我撲來,眼前的畫面突然變得模糊起來,我知道,有一種復雜而又難以言語的情緒在我眼中打轉,我倔強的抬起頭,不讓眼淚肆虐......淚濕的眼是脆弱的,如此刻觀看影片的我們,如片中苦難的人們。而面對這樣的苦難,我們又該怎樣去承受,怎樣去堅強?我們總是眼睜睜的看著一些美好從我們身邊悄悄溜走,我們又能抓的住什麼?失去的還能挽回嗎?或許,不僅僅是生命,還有那些在繁華的世界裡漸漸遺失的人性。我們冷漠的穿梭於人來人往的街道,那些冰冷的眼神早就讓我厭倦。只是過客,所以我們選擇冷眼旁觀。旁觀身邊的人事,旁觀這個錯亂的世界。如今的世界總體和平,而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是否存在著局部的戰亂?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們用科學文化包裹自己,為自己建造一層又一層的物質高樓,其實,我們什麼都不缺,我們只是缺少了最初、最純真的那種愛,對親戚朋友的愛,對社會世界的愛!在影片中,我們讀到了太多太多,每一個場景每一句台詞都可以引發深思,這不僅讓我們體會到了動漫的魅力,更是浮華世界中心靈的一次升華。螢火蟲的一生只有一個夜晚,一切都在夏日微醺的風中逝去。 節子死的那天也是在一個滿天都是螢火蟲的夜裡。她含著笑,在最美的風景中去找那隻有在夢里才能過的幸福生活。 再見螢火蟲,再見那漫天飛舞的美麗,哥哥和他的妹妹在溫馨的螢光里安睡在這螢火蟲的墳塋中,永遠微笑的、幸福的,安睡著。沒有母親面目全非的屍體,沒有父親永沉大海的死訊,沒有被夷為平地的家園,也沒有指桑罵槐的親戚的白眼……再沒有人可以打擾他們,再沒有人可以打擾他們的安靜——這用生命換回的安靜! 那一刻, 是落櫻如雪般帶走的轉瞬即逝的青春韶華......服裝1101 李秀平
〔再見螢火蟲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⑤ 求一篇電影觀後感 800字左右
《魂斷藍橋》在美國電影史上不算出眾,卻是美國電影在中國成功的典型範例。成功指的不僅僅是票房,更多的是文化上的深遠影響。但凡喜歡看電影的中國人,一提到美國經典電影,很難忽略掉《魂斷藍橋》,而它也是我愛上好萊塢電影的原因。電影以二戰作為序曲,由羅伊的回憶帶我們回到一戰的倫敦。同樣的滑鐵盧橋,伊人已逝,戰爭卻還在繼續,不禁令人唏噓。
那是在空襲時,羅伊偶然幫助了美麗的芭蕾舞演員馬拉,兩人相談甚歡。影片前半部分洋溢著愛情片慣有的浪漫主義傳奇色彩。羅伊看馬拉演出、之後甜蜜約會、次日即在雨中求婚……不知有多少女孩對這一幕印象深刻,即使許多年後,傑克和羅絲在泰坦尼克號上飛翔,也沒有像羅伊的求婚那樣打動我。費雯麗像小貓一樣害羞迷人,好像一點撥就會融化,當她既驚喜又緊張地穿上衣服奔向雨中的羅伊時,又像一隻不知所措的小鹿在亂撞;羅伊像小熊一樣可愛陽光,好像擁著愛人就是擁著全世界,白馬王子既純真又成熟的心靈,既溫柔又霸道的求婚,讓觀眾和馬拉都一起興奮不已。當他們接吻時,那幸福的神情,讓還在童年的我,就似乎明白了,情人的吻應該是很溫暖、很美妙的吧。
可是,當部隊提前開拔,兩人還來不及結婚,甚至來不及告別後,整個故事就倒向了悲劇的一面。先是失業,後是馬拉以為羅伊陣亡,接著是淪為應召女郎。看著一個清純女孩成了妓女,觀眾的心都揪緊了。但最大的悲劇卻在於,陷入骯臟的泥潭後,那個昔日的純潔愛侶,那段純真年代的最佳見證--羅伊回來了!
