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茶館電影觀後感

茶館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05 22:20:41

Ⅰ 《茶館》的讀後感

茶館,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除非友一位具有獨特視角的大師使它「活」起來,否則茶館平庸無奇,永遠不會有更深的意義。而那個人便是老舍——一位語言大師,他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炫彩。

老捨出生於一北京大雜院中,一戶舒姓的滿族貧民家。父親是護軍,母親靠洗衣賺錢。父親早逝之後,生活更為窘迫,但幸運之神眷顧了老舍。一為慈善家資助老舍上學,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漸小有成就。在之後的創作過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響著他。而《茶館》之所以有「小中見大」的特色,與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聯系。

同樣,老舍的手法也是獨一無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全劇只有三幕,一幕一時段,幹警、簡潔,也十分容易表現劇情,從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到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再到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與其說是時間變遷不如說是歷史變遷。人物表現年代,而年代又作為人物表現的背景,相輔相成,使小小一茶館提升到不得不讓人用看「歷史劇」的眼光評審這部巨作。其二,盡管茶館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幾位人物始終貫穿全劇,起著核心作用。一、王利發(茶館掌櫃)二、松二爺(膽兒小,人卻不懷)三、常四爺(正義之士、十分愛國、體格健康)松二爺、常四爺兩位茶客與王掌櫃交情還不錯而在這所謂「熱鬧」的茶觀眾,要找出幾個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還真不容易。聽聽!說的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我雖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過這有點人情味兒和有「良心」的三人談話使人更深刻的體會到世態炎涼啊!發人深思。其三,子承父業。這是幾句瘡痍有待諷刺意味的安排。劇中一幕幕地時代向前走,衣著也跟著前衛起來,客人的思想呢?!簡直是幻包裝不換內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鐵嘴養一兒子,現竟「升級」為大師。劉麻子那說媒拉線行當竟讓他兒子「發揚光大」變為「花花聯合公司」(專給洋人、官員提供女招待與吉普女郎)。而吳祥子這老式特務到了兒子這輩兒竟改個名兒叫世襲特務。人哪!為何總在這方面「遵規守矩」呢?

老舍,無論您想傳達予後人什麼,至少《茶館》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不能評說它的優劣,在如此劇你面前,我只有說聲:「謝謝!謝謝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寶貴的財富。」

Ⅱ 《茶館》讀後感是什麼

《茶館》讀後感是:《茶館》通過「裕泰」的茶館陳設由古樸一新式一簡陋的變化,昭示了茶館在各個特定歷史時期中的時代特徵和文化特徵。開始時,茶客的弄鳥、吃茶、玩蟲,雖有些略帶古風的聲色,但由於「偵緝」的出現及「莫談國事」的紙條,一動一靜,均產生著一種壓抑的氣氛。

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館設施的更新與場面的收縮,暗示著茶館在這個矛盾不斷加劇的社會中所作的抗爭。茶館中的「洋氣」以及那張越寫越大的「莫談國事」紙條,則預示著更大的危機。

到了第三幕,不僅「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大,數目更多,而且旁邊還有一張紙條:「茶錢先付」。這表明了茶館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錢先付…莫談國事」顯然反映了一種因果聯系。老舍以茶館為載體,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的變革。

(2)茶館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茶館》由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獲》雜志創刊號。1958年6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

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眾生。劇作在國內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中國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2019年2月23日至3月5日,北京人藝再次在首都劇場上演話劇《茶館》。

Ⅲ 急求《茶館》讀後感!!

一曲時代的葬歌——《茶館》讀後感
幾乎所有人都說《茶館》是一位成熟的劇作家的成功之作。——題記
《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叫做裕泰的茶館里。一部簡簡單單的三幕話劇,藉助於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館,將半個世紀的歲月濃縮,將許許多多符合時代特徵的小人物涵蓋,將一個國家在那些個特定時代的悲哀訴盡。
這部話劇主要講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館在時代的變遷中逐漸走向破滅的故事。歷經了清朝、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裕泰茶館,在當權者和小人的謀劃下最終被改成了「花花聯合公司」。而一生守護著茶館的王利發掌櫃選擇了在他的茶館里自殺。《茶館》該劇可以說是很現實,好人不一定有好報,而惡人不一定有惡報。解放前社會的黑暗、官員的腐敗被赤裸裸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唏噓不已。
先談談這幕話劇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每個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職業、階級的不同群體。看似多達幾十位的出場人物,卻無一顯得重復。王掌櫃、常四爺、松二爺等等身世不同、個性顯著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就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深深刻在腦中。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壞。通覽全文,在我眼中他作為一個掌櫃,很圓滑又顯得軟弱,遇事就給錢、說好話。然而,在結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館被高官與小人奪取,默默地在後院自殺。這一情節,彷彿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心酸不已。這么一個走著中庸之道的掌櫃,卻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人物,以其行為與性格的強烈反差,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諷刺與不滿。
再談談這部話劇的特殊之處。《茶館》的成功在於語言的成功和戲劇結構的巧妙、嚴密。話劇全憑台詞塑造人物,一個人的性格全體現於他的每一個字眼中。「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語言功力令人嘆為觀止。《茶館》中每個人物的台詞都有生活氣息卻意味深長。在戲劇結構上,《茶館》可以說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話劇雖年代跨度大,沒有主線故事,但毫不顯得零散難懂。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主要人物,從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鬆散但有了連貫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雖然年代變化了,但每個人物所代表著的群體依舊存在,並隨著時間的遷移有了細微的變化。令故事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最後,每個人物都扮演著自己的故事,同時又與各自所處時代密切關聯。揭示了社會一角,展覽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評論說《茶館》是一曲舊時代的葬歌,也是一曲輓歌。《茶館》這三幕共佔了五十年的時間,而老舍先生僅僅用一些個小人物怎麼活著和怎麼死的,來說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當你合上書本的一瞬,你會感覺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過了漫長艱辛的五十年。

