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十二公民》影評,十二公民好看嗎
看過了國產片《十二公民》,毫不誇張地說,本片絕對可以排進年度華語電影前五甚至前三名!從電影技法上說,還有些不足之處,但戴著枷鎖跳舞能如此出色,已經讓人贊嘆不已。本片台詞極好,自然緊湊,毫無絕大部分華語電影浮泛做作之病。韓童生老師在本片里表演非常棒。
② 如何評價電影《十二公民》
《十二公民》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充實的內容和緊湊的結構帶來強烈的戲劇張力,讓人覺得編劇有話要說,有情懷不得不表達。
雖然改編自美國1957年著名電影《十二怒漢》,但其本土化做得非常地道,完全從北京市井文化中生長出來。盡管借鑒了原著的結構框架,但內容講的的的確確是中國社會原汁原味的話題,從不同背景里走出來的人因其特有的立場和偏見而產生矛盾沖突。
整個故事只在一個場景里展開:十二名背景不同的司法學院學生家長聚集在一個室內場所,圍著桌子坐下,為學生們組織的模擬法庭所審理的一件司法案扮演陪審員,針對案情進行討論,根據陪審團的結果來決定學生們是否通過本次英美法的補考。
演員神一般的演技更在狹小的空間里把有理由的矛盾沖突發揮到淋漓盡致,兩個小時的時間讓人目不轉睛,即便盯著單一的場所也不覺得無聊,而分析案情時,窗外天氣由晴轉雷陣雨再轉晴的過程,也完美配合了十二個人之間的關系由客氣到緊張到意見達成統一的轉變。分析案情時,在人物敘述案發現場的情形時,火車轟鳴聲和腳步聲,多重音效的自然配合顯得簡潔而有力。
③ 電影(十二公民)1800字觀後感
影評都是每個人看完之後最深的感觸,不是自己的要來何用?去豆瓣吧,那裡很多「影評人」
④ 《十二公民》這部電影怎麼樣主要想表達的是什麼
《十二公民》,是一部話劇化的電影。
電影的設定,是一群法學院的大學生英美法掛科,被要求補考。補考的形式,則是用模擬法庭重現一出具有爭議性的社會事件:二十歲的嫌疑人,是被富商收養的「富二代」。其生父是來自河南的農民工,離婚後將生子遺棄。酗酒,賭博,時不時找生子要錢。案發當晚,有人聽到嫌疑人在他生父房間與其發生激烈爭吵,而後生父被人在家殺害。
十二個人湊在一起,便是中國社會公共討論時常有的模樣。
失序。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強調按順序發言,卻不斷有人說話被打斷,被搶話。搶話者還會理直氣壯,「他愛什麼時候說什麼時候說,現在我說」。
當對方對自己的觀點不認同時,直接開始人身攻擊——這么簡單的話聽不懂,腦袋一定被門夾了。罵對方孫子,甚至聲稱「我要弄死你」。
對對方觀點不認同時,對方試圖理論,這方卻乾脆畫一張棋紙,直接下起五子棋。用戲謔、嘲諷,消解嚴肅討論的意義。
當自己拒絕被說服時,不講理由——我就是煩了,我就是不聽,我就是這么跟你們耗著。
為什麼這個嫌疑人一定就是殺人犯?因為他生父是個河南農民工,他養父是個外地來的二道販子,肯定也養不出什麼好貨——公交車上丟了錢包,其他都是教授大學生,那一定就是那個外地人偷的……用標簽、歧視、偏見,代替說理、邏輯,直接妄下斷言。
⑤ 12公民觀後感
前天看完了電影《十二公民》,感覺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過這種能讓人花時間思考的影片了,影片中,十二位陪審團的成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數學老師,有的士司機,有房地產的老闆,有學校門口賣雜貨的,有做保安的,這樣一個群體,組成的陪審團,在辯論中,各自都從自己的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匝一看,應該是公正公平的判決方式。但是,電影一開始,就冾如現實中一樣,表現出社會底層人員思考問題簡單,對生命的冷漠,甚至把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力,當成兒戲,花一小時去辯論是浪費時間。辯論開始,是十一比一的這樣一個局面,判定被告有罪。但是在8號陪審員抽絲剝剪的方式下,一條一條的將各種證據找出疑點,一條一條的反駁,最終以12票通過,判定被告無罪。
電影結束,留給觀眾的, 是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從電影中我卻感到一個更令人不安的想法,那就是這種西方式的大陪審團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首先,組成陪審團的人員是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文化層次,也是各不相同。那麼,在陪審團辯論中,那些思考不嚴謹、想法不周全的陪審團人員,可以直接被駁倒,直至忽略。最後留下的,就只能聽見社會精英的聲音。在辯論當中,社會精英們可以指鹿為馬,把白說成黑,因為剩下的人,根本不夠成辯論桌上的對手。最後,那個被告,是否有罪,就成了某些社會精英的意識形態當中的觀點,可以翻雲覆雨。其次,那些暴戾的犯罪分子,在被社會精英們翻雲覆雨的辯論後,重新走入社會,又成為了這個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但這卻已經超出了社會精英考慮的范疇,社會精英們只是考慮辯論桌上的勝負。
這部電影,留給我的,想法很混亂,如何才能找到個正確的辦法,毫無頭緒。也許這正是導演們留給觀影者的問題。
⑥ 電影《十二公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講述了十二個陪審團員,經過分析案件,最後為含冤的刑事案件人員成功翻案的一部電影,拍攝手法不叫高超,一個場地,拍出了很多當時的社會背景及階層。
⑦ 寫一篇電影《十二公民》(中國)觀後感800~1000字
觀《十二公民》
一、對待證據要有吹毛求疵的態度。任何證據都要經過詳實的推敲論證,形成證據鏈。案中關鍵證人有被害者樓下的老人以及窗戶對面的女子。一個憑借「聽覺」,一個憑借「視覺」讓眾人都堅信是富二代殺死了其父親,但通過8號陪審員的推敲發現,其實作為上了年紀的老人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樓上經常有父子爭吵聲)斷定死者就是富二代所殺,窗戶對面的女子也是在沒有戴眼鏡的情況下只是根據模糊的音像而草率斷定是富二代所為。他們在作證時也許並未想到,這種「言之鑿鑿」的證據如果被法官採信將意味著什麼,這就告誡法官,在審查證據的時候,要多考慮證據可能與事實不符的情況。
二、要用理性的思維對待案件。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對同一件事的評價就會存在差別。法官在裁判案件的時候應盡量做到憑借事實與法律判案,不受個人情感左右。劇中十二個人,每個人都從事不同的行業,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剛開始之所以有11個人都判定富二代有罪,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們的感性認識,他們對證人的話毫無懷疑。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嚴重的仇富心理,他們認為富二代就是不學無術,特別是在一個父親坐過牢,繼父一夜暴富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更是什麼事都可能做的出來。撇開證據不談,他們內心就已經預存了偏見。作為法官,在認定案件事實時,如果不能堅持理性判斷,那麼又會造成多少冤假錯案。
三、任何一件錯案對當事人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應避免冤假錯案。劇中給我震撼最深的莫過於五號陪審員的一句話:「萬分之一的錯誤對當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一個錯案對他人來說可能無所謂,但對當事人來說那將是毀滅性的,即使有遭一日被平反,被冤者回到社會同樣會遭到異樣的眼光,也會嚴重消弱司法的公信力,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在《論司法》中所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是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審判則是把水源破壞了。」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當下,作為法律人我們不僅要用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案件,同時也要擔起普法的重擔,加大法制宣傳,提高群眾法律素養,讓正義以看得見的形式得以實現。