馬拉和羅伊太相愛了,這是好事,但好事在某些情形下,也會造成悲劇。深愛一個人,會看不見對方的缺點,認為對方是完美的,而自己又恰恰是不足的,需要完善的。所以,許多人在愛人面前會緊張,這很正常。互相深愛,則意味著雙方皆是如此情緒,緊張到箭在弦上,不該說的話會說,不該做的事會做,簡直處處自擺烏龍,所以相愛至深的兩人如果不想最後鬧到互相傷害的地步,就一定需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見多識廣、經歷生死的羅伊做得很不錯,但溫柔敏感的馬拉在這方面就有明顯欠缺了。
我們設身處地為馬拉想想:如果你深愛一個人,一定希望自己在對方心目中是完美的,但你自己清楚,其實你不完美,而且好像更糟;如果他也深愛你,你看出他也把你看作完美典範,但你自己明了,如果他有一天發現了你的過去,他會失望,甚至可能會輕視你。你能忍受嗎?一個你深愛、曾經也深愛你的人,看到了你最壞的一面。然後,他贊賞的、愛慕的、渴求的目光演變為鄙薄的、後悔的、漠視的……任何人想到這兒,都會寒氣陣陣襲來。
在愛情中,有一種情緒叫「先發制人」--「我知道這人一定看不上我,所以我要先裝出一副也看不上他(她)的樣子。」在馬拉的這種情形中,我想有些自尊心強、好面子的人會採用差不多的方式--「我知道這人遲早看不上我,所以我要更早裝出一副看不上他(她)的樣子。」這是一種以傷害對方為結果,達到保護自己最終不受傷的方式,但馬拉不是這種人,如果她會的話,她就不是她了。
假如馬拉不那麼愛羅伊,只是單純地想自己的生活會由此發生好的轉變,而不去想自己在羅伊心中會是怎樣的形象,她根本不會離開。而離開羅伊的馬拉又能到哪去呢?之前淪為妓女,一是由於生活所迫,二是以為愛人已死,心如死灰,貞潔也毫無意義。而現在,羅伊回來了,自己那顆純潔的心靈也跟著回來了,可不純潔的經歷卻刻在她身上,她自己認為怎樣也抹不去。沒有退路了,只有一死。戰爭造成了悲劇,性格也決定了命運,馬拉是柔弱的,惹人憐愛的,令人同情的,所以她的不幸賺來了無數觀眾的眼淚。
看到這兒,我們是不是會幡然大悟,為什麼《魂斷藍橋》在東方受到的追捧遠比它的故鄉美國來得熱烈。因為故事中的貞潔觀念、門第觀念、一見鍾情、一生痴戀,簡直同中國傳統的才子佳人故事毫無二致。《魂斷藍橋》在中國的成功,不是因為它輸出了美國人的價值觀,恰恰相反,是因為它迎合了東方人的價值觀
⑥ 電影觀後感作文
《葉問觀後感》
葉問,我本對這人毫無知曉,但是我通過電影《葉問》後,對這人有些了解,我是一個生活在90年代後的,我們現在的生活跟以前相比,真是差距千里,《葉問》這一部電影充分的體現了舊社會人們生活水平與遭受到國外人的侵略痛苦。這一部電影,我是帶著憤怒而又高興的心情看完的,憤怒的是當時的舊社會不公平與侵略者的野蠻,開心的是我們中國人團結,堅強,有骨氣。
葉問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有著妻兒,他熱愛武術,生活過的很平常,常常還會為了煉功而忘記陪自己的妻子與他那可愛的兒子,在電影里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我不是怕老婆,我是尊重老婆」。這充分的體現了當時葉問對他的妻子是多麼的尊重。
然而。就在1937年的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了,可惡的日本人大舉侵入我們的土地,令我們中國人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在1938年10月,佛山淪陷,日軍大肆破壞廠房,設備和樓宅。擁有30多萬人口的佛山,僅僅只剩下七萬餘人,全市亦保存十多個作坊繼續生產。。而葉家大豪宅亦遭日軍霸佔,用作日軍總部,葉問一家三口無家可歸。生活苦困。
葉問一家三口找了個簡陋的房子住了下來,而此時家裡沒有米了,葉問於是拿著他那心愛的懷表拿去換成米,在盧溝橋事變還未發生前,葉問在當地已經有相當高的名聲了,因為他為佛山人打敗了外來踢管的人,所以米鋪老闆就多給了他些米。生活簡朴的過著,他為了幫助家裡能有點經濟來源,於是到一家煤礦幫助挖煤,在挖煤廠他碰到了以前要好的朋友,也是習武之人,但是這個好朋友始終永遠都再見不到他了。。因為被當時黑暗的日本人拉去比武,被日本人活活的打死。可恨的是廖家拳法的創始人挑戰他們日本人三個,但是沒有打過那三個可惡的日本人,當他拿起日本人給他的米後,「碰」的一槍。。。。他也永遠的離世界而去了。。 雖然輸了,但是他為我們中國人贏回了尊嚴。