Ⅳ 求茶館觀後感800字

《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叫做裕泰的茶館里。一部簡簡單單的三幕話劇,藉助於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館,將半個世紀的歲月濃縮,將許許多多符合時代特徵的小人物涵蓋,將一個國家在那些個特定時代的悲哀訴盡。
這部話劇主要講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館在時代的變遷中逐漸走向破滅的故事。歷經了清朝、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裕泰茶館,在當權者和小人的謀劃下最終被改成了「花花聯合公司」。而一生守護著茶館的王利發掌櫃選擇了在他的茶館里自殺。《茶館》該劇可以說是很現實,好人不一定有好報,而惡人不一定有惡報。解放前社會的黑暗、官員的腐敗被赤裸裸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唏噓不已。

Ⅳ 茶館觀後感6000字

[茶館觀後感6000字]茶館觀後感 電視劇《茶館》經典台詞 1.我早就不抽大煙了,該抽白面了 哈德門的煙卷是又松又長,這么一磕,空出一大半,裝白面正合適 大英帝國的煙卷,日本的白面,兩大強國伺候我一人兒,這福氣還小? 2.吳祥子:\"我們是公差,誤會是常有的事兒,可沒有做過錯事兒,誰要是恨我們那就是恨大清,誰要敢罵我們,甭管明著罵暗著罵,那就是罵大清\",茶館觀後感6000字。 3.宋恩子:\"瞅見我們就是瞅見大清了,我們就是大清,大清就是我們。大清啊,沒有辦錯事兒的時候\"。 4.大傻楊:\"凡是被官差追的人都是好人\" 5.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 6.常四爺:\"我愛我們的國啊!可誰愛我呀?\" 7.秦二爺:\"你們就找吧,可著全世界地找,你們還能找著這么混蛋的政府嗎?\" 8.(西太後下令抓捕康梁余黨,衙役和地痞無賴乘機勾結亂抓無辜領賞。四爺、二爺在茶館被抓。鄰居張春和成為欽犯。) 王利發(王掌櫃):把常四爺他們三位都救出來,您猜怎麼著?起碼得六百兩銀子,頂倆裕泰(裕泰是王利發的茶館名字)了。 三爺:真是獅子大開口了。這哪兒是衙門啦,簡直是土匪山寨了。 王利發:山上沒土匪了,他們全下了山,進了城了。 三爺:那這樣啊,老百姓該上山了。 9.縣官:洋人要都像您這么明白,那不就都好說了.洋人不讀孔孟之書,更不能達周 公之禮.一個個都跟打梁山上下來似的,不好惹呀. 10.宋恩子吳祥子:你這吃飽了撐的,大半夜在這唱! 大傻楊:瞧您說的,我長這么大就沒吃飽過,要不你們給我倆錢請我吃點,也撐我一回~~ 11.縣官:洋人要都像您這么明白,那不就都好說了.洋人不讀孔孟之書,更不能達周 公之禮.一個個都跟打梁山上下來似的,不好若呀. 龐公公:你呀你就成心氣著我玩兒唄!像你這樣辦差,那在太後身邊兒,一屁 時候沒有就得被趕走兒了! 縣官:對呀我哪兒有伺候太後那福氣呀! 龐公公:.你這是罵我呢!你罵我不是全合人兒是不是? 縣官:不敢,不敢.您哪兒能不是全合人兒啊!不能夠!不能夠! 龐公公:還說不能夠!我要讓你們都知道!你們能辦到的,我也能辦到!你們有的, 我也都有唄! 12.常喜貴:\"打前清起你就在抓我爸找我家,現如今都民國了,怎麼?你們還沒找到我家阿!\" 13.劉麻子:我是西瓜皮子搽屁股,還越插越黏糊了。 14.\"聽說譚嗣同是你大爺?他是哪個村兒的呀?\" 15.王掌櫃:那死馬可以當活馬醫啊! 崔久峰:死馬不能再活,活馬早晚得死! 16.龐太監:來,叫爸爸!小孩:我是你大爺。 17.王利發:\"黃土泥掉褲襠里頭,不是屎也他媽是屎了!\" 18.有一次李三爺在王利發面前抱怨了一句太累,王掌櫃得得得說半天,三爺:\"你說我就說了一句,你回了我一車,你可真夠大方的你\" 19.王利發(目送著落魄的崔先生)說:\"這些年也真夠難為他了,廟里沒有大醬肘子!\" 20.唐鐵嘴對王利發說:您真抬舉我,我身上要是帶一兩銀子,我是您孫子!然後王掌櫃的說:\"您就是我耷拉孫兒,您也得把錢給我還嘍!\" 21.唐鐵嘴:\"我已經不抽大煙了。\"王掌櫃:\"那您可要發財了。\"唐鐵嘴:\"改抽白面兒了。\" 22.小劉麻子\"老掌櫃,好消息,您喬遷新居了,你搬走,這兒全歸我管了\" 老掌櫃\"我搬哪兒呢\" 小劉麻子\"你自由了,你愛搬哪兒,搬哪去\" 老掌櫃\"我要是不搬呢\" 小劉麻子\"那你是對抗政府,您直接搬到大牢監獄去了。\" 1、茶館是寫歷史的嗎? 如果你不是一個極端懷疑主義者,也不是一個歷史主義虛無者。