就在葉問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一骨怒氣從他身上散發出來,大聲的喊著:「我要挑戰十個。」不堪一擊的日本人被葉問打的滿地爪牙,一個個狼狽的躺在地上。而當時日軍領頭人物「佐藤將軍」見葉問武藝精湛。想要他繼續再來比武,佐藤將軍讓翻譯給葉問他的話。而翻譯正是當年崇拜葉問的一個地方治安隊隊長。葉問很有骨氣的說:「我不是為這些米來的。」而佐藤繼續追問他的名字後,他說:「我只是個中國人」。而此時翻譯跟佐藤說:「他說他會再來的,他說他叫葉問」。其實這個翻譯也是很有骨氣的,只是在當時的局勢下,他不得不這么做,也許他會被人說成走狗,但是他始終是個中國人,在繼續觀看後。佐藤因為找不到葉問,把翻譯打了個半死,而翻譯卻幫助葉問找藏身地,幫助他們一家人,擺脫日本人的搜查。但是始終躲不過日本人的搜查,日軍在一家綿織場找到了他,而這個綿織場是他以前一位非常友好的朋友開的。他的名字叫:「周清泉」
葉問被日本人帶走後。周清泉幫助葉問把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帶到台灣去,而就在此時,葉問的妻子哭著喊著說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比武了,周清泉又回到了比武現場。
在比武的前一天,佐藤旁邊的一個助手威脅葉問,如果這場比武你贏了,我就一槍斃了你。切切相反葉問在比武的時候把佐藤將軍打死了,而佐藤將軍的助手拿起槍一槍打中葉問胸部上前方,就在這一幕。。。我驚住了。彷彿我當時就在現場,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發生。幸好的是葉問的好友與妻子在現場,急時把他救走。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取得勝利,結束了長達8年的抗戰。
1949年葉問宗師居住香港,並在九龍飯店職工總會開辦第一個詠春拳術班,開展了宗師人生新的一頁。
1967年葉問宗師終完成其晚年最大心願,創辦了詠春體育會,集合一眾同門齊心發揚『詠春拳』,詠春拳發展至今已是世界知名拳術,葉問的徒子徒孫,累計超過了200萬人,詠春弟子人才輩出,當中就包括了一代武打巨星----- 李小龍。
寫下此篇觀後感是為了紀念舊社會的惡劣,國外軍人的野蠻與霸道。我雖是出生在90年代,但是我擁有一顆愛國的心,擁有中國人應該有的骨氣!最後希望各位中國人能平平安安,幸福一生!
⑦ 求:600字的作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電影觀後感或小說讀後感。
背景一:每天無所事事的過著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籍口自己忙於工作和孩子之間沒有時間,認真回想,自己在工作和孩子身上又投入了多少時間 和精力。每天在內網外網之間無意義的流連中耗掉了更多的時間,每天同樣的24小時別人可以干很多事情而我不能。也是在每天的無意義流連中看到了2010年別人的一個推薦書的帖子,其中有一本叫做《致我們逝去的青春》,突然悲哀的要死,每天同樣多的24小時,我的結果是工作比別人差,生活比別人差,居然這么久流連網上網路小說都幾乎不知、不看。同時這本書的名字以及別人關於這本書的討論吸引了我,手機下載並看了。
背景二:超缺情商的自己經常會感覺好心沒有得到好報,與此同時,身邊有朋友也如我一樣對於婚後生活和感情有不少抱怨,無從下手,我知道是有地方不對,但是卻找不到具體的地方。
個人角度介紹本書內容:清純漂亮活潑單純樂觀執著的女主鄭微,從小一直長大,書中最初直接描寫極少,但是從女主口中得到更多信息的優秀的男主之一林靜,是女主從小要嫁的對象,雙方可以說青梅竹馬,除了林靜大了幾歲之外。在女主考上自己所在城市大學之際由於家庭以及外界更多因素不得已逃避相互感情悄然出國。敢愛敢恨的女主痛快的哭泣也痛快的和別人探討著他的林靜。若干時間之後,女主不自覺發現自己喜歡上了自己總是何其過不去的另一位男主——陳孝正,而陳則屬於冷靜冷漠自律自強類型,陳對於女主的冷漠和鄙視並不影響女主對其的追求,對其追求制定計劃,緊追緊粘,敢於向別人宣布自己對於陳的喜歡喝追求,也敢於在陳的鄙視和冷漠中繼續自己的追求,把自己降到了不能再卑微的地步,仍然甘之如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算在冷酷的陳,也在美女的追求在繳械。後來的故事不外是陳的家庭背景介紹來自於單親家庭父親英年早逝,母親含辛茹苦將其帶大,自己忍受了特別多的時候,也給陳增加了很多的心理的負擔,在我眼裡上進到幾近變態,對其要求極高,出國是必然選擇,而從小被嬌慣大的普通家庭的鄭並不是母親認為的良人。在母親的期待,自己的將來和對將來愛情婚姻的不自信之後,陳選擇了在和鄭最熱戀的時候,畢業出國。然後就是畢業之後的種種,三年後的和林和陳都再次相遇,據書中描寫,鄭一直都是林和陳之最愛,無可替代,二人又都開始了或明或暗的追求,關於愛情婚姻工作等等的選擇,因為此處對我影響較小,所以略去。
感觸一:戀愛中的追求,其實並不丟人,一個人難得一種對於愛情的追求。只要是一個正直的人,有責任心的人,有良心的人是值得去追求的。我們是不是太多時候把自己的感情包裹,以假意示對方。如書中鄭大聲說出對於自己將會和林表白之後就會有男朋友時的甜蜜,誰曾計較過愛情中的付出與收獲,得到與收獲。而你曾經的傾情付出也會在將來讓自己無憾,也會成為他將來回憶中的一分感動,永難磨滅。
感觸二:婚姻中誰多付出一些,誰少付出一些其實真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擁有一個相對較好的婚姻生活。
感觸三:真心的付出,不要怕被嘲笑。還有就是好的話,好的事情一定要好好說,既然已經多付出這么多了,為什麼不能好好的說話,將好的事情以一種好的方式表達出來呢?
上面太多的關於內容的介紹讓自己失去了寫下感想的激情。
就這些吧。
我一般不大去讀校園青春愛情小說,總感覺大部分都是一個套路,很淺俗的東西。《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卻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本,它不像鐵凝的文字那樣在深深地痛里流淌著深沉而又崇高的大愛,也不似路遙手筆那樣酣暢淋漓,在平凡的世界中孕育著偉大的靈魂,讀過之後盪氣回腸。它是小溫馨的,很多情節讓我們可以聯想到自己的大學生活。「玉面小飛龍」鄭微看似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其實是個比較傳統的女孩。為追隨青梅竹馬的林靜哥哥,她發奮讀書,如願以償來到林靜所在的城市。可林靜卻悄無聲息地去了美國,留給鄭微的是困惑與不解。痛了,哭了,鄭微並沒有讓自己沉浸在林靜給她帶來的痛苦中。一次偶然的機會,鄭微結識了陳孝正,由原來的惡作劇到後來的愛慕,鄭微的愛情似乎是不經意的卻又是必然的。與其說鄭微絞盡腦汁追到了陳孝正,不如說她的率真,執著,真誠打動了他那顆冰一般冷酷的心。鄭微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給了最愛得人陳孝正,陳孝正貪婪的享受著鄭微所賦予他的特權。正當愛情之花開的那般燦爛時,鄭微與陳孝正的關系也被逼到了十字路口。在前程與愛情上,陳孝正做了一番不大不小的掙扎,但最後還是將力量傾斜到了前程的一邊,愛情被高高翹起,懸掛在一邊,讓鄭微有些措手不及。陳孝正又扮演了林靜曾經扮演過的角色,拋棄鄭微,漂洋過海追逐自己想要的學歷,名譽,地位,一次回來換取權利與金錢。陳孝正給鄭微帶來的傷害遠遠大於林靜給她的困惑,她不像失去初戀時那樣坦然,這一次她真的受傷了。 四年後,林靜和陳孝正幾乎同時出現在了鄭微的生活中,兩個人都有意要挽回那段感情。可是陳孝正卻不能為了愛情放棄已得的一切,他想要鄭微回到他身邊,重溫過去的甜蜜與幸福。陳孝正是愛鄭微的,可他的愛里包含了太多自私的成分。如果鄭微回頭選擇了陳孝正,那麼他們的愛情註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見不得陽光,因為陳孝正要繼續往上爬,就得依靠歐陽一家往上爬。如果為了鄭微舍棄這一切,無疑將他四年前做的決定推翻,四年的努力將付諸東流。在強烈愛的呼喚下,陳孝正有過那麼一瞬間的動搖,可是理智終究戰勝了情感,他不會為鄭微放棄在公司的地位。鄭微看透了陳孝正的心,無論他怎樣用哀求的眼神看她,給她怎樣的暗示,也無論她怎樣深愛著他,有多麼戀戀不舍,她都不能回頭。他們兩個彼此相愛,終究因為「一厘米」的高度永遠不能相依相偎。陳孝正看似光鮮亮麗,前程似錦,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光纖的外表後是肉眼看不見的傷口,華麗裝束的背後是別人體會不到的隱痛。選擇了成功的捷徑,卻也永遠失去了純美的愛情。歐陽永遠給不了鄭微能給他的一切,這或許也是陳孝正應有的報應。陳孝正與鄭微的愛情就像網上流行的那幾句話