那麼你必將會明白一個道理--個人並不能嘲笑歷史,因為我們就是歷史中的一員,或者全新或者守舊,但是終將不能超越。 看《茶館》是心酸的,也是震撼的。兩個小時,幾十年。大歷史,小生命。看著失去的歷史,我們卻又重新獲得了時間。 老舍畢竟是不朽的,據說《茶館》是很棒的,很少受到爭議的老舍的不多的作品。我現在強烈的想要表達一種震撼。 《茶館》是歷史的,文字的,但不是思想的。它的懷古深度甚至比不上杜甫隨便一首詠古懷今的史詩,今人對老舍這部戲劇的\"史詩\"之流的評價更是不得要領。在茶館里,生命是鮮活的,歷史是鮮活的,雖然那裡面永遠有著生命不能承受的輕或重。我要說的是,《茶館》不是偉大的,而是震撼的,針對我們這個文化的心靈深處的。雖然是北方語言文化的北京,但歷史的感染力度會讓不同的人們相聚,心靈也會交融。 我們的歷史,那段歷程和今天並沒有截然的分別。所以現在的歷史教育堪稱腐朽。現在的人們的歷史感只停留在自己痛癢。超出就是深邃,深邃就是痛苦。而老舍知道,關於人的歷史,不要說的太多,不要解釋的太多。過多的借口掩蓋不了真實的生活。生活的事實是,總有好人壞人,問題是二者可以打個平手,但千萬不要讓好人活不下去或者太多的行屍走肉之類的中性人的過量出現。 《茶館》不想關心政治。我們知道老舍寫她的時候正是在新社會的初期。那是一個貌似和號稱上升的年代。但老舍還是不經意間從中流露出來些許隱憂。這不是憂國憂民的,而是小小生命的掙扎。新社會和舊社會的稱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讓等級和壓迫成為無可改變的事實。 所以我會說,哲學是會要人命的。你想的太多太深,也許就會滲入你的生命,從而讓你不習慣現實的土地。《茶館》無疑就是不想想太多,她只是笑或哭泣,也許混合二者。她不想爭論政治,規則,制度,只想老實的平穩的喝茶。然而人類一旦進入政治社會就不再有什麼桃花源,人自己進步的事實也伴隨著政治的恐怖。《茶館》是企圖迴避的,然而最終讓觀者迴避不了我們自己置身其中的歷史和多少感覺到的震撼。 你震撼什麼?我震撼的是我在《茶館》中看到的許多熟悉的現實人物。他們甚至是超歷史的。我們看到了老舍無意或有意提出的人的難解之問題。我震撼的是生命的蒼老,歷史演變的冷酷。我震撼的是哭和笑有時候難以分清。 先生自沉於太平湖的時候,心裡一定是默念著:原來新時代一樣瘋狂。老舍沒有死於\"舊社會\"而是死在了\"新中國\",這本身就是個大大的耳光。唯一讓我們還有些慶幸的是,先生1966年就走了,沒有全部感受到十年的瘋狂,也沒有領略80年代至今的貪腐,不然讓他怎麼瞑目? 最後再給老舍先生深深的默哀和鞠躬,並繼續鄙視從《茶館》映射出的這個時代… 2、從數來寶看茶館中的歷史 舊時代\"莫談國事\"的裕泰茶館卻一派繁榮景象:提籠架鳥、算命卜卦、賣古玩玉器、玩蟈蟈蟋蟀者無所不有,茶桌上的人們聊天、侃侃大山,魚龍混雜、三教九流都相約在此地見面、辦事。一個大茶館折射一個小社會,挺叫人羨慕的地方,不知道,為何我們現在生活的周圍相當缺少這樣的場所,或許是過於孜孜不倦地追求吃喝了吧,街上現在唯一不缺的就是飯店和酒店,連周圍的咖啡店都僅僅是西餐廳而已,裡面常昏暗得像是偷情的地方。 茶館中的三個好人,不斷改良一心只想做好生意的順民王利發掌櫃,好打抱不平、敢喊\"大清國要完\"、自力更生的常四爺,想通過辦實業救國的秦二爺,最後都落得個悲慘的結局,三位老人撒著撿來的紙錢,凄慘地叫著、笑著,是一種看透人生世事的雍容大度,一份長者特有的悠遠情懷。 劇中的三幕,讓觀眾看到了歷史的變遷,裕泰茶館就是一個中國社會的縮影。 經典的東西很多,不過其中幕間的數來寶,很是不錯, 一 唉,我大傻楊,是打竹板兒,說一來來到了大茶館兒。這大茶館兒是老裕泰,買賣興隆真不賴。這茶坐兒多真熱鬧,也有老那個也有少。這有的說是有的唱,那穿著打扮一人一個樣。說有提籠是有架鳥,那蛐兒蛐兒蟈兒蟈兒也都養得好。那有的吃是有的喝,您沒有錢兒的只好瞪眼乾瞧著。您愛下棋這來兩盤兒,賭一盤兒那干炸丸子外灑胡椒芽兒。說講擺場是講規矩,咳嗽一聲都像唱大戲。可有一樣兒,您聽我說:這莫談國事您得老記著。國家的事可不好了,那黃龍旗的那個威風一天倒比那個一天小。說文武官可有一寶,他們見著洋人趕快跑。那外國貨堆成了山,外帶著販賣鴉片煙。最苦是那鄉村裡,他沒吃沒穿逼著賣兒女。說官人闊是百姓窮,那朝中出了個譚嗣同。這講維新可主意高,還有那康有為和梁啟超。說這些個事兒可鬧得凶,氣得太後是咬牙切齒地直哼哼。她要殺她要砍,說講維新的都是要造反。得,這些事兒可別多說,說著說著就許掉腦殼。 二 唉,說大傻楊,是我又來,這數來寶它還是沒發財。說現而今到了民國,鉸了小辮還是沒有轍。這王掌櫃,他動腦筋事事改良講維新。他動腦筋是白費力,胳膊擰不過大腿去。鬧軍閥是亂打仗,白臉的進去黑臉的上。說趙打錢,是孫打李,這趙錢孫李亂打一氣誰都不講理,觀後感《茶館觀後感6000字》。