當你喜歡我的時候,我不喜歡你,
當你愛上我的時候,我喜歡上你,
當你離開我的時候,我卻愛上你,
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價值,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站在原地等你到永遠的,她也有累的時候,等到她無力承受的時候她就淡然退出了,並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愛不起了。
林靜與鄭微之間除了愛情外還有親情,一直以來,林靜都在扮演著哥哥與戀人的角色。雖是初戀之傷卻沒有陳孝正悄然離開時給她的陣痛感強烈,我覺得在林靜和陳孝正之間她最愛的是陳孝正,然而她最愛的也是傷她最深的。她的傷口最後由林靜來醫治,開始以為林靜離開鄭微是因為他對鄭微只有哥哥對妹妹的那種情感,他有愛的人。後來才明白他離開也是為了前程,或許還有上一代的恩恩怨怨。曾經以為在愛情上林靜會是一個追求純美的人,他不會選擇跟一個不愛的女人在一起。他在明知鄭微對他執著的愛戀的情況下,依然跟施潔走在了一起。以一個不潔之軀去面對最愛的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愛人,施潔固然優秀,但感覺不在那兒,他們之間更多的是出於一種身理上的需求。為了鄭微他願意跟施潔攤派決裂,也願意去化解自己的母親內心的怨恨,這是陳孝正做不到的。所以林靜能挽回鄭微,為她提供一個療傷的心靈憩所,陳孝正只能在痛苦中度過餘生。
讀的過程中,字里行間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抹不去的惆悵,這何嘗不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縮影呢。我覺得文章中有句話很經典,「對於女人來說,愛情是生活的全部,但對於男人來說,那隻是他的生活的一小部分,不管當初他給過怎樣的承諾,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他們永遠比女人現實而理性。
在男人的世界裡,女人其實只是一片點綴的白雲,他偶爾會贊嘆它的無暇和美好,也會對它留戀,但決不會為了它而放棄浩瀚的天空。當然,還有更聰明一些的男人,可以踏著雲彩疊成的階梯一步登天,又或者在風雨來臨之前,希望在雲下得有片刻安身之地。」 是的,林靜和陳孝正為了事業可以棄鄭微而去,讓她品夠了愛情的苦酒,鄭微的青春里有太多的眼淚是為他們而流,每一次她都真心付出,每一次都逃不過他們給她的劫難。她就像只受傷的的小鳥,躲在僻靜的角落黯然淚流。在她生命最重要最美好的年華里,他們兩個都玩起了缺席,他們從未考慮她的感受,或許是太高估於她的能力。對女生而言,的確很殘酷,卻也很現實。阮菀,一個聰明美麗的女孩,曾受到眾多男孩子的追捧,把愛情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最後還是死在了追尋愛人的路上。
不管怎樣,辛夷塢還是從人道主義出發,給了小說一個比較美滿的結局。一部好的小說,不僅僅是情節吸引人,語言充滿魅力,更應該讓我們在讀的過程中有共鳴,在大悲大喜中能夠超脫,獲得升華。亦能在平淡中體會到簡單的幸福,一種溫馨。所以推薦大家看一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起感受青春年華里的淚雨傷痕。
因為是青春文藝片,這一次我沒有走進電影院,而是在網上下載了影片來觀看。個人覺得這種懷舊式的影片適宜在某個慵懶的午後泡杯香濃奶茶窩在沙發上,拉上窗簾,靜靜的欣賞,品味,讓心靈隨著影片慢慢陷入回憶,追憶自己的青春往昔……
電影一開始出現的校園接新生的場面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當女主角從計程車上下來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我彷彿穿越時光看到了幾年前的自己:扎著馬尾辮,模樣 還很青澀,好奇的打量著周圍的一切,一條條歡迎新生的橫幅從校門一直排列到 看不見的遠處,道路兩旁是樹蔭蔥郁的高大梧桐,微風吹來,陽光透過樹影斑駁的打在臉上,我仰起臉在心裡默默歡呼,我的新生活就此開始啦!
有人說沒談過戀愛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影片中女主角鄭微大膽追求自己所愛,直接率性的性格讓我很是羨慕。記得當年曾心儀過一個男孩子三年,因為女孩子的矜持和性格的靦腆內斂始終沒敢開口表白,只是默默的關注著他。自己一個人品嘗暗戀的酸甜苦辣。直到他有了女友,我的單戀也無疾而終。如今回想起來,不勝唏噓。
影片描述了鄭微、阮莞、朱小北、黎維娟、陳孝正等幾個大學生面對生活、愛情、夢想的態度和思想變化。四個女主角尤其讓我印象深刻。鄭微是大膽的,面對喜歡的人可以不顧一切的追求。朱小北是叛逆、脆弱的,敏感的自尊心在一次被人污衊成小偷之後爆發的淋漓盡致。阮莞是單純的,單純到堅貞不移的守護著自己的愛情,甚至為它賠上自己的性命。黎維娟是最有夢想的一個,她和陳孝正一樣,因為家境的緣故一心想要過上好日子,成為一個追求物質生活的拜金女……這一個個鮮明的角色讓我如此熟悉和親切。她們中的每一個在自己的青春長河中都能找到相符的對象,她們是我身邊曾出現過的那「某一個」;又或者她們是我自己的縮影。那般真實、明晰,即使隔著歲月的長河依然能觸動心底最深的記憶。
相信電影中的很多場景都讓大家感同身受。比如學生社團活動的如火如荼,文藝晚會上所有人高唱激情澎湃的《紅日》,學生宿舍內張貼的電影海報《阮玲玉》……有句話說得好:「所有青春的軌跡都是相似的」。只不過在不同年代對應的事物發生了轉變,我們那會就已經不流行聽《紅日》了,轉而追最新的流行歌曲。
影片的敘事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跨度:從校園生活一直到社會生活。前半部分的校園生活基調是輕松的活潑的浪漫的,讓人抱有美好幻想,有的場景不乏喜劇色彩,讓人忍俊不禁。然而,在影片的後半段,導演以理性冷峻的筆觸揭露了現實的殘酷與無奈。這也是所有人都有過的切身體會。看完影片已是淚眼模糊,為片中主人公的命運,亦為自己逝去的青春感嘆。
電影是根據同名網路小說改編。不少網友將此片與原作做對比,評價褒貶不一,但從上映16天票房已超6億這一數據來看,還是很受大家歡迎的。我沒看過小說姑且不評論它的好壞,但我想無論好與壞,趙導無疑是成功了。至少她讓大家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慢下腳步,緬懷已逝去的青春,重溫青春的點點滴滴,我想就這一點已足矣。
看完影片,拉開窗簾,窗外陽光明媚歲月靜好,一股情緒猶如潮水般在心裡涌動,於是提筆記下這一刻,致我們已逝去的青春。
等這部片子等了很久,從看了書後聽說要拍電影版從開拍到11年底到12年情人節檔到現在,終於看了,因為沒報太大的希望,所以也談不上什麼失望。片子作為趙薇導演的第一部作品,還算不錯,票房也不錯,但感覺有點噱頭過多,消費過度,反倒稍稍讓人起了點抵觸情緒。青春是易耗品,但不該作為消費題材。雖然這是一個如此能引起人共鳴的話題……
現在翻出來看看,都是對鄭微感情的分析,例如她最愛的仍然是陳孝正,只是與命運握手言和,才接受了林靜。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單單著眼於愛情這一小小的部分,因為那時會覺得愛情是生活的全部。可是被迫長大了,自己也必須與生活握手言和。
因為青春太美好,所以走過青春才會覺得殘酷。女主人公鄭微在愛情里毫無保留。 年少時固執的喜歡林靜,長大後執著的愛著陳孝正。可惜的是兩個男人都讓傷的她體無完膚。也許有人覺得她命運坎坷,但正如原著所寫的那樣,她的愛情是圓滿的,用盡了愛和淚,澆灌著無法開出的花,沒有遺憾。
生命中註定有人只能陪你走過一段路程,你無法強留他陪你走過人生的道路,看盡世間所有的美景。可是這又有什麼關系,只要你們曾經一起看過最美的花,越過最湍急的河,品嘗過最醇的酒,一切便都有了意義。