為打仗得買槍炮,一堆一堆地給洋人老爺送鈔票。說為賣炮為賣槍,幫助軍閥你占黃河他占揚子江。老百姓可遭了殃,這大兵一到糧食牲口一掃光。王掌櫃他會改良,把茶館改得好像大學堂。那後邊住的大學生,他說話文明真好聽。那就怕是兵野蠻,要進來幾個這茶館准玩完兒。得,這我先別說喪氣話,給他道喜是個好辦法。說他開張那麼我道喜,這編點兒新詞兒我也了不起。 三 樹木老,葉兒稀,人老貓腰把頭低。甭說我混不了,王掌櫃的也過不好。他錢也光,人也老,身上就剩了件破棉襖。說自從那日本兵,八年占據了老北京。那人人苦沒法提,不死也得搓層皮。好八路,得人心,一陣一陣地殺退日本侵略軍。那盼星星盼月亮,盼到勝利大家有希望。哼哼,國民黨進了北京,送來了是橫行霸道的美國兵。這美國兵、美國貨,咱們的日子更難過。這王掌櫃他委屈多,跟我一樣地半死半活著。老花館破又爛,他想盡了法子也沒法辦。說天可憐,說地可憐,就是官兒老爺有洋錢! 三段不同時期的快板唱詞,道出了多災多難的中國,北京在戊戌變法後的三個不同階段的社會百態,晚清末期迴光返照的\"繁榮\"、軍閥割據的混亂、抗日勝利後如狼似虎的國民政府。 3、老戲骨演繹的經典 --82年版電影《茶館》觀後 對於一部經典作品來說,優秀的演員是它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對於演員來說,角色帶入,神韻表達,台詞功底則是他的生命。 扮演店主人王利發的於是之,秦二爺的藍天野,大小劉麻子的英若誠,常四爺鄭榕這些老演員,他們的演技只可謂\"出神入化\",那濃濃的京味兒,就像盛夏時節老北京的大碗兒茶,醇香四溢而不可抗拒。 比如一個小細節,在秦二爺看到一對逃難母女進入茶館乞討賣身的時候,藍天野添加了一個原著上所沒有提及的小動作--他下意識地將手伸進自己的內懷,這說明他第一個念頭是想施捨一些錢財給這對可憐的母女,但是馬上,他將伸進去的手收回,並冰冷地喝令租著自家大屋開茶館的王掌櫃將二人轟出店外。 秦二爺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按照原著的設定,他是清末那批最早動了資本主義精神的實業家,宛如《子夜》中著色描寫的大老闆吳蓀莆,他們都是堅信開設工廠,發展工業,才是真正救國家於危難的有意義的行為。 所以在重點描寫秦二爺勒令王掌櫃漲店租,並發表一番開工廠救國救民的宏論後,這個由藍天野添加的小動作則更凸顯角色的真實。秦二爺並非是一個冷酷無情,自私自利的吸血鬼資本家,他亦如憤世嫉俗,滿腔熱血的好漢常四爺,心中始終有顆悲天憫人的同情心。只是,對野心勃勃,打算傾全部家產來投資實業,以便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來收容更大數量失去土地的農民的時候,僅僅賞難民一些小錢,在他看來,是小善之舉,不切實際,只能是用這種施捨和憐憫換回自我的一種安慰,談不上對國家對民族的救贖。 而掌櫃王利發,則大概是對傳統的中國百姓的一種隱喻--處事圓滑;敬畏權貴;自私但常懷慈悲;善良但流於懦弱;遇不平忍氣吞聲,往往第一想法是拿錢買平安,爭取私了,在那個嚴重缺乏法律公正的年代也嚴重缺乏法律意識;而且,擅長拿來主義,時代大變,茶館小變--民國了,剪了辮子開大學生公寓;抗戰勝利,招女服務生賣香煙卷。 不管時代如何在變遷,他始終知道該怎樣去改良去適應,可是無論他怎麼改變,在那樣的社會大環境下,他所作的一些革新都沒有真正革去內心中那種難以根除的保守和逃避。 於是,在千千萬萬個王利發所構成的社會里,大家都在充滿妥協的改良中避世,我們的民族根基的那些患了千百年的封建病並沒有得到根治。因此,無論是像秦二爺實業救國,發展商業工業,還是像常四爺那樣自強自立的小農小家意識,都在那無可奈何的\"莫談國事\"的店內告示的佐證下,成了一次次被強權魚肉的犧牲品。 大談主義,鼓吹革新,穿衣戴帽工程,面子工程,粉飾太平,咱大清國有的是金山銀山,永遠流不完--結果呢,逃避本質性問題,對不起,那些對咱們這些處處在乎人際關系,需要有老主顧照映,誰不好個面子的王掌櫃面前,只能化作最後那三尺白綾,漫天的紙錢,和吞咽下去的那聲重重的嘆息。 說洋話信洋教的洋買辦,開工廠興工商的小實業家,固守祖制的老太監,自給自足的小國寡民,邪教妖孽,西山的紅軍.指望著\"他們\"來改良,來革命,來拯救,\"他們\"?誰?譚嗣同還是康有為?沒有\"他們\",只有\"我們\"。願天下國人能夠真正明白,真正實踐這個\"大改祖制\"的\"主義\"。 說點輕松的,本片內的許多老演員,後來都活躍在早期中國電視的銀幕上。比如劉麻子英若誠,唐鐵嘴張瞳,分別在我愛我家裡扮演了隔壁的老胡和老鄭;扮演松二爺的黃宗洛,在我愛我家裡飾演過114集優化組合中那個拿橡皮繩上吊的老頭子;扮演秦二爺的藍天野,則是老版封神榜裡面仙風道骨的姜子牙。 這些老戲骨們如今不是年過耄耋,就是駕鶴西去了,留下這么一部優秀優秀的電影,供後來人反思,回味。』 其他 老舍寫的《茶館》很短,僅僅三幕,但它留下我們的卻不僅僅是帷幕之下的故事情節而已。 由晚清光緒朝戊戌年間為背景拉開序幕,接下去又分別描寫了抗戰結束後國民黨統治時期和北洋軍閥時期。每一幕代表每個時期。老舍如此安排也許會讓人感覺敘事的倉促,殊不知,長達50年的歷史在這見方舞台上展示出來的卻是有條不紊而發人深省的。 地點在北京城的一家名為\"裕泰\"的茶館中,人物是形形色色混跡在京城各角落的貴人或是百姓,事件是舊了的人在和更舊的時代思想周旋。很簡單,幾乎可以縮寫的劇情,然而事實卻是老舍心中的一把心酸淚。如何縮寫?是要咽回去把心浸泡得腐爛嗎?說,必須要說出來!張開口?站在廣場上呼籲?不!用筆,用舞台藝術,用劇中人物的嘴控訴這一切。遲子建曾經如是說:\"我與世界應當水乳交融,而我與』我』應該若即若離,這樣,才能保持文學上的一種清醒和獨立的認識,能保持一份大氣。\" 茶館掌櫃,王利發,做人八面玲瓏,見誰都作揖,誰也不得罪。這主要是受各方面的影響,首先,他經營的是父輩留下的產業,接受了這種\"顧客至上\"的經營之道;其次,世道混亂,不得罪任何人才是王道。這個,從第一幕中,鄉婦賣女兒,王利發對秦仲義和常四爺兩個的反應便可看出來。秦仲義滿腔熱血卻顯得不近人情,在妞妞喊餓的時候要求王利發將她們轟走,而常四爺則不同,慷慨正義,主動要了碗爛肉面給妞妞吃,就在兩人交鋒時,王利發先是誇了常四爺心腸好,又說:\"這年頭誰也不容易。\"自然讓兩人都下了台。 全劇語言通俗,用老北京腔縮短了舞台和觀眾的距離,哲理言論少,全是大白話,但是說出來卻笑中帶淚。老舍的幽默是眾所周知的,《茶館》也完全承襲了他的風格,用喜劇來展現悲劇,能多方面反映社會生活,老舍長於用小人物的生活來反襯舊時代。熙熙攘攘的街市,茶館;大聲吆喝的小販,客人;嘻皮笑臉的江湖術士…無一不貼近生活。小人物說的話總有調侃的味道,像是對這個社會不滿,又像是對生活的倦怠,還像是對自身的嘲諷。如在茶館的老幹事李三對王淑芬說:\"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第二幕已進入國發黨統治時期,為了適應時代,王利發把茶館換了個樣,雖然如此,依然無法改變時局變遷。由此觀之,小人物的掙扎就像抽水馬桶里的蟑螂,即使好不容易從水裡出來,也會馬上被新一輪的水波沖回到惡臭的水溝里。本質沒有改變,一切都是舊的,都是換湯不換葯的所謂改良。 《茶館》中總是會出現一些荒唐的景象,似乎違背常理,卻又在情理之中。比如說第二幕中,唐鐵嘴對王利發說:\"年頭越亂,我的生意越好,這年月誰活著誰死都碰運氣,怎麼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你說對不對?\"生在亂世,人心惶惶,吃這頓不一定吃得了下頓,對未來充滿惶恐,唯有寄希望於算命,獲取丁點兒心理安慰,社會的不堪在荒唐中才可以被解釋。更令人稱奇的是,老舍於劇中所描寫的惡人,小人形象都是世襲的。無論是小唐鐵嘴,小劉麻子都繼承了父業且登峰造極,把一些舊的思想粉飾成新的舊思想,變本加厲。5衡量一個社會的健康程度,不是看他占據了多少物質財富,而是看民眾的幸福指數和自殺率,看是不是許多人都在地獄中掙扎,物質的貧瘠不可怕,精神的地獄尤為可怕。1966年夏老舍不堪忍受紅衛兵的侮辱,他意識到這個世界不可活,穿戴整齊拿著鮮紅的《毛澤東語錄》來到德勝門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在太平湖邊坐了整整一天和大半個夜晚,然後步入湖水自盡。他的作品表現出末世感,《茶館》中不管是晚清還是民國王利發等人的遭遇都是落魄的,而且是越來越糟,時代並沒有進步,老舍以普通人的視角揭露了現實的傷疤。同時他的思想又是局限的,常四爺說\"我愛這個國啊,可是誰來愛我!\",作品中所有人都因時代而崩潰。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你不可悲,也不卑微,為了生計而苦不要緊,你還有生命感知,天是藍的,空氣是清新的,造物主設計的最寶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昨天中午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我懸在風箏上看到廣闊的藍天,雲淡風輕,感到很輕松,下面栓著我的是生命的細線,如果他斷了,是否更廣闊,我還不知道。 文明是以人性的角度定義的,當與人性沖突的社會來臨時,末日便潛滋暗長了。在生命的最後十年想一想生命最初的十年,我想那是有價值的歲月,有生命的真相。