我想,沒有人的青春是圓滿的,因為許多事情都沒有去做,留下了遺憾。可是有遺憾的青春才是青春。因為不圓滿,所以若干年後的今天,我們才會總去回憶它,總想著去圓個青春的夢。在現實的殘酷和庸碌中,保留自己的純真。
我的青春也並不圓滿,可是,我仍然高興,我沒有辜負它。在青春歲月里,做了許多不敢做的事情。愛過的人和恨過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這個社會給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男的尤甚。我一直很奇怪是很多女的因為種種原因實在堅持不下去選擇與窮困的男友分手,但是在男方發達後會選擇回頭?其實分手並沒有錯,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但是在別人發達以後又回來,真心無法理解。你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臉么?何必如此?捫心自問你是對他愛得無法自拔還是僅僅因為他目前的處境讓你不必再糾結於愛情與麵包之間?如果是前者,我無話可說。可惜如果是前者,當初你為什麼會選擇離開?前幾日假期宅時看了篇小說女主老爸為了阻止她跟自己不看好的准女婿在一起,給了女婿一個提拔高升的機會,因為他了解自己的女兒,如果男方境遇潦倒反而會促使她迅速選擇男友結婚。倒是這樣反倒可以讓女兒仔細再考慮男方人品,因為她不會因為男方的飛黃騰達而輕易選擇嫁給他。我不得不問生活中無論男女,會僅僅因為別人的人品性格而無關金錢地位去衡量一個人值不值得嫁(娶)的人還多嗎?或許是我太理想主義了。也許有一天我會改變這樣的想法,但起碼目前我還沒這個打算。要什麼就自己去爭取,求不得就坦然接受現實的安排。所以書里的朱小北是被眾多書迷偏愛的一個人物,她做自我卻不偏執,追求愛而不強求,灑脫、瀟灑內心卻不失女性的細膩。天山南北、大漠江南,她只求內心的一份平靜解脫。
等了這么久終將是一場空,也該去追求一些更值得追求的東西,沒有人願意陪你不是他們的錯,更不是你不好,也許只是緣分二字。有句話說「但凡覺得辛苦的,都是強求」,可是你不去求一場,怎麼知道結果如何?我們的人生很短,不應該浪費,但是更不應該虛度,做自己認為值得的事,就算青春就此散場,人生的道路還長,畢竟,沒有誰的青春能永遠不朽。
希望正當青春年華的人們,為自己矯情一回。
希望青春逝去的人們,微笑以對。
⑧ 再見輪椅,再見世界的讀後感
1995年1月21日,在「共和國兒女——『老三屆』」綜藝晚會上,史鐵生和梁曉聲、王剛在一起
史鐵生總夢想自己是一個田徑運動員,最好有「一米九以上的身材」,並且跑起百米來要超過「九秒九幾」。他最愛看的電視節目是田徑比賽,他甚至能說出「所有田徑項目的世界紀錄」。
但因為癱瘓,這個病人已經在輪椅上度過了整整38年。2010年12月31日,在距離自己60歲生日僅僅4天的時候,因為突發腦溢血,史鐵生帶著永不能實現的夢想和未完成的書稿,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個一直自嘲「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的男人,終於「辭職」了。
從21歲那年開始,史鐵生就一直沒有逃過病痛的折磨。他把身體比喻成一架飛機,先是作為「起落架」的兩條腿癱瘓了,然後像是「發動機」般的兩個腎也「一起失靈」,患上了尿毒症。他不得不每周接受三次透析,全身的血液先被抽出來,再被輸回去。
經歷過1000多次的針刺,手臂間腫脹的動脈和靜脈就像「3條大蚯蚓」。他的身體已經虛弱到「甚至就連喝湯時嗆了一口,都可能感染肺炎」。就在2010年秋天,他為了和朋友聊上一個小時,甚至不得不提前一天整日卧床、養足精神。