Ⅵ 《茶館》的影評

《茶館》所採用的是特殊的戲劇沖突。劇中人物彷彿是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軌跡必然地運行,正直、善良的人無法擺脫厄運的襲擊,那些異常活躍的社會渣滓,各自遵循著自己的道德准則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舊時代,人物與人物之間每一個小的沖突都暗示了人民與舊時代的沖突。如李三的報怨,巡警的勒索,難民的哀告,逃兵的蠻橫,都表現了帝國主義指使的軍閥混戰給社會造成的黑暗,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這種「剪影式」的新嘗試,展現了清末社會的眾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國主義的滲透、侵略和封建統治的荒淫、腐敗所造成的農民破產,市民貧困和社會黑暗。表明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日即將來臨。 從欣賞老舍作品的角度看作者語言上的幽默風格。 明確:作品寫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作者把對黑暗社會的諷刺、批判與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聯系起來,在微笑中蘊藏著嚴肅和悲哀,這和寓庄於諧的幽默風格,給讀者留下了深長的回味和思考。如唐鐵嘴誇耀自己抽白面的對話,看起來滑稽可笑,卻會激起人們對帝國主義侵略的仇恨;王利發問報童「有不打仗的新聞沒有」,也像一句玩笑話,都表現出人民對動盪時局的不滿;又如松二爺看見宋恩子和吳祥子仍穿著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馬褂說:「我看見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兒!」。表現出松二爺的懷舊情緒,也諷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

Ⅶ 茶館觀後感

[茶館觀後感]

看茶館後的一點感受
茶館39集全部演完了,心中的落寞感競然超過世界盃的閉幕,意猶未盡啊,茶館觀後感。大師就是大師,通過北京的一個小小的茶館,競然折射出了中國歷史的變遷。然而,再仔細看看,分明從中看到了今天中國社會的影子。就像看錢鍾書的「圍城」一樣,背景是30年代的中國,而人物分明就是今天的人物。是歷史在輪回?抑或是文學大師老舍和錢鍾書把握住了中國社會的脈搏?