評論人潘采夫記得,2005年,他前去接史鐵生參加一個活動,看見他「那麼瘦弱」,就提出要把他抱進車里。但這個提議卻被拒絕了。
直到現在,潘采夫仍然記得這個作家「努力地抓著把手,靠臂力把自己一點點挪進車座」的樣子。回程時,史鐵生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費勁地舉著個小墊子,想擋住西曬的陽光。
「這一趟可能透支他好幾天的精力,我看著揪心極了。」潘采夫說。
可是,在朋友們的眼裡,史鐵生樂觀得「根本不像一個被重病纏繞的病人」。幾乎所有采訪過他的人都提到,他很少一臉愁容,恰恰相反,他「太愛笑了」,黑鏡框後的「小眼睛眯成一條縫,有時還透著幾分孩子般的狡猾」。
現在已經是一家雜志主編的許慶亮還記得,2003年,自己曾去采訪史鐵生。這個輪椅上的作家從容地談論著死亡,身體卻處在極度虛弱之中。在接受采訪一個多小時後,他嘆了一口氣,說:「對不起,我累了,覺得喘不過氣來。」
許慶亮試探地問,病情是否有好轉,有沒有哪一天可以擺脫透析。史鐵生卻回答道:「肯定有這么一天,那一天我就死了嘛。」說著,他哈哈大笑起來。
當然,並非從一開始,這個病人就能笑著面對他無法擺脫的夢魘。21歲時,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朋友們還記得,那時,如果有人嘲笑他的腿,「他恨得想抱著炸葯包沖過去」。
當年,史鐵生住在一座大雜院的最裡面,屋子不到7平方米,「除了床和寫字台,剩下的空間僅夠他的輪椅轉個小彎兒」,就連輪椅推出去時,「還擦著門」。
這個年輕的病人最常去活動的地方,是離大雜院不遠的地壇。每天,他都搖上還吊著用來接尿的黃色塑料瓶的輪椅,在這座荒廢的園子里,「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為什麼要出生」。
作家徐曉也正是在這里認識了史鐵生。那時,她還只是一個20歲的姑娘,因為住在附近,每天上下班超近道穿過地壇。她注意到,那裡總是有個年輕人,「黑色的皮膚,厚厚的嘴唇,明顯殘廢的雙腿,總是捧著本厚厚的英文詞典」。
有時,他也帶著本子和筆,到園中找一個少人的角落,「偷偷地寫」。如果有人無意中闖進這個空間,他就「把本子合上,把筆叼在嘴裡」。
最終,這個古園里誕生了一篇15000字的《我與地壇》。這部探討生與死、荒廢與生長、絕望與希望的長篇散文,打動了無數讀者,以至於作家韓少功評價道,「《我與地壇》這篇文章的發表……對當年的文壇來說,即使沒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壇也是一個豐年。」
作為寫作者,史鐵生獲得了盛名,但作為一個隨時都可能離開人世的病人,他卻開始失去寶貴的時間。
⑨ 《再見了,辛巴》讀後感。
《獅子王》描述的是非洲大草原的動物王國的生活,實際上它的主題超越任何文化和國界,具有深刻的內涵——生命的輪回、萬物的盛衰,一切都必須依照自然規律。它也是一部探究有關生命中愛、責任與學習的溫馨作品。電影中洋溢著濃厚的音樂氣息,成功地營造出了自然界的生命氣勢。《獅子王》,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新生的壯闊世界,讓我們體驗到愛與冒險的生命感動。它也以絢麗的色彩、動人的音樂、誇張的形態、幽默機智的語言和人性化的動作,使辛巴、娜娜、木法沙、西滿、彭彭與刀疤、土狼之間的故事由片中史詩般的宏大場面和意味深長的演繹引發出了關生死輪回、智慧傳遞等終極問題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