看完茶館好幾天了,心裡仍然在不斷的回味。真好!小說寫的好,劇本寫的好,導演導的好,演員演得好。要說給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麼?我個人認為,就是吳恩子、宋祥子以及二德子等無賴所代表的無限制的公權對社會具有毀滅性的殺傷力。另外兩個典型的反面人物劉麻子,唐鐵嘴所代表的是社會中專門從事坑蒙拐騙的無恥小人。然而他們對社會的危害程度要遠遠的小於無限制的政府公權對社會的殺傷力。

一句「我就是大清,大清就是我」道出了無限制公權的本質——無限制公權已經墮落為陷害別人為自己謀取私利的工具。當然,可以把大清換成法律、人民、甚至**,都是通用的。劉麻子、唐鐵嘴在做壞事的時候,還有所顧忌,顧忌社會輿論——在王掌櫃、常四爺等人諷刺的情況下尚且知道羞恥,顧忌政府打擊——在遇到吳、宋兩個差人的時候需要躲避。可是吳、宋在敲詐勒索以及陷害的時候,向來都是理直氣壯的。他們做了那麼多傷天害理的缺德事情,腰桿還那麼硬,無非就是公權力在為他們撐腰,無非因為他們就是大清,大清就是他們,反對他們倆自然就是反大清,就是造反,就是要被砍頭的。這就是為什麼張春和能稀里糊塗丟了腦袋,常四爺和松二爺因為一句「大清要完了」就被抓進監獄,常四爺因為反抗八國聯軍被污為「義和團」而不得不離家出走,王掌櫃的兒子因為身上有馬五爺的血跡而不得不用1000塊大洋去贖身,觀後感《茶館觀後感》。同樣,劉麻子充其量耍耍賴,欠一欠王掌櫃的茶錢,而小劉麻子則直接霸佔了王掌櫃的茶館,原因很簡單,此時的小劉麻子已經能「代表政府和人民」了。

易中天在帝國的毀滅一書中說,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權力社會。權力在中國真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然而一旦你能擁有權力或者代表權力,你就占據了制高點,即使你所做的事情與流氓地痞別無二致——敲詐勒索、毆打謾罵、陷害綁架——你也能夠佔有絕對優勢,甚至是道德的制高點。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基因中,已經寫入了「權力崇拜」的程序嗎?

這一點,財富無論如何是無法與之相比的。秦二爺,就是有產階層的代表,是財富的化身。然而他在於權力的對抗中,沒有哪一次不是落於下風,直至慘敗,最後全軍覆滅。在大清時代,他與龐太監的對抗中,利用李中堂的名頭勉強與龐太監打了平手——他的紡織廠艱難的開工了;北洋時代,與軍閥的對抗中,他得到的是慘敗——火柴廠被炸毀;在與民國(民國也是不折不扣的獨裁)官僚的斗爭中,他全軍覆滅——所有財產被當做逆產而充公。通過這個發展歷程也不難發現,無限制的公權就是脫離牢籠的老虎,他最終要吞噬整個社會。大清時,龐太監還不敢公開禁止秦二爺辦實業,北洋時,軍閥還是偷偷摸摸搞破壞,民國時,就直接查封了。可見,無限制的權力最終是導致社會崩潰的根本原因,因為它會不斷的膨脹,直至吞噬整個社會。王掌櫃的紙錢和裕泰茶館的大火燒掉的不僅僅是茶館,而是整個崩塌的社會。被大火吞噬的也不僅僅是被公權壓榨的人,還包括掌握公權壓榨別人的人。

所有這一切,似乎在中國的任何一個時代,都能找到對應的原型,中國的歷史似乎就在這樣不斷的重復著。理由很簡單,中國的公共權力從來沒有被限制過。從來都是打著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的旗號,肆意的褫奪公民的權力。

社會就是由形形色色的階層組成的,然而,既得利益者應該看得遠一點,就像秦二爺的兒子秦利民所認識到的那樣——無論工人還是資本家,無論有錢人或是窮人,無論有權力的或是沒有權力的,只要是社會的一份子,其實都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工人們被剝削的太狠了,購買力下降,是要引發經濟危機的。權力過分膨脹而不受限制,是會引來「西山的神兵」的。因此,社會要安定,必須像生物鏈一樣,環環相扣才行,生物學上叫生態平衡。而在社會學中大概就叫「和諧社會」。然而真正的和諧不是靠吳恩子、宋祥子壓制出來的,也不是靠唐鐵嘴、劉麻子欺騙出來的,而是靠真正的設計一種制度,把權力放入牢籠加以監督和限制。等「西山的神兵」到了才明白這個道理的話,那就太晚了。

〔茶館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Ⅷ 茶館觀後感 謝謝

天看了絕版北京人藝的話劇演出《茶館》,在震撼和悲哀的情緒下,我哭了。

一個六十年前的劇本,為什麼至盡仍然能夠如此真實地說出這個社會的弊端,我無語。

日本人來了,說什麼親善。。。。我們的工廠就被親善了過去,咋們的政府來了。。。。工廠不知怎麼就成了逆產了。

盼那,盼那,只盼國家像個樣兒,不受外國人欺負,可是。。。。。。

大清國是不好,可是到了民國,老百姓吃不上飯了,中國沒臉了。。。。。。

看著一幕幕的故事,我想起了眼前,完全是我和老公飯後的無聊對話,

「聽說韓國頒布了一條新法令,凡是親日的就沒收家產。」老公從網上看到一條新聞。

「真的,假的?簡直就是挑釁啊,不過真長人志氣啊。」我嘆息著。

「是啊,不知道中國什麼時候能這樣啊,說句笑話,你說要是中國政府要求捐錢,一人五千去攻打日本,你說會有多少人捐啊。」

「我捐啊,我連你都捐了,你去當兵去吧。。。也去搞個東京大屠殺,屠它個十日百日的。」我呵呵笑著開始胡說八道。

「呵呵,我也捐,誰不捐我代他捐。」

「你捐的過來嗎?別的我不敢說,就你們公司的,我看就沒人捐,就算500也一樣沒人捐。難道你忘記了你們業務員的說法了。抵制日貨,要大張旗鼓地抵制。不過等它們跌價了,我們再買。」我搖頭說著曾經一度被當作笑話的經典對白。

「是啊。。。。。」老公一樣嘆息,「連比爾蓋茨都哭了。。。中國的非典,整個大陸的人道援助居然比不上香港。福布斯榜上可是也有了不少中國人。想想歐洲國家每年的人道援助資金,真是心寒啊。。。。。。。」

談話在我們的唏噓中結束。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難怪老舍最後會像茶館中的黃掌櫃的一樣自殺了。只留下最後的控訴,「我們愛國啊,可是誰愛我們呢?」

眼淚繼續恣意地流。。。。。。茶館牆上的字還繼續掛著。。。「不談國事!」

茶館,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除非有一位具有獨特視角的大師使它「活」起來,否則茶館平庸無奇,永遠不會有更深的意義。而那個人便是老舍——一位語言大師,他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炫彩。

老捨出生於一北京大雜院中,一戶舒姓的滿族貧民家。父親是護軍,母親靠洗衣賺錢。父親早逝之後,生活更為窘迫,但幸運之神眷顧了老舍。一為慈善家資助老舍上學,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漸小有成就。在之後的創作過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響著他。而《茶館》之所以有「小中見大」的特色,與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聯系。

同樣,老舍的手法也是獨一無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全劇只有三幕,一幕一時段,幹警、簡潔,也十分容易表現劇情,從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到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再到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與其說是時間變遷不如說是歷史變遷。人物表現年代,而年代又作為人物表現的背景,相輔相成,使小小一茶館提升到不得不讓人用看「歷史劇」的眼光評審這部巨作。其二,盡管茶館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幾位人物始終貫穿全劇,起著核心作用。一、王利發(茶館掌櫃)二、松二爺(膽兒小,人卻不懷)三、常四爺(正義之士、十分愛國、體格健康)松二爺、常四爺兩位茶客與王掌櫃交情還不錯而在這所謂「熱鬧」的茶觀眾,要找出幾個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還真不容易。聽聽!說的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我雖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過這有點人情味兒和有「良心」的三人談話使人更深刻的體會到世態炎涼啊!發人深思。其三,子承父業。這是幾句瘡痍有待諷刺意味的安排。劇中一幕幕地時代向前走,衣著也跟著前衛起來,客人的思想呢?!簡直是幻包裝不換內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鐵嘴養一兒子,現竟「升級」為大師。劉麻子那說媒拉線行當竟讓他兒子「發揚光大」變為「花花聯合公司」(專給洋人、官員提供女招待與吉普女郎)。而吳祥子這老式特務到了兒子這輩兒竟改個名兒叫世襲特務。人哪!為何總在這方面「遵規守矩」呢?

老舍,無論您想傳達予後人什麼,至少《茶館》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不能評說它的優劣,在如此劇你面前,我只有說聲:「謝謝!謝謝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寶貴的財富。」

閱讀全文

與茶館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海王女主角是誰 瀏覽:932
動畫電影導演籌備工作 瀏覽:195
法國電影虎口脫險中文國語版 瀏覽:905
法國電影珍品在幾分 瀏覽:89
恐龍電影圖片 瀏覽:240
單親媽媽和女兒的愛情電影 瀏覽:961
一部外國電影英文介紹 瀏覽:6
復聯1電影免費完整版中文 瀏覽:935
有關林志玲的電影大全 瀏覽:659
為什麼大陸拍的電影以丑為美 瀏覽:336
廣州天環電影院 瀏覽:1000
電影演員吳婷 瀏覽:344
鬼母泰國電影 瀏覽:965
這部電影太好看了姐姐補充完整 瀏覽:287
電影風暴裡面的英文插曲 瀏覽:519
在電影院的行為 瀏覽:63
三太子哪吒電影全部圖片 瀏覽:286
霍亂時期的愛情電影如何 瀏覽:845
哪裡可以查看電影票 瀏覽:160
為你等待電影完整版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